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问题教案

时间:2019-05-12 19:44: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平均数问题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平均数问题教案》。

第一篇:平均数问题教案

平均数问题

教学目标:

1:认识什么是算数平均数、加权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基准数平均数。2:学会解决平均数问题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如何解决复杂平均数问题,弄清楚总数、份数、一份数三量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把握理解复杂平均数应用题的技巧与方法。教学过程:

平均数问题包括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连续数和求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基准数求平均数。解答这类应用题时,主要是弄清楚总数、份数、一份数三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总数除以它相对应的份数,求出一份数,即平均数。

一、算术平均数

学习例1: 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7厘米和8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集体讨论:这是很简单的一道题,大家试着自己解答一下。

分析与解答: 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就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平均倒入4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里水面的高度。解:(4+5+7+8)÷4=6(厘米)答:这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6厘米。

学习例2: 蔡琛在期末考试中,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生物五科的平均分是 89分.政治、数学两科的平均分是91.5分.语文、英语两科的平均分是84分.政治、英语两科的平均分是86分,而且英语比语文多10分.问蔡琛这次考试的各科成绩应是多少分? 集体讨论:你能在这几个平均数中发现什么?

分析与解答: 解题关键是根据语文、英语两科平均分是84分求出两科的总分,又知道两科的分数差是10分,用和差问题的解法求出语文、英语各得多少分后,就可以求出其他各科成绩。解:①英语:(84×2+10)÷2=89(分)②语文: 89-10=79(分)③政治:86×2-89=83(分)④数学: 91.5×2-83=100(分)⑤生物: 89×5-(89+79+83+100)=94(分)

答:蔡琛这次考试英语、语文、政治、数学、生物的成绩分别是89分、79分、83分、100分、94分。

二、加权平均数

学习例3: 果品店把2千克酥糖,3千克水果糖,5千克奶糖混合成什锦糖.已知酥糖每千克4.40元,水果糖每千克4.20元,奶糖每千克7.20元.问: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

分析与解答: 要求混合后的什锦糖每千克的价钱,必须知道混合后的总钱数和与总钱数相对应的总千克数。

解:①什锦糖的总价:

4.40×2+4.20×3+7.20×5=57.4(元)②什锦糖的总千克数: 2+3+5=10(千克)③什锦糖的单价:57.4÷10=5.74(元)答:混合后的什锦糖每千克5.74元。

我们把上述这种平均数问题叫做“加权平均数”.例3中的5.74元叫做4.40元、4.20元、7.20元的加权平均数.2千克、3千克、5千克这三个数很重要,对什锦糖的单价产生不同影响,有权衡轻重的作用,所以这样的数叫做“权数”。

三、连续数平均问题

我们学过的连续数有“连续自然数”、“连续奇数”、“连续偶数”.已知几个连续数的和求出这几个数,也叫平均问题。

学习例5: 已知八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44,求这八个连续奇数。

分析与解答: 已知偶数个奇数的和是144.连续数的个数为偶数时,它的特点是首项与末项之和等于第二项与倒数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与倒数第三项之和??即每两个数分为一组,八个数分成4组,每一组两个数的和是144÷4=36.这样可以确定出中间的两个数,再依次求出其他各数。解:①每组数之和:144÷4=36 ②中间两个数中较大的一个:(36+2)÷2=19 ③中间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19-2=17 ∴这八个连续奇数为11、13、15、17、19、21、23和25。答:这八个连续奇数分别为:11、13、15、17、19、21、23和25。

四、调和平均数

学习例6: 一个运动员进行爬山训练.从 A地出发,上山路长30千米,每小时行3千米.爬到山顶后,沿原路下山,下山每小时行6千米.求这位运动员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

分析与解答: 这道题目是行程问题中关于求上、下山平均速度的问题.解题时应区分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数这两个不同的概念.速度的平均数=(上山速度+下山速度)÷2,而平均速度=上、下山的总路程÷上、下山所用的时间和。解:①上山时间: 30÷3=10(小时)②下山时间:30÷6=5(小时)

③上下山平均速度:30×2÷(10+5)=4(千米)答: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

我们把4千米叫做3千米和6千米的调和平均数。

五、基准数平均数

学习例7: 中关村三小有15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他们每分钟跳绳的个数分别为93、94、85、92、86、88、94、91、88、89、92、86、93、90、89,求每个人平均每分钟跳绳多少 个?

分析与解答: 从他们每人跳绳的个数可以看出,每人跳绳的个数很接近,所以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数90做为基准数,再找出每个加数与这个基准数的差.大于基准数的差作为加数,如93=90+3,3作为加数;小于基准数的差作为减数,如 87=90-3,3作为减数.把这些差累计起来,用和数的项数乘以基准数,加上累计差,再除以和数的个数就可以算出结果。解:①跳绳总个数。93+94+85+92+86+88+94+91+88+89+92+86+93+90+89 =90×15+(3+4+2+4+1+2+3)-(5+4+2+2+1+4+1)=1350+19-19 =1350(个)

②每人平均每分钟跳多少个? 1350÷15=90(个)

答:每人平均每分钟跳90个.

第二篇:第四讲平均数问题(教案)

平均数问题

一、知识要点

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被用到,比如我们经常用各科成绩的平均分数来比较同学之间、班级之间成绩的好坏。求各科成绩的平均分数就是求平均数。平均数问题不仅用在求平均分数上,还应用在很多方面。比如由同年龄不同地区儿童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来分析儿童生长发育的情况等。

在求平均数时,必须知道两个条件:(1)被均分事物的总数量;(2)要均分的总份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总数量 =平均数×总份数

我们看到,对于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这三个量,只要知道其中的任意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二、例题

1、乐乐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数是85分,后三次的平均分数是90分,问乐乐前后几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

分析:利用前两次考试的平均分数可以求出前两次考试的总分数,同理,也可以求出后三次考试的总分数,然后用前后几次考试的总分数除以总次数就是所求的平均分数。

解:(85×2+90×3)÷(2+3)

=440÷5

=88(分)

答:乐乐前后几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88分。

练一练:萍姐姐去爬山,上山时的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下山时的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那么,她在上下山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分析: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显然,萍姐姐上下山的平均速度,等于萍姐姐上下山的总路程除以上下山所用时间的总和。而题目中没有给出爬山的路程,也无法求出爬山路程。为此,我们可以假设山路为12千米,则上下山的路程为2×12千米。

解:2×12÷(12÷2+12÷6)

=24÷(6+2)

=24÷8

=3(千米/时)

答:萍姐姐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

问:萍姐姐上下山的平均速度,像下面这样计算可以吗?为什么?

(2+6)÷2=4(千米/时)

(变式练习):小明从甲地到乙地一半时间骑自行车,一半时间步行。步行速度为每小时8千米;骑车速度为每小时24千米。求此人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分析:题目中没有给出总共行了多少时间,也没有给出甲地到乙地的距离。不妨假设总共行了2小时,那么所行路程就可以简单地计算出,相应的平均速度也可以求出来了。要是设共行

内部资料 小时,6小时等,也同样方便地算得同一结果。

解:(8×1+24×1)÷(1+1)=16(千米/时)答:此人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16千米/时.问:此题的平均速度可以像下面这样计算吗?为什么?

(8+24)÷2=16(千米/时)

2、已知八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44,求这八个连续奇数。

分析:八个连续奇数的特点就是第一个和第八个的和、第二个和第七个的和、第三个和第六个的和、第四个和第五个的和都是相等的,也就是说,144是4个相同数的和。

解:每组数的和是:144÷4=36

中间两个数是:(36-2)÷2=17

17+2=19

因此,这八个连续奇数分别是:11、13、15、17、19、21、23、25.答:这八个连续奇数分别是:11、13、15、17、19、21、23、25.练一练:5个数的平均数是102,如果把这5个数从小到大排列,那么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70,后3个数的和是390。问:中间的那个数是多少?

解:前3个数与后3个数的总和是:70×3+390=600;

5个数的和是:102×5=510;

中间那个数是:600-510=90

答:中间那个数是90.(变式练习)把自然数1,2,3,4,„„,998,999分成三组,如果每一组数的平均数恰好相等,那么这三个平均数的和是多少?

分析:1,2,3,4,„„,998,999是连续的自然数。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的平均数是什么特点呢?我们把上述问题先化小到“把1,2,3,4,„„,9这九个自然数分成三组,如果每一组的数平均数恰好相等,那么每一组的平均数是多少?”因为每一组的平均数都相等,所以这个平均数应该和总平均数相等。

这九个数的总平均数是:(1+2+3+4+„+9)÷9=45÷9=5,正好是这列数中间的一个数,可以用(1+9)÷2=5得到。由此可以推断:从1开始的连续个自然数的平均数可以用(第一个数+最后一个数)÷2得到。如果是连续奇数个自然数,那么平均数就是这列数中间的那个数。

解:因为每一组的数平均数恰好相等,所以这个平均数应该和总平均数相等,并且这个平均数应该是:(1+999)÷2=500 三个平均数的和是500×3=1500 答:三个平均数的和是500×3=1500.例

3、有六个数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是27,前四个数的平均数是23,后三个数是34,求第四个数是多少?

分析:前四个数与后三个数中,第四个数重复计算,所以这七个数的总和比六个数的和多的数就是第四个数。

解:23×4+34×3-27×6

=92+102-162 内部资料

=32 答:第四个数是32.练一练:阿呆、乐乐和丫丫3人,阿呆、乐乐的年龄之和是24岁,阿呆、丫丫的年龄和是20岁,乐乐、丫丫的年龄和是16岁。问:阿呆、乐乐和丫丫3人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

解:由题目可知,24+20+16得到的数是2个阿呆、2个乐乐和2个丫丫的年龄之和,因此将该数除以2就得到阿呆、乐乐和丫丫三人的年龄之和。

(24+20+16)÷2÷3=10(岁)

答:阿呆、乐乐和丫丫3人的平均年龄是10岁。

(变式练习)丫丫期末考试语文、数学、常识平均成绩是85分,外语成绩公布后,她的平均成绩提高了2分。问:丫丫外语考了多少分?

分析:要求出外语考了多少分,必须先分别求出3门功课和4门功课的总分数。由三门功课平均分数85分,可以求出三门功课的总分数85×3=225(分),又由外语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分提高了2分,可得他四门功课的总分数是:(82+2)×4=348(分),因此,总分之差就是外语成绩了。

解:(82+2)×4-85×3

=348-255

=93(分)

答:丫丫外语考了93分。

4、为了支援西部,1班班长小明和2班班长小红带了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书44本,钱全部用完。小明要了26本书,小红要了18本书。回校后,小明补给小红28元。问:小明、小红各带了多少元?每本书的价格是多少?

分析:因为两人带了同样多的钱,刚好买了同一种书44本,因此,每人的钱恰好能买这种书的数目是:44÷2=22(本)。小明补为小红的28元钱,是小明多买的书的价钱,也就是4本书的价钱。

解:每本书的价格为:28÷(26-44÷2)=7(元)

小明、小红各带的钱数:44×7÷2=154(元)

答:小明、小红各带了154元,每本书的价格为7元。

练一练:一个旅游团租车出游,平均每人应付车费40元。后来又增加了8人,这样每人应付的车费是35,问:租车费是多少元?

解:后来增加的8人所付的总费用为:35×8=280(元)

增加8人后,每人应付的车费减少了:40-35=5(元)

后来增加的8人所付的总费用应与原人数所少付的总费用相等,因此:

原有人数为:280÷5=56(人)

租车费为:40×56=2240(元)答:租车费为2240元。

(变式练习)今年前5个月,小明共存钱21元,从6月起,他每月储蓄6元钱,那么从哪个月起小明的平均储蓄超过5元? 内部资料 解:前5个月,小明每月平均存钱:21÷5=4.2(元)

若要平均储蓄超过5元,则需要从后几个月的储蓄中挪出一部分给前5个月,且需要挪(5-4.2)×5=4(元);而从5月起,每个月储蓄6元钱,6-5=1(元),即每个月可以拿出1元补给前5个月,4÷1=4(个),所以从5+4+1=10月起,小明的平均储蓄超过5元。

5、某商场食品部将10千克巧克力糖,12千克奶糖,8千克水果糖合成一种混合糖。已知巧克力糖每千克18元,奶糖每千克12元,水果糖每千克6元,求混合糖平均每千克多少元?

解:混合糖的总价钱是:10×18+12×12+8×6=372(元)

混合糖重:10+12+8=30(千克)

混合糖平均每千克的价钱是:327÷30=12.4(元)答:混合糖每千克的价钱是12.4千克。

练一练:牛奶糖每千克17.8元,巧克力糖每千克21元,牛奶糖5千克与巧克力糖多少千克混合后,平均每千克19元?

解:每千克牛奶糖的价钱比混合后每千克的价钱少:19-17.8=1.2(元)

5千克牛奶糖的价钱比混合后5千克的价钱少:1.2×5=6(元)

每千克巧克力糖的价钱比混合后每千克的价钱多:21-19=2(元)

要想混合后平均每千克19元,则需要巧克力糖:6÷2=3(千克)答:需要巧克力糖3千克。

(变式练习)商店用相同的费用,买进甲、乙两袋不同的糖果,已知甲袋糖果每千克需要6元,乙袋糖果每千克需要4元,如果把两袋糖果混合在一起,那么这种混合糖每千克的成本是多少元?

解:假设商店分别用了12元买来甲、乙两袋糖果,则

甲袋糖果有:12÷6=2(千克)

乙袋糖果有:12÷4=3(千克)

混合糖每千克的成本:12×2÷(2+3)=4.8(元)答:这种混合糖每千克的成本是4.8元。

内部资料

第三篇:平均数问题

个性化一对一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

数学

学生姓名

年级

任课老师

授课时间

一、教学内容:平均数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求解平均数

三、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

求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解答平均数问题的关键是要确定“总数量”以及与“总数量”相对应的“总份数”,然后用总数量除以总份数求出平均数。也可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或找一个基准数,用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之和÷份数=平均数。如: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

解法

一、直接求法:利用公式求出平均数,这是由“均分”思想产生的方法。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解法

二、基数求法:利用公式求平均数。这里是选设各数中最小者为基数,它是由“补差”思想产

生的方法。(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总份数=平均数 典型例题

1、从山顶到山脚的路长36千米,一辆汽车上山,需要4小时达到山顶,下山沿原路返回,只用了2小时到达山脚。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分析:求往返的平均速度,要用往返的路程除以往返的总时间,往返的总路程是36×2=72(千米);往返的时间是4+2=6(小时)。所以,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数度是每小时行72÷6=12(千米)。

2、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四个人中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人可能是多少岁? 分析:因为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那么四个人的和是23×4=92(岁),又知道四个人中没有小于18岁的,如果四个人中三个人的年龄都是18岁,就可以去求另一个人的年龄最大可能是92-18×3=38(岁)。

3、一次数学测试,全班平均分是91.2,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

分析:女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高92-91.5=0.8,而男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低91.2-90.5=0.7.全体女生高出全班平均分0.8 21=16.8,应补给每个男生0.7分,16.8里包含有24个0.7,即全班有24个男生.例

4、把五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其平均数是38,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7,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8,1中间一个数是多少?

分析:先求出五个数的和38×5=190.再求出前三个数的和:27×3=81,后三个数的和:48×3=144.用前三个数的和加上后三个数得和,这样,中间的那个数就算了两次,必然比190多,而多出的部分就是所求的中间一个数。

5、两地相距360千米,一艘汽艇顺水行完全程需要10小时,已知这条河的水流速度为每小时6千米。往返两地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分析:用往返的路程除以往返所用的时间就等于往返两地的平均速度。显然,要求往返的平均速度必须先求出逆水行全程时所用的时间。因为360÷10=36(千米)是顺水速度,它是汽艇的静水速度和水流速度的和,所以,此汽艇的静水速度是36-6=30(千米)。而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所以汽艇的逆水速度是30-6=24(千米)。逆水行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是360÷24=15(小时),往返的平均速度是360×2÷(10+15)=28.8(千米)。

相应练习:

1、李师傅前4天平均每天加工30个零件,改进技术后,第五天加工零件55个,李师傅5天中平均每天加工多少零件?

2、一箱橘子、2箱苹果和3箱梨子共重100千克;2箱橘子、4箱苹果和1箱梨共重100千克。求每箱梨重多少千克。

3、2只羊、3匹马和4头牛每天吃草143千克;一只羊、4匹马和2头牛每天吃草108千克。求一匹马每天吃草多少千克。

4、3头牛和6只羊一天共吃草93千克,6头牛和5只羊一天共吃草130千克。3头牛一天共吃草多少千克?

5、四(1)班有学生40人,数学期末考试时有三位同学困病缺考,平均成绩是80分。后来这三位同学补考,成绩分别为88分、87分和85分,这时全班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6、一个学生前六次测验的平均分是93分,比七次测验的平均分高3分,他第七次测验得了多少分?

2成绩问题:

1、小明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4分,这一次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这一次是第几次测验?

2、小松前几次考试的平均成绩是84分,这一次考了94分就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了。这一次是第几次考试?

3、张明前五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8分。为了使平均成绩达到92.5分,张明要连续考多少次满分?(每次测验满分是100分。)

4、小王前5次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是85.8分,为了使平均成绩尽快达到90分以上,小王至少还要参加几次考试?(每次满分为100分。)

5、李冰期中考试语文、英语、自然的平均成绩是76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提高了3分。李冰的数学成绩是多少分? 6、10位同学在一次考试中,最高得分是95分,最低得分是75分,总平均分是81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其余8位同学的平均分是多少?

行程问题:

1、一辆汽车林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每小时行40千米。为了按时到达,后3小时每小时加快5千米。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前3小时每小时行90千米,后2小时由于道路原因,每小时少行5千米。汽车从A地到B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明明家共有5个人,如果不算明明,其余4个人平均体重是56千克。当明明加入后,全家人的平均体重减少了2.6千克。明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4、四(1)班学生中,9岁的有15人,10岁的有17人,11岁的人18人。四(1)班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巩固练习

1、张丰从甲地跑步到乙地。已知两地相距7千米,他先以每分钟250米的速度跑了,10分钟,然后以每分钟180米的速度跑到乙地。张丰从甲地到乙地的平谟每分钟多少米?

2、五年级同学进行达标抽测,10名同学的跳高成绩(单位:厘米)分别是99,100,110,97,96,95,88,90,92,93。求他们跳高的平均成绩。

3、在一次考试中,某小组10人平均成绩是87分,前八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90分,第九位比第十位多2分。求第十位同学的得分。(用算式法和列方程方法。)

4、四(1班)统计数学测验成绩,平均分为85.13。复查时发现将李新的成绩87分误作78分统计了。经重新统计,平均分为85.31分。四(1)班有多少名学生?

5、小玲练习跳绳,她已经跳了若干次,准备最后再跳一次。如果最后这次跳48下,那么平均每次跳58下;如果最后次跳68下,那么平均每次跳60下。小玲已经跳了多少次?

6、学校乒乓球队12人合影留念,普通彩照(至少洗2张)洗2张的价格是16元,然后每加洗1张只需0.8元。如果1人得1张照片,平均每人应付多少元钱?

7、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上坡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下坡速度为每小时100千米。现在这辆汽车从甲地出发,上坡用了4小时,下坡用了3小时,从原路返回时,下坡速度改为每小时80千米,而上坡速度不变。求这辆汽车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

8、小林从甲地到乙地,去时的速度为每小时30千米,回来时的速度为每小时50千米。求小林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

49、四(1)班有52人,四(2)班有48人。在一次考试中,两班全体学生的平均分为78分,四(2)班的平均分比四(1班)的平均分高5分。两个班的平均分各是多少?

第四篇: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问题

姓名:

1、用1、8、8、4四张数字卡片可以组成若干个不同的四位数,所有这些四位数的平均值是多少?

2、有几位同学一起计算他们语文考试的平均分。赵峰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如果赵峰的得分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只有87分。那么这些同学共有多少人?

3、用6元1千克的甲级糖,3.5元1千克的乙级糖,3元1千克的丙级糖,混合成为每千克4元的什锦糖。如果甲级糖1千克,丙级糖1千克,应放入乙级糖多少千克?

4、老师在黑板上写了13个自然数,让小明计算平均数(保留两位小数),小明计算出的答案是12.43。老师说最后一位数字错了,其他的数字都对。正确的答案应是多少?

5、有两组数,第一组数的平均数是12.8,第二组数的平均数是10.2,而这两组数总的平均数是12.02,那么第一组数的个数是第二组数个数的多少倍?

6、某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平均成绩是78分,男、女生各自的平均成绩是75.5分和81分。这个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

7、会场里有两个座位和四个座位的长椅若干把。某年级学生(不足70人)来开会,一部分学生一人坐一把两座长椅,其余的人三人坐一把四座长椅。结果平均每个学生坐1.35个座位。问:有多少个学生来开会?

8、五位裁判员给一名体操运动员评分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58分;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9.46分;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66分。这个运动员的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多少分?

9、一次象棋比赛共有10名选手参加,他们分别来自甲、乙、丙三个队。每个人都与其余九名选手各赛一盘,每盘棋的胜者得1分,负者得0分,平局各 得0.5分。结果,甲队选手平均得4.5分,乙队选手平均得3.6分,丙队选手平均得9分。那么,甲、乙、丙三队参赛选手的人数各是多少人?

10、某次数学竞赛原定一等奖10人,二等奖20人,现将一等奖中最后4人调整为二等奖,这样得二等奖的学生的平均分提高了1分,得一等奖的学生的平均分提高了3分。那么,原来一等奖平均分比二等奖平均分多多少分?

11、奥林匹克业余体校篮球班的同学进行一次投篮测试,每人投10次,按每人的进球数统计,得到下表(中间部分数据已被擦去)。已知至少投进3个球的人平均每人投进6个球,进球少于8个的人平均每人投进3个球。篮球班参加测试的同学有多少人?

第五篇:《平均数》教案(模版)

教学目标: 1.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2.体会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教学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教学方法:引导-讨论-交流.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出示篮球比赛的一些画面)在篮球比赛中,队员的身高是反映球队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衡量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怎样理解“甲队队员的身高比乙队更高”?能因为甲队队员的最高身高高于乙队队员的最高身高,就说甲队队员比乙队队员更为高大吗? 上面两支球队中,哪支球队队员的身材更为高大?哪支球队队员更为年轻?你是怎样判断的? 活动1:前后桌四人交流.找同学回答后,给出算术平均数的定义.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 叫做这个n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读作“x拔”.活动2:请同学们结合图表,自己用计算器算出各球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年龄,看哪一个球队的平均身高高?哪一个球队的平均年龄小? 想一想: 小明是这样计算东方大鲨鱼队的平均年龄的: 年龄/岁 16 18 21 23 24 26 29 34 相应队员数 1 2 4 1 3 1 2 1平均年龄=(16×1+18×2+21×4+23×1+24×3+26×1+29×2+34×1)÷(1+2+4+1+3+1+2+1)≈23.3(岁)你能说说小明这样做的道理吗?找同学回答.巩固练习一: 1.某班10名学生为支援“希望工程”,将平时积攒的零花钱捐献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每人捐款金额如下:(单位:元)10,12,13.5,21,40.8,19.5,20.8,25,16,30.这10名同学平均捐款

元.(课本P216随堂练习1)2.一名射手连续射靶20次,其中2次射中10环,7次射中9环,8次射中8环,3次射中7环,平均每次射中

环(精确到0.1)3.小明上学期期末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分为92分,她记得语文得了88分,英语得了95分,但她把数学成绩忘记了,你能告诉她应是以下哪个分数吗? A 93分 B 95分 C 92.5分 D 94分 例1某广告公司欲聘广告策划人员一名,对A,B,C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目 测试成绩 A B C 创新 72; 85; 67 综合知识 50; 74; 70 语言 88; 45; 67(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誰将被录用?(2)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测试得分按4:3:1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此时誰将被录用? 解:(1)A的平均成绩为(分).B的平均成绩为(分).C的平均成绩为(分).因此候选人A将被录用.(2)根据题意,3人的测试成绩如下: A的测试成绩为(分)B的测试成绩为(分)C的测试成绩为(分)因此候选人B将被录用.思考:(1)(2)的结果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此,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如例1中4,3,1分别是创新、综合知识、语言三项测试成绩的权,而称 为A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巩固练习二: 1.某校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早锻炼及课外活动表现占成绩的20%,体育理论测试占30%,体育技能测试占50%.小颖的上述成绩依次是92分、80分、84分,则小颖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多少? 变形训练:(小组交流)1.甲、乙、丙三种糖果售价分别为每千克6元,7元,8元,若将甲种8千克,乙种10千克,丙种3千克混要一起,则售价应定为每千克

元; 2.某班环保小组的六名同学记录了自己家10月分的用水量,结果如下:(单位:吨):17,18,20,16.5,18,18.5.如果该班有45名同学,那么根据提供的数据估计10月份全班同学各家总共用水的数量约为

.小结:先由学生总结,教师再补充.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掌握了:1.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2.体会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布置书面作业:课本P216习

下载平均数问题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平均数问题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平均数》教案

    《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90~91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知道平均数的求法。 2.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学......

    平均数教案

    《平均数》教学设计 师:马上校运会了,知道在运动会上四年组要参赛的集体项目是什么吗? 师:谁来说说这项比赛的规则? 师:今天我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就从沙包投准开始,不过不是让大家投,......

    《平均数》教案

    《平均数》教案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平均数》教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平均数》教案 教学内容:国标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92~94页。教学目标:知识......

    平均数教案

    平均数 一、教学内容:平均数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平均数的过程,学会寻找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总后分,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

    平均数教案

    出示教科书第42页的例题1的统计图 教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统计图的内容。 提问:我们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子?什么叫“平均”? 教师:怎样才能使4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子个......

    小学奥数教案平均数问题(定稿)

    小学奥数教案---平均数问题 第1讲平均数(一) 一、知识要点 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何灵活运用平均数......

    平均数问题应用题大全五年级

    平均数问题 目标:(1)平均数问题的三个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2)基本数量关系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 例题1 修一条公路,前5天平......

    数学日记 平均数问题

    数学日记平均数问题 今天,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有甲、乙、丙三个数,甲数和乙数的平均数是42,甲数和丙数的平均数是46,乙数和丙数的平均数是47,求甲、乙、丙这三个数各是多少? 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