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课程复习(五篇)

时间:2019-05-12 02:57: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病理学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课程复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病理学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课程复习》。

第一篇:病理学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课程复习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知识框架

重点内容

第一节 再 生

掌握 再生的概念和各种细胞的再生能力。熟悉 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了解 细胞再生的影响因素。1.再生的概念

由损伤周围组织的同种细胞进行修复称为再生。

2.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

3.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3.1上皮组织的再生

3.1.1鳞状上皮再生基底层细胞分裂增生→单层上皮→鳞状上皮。3.1.2腺上皮再生腺体基膜完好的腺上皮损伤后可完全性再生修复。3.2纤维组织再生 受损伤处的成纤维细胞分裂、增生→合成并分泌前胶原蛋白→纤维细胞周围形成胶原纤维。3.3血管再生

3.3.2大血管修复,首先手术吻合断裂处随之内皮细胞分裂增生形成内膜,中膜由瘢痕修复完成。

3.4肌组织再生肌膜完好的横纹肌损伤可完全性再生。3.5神经组织再生

3.5.1脑及脊髓的神经细胞坏死后不能再生,由神经胶质细胞及其纤维修复,形成胶质瘢痕。

3.5.2外周神经受损后,若与之相连的神经细胞仍然存活,则可完全再生。

第二节 纤维性修复

掌握 肉芽组织的概念及功能。

熟悉 瘢痕组织的形态及功能。

了解 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的形成过程和机制。1.肉芽组织的概念及功能

1.1肉芽组织概念新鲜肉芽组织呈细颗粒状,鲜红色,湿润,柔软,易出血,似肉芽故称之。由大量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少量炎性细胞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

1.2功能及结局 1.2.1功能(1)抗感染保护创面。(2)填补创口及缺损。

(3)机化血栓,坏死组织,异物、炎性渗出物。1.2.2结局

第三节 创伤愈合

掌握 创伤愈合的过程和创伤愈合的类型。熟悉 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了解 骨折的愈合。1.皮肤创伤愈合

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以皮肤手术切口为例,伤口愈合过程为:①伤口早期变化;②伤口收缩;③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④表皮及其他组织再生。

2.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2.1全身因素年龄、营养。

2.2局部因素感染与异物;局部血液供应状态;神经支配存在;电离辐射

损伤。

链接

(1)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肝细胞坏死范围大,肝小叶网状纤维支架塌陷,再生肝细胞难以恢复原来的肝小叶结构而形成结构紊乱的肝细胞团(见于亚急性重型肝炎、肝硬化)。

(2)创伤性神经瘤:断裂的神经纤维两端相距太远或其他原因,使再生的神经纤维与增生的结缔组织混杂存在,形成疼痛性小结节。(3)心肌梗死患者应首先测定血清酶的变化及心电图检查。

(4)瘢痕疙瘩:又称为肥大性瘢痕——突出于皮肤表面并向周围不规则地扩展的瘢痕(临床称为“蟹足肿”),与体质特殊或因生长因子分泌过多有关。(5)不良肉芽组织:不均匀颗粒、灰白色、多量炎性渗出物坏死组织覆盖,触之不出血。

第二篇:病理学考试损伤的修复习题及答案

第3章 损伤的修复习题及答案

一、A 型题 .下列哪种细胞属于永久性细胞

A.肾小管上皮细胞 B.心肌细胞 C.肝细胞 D.表皮细胞 E.造血细胞 2 .下列哪种情况,组织不能完全再生

A.一个肺小叶的坏死 B.一骨多发骨折 C.断裂后缝合的肌腱 D.肝脏多发点状坏死 E.直径约 10cm 的表皮缺损 3 .皮肤损伤后由结缔组织取代的过程称为

A.不典型增生 B.完全性再生 C.异常增生 D.瘢痕修复 E.化生 4 .创伤伤口的收缩是在

A.受伤后 2 - 3 天后发生,直至 14 天左右停止 B.受伤后 1 - 2 天后发生,直至 14 天左右停止 C.受伤后 3 - 4 天后发生,直至 14 天左右停止 D.受伤后 1 - 3 天后发生,直至 14 天左右停止 E.受伤后 4 - 5 天后发生,直至 14 天左右停止 .肉芽组织具有收缩功能、同时又能产生基质和胶原的细胞是 A .血管内皮细胞 B .肥大细胞 C .纤维细胞 D .成肌纤维细胞 E .中性粒细胞 6 .肉芽组织抗感染的主要成分是

A .毛细血管 B .成纤维细胞 C .炎细胞 D .细胞外基质 E .成肌纤维细胞 7 .肉芽组织的结局是

A .填补缺损 B .纤维化 C .抗感染

D .能产生细胞外基质 E .分泌大量成长因子,调控细胞再生 8.由肉芽组织生长修复的伤口称为

A .一期愈合 B .二期愈合 C .伤口愈合 D .再生 E .纤维性修复 9.下列哪项是伤口二期愈合的特点

A .创面小 B .创面不洁、伴感染 C .手术切口 D .肉芽组织少 E .形成瘢痕小

二、X 型题 .纤维组织再生是,成纤维细胞的来源是

A .静止状态的成纤维细胞转变而来 B .未分化的间叶细胞转化而来 C .肉芽组织 D .结缔组织化生 E .血管内皮细胞索转化而来 11 .新生毛细血管通透性较高的原因有

A .新生毛细血管腔小 B .基膜不完整 C .内皮细胞间隙较大 D .内皮细胞间隙较小 E .毛细血管彼此吻合形成袢状 12 .肉芽组织中的巨噬细胞能分泌

A . IL-1 B . PDGF C . FGF D . TGF-β E . TNF 13 .健康肉芽组织有下述特点

A .苍白色、高出皮肤 B .鲜红色 C .颗粒状 D .表面湿润 E .表面污浊 14 .瘢痕疙瘩形成可能与

A .成肌纤维细胞的量有关 B .患者体质有关 C .成纤维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有 D .肥大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有关 E .血管内皮细胞有关 15 .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有

A .年龄 B .局部血液循环状态 C .神经支配 D .维生素 C E . Zn 等微量元素 16.慢性肺淤血病人临床可出现

A.心脏增大 B.咳铁锈色痰 C.血性痰 D.呼吸困难、紫绀 E.湿啰音 17.肉眼观察混合血栓的病理特点是

A.干燥、易碎 B.均质、柔软 C.无光泽 D.红白相间、分层 E.与血管壁相连

三、名词解释 18.修复(repair)19.再生(regeneration)20.不稳定细胞(labile cells)21.稳定细胞(stable cells)22.永久性细胞(permanent cdlls)23.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24.瘢痕组织(scar tissue)25.创伤愈合(wound healing)26.一期愈合(primary healing)27.瘢痕疙瘩(keloid)

四、问答题

28.简述肉芽组织的肉眼与镜下特点、功能及转归。29.试述肉芽组织各成分与功能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A型题

1.B 2.A 3.D 4.A 5.D 6.C 7.B 8.E 9.B

二、X型题

10.AB 11.BC 12.ABCDE 13.BCD 14.BD 15.ABCDE 16.ABDE 17.ACD

三、名词解释(此处仅列出答案要点)

18.①机体部分细胞和组织的缺损;②周围健康细胞分裂、增生;⑧修补、恢复缺损的过程。19.①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②修补缺损。

20.①此类细胞的再生能力最强;②不断地增生,以代替衰亡和破坏的细胞;⑧常见于粘膜上皮细胞、表皮、淋巴造血细胞等。

21.①生理状态时,该类细胞处于 G。期,增生现象不明显;②当受损伤时,则进入 DNA 合成前期(Gl 期),表现出较强的再生能力;③包括各种腺体和腺样器官的实质细胞、间叶细胞。

22.①出生后都无分裂、增生能力;②破坏后则成为永久性缺损;③包括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

23.①新生的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②炎细胞浸润;③肉眼: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24.①肉芽组织改建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②肉眼:收缩状态,灰白色、半透明、质硬韧;③镜下:透明变性的纤维结缔组织。

25.①皮肤等组织的离断缺损;②组织的再生或增生所进行修复的过程。

26.①条件: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无异物,创面对合严密的伤口;②形成瘢痕规则、整齐、小、线状。

27.①瘢痕组织增生过度;②突出皮肤表面,向周围扩延;③不能自发消退;④发病机制与体质或肥大细胞分泌生长因子有关。

四、问答题

28.①肉眼: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嫩;②镜下: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各种炎细胞;③功能:抗感染,保护创面;填平创口或其他组织缺损;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或其他异物;④结局:间质的水分逐渐吸收、减少,炎细胞减少并消失,部分毛细血管腔闭塞、消失,少数毛细血管改建为小动脉和小静脉,成纤维细胞变为纤维细胞,肉芽组织最后形成瘢痕组织等。29.①炎细胞可以抗感染、清除异物,保护创面,巨噬细胞尚可促进组织再生和增生;②成肌纤维细胞可使伤口收缩;③毛细血管可提供局部组织修复所需的氧和营养,同时也有利坏死组织吸收和控制感染;④肉芽组织的所有成分有填补组织缺损及机化的功能。

第三篇:病理学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课程复习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知识框架

重点内容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掌握 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及萎缩的类型。熟悉 肥大、增生、化生的分类。了解 生理性的萎缩、肥大、增生。1.萎缩(atrophy)1.1概念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1.2萎缩的原因和分类

2.肥大(hypertrophy)2.1概念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2.2肥大分类 2.2.1生理性肥大

2.2.2病理性肥大代偿性肥大(左心室向心性肥大),内分泌性肥大。3.增生(hyperplasia)3.1概念组织或器官的实质细胞数量增多。3.2增生的分类

4.化生(metaplasia)4.1概念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取代的过程。

4.2化生的类型

4.2.2间叶组织化生软骨化生、骨化生,如成纤维细胞损伤分化为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

链接

(1)具有较强的细胞分裂增殖能力的器官组织(如子宫、乳腺),其肥大可以是细胞体积增大和细胞数量增多的共同结果。

(3)同胚层上皮化生较多见,跨胚层化生少见。化生改变了原有细胞的功能,甚至导致恶变。

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掌握

(1)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2)玻璃样变性的概念、类型及病理变化。(3)坏死的概念、基本病变、类型和结局。

熟悉 病理性色素沉着,营养不良性钙化。

了解 损伤的原因和发生机制。1.损伤的原因与发生机制

细胞膜破坏,活性氧类物质的损伤,细胞质内高游离钙的损伤,缺血缺氧的损伤、化学性损伤,遗传性变异。2.损伤的形式和形态学变化

2.1可逆性损伤(reversible injury)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蓄积的现象并伴功能低下,代谢紊乱。病因消除后多可恢复正常,因此是非致死性、可逆性损伤。

2.1.1细胞水肿(cellular swelling)(1)概念:因线粒体受损,ATP减少细胞膜Na+-K+泵功能障碍,细胞内Na+、H2O积聚。

(2)好发部位:肝、肾、心器官的实质细胞。(3)病理变化

M(大体特点的英文缩写):病变器官体积增大,包膜紧张,颜色变淡,质软。m(镜下特点的英文缩写):细胞体积增大,胞浆疏松化→气球样变。2.1.2脂肪变性(Fatty change)(1)概念:中性脂肪特别是三酰甘油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胞质中(或除脂肪细胞外的细胞浆内出现脂滴)。

(2)好发部位:肝、心、肾器官的实质细胞。(3)病理变化 1)肝脂肪变性

发病机制:①肝细胞内脂肪酸增多;②三酰甘油合成过多;③脂蛋白、载脂蛋白减少。

病变特点

M:肝体积增大,边缘钝,淡黄色,切面油腻感。

m:肝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脂滴,大者将细胞核挤向细胞边缘(石蜡切片HE染色时脂肪溶解呈空泡状)。

2)心肌脂肪变性(虎斑心):脂肪变性的心肌(左心室内膜下心肌和乳头肌)呈黄色,正常心肌暗红色,红黄相间呈斑纹状。2.1.3玻璃样变性(hyalinization)

(1)概念:细胞内、间质或血管壁出现均质红染半透明状蛋白质蓄积。(2)分类

1)细胞内玻璃样变,均质红染圆形小体:Mallory小体,Rusell小体,蛋白小体。2)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为胶原纤维老化的表现,见于瘢痕组织、动脉粥样硬化纤维斑块及各种坏死组织机化等。

3)细动脉玻璃样变,高血压病的肾、脑、脾细动脉玻璃样变。2.1.4病理性色素沉着(pathological pigmentation)(1)含铁血黄素(hemosiderin):巨噬细胞吞噬,降解红细胞,血红蛋白所产生的Fe3+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铁蛋白微粒聚集体,呈棕黄色或褐色颗粒。(2)脂褐素(lipofuscin):细胞的自噬溶酶体内未被消化的细胞器碎片残体,其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的呈黄褐色细颗粒混合物。

(3)胆红素(bilirubin):是胆管中的主要色素由血红蛋白衍生而来,不含铁为粗糙、金色颗粒状,血中胆红素增高时,皮肤黏膜出现黄疸。2.1.5病理性钙化

(1)概念:骨和牙齿以外组织中固态钙盐沉积。

(2)营养不良性钙化:固态钙盐沉积于血栓、异物、坏死或即将坏死组织内。

转移性钙化:由于钙磷代谢障碍所致正常肾小管、肺泡壁、胃黏膜等处的多发性钙化。

2.2不可逆性损伤(坏死、凋亡)2.2.1坏死(necrosis)的概念 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1)坏死的基本病变:①核固缩;②核碎裂;③核溶解。

(2)坏死的类型 1)凝固性坏死

M:坏死组织呈凝固状态,干燥,质实,灰黄色。

m:细胞微细结构消失,组织结构轮廓仍可保存,坏死与健康组织分界明显。由于缺氧、缺血、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多见于心、肝、脾、肾。

干酪样坏死,为特殊类型的凝固性坏死,见于结核病。M:因含脂质多,色黄质细腻,呈奶酪状。m:组织坏死彻底呈无结构颗粒状红染物。2)液化性坏死

3)纤维素样坏死:胶原纤维肿胀断裂呈细丝状、颗粒状或小条块状无结构物质,其PAS染色结果相似于纤维素,见于风湿病、恶性高血压。4)坏疽(gangrene):局部大块组织坏死伴腐败菌感染(表1—1)。

(3)坏死的结局 1)溶解吸收 2)分离排出

糜烂:表皮黏膜坏死组织分离排出形成浅缺损。

溃疡(ulcer):表皮黏膜坏死组织分离排出形成深缺损。

窦道(sinus):组织坏死后形成一个开口于皮肤黏膜表面或开口于空腔器官的深在病理性盲管。

瘘管(fistula):组织坏死后连接两个内脏器官或从器官通向体表有两个开口的病理性管道。

空洞(cavity):坏死组织通过自然管道排出后残留的空腔。3)机化与包裹

机化(organization):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血栓、异物的过程。

包裹:肉芽组织包绕坏死组织。4)钙化:固体钙盐沉积。

第三节 凋 亡

掌握 凋亡的概念和生物化学特征。

熟悉 凋亡与坏死的区别。

了解 凋亡的机制。1.凋亡的概念

体内外因素触发活体内个别(或数个)细胞主动地程序性死亡方式。2.凋亡的形态学特点和生物化学特征

2.1凋亡的形态学特点 细胞皱缩,胞质致密,核染色质边聚→核裂解,胞质出芽→凋亡小体。

2.2生物化学特征早期DNA规律降解为180~200bp片段,琼脂凝胶电泳呈特征性梯形带。

3.凋亡和坏死的比较

从机制、诱因、死亡范围、形态特征、生化特征和周围反应比较。

链接

(1)心肌脂肪变性和心肌脂肪浸润的区别 心肌脂肪变性:心肌细胞内脂质沉着。

心肌脂肪浸润:心外膜过多脂肪沉积并沿间质伸人心肌细胞之间,成为脂肪浸润。

(2)凋亡与坏死的比较(表1-2)

第四篇:病理学练习第一章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习题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习题:选择题 单选题

 1.易发生干性坏疽的器官是:

A.肺 B.阑尾 C.膀胱 D.四肢 E.子宫

2.细胞水肿和脂变常发生在:

A.肺、脾、肾 B.心、脾、肺 C.心、肝、肠 D.肝、肾、脾 E.心、肝、肾

3.下列哪种组织再生能力最强: A.腺体 B.骨骼肌 C.神经细胞 D.软骨 E.平滑肌

4.缺碘所致的甲状腺肿大属于: A.过再生性增生 B.再生性增生 C.甲状腺肥大 D.内分泌障碍性增生 E.甲状腺增生合并肥大

5.“肥大”是指:

A.实质细胞数目增多 B.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C.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D.是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E.间质增生

6.在组织学上看到有细胞核固缩、碎裂、溶解时.说明: A.细胞正开始死亡 B.细胞的功能还有可能恢复

C.细胞的功能虽然可能恢复,但已极为困难 D.细胞已经死亡了一段时间

E.细胞浆可能还没有发生改变

 7.肉芽组织的基本组成成分是:

A.新生毛细血管的纤维细胞 B.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 C.新生毛细血管和单核细胞 D.单核细胞、巨细胞和淋巴细胞形成的结节 E.以上都不是

8.一种成熟的组织变成另一种成熟组织的过程称: A.机化 B.钙化 C.分化D.化生 E.适应

9.四肢骨折石膏固定后引起的骨骼肌萎缩主要属于: A.神经性萎缩 B.废用性萎缩 C.压迫性萎缩 D.营养不良性萎缩 E.生理性萎缩

10.液化性坏死主要发生于: A.肺 B.肾 C.脑 D.心 E.肝

11.细胞水肿发生的机理是:

A.内质网受损 B.线粒体受损C.高尔基氏器受损 D.核糖体受损E.中心体受损

12.按组织再生能力的强弱来比较.下列各组的排列哪个是正确的? A.结缔组织>神经细胞>肝细胞 B.软骨>腱>肾小球 C.骨>平滑肌>神经细胞 D.鳞状上皮细胞>横纹肌>周围神经纤维

E.肾小管上皮细胞>骨髓细胞>脂肪细胞

13.细胞萎缩在电镜下最显著的特点是:

A.肌丝增多 B.线粒体增多C.滑面内质网增多 D.粗面内质网增多E.自噬泡增多

14.组织损伤后由结缔组织增生来修补的过程称: A.再生B.增生C.化生 D.机化 E.不完全再生

15.细胞缺氧、细胞膜受损,细胞内出现:

A.钠多,钾多,水多B.钠少,钾多,水少 C.钠多,钾少,水多D.钠多,钾少水少 E.钠少,钾多,水多

16.全身营养不良时.首先发生萎缩的组织或器官是: A.骨骼肌 B.脂肪组织C.肝D.脑 E.心肌

17.大块疤痕可引起:

A.关节运动障碍 B.器官表面凹陷C.器官变形 D.腔室狭窄 E.以上均可

18.虎斑心见于:

A.白喉 B.中毒 C.严重贫血D.肥胖 E.高脂血症

19.下列肾小管变性中.哪种损害最早? A.气球样变 B.水变性 C.脂变 D.细胞内钙盐沉着E.细胞内玻璃样变

20.下列各项中哪个是错误的? A.机化乃是用肉芽组织来取代坏死组织或异物的过程 B.单核细胞的溶酶体如果功能发生异常则不能很好的将异物排除或机化

C.包裹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机化过程

D.机体对外界侵入体内的异物.总是以机化的方式加以处理 E.机化对机体是有利的.但有时也可带来不良后果

21.支气管粘膜上皮出现鳞状上皮化生.常属于下列哪一种改变 A.分化不良 B.不典型增生 C.不完全再生 D.癌前期改变 E.适应性改变

22.下列各种组织哪一种再生能力最强? A.骨骼肌 B.神经节细胞 C.心肌 D.神经胶质细胞 E.软骨

23.以下哪一项原因不引起萎缩? A.肾盂积水 B.慢性肝淤血 C.垂体功能低下 D.四氯化碳中毒 E.脊髓前角神经细胞坏死

参考答案: 单选题:

1、D E A A D

6、D B C B C

11、B C E E A

16、B E B B D

21、E D D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习题:填空题

1.骨折愈合的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2.鳞状上皮化生最常见于________、________。3.Mallory小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坏死的结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常见的变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常见病理性萎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

7.机体的适应性改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8.形态学上可将坏死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9.玻璃样变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10.按再生能力,可将人体组织或细胞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11.苏丹Ⅲ染色可将___________________。

12.水变性和脂肪变的常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肉芽组织镜下主要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14.水变性、脂肪变性最常见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脏器。

15.坏死细胞的细胞核改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6.再生能力最强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等。不能再生的细胞有_______。再生力弱或不能再生的组织或细胞损伤后通过__________修复。17.常见的细胞内变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伤口愈合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参考答案:

1、血肿形成 纤维性骨痂形成 骨性骨痂形成 骨痂改建或再塑

2、气管 支气管粘膜

3、肝细胞内玻璃样变性时细胞中间丝前角蛋白变性形成的圆形小体

4、溶解吸收 分离排出 机化与包裹 钙化

5、细胞水肿 脂肪变 玻璃样变 淀粉样变 粘液样变

6、营养不良性 压迫性 失用性 去神经性 内分泌性

7、萎缩 增生 肥大 化生

8、凝固性坏死 液化性坏死 纤维素样坏死 坏疽

9、纤结缔组织 细胞内 细动脉壁

10、不稳性细胞 稳定细胞 永久性细胞

11、可把脂滴染成橘红色

12、缺氧 感染 中毒

13、新生毛细血管 成纤维细胞

14、肝 肾 心

15、核固缩 核碎裂 核溶解

16、表皮细胞 造血细胞 神经细胞纤维结缔组织

17、细胞水肿 脂肪变 细胞内玻璃样变 病理性色素沉着

18、早期反应 伤口收缩 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 表皮再生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习题:名词解释

1、适应: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能耐受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和刺激的作用而得以存活的过程。

2、变性: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浆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

3、萎缩: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可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

4、肥大:由于功能活跃、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5、增生:器官或组织内实质细胞数量增多称为增生。

6、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转变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的过程称为化生,是由具有分裂增殖能力的幼稚未分化细胞或干细胞转型分化的结果,通常只发生在相同性质细胞之间。

7、细胞水肿(水变性):由于线粒体受损,细胞内Na+、水过多积聚。轻度水肿,电镜下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光镜下胞浆内出现红染细颗粒。高度水肿,胞浆疏松,染色变淡,极期为气球样变。

8、脂肪变性:中性脂肪特别是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胞浆中。多见于肝、心、肾、骨骼肌等实质细胞,其中以肝脂肪变最为常见。

9、脂肪肝:显著弥漫性肝脂肪变。

10、虎斑心:心肌脂肪变常累及左室内膜下和乳头肌,与正常心肌相间形成黄红色斑纹。

11、心肌脂肪浸润:心外膜增生的脂肪组织沿间质伸入心肌细胞间。

12、玻璃样变:或称透明变,指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均质、嗜伊红半透明状蛋白蓄集。

13、Mallory小体:肝细胞内出现的红染玻璃样物质,是由中间丝的前角蛋白堆积成的。

14、淀粉样变:细胞间质中出现淀粉样蛋白质-粘多糖复合物沉淀。

15、粘液样变:细胞间质内粘多糖和蛋白质的蓄集。

16、营养不良性钙化:体内钙磷代谢正常的钙化,见于结核病、动脉粥样硬化。

17、转移性钙化:由于全身钙磷代谢失调而致钙盐沉积于正常组织内,如一些骨肿瘤。

18.坏死(necrosis):在损伤因子的作用下,活体局部组织、细胞死亡所发生的一系列形态学改变。19.坏疽:坏死组织由于腐败菌的感染而呈黑色、污绿色等特殊形态的改变。

20、干性坏疽:见于动脉阻塞静脉回流通畅时,常发生于四肢,肉眼坏死组织呈黑色,干燥皱缩,与健康组织界限清楚,全身中毒症状轻。

21、湿性坏疽: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也可见于动脉阻塞及静脉回流受阻的肢体,坏死区肿胀,呈蓝绿色,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全身中毒症状重。

22、气性坏疽:系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创伤合并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所致,除组织发生坏死外,还产生大量气体,坏死区按之有捻发感,伴奇臭,全身中毒症状重。

23、凝固性坏死:蛋白质变性凝固且溶酶体酶水解作用较弱时,坏死区呈灰黄、干燥、质实状态。

24、干酪样坏死:多见于结核病时。肉眼坏死区呈黄色,状似干酪,镜下坏死彻底,为颗粒状无结构红染物。

25、液化性坏死:组织坏死后酶的消化作用占优势,坏死组织发生溶解、液化,常见于脓肿、脑软化等。

26、纤维素样坏死:是结缔组织及小血管壁常见的坏死形式。光镜下见细丝状、颗粒状或小条块状无结构物质,染色性状状似纤维素。见于风湿病、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等。

27、瘘管:深部组织坏死后形成的两端开口的通道样缺损。

28、窦道:深部组织坏死后形成的开口于表面的深在性盲管。

29、糜烂:发生在皮肤、粘膜的浅表性坏死性缺损。30、溃疡:发生在皮肤、粘膜的较深的坏死性缺损。

31、空洞:肺、肾等内脏坏死物液化后经支气管、输尿管等自然管道排出所残留的空腔。

32、机化: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血块、脓液、异物等的过程。

33、包裹:由增生的肉芽组织将较大的坏死组织包围的过程称为包裹。

34、修复:致病因素引起局部细胞和组织损伤丧失,由邻近健康细胞再生、填充、修补、恢复的过程。

35、再生:邻近同种细胞通过分裂增殖以完成修复的现象。

36、不稳定细胞: 在生理状态下能及时从G1期进入S期,不断分裂增殖以更替衰老死亡的细胞,病理情况下再生能力也极强。如皮肤表皮、造血细胞、呼吸、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的粘膜被覆细胞等。

37、稳定细胞:生理状态下不增殖,处于G0期,在受到损伤时,可活跃增生。如肝、肾、成纤维细胞、骨细胞、平滑肌细胞等。

38、永久性细胞:再生能力弱或无,如神经细胞、心肌和骨骼肌细胞等,损伤后需瘢痕修复。

39、肉芽组织:为幼稚的纤维结缔组织,肉眼呈红色、细颗粒样、柔软,状似肉芽。光镜下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和新生的毛细血管组成,常伴有多少不等的各种炎细胞。

40、健康肉芽:新鲜肉芽组织表面呈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富含毛细血管,没有神经,触之易出血,但无疼痛,形似鲜嫩的肉芽,称为良性肉芽或健康肉芽。

41、不良肉芽:如果创面有感染,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或有异物残存时,肉芽组织生长不良,表面呈苍白色、水肿、松弛无弹性,颗粒不明显,触之不出血,表面覆盖有脓性渗出物,临床需及时清除,称为不良肉芽或非健康肉芽。

42、瘢痕疙瘩:瘢痕组织生长过度突出于皮肤表面形成肥大性瘢痕,并向周围不规则扩延。

43、瘢痕组织(iscar tissue):肉芽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转化为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增多、玻璃样变,毛细血管闭合减少,改建成瘢痕组织。

44、创伤愈合指机械性外力因素造成组织连续性中断后的愈合过程。

45、接触抑制:细胞增生分裂并互相接触时便停止生长繁殖,使细胞不致堆积的现象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习题:问答题 1.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在形态学上如何鉴别? 2.试述肉芽组织的形态和功能。

3.试以断肢再植为例说明组织的再生能力和类型,并根据所学习的病理学知识分析影响断肢再植成功的病理学因素。

4.简述良性肉芽和不良肉芽的区别? 5.试述坏疽的类型及各型的比较? 参考答案: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习题:选择题

单选题

1.槟榔肝是由____引起的:

A.肝脂变 B.肝水变性 C.门脉性肝硬化 D.慢性肝淤血 E.坏死后性肝硬化

2.下列哪项不是慢性淤血的后果:

A.实质细胞的增生 B.出血 C.含铁血黄素沉积 D.间质细胞增生 E.可并发血栓形成

3.下列哪个器官易发生出血性梗死? A.心 B.肾 C.肺 D.脑 E.脾

4.股静脉血栓脱落常栓塞:

A.下腔静脉 B.右下肢大静脉 C.右心房 D.右心室 E.肺动脉

5.下列梗死中,哪项属于液化性坏死? A.肺梗死 B.脑梗死 C.肠梗死 D.肾梗死 E.脾梗死

6.右心衰竭时引起淤血的器官主要是:

A.肺、肝及胃肠道 B.肝、脾及胃肠道 C.脑、肺及胃肠道 D.肾、肺及胃肠道 E.脾、肺及胃肠道

7.肺栓塞的后果包括以下几点,但除外

A.急死 B.肺梗死 C.间质性肺炎 D.肺动脉高压 E.右心房扩大

8.右上肢静脉血栓脱落主要栓塞于

A.肺动脉 B.脑动脉 C.肝动脉 D.心冠状动脉 E.以上均不是

9.栓子是:

A.循环血液内脱落的血栓 B.循环血液内脱落的菌落 C.循环血液内不溶于血液的异物 D.循环血液内脂肪和空气 E.以上都不是 10.右下肢静脉血栓脱落主要栓塞于:

A.肺动脉 B.下腔静脉 C.右心房 D.右心室 E.右下肢大静脉

11.下述关于肺淤血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 B.肺泡内中性白细胞和纤维素渗出 C.肺泡腔内有水肿液 D.可发生漏出性出血 E.常可见心衰细胞

12.股静脉血栓形成时.下述哪种结局不易发生? A.阻塞血流 B.机化 C.脱落 D.钙化 E.血流完全恢复正常

13.有关慢性肝淤血的叙述中,下列哪一项不妥? A.中央静脉扩张 B.肝窦扩张 C.肝细胞有萎缩 D.门静脉扩张 E.部分肝细胞脂变

14.循环血液中的凝血块,随血流运行至相应大小的血管,引起管腔阻塞的过程叫做:

A.血栓 B.血栓形成 C.血栓栓塞 D.梗塞 E.血栓栓子

15.下述因素哪种与血栓形成无关? A.血管内膜损伤 B.血流缓慢 C.血小板数量增多 D.癌细胞崩解产物 E.纤维蛋白溶酶增加

16.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双重血液循环的器官不易发生梗死 B.全身血液循环状态对梗死的形成无影响

C.动脉痉挛促进梗死的形成 D.有效的侧支循环的建立可防止梗死的发生

E.梗死多由动脉阻塞引起

17.心衰细胞是由于:

A.心衰时肺泡内巨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 B.心衰时肺泡内巨噬细胞吞噬了尘埃颗粒

C.心衰时肺泡内巨噬细胞吞噬了纤维素样坏死物 D.心衰时巨噬细胞的集聚 E.以上都不是

18.慢性肺淤血的镜下改变,下列哪一项应该除外? A.肺泡腔内有心衰细胞 B.肺泡壁增宽 C.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D.切面为棕红色 E.肺内支气管扩张

参考答案: 单选题:

1、D A C E B

6、B C A C A

11、B E D C E

16、B A E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习题:问答题 1.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在形态学上如何鉴别? 2.试述肉芽组织的形态和功能。

3.试以断肢再植为例说明组织的再生能力和类型,并根据所学4.简述良性肉芽和不良肉芽的区别? 5.试述坏疽的类型及各型的比较?习的病理学知识分析影响断肢再植成功的病理学因素。

第五篇:病理学 第十六章 寄生虫病 课程复习

第十六章寄生虫病

知识框架

重点内容

第一节 血吸虫病

掌握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的基本病理变化;肝吸血虫病及肠吸血虫病。

熟悉 尾蚴、童虫和成虫引起的病变;血吸虫病的发病机制。

了解 病因及感染途径;血吸虫卵异位寄生引起的病变。1.病因及感染途径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地方性寄生虫病。常见的血吸虫有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在我国只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主要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流行。2.病理变化

2.1虫卵引起的损害为本病最主要病变。

2.1.1虫卵沉着部位主要沉积于乙状结肠壁、直肠壁、肝。异位沉积于脑、肺等处。

2.1.3病变特点

(1)急性虫卵结节——嗜酸性脓肿:中央为1~2个成熟虫卵,表面有放射状嗜酸性均质棒状体(Hoppli现象),周围为无结构凝固性坏死区和大量嗜酸粒细胞聚集,可见Charcot-Leyden结晶。

肉眼:灰黄色、粟粒至绿豆大的小结节。

(2)晚期急性虫卵结节:在嗜酸性脓肿的周围出现肉芽组织层,其间以嗜酸粒细胞为主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

(3)慢性虫卵结节——假结核结节:急性虫卵结节形成10天后,虫卵内毛蚴死亡,坏死物质被清除吸收;虫卵崩解,破裂;单核巨噬细胞变为上皮样细胞和异物巨细胞,形成与结核肉芽肿类似的病变。

(4)纤维化结节:假结核结节纤维化,玻璃样变,死亡虫卵钙化。2.2尾蚴引起的损害 尾蚴性皮炎。

2.3童虫引起的损害 一过性肺炎;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

2.4成虫引起的损害 血栓性静脉炎伴血栓形成,血管周围炎、晚期纤维组织增生,死亡成虫周围可形成嗜酸性脓肿。3.主要器官的病变及其后果 3.1肝脏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3.2肠道病变以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最重,急性期易形成大小不

一、不规则的浅表溃疡,慢性期肠壁增厚,变硬,肠腔狭窄。

临床病理联系:腹痛、腹泻、脓血便,急性期在粪便中可见虫卵,慢性期出现肠狭窄、肠梗阻,可发生癌变。

3.3脾脏肿大。

链接

(1)窦前性门脉高压和窦后性为主的混合性门脉高压的比较(表16一1)

(2)血吸虫色素

(3)消化道溃疡的比较(表16—2)

(4)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的比较(表16—3)

(5)血吸虫病的发病机制:血吸虫虫卵进入机体后,在其发育的不同阶段诱发宿主的免疫反应造成损伤。

I型及Ⅳ型变态反应造成损伤→尾蚴性皮炎(尾蚴损害)。

机械性损伤、嗜酸粒细胞/巨噬细胞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引起损伤→过性肺炎(童虫损害)逃避了免疫攻击,成虫代谢产物造成损伤→成虫损害

下载病理学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课程复习(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病理学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课程复习(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病理学 第十五章 传染病 课程复习

    第十五章传染病 知识框架重点内容 第一节 结核病 掌握 结核病(tuberculosis)的病因、基本病理变化及其转化规律;原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发展及结局;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类型......

    病理学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课程复习

    第十三章内分泌系统疾病 知识框架重点知识 第一节 甲状腺疾病 掌握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和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熟悉 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和......

    病理学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课程复习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知识框架重点内容 第一节 充血和淤血 掌握 淤血(congestion)的概念及后果。肝、肺淤血的病变。熟悉 病理性充血的原因及病变;淤血的原因及病变。了......

    病理学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疾病 课程复习

    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 知识框架重点知识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掌握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慢性肾小......

    病理学 第十二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课程复习

    第十二章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知识框架重点内容 第一节 子宫颈疾病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子宫颈癌 掌握 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宫颈原位癌、原位癌累及腺体的概念;子宫颈癌的......

    病理学考试重点复习总结

    病理学考试重点复习总结 病理学重点名词解释(一) 1萎缩:发育正常的组织和器官的体积缩小 2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的过程。 3坏疽:......

    运动损伤与预防课程试题库[范文大全]

    《运动损伤与预防》课程试题库 一 、名词解释 1.运动损伤: 11.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2.再生: 12.晕针: 3康复: 13. 灸法: 4针刺法: 14.水针: 5.拔罐疗法: 15 .闭和性软组织损伤 6......

    病理学考试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习题及答案

    第2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习题及答案 第1章 绪论 名词解释: 1.病理学 (Pathology) 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改变,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