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多样化毕业设计教学方法的思考
关于多样化毕业设计教学方法的思考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科学写作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作用,中外皆然,毋庸置疑。因此,各高等学校对毕业设计都非常重视,在设备条件上不断加大投入,在过程上严格检查,在质量上严格把关。
一、多样化毕业设计教学方法的可行途径
(1)基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及工程训练项目的毕业设计教学方法。当前,国家级和学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和工程训练项目正在各高等院校广泛开展,其影响力和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日益体现。从学校领导到普通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都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参加的学生更是与日俱增,需择优选拔。全国性大学生创新论坛和工程训练比赛定期举行。在这种形势下,可以将国家级或学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和工程训练项目作为大学生的毕业设计任务来执行。用学生的实践作品作为毕业设计成果,用项目总结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其中论文内容和格式也不同于传统的毕业设计,以作品公开展示和现场汇报的形式完成答辩。
(2)结合各种设计大赛项目的毕业设计教学方法。全省或全国性的挑战杯设计大赛、机器人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正有规律有秩序地开展。由于就业、求学和兴趣的驱动,参赛人员日益增多。将这些大赛内容作为毕业设计任务来完成,在导师的指导下,对参赛项目进行理性思考、深入研究,进而撰写毕业论文。把论文与参赛作品共同作为毕业设计成果。这样,由于研究时间加长、投入增多,加之参加竞赛的多数学生是出于兴趣驱动,因此学生乐于投入精力,易于产生创新性研究成果,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收获的喜悦。
(3)通过指导学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完成毕业设计的教学方法。有的学生理论基础较好,科研总结和写作能力较强。经引导和正确选题,他们完全具备发表较高水平论文的能力。学生撰写论文的动力,一方面来自自身素质和兴趣;另一方面是来自继续求学,尤其是国外求学的需要。为了被所申请的学校录用并获得高额奖学金,对计划出国求学的学生来说,撰写论文的积极性是很高的。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学生可以申请用他们的论文作为毕业设计成果。这样,一举两得,学生易于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4)灵活的毕业设计周期。改变毕业设计仅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的固定周期。即使是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也可以提前到最后一个学年或更早些。事实上,除考研学生外,其他学生在第 7学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轻并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这时便可以开始毕业设计工作。这样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而第8学期也不必是单纯的毕业设计,可以开设一些诸如学科前沿课程或讲座课程(选修性质),从而减少由于单纯的毕业设计任务所造成的纪律松散和时间浪费的现象。对以创新性实验项目、工程训练项目、竞赛项目等作为毕业设计任务的学生,其开始时间更是灵活机动。
二、多样化毕业设计的可操作性
(1)先从外界条件来分析。由于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工程的推进,各高等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格外重视。通过利用教师的科研条件,并借助创新实验基地建设和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使得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可以较早地开展实践性锻炼。教务部门使这些实践环节规范化、制度化,落实在了本科培养方案中。并在政策上加以引导,例如在评定奖学金、保送研究生、优秀毕业生等评比中,越来越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活动。这就从硬件设施、制度建设和政策激励等外部环境上为学生营造从事实践活动的和谐氛围。
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学校建有创新实验学院,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学院还建有本院的创新实验基地。每年都积极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和各类竞赛项目,并为全国交流提供平台。2009年承办了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大赛,2010 年承办了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学校明确要求每位教师都要付出时间并提供条件,亲自指导学生从事创新性实践活动。
(2)再从内部条件分析。学生也非常渴望得到符合自己兴趣的实践能力的锻炼,以便为就业、升学(尤其是异国求学和保研)奠定重要基础。学生在自己的推荐信中都希望有对实践能力的描述,因此学生对这些实践性活动格外积极。在具备了足够的实践机会,并且得到越来越多学生响应的情况下,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也就具备了改革的外在和内在条件,亦即可以开展多样化毕业设计教学,使得在毕业设计这个重要环节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以便对传统的毕业设计进行有机补充。教学管理部门向学生公布可能的毕业设计形式,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任选其一,也可选择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这样,学生处于主动,而非被动地接受教师规定的形式和题目。体现了 “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
三、多样化毕业设计的特色
(1)利于个性化毕业设计教学,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毕业设计形式,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孕育优秀的科技创新成果。
(2)抑制论文抄袭或网络拷贝等学术不端现象。因为学生所从事的毕业设计内容符合其兴趣,学生处于主动选择。不像传统的毕业设计那样,学生被动地接受着规定的任务和程式化的过程,无奈之中便选择了抄袭。
(3)更好地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及其他实践性项目,从事这些项目的同学可以一举多得。
(4)毕业设计成果可以和未来创业项目相结合,迅速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促进就业。
(5)毕业设计教学与学科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 “985工程”和“211 工程”所奠定的学科平台基础,开展高水平毕业设计研究。这也符合实施“精英教育”的理念。
(6)提前进行毕业设计,可以使学生在更长的时间里有对应的指导教师。
四、实施多样化毕业设计有待解决的问题
(1)多样化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毕业设计形式内容和周期的多样化,使得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难度增加。教务部门要认识到多样化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尽快出台配套的管理方案,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通过总结经验,尽可能地对不同的毕业设计教学方法制定出实施细则。
(2)多样化毕业设计的成绩评价。对毕业设计进行评价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评价结果更是学生就业和升学的有利砝码,因此学校和学生都格外重视。但是,多样化毕业设计使得毕业设计成绩的评价变得更加困难,因为不同类型的毕业设计内容不同,过程也不同。
为此可以把各种毕业设计质量指标分解成多项可以相互比较且易于操作的要素。例如文献应用、理论水平、知识运用、实验和实践、外语应用、计算机应用、写作质量、创新等。为减轻评价强度,可以由学生提出或导师推荐申请优秀毕业设计,再由答辩委员会对申请的毕业设计进行专门答辩,参照上述可比要素以确定优秀者。对有全国性交流平台的项目,例如创新性实验项目、工程训练项目、科技竞赛等,将这些交流平台的评审结果作为评定成绩的重要依据。没条件参加全国交流平台的,可以在校内或学院内举行作品展示,由参观者给予评价。既检验了毕业设计成果,又锻炼了学生展示自己、宣传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今后个人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多样化毕业设计是传统毕业设计的重要补充,可以在这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更好地营造因材施教的育人环境。对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选择、树立正确的学术风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是,实施多样化毕业设计教学一定会增加许多繁琐的工作,教学管理部门和广大教师为此要付出更多。
第二篇:浅谈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摘 要:随着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伴随着中学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口号,体育教育正逐步凸显出在学生学习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素质教学理念下的初中体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目标的,同时,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本文笔者就从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出发,谈谈初中体育的多样化教学。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
一、前言
初中体育教学虽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普及,可是,从小学到大学,体育教学却还没有真正地落实到位,在中国传统应试的教育模式下,体育课程对于文化课来说根本显得无关紧要,在即将临考的阶段甚至出现体育课被文化课取代的现象发生。这样的状况根本无法体现开设体育课的真正意义。另外,有些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特别是有许多女生,喜静不爱动,因为自身体力和身体素质的差别,认为体育课是劳务运作,从而对体育课提不起兴趣。同时,体育课程缺乏科学的教学系统,据调查了解,我国学生在体育课上,根本没有真正的锻炼,热身之后就是无谓的玩耍。此外,家庭教育的守旧也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不用心,他们通常都是受到“以应试学习为主”的教育观念。要改变当前体育教学的现状,就必须实施新的教学方式,进行体育创新教育,更新体育教育观念,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从而真正发挥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作用,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效果。简言之,即是要创新教学方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多样化教学。
二、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分析
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整个教学的效率,而且可以娱教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究性教学。
(一)初中体育之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可以创造出良好的体育氛围,让学生产生共鸣。主要可以采用实物结合、生活相加、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情景进行教学。例如,在进行篮球训练时,可以通过姚明、科比等人物的成长故事来进行渲染,然后通过巧妙的语言描述或者简短的视频播放来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中体育之游戏教学法
游戏是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该多运用游戏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体育课堂氛围,而且有利于学生投入到运动中。例如,在体育锻炼初期,可以进行“喊数抱团”的游戏方式进行热身运动,具体可以根据本班学生数进行分组,然后围成两个大圈进行慢跑,老师站在中间,然后喊一个数字,比如3,然后学生根据听到的数迅速和相邻的学生自由结合,组成3个人的小组,对输的进行惩罚,可以让输的学生做一些体育运动,或者给大家表演节目。
(三)初中体育之运动的多样化
单一的体育运动常常会让学生感到厌倦,所以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可以采用多种活动相结合的体育教学模式。这样不仅可以让体育活动变得丰富多彩,而且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性练习。例如,在体育运动中,老师可以根据男女生运动特征,以及学生爱好,多提供一些运动器材,如乒乓球、篮球、羽毛球、足球等。
(四)初中体育之竞赛教学
竞赛不仅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中,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在运动中学生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灵敏度和团队配合性,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体育运动模式。比如,在初中体育运动过程中,体育老师可以联合其他班?上课的体育老师,然后,两个班级组织一次体育竞赛,比如篮球赛,比赛可以分为两场,男子篮球赛和女子篮球赛,各班分别选出自己选手,组成自己班级的男生队和女生队,剩余的同学做啦啦队。由于时间关系,可以进行20分钟男生赛和15分钟女生赛,可以将各班的分数进行合并,然后算出总分,这样可以有效调动男女生之间的积极性,增强班级荣誉感。
(五)初中体育之互动教学
教师与学员相互协调配合,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例如在“田径短跑”单元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并引入“学员互动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在教学中,以步频、步长的测定与分析为重点,通过学员在练习时自测、自析,与班内百米跑的优秀同学相对照,总结分析步频、步长与短跑训练之间相互关系,提高了对短跑的兴趣,建立起初步的知识概念。
教学过程中,通过学员相互间的即时点评,充分调动了学员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其结果有利于技术和各项素质的提高,反应效果良好。通过教学,学员既掌握了体育运动、身体锻炼的正确方法,又提高了学员的“职业意识”(即追求尽善尽美的激情和愿望),也增强了学员观察事物、分析规律和创新提高的能力,有助于学员养成在学习工作中“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持续改进”的良好素质。
三、结束语
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多样化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增加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模式,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进而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在快乐轻松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当然,多样化体育教学模式,还需要结合各个学校的教学特点进行应用,不可一味的仿照,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多样化体育教学的作用。以上也仅是笔者个人浅见,望能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娅.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刍议[J].魅力中国,2010(113):303.[2]付国军.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学科体育,2011(01):159.作者简介:
毕元坤,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万金塔中学。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多样化的研究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不可缺少的手段,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表明,教学涉及到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材内容的特点、教学对象的差异、教师本身的素养等,决定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总是依靠单一的教学方法模式。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合理组织教学,让学生改变对语文学习枯燥乏味的观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发展。以下,笔者就自己在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法谈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教学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不要一味地迎合现代化的教学,走向弊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并不是内容越丰富、使用越多和档次越高让课堂教学越有效。教师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要注重实用性,考虑到学生要学习哪些内容、教学的目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的,它是教材内容的整合归纳和精华,要高于教材,精于教材,是教材的创新。这就要求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要注意以下方面。
1.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扎实掌握,对教材内容有清晰地了解。如作者反映的中心思想,对学生训练的内容。
2.通过多媒体能突出学习重点,突破难点。以往的教学对这些知识总是反复地讲解和练习,抽象理论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不能深入把握,掌握不牢固。而多媒体能把重点、难点直观化,符合学生的形象思维认知特点,通俗易懂,强化了记忆和理解。
3.多媒体集合文字、声音、音乐、视频等多种功效为一身,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官神经,利用多媒体创设的生动、形象的情境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例如,我在《青蛙看海》一课中,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带着波涛声的蓝蓝的大海,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的途径
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之外的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能巩固课堂知识,促进学生学习素质的提高。教师要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课堂学习是比较严肃的,学生要认真听讲,一丝不苟地参与教学活动,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厌倦心理,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课外活动恰恰是课内学习的补充,让学生在轻松的方式下学习,自由度更高,能使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让学生的学习途径更广泛,提高了学习效率。
2.开展课外阅读
新课标要求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课外阅读的量须达到400万字以上,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共有136篇,推荐学生课外阅读各类作品,例如,系列科幻小说,童话、寓言,各类历史、文化读物,以及介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等。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3.进行角色表演
教师在班内组织“话剧社”,挑选一些写作能力和表演能力较强的学生担当主角,发动全体学生参与,把一些大家感兴趣的文章改写成课本剧,或把一些较抽象的、大家不太感兴趣的内容经过想象和恰当的艺术加工,写成形象的小故事,利用一定的时间表演给同学们看。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课文有更好的理解,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还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更能增强班级凝聚力。
4.组织竞赛
教师每学期都要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如演讲比赛、作文比赛、朗诵比赛等。竞赛活动结束后,教师可将获奖作品配上作者的照片在学校橱窗内展出。这样做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鼓舞学生的语文学习劲头,在校园内形成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
课外活动的组织方式有三种,包括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集体活动要求全班所有学生都参加,例如,组织看电影、参观博物馆、参加社会活动等。小组活动是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长带领进行课外活动。例如,每周制定一个小组出板报、小组写周日记、进行小组阅读活动等。个人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在课外独立进行的活动。例如,让学生搜集生活中遇见的字词、写日记等。
三、促进学生的学习情感
小学生是非常感性的,他们的情感很容易被激发出来。一旦他们的认识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丰富、更深刻、更主动。我们一直提倡“把感情带进课堂”,让学生不再畏惧教室、畏惧上课。
在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对学习有情感,教师自身必须要对教材有情感。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向学生倾注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情感,使学生受到感染,将自己的思想和经历与课文内容联系在一起,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一方面,教师对学生要有情感,在教学活动中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扭转师道尊严的旧观念,不能动辄批评、惩罚学生,让学生在自己权威的管制下学习,认为不听话的学生就不是好学生。这种做法让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感,学习上放不开,不敢大胆地说和做,生怕错了被教师批评,阻碍了个性的发展,导致学生不敢走近教师,不愿意和教师有正面的交流,师生之间关系疏远。相反,如果教师用亲和的态度面对学生,充满微笑,和学生做朋友,关爱学生,多了解他们的心声,学生对教师的观感会改变,喜欢和教师在一起,进而喜欢其所教的学科。
综上所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针对教学的单一性而言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地研读教材,了解学生的心理和个性特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促进对知识的内化吸收。
第四篇:温州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管理办法试行
温州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为了进一步深入推进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改革,鼓励和提倡学生采用各种形式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提高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各类学科竞赛的积极性,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多出研究成果。经学校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多样化类型及规范要求
为规范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以下称多样化)管理,各学院(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在多样化类型范围内申请。各类型毕业论文(设计)所体现的成果,必须与其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不得随意降低要求,所有成果必须在温州大学就读期间获得,并以温州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各类型具体申请要求和质量规范如下:
一、调研报告、商业策划
(一)申请要求(1)具有本专业性质;
(2)要以校级(含)以上项目为载体或获第三方项目支持,且研究成果被第三方采纳,项目可以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验室开放项目、新苗人才计划、学科竞赛项目等,申请者必须为项目第一负责人。
(3)调研报告资料翔实,调查方法科学,分析全面透彻;商业策划可行,具有创新性;(4)调研报告、商业策划的字数均应不少于1.5万字;(5)需有两位指导教师同时对调研报告、商业策划进行评阅并给出能替代毕业设计(论文)的意见和结论。
(二)基本质量规范
(1)学生须将所做的调研报告、商业策划的电子版提交至温州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网络平台;
(2)学生须就参加的项目,特别是本人所从事的项目工作进行相关理论的综述或分析,字数要求在4000字以上。
二、学科竞赛
(一)申请要求(1)具有本专业性质;
(2)学科竞赛须获教育行政部门举办并纳入省高校本科教学业绩考核体系的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以上奖项、省部级一等奖以上奖项,或国家学会级一等奖以上奖项;
(3)成果须是本人在学习期间以温州大学的名义所获得的成果;
(4)若是团队成果项目,限不超过三位获奖者申请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且申请者必须征得其他合作者的签字同意;
(5)特殊类型竞赛取得的成果需由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认定后有效。
(二)基本质量规范(1)学生须根据各自选取的学科竞赛主要涉及内容相关的某一个或多个知识点,按照温州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模板进行相关理论或知识点的综述或分析,字数要求4000字及以上;
(2)原则上指导教师由原指导获奖的教师担任,在征得原获奖指导教师同意的前提下,学生可以另选导师。学生选择指导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时提前申请确认;
(3)学生须根据温州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程序及要求,向教务处毕业设计(论文)网络平台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学科竞赛获奖证书扫描件(上传至平台-“附件”)、任务书、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论文评阅等。
三、大学生创新项目成果
(一)申请要求(1)具有本专业性质;
(2)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并已结题,项目第一完成人申请以项目成果替代毕业设计;有多人合作完成且不设主持人的创业计划,只限一人申请,且须经其他作者签字同意。
(3)项目取得的所有成果不得再次按其他多样化类别(论文、专利等)进行申请。
(二)基本质量规范
(1)学生须围绕选题、项目实施、项目成果等情况,按照温州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模板进行相关理论或知识点的综述或分析,字数要求4000字及以上。
(2)原则上指导教师由原指导获奖的教师担任,在征得原获奖指导教师同意的前提下,学生可以另选导师。学生选择指导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时提前申请确认;
(3)学生须根据温州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程序及要求,向教务处毕业设计(论文)网络平台提交相关材料,包括结题证书和专家评审意见扫描件(上传至平台-“附件”)、任务书、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论文评阅等。
四、论文和著作
(一)申请要求(1)具有本专业性质;
(2)发表论文和著作的刊物、重要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正式出版刊物须有正式刊号、公开发行,为学校科研部门认定的2B级以上期刊;
(3)论文应该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4)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
(5)必须是以温州大学的名义,独撰或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和著作;
(6)论文和著作须在学生第七学期所在的12月31日之前发表。若申请时已经收到期刊正式录用通知但论文尚未出版的,须提交期刊正式录用通知及复印件,由学院组织两位专家对论文进行评阅并给出是否能代替毕业论文(设计)的意见和结论。
(二)基本质量规范
(1)学生须提交期刊录用通知和发表在期刊的文章扫描件上传至论文网络平台,以备审查和存档;
(2)学生须就发表论文或者著作的选题、综述等做出文字描述,字数不少于4000字;
(3)学生须根据温州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程序及要求,向教务处毕业设计(论文)网络平台提交相关材料,包括任务书、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论文评阅等。
五、国家专利
(一)申请要求
(1)国家专利主管部门授权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2)具有本专业性质;
(3)申请者必须是第一专利权人;
(4)须是本人在学习期间以温州大学的名义所获得的专利;
(5)专利授权须在学生第七学期所在的12月31日之前取得。
(二)基本质量规范(1)将创作过程形成文字说明,材料的字数不少于4000字;
(2)学生须提交申请专利时的有关法律文件、授予专利权的通知书、办理登记手续通知书和专利证书的复印件;
(3)学生须根据温州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程序及要求,向教务处毕业设计(论文)网络平台提交相关材料,包括专利证书扫描件(上传至平台-“附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文献翻译、毕业设计(论文)、论文评阅等。
六、其他
体育、音乐、美术与设计等学院可以根据本学院专业特点,选择其他形式作为传统毕业设计的替代选项,但是须经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家讨论,并制定相应的规范要求和评价标准,由学院教学委员会审核同意,报学校教务处审核通过后执行。
(一)音乐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表演)基本质量规范(1)学生须就毕业设计(表演)作品按照一定格式要求进行综述,形成的文字材料字数一般不少于3000字,其成绩占毕业设计(表演)评定成绩的比重不少于30%;
(2)遵照本科毕业设计(表演)工作程序,加强毕业设计(表演)三个阶段的过程管理,按照计划开展编排和彩排,提高毕业设计(表演)的质量;
(3)学生须就毕业设计(表演)拍摄的多媒体材料整理存档,连同任务书、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表演)作品综述等上传至温州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网络平台。
(二)美术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质量规范
(1)学生须就毕业创作作品按照一定格式要求进行创作综述,形成的文字材料字数不少于3000字;
(2)加强毕业创作过程管理,完善毕业创作工作程序和考核办法,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3)学生须就毕业创作作品拍摄成多媒体材料存档,连同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设计(论文)作品综述等上传至温州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网络平台。
第三章 认定及答辩程序
一、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的指导工作。拟申请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的学生需要在正常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时,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指导教师推荐,并填写《温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申请表》,上交学院审批。
二、学生携带有关多样化的文字材料和证明材料,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前向学院提出答辩申请,经学院审核通过后,参加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除艺术表演和展示类多样化由学院自行规定是否参加答辩,其他类型多样化答辩均应参加学院组织的公开答辩。
第四章 诚信和责任
论文(设计)多样化坚持诚信的原则,严禁一切弄虚作假行为。对于任何形式的抄袭或作假行为,一经发现查实,取消该生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资格,并根据情节的轻重,给予留校察看或开除学籍处分。
第五章 附 则
一、本办法适用温州大学在校普通本科生。各学院结合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各类创业试点班相关毕业设计多样化管理按照创业人才培养学院有关规定执行。
二、本办法从2016届学生开始试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教务处
第五篇:童话教学方法思考
童话教学方法思考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样式,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它完全借助幻想来表现现实生活和人们的理想、愿望。童话是一种比较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体裁,它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张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抑恶扬善,起到教育人的目的。童话一般有四种:“拟人体”童话、“人物体”童话、“超人体”童话、“知识体”童话。
新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选了诸多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童话体文章,如《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夏夜多美》、《乌鸦喝水》、《从现在开始》、《狐狸和乌鸦》等。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中,童话作品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应该说,童话是儿童较早并大量接触到的文学样式之一,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势必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简要分析童话的文体特点,并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探讨此类文章的教学方法。
一、童话课文的特点
童话课文一般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一是充满丰富的幻想。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小壁虎借尾巴》就是向学生介绍壁虎尾巴的再生功能和鱼、牛、燕子尾巴的作用。如果文章没有幻想,仅仅对生活作真实的描写,读起来必然索然无味。作者运用幻想手法,虚构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过程,读起来生动有趣。童话中的幻想虚构不是胡编乱造,有现实生活作依据。壁虎与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功能,具有很强的真实性,所以这个童话才具有科学的价值。二是拟人化的描写。童话常把动植物和无生物“人格化”,描写的物体会说,会做,会想,有感情。《小壁虎借尾巴》文中的壁虎被蛇咬断了尾巴以后,觉得“没有尾巴多难看哪”是人的情感,它去借尾巴时说话很谦虚有礼貌,是人的行为、语言。拟人化的表现方法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
三是故事有头有尾。童话故事大多数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有头有尾,十分完整。不少童话在叙述过程中使用反复的手法,就是相同的情节和语言往往稍加变动反复出现。便于学生阅读、记忆、讲述。例如《小壁虎借尾巴》,反复出现了三次“借”,三次对话,但每次“借”的地方、对象不同,所要介绍的动物尾巴的作用也不同。
二、当前童话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童话是小学语文重要的文学教育内容,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实践活动,往往忽略了童话的独特性,没有把童话真正当作文学来阅读和欣赏,没有从童话的角度去认识儿童,仅仅是用它来作训练儿童语言文字的例子,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文学性的语文变得支离破碎,枯燥乏味,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削弱了童话的固有功能,削弱了它在文学教育上的本质意义。对童话知识的缺失,使我们许多语文教师普遍缺乏童话修养。对于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来说,童话是什么?童话的价值何在?如何运用童话知识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充分认识,面对一篇篇内涵丰富的童话作品,只把它当成普通的课文去讲解去分析。这是一种不该继续存在的现象。
三、改进童话教学的建议
(一)把童话故事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童话故事情节性强,叙述语言优美形象,对话描写生动而富有个性,很适宜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在学生充分了解童话内容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先把故事改编成课本剧,课后进行排练,再组织学生表演。这样学生不仅感兴趣,还能深入体会作品的内 在含义,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文时,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可安排学生分组表演课本剧,利用文中“狐狸想了想”一句,老师提问:“狐狸你在想什么?”狐狸对乌鸦说了三次话,乌鸦有着不同的反应,分别问“为什么?”这样就把乌鸦爱听奉承这个难点分析清楚了。乌鸦为什么不上狐狸的当这个难点也就不攻自破了,这还愁达不到教学效果吗?
(二)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童话故事生动、浅显易懂。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从繁琐的分析中解脱出来,大胆地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饶有兴趣地自己去理解文本。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文章的特点,运用范读、自读、引读、配音朗读等多种读的形式。特别是在自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带着感情,尽量做到声形逼肖,读出童话的情趣来。通过读,学生可以较快地走近文本,感悟文本,从而体会文本构思的巧妙、人物形象的可爱、语言文字的精美。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5课《夏夜多美》一文时,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较长的课文内容这是一个难点,怎样突出一个“美”字,这是重点。教师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突出小蚂蚁、睡莲、蜻蜓、萤火虫之间的对话,同时指导学生读出各种角色不同的语气,使学生懂得课文中各种动物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同时让学生懂得各种动植物的心理,结合课文具体语言环境,朗读能力,增强语感,理解课文内容。
(三)利用文本资源,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指导学生尝试编写故事。童话创作离不开想像,让学生多读童话作品,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想像力,尝试编写故事,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教学《丑小鸭》一文时,一位教师充分利用文本,设计了两个想像写作练习,要求学生通过对故事的解读,进行角色的换位,用朴实的语言写出他们内心的感悟。一是 在丑小鸭被迫离家出走时,给家人写一封告别信。二是在丑小鸭变成天鹅之后,让学生写一封报喜信。
(四)引导学生体悟文学情感美。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有效地激发儿童的情感,使儿童在情感的促动下牵引想象,进而在飞扬的想象中产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如利用音乐或画面,渲染气氛,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等。这一再现并感悟文学形象的过程,往往充满激情、充满想象、充满灵感。它不仅有助于丰富儿童的内心情感世界,培养想象力,使儿童体悟到童话文学的情感美与形象美,而且直接关系到儿童对童话本身的理解与接受程度。因为,审美熏陶、道德感化、理性思考都与对文学形象的认知、体验和感悟密不可分。只有对形象进行了充分的再现、体验与感悟,才能真正理解到文学的蕴含。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我们正是要通过“感”的过程去点燃儿童心灵的火种,而决不能以抽象琐碎的分析替代这个体验、感悟的心理过程。
(五)引导学生感受文学形象美。在发展儿童的智能方面,有人曾说过:“经验和接触是真正的导师”。儿童对客体的认识是从实践活动开始的。因此,“演童话”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无限广阔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演”,会促使儿童更主动地去理解文章,把握形象,充分感受到童话文学的形象美,同时又在特有的情境之中进行了生动的言语训练。揣测表演技巧以及理解角色心理的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交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还能使儿童产生丰富的美感体验,并学会欣赏自己,感受成功。
(六)引导学生领悟文学意蕴美。引导儿童思考并讨论童话内容,使他们能通过语言透过形象认识到童话所传达出 的文学意蕴美。与此同时,逐步养成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地认识生活的习惯。首先,文学意蕴本身就具有丰富性的特点。面对同一篇作品,不同的心理基础与生活经验会导致学生解读方式的不同,从而获得的体验和感悟也就不同。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不应仅停留在教材本身所传达出的文字信息上,而更要关注文学接受过程中学生可能获得的那些触及其精神生活的某些更为本质的东西,这才是更有价值的东西。其次,教学的终极目的也不是要答案,而是要发展。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领悟文学意蕴美。
童话,作为一种在儿童的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并与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学,在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它作为文学本身的特点,又要注意到它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搞好童话教学,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