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些少些教学设计专题
【网络综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同样多、多些、少些】 教学目标
(一)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初步知道“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
(二)学习用数学语言表达“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和谁同样多”。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物体的多少。
难点: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
课前准备
(一)教具:小花、树叶、小兔、萝卜、小鸡、小鸭、苹果、桃子图片。田字格小黑板,绒板。
(二)学具:每人准备圆片、方块、三角形各10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学习新课
1.初步建立“同样多”的概念。
(1)出示绒板图。(事先将小花和树叶混放在绒板上)
师问:谁能告诉大家,是花多,还是树叶多?
师说:要想知道花多,还是树叶多,我们先进行分类,把它们排列整齐,再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老师把花和树叶排列成两排)
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
老师带领学生说:一朵花对一片树叶,一朵花对一片树叶……(老师边说边连线)
师说:每朵花都对上一片树叶,每片树叶都对上一朵花。没有多余的花,也没有多余的树叶。说明花和树叶怎么样?(同样多)
学生练说:花和树叶同样多。树叶和花同样多。
(2)出示萝卜和小兔图:
老师先摆出4个萝卜,再摆出4只兔子。
师问:
①这幅图表示什么?
②谁能告诉大家,萝卜多,还是兔子多?
师说:要想知道萝卜多,还是兔子多,我们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老师带领学生边说边画线:一个萝卜对一只兔子,一个萝卜对一只兔子……正好,都对上了。没有多余的萝卜,也没有多余的兔子。我们就说萝卜和兔子同样多。指名学生练习说:萝卜和兔子同样多。兔子和萝卜同样多。
(3)摆一摆:
①左边摆3个圆片,右边摆方块,方块要和圆片同样多。想想应该摆几个方块。
②上排摆5个圆片,下排摆三角形,三角形要和圆片同样多,应该摆几个三角形。
2.初步建立“多些”、“少些”的概念。
(1)出示小鸡小鸭图:
老师在黑板上先贴出2只小鸡的集合图,对着小鸡贴出1只小鸭的集合图。
师问:小鸡和小鸭是同样多,还是哪个多些,哪个少些?
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要想知道小鸡和小鸭是同样多,还是哪个多些、少些,就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把这个圈里的小鸡和那个圈里的小鸭一只对一只地对起来。齐说:“一只小鸡对一只小鸭”。(学生说,老师画线。)
师问:
①小鸡和小鸭都对上了没有?(没有)
②有多余的小鸡吗?(有)
③有多余的小鸭吗?(没有)
师说:小鸭没有多余的,而小鸡有多余的,就是小鸡多些,小鸭少些。就可以说:小鸡比小鸭多,反过来说,小鸭比小鸡少。
学生自己小声练习说、指名说。
(2)出示苹果、桃子图:
老师在黑板上先贴出2个苹果的集合图,对着苹果再贴出3个桃子的集合图。
师问:我们怎样来比较苹果和桃子,哪个多些,哪个少些?(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
师说:对,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同学们说,老师画线:一个苹果对一个桃子,一个苹果对一个桃子。
师问:比的结果是什么?(苹果比桃子少)还可以怎么说?(桃子比苹果多)
学生小声练习说。
(3)摆一摆:
①左边摆4个圆片,右边摆三角形,三角形要比圆片多1个。
②左边摆5个方块,右边摆圆片,圆片要比方块少2个。
③上排摆6个圆片,下排摆三角形,三角形要和圆片同样多。
(二)巩固反馈
1.出图,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学生说,老师连线。或指名学生上前连线。
2.在课本上做练习一第2,3题。
3.做写字的准备练习。
(1)练习画横线:
师说:画横线时,由左向右一笔写完。横要写平,要写在田字格左半格的横虚线上。(老师示范)
学生在书上田字格里写横。
(2)练习画竖线:
师说:画竖线时,由上到下一笔写完。竖要写直,要写在田字格左半格的中间,上下要留空。(老师示范,学生在书上田字格里写竖)
(3)练习画半圆:
师说:画半圆时,弯要拐得圆一些。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的左上格练习画半圆,再在田字格的左下格画半圆。
课堂设计说明
一、在建立“同样多”的概念这个环节上,先设计了小花和树叶比多少的准备题。而且把花和树叶混放在一起,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去探索,去思考。再通过老师的直观演示,使学生清楚看到要先分类,然后排列成行,再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样在进行萝卜和小兔比多少时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二、在建立“同样多”,“多些”、“少些”的概念后,都安排了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同样多”、“多些”、“少些”的理解。
三、课堂上老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回答问题。如: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四、巩固反馈的第1题是为做好书上作业做准备的。[ 结 束 ]
第二篇:少些抱怨,多些改变
最近在读一本书,名字叫《不抱怨的世界》,该书的作者还发起了一场神奇的活动——“不抱怨”运动,让人们明白如何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我也想感受一下“紫手环”的魔力,为此专门找到这本书。
其实每个人都曾有抱怨的时候,在我们的生活中、工作中免不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或者不愉快,便会开始抱怨,抱怨的多了人就会变得消极,慢慢的整个人都会变得负能量满满,从而恶性循环,有些还会为自己的抱怨找借口,美其名曰“宣泄”。其实人们也知道,抱怨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因为一切事物并不会因为我们的抱怨就会改变,困难还是需要自己去克服,问题还是在等待人们去解决。我们可曾想过,如果把抱怨的时间和精力用来思考、用来积极解决问题,那样不是更好吗?
通过阅读《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我发现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反照着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自己,并且勇于面对真实的自我,敢于剖析自我。通过了解作者的“不抱怨”运动,我让自己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用“紫手环”来提醒自己,不抱怨,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学会积极面对,让内心变得强大,正如这本书开卷语所说的:“紫手环”只是一种象征、一种媒介、一种手段,最根本的还是改变自己的内心。
抱怨是一种浪费与消耗,我们为何不将抱怨丢弃?那我们剩下的就是乐观与快乐,一切都会变得积极向上、更加和谐。正如书中所言,“凡是你所渴望的东西,你都有资格得到,快朝梦想前进吧。不要打压自己、替自己找借口,或是假借批评和抱怨,将注意力转移。你应该要接受不安感来袭,同时再这样的时刻支持自己。”让我们为自己准备一个“紫手环”,时刻提醒自己,努力让自己做一个不抱怨的人,做一个乐观向上的人,一起感受生活的美好。
第三篇:《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设计及说明
《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设计及说明
棠下小学 杨小平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0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同学合作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 “多些”“少些”。
谈话: 同学们,瞧,这是什么?(智慧星)这些漂亮的智慧星呀,是小猴和小兔比赛时折的,你们想知道比赛结果吗?请看黑板。
黑板出示例题: 小猴和小兔比赛折智慧星。小猴说:“我折了34个。”小兔说:“我折了38个。
(教师在黑板上贴动物图片并板书34和38)
提问: 听了小猴和小兔的对话,你知道了什么?请在四人小组中交流。四人小组交流后汇报。
可能出现的回答: 小兔赢了比赛,小猴输了;38大于34,34小于38;小兔折的比小猴多,小猴折的比小兔少。引导: 你怎么看出小兔赢了?小兔折的比小猴多很多吗? 得出: 小兔折的比小猴多一些。(板书“多些”)提问: 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同桌互相说一说。得出: 小猴折的比小兔少一些。(板书“少些”)
[设计目的: 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童话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便于教学的展开。]
2. “多得多”“少得多”。
谈话: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些听课的老师,谁愿意说一说我们教室现在有多少位老师?请大家数一数。学生活动,数出教室老师的人数。
谁再来说一说我们班有几个同学?(分别板书老师的人数和学生的人数)
提问:老师的人数和学生的人数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可能出现的回答:学生的人数多,老师的人数少;学生的人数比老师的人数多,老师的人数比学生的人数少。
引导: 学生比老师只多一点吗?(不是)得出: 学生比老师多得多,老师比学生少得多。
请同桌再用“多得多”和“少得多”互相说一说。(板书:“多得多”“少得多”)
[设计目的: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熟悉的事,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达和交流的作用,建立数感。]
3. 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不仅要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而且要反映数量相差的程度时,就可以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来表达。
4、课间休息: 欣赏一分钟欢快的音乐。
提问: 这段音乐好听吗?播放这首曲子用了1分钟,我们上一节课需要多长时间?(40分钟)谁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将这两个时间比一比?
得出: 一节课的时间比这首曲子的时间长得多,这首曲子的时间比一节课短得多。
引导:你知道有哪些事情所用的时间要比一节课的时间长一些?(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目的:听1分钟音乐使学生感到轻松,同时又和新知识联系在一起。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新知的体验。]
二、质疑反馈,点拨引导。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生1:“多一些”、“多得多”我觉得有点乱。生2:“少一些“、“少得多“我也不太理解。)师:多勇敢,不懂就问。那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几岁啊? 生:想!
师:(故作神秘)你们猜一猜啊。生1: 26岁。师:比26岁多一些。生2:35岁。师:比35岁少一些。生3:33岁。师:比33岁少一些。生4:30岁。师:再多一点。生5:31岁。
师:是啊,你们才7、8岁,老师的岁数可比你们多得多。
[设计目的:通过让学生猜老师的年龄,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同时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今天所学的知识?
四、活动
出示: 小猴拿着卡片50,小兔拿着卡片45。
讲述: 小兔和小猴打算用今天学习的“少些”“多些”“少得多”“多得多”这些词玩一个游戏。你们想不想玩?
活动方法: 两人各拿一张卡片,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将两个数比一比。[设计目的: 此环节重在学以致用,让学生在游戏中灵活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在运用中进一步加深体会。]
第四篇:一年级数学下册 多些、少些 教学反思 苏教版
多些、少些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并会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会使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数感。针对教学目标,应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
1.着力于学生的语言发展,能用完整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多些、少些”,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充分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利用身边的例子引入。上课开始,我就问学生:教我们的老师有多少?我们班有多少人?学生兴趣挺高,一起在数教我们的老师有多少人,然后再数我们班有多少人,这样既巩固了学生数100以内的数,也让学生学习的劲头高涨。数出:老师7人,学生51人(板书)。然后由这两个数据让学生明白:“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然后还是用身边的例子:男生和女生的人数(人数差不多),来引入本课的另一个知识:多一些和少一些。这样,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效果挺好。
3.采用欢快轻松的教学方式,避免单调的模仿和说教。
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和少一些”的含义后,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以便更加熟练理解。让孩子们互相举例子,更加巩固含义。然后全班交流:孩子们举的例子挺好:比如说:我又10支铅笔,小红又50支,小红的比我的多得多等例子,加深学生多两个数之间大小关系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第五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多些少些》课堂实录、教学反思及评析
“多些少些”课堂实录、教学反思及评析*
大庆石化总厂一小 孙明霞执教/◇李一鸣评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往后看一看,今天来听课的老师多吗?
生:(兴奋地看)多!
师:听课老师的人数和我班同学的人数相比怎么样?
生:听课老师的人数比我班同学的人数多得多。
师:我们班有多少人?
生:58人。(师板书:58)
师:我在大庆教的班级有46人(板书:46),我们这两个班的人数相比,58比46怎么样?生:58比46多一些。
师:46比58怎么样?
生:46比58少一些。
师:现在老师把数改变一下(板书成:158,146),这两个数相比呢?生:158比146多一些,146比158少一些。
师:这两个数相比呢?(师边说边板书成:8 158,2 146)
生:8 158比2 146多得多,2 146比8 158少得多。
师:这些数都是万以内的数,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万以内数的比较——多些少些。(板书课题)
教学反思我利用现场的环境引入新课,为新知作铺垫。通过数的变化,让学生初步感知,数目增大,比较结果也会变化。通过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决定在新课的教学中是否选用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讨论,自己研究新知。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我发现无论是试讲,还是在这节课上,学生们的表现都相当出色。学习气氛活跃,用词也很准确。总之,引入阶段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评析这样的导入简洁、有趣。既复习了旧知,又灵活运用了现实情境,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开
1.例题的探讨
现在,老师领你们去参观三所学校(多媒体演示)。看看这是哪几所小学,每所学校有多少人。
生:育红小学,有800人。
生:实验小学,有2 000人。
生:胜利小学,有650人。
师:我们把这三所学校的学生人数进行比较,看能得出哪些结论。我们来分组讨论,同学之间相互说一说。(学生讨论时,师板书2 000,800,650,然后参与学生的讨论)师:谁想把讨论的结果说给老师听?
教学反思不小心说成了“说给老师听”,看样子老师在上的思想在我脑子里还没有彻底清除,今后一定要把老师的架子放下来,真正以平等的意识对待学生,以宽容的心胸接纳学生,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生:实验小学的2 000人比胜利小学的650人多得多。
(师板书:多得多)
生:胜利小学的650人比实验小学的2 000人少得多。
(师板书:少得多)
生:实验小学的2 000人比育红小学的800人多一些。
生:应该是实验小学的2 000人比育红小学的800人多得多。
师:2 000人比800人是多一些,还是多得多,用哪一个词描述更合适呢?请同学们再讨论讨论。
(讨论之后,大多数学生仍坚持说是多一些)
教学反思这是我没料到的。在试讲的过程中,只有个别学生说是“多一些”,经过再次讨论,就基本达成了一致——用“多得多”比较合适。面对上面这种出乎预料的情况,我略加思考,改变了原来的思路,进行了如下处理。
师:请同学们把这三个数2 000,800,650放在一起看,那么2 000和800比用哪一个词更恰当呢?谁能说一说理由?(我有目的地找了一个学生回答)
生:我觉得用2 000比800多得多较恰当。这三个数中,2 000比800多了1 200,而800比650只多了150,所以2 000比800应该是多得多,800比650才应该是多一些。师:有道理,我也认为多得多更合适。大家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师板书:多得多)
师:还有别的结论吗?
生:800比2 000少得多。(师板书:少得多)
生:800比650多一些,650比800少一些。(师板书:多一些/少一些)
师:还有吗?
教学反思学生没有再说出别的结论。其实能得出6个结论,并能用恰当的词来描述,已经达到了教学目的。“比较多少”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同的数相比,所用的词语也会不同。这个班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多些少些”的知识,就有这么高的参与程度,并且学习状态特别好,遇到问题能够进行争议和讨论,可见平时教师的训练是非常到位的。
如果是使用实验教材,我相信还会出现我在试讲时出现的下列情况:实验小学的人数和育红小学的人数合起来比胜利小学的人数多得多;育红小学的人数和胜利小学的人数合起来比实验小学的人数少一些;等等。此环节的处理,虽然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我想还是值得的。作为教师就应以学生为本,而不应以备好的教案为本。
评析“多一些”和“多得多”没有一个绝对标准,学生出现不同的理解是正常的,教师应适当引导,再让学生讨论,淡化教师的“裁判”作用,这样处理好。但教师提问后,留给学生的时间太短,对学生的答问采用“挤牙膏”的形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较小。建议在小组充分讨论后,让小组代表汇报,其他小组评价或补充。
2.例题的拓展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我们把三所学校的人数相比较得出了这些结论,谁还能再举几个数和它们比比?
生:8 000比2 000多得多。
生:600比800少一些。
……
教学反思当时学生举手非常踊跃,都想表现自己,我忍不住多提问了几位学生。现在想来,如果当时让学生同桌或前后相互说一说,效果也许会更好。提问形式毕竟有它的局限性,达不到人人参与的程度。
师:(小结)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通过刚才的比较,请你们想一想,一个数和不同的数进行比较,结果一样吗?
生:(齐答)不一样!
师:对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是对具体数的比较来说的,它不是固定的。
三、练习巩固,实际应用
师:我们参观完了学校,下面老师领你们去参观南宁市最大的商场,请你们猜一猜商品的价格,愿意吗?
生:(齐答)愿意!
(师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先把图中商品的价格填在书上)
师:老师说一种商品,请你们把它和图中这台9 000元的电脑的价格相比。听好了,一台冰箱的价钱比一台电脑的价钱少得多,冰箱的价钱大约是多少?看谁猜得最接近。生:5 000元。
师:比5 000元少一些。
生:3 000元。
师:比3 000元多一些。
生:4 000元。
师:嗯,可以啦,冰箱的价钱大约是4 000元。下面我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先说一种商品的价钱,然后和图中某种商品相比,其他的同学一起来猜猜,看谁猜得最接近。
教学反思这个练习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一个学生说微波炉的价钱比电视机的1 100元多得多,一名学生猜8 000元,出题的学生马上给予了肯定。
我想学生可能不知道微波炉的实际价钱,只是随便猜。另外,我本来是想让学生像老师刚才那样用上“多一些”、“少一些”等词语,没想到学生说出一个价钱,出题的学生马上就给予了肯定。我在试讲时,此题的效果非常好,练习了这节课所讲的“比多少”的词语。这节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我认为还是学生不熟悉教材,在教材前面的内容里已经学习过逛商场,练习过填价格,学生对常见电器的价格应该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所以在练完这道题后,本来我还设计了一些调查表,想让学生再相互说一说、比一比,可惜在这节课中此环节没有处理好。作为教师,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应该随机设计另外一种学生熟悉的内容,从而达到预想的效果。
评析学生对大件电器的价格缺乏感性认识,建议此练习作适当修改。“猜一猜”这种练习形式很好,特别是学生猜不中时,教师采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和“少得多”,让学生逐步调整,这样处理很好。如果能让学生自己主持互相猜一猜,那就更精彩了。(2001年4月在第一届全国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研讨会上获研究课优秀探索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