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平均数教案

时间:2019-05-13 01:41: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师大版平均数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师大版平均数教案》。

第一篇:北师大版平均数教案

平均数教学设计

姓名:张晓妮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习近平均数的必要性,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2、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与平均数有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

3、在合作探究与交流中,体验运用所学的平均数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前两天,我们班的同学为参加学校的“六一”体育节活动,进行了一次投篮比赛,我们一起来看。

今天我想请同学们做小裁判,帮助我比一比他们哪队能获胜?大家愿意吗? 生:愿意。(学生大声地喊,观看录像后,学生被比赛的热烈场景所感染,显得有些激动,情绪高涨地回答。)

谢谢大家的热情帮助,我们一起来看他们的投篮情况统计图。(教师分别出示男生队、女生队踢毽儿情况统计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生1:男生队五人的成绩分别是:4、7、5、4、5 生2:女生队四人的成绩分别是:7、3、5、9 请同学们认真地看一看、想一想他们哪队能获胜?(片刻地思考之后,许多同学兴奋地举起手,迫不及待地想要说出自己的想法。)

生1:男生队获胜。生2:女生队获胜。(显然,学生的意见并不统一,许多孩子不服气地举起手,七嘴八舌地说着,男生队获胜,女生队获胜„„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习近平均数的必要性,特意制造认知冲突,这样自然诱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愿望,调动起学生学习研究的热情。)师:看来大家的意见并不统一,你是怎么知道的哪队能获胜?说出理由来。

生1:我认为男生队获胜,4+7+5+4+5=25个,男生队一共踢了25个,7+3+5+9=24个,女生队一共踢了24个,男生队比女生队多,所以男生队获胜。

生2:我不同意你的想法,男生队有5人,女生队有4人,人数不同。生3:25比24就是多1个。

生4:踢毽的总数是多1个,可是男生还多1个人呢?

(组织学生交流,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参赛人数不同,比总数是不公平的,诱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愿望。)

师: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比总数的方法不太公平,现在,我们有没有比较公平的办法呢? 生1:平均。

生2:算算平均每人踢几个?

生3:不对,应该是算一算男生队平均每人踢几个?女生队平均每人踢几个?

师:是啊,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要想公平地比较哪队获胜,我们就比每个队平均每人踢几个,这个方法能比较公平的比较出哪队获胜?有信心自己试一试吗?

学生齐声回答:“有”。

(经历了一番讨论交流,学生信心大增,都想自己试一试。本环节的设计,通过男生队、女生队参赛人数不同,在比较哪队获胜时,引发出矛盾,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在解决哪队获胜的实际问题的需求中,体会学习习近平均数的必要性,产生学习习近平均数的迫切需求。)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独立尝试

师:把你的想法记录在练习纸第一个问题的地方。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的同学把自己的想法和周围的同学进行交流。(本环节的设计,我希望通过教师的充分放手,突出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学生能利用自身丰富的“平均分”的体验,发现可以通过“移多补少”操作求出平均数和先求和再求平均数的方法。)

2、交流汇报

生1:丁丁踢了7个,他最多,拿出2个给小华和阳阳,这样他们每人就平均了,平均每人踢5个。再看女生队,也把多的拿出来给少的,移动一下,女生队平均每人踢6个。6个比5个多,女生队获胜。

(利用教师准备的统计图,请生1边说边摆,在生1操作的过程中,组织全班同学认真观察生1的操作过程,帮助同学们理解利用统计图“移多补少”得到平均数的方法。统计图“移多补少”的方法,不仅丰富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且 还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直观理解平均数与一组数据的关系。)师: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变得同样多,同样多的这个数就是原来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生2:我能用计算的方法

男生队:4+7+5+4+5=25个 25÷5=5个

女生队:7+3+5+9=24个 24÷4=6个

女生队获胜。

师:谁能解释算式的意思?

生3:男生队把每个人踢的个数加起来,他们一共踢了25个,再用25除以他们的人数,就是平均每人踢的个数。

生4:女生队也是这样算的,把丽丽的、小芳的、元元的、旭旭的加起来,一共踢了24个,再除以她们的人数是4人,就得出了女生队平均每人踢6个。师:我们先算出每一队踢毽的总个数,然后用总个数除以每一队的总人数,就得出每一队平均每人踢毽的个数。

(在学生讲解算式的意思之后,我参与到同学的讨论中,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师:刚才,我们通过比平均数的办法,比较公平地比出女生队获胜,大家真是公正的小裁判。(问题得以解决,学生听到老师的表扬,都有些洋洋得意,情绪兴奋。)

3、理解意义

师:我们计算得出女生队的平均数是6个,我想问问大家这个“6”表示什么?

生:是女生队平均每人踢6个。

师:是丽丽踢6个吗?是小芳踢6个,是元元踢6个,是旭旭踢6个?是谁踢6个?

(随着教师一连串的问题,学生不断地摇头,连声说“不是”。)生1:是平均每人踢的。生2:是把多的匀给少的。

师:说的太好了,是把多的匀给少的,这样得到女生队平均每人踢6个,这个6表示女生队踢毽的平均水平,是每个人都踢6个吗?

(“不是”,学生异口同声地说。)

师:男生队平均每人踢5个,这个“5”表示什么? 生1:“5”表示男生队平均每人踢的个数。生2:是把多的匀给少的,得到了平均水平。

师:对于男生队来讲,他们一个人踢的个数可能是多少? 生:可能比5个多,也可能比5个少,还可能正好是5个。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与,它叫——平均数。(教师板书课题:平均数)

(平均数求出来,我继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在此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认识到“平均数”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而是代表一组数的平均值(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出示一组同学的体重情况统计图(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1)估计并计算平均每人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师:这是一组同学的体重情况统计图,请你认真观察,收集信息。

生:丽丽的体重是23千克,兰兰的体重是22千克,丁丁的体重是26千克,强强的体重是29千克。强强是最重的。

师:请你认真观察,估计这4位同学的平均体重大约是多少? 生1:大约是100千克。生2:大约是50千克。生3:大约是24千克。生4:应该是25千克。

师:刚才,有同学估计大约是100千克。生5:这也太多了。

生1:我知道了,刚才我估计的是总数。师:还有同学估计大约是50千克。

生6:我认为这个50千克是不可能的,太多了。

生7:这里最重的是强强,他要把他自己多出来的补给比他轻的同学,所以一定比29少,不可能是50。

生8:如果平均体重是50,那50乘4等于200,我估计他们的总数也就100左右,不会是200。

(生2发现自己有错,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师:(面对生2)你现在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这4位同学的平均体重一定怎么样?(耐心的等待。)

生2:一定比强强的29千克少,也比兰兰的22千克多。

生9:我同意,因为最多的补给少的就会变少,最少的也会变多。师:(面对生2)谢谢你,因为你的发言,我们才有了这样一个交流的机会,让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清楚了,我们大家都应该感谢你。

(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热烈鼓掌,在这热情的掌声中,生2高兴地抬起头,在他灿烂的笑容中,让我看到一个小男孩的自尊心、自信心。)师: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这4位同学的平均体重到底是多少呢?

学生进行计算,订正算式,进一步强化算法。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教师要善待这些错误,因为体验错误对学生来讲同样可贵。走走弯路,也能欣赏路上的风景,对学生而言酸、甜、苦、辣都是收获。)

(2)(课件出示第2个问题)笑笑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3千克,因此淘气得出这样的结论:笑笑的体重一定是33千克。师:你同意淘气的想法吗?为什么?

生1:淘气想的不对,因为笑笑班的平均体重是33千克,不是每个人都是33千克。

生2:这个33千克是把多的补给少的得到的。师:笑笑的体重可能是多少?

生3:可能比33千克轻,也可能比33千克重,还可能正好是33千克。

第二篇:北师大小学数学《平均数》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平均数》教案 教学目标: 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问题的需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数的特点,丰富对平均数统计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2能运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生活现象,掌握平均数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

3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观察。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体会到学习习近平均数的现实价值。

难点:体会平均数在统计的意义上的理解。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需求

1.凭直觉体验平均数的“代表性”

师:咱们在美术课上学会了剪各种各样的窗花,上周有个班举行了剪五角星的比赛,这次比赛很激烈,你们想知道这次比赛的结果吗 生:(齐)想!师:那么这节课老师就想把这次比赛的结果给大家说道说道,让大家帮老师参考参考。到底哪个小组该得冠军? 生:(齐)好的

师:剪纸班分成了四个小组,比赛就在这四个小组进行。首先是1小组,1小组有三个人,我呢就随便从这三个人中抽出了一个人。瞧,他一分钟剪了几个? 生:5个。(出示ppt第一组)(后一次点击)

师:我用这个人的成绩代表1小组1人1分钟剪纸的一般水平,合不合理?如果你是我,你会同意我这样做吗? 生:我不同意。万一其他人剪得比他多,那不是不输了。

师:呵呵,当时老师就让其余2个同学也参加了比赛,有趣的事情是他们的比赛成绩很有意思

(师出示后两次剪纸成绩:5个,5个)师:还真巧,现在你觉得用几表示1组1分钟剪纸的一般水平比较合理了呢? 生:用5。

师:为什么这回用5就行了? 生:因为每个人都是在1分钟剪了5个,用5来表示他1分钟投中的个数最合适了。2通过两组求平均数方法,强化对平均数的概念的理解。

(第2组)师:说得有理!也就是说他们三个人剪纸剪得一样多,用5表示他们这1分钟的剪纸水平很合理。看着大家的剪纸水平产不多,在第二组我就随便点了一个参加比赛。我们也一起来看看

(师出示第一次投中的个数:3个)师:如果你是第二组的,你有什么话想跟老师说吗? 生:凭什么让他剪,我也想剪,我剪得可能会比他多。师:为什么? 生:这也太少了,肯定还要2个人会比他剪得多。

师:那老师应该同意那2个人参加比赛了吗?既然1组都有3个人参加了,2组也应该有3个人参加。那看看,另外2个人的剪纸情况(出示后两次成绩:5个,4个)这下你觉得用几表示2组的成绩比较合理呢?

(出示ppt第二组)

5(第二次点击出示后两次成绩:5个,4个)生:(齐)不同的答案有2 3 4 5 生:4 师:用4来表示你们的成绩,你们服气吗? 生:不服气,应该用5

师:在上节课,他们就是这样争论起来的。我就不明白了刚才用5表示一组的成绩大家都没有争论,表示2组成绩的时候怎么就有争论了呢? 怎么回事

生:一组的成绩都是一样的,二组的成绩有的多有的少。生:我觉得可以用5来表示,因为用最多的来表示。

生:我不同意用5来表示二组的成绩。另外两个人分别剪了4个和3个,怎么能用5来表示呢? 师:也就是说,如果也用5来表示,对一组来说—— 生:(齐)不公平!生:可以用4来表示,因为3、4、5三个数,4正好在中间,最能代表他的成绩。

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二组的成绩,看二组的成绩看起来一样多,这样我们就没有争论了。生:那么,把5里面多的1个送给3,这样不就都是4个了吗?(师结合学生的交流,呈现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那么,这个同学说,把多的拿走一个补给少的,这样就一样多了。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一过程就叫“移多补少”。移完后,二组每分钟看起来剪了几个? 生:(齐)4个。

师:能代表二组1分钟剪纸的一般水平吗? 生:(齐)能!师:刚才有个人说4不合理,现在4怎么又合理了呢?刚才二组的不服气,现在二组的又服气了,说一说为什么二组又服气了呢? 生:这次他们一样多了

师:那么现在这个4(平均数4)和那个4(单个数4)(手指),他们表示的意义一样吗? 生:这个4表示一个人剪了4个,上面那个4表示移多补少,每个人剪了4个

师:表示一个组的整体水平,用一个人剪的4个来表示是不合理的。他剪得快,他剪得慢,快的补贴慢的,三个人匀一匀,看起来每个人都是几个呢?这样就比较合理了。现在我们用4表示二组的成绩,看,一组和二组比谁赢? 生:1组(第三组)引入计算结果是小数的平均数,再次加深对平均意义和特征的理解

师:现在第三组出场,来看第三组的成绩。想一想有什么办法来表示第三组1分钟剪纸的整体水平?比较合理,没有争议。(出示ppt第三组)

生:我觉得可以用4来代表二组1分钟的剪纸水平。第二个人7个,可以移1个给第一人,再移2个给第三个人,这样每一次看起来好像剪了4个。所以用4来代表比较合适。(结合学生交流,师再次呈现移多补少过程,)师:奇怪了,他们三个人没有一个人剪了4个,怎么用4来表示第三组的整体水平。这个4是谁剪的?

生:谁都没有剪,是移多补少来的。

师:那个这个4是不是谁剪了4个,是他们三个人剪得平均水平。这么参差不平的,那我们还可以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吗?

生:我们先把第三组三次投中的个数相加,得到12个,再用12除以3等于4个。所以,我们也觉得用4来表示第三组1分钟剪纸的水平比较合适。[师板书:3+7+2=12(个),12÷3=4(个)] 师:像这样先把每次剪纸的个数合起来,然后再平均分给这三次(板书:合并、平分),能使每一次看起来一样多吗? 生:能!都是4个。

师:能不能代表第三组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 生:能!师:其实,无论是刚才的移多补少,还是这回的先合并再平均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

生:使原来几个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师:数学上,我们把通过移多补少后得到的同样多的这个数,就叫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比如,在这里(出示图1),我们就说4是3、4、5这三个数的平均数。那么,在这里(出示图3),哪个数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呢?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生:在这里,4是3、7、2这三个数的平均数。

师:看来,用平均数表示这个组的一般水平比较合理。(师板书:一般水平)第一组的一般水平是5,第二组的一般水平是4,第三组的一般水平是4,那么,到底哪个赢就看第4组的一般水平?

4借助具体问题体会平均数的特征

1平均数大小与这组数据个数无关与每一个数据的具体大小密切相关(第四组)师:第四组参加比赛有个小问题,他们是4个人。老师想让这4个人都参加比较,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不同意!他们都是3个人参加,四组4个人参加,我觉得不合理。师:如果你是第4组你们想把谁刷下去,不要他比赛了。生:我们想吧剪得最少的人刷下去

师:我觉得每个人都有参加比赛的权利,我就让4个人呢全上。觉得我偏心的人举下手。这么多人觉得我偏心啊?真正我偏不偏心,看下比赛的结果来说,现在我们来看。(ppt)第一个人 5 第二个人 7 第三个人6

(出示ppt第四组)

师:你想说什么?

生:我觉得没有必要再让第4个人出来比赛了

生:我觉得可以让第4个人上场,万一第4个人剪得很差呢?

师:看,跟刚才的意见正好相反了,刚才说我偏心的人,现在还觉得我偏心吗?其实啊大家有没有体会,要算平均数的大小跟参加的人数有没有关系?(没有)是不是3个人参加一定输,4个人参加一定输呢?(不一定)那跟什么有关系?(跟每一个人的数字有关系)现在你想知道什么?

生:知道第4个人剪了多少个?

2平均数介于这组数据中,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师:第4个带着大家的期望隆重2出场了(出示ppt 1个数)

生:(全班惊讶)我感觉第4组会输。

师:你先不算,你先估计下第四组的平均数是多少? 生:我觉得是2 3 4 5 6 师:有没有可能是1,它最少的就是1其他随便给个什么数都比1大。有没有可能是7(没有可能)如果移多补少是话,有没有给7补了(没有)

师:这样看来,尽管还没得出结果,但我们至少可以肯定,最后的平均成绩应该比这里最大的数—— 生:小一些。

生:还要比最小的数大一些。生:应该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师:是不是这样呢?赶紧想办法算算看吧。

[生列式计算,并交流计算过程:5+7+6+1=19(个),16÷4=4.5(个)] 师:和刚才估计的结果比较一下,怎么样? 生:的确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师:现在看来,在哪儿第4组没有战胜第1组,他们输在哪儿了? 生:最后一个太少了。

生:如果最后一次多几个,或许第4组就会赢了。

3一组数据中任意一个数发生的变化,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化

师:试想一下:如果第4组最后一个人如果剪得稍微多一点,哪怕是2呢?张赛结果又会如何呢?同学们可以算一算

(生估计或计算,随后交流结果)生:如果最后一次剪了2个,那么只要把第二次多投的1个移给第一次,很容易看出,平均能剪5个。

师:你是通过移多补少得出结论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是列式计算的。5+7+6+2=20(个),20÷4=5(个)。

师:你们看一个数稍微有点变化,整体的平均数都会发生变化。

二、深化理解 师:现在,老师换下第4个人,我剪了10个。请问现在第4组的平均数增加了几个?

生:8个

生:10-2=8 8÷4=2(个)师:强化增加了2个不是8个,因为增加的8除以4个人,4份等于平均数增加了2个 请大家观察下面的三幅图,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师出示第四组三图并排呈现)(生独立思考后,先组内交流想法,再全班交流)生:我发现,每一幅图中,前三次成绩不变,而最后一次成绩各不相同。师:最后的平均数—— 生:也不同。

师:看来,要使平均数发生变化,只需要改变其中的几个数? 生:一个数。

师:瞧,前三个数始终不变,但最后一个数从1变到2再变到10,平均数—— 生: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师:难怪有人说,平均数这东西很敏感,任何一个数据的“风吹草动”,都会使平均数发生变化。现在看来,这话有道理吗?(生:有)其实呀,善于随着每一个数据的变化而变化,这正是平均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将就此作更进一步的研究。大家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我发现平均数总是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师: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吗? 生:很简单。多的要移一些补给少的,最后的平均数当然要比最大的小,比最小的大了。师:其实,这是平均数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利用这一特点,我们还可以大概地估计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生:我还发现,总数增加的数要除以4才是增加的平均数。

师:那么,要是这里的每一个数都增加4,平均数又会增加多少呢?还会是1吗? 生:不会,应该增加4。

4一组数据中每一个数与算术平均数之差(离均差)的总数为0 师:真是这样吗?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展开研究。或许你们还会有更多的新发现!不过,关于平均数,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隐藏在这几幅图当中。想不想了解? 生:想!师:以(图3 45)(图3 7 2)(图5 7 6 2)为例。仔细观察,有没有发现这里有些数超过了平均数,而有些数还不到平均数?(生点头示意)比较一下超过的部分与不到的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生:超过的部分和不到的部分一样多,都是3个。

师:会不会只是一种巧合呢?让我们赶紧再来看看另两幅图(指图

7、图8)吧? 生:(观察片刻)也是这样的。

师:这儿还有几幅图,(出示图1和图3)情况怎么样呢? 生:超过的部分和不到的部分还是同样多。

师:奇怪,为什么每一幅图中,超出平均数的部分和不到平均数的部分都一样多呢? 生:如果不一样多,超过的部分移下来后,就不可能把不到的部分正好填满。这样就得不到平均数了。

师:像这样超出平均数的部分和不到平均数的部分一样多,这是平均的第三个重要特点。把握了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巧妙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三练习

1书上69页,男生女生示意图

2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用到平均数呢 生:一分钟我可以些多少个字 生:运动会中的平均成绩

3师:冬冬来到一个池塘边。低头一看,发现了什么? 生:平均水深110厘米。

师:冬冬心想,这也太浅了,我的身高是130厘米,下水游泳一定没危险。你们觉得冬冬的想法对吗? 生:不对!师:怎么不对?冬冬的身高不是已经超过平均水深了吗? 生:平均水深110厘米,并不是说池塘里每一处水深都是110厘米。可能有的地方比较浅,只有几十厘米,而有的地方比较深,比如150厘米。所以,冬冬下水游泳可能会有危险。师:说得真好!那池塘边平均水深是什么意思?想看看这个池塘水底下的真实情形吗?(师出示池塘水底的剖面图、)请学。生指一指平均水深,处于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 生:原来是这样,真的有危险!师:看来,认识了平均数,对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真有不少帮助呢。当然,如果不了解平均数,闹起笑话来,那也很麻烦。

师:说得真好!走出课堂,愿大家能带上今天所学的内容,更好地认识生活中与平均数有关的各种问题。下课!

第三篇:《平均数》教案(模版)

教学目标: 1.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2.体会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教学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教学方法:引导-讨论-交流.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出示篮球比赛的一些画面)在篮球比赛中,队员的身高是反映球队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衡量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怎样理解“甲队队员的身高比乙队更高”?能因为甲队队员的最高身高高于乙队队员的最高身高,就说甲队队员比乙队队员更为高大吗? 上面两支球队中,哪支球队队员的身材更为高大?哪支球队队员更为年轻?你是怎样判断的? 活动1:前后桌四人交流.找同学回答后,给出算术平均数的定义.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 叫做这个n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读作“x拔”.活动2:请同学们结合图表,自己用计算器算出各球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年龄,看哪一个球队的平均身高高?哪一个球队的平均年龄小? 想一想: 小明是这样计算东方大鲨鱼队的平均年龄的: 年龄/岁 16 18 21 23 24 26 29 34 相应队员数 1 2 4 1 3 1 2 1平均年龄=(16×1+18×2+21×4+23×1+24×3+26×1+29×2+34×1)÷(1+2+4+1+3+1+2+1)≈23.3(岁)你能说说小明这样做的道理吗?找同学回答.巩固练习一: 1.某班10名学生为支援“希望工程”,将平时积攒的零花钱捐献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每人捐款金额如下:(单位:元)10,12,13.5,21,40.8,19.5,20.8,25,16,30.这10名同学平均捐款

元.(课本P216随堂练习1)2.一名射手连续射靶20次,其中2次射中10环,7次射中9环,8次射中8环,3次射中7环,平均每次射中

环(精确到0.1)3.小明上学期期末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分为92分,她记得语文得了88分,英语得了95分,但她把数学成绩忘记了,你能告诉她应是以下哪个分数吗? A 93分 B 95分 C 92.5分 D 94分 例1某广告公司欲聘广告策划人员一名,对A,B,C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目 测试成绩 A B C 创新 72; 85; 67 综合知识 50; 74; 70 语言 88; 45; 67(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誰将被录用?(2)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测试得分按4:3:1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此时誰将被录用? 解:(1)A的平均成绩为(分).B的平均成绩为(分).C的平均成绩为(分).因此候选人A将被录用.(2)根据题意,3人的测试成绩如下: A的测试成绩为(分)B的测试成绩为(分)C的测试成绩为(分)因此候选人B将被录用.思考:(1)(2)的结果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此,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如例1中4,3,1分别是创新、综合知识、语言三项测试成绩的权,而称 为A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巩固练习二: 1.某校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早锻炼及课外活动表现占成绩的20%,体育理论测试占30%,体育技能测试占50%.小颖的上述成绩依次是92分、80分、84分,则小颖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多少? 变形训练:(小组交流)1.甲、乙、丙三种糖果售价分别为每千克6元,7元,8元,若将甲种8千克,乙种10千克,丙种3千克混要一起,则售价应定为每千克

元; 2.某班环保小组的六名同学记录了自己家10月分的用水量,结果如下:(单位:吨):17,18,20,16.5,18,18.5.如果该班有45名同学,那么根据提供的数据估计10月份全班同学各家总共用水的数量约为

.小结:先由学生总结,教师再补充.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掌握了:1.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2.体会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布置书面作业:课本P216习

第四篇:《平均数》教案

《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90~91页的例

1、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知道平均数的求法。2.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学习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器等。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诱发活力 1.组容展示 2.导入课题

教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吗?今天,小马又帮妈妈驮一袋麦子过河去对岸磨面。瞧,小马身高1.5米,河水平均水深为1.1米,你们说小马过河会有危险吗?

教师:大家说得好像都挺有道理的,那到底有没有危险,相信学完这节课,大家就一定可以找到答案。今天我们来学习《平均数》。(板书:平均数)

3.解读目标

(教师:李老师所在的学校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看,环保小组的同学正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废弃的矿泉水瓶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收集的数量是多少吧!)4.出示自学指导

(1)自学书本90页,从图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2)他们收集的瓶子一样多吗?

(3)如果要求他们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怎样算呢?有哪些方法呢?

(二)自主探究,孕育活力

1.教学例1,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1)根据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教师:他们收集的瓶子一样多吗?

/ 5

教师:如果要求他们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怎样算呢?有哪些方法呢?(2)汇报交流,理解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教师: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学生:13个。

教师:大家都同意这个答案吗?13是怎么来的? ①“移多补少”的方法。

结合学生口述,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教师:这种方法对吗?

教师:同学们想到了用多的补给少的这个方法,使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可以叫“移多补少”法。(板书:移多补少)这里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这个“13”是他们真实收集到的矿泉水瓶吗?

引导学生初步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到的瓶数,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②先合并再平均分的计算方法。教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结合学生口述,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先合并再平均分”的过程。教师:怎样列式计算呢?

学生:(14+12+11+15)÷4=13(个)

教师:谁看懂这个方法了?能再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每一部分是什么意思吗?

教师:像这样先把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合起来,再除以4,也能算出这个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这种方法叫“先合并再平均分”。

教师:谁再来说一说,这个13表示什么意思?(3)对比异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教师: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无论是通过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并再平均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这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4)引入概念,揭示“平均数”这一课题。教师:13就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

教师:我们知道了“13”是环保小组同学收集矿泉水瓶的平均数,那平均数代表什么?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数的?

/ 5

教师小结:平均数并不是每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的实际数量,而是“相当于”把4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总数平均分成4份得到的数。可能有的同学收集到的比这个数量多,有的比这个数量少。平均数是为了代表这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三)合作展示、外显活力 教学例2,体会平均数的作用(1)承上启下,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教师:操场上正在进行激烈的踢毽比赛,让我们用所学的知识看看哪个队赢了吧。学生:哪个队能赢。

教师:第一场男女生队各派一名代表,看看谁赢了。(2)旧知再现,比较单人的比赛。出示表一:

教师:哪个队赢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因为19>18,所以男生队赢了。(3)新旧联系,比较人数相同的两个队成绩。出示表二:

教师:第二场,男女生队各派4名代表,看看谁赢了。

引导学生体会,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求总数的方法比较输赢。

/ 5

教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也可以比较两组队员踢毽个数的平均数。教师:哪个队求平均数比较简单,你是用什么方法求的?

学生:女生队比较简单,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可以得到19这个平均数。学生:还可以用计算的方法(18+20+19+19)÷4=19(个)

教师:男生队数据计算比较麻烦,我用计算器已经算好了,(19+15+16+20)÷4=17.5(个),这个17.5是小数,可以吗?为什么?

教师:现在谁赢了?怎么比出来的? 学生:因为19>17.5,所以女生队赢了,教师:为什么用求平均数的方法也能比较两队的输赢呢?

引导学生用平均数的意义来说明道理,求几个数据的平均数,就相当于把这些数据的总和平均分成这么多份,每份都同样多,平均数可以代表这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4)巧设矛盾,比较人数不同的两个队成绩。

教师:第三场,男生队不服气,又增加了一名队员,我们再看看哪个队赢了。并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学生会进行争论,有的认为看总数,第一组应该领先,有的认为在人数不同的时候,用总量来比不公平,只能用平均数来比较。

教师:为什么不公平?谁再来说一说?

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公平的深入思考,体会平均数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教师:谁来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解法? 引导学生说计算的方法,教师完成板书。

/ 5

教师:在这种情况下,是谁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3.回顾小结

(1)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教师:回忆一下,我们学习了什么? 学生:平均数。

教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样的数?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2)回顾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求出平均数的?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方法?

预设大部分学生会采用计算的方法,一部分学生会认为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比较简便。引导学生体会: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各有各的长处,我们可以根据数据的特点来灵活选择。

(四)检测矫正,展现活力

出示ppt(五)延伸迁移,创造活力

小马身高1.5米,河水平均水深为1.1米,你们说小马过河会有危险?

(六)通过本节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

(七)课堂作业

第93页练习二十二,第1题、第2题。

/ 5

第五篇:平均数教案

《平均数》教学设计

师:马上校运会了,知道在运动会上四年组要参赛的集体项目是什么吗? 师:谁来说说这项比赛的规则?

师:今天我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就从沙包投准开始,不过不是让大家投,而是让大家来当裁判,做裁判要公正吧?请同学们看,这是四年组的沙包投准队,男生队要和女生队比试一下,每人是15个沙包,比赛结果用统计图来表示。同学们会看统计图吗?

师:左图表示什么队?右图?

师:像上的箭头表示?单位?其中一个小正方形表示?向右的箭头表示? 男生队派出几名队员? 生:四名

师:为了公平起见,女生队也派出四人

师:男生队先投,比赛结束了,你觉得男生队的水平怎么样?

师:不过奇怪了每人发了15个沙包,套中了都是7个,说明男生队的水平一样的,我们用一个数来表示男生队的整体水平哪个数可以? 生:7 师:对了,7就可以表示男生队的整体水平。(板书)整体水平可不是一个人的水平,像这里就是几个人的水平? 生:4人

师:不过这个有点巧,正好四个人每人投中的都是7个,整体水平就是7.师:再看女生队吧,女生队的整体水平用一个数表示是几啊? 生:6 师:各位裁判,你们说,男生队和女生队相比,谁的整体水平高? 生:男生

师:因此,第一场比赛谁赢了? 生:男生赢了

师:是的。比赛结束后,女生说,咱们再赛一场吧,男生会同意吗? 生:会 师:对了,男生都比较大度 就在赛一场

师:第二场比赛又要开始了,各位裁判注意观察。男生队先投,比赛结束,这回没有那么巧了吧?有的人投中的比原来少,也有人投中的比原来的多,师:再看女生 听同学们声音很惊讶有的女生投中了10个!不过也有才投中4个

师:比赛结束。各位裁判,男生队赢还是女生队赢啊? 师:你有什么办法能公正的裁判那?可以拿出练习册算一算,汇报时要讲出你裁判的依据。

师:谁来汇报?生汇报师板书6+7+9+。。。

师:有多有少,大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把四人的总和加起来再比较 这种方法不错!都是四个人 谁赢了?

师:这时候,女生又提出来一个要求,说,我们再赛一场吧 男生会同意吗? 生:会 男生大度

师:好 第三场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 大家看屏幕 巧了,和第一次比赛结果一样,这样的结果女生能赢吗? 这时候女生又提出一个要求,说我们再派一个人吧,男生竟然也同意啦,女生派的人叫 她也投中了6个,比赛结束,各位裁判,你来说说,这回谁赢了?

师:大家看,虽然女生多了一个人,不过她的水平也是6,我们一眼就能看出男生的整体水平是7,女生的整体水平是6,大家用手比划一下,整体水平7和6哪个水平高,所以第三场比赛仍然是男生赢。这是女生又提要求了,再来一场决赛,男生会同意吗?

师:对,男生依然大度,我们再来看看 巧了,男生套的和第(2)次比赛结果一样,女生五人都在这,让谁下去也不好,就这样投吧,来看结果 到底谁赢了?大家思考一下

师:用总数来判断女生赢了,男生服气吗? 师:作为裁判 我们得公平,来看一看 男生是4人 女生是5人 加总和是不公平的 刚才的几场比赛我们一眼可以看出整体水平,这回不能一眼看出来整体水平了,这就来了问题了,这就是我们这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学完了,作为裁判你就可以有理有据的说服别人了,我们要学习的是平均 什么时候学平均了?除法 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平均分 这节课我们学习习近平均数 它俩直接有什么联系那?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师:同学们,刚才前面的比赛,前三场大家都很公正,但是第四场我们也想公正,不过没学平均数之前,不太好发表结论,先根据你的眼力观察一下,凭你的感觉,男生的平均水平高还是女生的平均水平高那?

师:老师有个问题,女生有投中10个的,这最高的一个数能不能代表平均水平那?4那?同样男生最高的9能不能代表整体水平?

师:看来啊,要代表整体水平的这个平均数大家用手比划一下,它比最大的这个数要 生“小” 师:比最小的数要 生:大 师:对:这就叫平均的数 它在最大和最小之间

师:再看男生成绩 存在一个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一点,比最小的数大一点,谁的眼力好,看看它可能是几? 生:可能是7 师:我怎么看不出来是7呀?谁来说一说?假如这个方格能动,谁来移动一下,让大家看清楚

生:生汇报 师移动课件

师:给他来点掌声,他的意思把最多的9移动一个给6 再给后面6一个 这个方法好,给它取个名字 师板书 移多补少 法

师:同学们看出来了吧,这样每个人都是7了,7就是什么数?平均数,7是哪四个数的平均数?

师:问问大家,这样移了以后是不是真的表示每个人都投中了7个。生:不是 师:同学们真厉害,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出了平均数,能不能用算的方法算出平均数那?试一试?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那?

师:把总数平均分成四份 也就是说平均数和平均分还是有点联系的 师:男生队算出来了 现在来算女生队的 如果你眼力好就用移多补少发,如果看的不太清楚就用计算的方法

师:女生的平均数是几啊?老师找个眼力好的来说说 师:移了好多次啊 虽然复杂一点不过也得出了平均数 谁用的算式方法 来说一说

师: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的举手?用算式的举手?

师:这道题用移多补少稍有麻烦,咱们给算式的方法也取个名字吧 求和平分(板书)师:看来啊,求平均数 我们既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也可以用求和平分法 我们今天认识了一个新的统计量平均数 谁能说一说 你觉得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样的数?

师:同学们真棒 算出了决赛成绩 谁赢了: 生:男生

师:谁再来说一说平均数是个什么样的数?下课我可以继续采访同学们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平均数 知道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一种是。。。那什么时候移多补少 什么时候用求和平分?我们来具体操作操作 出示习题一 笔筒问题 师:你用的什么方法 师:这样的题用移多补少方法特别简单 我把它画成了一幅统计图 大家来看一看,用手比划一下,从哪移到哪

师:横过来再看 你还能看懂吗?这回怎么移?取下长的补短的有一个成语 叫做 生:取长补短 师:对了 这是生活中的说法 在数学上取长补短就叫做移多补少 再看,看谁的眼力好?这三条丝带 哪条最长?那条最短?要求它的平均长度,我听同学们的指挥,来说一说我用剪刀怎么剪?一定相等吗? 生:先看一看它们的长度

师:热烈掌声 老师量好了 看一看 在本上算一算 剪下几厘米 就一样长了?

师:总数54平均数 8 师:刚才谁没有说清楚?这回你能再说一说吗?

师:同学们,有的时候用移多补少很方便 有的时候啊 需要数据 用求和平分 学了平均数 我想问问大家,以前你们用过平均数吗?现在咱们来用一下 师:请大家当经理 经理要有数学头脑 出示蛋糕店条形统计图 师:观察横纵轴各表示的是什么

师:我是员工,现在要问经理们问题了?

师:哪天卖出的草莓蛋糕最多?哪天卖出的最少那?分析一下什么原因那? 师:你会不会采取点经营手段那? 师:下周我们做多少个草莓味蛋糕合适?光告诉我结果我不懂,你能不能用数据说话 来 试一试

师:你们算的数据仅可以作为参考,具体数据还得市场说了算 师:经理当完了,咱们再来当当队长 篮球队队长

师:篮球队几人平均身高是? 篮球队有一人的平均身高是155厘米 可能吗?

生:可能

师:平均身高160 并不是每人一样 可能有人高于160 也有人低于160 我找来他们量了一下身高 大家看 最矮的人155 有个规律你们看到了吗?最中间的正好是160厘米 这就是什么数 生平均数 师:有一天篮球队来个新人 这回怎么算平均数?

师:算完我吓了一跳啊 新的平均数 原来五个人都达不到 你说这人的身高会是什么样?

师:中国篮球队有个人特别高 谁?他的身高235米 师:大家课下可以算算他们的平均身高 我的问题是 姚明来了后,得到新的平均身高 五人都达不到 这平均数还平均吗?你们思考一下

师:回顾一下 今天学习的是平均数 刚才学到中间一半的时候 我问了两个同学 你觉得平均数什么数 现在经过两次体验 你觉得平均数是什么数? 生:最大最小之间 师:一开始比赛 四次都是男生赢 女生想不想再来一次比赛?我帮女生跟男生提个要求,来个中级决赛,男生害怕不?刚才的比赛结果是这样的。女生说为了节省时间男生就不在比赛了,女生前五个人也不比了,再来一个人 这回 男生你们害怕了吗?

生:不怕 比的是平均数 师:不过老师了解了一下 这个人可是神秘高手啊 老师的问题是 她只要投进去多少个,男生女生就能打成平手? 谁知道答案 悄悄告诉老师 生:12个

师:你是怎么想到12的

师:不过女生队还没赢,只是打成了平手,如果想赢的话,这个高手至少得投中多少个?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课后同学们去了解一下生活中哪里会经常用到平均数,了解后和同学老师交流一下。

下载北师大版平均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版平均数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平均数》教案

    《平均数》教案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平均数》教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平均数》教案 教学内容:国标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92~94页。教学目标:知识......

    平均数教案

    平均数 一、教学内容:平均数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平均数的过程,学会寻找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总后分,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

    平均数教案

    出示教科书第42页的例题1的统计图 教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统计图的内容。 提问:我们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子?什么叫“平均”? 教师:怎样才能使4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子个......

    《平均数》 教案(精选五篇)

    《平均数》教案 教学内容平均数,人教数学4B(2013.5第1版)教材90—9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理解平均数的统计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分......

    平均数教案及反思

    教学内容:教科书49-51页例3、练一练、练习八1-4题。 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 并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

    平均数问题教案

    平均数问题 教学目标: 1:认识什么是算数平均数、加权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基准数平均数。 2:学会解决平均数问题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如何解决复杂平均数问题,弄清......

    统计平均数教案

    “统计—平均数”教案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2~94页。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

    北师大版小升初典型问题:平均数

    北师大版小升初典型问题:平均数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