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六课 “我”和“我们”(一)
第六课 “我”和“我们”
集体生活邀请我
1、什么是集体?(集体的含义)
①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集体。
一般来说,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人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
2、集体的联结度通常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①成员间相互关联的程度 ②集体对成员的重要性 ③成员间相互交流的频率 ④成员对共同目标的共识程度 ⑤成员间的默契程度 ⑥集体存在的时间长短
通常情况下,以上因素赋值度越大,集体的联结度就越高。
3、集体对我的感受是什么?
①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②当积极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
4、什么是集体荣誉感?
①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将逐渐体会到集体荣辱与自己的关系,体会到我们在集体中的地位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会产生欣慰,光荣,自豪之感。当集体受到批评,惩罚时,我们会敢生不?而羞愧自责,只盖这就是集体荣誉。
5、集体荣誉感的意义是什么?
①这种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②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我们共同的荣誉。
6、集体力量的来源是什么?
①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7、怎样产生集体力量?
①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可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8、集体力量,对个人有哪些影响?
①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不自觉的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健康成长。
第二篇:第六课说课稿一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下面我从教材、学情、教法和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说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的版本、地位及作用: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这本教材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的第六课。自本单元起,教材开始重点讲法律常识。法治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点,因此,本单元在全书中具有重要地位,并有统领后两单元的作用,在法治教育中具有核心地位。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从规则讲起,着力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因为中职学校学生素质不齐,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遵守纪律的习惯,违纪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对学生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很有必要。然后再由规则引出建设法治国家以及依法治国的要求等法律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说,本课内容的学习对生活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离开法律寸步难行的中职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2.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了解规则的作用,纪律与法律的异同点,正确认识和理解纪律,认清职业活动中违背规则的危害;理解依法治国的内涵和基本要求,懂得法治与德治要结合起来,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
过程和方法:通过相关案例的分析,再根据案例所凸显的相关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教师进行相应点拨和总结,从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本课的基本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规则意识,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涵养道德,让规则常驻心中;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增强民主法治、平等观念,拥护国家的依法治国方略。
3.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重在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理解依法治国的内涵,从而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因此,我把本课的重点定为:①做遵纪守法的人②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难点定为:①纪律与法律的主要异同点②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二、说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12机械加工班。该班是3+2的模式,总体上来说,学生的整体水平要比其他班级要好,学习的气氛比较活跃。他们班级男生居多,因此当让他们通过相关案例来分析某些问题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十分投入,都能学有所获!
三、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考虑到中职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增强规则意识,避免违规,并能积极参与到建设法治国家的行列中来,做一个遵纪守法有道德的人。基于本课的特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演示法:
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4、归纳法
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更清楚、更简洁地把握课堂内容。
5、讲授法
课堂常用的方法,直截了当地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
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本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四、说教学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印发材料“骑手的故事”“纪律与法律的异同(表格)”《鲁国王判案》“死刑复核程序”;布置学生预习新课,搜集我国依法治国的案例,准备课堂交流。
教学课时:2课时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探究活动:谁先到达?用PPT出示材料:甲乙二人分别骑着有车刹和无车刹的两辆自行车,从A地到B地同时出发,大约有红绿灯20个,请问谁先到达目的地?为什么?在学生阅读、讨论、回答的基础上,点评归纳,使学生明白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外在的强制性道德,二者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我们要做最好的自己,不仅要提高道德素质,而且要学法、提高法律素质。那对于我们中职学生来说,学法、守法首先要从遵守什么开始?
(二)讲授新课
按照教材体系,在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过程中,如下安排教学。
第一部分:规则与秩序
(1)探究活动:马的缰绳和课堂纪律。出示问题:缰绳在驭马时起什么作用?课堂纪律在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时有什么作用?
(2)讨论和归纳相结合,归纳导出:复杂世界是有秩序的,人类活动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则的制约。明确规则的制约保障秩序的稳定。点明制约人们活动的就是人的行为准则,这些准则是多方面的。
(3)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探讨平时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纪律就在自己身边,明确规则的作用。指导学生阅读课前印发的材料“骑手的故事”,使学生明白:一个人必须能控制住自己所有的情绪与行为。如果我们不能征服自己,就会被别人所征服。自律来自于自我控制。
(4)探究体会(用PPT出示要求):请同学以徒手和借助圆规、直尺工具两种方式分别画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有规矩才成方圆”,说明各种社会组织都会有其相应的规则,有规则是人类社会的一大特点。(根据教学时间可适当强调有规则、守规矩的意义。)
第二部:分纪律与法律
(1)用PPT出示漫画“马的缰绳”,设问过渡:缰绳寓意什么?请个别学生回答。引出“纪律”。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6页材料“古代军纪”,请课前预习较好的学生解释含义并表扬他,以此强化学生遵守纪律的意识;接着请一位同学上台讲“许衡自律的故事”,要求学生结合两段材料谈谈对纪律的理解。
(3)探究活动:王某维权事件。组织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在讨论基础上进行赏析性点评,同时纠偏,进一步使学生明确违反纪律有危害,感到不光要依法维权,还须时刻遵纪守法。接着以表格形式归纳纪律与法律的异同,指导学生完成表格。第三部分:做遵纪守法的人
(1)探究活动:王某、徐某两起事故。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赏析性点评,结合讨论结果,引入毛泽东名言,介绍 “贪官迟到的忏悔”案例,从正、反面引导学生增强规则意识、做遵纪守法的人。
(2)探究活动:三种违规的心理原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7页镜头一、二中的文字材料,结合教材第68页“链接·青少年常见的违规心理”,讨论、回答用PPT出示的问题:上述三种现象违反了什么规则?在我们身边的学生身上有没有发生过上述行为?要避免上述恶果需要克服什么不良心理?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人?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强调要求学生克服不良心理,自觉涵养道德,理性对待规则,让规则常驻心中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三)课堂小结
(1)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强调要求学生增强规则意识,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学生,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努力。用PPT出示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点与教育点。
(2)板书: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四)作业布置
完成《学习指导》上的相关题目:辨析、案例分析、养成训练。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探究活动:山杠爷案例。在讨论的基础上,每组学生代表回答一个问题。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强调指出:德治要与法治结合,必须依法治村、依法治国,法治是治理国家最合理的模式。(用PPT出示)
设问过渡: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有哪些基本要求?
(二)讲授新课
第一部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1)探究活动:看图片,谈观后感。(建国60周年大阅兵时“依法治国”方阵图片)
(2)请学生回答“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接着教师从依法治国的领导者、主体、依据、客体、目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内涵。(用PPT逐一出示)点明法治是对人治的否定,是我国政治文明的巨大进步。
(3)强化认识:请学生阅读课前印发的材料“鲁国国王判案”,讨论、思考:国王的判案是“法治”还是“人治”?简单说明理由。通过该案例帮助学生理清法治与人治的本质差异,深化对依法治国内涵的理解,引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问题。
(4)探究活动:房地产开发商案。在讨论、发言基础上,教师归纳,明确指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用PPT出示),告诉学生生活中的侵权现象时有发生,要学会依法维权,加强法治建设,同时说明我国加强法治建设任重道远。
接着这个探究活动,分别用四个案例来阐述依法治国的每一项基本要求,突破难点。
(5)文献探究:法治与德治相结合。PPT出示江泽民讲话,请学生谈谈对讲话的理解。
第二部分: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
(1)探究活动:用PPT出示问题:邱某毒死丈夫的原因是什么?她可以结束“治愈无望、濒死状态”丈夫的生命吗?对邱某的处理,是按照民意还是依照法律?
这说明了什么?
讨论归纳相结合,强调在法治国家,情、理、法,法为先,并用PPT出示。引入案例“法重于情”,感召学生崇尚法律权威,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2)依法治国,就要维护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具体的要求则由两个探究活动来完成。文献探究——政府依法行政(用 PPT出示温家宝讲话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案例探究——佘某案件(司法为民,司法必须公正)
(3)过渡:我们要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就要增强法治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第三部分: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引入“死刑复审”图片,简单介绍死刑复核程序。过渡至知识讲授:思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有哪些方面?(用PPT出示内涵)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2页的第二个“点评”,明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及其不同组成部分的各自作用。
(2)引入温家宝“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的讲话,强调为了适应依法治国的要求,我们要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教师简单介绍福建南平校园惨案,突出四位市民见义勇为的事,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在行动上树立公平正义理念。
(3)用PPT出示图片,介绍两会期间的“选举法”修改情况,思考:修改选举法的意义何在?讨论归纳明确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根本制度保证(用PPT出示)。
(4)探究活动:公正切分蛋糕。归纳:条件不具体,判断是否公平的角度不同,但只要制度正义就有利于保证公平,强调我们要树立公平正义观念,培养公正意识,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做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关心他人、刚正磊落的人(用PPT出示)。
(三)课堂小结
在学生归纳基础上,强调化知识为行动,自觉地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用PPT出示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点与教育点。
(四)作业布置
完成《学习指导》上的相关题目:辨析、案例分析、养成训练。
(五)板书设计
第三篇:第六课第一站我们是公民
第六课第一站我们是公民(导学案)
撰稿人:杨青贤撰稿时间:2102年11月22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到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当珍惜自己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社会生活中,讲究诚信、尊重他人,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同时,法律也对这些方面做了相应的规范。这与我们每个人的身份和资格有关。因为我们都是公民,都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也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接受法律的约束。
思想驿站:想一想他问:“年满18周岁的人有选举权,是公民,没有选举权的人,还是公民吗?
二、新课学习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P54——58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做好标记,比10分钟后看谁能正确回答这些问题,比谁能正确默写第1、2、4题。
1、公民的涵义(P55)
2、公民取得国籍的方式有哪些?(P5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对中国公民的国籍有何具体规定?(P57)
4、公民身份有何意义?(P57)阅读理解:
1、公民的定义:
公民通常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受该国法律保护的人。国籍是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法律上的身份。国籍是判断一个人属于那个国家的根据。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要遵守中国的法律,同样也会受到中国法律的保护。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具体规定了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中国公民。
2、公民取得国籍的方式:
(1)以出生的方式取得国籍,这种出生国籍也称原始国籍,也就是说一个人刚刚出生在某国时,即具有了某国法律赋予的国籍身份;
(2)继有国籍,也就是一个人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某国的国籍。继有国籍的取得方式很多,如因近亲属关系取得,因婚姻关系取得、因经济关系取得,因收养关系取得等。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范围:
无论性别、年龄、肤色、职业、健康状况、财产状况、文化程度、政治态度等如何,只要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都是中国公民。被剥夺政治权利和犯罪的人,也是中国公民。
4、我们要珍视中国公民的身份。中国公民是我们在法律上的身份。我们要珍惜中国公民的身份。
三、讨论:他们是不是中国公民?
1、未满18周岁的中国青少年儿童
2、旅居国外的中国人
3、我国的服刑人员
四、小结
明确公民的涵义,能正确区分那些人是中国公民。
五、堂清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一个既光荣又神圣的称号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中国公民,就看这个人是否()
A.在中国出生B.有中国血统C.具有中国国籍D.在中国定居 2.下列不属于我国公民的是()
A.未满18周岁的中国青少年儿童B.美籍华人
C.旅居国外的中国人D.我国的服刑人员
3.国籍是一种身份,一个人取得了某个国家的国籍,就取得了这个国家的公民资格。因此,国籍是指一个公民()
A.道德上的身份B.政治上的身份C.法律上的身份D.可有可无的身份
4、小李的父母是中国公民,他出生在中国,后到加拿大留学,并加入了加拿大国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李是中国公民B.小李是加拿大公民
C.小李过去是中国公民,加入加拿大国籍后,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D.小李具有双重国籍,既是中国公民,又是加拿大公民
5、下列不属于我国公民的是()
A.退休在家的工人老李B.留学北大的韩国女生 C.在美国打篮球的姚明D.在监狱服刑的犯人
二、分析说明:
2007年11月15日《北京晚报》报道:常年工作在澳大利亚的健将平夫妇早已取得了澳大利亚国籍,他们一周岁的儿子也已加入了澳大利亚国籍。但长期生活在澳洲的健先生还是希望为儿子申请一个中国国籍。于是他持假证到北京城区公安分局碰碰运气,结果被拘留了5天。⑴健将平的孩子能拥有中国国籍吗?
⑵一旦成为中国公民,将会享受到哪些好处?
第二站公民的基本权利
撰稿人:杨青贤撰稿时间:2102年11月23日 教学目标:
在于使学生了解公民身份与公民的基本权利之间的关系,了解自己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进而形成初步的公民权利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思想驿站想一想有人说:我们还是未成年人,家长有权为我们做出决定;也有人说:法律规定我们有受教育的权利,家长的决定应该服从法律。你怎么看?
二、新课学习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P58——65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做好标记,比10分钟后看谁能正确回答这些问题,比谁能正确默写第1题。
1、什么是宪法?(P59)
2、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有哪些?(P59)
3、如何理解基本权利?(P62)阅读理解:
1、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规定和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2、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主要有哪些?(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组织政权、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
(2)人身自由权利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受法律保护。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生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3)通信自由权
公民拥有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权利。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4)受教育权
公民拥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受教育也是公民的义务。
根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社会有义务使所有青少年都享受义务教育,使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政治自由权利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公民还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政治自由权利。
(6)其他权利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公民还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权利,以及各种社会经济权利。
3、如何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由宪法规定的,它与普通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不同。它反映的是公民和国家之间本质的关系,体现公民在国家中的地位,是公民权利和义务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其他权利和义务的基础。
三、小结
四、堂清测试题:
一、选择:
1、.言论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政治自由权利之一。下列选项属于公民滥用言论自由的是()
A.发表有辱他人人格尊严的言论
B.谈论社会上的逸闻趣事、风土人情 C.对政府的某些行为提出批评、建议
D.在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不同的学术见解
2、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有()①家长为了了解孩子而拆阅孩子的信件
②学生张某给在国外的舅舅寄了一张明信片
③教师为了教育学生,未经本人同意公布了学生的个人信件 ④学样公布某家长对学校的感谢信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3、我国公民应该享有最起码、最基本的权利是()
A.文化教育权利B.政治自由权利C.人身自由权利D.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二、观察思考:
1、据报道,福建泉州市的某韩资公司为了防止工人盗窃鞋子,在工人下班时,由保安公司对他们进行搜身检查。工人对此提出抗议,该公司负责人称,这是企业的制度,即使违反了中国的法律也决不让步。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该公司侵犯了工人的什么权利?简要说明理由。请你为该公司工人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第七课保障未成年人权益
撰稿人:杨青贤撰稿时间:2102年11月25日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到自己是未成年人,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护,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一些特殊权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教育学生认识到作为未成年人,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护,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特殊权利,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义务对未成年人提供保护,从而培养未成年人相应的权利意识。
2、教育学生珍视自己的公民权利,从而能够采取恰当的方式正确对待权利。
难点:
1、使学生了解自己作为未成年人享有哪些方面的特殊权利。
2、如何使学生认识到珍视自身权利的意义所在,从态度上做到珍视自己的权利,并且内化为自己的日常行为规范。
第一站我们的权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思想驿站想一想:
看了上述图画,你有什么感受?你了解未成年人有哪些权利吗?
二、学习新课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P66——73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做好标记,比10分钟后看谁能正确回答这些问题,比谁能正确默写第1题。
1、什么是未成年人?(P68)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我国未成年人在哪些方面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P68)(1)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害。(2)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3)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应该受到保护。(4)未成年人的财产权也要受到保护。
(5)未成年人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该受到保护。
3、未成年人的权益受法律保护的途径有哪些?(P72)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
4、名誉权和荣誉权有何不同?(P69)教学过程:
1、什么是未成年人?
未满18周岁的公民。
2、未成年人权益受到哪些法律特殊保护?(1)生命健康权不受侵害。(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3)个人隐私应该受到保护。(4)财产权也要受到保护。
(5)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
3、青少年的权益应当受到哪些部门的保护?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三、小结
四、堂清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公然辱骂他人,捏造事实在背后中伤他人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A.姓名权B.名誉权C.荣誉权D.隐私权
2、某校女生王某因嫉妒同寝室的另一名女同学,用照相功能的手机偷拍了他在寝室内和各种生活照片,在同学中传看并散布一些诋毁性的语言。王某侵犯了其同学的()①生命健康权②肖像权③隐私权④名誉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随意公布他人的隐私行为是()A.破坏友谊的行为
B.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与法律无关 C.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D.侵害他人隐私权的行为
4、下列关于公民行使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是()A.行使权利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B.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行使权利 C.公民自由行使权利不受任何限制 D.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他人
(二)观察是考:
两年前,赵女士到某商场购物,因不满意所选商品要去其他商店购买,遭到商店售货员的谩骂。赵女士见对方人多势众,只好忍气吞声。这次,赵女士又到这家商场购物,因售货员不找零钱而与对方发生争执。赵女士感受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便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经调解,商店把多收的钱退还给赵女士,并向赵女士赔礼道歉。⑴材料中售货员的行为侵犯了赵女士的哪些合法权益? ⑵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第二站:正确对待权利
撰稿人:杨青贤撰稿时间:2102年11月26日 教学目标:
教育学生认识到国家法律不仅赋予了公民以各项基本权利,同时也要求公民能够正确对待权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讨论:(想一想:)当你遇到以下情况时,你会怎么办? 自己的书被别人长期据为己有时;
去超市购物,售货员或保安人员要求对你进行搜查; 你的照片未经同意被展示在照相馆的橱窗里时。
二、学习新课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P74——80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做好标记,比10分钟后看谁能正确回答这些问题,比谁能正确默写第1题。
1、我们应怎样正确对待权利?(P7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P78)教学过程:
我们应怎样正确对待权利?
1、珍视自己的权利。
2、我们应采取合法手段获得权利。
3、我们应充分尊重他人的权利。
4、我们在合法范围内采用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三、小结
四、堂清测试题 :
(一)选择题
1、临近中考,小雨楼上的住户冯某常常通宵打麻将,影响了小雨复习功课和正常休息。小雨与之交涉,冯某却说:“在家娱乐是我的权利,你无权干涉。”冯某的做法()
A.维护了法律赋予公民的娱乐权 B.体现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C.违背了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的要求
D.违背了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的要求
2、当前,政务网的建设使我国政务信息公开程度不断提高,也使民众有了更多表达意见和建议的途径。但是,个别网民在网上随意发表攻击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言论,并认为“在网上发表意见是我的权利,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别人管不着。”对此,正确的看法是()A.网络世界属于虚拟空间,可以随心所欲
B.网络交往中只有道德规范,没有法律约束
C.公民通过网络行使言论自由时,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D.网络交往是公民个人的事,别人无权干涉
3、乱放鞭炮”被列为2008年过年最不雅行为,因为他影响了别人的正常生活,这告诉我们()
A.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
B.乱放鞭炮是违法犯罪行为,我们不要做法律禁止的事 C.我们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D.放鞭炮影响了别人的正常的生活,应当给予取缔
4、某农民为要回拖欠的工资,爬上楼顶以死威胁老板,引起众人围观,后被公安民警解救下来。在有关部门的干预下,他要回了自己的工资,却因扰乱公共秩序被拘留了5天。这一案例说明()
A.农民工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 B.农民工的财产权不受法律保护 C.公民要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自身权利 D.公民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观察思考:
山东省邹平县燕山中学2011年12月26日在学校报告厅举行了别开生面的“我的权利,我做主”的辩论会。辩论会围绕中学生对自我人身权利的了解和认识,正反典型安例的评述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辩论会现场气氛非常热烈,一个个小辩手经过近两个月的紧张充分的准备,精彩的观点个辩论时常引起观众席上师生阵阵赞美的掌声,场下小观众也用身边的实例积极地参与到辩论会中。最终,有5名同学被评为“优秀小辩手”。获得优秀小辩手称号的张玲骄傲地说“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不但锻炼了我的口才,拓宽了我的知识面,更让我读懂了怎样保护自己”。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⑴ 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倡导者,你的本意是什么?
⑵ 辩论会中涉及中学生自我人身权利的知识,你知道中学生有哪些人身权利吗?
五、作业
我们应怎样正确对待权利?
第四篇:必修一第六课教学资料
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艺术宝库。秦朝能够倾尽国家之力,完成这一工程的直接原因是()A小农经济的发展 B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C军事民主制的作用 D法家思想的影响
第六课教学资料
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对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群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这说明()。A雅典民主政治的原则逐渐遭到破坏 B雅典的民主制度并非尽善尽美
C集体决策有利于维护雅典城邦安全 D雅典的民主只是少数贵族的民主 《苏格拉底之死》中有这样一则记载:“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通过抽签来到法庭,参加审判苏格拉底。尽管许多问题听不懂,但最后举手投票时,帕帕迪投苏格拉底有罪!”以上描述不能说明的是()。A雅典民主制度较大的限度地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B雅典民主创造了抽签制、投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 C雅典民主能够有效保障所有公民的正当权利 D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或误用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1000多年后一位学者写到:“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这么不忠于自己呢?” 二雅典民主的得失
雅典的民主政治充分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许多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人类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更为西方近现代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大象版)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它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这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雅典后来的衰落也与这种民主政治所导致的混乱和内耗是分不开的。(人民版)希腊民主制度的成因
1地理环境——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2阶级基础——工商业奴隶主
3物质基础——发达的商品经济(根本原因)4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5一些重要人物的努力(梭伦等)`
第五篇:第六课 我爱校园
第六课 我爱校园
教学目标:
1、了解学校,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勤学向上,为校争光。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图画、音乐、相片等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及应用的能力。
4、学生从学校的规模、设施、环境、荣誉等方面多角度地了解我们 的学校。活动准备:
1、教师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
2、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收集相关的资料。设计意图:
本节课主要抓住课题中的“爱”字,通过学生的介绍,让学生体会到学校规模大,环境美,设施全,荣誉多,值得我们爱。在此基础上,升华学生的感情,使学生懂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表达对学校的爱。最后以歌传情,升华主题。活动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在学校学习生活了四年了,你们爱学校吗?好,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六课——《我爱学校》。大家说说学校的哪些地方值得大家爱呢?
二、美丽的校园。
1、检查调查了解的情况,导入新课。
(1)师:老师布置大家去调查了解我们学校各方面的情况,不知大家完成了没有?现在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准备向大家介绍学校哪些方面?
(2)小记者:同学们,我们是星星广播小记者,我们想更深入地了解我们学校的情况,大家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吗?
2、介绍学校规模。
(1)小记者a:大家好,人家总说我们学校规模很大,你们通过调查了解,知道了那些情况?能具体帮我介绍一下吗?
(2)学生自由回答(占地面积大,建筑面积大、学生人数多,班数多,教师人数多)。
(3)小记者b:通过采访,你有什么感想?小记者a:通过采访,我觉得我们学校的规模可真大啊!(板书:大)
(4)师小结:你们知道吗?我们学校是外砂镇规模最大的一所小学,不仅规模大,而且设施还很齐全呢!
(5)小记者:是吗?那我得继续采访一下设施组的同学。大家好,请问我们学校有哪些主要、重要的设施呢?
3、介绍学校设施。
(1)学生接受采访。(介绍学校有关设施)
(2)小记者a:你们最喜欢学校的哪些场室呢?为什么?(3)学生讨论回答。
(4)小记者b:我们学校的设施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现代化。(5)师小结:是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现代化学校,需要现代化的设施,我们学校的场室应该说还是齐全的。(板书:全)
4、介绍学校环境。
(1)小记者b:思佳,刚才下课的时候,我听到一位听课的老师在夸我们学校的环境美呢!记者a:是吗?那我们去采访一下调查环境的同学吧!通过调查,大家觉得我们学校美不美?(美)你们觉得我们学校哪些地方最美丽?。
(2)学生讨论回答(树美、草绿、花香„„)(板书:美)(3)小记者:学校环境真美啊!你们能告诉我,我们学校为什么会这么美吗?
(4)学生讨论(学校的领导管理得好,老师辛勤的工作使校园更美;同学们讲卫生,不乱扔纸屑杂物;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每天做好卫生值日;有良好的环境卫生意识„„)
(5)小记者a:看来我们学校的美化、净化离不开每个同学维护。记者b:这也充分体现了同学们对我们学校的热爱。
5、我爱美丽的校园
小结:听了大家的介绍,看了录像,大家有什么感想呢?我们学校规模大、设施全、环境美,我们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是多么幸福啊!是谁为我们创造这么美好的学习环境呢?(华侨、政府、热心人士„„)华侨热心家乡的教育事业目的是什么呢?(希望我们„„)
三、我为学校添光彩。
1、小记者a:老师,我们学校条件这么好,成绩一定是很棒吧!(是的。)同学们知道我们学校取得过哪些荣誉吗?
2、师:现在请各组的同学把收集到的材料整理一下,等会每一组派代表向小记者介绍。
3、小记者采访(学生介绍学校的荣誉)
4、小记者a:我们学校的荣誉可真多啊!(板书:多)作为春荣小学的学生,你们会不会感到很自豪呢?那大家喜欢学校、爱学校吗?(板书:爱)准备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学校的爱呢?
5、学生自由回答(通过歌唱、语言、习作、图画作品等方式来表达对学校的爱)
6、记者a: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大家都在用行动、用学习来表达对学校的爱,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校添光加彩,把我们学校建设得更加美好!
7、师:作为春荣小学学校的学生,我们要做到:今天我们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们为荣。学校环境优雅,设备齐全,她既是我们的学园,又是花园、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