第一篇:第8课 智能导航---卫星定位导航 教学设计
《智能导航---卫星定位导航》
教材分析
本科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卫星导航仪的介绍,了解它的基本功能,并由此引出卫星定位导航技术。第二部分介绍了卫星定位导航技术的概念和应用,以及卫星定位系统的丞,强调了要想实现导航,首先必须定位,然后利用导航软件和数字地图进行路径的选择和优化。
学情分析
鉴于多数学生已亲身体验过卫星定位导航,可以让熟练的学生进行课堂演示,做一回“小老师”。
预设教学目标
1.认识卫星导航仪;2.认识卫星定位导航技术的应用。
教学重点 认识卫星导航仪。
教学难点
认识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预设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知道或者了解卫星导航仪么?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二、新授
教师:介绍重量的知识和概念。1.生介绍卫星导航技术知识。①教师提出任务:生自读概念。②卫星导航仪又是如何工作的呢?
③生自读课本了解相关原理和知识。经验交流:把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大家分享。
2.认识卫星定位导航技术
①阅读课本,初步认识卫星导航仪。②指名学生说出卫星导航仪的操作特点。
③深入介绍,加深学生印象,使学生对物联网的应用有更加深入的了解。3.课后完成实践园。4.认识卫星导航仪的应用
①师介绍卫星导航仪的应用,使学生了解其应用非常广泛。②思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示意图,学生思考、讨论、交流。③按照要求完成探究屋的内容。(四人小组协作完成)填写成果篮。
三、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卫星导航仪,认识卫星定位导航系统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课后希望大家通过自己的观察、调查等相关的途径,更加客观清楚的认识卫星导航仪,了解卫星定位导航的技术应用,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到卫星导航带给我们的方便和巨大作用。
教后反思:
鉴于多数学生已亲身体验过卫星定位导航,建议可对卫星定位导航和百度地图导航的差异性进行适当讨论。百度地图提供了丰富的公交换乘、驾车导航的查询功能,以及最适合的路线规划,它主要是依靠的地图数据库和准确的地理位置来获得导航信息。而卫星定位导航则能根据当前的具体位置,进行实时的导航。
随着公路网的日趋增多,以及行车途中影响车速的因素愈加复杂,诸如天气、车流情况、路面质量、信号灯及路面吞吐量等,如何在出发点与目的地间选择一条最合适的路线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建议在教学中适当引入对该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
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导航系统,对导航系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交流和合作学习中吸收别人的长处,做事情能够集思广益,培养了团队精神。对我们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第二篇:06-19《智能导航》教学设计
课 智能导航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简要介绍我国自行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特点,并概述卫星导航系统在各领域中的应用等;二是介绍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组成,了解卫星定位的技术原理;三是定位导航的另一重要部分——地图数据与导航软件。
【学情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驾出游等行为比较普遍,因此,学生或多或少地接触过卫星导航,对出行导航并不陌生,有一定生活经验。同时,学生对导航是如何实现的以及背后的支撑技术和知识缺乏系统了解。
生活的需要和已有的经验,奠定了学生对卫星定位导航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基础。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卫星定位导航技术及其应用。
2.通过模拟导航,了解地图数据、导航软件的作用。3.通过教师导读,了解卫星定位工作原理。
4.通过认识北斗星导航系统,了解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强大。
5.通过实地导航和体验导航平台的若干功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6.在真实任务中体验,在亲历体验中感悟。【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卫星定位导航技术的认识和体验。难点:卫星定位导航技术的综合应用。【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讲解,实地模拟等。【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
课件、无锡市地图、手机导航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爸爸去哪里的音乐。
2.师:Angela父女俩又快乐出游了,不过这次他们遇到了些麻烦,你能帮帮他们吗?我一起去瞧一瞧!
3.出示父女对话情景。
4.师: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吗?生:可以用导航仪啊!
5.揭示课题:是呀,用导航仪就方便多了,况且现在也十分普及。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卫星定位导航。
课题:智能导航(板书)
二、教授新知
1.了解导航仪的外观以及种类。
师: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导航仪都长什么样? 课件出示导航仪,谁来说说看? 生:都有显示屏。
生:有很多的输入输出按钮。生:有的会说话!(师:带语音系统)师:除了这种,你们还见过其他导航仪吗?
生:还见过用手机做导航仪的。
师:同学们真是见多识广啊,因为手机本身具备定位功能,所以可以在手机上安装导航软件,从而实现手机的导航功能。同样平板电脑也可以。
2.认识什么是导航仪。
师:那导航仪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导航仪的定义。
生:卫星导航仪借助卫星定位导航技术,按照出行人要求确定目的地和行驶路线,提供自动语音导航和交通安全提示等功能。
师:你觉得这个定义里哪些词特别重要? 生:卫星!没有卫星根本不可能有定位系统。
生:我认为是确定目的地和行驶路线。这是导航最重要的功能。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3.初步体验导航仪。
师: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导航仪,那同学们想不想体验一下导航仪的神奇功能呢。(想)
师:那我们就来帮Angela父女找到他们的目的地。我们先观看视频,学习如何在平板电脑上使用卫星导航功能。
师:看同学的样子已经跃跃欲试了!我们来看下要求。
出示:体验馆1——利用手机导航仪,初步判断目的地(锡惠公园)的方向和大概距离。
学生体验。
师:找到了吗?锡惠公园在我们的哪个方向? 生:在我们的西北面。(2~3人回答)师:大概多远? 生:6公里(7公里)。
师:很好。根据路线的不同,路程也会不同。4.了解卫星导航仪运用的技术原理。
师:导航仪如此神奇,你们想知道它的技术原理吗? 要求学生自己学习内容,并总结。
师:通过阅读,你觉得导航仪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生:我认为是利用卫星获得导航仪所在地理位置。所以关键在于卫星。生:我觉得肯定是卫星将导航仪的相关信息获取后交给地球上的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后再传送给导航仪。
生:我觉得导航仪的技术原理就是卫星定位系统。
师:说得太好了,导航仪的核心技术就是卫星定位系统。最早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就是美国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GPS。现在我们就来看看GPS是怎样工作的!
师:除此之外,同学还从书上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我想问为什么书上提到的定位至少需要四颗卫星,而不是三颗或者两颗?
师:这个问题很有深度啊,我们从数学角度来分析,在一个空间确定一个点需要三条直线,相当于三个卫星对于一个点的定位,但是又有时间这个维度在其中变化,就需要增加一颗卫星,所以需要四颗。现在同学们可能比较难理解,但
是随着知识的增长,不久的未来你们就能完全掌握其中的奥秘。
5.通过进一步体验,了解导航仪除了导航功能以外还有哪些功能。师:这一回Angela和他的爸爸不用愁了,他们高高兴兴地借助导航仪前往锡惠公园了……
出示:导航仪还有什么好玩的吗?(师:你们知道吗?)
出示体验馆2——利用手机导航仪,进一步制定行程线路,选择合适的方案到达目的地,并对周边景点和食宿有基本了解。
学生上台汇报。
6.了解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
师:卫星定位系统除了在导航仪上作为核心技术被应用外,在诸多领域都提供了定位导航服务。所以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7.了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师:卫星定位系统涉及通信、国家安全、军事等重大领域,一直使用GPS是存在很大隐患的。因此,拥有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也是国家战略。中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运而生,它是继美国GPS和俄罗斯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当北斗卫星升空的时候(课件出示卫星升空),我们是有多么自豪,这不但代表我们有了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也代表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国际领先地位。(板书: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课件出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关资料。
三、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收获? 生:我认识了并学会了使用导航仪。
生:我知道了导航仪使用的是卫星定位系统这种技术。
生:本来我觉得导航仪很神奇,现在对它有所了解,觉得自己获得很多相关知识。
生:我知道了卫星定位系统除了导航以外在很多领域都被广泛应用。生:我了解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它是我们国家自己的导航系统,我感到很自豪。
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多好啊!导航仪改变了我们的出行生活,卫星定位系统则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而这只是物联网技术的一小部分,在往后学习中,我们
会不断感受到物联网技术带给我们的惊喜,它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第三篇:“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
教学
内容
6.梦圆飞天
共几课时
施教日期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神舟”5号发射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的阅读,初步体会“神舟”5号发射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资源
相关资料:
俄罗斯塔斯社在当天头版头条,报道了中国“神舟”5号发射的消息称:38岁的中国人杨利伟是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并且是第一个中国公民。航天员为了完成使命,飞离地球300多公里的外太空工作,探索人类未知的世界,难免也会有空虚寂寞的时候,这时来自地面的声音可以说是航天员的“镇静剂”。航天员可以通过先进的通讯设备与地面保持无间断的联系,向地面报告太空中的所有情况,而地面控制中心则会定时安排航天员的家属与航天员连线沟通,把家人祝福送到他们身边。
杨利伟艰苦训练的资料。
教学用具准备:多媒体ppt放映(条件允许)、小黑板、挂图
预习设计
1.查阅有关的航天资料。
2.预习课文,标好小节号,读准生字,读顺课文。
3.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凛冽
肃然
伫立
苍穹
游弋
浩瀚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谈话导入(5分钟)
1.理解“梦圆”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2.中华民族近年来圆了很多梦。说说我们都圆了哪些梦吗?
3.板书“飞天”,那么这次圆的是什么梦?(征服珠穆朗马峰、申奥成功,神州五号飞天……)
4.饱含激动、自豪、骄傲的语气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20分钟)
(一)学习单一:
1.大声地读读课文,思考:课文是如何记录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性时刻的呢?
2.自读,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记叙的“梦圆飞天”?重点写了那几个场面?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一、谈话导入
1.板书:梦圆,提问:黑板上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2.中华民族近年来圆了很多梦。你们知道我们都圆了哪些梦吗?
3.板书“飞天”,这次圆的是什么梦?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顾飞天之梦。齐读。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再读。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课文是如何记录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性时刻的呢?请大家大声地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学生自读。
3.检查自学情况:
(一)出示生词:
划破
执行
控制
侨胞
澎湃
浩瀚
游弋
边缘
乳白色
橘红色
戈壁大漠
寒风凛冽
亮如白昼
烈焰升腾
大漠震颤
直指苍穹
(二)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词,齐读。
2.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读通课文,相互评价。
4.讨论交流: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重点写了“飞天前、飞天时、飞天后”这三个场面。
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段(1-5)写2003年10月15日,人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神舟5号”和杨利伟送行时激动人心的场面。
第二段(6-15)写发射的场面扣人心弦。
第三段(16-19)写杨利伟在太空中问候大家。
第四段(20)写发射飞船的重大意义。
三、指导朗读。
(5分钟)(一)出示学习单二:
1.在这三个场面中,你哪一个场面给你的印象最深?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场面深情朗读,要走进去,透过具体的文字去想像画面,去感受其中的气氛。△
3.在组内,朗读自己最感动的部分,说说自己的感触。
(二)学生自读自悟。
四、指导写字(10分钟)
重点指导学生写好较难写错的字。
1.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自己发现的生字特征。
2.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完成习字册生字部分
朝夕相处
肃然伫立
清晰可辨
(1)指名读生词,再齐读。
(2)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读通课文,相互评价。
4.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记叙的“梦圆飞天”?重点写了那几个场面?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小结后板书: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简要交流,帮助学生概括段落大意。
三、指导朗读。
1.在这三个场面中,你哪一个场面给你的印象最深?
2.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场面深情朗读,要走进去,透过具体的文字去想像画面,去感受其中的气氛。(学生自读自悟)
3.在组内,朗读自己最感动的部分,说说自己的感触。
四、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学生写好较难写错的字。
1.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自己发现的生字特征。
2.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完成习字册生字部分。
作业设计
★1.完成习字册。
2.读准、读通课文。
★★3.完成《补充习题》第一、二、三题。
4.完成《一课一练》第一、二、三题。
★★★5.查找神州神舟六号、七号、嫦娥一号发射的资料读一读。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
教学内容
6.梦圆飞天
共几课时
施教
日期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2.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
3.把握航天英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课文第二、三段是教学重点,要引导学生感受飞船发射成功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体会杨利伟发回的讯息以及对儿子说话的内容。
教学难点
多媒体辅助教学,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
教学资源
相关资料:了解神舟六号、七号、嫦娥一号发射的资料。
——写在“神六”胜利返航之际
古有飞天梦,今有神六圆。也许在过去的五天之中,我们还只能压抑住心中的激动之情,那么现在,当“神六”成功着陆的一瞬间,当两位宇航员走出机舱向关注他们的亿万人民展露笑容之时,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心中无限的喜悦与自豪。此时此刻,神州大地共沸腾,五湖四海同庆贺。从邓稼先的“两弹一星”到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射,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多少年的期盼与等待,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这次近乎完美的太空之旅标志着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几天来,遨游太空的宇航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喜,虽然两位航天员距离我们甚是遥远,但有了先进的监控技术,也让我们这些上不了天的人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最让我们引以为骄傲的是这次的实际着陆点与预测着陆点相差仅一公里,这是许多其它航天大国都做不到的。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向世人证明了我们的实力。
但是,在我们欢呼雀跃之后更应该去深思接下来的道路怎么走,毕竟,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是不容我们乐观的。作为正在高等学府中深造学习的大学生,我们面对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不要再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之类的话,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中的许多人都会由旁观者转变为奋战第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不要再抱怨大学的生活没有动力,没有激情,不要再为虚度时光而寻找各种理由,我们的身上肩负着推不掉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能否在十五年之内实现登月计划的决定权就掌握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也许有人又会说我们所学的专业与航天科技无关,可是要知道航天技术的进步是需要各类学科的共同支持的,比如航天燃料的改进,航天器制造材料的创新都是我们可以施展才华的领域。只要我们拥有一颗赤诚的爱国心,明确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再加上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有了我们每个人的倾力参与,祖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必会不断迎来新的辉煌。
“神六”的成功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喜悦与激动,更多的是思考与启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已经取得的成绩将被永远的载入史册,但我们并不能在历史光环的照耀下安逸的过活,祖国的未来就是我们的未来,祖国的命运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让我们承载着梦想,充满希望和信心,扬帆远航。
教学用具准备:多媒体ppt放映(条件允许)、小黑板、挂图
预习设计
1.阅读补充读本的相关文章,继续了解有关的航天资料。
2.进一步读熟课文。
3.看看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在文字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复习回顾(5分钟)
1.听写词语。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精读感悟(35分钟)
(一)朗读1自然段。
知道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二)出示学习单一:
1.自读2-5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场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
2.小组内交流。
(三)生朗读2-5自然段,讨论交流。
1.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朗读把当时的气氛表达出来。
2.朗读感悟“发射”情节。
读好“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一句想象当时的进展气氛。
反复演练“十、九、八……点火……起飞……”
读出现场特有的气氛。
点名读,分角色读。
引导学生回忆当时的电视直播,激发学生想象力。
再指导朗读,注意展开想象,读出气势。
“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这句话朗读时要读出节奏感,读出内在的一层比一层更强烈的人的感情。
3.练习朗读杨利伟的话。
(1)请学生读第三部分。
(2)读好杨利伟的两处话。
(3)安排男女同学轮流朗读。
(4)指名朗读展示。
(四)齐读第6自然段。
1.提问:在神舟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布置小组合作探究。
3.指导方法:
4.引导全班交流。
(1)此时此刻,你们觉得人们的心情怎样?(紧张、兴奋、期待)
一、复习回顾
1.复习巩固生字词。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精读感悟
(一)飞天前——送行
1.2003年10月15日,这个日子不能忘!它不寻常,具有历史性的意义。谁来读?全世界华夏儿女都要记住。谁再来?齐声朗读1自然段。
2.感受送行场面的热烈。
自由地朗读2-5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场面给你流下了怎样的感受?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
3.交流,板书:热烈
4.你是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热烈”的?
交流,相机出示文中相关语句。
5.深秋戈壁大漠,寒风凛冽,可是送行的人们却是——,6.是啊,人人内心都是滚烫的,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谁能通过朗读把当时的气氛表达出来?再读以上句子。
7.带着十三亿华夏儿女的飞天梦想,我们的杨利伟就要出征了!看,(出示杨利伟出征时的一张图片)听,他临行前的话语(指名一男生来读)!你觉得此时的杨利伟心情如何?在他平静的背后,还包含着什么呢?(激动、自豪、坚定)
8.此时此刻,你作为一名炎黄子孙,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9.带着大家的祝福和期盼,杨利伟出发了。让我们为英雄加油,为英雄祝福。
与老师合作朗读,体会场面的热烈和人们喜悦心情。
(二)飞天时——发射
1.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齐读第6自然段。
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场面的紧张?你能
把人们的紧张心情读出来吗?
指导朗读:第6——10自然段,注意展开想象,读出气势,出节奏感,读出特有的现场气氛,读出内在的一层比一层更强烈的人的感情。
(2)你想到了哪些表示壮观景象的词语?
(3)齐读第12节。
4.神舟5号发射成功!观看当时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的情景。
(1)画面很短,你们又看到什么呢?(喜悦、激动、自豪)
5.第15自然段。
(1)谁来读。第15自然段。
(2)除了激情,还有胜利的喜悦,谁再读。
(3)更重要的是无限的自豪,齐读。
(4)这是一篇报道,课文描写没有展开,你们能试着接写吗?
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有的人……有的人……,还有的人……
6.出示学习单(二)
如果你就是在场的一名送行的少先队员,或是一名和杨利伟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家人,或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请选择一个角色,展开相像,互相交流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小组交流
(五)自由读第三部分
1.自由读第三部分,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2.出示杨利伟的话,朗读体悟。
3.太空寄托了历代中国人太多的梦想,几千年来,许多炎黄子孙为此付出了艰辛的探索,甚至是生命的代价。然而今天——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4.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今天也特别自豪,特别兴奋,因为——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发射的壮观场面吧。(出示视频)
(1)你们太投入了,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烈焰、轰鸣)
(2)你想到了哪些表示壮观景象的词语?
(3)齐读第12节。
3.神舟5号发射成功!这是当时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的情景(出示视频)
(1)画面很短,你们又看到什么呢?(2)作为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和你们一样。出示第15自然段。
(1)谁来读。
(2)除了激情,还有胜利的喜悦,谁再读。
(3)更重要的是无限的自豪,齐读。
(4)这是一篇报道,课文描写没有展开,你们能试着接写吗?
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有的人……有的人……,还有的人……
4.小组交流:如果你就是在场的一名送行的少先队员,或是一名和杨利伟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家人,或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请选择一个角色,展开相像,互相交流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4.朗读感悟“发射”时的气氛。
(三)飞天后——问候
1.自读第三部分,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2.出示杨利伟的话,朗读体悟。
3.太空寄托了历代中国人太多的梦想,几千年来,许多炎黄子孙为此付出了艰辛的探索,甚至是生命的代价。然而今天——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4.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今天也特别自豪,特别兴奋,因为——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课外拓展
搜集有关太空知识的图片和资料,全班举行“神奇的太空信息发布会”。
作业设计
★
1.完成《一课一练》剩下的相关内容。
★★2.搜集有关太空知识的图片和资料,准备参加全班举行的“神奇的太空信息发布会”。
★★★3.收集“神舟5号”
“神舟6号”
“神舟7号”宇宙飞船的信息,自己动手设计“神舟8号”宇宙飞船,并把你的设计意图写成一份解说词。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
:
教学
内容
7.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共几课时
施教日期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并结合课文理解生字词。
3.初步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教学资源
教学中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各类广泛的信息,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主动体验,不同程度的完善了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有层次的进行创新。
教学用具准备:多媒体ppt放映(条件允许)、小黑板、挂图
预习设计
1.默读课文,划出下列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陨石:
孪生:
家常便饭:
2.练一练
(1)看拼音写词语。
xiá
gǔ
zhèng
shí
gān
hé
tuī
duàn
tuī
cè
()
()
()
()
()
(2)
选择正确的读音。
干涸(hé
kū)
陨(yún
yùn)石
痕迹(jī
jì)
(3)
把词语补充完整。
四季()();突()()来;()常()饭;()()百计
(4)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河床;()的袭击;
()的缺()的源泉
(5)读一读
熟读课文,想想火星有什么特点。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引入新课(5分钟)
1.理解什么是“孪生兄弟”,知道“孪生兄弟”最主要的特征。(经常所说的双胎胎。长相很相似)
2.读题
3.理解课题。
(火星和地球这两颗星球有相似之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的意思。)
4.边读课文边思考,初步了解火星和地球的相似之处,二、初读课文(12分钟)
1.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自由地朗读感知。
一、引入新课
1.激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某人与某人是孪生兄弟,你们知道什么是“孪生兄弟”吗?
你们知道“孪生兄弟”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板书课题后齐读。
3.能说说你从这个题目上读懂了什么?
4.那火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球体?它为何和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称“兄”道“弟”呢?它们究竟是怎样的相似呢?请大家轻轻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
二、初读课文
1.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自由地朗读感知。
2.检查自学情况。
熔岩
陨石
彗星
尘暴
蒸气
拍摄
孕育
缺陷
证实
裹挟
开火车读,齐读,相机正音。
交流自认为较难理解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8分钟)
1.出示学习单(一):
默读课文,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分别讲了些什么?△
2.简要交流,理顺课文的层次。
第一段(1)由“孪生兄弟”推测火星上有水和生命的存在。
第二段(2-5)推想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
第三段(6-8)阐述地球上能留
下水并孕育生命而火星却不能的原因。
四、学习第一部分(8分钟)
1.出示学习单(二):
为什么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
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自由
朗读,思考。
2.指名口头填空.五、指导写字(7分钟)
1.写好较难写错的字
2.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完成习字册生字部分。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词:
扫除了字词障碍,现在我们来朗读全文。请1—8号同学来分自然段朗读。大家认真倾听,注意边听边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相互评议。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大家再默默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分别讲了些什么?
(注意:看看哪些自然段的关系非常近,可以划在一起的。同桌可以商量商量。)
2.简要交流,帮助学生理顺课文的层次。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为什么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自由朗读,思考。
2.指名口头填空:
火星和地球长得太像了——同样有___,同样有_______,同样有_______,同样是___,甚至_______。因此人们把它们叫做“_____”。
3.过渡:这对“孪生兄弟“还有什么相似和差异之处呢?下堂课我们再作研究。
五、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学生写好较难写错的字。
1.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自己发现的生字特征。
2.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完成习字册生字部分。
作业设计
★
1.完成习字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一课一练》相关内容。
★★
3.思考:地球和火星这对“孪生兄弟”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
4.查资料,了解太阳系的“八兄弟”。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
:
教学
内容
7.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共几课时
施教日期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弄明白两者的相似之处与差异之处。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的情趣。
3.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及遣词用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弄明白两者的相似之处与差异之处。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及遣词用句。
教学资源
火星
(mars)
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为第四。除金星以外,火星离地球最近,距离地球1.9亿公里。与地球相比,火星的质量(6.421×[10的26次方])小于地球质量(5.976×[10的27次方]克)的1/9,火星半径(3398公里)仅为地球半径(地球为6378.188公里)的1/2左右。但火星在许多方面与地球较为相像:火星的自转周期(24小时39分22.6689秒)几乎与地球(23小时56分4.09秒)一样,1个火星日只比1个地球日长41分19秒;火星自转轴的倾角也几乎和地球相同。因而,火星也有四季变化,气温比地球低,生存条件仅次于地球。火星与地球明显不同的是,火星的公转周期几乎是地球公转周期的两倍,所以,火星上每个季节要持续6个月,而不是3个月。
火星被称为战神,这或许是由于它鲜红的颜色而得来的,所以火星有时被称为“红色行星”。火星是唯一能用望远镜看得很清楚的类地行星。随着季节变化,南北两极会出现白色极冠,在火星表面上能看到一些明暗交替、时而改变形状的区域。空间探测显示,火星上至今仍保留着大洪水冲刷的痕迹。科学家推测,火星曾比现在更温暖潮湿,可能出现生命。
火星表面的特征是在赤赭色亮区上叠加着若干暗区。表面地域有三种类型:1.环形山地域,是年龄至少为几十亿年的古老地域;2.混杂地域,在这类地域上,山脊和凹地杂然并存,基本上没有新形成的环形山;3.无结构地域,火星表面被铁的氧化物所覆盖,故呈红色。上有山脉、盆地、环形山、峡谷、火山、河床和极冠。构成极冠的主要成分是冷冻的二氧化碳,又称干冰,也含有水冰。寒暑更迭使干冰凝结或融化,极冠面积也随之变化。火星大气十分稀薄,气压约为7.5毫巴,昼夜温差较大。火星的内部结构与地球一样有核、幔和壳,但它的地质构造活动没有地球剧烈。火星磁场强度仅约为地球的万分之三。
由于火星有极冠,表面有水的迹象和火山迹象,与地球相似,这些迹象是导致生命起源的主要因素,因此火星是否存在生命一直是天文学家长期争议的论题。为了找到这一论题的答案,人类对与地球相邻的火星表现了浓厚的兴趣。
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它也经常被称作世界。地球已有44~46亿岁,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以30天的周期旋转,而地球以近24小时的周期自转并且以一年的周期绕太阳公转。
教学用具准备:多媒体ppt放映(条件允许)、小黑板、挂图
预习设计
1.熟读课文,想想:地球和火星这对“孪生兄弟”有什么不同之处?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2.思考:火星为什么没能留住水?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复习:
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口头填空。
2.火星和地球真是一对“孪生兄弟”!既然它们这么相似,我们人类现在能不能在上面居住呢?
(不能,因为火星上现在没有水。)
二、精读探究,走近火星。
(30分钟)(一)学习第二段
1.观看一组火星的图片,说说感受。
2.科学家是怎么证实火星上曾经有水的呢?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3.交流,齐读相关句子。
(二)学习第3—5自然段
1.出示学习单(一)
默读第3—5自然段,思考:火星上最初的水是从哪里来的?画出相关句子。然后请在小组里简要介绍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推测。△
2.交流:
A
彗星和陨石风暴带来。
(1)“家常便饭”什么意思?这说明什么?可以换成哪些词语呢?谁能用它造个句子?
(2)读着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听到了怎样的声响?
(3)再次齐读第3、4自然段,边读边想像。
B
地下矿物中带来。
(1)出示火山喷发图片,仔细观察。
(2)自读课文第5自然段,思考:矿物随熔岩释放出来以后,那矿物中的水哪去了呢?和同桌交流。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式导入并激问: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火星与地球十分相似,它们同样有……,同样有……,同样是……,所以,人们把它们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
2.火星和地球真是一对“孪生兄弟”!既然它们这么相似,我们人类现在能不能在上面居住呢?
3.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不能孕育出生命。听说火星曾经也有水,那原来的水为什么没有留下呢?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走进火星,共同来探究这些问题。
二、精读探究,走近火星。
(一)学习第二段
1.观看一组火星的图片,说说感受。
2.板书:火星曾经有水
科学家是怎么证实火星上曾经有水的呢?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3.交流,出示相关句子,齐读。
4.可见火星有水的推断是有科学根据的。
5.那火星上最初的水是从哪里来的?请默读第3、4、5自然段,画出相关句子。然后请在小组里简要介绍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的推测。(由
号组织,注意相互补充。)
6.交流:
A
彗星和陨石风暴带来。
出示句子:当时,这兄弟俩都没有水,没有生命,不但荒凉寂寞,还经常遭到彗星和陨石突如其来的袭击。当时,太阳系内由无数大大小小的碎片四处游荡,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饭。
(1)“家常便饭”什么意思?这说明什么?可以换成哪些词语呢?用它造个句子?
(2)读着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听到了怎样的声响?
(3)对,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像。我们不光要看到天体碰撞的画面,还要听到天体碰撞的声音,再次齐读第3、4自然段。
过渡: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和陨石风暴,给火星送去了最初的水。其实,和地球一样,火星上的水可能还有另一种来源。
B
地下矿物中带来。
出示句子:在兄弟俩诞生之初,水的成分就已经潜藏在一些矿物中。
(1)出示火山喷发图片,教师描述:当火山爆发时,这些矿物便分离出来,随着熔岩释放出来。
(2)可矿物随熔岩释放出来以后,那矿物中的水哪去了呢
3.观察从宇宙飞船拍摄的火星照片,说说这些河床和峡
谷告诉我们什么?齐读第5
自然段最后一句。
(三)学习第6自然段
1.出示学习单(二)
①读第6自然段,思考:这
一句在这起什么作用?
②默读课文,思考:火星为
什么没能留住水?△
2.小组交流。
3.推荐一个小组汇报。
4.读一读所出示的具体描述的句子,你最喜欢
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觉得
用得很妙,请来品一品。
(作者用形象化的写法写出
了气体脱离火星表面的过程,“一去不复返、集体大逃亡、裹挟着”赋予气体以人的性格,特别生动。)
5.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火星的表面留不住水,那么肯定
就不存在生命了。你怎样认
为呢?
原因:火星本身的致命缺陷: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小多。
6.科学家又是怎么认为的呢?引导读句理解“而……”点评指导。
三、总结全文(5分钟)
1.“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
2.齐读全文,作内容的整体回顾与把握。
?请自读课文第5自然段,同桌交流。
(3)出示从宇宙飞船拍摄的火星照片,这些河床和峡谷告诉我们什么?对,齐读第5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5.总结:从刚刚的交流中,我们认识到了火星上原来的水一个方面是由――带来;别一个方面是由――带来的。即使是猜测,也是要有科学依据的。
(二)学习第三段
1.过渡:火星与地球,同样是行星,环境相似,水的来源相似,为什么地球上的水不但能留下来,而
且孕育出了生命;而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还
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
2.读第6自然段,提问:这一句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设问,起过渡作用,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默读课文,思考:火星为什么没能留住
水?然后小组交流。
3.推荐一个小组汇报,点评指导。
4.出示具体描述的句子,读一读。你最喜欢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觉得用得很妙,请来品一品。
5.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生命得以生生不息;
火星的表面留不住水,那么肯定就不存在生命了。
你怎样认为呢?
6.科学家又是怎么认为的呢?引导读句理解“然
而……”
7.可见,在没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可以证明之前,任何结论都不能武断(辨别“果断”)。科学的探究
态度必须是严谨、一丝不苟的,来不得一丝马虎。
8.小结:火星上究竟有没有生命,文章没有下一个结论,而是留给了我们以巨大的想象探索的空间。如果想知道这一切的话,还需要人类不断地探索,也许,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会降临到你们的头上。
三、总结全文
1.弄明白“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
2.齐读全文,作内容的整体回顾与把握。
作业设计
★
1.完成《一课一练》相关内容。
★★2.课外收集:宇宙知识知多少?
★★★
3.假如我们想到火星上居住,还需要如何改造火星啊?请写一篇改造计划。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
:
教学
内容
8.神奇的克隆
共几课时
施教日期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奇妙。
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
教学资源
“克隆”是什么?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指植物幼苗或嫩枝以“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的方式培育,也就是说用除种子之外的植物体的任何一部分进行无性繁殖。现在它的范围扩大了,凡是没有精卵结合过程,而由同一个祖先细胞获得的两个以上的细胞、细胞群或生物体,或由同一个亲本遗传密码等,得到的后代就是克隆,其分化发育得到的生物体与母体的基因是完全相同的。
通俗地讲,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生物体与它们的“母体”在生物学上是同等的,它们没有父亲与母亲,只是母体的“翻版”后代,相当于计算机中的文件拷贝一样,所有拷贝中的信息应该完全相同。但克隆毕竟是比拷贝文件复杂得多的生命过程,在实际操作中,难免受到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的影响,并不容易做到完全相同,在动物克隆中尤其如此。
教学用具准备:多媒体ppt放映(条件允许)、小黑板、挂图
预习设计
1.认真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下列词的读音:
雌性
繁衍
卓有成效
家畜
濒危
厄运
马铃薯
2.自学生字,注意关键笔画的书写,查字典理解下列词的意思:
繁衍
嫁接
卓有成效
濒危物种
3.思考交流:什么是克隆?它的神奇之处在哪儿?
4.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克隆的?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谈话导入(5分钟)
1.齐读课题。
2.看了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你知道克隆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
3.交流有关克隆的资料,并相互补充资料。
二、检查预习(10分钟)
1.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2.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把课文读正确。
3.思考交流:什么是克隆?它的神奇之处在哪儿?
三、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5分钟)
一、谈话导入
1.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对生活充满了幻想。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奇妙的克隆》(板书),也是有关科学奥秘的。
2.齐读课题
3.看了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你知道克隆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
4.交流有关克隆的资料,并相互补充资料。
二、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重点读准
雌性
繁衍
卓有成效
家畜
濒危
厄运
马铃薯
(一)出示学习单(一)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2.尝试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二)小组讨论、交流。
第一段(第1~4自然段)介绍克隆是什么。
第二段(第5自然段)写了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克隆技术诞生的高等动物-多利及其重大的意义。
第三段(第6~8自然段)写了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第四段(第9自然段)写了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
四、指导写字(10分钟)
重点指导学生写好较难写错的字。
1.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自己发现的生字特征。
2.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完成习字册生字部分
2.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词义:
繁衍
嫁接
卓有成效
濒危物种
3.分小节朗读课文,思考交流:什么是克隆?它的神奇之处在哪儿?
三、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提出学习要求: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2.默读课文,思考。
3.小组讨论分段,尝试概括段落大意。
四、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学生写好较难写错的字。
1.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自己发现的生字特征。
2.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完成习字册生字部分。
作业设计
★1.完成习字册。
2.完成《一课一练》相关部分。
★★3.继续搜集有关克隆的知识。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
:
教学内容
8.神奇的克隆
共几课时
施教日期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2.多媒体辅助教学,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
3.把握航天英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奇妙。
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
教学资源
“克隆”是什么?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指植物幼苗或嫩枝以“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的方式培育,也就是说用除种子之外的植物体的任何一部分进行无性繁殖。现在它的范围扩大了,凡是没有精卵结合过程,而由同一个祖先细胞获得的两个以上的细胞、细胞群或生物体,或由同一个亲本遗传密码等,得到的后代就是克隆,其分化发育得到的生物体与母体的基因是完全相同的。
通俗地讲,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生物体与它们的“母体”在生物学上是同等的,它们没有父亲与母亲,只是母体的“翻版”后代,相当于计算机中的文件拷贝一样,所有拷贝中的信息应该完全相同。但克隆毕竟是比拷贝文件复杂得多的生命过程,在实际操作中,难免受到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的影响,并不容易做到完全相同,在动物克隆中尤其如此。
预习设计
1.读课文,思考:什么是克隆?它的神奇之处在哪儿?
2.关于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于人类”,你还了解哪些?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复习引入:(3分钟)
学生回忆回答克隆的含义。
二、精读课文:(22分钟)
(一)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2.怎样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试试。
3.了解:许多植物和低等生物天生就具有克隆的本领。其实,克隆不仅仅是植物及低等生物繁殖的一种本领,它更是一项高科技生物技术。
4.出示学习单(一)
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思考: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
5.小组内交流它们之间的区别,然后汇报。
6.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
出示学习单(二)
①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
②理解省略号的作用,试着再举些例子谈谈。
③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
7.小组交流,然后汇报。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了解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克隆技术诞生的高等动物-多利。
一、复习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克隆是什么?(指名回答)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2.怎样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试试?
3.指出:许多植物和低等生物天生就具有克隆的本领。其实,克隆不仅仅是植物及低等生物繁殖的一种本领,它更是一项高科技生物技术。
4.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思考: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
5.小组内交流它们之间的区别,然后汇报。
6.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
5.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
4.你还读懂了什么?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第一只克隆羊叫什么?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三)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1.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
2.小组讨论交流
3.感情朗读。
(从“…可以…也可以…”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还可以…,从而…”体会克隆在保护生态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意义。)
(四)学习第九自然段:
1.小组讨论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2.克隆技术的诱人前景,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
三、总结课文,了解说明方法(5分钟)
1.齐读全文: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三)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1.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
2.小组讨论交流
3.教师引读,随机引导理解、感情朗读.(四)学习第九自然段:
1.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那么,它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呢?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
2.小组讨论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3.克隆技术的诱人前景,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
三、总结课文,了解说明方法
1.默读全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3.小结: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这是科学家们的巨大贡献,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作业设计
★.1.完成《一课一练》
★★2.如果有一天,人类对克隆技术研究比较成熟,那你想利用克隆技术做些什么呢?展开想象,完成习作:《假如我是克隆专家》
★★★3.有人说克隆技术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你是怎么理解的?写下你的思考。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
:
教学内容
练习2
共几课时
施教日期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学生积累同义词和近义词。
2.诵读和熟记12个词汇。
教学重难点
学习“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学生积累同义词和近义词。
教学资源
配套光盘或挂图
预习设计
1.读《练习2》习题,完成练习。
2.读成语,查工具书明确意思。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教学第一题(25分钟)
1.教学第一部分。
(1)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比较用“看”和“紧盯”哪个更好。
(2)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什么情况下用“看”,什么情况下用“紧盯”,并得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用“紧盯”的结论。
2.教学第二部分。
(1)能说出跟“看”意思相近的词语,学生上黑板板书。
(2)齐读。
(3)学生思考并能说出各个词的适用场合。
3.教学第三部分。
(1)读词语:
收看
俯视
仰望
眺望
瞻仰
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2)让学生仔细阅读五个句子,尝试在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词语。
(3)
教师评议,看词语填得是否贴切、生动、准确、通顺。
一、教学第一题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讨论。
同学们有没有看“神舟6号”的报道啊,能说说当时的感受吗?赵小丽把自己的感受写了一篇日记(出示),爸爸想为她改了一个字,你觉得用哪个字更好呢?为什么?
2.出示题目中所列的“看”的同义词、近义词,齐读。
2.教学第二部分。
(1)鼓励学生说“看”的近义词,板书。
瞅、瞪、瞥、瞧、视、观察、浏览
(2)齐读。
(3)说说这些词的适用场合,说出几个使用所列词语的完整句子。
3.教学第三部分。
(1)读词语:
收看
俯视
仰望
眺望
瞻仰
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2)让学生仔细阅读五个句子,尝试在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词语。
(3)
教师评议,看词语填得是否贴切、生动、准确、通顺。
4.教学第四部分。
4.教学第四部分。
(1)出示八个成语,能读准这八个成语。
(2)这些词中都含有“看”的字眼,你能找出来吗?拿不准的可以查查字典。
(3)师生评议。
能找出含有“看”的字眼的字。
二、教学第二题。
(15分钟)1.读成语。
2.能说出每个成语的大概意思。
3.明白这些成语都是表现人的仪表神态的。
4.能用这些成语说一句话。
(1)出示八个成语,能读准这八个成语。
左顾右盼
东张西望
高瞻远瞩
睹物思人
一览无余
面面相觑
虎视眈眈
登高眺远
(2)这些词中都含有“看”的字眼,你能找出来吗?拿不准的可以查查字典。
(3)师生评议。
能找出含有“看”的字眼的字。
二、教学第二题。
1.读成语:
风流潇洒
气宇轩昂
温文尔雅
仪态万方
神采奕奕
满面红光
威风凛凛
相貌堂堂
风度翩翩
落落大方
处之泰然
习以为常
2.能说出每个成语的大概意思。
3.明白这些成语都是表现人的仪表神态的。
4.能用这些成语说一句话。
作业设计
★1.抄写成语两遍。
★★2.完成《一课一练》相关部分。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
教学
内容
练习2
共几课时
施教日期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2.学会大胆、合理地进行想象和连贯表达意思。
教学重难点
学会大胆、合理地进行想象和连贯表达意思。
教学资源
配套光盘或挂图
预习设计
查阅有关未来科技方面的资料。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教学第三题。
(8分钟)1.明确题目要求。
2.朗读这段话,明确这段话选自《梦圆飞天》。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浩瀚、脚印”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4.师生进行评议。让学生明确书写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5.在语文书上描红。
6.掌握每个字的间架结构。
二、教学第四题。
(25分钟)1.读题。
2.明确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是什么。
3.围绕“未来的衣食住用行”展开畅想,小组交流。
4.分组推选同学上台将自己对未来的畅想说出来,要求语言表达通顺、流畅。
5.师生评议。
三、教学第五题。
(7分钟)1.欣赏优秀学生书法作品,能自我对照,争取进步。
2.明确此次练习“工、母”的注意点。
3.正确美观地书写这两个字。
一、教学第三题。
1.出示题目,指名读,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朗读这段话,明确这段话选自《梦圆飞天》。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浩瀚、脚印”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4.师生进行评议。让学生明确书写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5.让学生在语文书上描红。
6.掌握每个字的间架结构。
二、教学第四题。
1.读题。
2.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是什么?
3.围绕“未来的衣食住用行”展开畅想,小组交流。
4.分组推选同学上台将自己对未来的畅想说出来,要求语言表达通顺、流畅。
5.师生评议。
三、教学第五题。
1.欣赏优秀学生书法作品,能自我对照,争取进步。
2.明确此次练习“工、母”的注意点。
3.正确美观地书写这两个字。
作业设计
★★
1.《一课一练》中单元自测2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
:
教学
内容
习作2
共几课时
施教日期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教师批改过的一篇习作,读懂教师在“眉批”和“总批”中提了的意见,明确习作怎样才能做到有详有略。
2.读懂本次习作的要求,能参照教师的修改意见,把这篇习作修改好,誊写在自己的作文本上。
3.培养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明确习作怎样才能做到有详有略。
2.培养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资源
投影、录音或挂图
预习设计
参加一次拔河活动,观察并记录拔河情景。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情境渲染,明确要求(10分钟)
1.观看出示拔河情景的图片,在头脑中再现当时的情景。
2.学生说说拔河的过程,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作概述。
二、初读内容,查找缺点(10分钟)
1.投影出示《拔河》的内容,2.学生联系自己的拔河体验,学生边朗读边找出这篇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3.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在班上作汇报。
4、指导学生读懂课本上教师的修改意见,比较教师批语和学生汇报的异同,进一步明确修改作文的要求。
5.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眉批”和“总批”,及时小结。
三、再读例文,明确写作方法(20分钟)
一、情境渲染,明确要求
1、投影出示拔河情景的图片,同时播放拔河现场的录音,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当时的情景。
2.指导学生说拔河的过程,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作概述。
3.教师导入:有一位同学就这次比赛写了一篇《拔河》的作文,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来帮他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初读内容,查找缺点
1.投影出示《拔河》的内容,2.学生联系自己的拔河体验,学生边朗读边找出这篇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3.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在班上作汇报。
4、指导学生读懂课本上教师的修改意见,比较教师批语和学生汇报的异同,进一步明确修改作文的要求。
5.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眉批”和“总批”,及时小结。
三、再读例文,明确写作方法
1.学生默读全文,思考本篇作文如何修改,用铅笔在文中作适当批注。
1.学生默读全文,思考本篇作文如何修改,用铅笔在文中作适当批注。
2.引导学生讨论,同桌各抒己见,小组内组织交流。
3.教师点拔:定好《拔河》这篇作文,除了注意写清拔河前、拔河中、拔河后的具体过程,还要注意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4.让学生再次欣赏拔河的录音,重点讨论第5自然段中场面描写的改法。
5.师生共同小结:在这篇习作中,要侧重写好第一次比赛的场面,不仅要写出场景气氛,还必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进行具体刻画,做到点面结合,文章才会生动、活泼、感人。
2.引导学生讨论,同桌各抒己见,小组内组织交流。
3.教师点拔:定好《拔河》这篇作文,除了注意写清拔河前、拔河中、拔河后的具体过程,还要注意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4.让学生再次欣赏拔河的录音,重点讨论第5自然段中场面描写的改法。
5.师生共同小结:在这篇习作中,要侧重写好第一次比赛的场面,不仅要写出场景气氛,还必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进行具体刻画,做到点面结合,文章才会生动、活泼、感人。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施教日期:
****年**月**日
教学
内容
习作2
共几课时
课
型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读懂教师在“眉批”和“总批”中提了的意见,明确习作怎样才能做到有详有略。
2.读懂本次习作的要求,能参照教师的修改意见,把这篇习作修改好,誊写在自己的作文本上。
3.培养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明确习作怎样才能做到有详有略。
2.培养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资源
学生代表性作文2篇
预习设计
参加一次拔河活动,观察并记录拔河情景。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继续完成习作草稿。
继续完成习作草稿。
一、交流、评议习作。
(10分钟)1.选一篇写得好的文章,师生来共同赏析。
2.出示一篇有共性问题的习作,并且出示讨论题:
(1)这一篇习作与刚才的习作比,存在什么问题?
(2)这个问题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可以怎样解决?
(4)如果是你,你会怎样修改?
3.组织交流,共同修改本篇习作。
4.提问:
(1)从刚才的讨论中,你有什么启示?
(2)你觉得自己的习作有什么问题,可以怎样修改?
二、学生修改(5分钟)
1.个人修改习作,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组内相互评议,互助修改。
三、小结(5分钟)
1.小结此次习作的大致情况。
2.表扬此次习作写得好的同学,并请他们在组内朗读自己的优秀片断,帮助他人修改。
四、再次修改,誊写。
(20分钟)一、交流、评议习作。
1.选一篇写得好的文章,师生来共同赏析。
2.出示一篇有共性问题的习作,并且出示讨论题:
(1)这一篇习作与刚才的习作比,存在什么问题?
(2)这个问题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可以怎样解决?
(4)如果是你,你会怎样修改?
3.组织交流,共同修改本篇习作。
4.提问:
(1)从刚才的讨论中,你有什么启示?
(2)你觉得自己的习作有什么问题,可以怎样修改?
二、学生修改
1.个人修改习作,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组内相互评议,互助修改。
三、小结
3.小结此次习作的大致情况。
4.表扬此次习作写得好的同学,并请他们在组内朗读自己的优秀片断,帮助他人修改。
四、再次修改,誊写。
作业设计
★★
1.修改自己寒假中的日记。
第四篇:暖流教学设计(学程导航)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暖流
共几课时
课
型
新授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按提示语提示的语气读人物的语言。
2. 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书后列出的8个词语。
3. 说出“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泽民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按提示语提示的语气读人物的语言。
2.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泽民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
相关资料:
1.江泽民,江苏省扬州市人。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暖流
水温高于周围海水的海流,通常自低纬流向高纬,水温沿途逐渐降低,对沿途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也形容人的心理感受
(2)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其水温较所到区域的水温为高。(3)比喻心中感受到的温暖和激动。巴金 《探索集·友谊》:“我越想越是感到心里充实,越想越是觉得一股暖流流遍我的全身。”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十七:“一股暖流在他身上流动,他感激地站了起来,说:‘工人同志这样热爱生产,太使我感动了。
预习设计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第3页的第一、二列
3.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抑扬顿挫”、“兴致勃勃”、“情不自禁”等词语的意思。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谈话导入
1.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暖流”的本义,为本课学习作好铺垫。
2.交流自己的理解,谈出“暖流”本指温暖的气流。
第二板块:检查预习完成学习单一
1.全班交流检查情况。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认真倾听其他同学朗读课文,听完后根据朗读要求对同学的朗读进行简单评议。
4.把自己的思考结果进行全班交流;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看法。
第三板块:学习课文第一段
1.听同学朗读第1自然段,并思考自己从这一段中可知道什么。
2.交流:从第一段中可以知道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各抒己见。
3.讨论对“涌动”一词的理解,感受因为江主席来看望南开大学的师生员工,从而令南开大学的师生员工心情异常激动。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第四板块:指导写字
1.自由说说记住生字的巧妙方法。
2.用钢笔描红。
第一板块:谈话导入 1.谈话:
上课之前,我先播送一则天气预报:今天最低温度2摄氏度,最高温度12摄氏度,偏东风三级。昨日,有一股暖流自西向东移动,江苏地区气温近日将有所回升。2.提问:在这则天气预报中,“暖流”指什么? 3.导入新课:
在1994年年底,寒冬里的南开大学里也涌动着一股暖流。(板书课题)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第二板块:检查预习1.任务驱动 【学习单一】
①四人小组读读下列词语,互相正音并尝试理解词义。(△)暖流 视察 和蔼 涌动 致意 阅览 沉浸 强调
满面春风 抑扬顿挫 情不自禁 ②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怎样的一件事。③请大家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④自学时间:7分钟
2.组织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3.组织交流分段及段意。第三板块:学习课文第一段
1.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从“涌动”一词你看出了什么? 为什么心情会这么激动呢?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第四板块: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引导讨论:
这么多生字中,你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可以很快记住其中的哪几个? 2.指导用钢笔描红。
作业设计 课内:
1.书本第10页第3题 2.《习字册》第3页 课外:
★《一课一练》第2—3页第一、二、三、四题 ★★《补充习题》》第4页第一、二、三题 ★★★《一课一练》第3—4页“智慧林”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暖流
共几课时
课
型
新授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按提示语提示的语气读人物的语言。
2、体会课文通过描写任务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任务形象的写作方法。
3、说出“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泽民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按提示语提示的语气读人物的语言。
2. 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泽民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3.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暖流”的含义。
阅读资料:
伟人小故事——周恩来总理
有一次,总理在北京饭店接见外宾。接见结束后,总理感到有些饿,就跟值班卫士张永池说:“有点饿了,咱们吃点便饭吧。” 那是一般客饭,很快就吃完了。张永池一算帐,吃了两元八角。不要以为这是优待价,总理从来不允许优惠,严格要求按市价收付款。那个年代的钱同现在不同。
可是,张水池这次糊涂了。心里算了帐,楞是忘了给钱,追在总理屁股后边上了车。还没坐稳,总理就问:“给了钱没有?” “哎呀,”张永池叫一声,“糟糕,忘给了!” “快给我把钱送去!”总理生气了,大声训道:“要会算经济帐,公私算分明,不然怎么行?” 公私分明,清清白白,堂堂正正,这就是周总理。所以曾经在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人说起时,都说敢向全国人民保证:总理一生奉献,即便日常生活也从没占过公家一分便宜!
预习设计
1.阅读《一课一练》第3页的“智慧林” 2.《补充习题》第5—6页第5题
3.收集伟人的小故事,并将自己的阅读所获写下来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复习
1.听写词语,集体校对。
2.回忆上节课遗留的问题:课题“暖流”是指自然界的现象吗? 第二板块:学习第二段 【学习单1】:
读课文二至六小节,你觉得江主席是个怎样的人?找出有关语句反复读一读,细细体会。
1.轻声读第二至六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交流。2.同桌分角色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语气。3.结合语句谈感受。
(1)江主席平易近人,和蔼可亲。(2)江主席知识渊博,关心青年一代。相关语句:
(1)江主席„„和蔼地问„„(2)江主席强调说:“„„《滕王阁序》。”(3)大家背完了,江主席高兴地说:“不错,不错。” „„ „„
4.找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体会课文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这样写的真实、自然、生动、形象。)第三板块:学习第三段 【学习单2】:
①读读课文,思考:你什么时候也沉浸在这样的情绪之中的? ②试用“沉浸”造句。
③说出王辉佩服江主席的原因。④有感情朗读。
指导朗读。
理解题意
第四板块:引导总结
1.讨论思考课题“暖流”是什么意思?
2.学生交流本课的收获
第一板块:复习1.听写词语。
视察 致意 阅览 沉浸 婵娟 强调 抑扬顿挫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第二板块:学习第二段 1.江主席来到了南开大学,主要做什么?
2.读课文二至六小节,你觉得江主席是个怎样的人?找出有关语句反复读一读,细细体会。
3.组织全班交流,指导感情朗读。
教学中提醒学生注意第四小节人物对话描写的表达形式。其中既有引号、冒号的运用,也有用逗号的特殊句式。可让学生把这两种句式相互改换,以加强理解。注意第2自然段“考试”一词引号的用法——特殊含义。
4.课文写江主席平易近人,关心青年,热爱中国古典文学,但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的,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1)平易近人:“江主席来了,他满面春风,向同学们致意。”(2)“„„走到王辉身边,得蔼地问、兴致勃勃、抑扬顿挫”,背《滕王阁序》、背《水调歌头中秋》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
第三板块:学习第三段
1.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王辉为什么佩服江主席呢?
3.这句话应该怎么读才能表现激动和敬佩之情? 突出“激动、打心眼里、真没想到”等词语。
4.寒冷的冬天,讲主席在视察之余,来到南开大学看望师生员工,并与他们亲切交谈。江主席对师生的关心,对青年人的关怀,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使大家产生了激动、兴奋、喜悦的情绪,如同一股“暖流”,给寒冷的冬天带来了温暖的感觉。第四板块:引导总结
1.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想一想,课题的“暖流”是什么意思?
(体会:江主席对师生的关心,对青年人的关怀,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使大家产生了激动、兴奋、喜悦的情绪。)
2.说一说本课的哪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反复读一读这一部分。
3.小结
作业设计
课内:
1.完成《一课一练》第3页第五题 课外: ★完成《补充习题》第4—5页第四题 ★★给下面一段话加标点。
1994年 六一 国际儿童节 江泽民总书记为 跨世界中国儿童少年雏鹰行动 题词 勉励全中国儿童 自学 自理 自律 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 ★★小练笔:写一段话,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一个特点。
第五篇:第五章 雷达定位与导航概要
第五章 雷达定位与导航
第一节 物标的雷达图象
2203 船用导航雷达的显示器属于哪种显示器。
A.平面位置 B.距离高度 C.方位高度 D.方位仰角
2204 船用导航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属于哪个波段。
A.长波 B.中波 C.短波 D.微波
2205 船用导航雷达可以测量船舶周围水面物标的。
A.方位、距离 B.距离、高度 C.距离、深度 D.以上均可
2206 船用导航雷达显示的物标回波的大小与物标的 有关。
A.总面积 B.总体积
C.迎向面垂直投影 D.背面水平伸展的面积 2207 船用导航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遇到物标后,可以。
A.穿过去 B.较好的反射回来 C.全部绕射过去 D.以上均对 2208 本船雷达天线海面以上高为16米,小岛海面以上高为25米,在理论上该岛在距本船多远的距离内才能探测得到。
A.20米 B.20海里 C.20千米 D.以上均不对
2209 本船雷达天线海面以上高度为16米,前方有半径为4海里的圆形小岛,四周平坦,中间为山峰,海面以上高度为25米。当本船驶向小岛时,雷达荧光屏上首先出现的回波是小岛那个部分的回波。
A.离船最近处的岸线 B.离船最远处的岸线 C.山峰 D.A、C一起出现
2210 本船雷达天线海面以上高度为16米,前方有半径为2海里的圆形小岛,四周低,中间为山峰,海面以上高度为49米。当船离小岛4海里时,雷达荧光屏上该岛回波的内缘(离船最近处)对应于小岛的。A.山峰 B.离船最近的岸线 C.山峰与岸线间的某处 D.以上均不对
2211 对于一个点目标,造成其雷达回波横向扩展的因素是。
A.目标闪烁 B.水平波束宽度 C.CRT光点直径 D.A+B+C 2212 远处小岛上有两个横向分布的陡峰,间距为1海里,海面以上高度均为36米,本船雷达天线海面以上高度为16米,本船离岛至少 海里外时,小岛回波将分离成两个回波。
A.6 B.9 C.16 D.20 2213 远处小岛上有两个横向分布的陡峰,间距为1海里,海面以上高度均为36米,本船雷达天线海面以上高度为16米,本船驶近该岛 海里内时,小岛回波将成为一个回波。A.6 B.8 C.16 D.20 2214 本船前方河道入口处两侧有陡山,河口宽度为300米,雷达天线水平波束宽度为1°,本船离河口 海里以外时,雷达荧光屏上河口将被两侧陡山回波堵满。A.7.5 B.9.3 C.10.4 D.6 2215 造成雷达荧光屏边缘附近雷达回波方位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A.水平波束宽度 B.垂直波束宽度 C.脉冲宽度 D.CRT光点直径
2216 造成雷达荧光屏中心附近雷达回波方位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A.水平波束宽度 B.垂直波束宽度 C.脉冲宽度 D.CRT光点直径 2217 减小雷达物标回波方位扩展影响的方法是。
A.适当减小增益 B.采用小量程 C.采用X波段雷达 D.A+B+C 2218 哪种操作可减小雷达物标回波方位扩展影响。
A.适当增大扫描亮度 B.适当减小扫描亮度 C.适当减小增益 D.B+C 2219 方法可减小雷达物标回波的失真。A.调好聚焦
B.将“聚焦”钮顺时针稍稍调偏一些 C.将“聚焦”钮逆时针调偏一些 D.以上均错
2220 造成雷达物标回波径向扩展的因素是。
A.脉冲宽度 B.CRT光点直径 C.目标闪烁 D.A+B+C 2221 造成雷达物标回波径向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A.脉冲宽度 B.CRT光点直径 C.目标闪烁 D.水平波束宽度 2222 造成雷达图象与物标形状不符的原因是。
A.被高大物标遮挡 B.雷达分辨力差 C.聚焦不佳 D.以上三者都是 2223 造成雷达图象与物标实际形状不符的原因是。
A.CRT光点直径 B.无线水平波束宽度 C.发射脉冲宽度 D.以上都是
2224 海图上是连续的岸线,而在雷达荧光屏上变成断续的回波,其原因可能是。
A.被中间的较高的物标所遮挡 B.由于部分岸线地势较低 C.可能有部分岸线处有阴影扇形内 D.以上均可能
2225 本船前方同一方位与两艘小船,本船雷达脉冲宽度为0.8μs,要在雷达荧光屏上分
开显示这两个目标,不考虑光点直径的影响,这两艘船至少相距。A.240米 B.24海里 C.120米 D.1.2海里
2226 本船前方同一方位上有两艘小船,相距150米,若要在雷达荧光屏上使这两艘小船 回波分开显示,则在 脉冲宽度上才行。A.0.8微妙 B.1.2微妙 C.1.5微妙 D.2微妙
2227 用雷达观测两个等距离上相邻方位的物标时,为在雷达荧光屏上分离它们的回波,应。
A.使用短脉冲工作 B.使用长脉冲 C.使用FTC电路 D.尽可能用小量程
2228 本船前方同一方位上有两艘小船,相距120米,若要在雷达荧光屏上分开显示它们 的回波,下述哪个操作是正确的。A.选用具有0.8微妙以下脉冲宽度的量程 B.选用具有1.2微妙以下脉冲宽度的量程 C.选用具有1°水平波束宽度X波段雷达 D.选用具有2°水平波束宽度S波段雷达
2229 造成TV扫描雷达图象失真的原因是。
A.方位、距离单元值太大 B.回波视频分层数太少 C.视频处理中门限电平太高 D.A+B+C 2230 过江电缆的雷达回波常常是。
A.一个点状回波 B.一条直线回波 C.一条虚线状回波 D.以上均可以 2231 造成过江电缆的雷达回波是一个亮点的原因是。
A.距离太远 B.电缆太细
C.电缆表面很光滑 D.电缆表面太粗糙 2232 快速物标(如飞机等)的雷达回波常常是。
A.连续的一条亮线 B.跳跃式的回波 C.与通常速度的船舶一样 D.与小岛等回波一样
第二节 雷达的干扰和假回波
2233 在雷达荧光屏局部区域上出现的疏松的棉絮状一片的干扰波是。
A.雨雪干扰 B.噪声干扰 C.海浪干扰 D.同频干扰 2234 雷达荧光屏上的雨雪干扰图象特征是。
A.辐射状点线 B.满屏幕的散乱光点 C.密集点状回波群,如棉絮团一样 D.屏中心附近的辉亮圆盘 2235 雷达荧光屏上的雨雪干扰的强弱决定于。
A.雨雪区的分布面积 B.雨雪区的体积 C.雨雪区迎向面面积 D.以上都不是 2236 雷达荧光屏上的雨雪干扰的强弱决定于。
A.雨区面积的大小 B.降雨量的大小 C.A+B D.以上均不对
2237 在雷达荧光屏上能形成类似小岛回波一样强度的雨雪干扰的雨量是。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D.热带大暴雨 2238 抑制雷达的雨雪干扰的方法是。
A.使用FTC电路 B.使用圆极化天线 C.使用S波段雷达 D.以上均可 2239 抑制雷达的雨雪干扰的方法是。
A.适当减少增益 B.使用圆极化天线 C.选用窄脉冲 D.以上均可 2240 雷达使用圆极化天线后,可以。
A.抑制雨雪干扰 B.可能丢失对称体物标回波 C.探测能力降约50% D.以上均对 2241 用雷达为探测雨雪区域后面的远处物标,应。
A.选用S波段雷达 B.选用圆极化天线 C.选用FTC D.A+B+C 2242 用雷达为探测雨雪区中的物标,应。
A.选用10厘米雷达 B.选用圆极化天线 C.适当使用FTC D.以上均可
2243 用雷达为探测雨雪区域中的物标,在使用FTC后,还应。
A.适当加大增益 B.适当减小增益 C.使用STC D.B+C 2244 为抑制雷达的雨雪干扰,可以采用。
A.快转速天线雷达 B.对数中放 C.CFAR处理电路 D.以上均可
2245 用雷达探测雨雪区域后的物标,FTC及增益钮正确用法是。
A.使用FTC,适当减小增益 B.使用FTC,适当增大增益 C.关掉FTC,适当减小增益 D.关掉FTC,适当增大增益 2246 用雷达探测雨雪区域中的物标,FTC及增益钮正确用法是。
A.使用FTC,适当减小增益 B.使用FTC,适当增大增益 C.关掉FTC,适当减小增益 D.关掉FTC,适当增大增益 2247 在雷达荧光屏中心附近出现的鱼鳞状亮斑回波,是。
A.海浪干扰 B.雨雪干扰 C.某种假回波 D.以上均可能
2248 在雷达荧光屏中心附近出现的圆盘状亮斑回波,越往外越弱,它是。
A.海浪干扰 B.雨雪干扰 C.某种假回波 D.以上均可能 2249 雷达的海浪干扰的强度有距离的关系是。A.距离增加时,强度急剧减弱 B.距离增加时,强度急剧增加
C.距离增加时,强度缓慢减弱 D.以上均不对
2250 雷达荧光屏上的海浪干扰显示的范围一般风浪时为 海里,大风浪时
可达 海里。
A.6~8,10 B.10~12,16 C.1~2,5 D.0.5~1.3 2251 雷达荧光屏上海浪干扰强弱与风向的关系为
A.上风舷弱 B.上风舷强 C.下风舷强 D.与风向无关 2252 海浪干扰强弱与雷达工作波长的关系为。
A.波长越长,强度越弱 B.波长越短,强度越弱 C.强弱与波长无关 D.以上说法均不对
2253 下述有关影响雷达海浪干扰强弱的说法中,是不正确的。
A.垂直波束越大,干扰越强 B.天线高度越高,干扰越强 C.天线转速越慢,干扰越强 D. 脉冲宽度越窄,干扰越强
2254 下述有关影响雷达海浪干扰强弱的说法中,是不正确的。
A.水平波束宽度越宽,干扰越强 B.脉冲宽度越宽,干扰越强
C.海浪较小时,水平极化波引起的干扰较垂直极化波强 D.海浪较大时,水平极化波引起的干扰较垂直极化波强
2255 抑制雷达海浪干扰的说法是。
A.适当使用STC钮 B.使用对数放大器 C.使用S波段雷达 D.以上均可 2256 雷达中抑制海浪干扰的方法是。
A.采用10厘米雷达 B.采用高转速天线 C.采用CFAR处理电路 D.以上均可 2257 雷达使用STC后,应特别注意。
A.近距离小物标回波可能丢失 B.远距离小物标回波可能丢失 C.A+B D.对物标回波强度无影响
2258 雷达接收机中使用对数放大器后,应注意。A.可能丢失强度与海浪干扰强度相近的回波
B.可能丢失远处小回波 C.A+B D.不用担心上述问题
2259 雷达采用CFAR处理电路抑制海浪干扰后,应注意。
A.可能丢失远处弱回波
B.可能丢失强杂波边缘小目标 C.A+B D.不用担心上述问题
2260本船航向正北,东风八级,雷达荧光屏上海浪干扰最强,伸展得较远的位置在。
A.船首方向 B.右舷 C.左舷 D.船尾 2261 在雷达荧光屏上发现,5海里内较暗,除固定距标,船首线,EBL外,其他信号(如噪声和
回波信号)均很弱,而在5海里外,噪声,回波等均很正常,此时,应调整 控钮.
A.扫描亮度 B.调谐 C.STC D.增益 2262 产生雷达同频干扰的条件是。
A.两部雷达均属同一频段 B.两部雷达相距较近C.两部雷达同时工作 D.A+B+C 2263 两部雷达重复频率相同时,其干扰图象是。
A.散乱光点 B.螺旋线状光点 C.辐射状光点 D.以上均不对
2264 两部雷达重复频率相差不大时,其干扰图象是。
A.散乱光点 B.螺旋线状光点 C.辐射状光点 D.以上均不对
2265 两部雷达重复频率相差很大时,其干扰图象是。
A.散乱光点 B.螺旋线状光点 C.辐射状光点 D.以上均不对 2266 抑制或削弱雷达同频干扰的方法是。
A.使用同频干扰抑制器 B.改用较小量程 C.该用另一频段的雷达 D.以上均可 2267 雷达使用同频干扰抑制器后应注意。
A.将增益、调协、STC等调至最佳位置 B.关掉FTC C.A+B D.以上控钮均不会影响抑制效果 2268 当雷达荧光屏上出现严重电火花干扰时,你应该采取 措施。
A.减小扫描亮度,继续使用 B.减小增益,继续使用 C.关掉雷达,修复后再用 D.将雷达报废 2269 当雷达荧光屏上出现明暗扇形干扰时,你应。A.关掉雷达,修复后再用
B.关掉AFC,改用手动调谐继续使用 C.立即调节显示器面板上的调谐即可 D.B或C均可
2270 雷达出现间接反射回波的必要条件是。
A.附近存在强反射体 B.天线有足够大的增益 C.发射功率要足够大 D.天线旁瓣要大 2271 在雷达荧光屏上的阴影扇形内出现的回波有可能是。
A.雨雪干扰 B.多次反射回 C.间接反射回波 D.二次扫描回波 2272 在雷达阴影扇形内出现回波时,你采用 方法判断其真假。
A.暂时改变航向 B.利用STC钮 C.减小增益 D.改变量程 2273 雷达荧光屏上间接反射回波通常出现在。
A.阴影扇形内 B.船首标志线上 C.船尾线方向上 D.首区内 2274 雷达荧光屏上间接反射回波的距离等于。
A.物标的实际距离 B.物标到间接反射体的距离 C.间接反射体到天线的距离 D.B+C 2275 船首向上相对运动显示方式时,本船转向时,间接回波在雷达荧光屏上的位置。A.固定不动
B.以与船首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 C.以与船首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D.固定不动或回波消失 2276 雷达荧光屏上可能出现多次反射回波的条件是。
A.物标距离较近B.物标反射强度较强 C.A+B D.不需要特殊要求 2277 雷达荧光屏上多次反射回波的特点是。
A.在同一方向上 B.距离间隔均等于真回波距离 C.越往外面,回波越弱 D.A+B+C 2278 雷达抑制多次反射回波的方法是。
A.使用STC钮 B.适当减小增益 C.使用FTC钮 D.B+C 2279 雷达荧光屏上可能出现旁瓣回波的条件是。
A.近距离 B.中距离 C.远距离 D.三者都可能 2280 雷达荧光屏上旁瓣回波的特点是。
A.距离等于真回波距离 B.对称分布于真回波两侧 C.越向两侧强度越弱 D.A+B+C 2281 在雷达荧光屏上,在一个强回波两侧等距圆弧上对称分布的若干回波点,它们是。
A.二次扫描回波 B.多次反射回波 C.间接反射回波 D.旁瓣回波 2282 雷达抑制旁瓣回波的方法是。
A.适当使用STC B.适当减小增益 C.适当使用FTC D.以上均可
2283 雷达荧光屏上可能出现二次扫描假回波的大气传播条件是。
A.欠折射 B.超折射
C.气压较低的天气 D.存在较低的雨层云 2284 雷达荧光屏上二次扫描回波的特点是。
A.方位是物标的实际方位
B.距离等于实际距离减去CT/2 C.回波形状严重失真
D.A+B+C(注:T为脉冲重复周期)
2285 远处直岸线在雷达荧光屏上变成向扫描中心凸出的回波,它是。
A.二次扫描假回波 B.雷达存在测距误差 C.雷达存在方位误差 D.B+C 2286 在雷达荧光屏上判断是否二次扫描回波的方法是。
A.改变航向 B.改变量程段 C.进一步调谐 D.适当改变增益 2287 改变量程时,雷达荧光屏上二次扫描回波将。
A.方位改变 B.距离改变 C.改变在屏上的位置,但测得的距离不变 D.A+B
第三节 雷达测距和恻方位
2288 在雷达近量程档观测,发现两侧笔直岸线在荧光屏上呈向扫描中心凸出的曲线,说明。
A.是岸线的二次扫描回波 B.雷达测距误差为“+” C.雷达测距误差为“-” D.B或C 2289 在雷达近量程档观测,发现两侧笔直岸线在屏上呈中间向外弯曲的曲线,说明。
A.是岸线的二次扫描假回波 B.雷达测距误差为“+” C.雷达测距误差“-” D.B或C 2290 当雷达显示器的距离扫描起始时间与发射脉冲离开天线的时间不同步时,会产生。
A.方位误差 B.距离误差
C.A+B D.A、B均不会产生 2291 为减小雷达测距误差,在测量物标岸线回波时,应该。
A.用VRM内缘与回波内缘相切 B.用VRM外缘与回波外缘相切 C.用VRM内缘与回波外缘相切 D.用VRM外缘与回波内缘相切 2292 为减小雷达测距误差,在测量远处山峰回波时,应该。
A.用VRM内缘与回波内缘相切 B.用VRM外缘与回波外缘相切 C.用VRM内缘与回波外缘相切 D.用VRM外缘与回波内缘相切
2293 本船雷达天线海面以上高度为16米,前方小岛岸线离处在小岛中央的山峰的水平
距离为4海里,当本船离小岛岸线的距离为12海里时,欲用小岛距离定位,应用 VRM测量该岛回波 部位。
A.内缘(最近处)B.外缘(最远处)C.回波中央 D.以上均可
2294 为减小雷达测距船位误差,对首尾向和正横方向物标的测量顺序应该是(在不能
同时观测的情况下)。
A.先首尾方向,后正横方向 B.先正横方向,后首尾方向 C.与先后次序无关 D.以上都不对
2295 为减小雷达测距误差,应选合量程,使被测回波处于。
A.荧光屏中心附近B.荧光屏边缘附近C.荧光屏离中心2/3半径附近D.A、B、C均可 2296 为减小雷达测距误差,下述说法 是错误的。A.适当调节各控钮,使回波清晰、饱满
B.应经常检查距标的精度,掌握其误差 C.应将VRM的中心与回波的中心精确重合 D.应选择陡峭、回波清晰稳定的物标
2297 某船雷达天线移位,横移距离及高度变化较大时,应注意测定、校正 数据。
A.方位误差 B.距离误差 C.A+B D.均不需要
2298 某船雷达收发机转移地方,波导长度改变较大时,应注意测定、校正 数据。
A.方位误差 B.距离误差 C.A+B D.均不需要
2299 当本船对准远处小物标航行,而在雷达荧光屏上该物标回波不落在船首线上说明。A.船首线未对准固定方位0° B.雷达有方位误差 C.雷达有测距误差 D.雷达有故障
2300 在检查雷达有无方位误差时,测量物标的雷达舷角撕,该舷角的基准是。
A.固定方位盘的0° B.船首线 C.任意选定的基准线 D.A或B 2301 当雷达显示器荧光屏上的扫描中心与屏中心不重合时,若用机械方位标尺测方
位,下述说法 是错的。A.扫描中心离屏中心越近,误差越小 B.物标回波离扫描中心越远,误差越小 C.物标回波方位线与扫描中心偏离屏中心的方位间的夹角接近0°或180°,误差越小
D.选用量程越大,误差越小
2302 影响雷达测方位误差的设备因素中,说法是对的。A.天线水平波束宽度越窄,方位误差越小
B.脉冲宽度越窄,方位误差越小
C.CRT直径越大,光点直径越小,方位误差越大
D.隙缝波导天线主波束轴向偏移角是稳定的,不影响方位误差
2303 有关雷达荧光屏上船首线位置影响测方位误差大小的下述说法中 是错的。A.船首线出现的时间应该是天线主波束转过船首的时间
B.船首线宽度应不大于0.5 C.在船首向上显示方式中,扫描中心在屏中心时,船首线应对准固定方位盘0° D.在真北向上显示方式中,不管扫描中心在屏上哪个位置,船首线均应指向固定
方位盘上的航行值
2304 为减小雷达测方位误差,船舶摇摆时,下述说法中 是错的。A.应尽可能选择船舶正平时测量方位
B.应尽可能选择45°、135°、225°、及315°方位上的物标定位 C.横摇大时,尽可能选择测正横方向物标 D.纵摇大时,尽可能选择测首尾方向的物标
2305 为减小雷达测方位定位误差,在不能同时测量的情况下,对首尾方向和正横方向 的物标的测量顺序应该是。A.先测正横方向,后测首尾方向 B.先测首尾方向,后测正横方向 C.A或B均可 D.以上均可
2306 为减小雷达方位定位误差,下述措施中 是不对的。A.应正确调节控钮,使回波图象清晰稳定
B.应尽量选用调节各控钮,使回波处于2/3半径附近C.应尽量选用真北向上显示方式和EBL测量
D.应尽量选用船首向上显示方式和用机械方位标尺测量
2307 雷达测量大目标方位时,为消除CRT光点直径对回波的扩大效应,应该。
A.用电子方位线与回波同侧外缘相切
B.用EBL与回波异侧外缘相切 C.用EBL与回波同侧内缘相切 D.用EBL与回波异侧内缘相切
2308 雷达测量物标方位定位时,为消除天线水平波束宽度(θH)的影响,应该。
A.在所测方位上加上θH/2 B.在所测方位上减去θH/2 C.在回波图象扫描线进入端所测方位上加θH/2,在扫描线离开端所测方位中 减去θH/2 D.A或B均可
2309 雷达更换磁控管或调制管后,应注意重新测定 数据。
A.距离误差 B.方位误差 C.A+B D.均不需要
2310 雷达测量点状物标方位时,应该将方位标尺线压住回波 位置。
A.左边沿 B.右边沿 C.中心 D.内侧边
2311 在要求船位精度较高的情况下,应选用 雷达定位方法。
A.距离定位方法 B.方位定位方法 C.距离、方位混合定位方法 D.以上各方法均可
第四节 雷达定位选择目标的原则 2312 对雷达波反射性能较好的物标形状为。
A.平板组成的角反射体 B.圆柱形物体 C.球形物体 D.锥形物体 2313 对雷达波反射性能较强的物质是。
A.海水 B.冰块 C.岩石 D.金属板 2314 对雷达波反射性能最差的物标是。
A.岛屿 B.漂浮的货船 C.葫芦形冰山 D.岬角 2315 下列物标中 是用作雷达定位较好的物标
A.浮标 B.建筑群中的较高的灯塔 C.陡峭岸角 D.沙滩岸线 2316 下列物标中 是不能用作雷达定位的物标
A.小岛 B.雷达应答标
C.平缓的沙滩岸线 D.岬角 2317 对雷达定位使用效果最好的是。
A.雷达角反射器 B.Ramark C.Racon D.回波增幅器 2318 采用雷达单目标方位距离定位时,最重要的是。
A.测量距离要准 B.测量方位要准
C.测量速度要快 D.要选位置准确可靠的物标 2319 雷达定位选择物标时,下述 说法是不准确的。A. 应选择回波稳定,亮而清晰的物标 B. 应尽量选择近而可靠的物标 C. 应尽量选择交角好的2~3个物标
D. 应尽量选择有醒目颜色标记的港区背后高大的烟囱
2320 在大洋中,用远距离较高小岛雷达距离定位时,应该用。
A.小岛的岸线 B.小岛的山峰 C.小岛半山腰的某处 D.以上均可 2321 选用三物标雷达定位时,物标交角最好的是。A.30° B.60° C.90° D.120° 2322 选用二物标雷达定位时,物标交角最好的是。A.30° B.60° C.90° D.120°
2323 采用单物标雷达方位距离定位时,选用物标的最重要的一条是。
A.小而孤立 B.位置准确,可靠 C.尽量近的距离 D.要有一定的高度 2324 下列物标中 物标用作雷达定位较好。
A.离岸线较远的高山 B.突堤端头的灯塔 C.风暴过后的近处浮标 D.A或B 2325 如果远处一个小岛,左边是平缓的沙滩岸线,右边是陡岸,在雷达定位时,应该选
用。
A.左边岸线 B.右边岸线 C.A或B均可 D.以上均不对
2326 远洋航行初近陆地时,利用陆地上的高山雷达定位,对所得船位的正确态度是。
A.很可靠,放心使用 B.不一定准,仅供参考 C.没有参考价值,不应定位 D.以上说法均不对
第五节 雷达应答标和搜救雷达应答器
2327 雷达应答器是一种 的雷达航标。
A.有源主动 B.有源被动 C.无源 D.以上均不对 2328 雷达应答器的回波图像是。
A.在应答器所在方位上呈1°~3°的扇形点线
B.在应答器方位上的一条虚线 C.在应答器台架回波后的编码回波 D.在应答器台架回波后的扇形弧线
2329 雷达可以测量雷达应答器的 数据。
A.方位 B.距离
C.A+B D.以上均不能测量 2330 雷达应答器发射的无线电波的极化方式是。
A.水平极化 B.垂直极化 C.圆极化 D.以上均可
2331 雷达应答器的工作波段大多数是。
A.S波段 B.X波段
C.C波段 D.上述各波段一样多 2332 在雷达荧光屏上雷达应答器的图像显示特点是。A.只要雷达工作,每次天线扫描均可见到它
B.随天线的旋转连续显示几次后会消失几次 C.一旦显示后,不会再消失,除关掉雷达后 D.显不显示,可以按需要选择 2333 雷达应答器一般安装在。
A.海上重要的孤立物标上(如浮标,小岛,平台等)B.装在陆地上特殊的物标上(如烟囱,山峰等)C.装在港口重要的建筑物上 D.以上都有
2334 雷达应答器的工作由 控制。A.按应答器自己规律定时发射脉冲信号
B.在雷达脉冲激发后再发射
C.至少有两部雷达同时激发后才发射 D.由雷达应答器控制人员操纵工作 2335 雷达应答器发射 编码脉冲。
A.ASCII码 B.格雷码 C.莫尔斯码 D.以上都有 2336 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是一种 信标。
A.主动有源 B.被动有源 C.无源信标 D.以上都有 2337 搜救雷达应答器是装在。A.航行在国际航线上的船舶上 B.重要的导航标志上
C.重要的小岛,岬角上
D.专门用于搜救遇难船舶人员的救援船和飞机上 2338 搜救雷达应答器 时能响应雷达脉冲信号。A.应答器内有足够的电源
B.由人工起动或自动起动后
C.雷达天线与应答器天线之间无阻挡,且在有效距离内 D.A+B+C 2339 搜救雷达应答器在 发射信号。
A.由人工或自动启动后 B.抛入水中后 C.收到雷达脉冲激发后 D.A+C 2340 搜救雷达应答器的信号在雷达荧光屏上是。
A.在应答器位置后一串(至少12个)等间隔短划信号,总长度约8海里
B.在应答器位置后一串(6个)等间隔短划信号,总长度6千米 C.在应答器位置后一串编码脉冲信号
D.在应答器方向上呈一串等间隔短划信号,布满整个扫描线 2341 波段的雷达可以激发和接收搜救雷达应答器的信号。
A.A波段 B.X波段 C.C波段 D.以上都可以 2342 极化方式的雷达可以激发和接收搜救雷达应答器的信号。A.水平极化 B.垂直极化 C.圆极化 D.以上均可
2343 为尽早发现遇难者清晰显示搜救雷达应答器的信号,下述操作 是对的。A.仔细调谐,使各种回波均清晰,饱满
B.有意暂时调偏调谐,使海浪回波,物标等均减弱或消失 C.尽量减小增益
D.使用各种有利于消除杂波干扰的各种装置,再加上A或C 2344 要在雷达荧光屏上显示全搜救雷达应答器的12个脉冲信号,量程至少应为。
A.6海里 B.12海里 C.3海里 D.24海里
第六节 雷达导航 2345 利用雷达进行导航的基本方法是。
A.利用连续的短时间间隔定位 B.利用距离避险线 C.利用方位避险线 D.以上均是 2346 采用雷达距离避险线避险时,参考物标应该选择。
A.特点明显不易搞错 B.回波亮而清晰 C.测距误差小 D.A+B+C 2347 采用雷达距离避险线的基本条件是。
A.有合适的雷达参考物标 B.当时的风流要小 C.航道要宽阔 D.天气要好
2348 在使用雷达距离避险线航行时,应随时操纵船舶使参考物标始终处于。
A.距离避险线外侧 B.距离避险线内侧 C.靠近扫描中心 D.靠近屏边缘
2349 当航线与岸线基本平行时,而航线与岸线间有暗礁等碍航物时,宜采用雷达的 方法导航。
A.方位避险线 B.距离避险线 C.连续测定船位 D.以上方法都行 2350 可作为雷达距离避险线的参考物标是。
A.陡的岸角 B.沙滩岸线
C.港口建筑中的高塔 D.附近海上的工程作业船 2351 利用雷达导航时,用 显示方式较好。
A.船首向上相对运动 B.北向上相对运动 C.对地真运动 D.对水真运动
2352 在用雷达导航时,若用真运动显示方式,则速度的输入是。A.相对于水的速度
B.相对于地的速度
C.对水计程仪输入后进行风流校正的速度 D.B或C 2353 在用雷达进行狭水道导航时,量程应该。A.不宜改变 B.尽量用小量程 C.尽量用大量程
D.据航、航速、船舶密度、视距等适当选用
2354 用雷达进行狭水道导航时,以下 是不对的。A.准备好雷达
B.准备好航线的有关资料 C.通知机舱准备好主机
D.驾驶员应全力进行在雷达荧光屏上的观测
2355 一万吨级货船,使用雷达了望时,有关量程的使用,是准确的。A.据航区情况选用后不该改变
B.应固定用大量程,可看地远些
C.一般用12海里,但应以5~10分钟的间隔换用较大的和较小量程搜索海面 D.应固定用小量程,可看得清楚些 2356 用雷达观了望时,是正确的。
A.对动目标应进行连续标绘,判断动向,求出必要的数据
B.应定时观察荧光屏,了解物标动向
C.因为雷达性能很好,很少漏掉目标,故不必经常进行目视了望 D.只应注意船首方向和右舷的物标状况,因为它们是最危险的
2357 当雷达的避险参考物标与危险物的连线与航线垂直时,用 避险法较好。
A.距离避险线 B.方位避险线 C.连续定位法 D.以上方法均好
2358 当雷达的避险参考物标与危险物的连线和航线平行时,用 避险较好。
A.距离避险线 B.方位避险线 C.连续定位法 D.以上各法均好
2359 利用雷达方位避险线导航时,将标尺线放于避险方位上,情况是安全的。A.当参考物标回波在避险标尺线有船首线之间时 B.当参考物标回波在避险标尺线的外侧
C.参考物标在荧光屏上看不见时 D.参考物标靠近荧光屏中心时
2360 利用方位避险线导航时,将方位标尺放在避险方位上,此时,雷达的显示方式应是。
A.船首向上相对运动 B.真北向上相对运动 C.A或B均可 D.A或B均不可
2361 利用方位避险线导航时,将电子方位标尺放在避险方位上,此时的雷达显示方式应
选用。
A.船首向上相对运动 B.真北向上相对运动 C.对水真北向上真运动 D.对地真北向上真运动
2362 在狭水道航行时,雷达上容易出现假回波,应注意识别,它们是。
A.多次反射回波 B.间接回波 C.旁瓣回波 D.A+B+C 2363 下面 是在狭水道航行时,容易在雷达上出现的假回波。
A.二次扫描回波 B.三次扫描回波 C.多次反射回波 D.A+B+C 2364 狭水道航行,航道较窄,为确保航行安全,在用雷达核实船位时,宜用。A.船首方向远距物标方位核实
B.船首方向远距物标距离核实 C.正横方向近距物标距离核实 D.正横方向远距物标方位核实
2365 如果防波堤端头雷达回波刚好在4海里距标圈上,雷达所用量程为6海里,那么,考虑到雷达本身的可能误差,你认为你船离防波堤的实际距离应该在哪个范围内。
A.4±0.015*6海里 B.4±0.02*6海里 C.4±0.015*4海里 D.4±0.02*4海里
2366 如果防波堤端头雷达回波外缘真方位为100°,考虑本身的可能误差,不考虑人
为误差,你认为你船船位应在防波堤的哪个范围内。A.280°±1°之内 B. 280°±1°之外 C.280°±2°之内 D. 280°±2°之外
2367 如果防波堤端头回波刚好在1.5海里,量程上的1海里距标圈上,不考虑偶然误差,仅考虑雷达本身的可能误差,你认为船位应在防波堤的哪个范围内。A.1+1.5*0.015海里 B.(1+1*0.015)海里 C.1海里+70米 D.以上都不对 2368 在雷达荧光屏上显示的回波。A.都是实际物标的回波
B.有真回波,也有假回波和干扰杂波 C.都是假回波 D.都是干扰回波
2369 本船周围的物标,在雷达显示器荧光屏上。A.都能稳定显示出来
B.只要满足一定条件时才能显示出来 C.只要高出海面一定高度就能显示出来 D.只要在一定距离内就能显示出来
2370 船用导航雷达可以测量船舶周围物标的。
A.方位、距离 B.高度、厚度 C.水下深度 D.A+B+C 2371 一个点物标在雷达荧光屏上的图像是。
A。仍是一个点 B.展宽成水平波束宽度 C.被拉长了cτ/2 D.B+C 2372 下述说法中 是对的。
A.雷达荧光屏上只能显示物标当前的位置,不能显示物标动态 B. 雷达荧光屏上能显示物标当前的位置,也能显示物标动态 C.雷达荧光屏上不能显示物标当前的位置,只能显示过去位置 D.雷达荧光屏上可直接显示预测的物标动向 2373 下述说法中 是正确的。
A.从雷达荧光屏图像可直接看出物标船的动向
B.雷达荧光屏上可直接看到避让物标船所需的航向和速度 C.必须经过雷达标绘,才能求出对物标船的避让航向和速度 D.从雷达荧光屏上直接看出物标的航迹变化 2374 下述说法中 是正确的。A。只要物标确实在海面存在,它的回波就能在雷达荧光屏上稳定显示
B.只要雷达功率足够大,不管物标多远,都能探测到它 C.只要天线与物标间无阻挡,不管多远的物标都能探测到它 D.雷达只能探测一定距离范围内且具有一定条件的物标 2375 下述说法中 是正确的。
A.雷达的方位误差经过校正后,不会再改变
B.雷达的距离误差,经过仔细校正后,不会再改变 C.应经常注意检查雷达的方位、距离误差
D.雷达的方位、误差随时随刻都会变,每次使用时,必须先校正 2376 下述说法中,是正确的
A.雷达误差在安装时已经校掉,测量数据可直接使用
B.虽然在安装时已经校过误差,但还会存在由图像扩展等因素引起的误差,也应
修正
C.雷达用的超高频脉冲波,所以测量精度很高,不会有误差 D.以上说法都对
2377 在雷达荧光屏上可以看到。A.物标的实际形状
B.物标的实际水平投影形状 C.物标垂直投影形状 D.物标迎向面的垂直投影
2378 使用雷达后,下述 是错的。
A.可较放心地进行海图改正等作业,但应定时进行雷达观测 B.应经常细致观测,发现目标应及时进行标绘
C.能只利用雷达进行观测,还要利用其它方法进行了望 D.应根据当时具体情况,随时调节雷达控钮,使回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