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国家的总任务》教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国家的总任务》教案
-----张希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国家的总任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立足现实的精神,产生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
【教学重点】
重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们的伟大祖国,明确我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难点:主要矛盾,总任务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1、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矛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有哪些?
经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文化(科学文化素质不高);政治(具体制度不够完善)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中国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分析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总任务三者的关系
6、练习
第二篇: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教案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明确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深刻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要求、奋斗目标。
二、授课学时:2学时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与主要矛盾;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关于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是哪五种?
依次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那么我国现在是处于哪个社会形态呢?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对未来社会区分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所谓的高级阶段,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共产主义社会,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定义主要从四个方面:①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归全人类所共有。②全部社会产品按照需要分配。③劳动的目的不再是为了需要,而是人类的一种自觉活动。④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这是共产主义社会或者说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
而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主义社会。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所以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所在,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需要具备一系列必要条件。①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②全体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教育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③全体社会成员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极大地提高。④ 在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及其思想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消灭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以及反映这些差别的资产阶级权利,这是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社会政治条件。⑤无产阶级革命在全世界取得胜利。
如果从这五点社会主义所要达到的条件来看,我国离社会主义有些遥远。那么我国到底属于哪个阶段呢?从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的社会性质就已经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但那时,不仅那时,就是现在,也不能简单的说是社会主义社会。所以我国当前的国情是什么?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探索有以下几个阶段:
1、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社会主义建设还不是直接的实践问题,他们在科学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发展阶段提出一些原则性的设想.认为未来社会大体上要经历: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但是对后来被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在其发展历程中将会经历哪些发展阶段,马、恩没有作出进一步的判断。
2、列宁:最早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认为在经济落后的俄国,只能建成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而不能立即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要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备到比较完备的发展过程: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
3、毛泽东:
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我国已经入社会主义,但没有“完全建成”,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建立起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基础,生产力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后,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获得了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社会才算从根本上建成了。
但是在后来的建设和探索时期,在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盲目乐观情绪。
20世纪50末60年代初,总结经验教训,毛泽东意识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提出了社会主义阶段分为两个阶段,即不发达阶段和比较发达阶段。
但是随着60年代党指导思想的“左倾”不断发展,进而中断了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正确之路。
4、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的探索: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1982年十二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处在“初级的发展阶段”;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1987年十三大报告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表明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的认识发生了一次飞跃。
十三大之所以能够把初级阶段问题提到全局的高度加以论述,其原因有两点:一是我们已经有了一段在改革开放中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二是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破除各种思想障碍,从根本上解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发点问题的认识。
1995年十五大提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认识。并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002年十六大再次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两个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科学含义: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不能离开。第二,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这两个方面是社会性质和发展程度的统一.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简要)(1)党的十三大从我国人口结构、工业发展水平、地区发展状况、科学教育文化发展等方面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2)十五大报告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九个方面的过程性特征。(3)十七大报告概括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八个方面的阶段性特征。
3、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自学)(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2)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3)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简要)长期性: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大致100年时间。
例:封建社会的确立经历500多年(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确立经历了500多年(从14-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至19世纪初-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这些社会制度的形成告诉我们一种社会制度的成长与发展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考验。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要经过长期的发展: 原因:(1)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所决定: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
(2)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技术基础所决定:我国的生产力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
生产力落后的表现,想必大家都了解,我们在最开始的国情介绍中提到了一个是我们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而居世界后列.例:我国的农业产业实行粗放式经营,未形成产业化/机械化经营模式.我国的农业种植具有盲目性.2001年出现肯德基的土豆泥断货现象,但是中国的土豆却“按兵不动”,是因为中国的土豆满足不了肯德基的要求,它们要求土豆必须长条形/表面光滑/芽眼少/油炸后不脆/成型快/而且蛋白质与淀粉的产量达到了一定的比例,但是中国土豆大多为圆形,芽眼多且深,淀粉含量达不到要求,国内土豆加工设备和技术水平比较低.因此出现当年的东北粮食基地土豆滞销现象.例:一部分现代工业,同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平的工业同时存在。我们知道汽车发动机问题.中国汽车2009年销售量达1364万,专家预测在五到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的汽车销售量会达到4000万辆.但是这么多的汽车,我国大部分的汽车公司却没有掌握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只有奇瑞/吉利拥有自己的发动机技术,但是落后发达国家的20年水平。
树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意义: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克服急噪情绪,克服各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地完成现阶段的各项任务,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类社会发展的五形态说: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而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还有一种关于人类社会的形态划分—“三形态”社会形态的划分。那么这三种社会形态分别是哪三种?
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志以个体之间建立社会联系的形式,以及个人对社会环境的控制程度和自由度,依次划分为对人的依赖性的社会、对物的依赖性的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
这个划分是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伦敦手稿)中提出的“三形态”理论。他指出:“人的依赖性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
简单意义上的理解,第一种社会形态即我们所说的传统型社会。第二种社会形态即我们所说的现代型社会。而第三种社会形态是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在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中,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只能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所以第三种社会形态其实就是对应着共产主义社会。
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在三形态中都能对应,五种社会形态分别属于三种社会形态的哪种?
我们来分析一下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常说,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是吧?主要指我国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变和过渡。都是指什么转变呢?指社会的各个方面的转变。主要是指三个方面:①从经济形态看,是从自然经济社会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商品经济社会转变;②从政治形态看,是从各种权威控制为特征的集权专制型社会向建立在个人自由平等基础上的民主法治型社会转变;③从社会关系看,是从各种以身份为特征的依赖性关系向以个人独立自由为基础的契约性社会关系转变。
我们简单的对应以下五种社会形态。简单的说,前三种属于三形态的第一种,资本主义社会属于是对物的依赖社会。但这里要注意,并不是说对物的依赖性的社会就是指资本主义社会。
我们再来看,现代化的三条转变。如果用帕森斯(现代结构功能主义的创始人,美国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的现代化理论来概括,就是现代性具有三个标志性特征: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个人自由。凡具备这三个特征的,就是现代型社会;不具备这三个特征的,是非现代型社会,就我们现在所知,也就是传统社会及其变种。
比如建立在小农生产和自然经济基础上、家国同构、依靠自上而下的绝对权威对社会进行超强度控制的中国封建社会,是典型的传统社会,而我们过去所理解的那种以计划经济为基础、高度中央集权的社会主义,则是传统社会的变种。
所以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国情,也就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当前对应的应该是三形态的 对物的依赖性社会。那么,显而易见的,在这种社会形态中,社会的主要矛盾应该是什么?
既然我们处在对物的依赖中,那么客观的物质条件对我们的约束其实是我们所说的束缚人类全面自由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基本矛盾是在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了规范的表述)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基本路线的含义: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简要)党的基本路线是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发展经济的任务,并初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2)1979年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议上,邓小平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要求。(3)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确定了以现代化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标志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4)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
(5)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十七大通过的新党章又把建设“和谐”社会写进了基本路线。这条基本路线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3)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4)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3、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1)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不动摇。邓小平指出:“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
(2)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不可分割。
(3)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4)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基本纲领的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四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主要经验的科学总结。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题目,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基本纲领的内容。
2、基本纲领的内容:(重要)经济建设纲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主要是在第八章会具体讲解)政治建设纲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第九章具体展开)
文化建设纲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十章)
社会建设纲领: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第十一章)
3、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自学)(1)党的纲领的含义:
党的纲领包括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高纲领是党的最终目标,或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纲领。最低纲领是党的近期目标或阶段性目标,又称基本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2)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
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目的和过程的统一、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
基本纲领描绘了一个很好的宏伟蓝图,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跑步就进入共产主义的失败经验告诉我们,建设国家,实现现代化必须一步一步来。
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发展:
(1)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当时受苏联影响,再加上当时对现代化的理解比较肤浅。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2)改革开放后,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具体化为三个阶段性目标(也被称为是新三步走):
第一: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就是到2010年是新比2000年翻一番)
第二个:再经过10年,到2020年,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第三个: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的意义: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成为全国人民的行动纲领,意义重大。
例:当前,我们正在步入新三步的第二步,今年是中国“十一五”发展规划收官之年,主要目标的落实情况是:
国内生产总值: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
资源利用效率: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官方数据显示,“十一五”前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5.6%。
居民可支配收入:2006-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1759元,13786元,15781元,17175元;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3587元,4140元,4761,5153元。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小康”的含义
(1)中国古代的理解:源于《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为天下为家,温馨和睦,讲究礼仪和亲情的社会。
(2)邓小平赋予新的内容,“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
2、总体“小康”的特点: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即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低水平: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等水平;
不全面:主要偏重于经济方面,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还不够; 不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发展水平还存在差距。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深刻分析了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了大体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总体描述是: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4、党的十七大对我国发展提出五项新要求:
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5、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原因:在这个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压力同在,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如果举措得当,经济社会发展将实现新的跨越;如果应对失误,很容易导致经济徘徊、社会动荡。
措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第三篇:矛盾教案
引言:我们知道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学说,它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而联系和发展是有规律的,在众多的规律中最基本的规律有三条,他们分别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三条基本规律分别从不同侧面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对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的制约作用,同时他们又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下面我们就分别学习和研究这三条基本规律。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在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实质和核心。原因有四个: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之间的联系;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统一和斗争,正是因为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的斗争和统一,事物才有自己的运动和发展。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是从各个不同侧面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联系和发展的最深刻的本质。因此,对立统一规律必然贯穿在其他规律和范畴之中。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第四,补充一点: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
可见,对立统一规律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非常重要。它又称为矛盾规律,要弄清对立统一规律,就必须首先知道什么是矛盾?
(二)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含义
指的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比如,中国古代思想家史墨曾提出“物生有两”,张载提出“一物两体”,朱熹提出“万物皆有两端”,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有无、阴阳、强弱、大小、轻重、正反、善恶、美丑等一系列相反相成的概念,都反映了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这里要区分两个概念: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首先,辩证矛盾是一种哲学概念,逻辑矛盾是一种形式逻辑概念。其次,从定义上来说,辩证矛盾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存在于一切事物及其过程的始终,而逻辑矛盾是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逻辑规则而犯的一种逻辑错误,只存在于思维领域,前者不是认识上错误的论断,而是现实的矛盾,例如,自然界中的正电和负电的矛盾,后者是一种认识上的逻辑错误,比如自相矛盾、前后矛盾等等,我们常听说古代卖矛卖盾的故事就是一种逻辑矛盾,有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有人问他:“用您的矛来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出来。这就是认识上的逻辑矛盾。
2、矛盾的基本属性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如大小、轻重、正反、美丑等概念;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对抗性矛盾是指矛盾双方在根本性质和根本利益上互相敌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其斗争形式一般表现为剧烈的外部冲突;非对抗性矛盾是矛盾双方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一般不表现为剧烈的外部冲突,即不表现为对抗的形式。我们常说的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需要采取革命的方法解决,而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则采取民主的方法解决。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具体包括: 第一,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区别。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不同的基本属性,同一性的作用就在于使矛盾双方共居于统一体中,维系事物矛盾的存在,保持事物的相对静止。斗争性的作用在于使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改变,造成旧矛盾统一体解体和新事物的产生。同一性和事物的静止相联系,斗争性和事物的运动相联系,我们知道事物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因此,矛盾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总之,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第二,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又相互联系的。一方面,同一性包含斗争性,没有脱离斗争性而单独存在的同一性。辩证法上讲的同一不是没有差别的“绝对同一”,而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是建立在斗争性基础上的同一。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矛盾双方的斗争,总是在矛盾双方处于相对平衡、稳定状态才可能发生,如果矛盾双方解体了,斗争性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要注意的是,在理解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时,我们应该反对两种错误的倾向:一种是只见对立不见同一,持这种观点的人把对立面绝对对立起来,看不到对立面的同一性,这必然导致思想的僵化和片面化。例如:在加州的《动物保护》杂志也介绍过一则故事:在秘鲁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生活着一只美洲虎,由于它是一种濒临灭绝的动物,全世界仅存十七只,所以为了保护好这只老虎,秘鲁人专门开辟二十平方公里的森林作为虎园,在那里还有成群人工饲养的牛、羊、兔供它尽情享用。然而,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从没人看见美洲虎去捕捉那些专门为它准备的动物,却整天待在装有空调的房里,睡了吃吃了睡,无精打采。一天,一位动物行为学家到森林公园来参观,见到美洲虎的样子,建议管理员放几只狼或者豺狗,美洲虎才能提起精神,管理员们听从了这个建议,不久便引进了几只美洲豹投放进了虎园。这一招果然奏效,自从美洲豹进了虎园的那天,这只美洲虎就再也躺不住了,老虎那种刚烈威猛、霸气十足的本性被重新唤醒,它又成了一只真正的老虎,成了这片广阔的虎园里真正意义上的森林之王。这个例子说明,我们看待事物矛盾时不能把对立面绝对对立起来,不能只看到斗争性,还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共存性、相互依赖性。
另一种是只见同一不见对立。持这种观点的人抹杀事物矛盾,看不见事物的差别,不能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因此,在认识和实践中,我们要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结合起来,学会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矛盾是怎样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是通过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①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首先,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其次,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再次,矛盾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见书P105-106 2.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首先,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推动着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其次,在事物质变过程中,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才有事物的质变。见书P106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运用:肥皂水哲学
约翰·卡尔文·柯立芝1923年当选过美国总统,他发现自己的女秘书人长得非常漂亮,但工作却经常出现差错。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秘书走进办公室,便对她说:“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年轻漂亮的小姐。”秘书受宠若惊,柯立芝接着说:“但也不要骄傲,我相信你的公文处理也能和你一样漂亮的。”果然从那天起,女秘书在公文上很少出错了。一位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好奇地问柯立芝:“这个方法很妙,你是怎样想出来的?”柯立芝得意洋洋地说:“这很简单,你看见理发师给人刮胡子吧?他要先给人涂肥皂水,为什么呀,就是为了刮起来使人不痛。”
世上的人千姿百态,世上的事形形色色,一个人要想永远不与人发生冲突是不可能的。对待冲突,不同的人做法完全不同。有人喜欢妥协退让,不管自己的想法对不对,一律服从别人的意志,这种人没有个性,很难在事业上获得成功;有人宁折不弯,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其结果是与人斗得两败俱伤。还有一种人像柯立芝一样崇尚“肥皂水”哲学,懂得以退为进,他要得到自己的利益,却似乎事事处处为你着想,让你在一种很乐意的情绪中接受他的见解,实现与他的某种妥协,这是聪明人,他们是最可能成就大事业的一群。大家想一下,“肥皂水”哲学蕴涵着什么哲学道理呢?两个人意见相左,这是矛盾的斗争性;聪明的人,懂得妥协,以退为进,这是看到了矛盾的同一性。所以,在人与人的利益相互冲突的时候,我们要让别人与自己合作,一个基本的前提是找到彼此利益的共同点,必要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妥协。正因为如此,我们对自己和对方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只有知己,我们才能弄清楚自己应该坚守住什么样的底线;只有知彼,我们才知道自己应该退让到什么程度。处理好了这两点,我们就可以所向无敌。
所以说,“世界上最锋利的武器其实并不是刀枪,而是别人从心灵深处对你的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说,给自己对别人的不满涂上“肥皂水”,实际上也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寻求对方对你的认同,找到相互的同一性。
4.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于具体事物而言,推动其发展的矛盾有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之分。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事物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外因。内因是第一位的原因,对事物发展起第一位的作用,外因是第二位的,起辅助的作用。用毛泽东的话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和外因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唯物辩证法的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典型真题:
(2004年多选题第17题)有一幅广告幽默画,画的是几个行人在看一家饭店外贴的告示,上写:“快进来吃饭吧,否则你我都得挨饿。”这幅广告画的寓意有
A.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的 B.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
C.利己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
D.商品交换活动背后隐藏着人与人的关系
E.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ABDE】
(四)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
1.矛盾普遍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每一个事物发展过程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换句话说,矛盾的普遍性就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前苏联的德柏林学派认为矛盾不是一开始就在过程中出现,须待过程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出现。德波林(1881-1936年),苏联哲学家,一九二九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三十年代初,苏联哲学界发动对德波林学派的批判,认为他们犯了理论脱离实践、哲学脱离政治等唯心主义性质的错误。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曾说“哲学界在最近数年中批判了德波林学派的唯心论这件事引起了我们的极大的兴趣。德波林的唯心论在中国共产党内发生了极坏的影响,我们党内的教条主义思想不能说和这个学派的作风没有关系。”)意义:我们应该树立矛盾观点,坚持矛盾分析法,敢于正视矛盾,善于分析和解决矛盾。
2.矛盾特殊性,既矛盾的个性、相对性。具体来讲,是指不同的事物或过程,其内部矛盾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作用及不同的解决形式。
①矛盾性质的特殊性:物质世界中不同的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矛盾,比如,生物运动、社会运动、物理运动和化学运动等等。
②矛盾地位的特殊性:矛盾地位的特殊性通过矛盾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出来。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另一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具体内容见书P110-111 方法论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与“均衡论”。
③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解决矛盾,视其性质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形式。具体方法见书P111-112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首先,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共性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共性由个性抽象而来。其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举例:我国古代有一个“白马非马”的诡辩论命题,讽刺的是看不到共性和个性的联系。《新论》中有一个寓言:公孙龙常争论曰“白马非马,人不能屈。后乘白马无符传欲出关,官吏不听。此虚言难以夺实也。”意思是公孙龙常用“白马非马”的命题与别人争辩,许多人都不能使他屈理。一次,他乘白马要出关去,但却因为没有马的“执照”而被把关的士兵拦住。实际上,公孙龙只看到了共性和个性的区别,没看到二者的联系。再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主要指在大范围的个性在小范围可能是共性,比如水果(共性)—(个性)苹果(共性)—(个性)青苹果、红富士、水晶苹果。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依据。
(五)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1.懂得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在分析具体事物和现象时,就要既看到它的普遍本质,又看到它的特殊本质,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医生看病要“对症下药”、裁缝做衣要“量体裁衣”,农民种地也应“因地致宜、因时致宜”。从前,北京有个裁缝,替人做衣除量身材之外,还对穿者的性格、年龄、相貌,以至何时考科中举等情况都要作一番调查研究。有人问他何故?他便大讲裁衣的“短长之理”。体胖的腰要宽,体瘦的腰要窄,性急的衣宜短,性慢的衣宜长:少年中举,趾高气扬,走路挺胸凸肚,因而衣要前长后短;老年中举,意气消沉,走路弯腰骡背,故衣服要前短后长。2.懂得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就要自觉地遵循人的认识规律,即先从个别事物开始,找出个性,然后从众多的个别事物中抽象、概括出共性,再用共性指导我们去认识个别事物
第四篇:矛盾教案
《矛盾》教案
乍岖镇小
陈雪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能试着运用。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理解古文的意思,故事的寓意。教学过程:
一、看图猜成语,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学生猜成语。(掩耳盗铃、揠苗助长、亡羊补牢、画蛇添足)
2.师:你知道这些成语归属于哪一类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题目是——矛盾。板书课题,了解“矛”、“盾”各是怎样的兵器。
3.了解出处。选自战国时期著名法家思想代表人物韩非所著的书籍《韩非子》。
二、学法提示。
1.师:今天要学的课文是一篇文言文,学习文言文有些难度,但古人的一些言论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2.出示: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3.学生读后小结。
三、熟读课文。
1.听录音朗读,注意读音和节奏。
2.自由练习读。
3.出示课文,指名读。
4.出示古文版、繁体版、无标点版,分别指名读并评议。
5.学生练习齐读。
四、理解课文。
1.学习提示: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做上标记,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1)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小组里没有解决,我们一起交流一下。(2)学生提问,全班交流。(3)指名说说对课文的理解。
五、品读精思。
1.师:同学们,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和我们现在读的文章很不相同,让我们再来品味一下文中的句子吧。这个人是怎样夸耀他的矛的?
2.生读“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
3.师:他夸耀自己盾的话文中直接写出来了吗?你能把这句话变成这个人直接说的话吗?
指导学生转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4.分组朗读这两句话的文言文和现代文。
5.想象:如果是在集市上,这个人会怎么夸耀他的矛和盾?
学生试着演一演。
6.围观的人会说些什么?读文中句子,再指名表演。
7.思考:这个卖矛与盾的人会怎么回答?为什么?
指名答,板书:
矛利
盾坚
物无不陷
物莫能陷
8.集市上的人都散去了,你能前去劝告一下这个卖兵器的人,让他以后别犯这样的错误吗?
9.小结:这则寓言故事后来演变出了一个成语,叫“自相矛盾”,板书。
六、总结、拓展。
1.今天我们学了一篇用文言文记载的寓言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吗?
2.拓展学习古文《守株待兔》,说说大意,领悟道理。
守株待兔
战国 《韩非子》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七、作业。
找出下面句子中自相矛盾的地方,并进行修改。1.“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2.他的作业都做完了,只剩下最后一题没算出来。
3.一个年轻人对大发明家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4.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
第五篇: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教案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根本任务和“中国梦”的实质。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本质的含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教学时间:4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对比法、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的。
(一)提出过程: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在论述怎样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那么,应该怎么“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呢?他认为,讲社会主义,首先要使生产力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和“增加人民收入”称之为压倒一切的标准,实际上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同时,邓小平还对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提出“四个不是”和“一个没有”的观点,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一个没有”就是“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2、第二阶段:1986年9月,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1986年9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这段话成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
3、第三阶段:1990年12月,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1990年12月,邓小平又一次强调共同富裕的问题。他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我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4、第四阶段: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五句话)。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
这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
1、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的一个突出特点。
2、邓小平所以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是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地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从国情看,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更加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意义也就更加重要。从时代特征看,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新的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世界各国尤其是我们的周边国家和地区都在研究如何抓住时机、加快发展自己的问题。只有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最终以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
邓小平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要实现共同富裕包括两个途径,一是从生产力方面来讲,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财富;另一方面要从生产关系来讲,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全体人民都能享有社会生产发展的成果,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体现。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主要强调关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特征,进一步深入到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上。从最深层次认识社会主义,对统一认识,判断改革开放得失,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个理论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什么是社会主义”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前提,“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动态体现。所以,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开辟了广阔前景。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第一,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即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这就是该社会的生产力。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社会形态,它的物质基础,是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全部社会历史的物质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从 而人类社会才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所以,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
第二,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关系落后或超越生产力的水平,都会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过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但由于当时认为公有制程度越高越好,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了简单排斥的做法,使生产关系超越了我国生产力的实际水平,这不但没有进生产力的发展,反而极大地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通过改革,下气力多方面地改变了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开辟了道路。
第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实现这些目标,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
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充分显示其优越性,才能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一)马克思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一部分、生产力中包含科学的论断
(二)毛泽东、周恩来等十分重视科学技术
早在1953年,新中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1956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1958年,毛泽东提出,现在要来一个技术革命,要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在技术革命上来。1963年,他在一次谈话中说:“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 我国在核技术、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等尖端科技领域取得了“两弹一星”等一批重要成果。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些重要的科学分支和新兴应用技术,如生物物理学、分子物理学、地球化学、射电天文、高能物理以及喷气技术、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自动化技术、无线电技术等,也逐步发展起来。
(三)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88年9月,邓小平进一步强调:“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四)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党中央提出了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江泽民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强调迎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提出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
(五)进入21世纪,党中央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
胡锦涛提出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习近平提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等重要论断,进一步强调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极端重要性。
为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党中央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又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要求,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建设创新型国家。
人才强国战略强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强国。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科技实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三、坚持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第一,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协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 的各个环节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 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三,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设全局的高度,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难探索 ①新中国成立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构想。
②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在20世纪内,分两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构想,并设想用100年时间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③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56年又把这一任务列入党的八大所通过的党章中。④1964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宣布:“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并把它作为在20世纪内奋斗的目标。
1975年,当人们对“文化大革命”中在阶级斗争名义下人为制造的无休无止的争斗十分不满、对中国的前途感到渺茫的时候,周恩来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了这一目标,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精神,鼓舞了人民的斗志。但由于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等重大问题缺乏始终一贯的科学认识,使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2.“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开始进一步思考如何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研究四个现代化的进程问题。他在访问美国、日本,加深了对现代化的认识。
①1979年3月,他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同年10月,他在谈到实现现代化时第一次明确提出要修改原来关于现代化的具体目标。他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
②1979年12月,他第一次使用了“小康”的概念。“小康社会”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所熟悉的一个概念,邓小平同志指出:“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八百美元”,这样就必须是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这一万亿美元,反映到人民生活上,我们就叫小康水平;反映到国力上,就是较强国家”。他指出:“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更重要的是,那时我们可以进入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以上的国家的行列,这样的国家不多。”
③1980年1月,他把到20世纪末的20年分为两个10年,初步提出分“两步走”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构想。这个战略构想,后来在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得到肯定。
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分两步走,20世纪末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并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一系列正确方针。
20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以后,再往前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在党的十二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曾指出,如果能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就取得了一个新的起点,再花30年到50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不是说赶上,更不是说超过,而是接近。
1987年2月,邓小平更切合实际地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改为,到21世纪中叶我们建成中等发达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
1987年4月,他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第一次使用“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这样的提法,明确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 现代化。
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对我国到2010年、202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发展目标做出了展望,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①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③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课堂提问:为什么在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十六大还提出要用大体20年的时间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呢?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性
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低水平的小康,是指刚进入小康的门槛,只是解决了衣食无虞的基本生存需要,离宽裕还较远。我国的人均GDP还比较低。据世界银行测算,1998年我国人均GDP为750美元,世界排位第149;2000年,人均GDP为800美元,2005年,人均GDP为1703美元,在世界范围内属于中低收入国家的水平。
不全面主要是指已经达到的小康侧重于物质文明方面,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关注不够。总体小康主要偏重于经济方面,偏重于物质消费、生存性消费,而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特别是发展性消费还得不到有效满足。
发展很不平衡是指进入小康的人口在全国分布是不平衡的。2002年农村年贫困人口为2800多万。城镇有将近2000万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城乡失业人口还相当多。还有更多的人口,尚未达到小康。不同省市、东中西部和城乡的小康实现程度存在着极不平衡性。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充分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时代精神。
第一,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第二,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第三,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可望又可及的,它蕴含了十项具体指标。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越过3000美元;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00元(2000年不变价);三是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纯收入8000元;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六是城镇化率超过50%;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 及率达到20%;八是大学入学率20%以上;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以上;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总体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挑战
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从国内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了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第一,人口问题,形势严峻。
人口高峰:2000—2030人口仍然处于上升阶段,保持现在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2的水平,2030人口增长峰值期14.5亿,2050为15亿.中国资源环境的最大人口容量为15--16亿人.就业高峰: 2000年我国15—64岁人口为8.5亿,2010年将达到9.7亿,2020年将达到9.97亿。预计今后几年,全国新生劳动力供给将达到4650万,城镇现有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14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1.5亿以上。劳动力总供给明显大于总需求。
人口老龄化高峰: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总人口的7.1%,按照国际标准,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2020年老年人口2.3亿,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也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
人口高峰、就业高峰和人口老龄化高峰将同时而至,人多资源少、就业岗位少、赡养成本高等将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难题。第二,“三农”问题: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农 业:发展不稳定、后劲不足
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外流,水利失修,土地撂荒。中国的耕地面积连年减少,1996年以来已经减少了670万公顷,2003年已降到建国以来的最低点。2003的粮食产量是4.3亿吨,创14年来的最低水平,中国的粮食储备2003降低到20年来的最低点。2004年中国谷物丰收,粮食增产,总产量能达到4.55亿吨,但仍不能满足4.93亿吨的需求,供应缺口达3800万吨左右。
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落后
经济落后。乡村负债问题十分突出。乡村两级的政府穷,集体穷。监利县85%的村有亏空,平均每村每年亏空四十万元,90%有负债,平均负债六十万以上;90%的乡镇财政有赤字,平均年赤字不少于四百万元,平均负债不少于八百万元,靠借高利贷维持。
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社会落后。
第三,地区发展不平衡。
经济总量:1980-2003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从50%增加到59%,上升9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相应下降。这种趋势90 年代以来明显加剧。
人均GDP:1980年东部地区比全国平均数高34%,2002年高53%;同期,中部地区从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8%下降到75%,西部地区从70%下降到59%。
人均GDP相对差距:1980-2002年,西部和东部由1:1.92扩大为1:2.59,中部和东部由1:1.53扩大为1:2.03;西部和中部 由1:1.25扩大为1:1.27。
这既有自然地理条件、原有经济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市场潜力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经济体制、政策选择和发展战略等方面的主观原因。第四,收入差距扩大。
按1998年的数据,城镇人口中收入最高的20%人口的收入是收入最低的20%人口的 9.6倍,收入最高的20%人口的收入占总收入的52.3%,收入最高的10%的人口占总收入的38.4%,而收入最低的20%人口仅占有总收入的5.5%。从全国的居民存款看,1.26%的人口占有7万亿元存款的27%。7.8%的人占有7万亿元存款中的65%。中国15%的人拥有85%的财富;另外85%的人拥有15%的财富。
基尼系数1988年为0.341,1990为0.343,1995为0.389,1999为0.397,2000为0.417。
第五,经济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高,经济效益差。
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质量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劳动力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资源、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相对不足。
知识积累缓慢,技术水平低下,导致资源消耗高,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后劲疲软”。
资源消耗高,国内重点钢铁企业每吨钢可比能耗比国际水平高5倍,电力行业中火电煤耗比国际水平高30%,万元GDP 的耗水量比国际水平高5倍,万元GDP 的总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
质量效益差,中国经济增长成本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5%以上,是世界上创造GDP代价最高的国家之一。我们生产同样一个单位的产值,消耗却是日本8倍、美国的4倍以及印度的2.5倍。中国的大气污染损失已经占到GDP的3%-7%,延续下去到2020年估计将高达13%,经济损失惊人。
第六,资源不足和生态恶化——可持续发展最大的“硬约束”。
中国人口密度是世界均值的3倍,人均资源是世界的1/2。中国人均耕地0.1公顷,相当于世界水平的42%。人均淡水资源量为2257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7%。我国是少林国家,现有森林面积1.59亿公顷,约占世界森林面积的4%;人均森林面积仅为0.12公顷,人均蓄积量8.9立方米,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0%和12.5%。
酸雨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1/3。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3.6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38%。国沙漠化土地面积达1.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8.2%,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到4亿。目前我国日排污水量1.3亿吨左右,七大水系近一半河段严重污染。近岸海域水质恶化,赤潮频繁发生。物种濒危现象十分严重,我们目前约有4600种高等植物和400种野生动物已经处于濒危或临界状态。
4.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的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的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论断,是在对国际环境、国内形势和我国现在已经展现出来的发展态势作了科学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第一,从市场需求看,巨大的国内市场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大战略优势。我国有近13亿人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张,不仅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品市场之一,而且正在成为世界最大的投资市场之一。
第二,从人力资源看,潜力巨大的人力资本是经济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按照新的发展理论,影响增长和福利的要素包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从1982年到2000年,我国的总人力资本存量已经由28.82亿人年提高到63.14亿人年,增长了1.19倍,占世界总人力资本存量的比重也由17.5%提高到25%。本世纪头2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最高,被抚养人口比重最低,人均受教育年数提高最快,乡村向城镇转移人口最多,是加快推进现代化的“人口机遇窗”。
第三,从科技发展看,新科技时代将为我国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多的战略选择。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我国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当前,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领域正在酝酿新的重大突破。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我国完全可以在若干关键科技领域和科技发展前沿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形成新的强劲 的经济增长点,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第四,从经济结构看,制造业全球大转移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无论从投资环境还是从市场潜力看,我国既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也有大规模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优势。抓住这一契机,加快信息化进程,用信息化改造制造业,有助于我国扩大经济规模,调整经济布局,优化产业结构。
第五,从对外开放看,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拓展了经济发展的战略空间。加入世贸组织提供了稳定的对外经济贸易环境,我们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国外市场和资源,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更好地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同时,加入世贸组织要求我们转变政府职能,遵守国际经贸规则,这可以推动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消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第六,从国际环境看,世界多极化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较好的世界战略格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仍将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大国之间不大可能发生全面战争形式的对抗。
第七,从领导力量看,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战略指导。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
21世纪头20年,我国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2003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1000美元,到2020年要达到3000美元以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昭示我们:在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压力同在的黄金发展期、矛盾凸显期,如果举措得当,经济社会发展将实现新的跨越;如果应对失误,很容易导致经济徘徊、社会动荡。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环境。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发展的机遇不是很多的。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和切实利用好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鲜明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2.中国梦的思想内涵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定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自信就是凝聚力,自信就是精气神。有了坚定的自信才有自觉,有了坚定的自信才有自强,才能矢志不渝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凝聚了强大的民族精神,其中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改革开放3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铸造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改革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必须永远保持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为之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努力,涓流汇海、聚沙成塔,中国力量就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四、教师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