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精品课例 单元导读课
语文精品课例:《热爱生命 》单元主题导读课
海阳市实验小学 李丽芳
1.教材版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主题——《热爱生命》。
2.目标确立
(1)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热爱生命”为主题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共安排了四篇课文《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和《花的勇气》,一个“阅读链接”,一个语文园地。
整个单元教材各个版块被“热爱生命”这一生命文化主题给密切联系在一起。“导语”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揭示了本单元的主题内容;四篇主体课文和一个阅读链接从“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美好的生活、在内心创造着缤纷美好的生活”、“每个人都有帮助他人延续生命、为他人生活的美好做出应有的努力的义务”、“世界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希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价值需要顽强的勇气和不懈的努力”的角度,使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如何实现生命意义和价值。
(2)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语言文字的积累,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能力,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但是作为十来岁的孩子,对生命的意义理解有难度,所以教学本组教材,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具体的人和事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道理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认真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并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3)自我背景性经验剖析。虽然从事语文教学已有16年,但对于单元整体教学也仅仅是从新课改以后才开始尝试的。因此,在上课之前,我认真学习了新课标,系统地将语文教材的编排思路做了梳理。同时还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对于单元主题教学的层次,目前普遍认同的几种授课模式做了认真的研究,对单元整体教学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本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单元主题教学的要求,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掌握“径、畅”等17个生字,认识“袅、滥”等12个字;练习积累词语,要求会写会用其中的31个词,认识、记忆25个。
(2)了解盲人是怎样来了解世界的;了解人体器官移植的知识;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生命现象。
(3)搜集积累关于“热爱生命”的哲言名句。
(4)学习结合上下文、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时代背景来理解含义较深刻的句子。(5)继续练习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观察、实践探究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体验和感受的能力。
(6)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能力、抓住关键词句来品味语言的意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
(1)采用“整体感知、部分体验与主题实践、整体回顾”的方法,进行单元整组教学,在单元各篇课文和课外资料进行联系和比较中阅读,运用资料阅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整体回顾来进行知识和思想的系统整理。
(2)在大量阅读、实践探究的基础上来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会生命的权利、价值意义,感受生命的美好;培养珍爱自己生命、努力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意识;培养关心热爱自然界一切生命、帮助他人延续生命的态度。
(2)认识语文在生活中的价值,热爱语文,享受语文实践的乐趣。教学设计思路:在整合拓展教材的基础上,本着“简简单单学语文”的原则,以教材为例子,进行模块式教学,每一个模块在一个主题目标引领下运行。
模块一:整体感知,全面规划。(导读)模块二:部分感悟,聚点探究(精讲)模块三:拓展延伸,运用学法(拓展)模块四:聚焦谋篇,习作评改(习作)模块五:读书汇报,分享成功(回顾)
本次课例主要针对第一环节“整体感知,全面规划”(导读教学)进行分析。3.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激趣——唤起体验,贯穿始终(1)教师简单介绍海伦•凯勒的事迹。
(2)引导在学生讨论、发表自己见解的基础上,归纳出本单元“热爱生命”的主题,引出课文中的导语。
【设计意图】这样的开篇,既诠释了单元导语第一句话,我们的生命是美好的,也是宝贵的。同样也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环节:引学——读好导语,梳理任务
学生读导语,老师引导学生梳理出以下学习任务,即:
(1)了解本组课文,感受生命是宝贵的,也是美好的。(理解思想内容)(2)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词句。(领会语言表达)
(3)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去搜集了解更多热爱生命的故事。(语文实践活动)
【设计意图】“单元导语”是课标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教版课标教材编写的一个亮点。对一组教材而言,单元导语有着统领全组、目标定位、学习导航等重要动能。所以只有解读的到位,有根基、方向明确、有目标的教学才会是高效的教学。
第三环节:导读——全面感知,整体接触
(1)根据导语要求,学生浏览本单元的课文,整体感知。
(2)思考:这一组课文,主要谈了哪些关于生命的故事?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篇?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完课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有什么困惑?„„
(3)学生交流介绍。
【设计意图】学生在浏览整组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疑惑点和兴趣点选择定向阅读,进行阅读分享,引发深度的阅读期待。同时,便于教师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兴趣点、困惑点,调整单元教学的走向和教学策略。
第四环节:促行——搜集资料,做好铺垫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1)围绕“热爱生命”你想更多地知道什么?为学好这个单元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可以阅读哪些书籍,除了阅读,还有什么渠道可以更多地了解有关生命的故事?需要老师和家长提供哪些帮助?。
(2)结合学生讨论,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实践行动的畅想和规划。为自己确定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3)老师给予学生主题及探究方式参考: ①动、植物和人类生命现象探秘──我的新发现:资料搜集、选一种喜欢的动植物,实践考察;
②怎样做才算热爱生命:联系以前学过的内容,以及学生自读课本进行课外阅读;
③热爱生命的好榜样:读书、查找资料、身边人物观察、调查、访谈。【设计意图】本环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自主提出切实可行的活动建议,拓宽学习和运用领域,扩大语文学习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变“教教材”,为“教课程”,让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地焊接在一起。
4.精彩片段 片段一:第三环节,引导学生从单元导读入手,让他们了解了本组课文的主要内容后,我让学生交流“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篇课文?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时,学生的理解出乎了我的意料:“我觉得这句话的含义也很深。(生读: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刚读到这句话时,我想一个盲人的眼前肯定是一片黑暗,内心世界怎么会多姿多彩呢?后来联系上下文中安静的一系列动作,我感到她的内心世界一定是非常丰富的。”班长王睿首当其冲带了好头。“海伦•凯勒曾说‘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我不失时机地引导。“我觉得这句话的含义也挺深。(生读: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能谈谈你的想法吗?”“蝴蝶飞走了,安静却在仰起头来张望。‘张望’应该是用来形容有视觉的人的,而安静是一个盲人,‘张望’用在她身上似乎有些不够准确。但仔细想想,我又觉得这个词用得非常准确。蝴蝶飞走了,它是怎样飞的,飞向何方,这些安静一无所知,她多么想亲眼看到啊,所以她才会仰头张望。”我们班的才女王亚群也毫不示弱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你体会得真好!能不能带着你的体会和感受读一读这句话。”学生读。在两位同学的带动下,班级胆子较小的叶浩林也鼓起勇气站了起来“我觉得这句话的含义更深刻,‘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你抓出了文章中很重要的一句话,这是作者由眼前这动人的—幕所抒发的人生感悟,也是作者写这篇文章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能不能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安静虽然是个盲童,但她用自己的心灵来触摸春天,感受世界,她是多么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啊!从她的身上,我体会到: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体魄,都有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权利,都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生活中有许多人历经磨难,像张海迪,他们身残志不残,顽强生活,勇敢地向厄运挑战,创造出了许多业绩和奇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比他们幸运得多,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珍惜生命。”
此时,无声的文字转化为了有声的鲜活的语言。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安静的内心世界,平面的文字变成了立体的画面。
片段二:“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生命的认识吗?”。一向思维活跃的徐梦琪抢着说“生命只有一次,应好好珍惜;人总是要死的,选择死亡的方式可以不同; 生命是宝贵的,应该活得精彩” 说的虽然很精彩,但却不是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还有的学生就直接交流了自己以前搜集的有关生命的名句,语言虽然精炼,但没有与具体生活实际相联系,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我感觉自己的问法出了问题,于是我重新做了引导以激发学生“说”的欲望。“请你用下列格式说话,‘我感受到生命因为„„而美丽’,再联系生活实际具体谈。” 然后我做了示范:我感受到生命因为自强不息而美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又瞎又聋,但他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终于“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学生在我的启发下思维逐渐变得活跃起来。“我感受到生命因为顽强拼搏而美丽,张海迪阿姨高位截瘫,但她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轻椅上的梦》成了激励青年前进的明灯。” “我感受到生命因为奋斗而美丽,像居里夫人,一生都奉献于发明上。” “我感受到生命因为助人为乐而美丽,雷锋的一生都用于为人民服务中去„„”学生精彩的回答再次刺激着他们自己“说”的欲望,这是他们相互倾听、交谈而引发的结果。在这一基础上我又让学生深层次地思考:由生命你还联想到什么? 学生的回答更加精彩,让我叹服。“生命像小说,不在于长而在于精。”“生命像品茶,品味时,有时有淡淡的苦味;有时有淡淡的清香。”“生命像浪花,有风平浪静,也有惊涛骇浪。”“生命像路,有时平坦,有时崎岖,这样才缤纷。”„„
文学作品的美是内敛的,是开放的,就看你如何去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这需要我们去挖掘学生个体的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开拓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达到创造想像的升华。5.自我反思:
我认为导读的作用应该是为学习作三方面的铺垫:情绪铺垫、人文铺垫、知识铺垫。而所有内容的铺垫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做铺垫。故,导读课是学生的舞台,将舞台交给他们是导读最大的特点与亮点。基于以上认识,所以在本节导读课上我力争做到了:
1.把整体的文本让给学生
本节课我从整体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三环节,我让学生整体把握本单元的几篇文章后,建议学生选择其中一篇或几篇先睹为快。对本单元有个整体的大概的了解,并感知它们给自己留下的第一印象。在整体感知后,我又引领学生交流读文收获:这些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初步印象,关于这些课文你有什么疑问或困惑,为了学好课文,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样的准备,达成什么样的目标等。需要学生解决的是整体的问题,了解的是整体的概貌,触摸的是整体的表象,而不是见面就生吞活剥一番。白居易说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导读对文本整体感知把握的方向和深度。
2.把自主的权利留给学生
我的难题我来定——每个主题单元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都设立了相对完整和独立的学习目标。对每个个体而言,各个不同的目标达成的难易不尽相同。明确目标后,学生相继交流自己的疑问。不同的学生学习差异和能力的不同导致学习困难点也不相同。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在以后精读课的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使学生个体的学习有效性大大增强。
我的准备我做主——为了学好一组课文,课前需要做些怎样的准备?“有困难找学生”这是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的重要举措,因此学生的学习准备应该让学生自己来做主。我们来听听学生对这一单元的学习准备情况:“我想去观察墙头上的狗尾草,体会生命的顽强。”“我想去采访一下我们家周围那位腿有残疾,却坚持为人民义务修鞋的老爷爷,感受生命的意义”“我想上网查找有关热爱生命的名人名言。”“我想认真读一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了解海伦•凯勒的事迹,感受生命的顽强„„”
多么丰富而实在的准备,多么让人惊讶的完整而全面!有实地观察,有调查访问,有资料收集,有阅读图书„„这不是我所能想到的,也不是我个人的智慧所能及的。所以要让课堂有浓郁的生命气息,就应该让学生做主,学生能做的,全都交还给他们,让学生自己去策划与落实。我相信,给他们一片天空,他们会还我们一道道彩虹。
6.专家点评:单元导读课又叫单元整体感知课,在一个单元教学之前进行,教学时间一般为1个课时。单元导读课的主要任务有:整体感知单元学习专题与学习内容;整体把握单元学习要求;引导课外的实践活动与资料积累;激发学习的兴趣,孕育求知欲望。其中兴趣的激发是基点,是导读的根本所在;整体感知单元内容与主题是要点;引导课外的实践活动与资料积累是生长点。用电影中的行话说:单元导读好似电影首映式,精彩镜头给你看一段,主要人物出场见见面,为的就是抓住你的心。我认为李老师的导读教学尝试就很好地抓住了单元的魂,抓住了学生的心。
(1)导趣——轻装上阵趣为先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这是导读存在的最根本意义,是导读的根,导读的魂。学生将花两周左右的时间学习一组课文,如同要与一位新朋友相处一般,第一眼就产生厌烦情绪,两周如何能过得愉快?因此,单元整体导读课让学生对整组课文的学习产生兴趣尤为重要。唯有感兴趣,才能让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去接触了解并深入感悟。李老师在上课伊始就利用海伦•凯勒的故事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极大地唤起交流的欲望,进而告诉学生这两周将致力于探求生命的意义,充分感受生命的宝贵与美好。学生热切的期待和兴奋的情绪可想而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与做事的道理是相通的,兴趣被激发了,就如发动机进入了最优的工作状态,事半而功倍。(2)导读——先睹为快尝滋味
品一道菜,端上来总不能操起筷子就动武,得先观色闻香饱饱眼鼻之福,上课也是如此,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再生动的言语也抵挡不住学生掀开盖头一睹课文芳容的冲动,何不闭口不言让学生沉浸在初次见面的喜悦与新奇之中。李老师在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主题后,鼓励学生整体阅读,挑最感兴趣的读;选最吸引自己的看。可以浏览全局,亦可细看品评一处。有人会担心,课文都看过一遍了,重点探究时会不会因为对课文有了解了而失去兴趣呢?英国作家尤安•艾肯曾问读者: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了吧?我想我们的答案一定会惊人的一致。是的,我们不会因为此文见过一面而不愿再见,反而会因为曾经见过而产生亲切感,促使学生带着更浓烈的热情去读,带着要更深入了解它、熟知它的冲动去读。(3)导学——驰骋疆场需得法
“胸无点墨不以文,学需得法方有效”。一组课文的学习,总有一种适合学好它的方法。学语文重积累,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终极目标,而积累一种学法尤为可贵。单元导语虽寥寥数语却暗藏天机。读好导语不仅能极其准确地把握学习本组课文的人文目标、工具目标,还能引领学生参悟学法。李老师引导学生读好导语,梳理导语,学生通过读好单元导语,多了一份理性思考,也多了一份阅读期盼。学习目标确立起来的同时,学习方法也已心中有数,找到了学习方法就如手中持有一盏明灯,不会迷失方向,导学,导明方向,导出方法,学习之路才能充实。
(4)导行——为满行囊勤准备
学习一组课文就如进行一次远足旅行,为了能用心灵去旅行,收获一路好风景,需做足准备,做好铺垫。导趣是情绪铺垫,导学是方法铺垫,那么导行就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铺垫。李老师的过渡非常的自然“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我们讲围绕‘生命’这一主题展开学习,为了使我们的学习更有效,更有趣,我们可以做哪些准备呢?”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我想去搜集有关动植物的生命故事,去了解身边热爱生命的普通人,去搜集热爱生命的名人名言„„我们发现,面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学生挺会安排,很有思想,准备工作策划得合理有效,完完全全是个学习的小主人。行动有方向,计划有实效,准备做充分,何愁不能满载而归?
第二篇:单元导读课教学反思[范文模版]
“单元导读课”,是阅读教学的前奏,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也是我们必须一直探讨下去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单元导读课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单元导读课教学反思篇一
我认为所谓的“单元导读课”实际上就是每一组课文学习之前的“入门课”或者“铺垫课”。用电影中的行话说:单元导读好似电影首映式,精彩镜头给你看一段,主要人物出场见见面,为的就是抓住你的心。我们腾出一节课的时间,老师以引领的方式带领孩子到“本单元”里走一趟。大致浏览一下本单元的所有内容,明确其单元的重点与难点,培养学生建立单元整组的学习意识。带着这种意识学习,对于学生更好的把握本单元大有好处,还可以满足孩子们先睹为快的心理,引发阅读期待,为课文学习做好准备。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收集本单元的学习资料,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单元导读课对我及学校的老师来说都是一种新的尝试。这课到底具体怎么实施,环节如何设置,教材处理到什么地步,都是单元导读课所要关注的问题。本单元的主题是 “以诚待人”。故事对孩子们来说是教他们以诚待人,并对孩子们的成长有所启示,所以这单元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充满期待的、是非常有趣的。那么“导学、激趣”就是本单元导读课的重中之重。其次,单元导读课要注重整合性。整个教学环节都是围绕着“以诚待人”进行的:由讲导读引入本单元;让学生统揽教材看一看本单元都有哪些好故事;找到一篇最喜欢的故事读一读,对故事中的哪个人物印象最深?哪些语句让你感受最深?这些都是围绕着本单元的专题来进行的。所以我觉得这节课的教学环节还是有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任何事情都无完美,所以这节导读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商榷。首先在单元导读中明确提到“ 阅读本组课文,理解重点词句和段落,思考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可是我在引领学生完成本单元的学习目标的时候,却忽略了“重点词句”这一重要的目标,只提到了“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
通过这节课,我对单元导读课有以下几点认识:1、单元导读课要区别于讲课,单元导读课要在于导,让学生全方面的把握本组课文,对单元主题和课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浅尝辄止,区别于讲课。2、单元导读课和单独课文一样,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每组课文都各有特点,单元导读课就要根据课文特点来进行设计,导出特点,导出味道,这样才能达到导读课应有的效果。
“单元导读课”,是阅读教学的前奏,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也是我们必须一直探讨下去的。“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认真做;认真的事情反复做;反复的事情创造性地去做。”也许会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和帮助。
单元导读课教学反思篇二
“单元导读课”实际上就是每一组课文学习之前的“入门课”或“起始课”。教学一个单元的课文之前,教师先拿出一节课的时间,用“导游”的身份带孩子们到“单元”里走上一遭,大概浏览一下本单元内所有的课文内容。
“单元导读课”有三大好处:
第一,帮助学生建立单元学习的整体意识,把握单元文化主题。
第二,满足孩子们先睹为快的心理,对课文先整体把握,引发阅读期待,为单课学习做准备。
第三,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可以指导学生收集有关本单元的学习资料。
围绕“整体感知,培养兴趣,激活阅读”的教学目标,为“单元导读课”设计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板块,即“解读导语,通览课文,寻找相关链接”三大教学环节。教师应根据教材主题、内容的不同,力争做到组组课文导读的形式和内容都各有不同。
单元导读课教学反思篇三
单元导读课这一课型,对我校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的尝试。第一单元导读课的目标一是对这一单元“大自然的美好”的主题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二是对整个单元的课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我把本课的教学环节设定为四个:一、谈话交流,激发兴趣;二、揭示主题,明确任务;三、初次默读,完成导读卡;四、全班交流,升华情感;五、总结方法。五个教学环节,不多也不少,在整节课中,我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完成导学卡时,我发现由于四年级学生写字比较慢,理解能力也稍差,再加上第一次接触单元导读卡,全班三十八名学生,居然有十四名学生没有读懂导读卡,填写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所以我就想,在课上应该在在读课文完成导读卡的同时,加强指导对使用导读卡的指导。另外,在小组合作方面,也缺乏点拨、指导。教学课堂师生的互动性也缺少一定的体现,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突出亮点,教学的一些过程缺少课堂的体现,如,学生的读书方法,(虽然在教学中时常提醒学生,但作为中年级的学生也应有适当的教学提示。)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使课堂更有利于今后的精读课、略读课、和单元整理课及单元作文指导课的教学,应加大力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上好单元导读课,使单元教学各种课型合理有机的成为一体,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
通过这一节课,我对第一单元导读课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有了第一次的尝试更让我坚定开这种课的必要性,因为这一切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在思考、讨论和交流中得到锻炼、提高,同时也在不断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特别是在第四环节全班交流,升华情感中,更让我明白到教无定法的意义所在。其实教学课堂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在今后的单元课堂教学课型的教学中我一定在市教研室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下,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力争使单元整体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
第三篇:6单元导读课教案
六单元导读课 走近毛泽东
教学目标:
1.通过导读,使学生明确单元主题,围绕单元主题,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通过导读,使学生明确本单元学习的一些要求。并对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学习方法做出初步指导,为今后本单元课文的学习确定阅读的方向,做好铺垫。
3.引导学生课下搜集关于“毛泽东”的影视作品﹑歌曲和图片资料。做到课内外的融通.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知识起点
1.同学们,近期我读了一本写人的书,读后蛮感动的。在这本书的背面有这样几句话: 他最大的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最大的创造,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他最艰辛的探索,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他最伟大的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你猜他是谁? 对,他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板书: 毛泽东)你是怎么知道他就是毛泽东的呀?
2.关于毛泽东,你还知道他的一些什么信息,你是从哪儿了解到的?(影视 歌曲书籍等)二:一度导,明确单元主题 过渡:就像你们所说的,毛泽东,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他还是诗人,书法家。是他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这节单元导读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毛泽东.(板书:走近)出示毛泽东图.1.打开书本,翻到97页。大声自由读单元导语,通过读单元导语你了解到一些什么信息? 2.学生自读,交流 3.明确:
单元主题:(板书: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
单元学习要求:三点:(体验感情 领悟写法 查阅资料)在书上圈圈划划
4.在讲到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时,和学生一起回忆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有: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 三、二度导,明确单元课文
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单元的单元主题和学习这组课文的一些要求。现在让我们看看,围绕这个单元主题,都有哪几篇课文?
交流,课件出示: 《七律·长征》 《开国大典》 *《青山处处埋忠骨》 *《毛主席在花山》 ⑴、读课题,知道这4篇课文中,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⑵同学们有的课文题目就会告诉我们课文的主要内容,读了课题你知道了这些课文可能写些什么内容。指名说一说。
⑶《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我们从题目不能看出课文主要内容,过一会儿我们再读读课文就明白了。
四、学习生字词 第一关:我会认 第二关:词语盘点 第三关:多音字 第四关:我会写
五.三度导:走入文本,初步涉足单元主题
过渡:同学们真能干,从课题我们基本上就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其实这四篇课文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了毛泽东的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
1.下面就请你挑选一篇自己最喜欢的文章好好读一读,你又有什么体会,让你体会到的是毛泽东的伟人的风采,还是凡人的情怀?学会这篇课文,你还可以做哪些准备?(学生读课文略)2.交流
(一)《七律·长征》
1.主要写的是: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主要是领略毛泽东的诗人豪情和伟人的博大胸怀.让我们体会到的是他的伟人的风采 板书:诗人
过渡;长征是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
2.随机补充资料: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3.过渡:在这首诗中毛泽东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让我们领略到的是他的诗人豪情和伟人的博大胸怀。其实,毛主席做为诗人他还写过很多的诗,出示《毛泽东诗词全集》 《毛泽东诗词全集》: 沁园春《长沙》 菩萨蛮《黄鹤楼》 西江月《井岗山》 采桑子《重阳》 沁园春《雪》 浪淘沙《北戴河》 水调歌头《游泳》 蝶恋花《答李淑一》 卜算子《咏梅》 虞美人《枕上》
过渡:当然,《七律·长征》是这些诗中较有名的一首。为了更好地学习这首诗,我们在课前还可以做哪些准备呢?交流。出示,温馨提示。
出示温馨提示:
1.查长征的地图,资料; 2.查长征有关的诗; 3 .听诗的朗诵等; 4.读毛泽东的其他诗词; 5.收集有关长征的影视作品 „„
(二)交流;《开国大典》
1.主要讲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板书:领袖
读这篇课文你的心情怎样?(自豪、激动、兴奋)课文中有哪些语句给你流下了深刻的印象?指名说,交流。2.告诉学生这其中有很多的场面的描写.出示: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过渡:猜猜这是什么描写?(场面的描写)像这样的描写课文中还有很多处,找一找。场面描写我们不仅要知道,我们还要学会应用。3.联系单元习作和口语交际,出示:
《开国大典》中,作者把开国大典的过程和场景写得很清楚。我们也可以选取一个场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比如,班级联欢会,学校的一次活动„„
本组课文中有一些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你注意到了吗?和同学交流这方面的收获,再说说自己在习作中是怎样运用的。
过渡:其实,像《开国大典》中这样的气势磅礴的场面还有很多。今年是建国60周年,在北京,也进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其中有这样的一个画面.它仿佛重现了1949年举行了开国大典的那辉煌时刻。欣赏录像。
过渡:场面描写是这个单元中我们要新学到的一种描写方法,在学习《开国大典》一课时,我们要好好领会。接下去我们来交流两篇自渎课文。
(三)课文上面的提示语也很重要.指名读.学习了上面的课文,我们领略了毛泽东作为伟人和领袖的风采,我们再去了解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情感世界。默读下面两篇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把自己深受感动或特别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然后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指名读.指出
知道*《青山处处埋忠骨》和*《毛主席在花山》都是写毛泽东的凡人情怀的.27课讲了毛泽东痛市失爱子后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随机板书:慈父
28让警卫员把到别处碾米的群众请回来,派警卫员给碾米群众送茶水, 毛泽东帮群众推碾子的事.随机板书:群众
五、总结拓展,走向课外
1.总结:同学们通过我们这一节导读课,我们对本组的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让我们了解到课文是从毛泽东的杰出的诗人、伟大的领袖、慈父、群众这四个方面来向我们介绍毛泽东的。从中让我们粗粗地领略到了他的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
过渡:我们知道,毛泽东他还是书法家作家,还是伟大的军事家。为了能较全面地了解毛泽东,更好地学习每一篇课文,课后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指名说。2.老师有以下温馨建议:
(一)听歌《我爱北京天安门》《东方红》《红太阳》《毛主席的光辉》(二)影视<毛泽东><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少年毛泽东><走近毛泽东.>(三)看书<走近毛泽东.>(四)上网查资料(五)搜集书法作品
3.从下节课开始,我们就利用这节课所掌握的学习方法深入学习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近毛泽东的内心深处,与这位伟人深入对话.伟人风采 诗人、领袖 板书:走近毛泽东
凡人情怀 慈父、群众
第四篇:第五单元导读课教案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四年级上册第五组“我国的世界遗产”教学设计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大西街小学 曾敏编写
四川省德阳市教科所 冯学敏指导
【本组说明】
本组《同步阅读》教材《千纸鹤》中的文章是配合人教版第五单元“我国的世界遗产”主题选编的。《武夷撑排人》《秦将军俑》《泰山斩云剑》《庐山落霞》《雾中情》《黄山记》《仰望布达拉》七篇文章,进一步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自然、文化风貌,激发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从而养成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和习惯。
采用“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理念来教学本组文章,首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每篇文章,重点阅读其中的3-4篇,要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并填写好《阅读记录表》,教学过程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交流和汇报感受的时间。教师还应在教学时调动学生对其他的世界遗产做深入的了解,拓宽知识面。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知识树为线,实现学生主动悟文、主动交流学习方法和学习心得,达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空的全面开放。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
语文同步阅读教材:《秦将军俑》《泰山斩云剑》《庐山落霞》《仰望布达拉》。
【教学重点】
通过对世界遗产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文字的品析,让学生感受祖国“世界遗产”的奇特,培养民族自豪感。
分享孩子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谈话
1.孩子们,学习了第五单元,大家都知道,为了保护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世界最突出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评为“世界遗产”,编成《世界遗产名录》。今天,老师就带来了这些景观的图片,看看,你能不能知道分别是哪呢?
2.图片定格为一副展板。现在,这就成了我国的“世界遗产”风光展板,相信这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国的世界遗产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主题回顾
(出示知识树图)学习了第五组课文,你想用哪个词来盛赞长城、颐和园和秦兵马俑呢?
《长城》:气魄雄伟
《颐和园》:景色秀美
《秦兵马俑》:气势雄伟
(依据学生的回答整合后填充“知识树”图片)
三、阅读概览
在《同步阅读》中,也选编了7篇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主题的文章,我们重点阅读了其中的4篇。(将四幅图片逐一放大,学生说出名称,填充“知识树”)前几天已经布置大家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并填写了《阅读记录表》。现在请大家拿出《阅读记录表》,和自己的同桌相互交流一下,看同样的景观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是否相同。
这几篇文章你最喜欢哪一篇,说说主要内容,补充填写知识树。
《秦将军俑》:秦将军俑栩栩如生──作者着重描写了俑的哪些方面,让我们也深有同感?──神态、衣着„„
《泰山斩云剑》:泰山斩云剑能斩云化雨──是吗?怎会这么奇特?
《庐山落霞》:庐山落霞像一幅五彩织锦──这幅五彩织锦美哉妙哉,美在哪,妙在哪?
《仰望布达拉》:布达拉宫雄伟庄严──所以作者徐治平觉得布达拉宫像一位___长者、一位___哲人
看来每处世界遗产都打动了孩子们,因为每一处都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四、片段分享、精彩赏析
这四篇文章,文笔精妙,将美丽的自然和文化景观展示给我们,相信在我们心中也刻画了美丽的画面,孩子们,赶快再去浏览这几篇课文,找出最打动自己的地方,与大家共享。
6.《秦将军俑》
(1)孩子们,让我们来分享你们的读书收获。(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文章中最打动自己的句子,并谈谈感受。)
(2)作者张颖对将军俑进行哪些方面的描写,让我们只读其文也能感受到将军俑栩栩如生的?(依据学生的回答的点击出示文中的句子,全班品读)
(3)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成千上万,每一个都是如此,难怪会被评为世界的文化遗产,更被评为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再读刚才的句子。
7.《泰山斩云剑》
(1)“斩云剑”是怎样斩云化雨的,作者看到几次?找出文中的句子。
(2)真的这么神奇吗?你知道它斩云化雨的原因了吗?
8.《庐山落霞》
(1)读出最打动自己的句子。(点击出示句子)
(2)落霞很平常,为何独这庐山落霞给作者孙荪留下深刻的印象,像烙印一样刻在脑海?
9.《仰望布达拉》
(1)读课题,学生质疑。
预设1:因为它巍峨、雄伟,所以在拉萨,无论哪个位置,都能望见它,找出巍峨、雄伟的句子。
预设2:因为它神圣、庄严,找出神圣、庄严的句子。
预设3:因为它在每个人的心中的地位崇高,联系课外资料藏传佛教。
(2)出示句子:布达拉似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布达拉也在我们的心中,齐读这句话。
五、知识拓展
10.点击知识树。大家再看看这棵知识树,每一篇树叶可都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啊。
11.可这些还远远不够,还要你们去多了解我国其它处世界遗产,截止2010年8月1日,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成为我国第39处世界遗产,点击知识树,增加更多的空树叶,孩子们,你们一定要让它的枝更繁、叶更茂哦。
第五篇:语文课例《轰隆隆》评课
语文课例《轰隆隆》评课
轰隆隆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很多朋友,大家高兴么?请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
一、开火车,认读词语:
轰隆隆
你发现了什么?
生:ABB
生:韵母都是ONG
二、齐读课题:26 轰隆隆
三、出示后鼻音:ANG、ENG、INHG、ONG
四、再读课题。
五、听录音读课文:
轰隆隆/轰隆隆/谁来了/雷公公/喊醒小青蛙/叫来小蜜蜂/去捉虫,去采蜜/千万别当小懒虫/
师:你听到了什么?
认读“谁”字?
(学生出现读音错误,教师处理方式不当,教师问:你听到了什么。问题指向不明,学生不知道是要指出学生读错的音。教师可以问:他读得怎样?有一个小小的错误,谁听出来了?这样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师:你听到谁来了?
学生再读课文。
师出示:小青蛙 捉虫 小蜜蜂 采蜜
(课堂如何实现开放性,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对文本的理解,而不是教师将自己的理解按设计好的既定路线,步步紧逼地传递给学生。)
再听录音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
指明学生朗读。
师:读得好么?表扬他。
(缺乏评价,好在哪里?每个学生都有其读得好的地方。)
师:刚才读的时候,有字音错误。谁。读“谁来了”,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这里主要强调问号,让学生自己尝试读,再互相评价,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分组读。
学习“谁”字。
(在哪个环节学习谁字,要斟酌。“谁”字的偏旁要突现。先要拼读,再认字形。)
师:你来说笔画,我来写。
我的发现?(鼓励学生去发现,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
生:那一横在竖中线。
(教师写字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笔画的布局。)
学习“了”字。
生:我用数笔画的方法。
生:我用减一减的方法。
(当学生说:我还有一个时,不凡让学生继续说一个,看是不是有好的创意,也许学生有新的方式,善于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
师:为什么要喊醒小青蛙?
(让学生模拟雷公公的声音,怎么喊醒小青蛙?这种模拟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兴趣。)
师:哪些动物要冬眠?
生回答。
(向学生贯输一些冬眠的知识,是生硬的知识贯输,对于理解文字的情感毫无意义。)
学习“万”字。
教师书写,学生说发现。
给“别”字组词。
生读课文:轰隆隆,轰隆隆,()?()。喊醒(),叫来(),去(),去(),千万()。
学生上台带读生字:谁、别、了、万
拼音大闯关:百花园——我会拼
(在每堂课巩固拼音,是一个不错的做法。)
小老师上台带读。
(教师对学生缺乏细致的观察,缺乏耐性,急于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思路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上,没有很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
蔬菜园——我会认。
小组认读。
(让小组四个同时出场,加强小组合作意识,培养团队观念,这种做法很好。)
动物园——我会说。
同桌拼一拼,然后说话。
同桌两人一起读。(熊猫骑车。师:能说一句话么?生:熊猫在路上骑车。)
小猴登山。黄莺唱歌。孔雀跳舞。
学生齐读词语:千万、来了、青蛙、蜜蜂
六、作业:
1、积累几个ABB的词语。
2、模仿课文,也来编编儿歌。
(作业在课堂上都可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