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案(汇编)

时间:2019-05-12 20:46: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案》。

第一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5-10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策略分析问题,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转化的含义和应用,进一步培养转化意识和能力,感受转化策略的价值。

3.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对转化策略的体验和主动应用。教学难点:会用转化策略灵活地解决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例题图片、剪刀、研究单。教学过程:

一、直观演示,在复习中引出转化策略

1.抢答游戏:考考你的眼力。

(1)下面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一些?(出示课件)用数方格的方法可以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因为左边图形有11格,右边是10格,所以左边图形的面积大。

2.(出示课件)我们已经学过许多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出示课件提问:这两个是什么图形?怎样可以得到它们的面积?如果老师把它们放到方格纸上,还可以怎样知道它们的面积?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1cm,你能判断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 根据计算公式直接计算后比较大小。相等,因为三角形的面积为8×4÷2=16(平方厘米),长方形的面积为8×3=16(平方厘米)。

3.小结:我们发现,像这样可以用数格子、用公式计算出面积的图形,都比较规则。我们称之为“规则图形”,这些图形可以用数方格和公式计算来进行面积比较。(板书出示:规则图形面积——数方格、公式计算)

二、主动探究,在交流中明晰转化策略

1.课件出示:(105页例1,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一些?)指名回答,学生猜想。

如果要比较下面这两个图形的面积是否相等,还可以直接用公式吗?为什么不可以? 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它们面积哪个大呢? 2.提出建议。

同学们可以在研究单上画一画、算一算,需要时可以动手剪拼两个实物图,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每组都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通过部分平移、旋转转化成规则图形进行比较。也就是说把原来比较复杂的图形,通过转化变得比较简单。(同步出示板书)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转化。(出示板书课题)3.教师小结:回顾一下刚才转化的过程。问题1:为什么要转化?因为原来图形不规则。

问题2:为什么能转化?发现图形凸出和凹入部分形状大小一样。问题3:怎样转化?引导学生规范说出转化过程,同步课件演示。比较转化后两个长方形的面积,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比较转化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指名引导回答:转化前两个图形面积也相等。形状变了,面积没变。强调: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进行面积大小比较,一定要注意,只能改变形状,不能改变面积。

4.即时巩固、使用策略。

分小组讨论完成练习1。指名汇报,课件演示旋转过程。

再次感受:把原来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再进行比较,可以使原本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

5.比较延伸、周长转化

练习2:请你一眼看出,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如果要比较它们的周长,哪个周长长一些?请讨论交流。

指名汇报用了什么方法。根据回答同步课件演示。现在我们平移的是图形的什么? 生:平移的是图形的边。

我们把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转化成了求长方形的周长,怎么知道它们周长相等呢? 这次转化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引导说出:形状变了,周长没变。6.回顾反思、提升理解

回顾我们以前在数学学习中曾用转化策略学习相关知识。①面积公式推导

首先我们学的是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从长方形面积公式转化过来。(根据学生回答,逐步出示课件)

学习三角形、梯形面积是从平行四边形面积转化过来的。因此这类图形面积都是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S=ab转化过来的。②计算中的转化

除了图形学习,在计算当中我们也曾用到过转化策略,请同学举例说说。(课件出示)小结:所以转化策略不光可以把复杂问题变简单,还可以把未知转化成已知,这就是转化策略的优势所在。(同步板书)

三、巩固提升,拓展思维

1.练习3:选择合适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1)出示课件,独立思考,指名说方法。根据回答演示旋转过程。(2)出示第2题讨论用了什么方法。指名说转化过程。课件同步演示。(3)出示第3题讨论: 分母是16指的是什么?分子指的是什么? 如何得出正确答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方法。如有同学选B,提问并引导发现边长比3格长。所以面积比9格大。

小结: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从涂色部分入手,也可以从空白部分入手。2.练习4 下面这题就请大家尝试用2种转化的形式来解决。指名介绍有形转化方法并演示。介绍无形转化并列式计算。

3.拓展延伸

这个图形的涂色不能能不能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来求出涂色部分的面积? 经过简单的平移、旋转(板书)不能解决,可不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根据学生回答演示并列式计算。小结:这种转化从有形转化上升到了无形的思维上的转化,这是转化的两种形式。(补全板书)

四、实践延伸,在生活中运用转化策略 1.畅谈收获。

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小故事大道理。

有位老奶奶,大女儿是卖雨伞的,小女儿是开洗衣店的。晴天,她担心大女儿的伞卖不出去;雨天,她担心小女儿洗的衣服晒不干,整天忧心忡忡。邻居周老师劝她换个角度看问题,说:“ ”老奶奶听了豁然开朗,面带笑容。

(在横线处写上你设计的周老师的话)总结:所以有些时候,换个角度去想问题,你会发现真的很不一样!其实自己快乐与否,重在心态。只要你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无论任何事情,都会是快乐的!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快乐地转化,在数学中灵活地转化!

第二篇: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转化课件和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六年级下册数学。

教材简介:

本节课是国标苏教版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单元中第一课时,内容是第71-72例一及练习十四的1-4题。本单元教学转化的策略。转化是解决问题时经常采用的方法,能把较复杂的问题变成较简单的问题,把新颖的问题变成已经解决的问题。转化的手段和具体方法是多样而灵活的,既与实际问题的内容和特点有关,也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关,掌握转化策略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更有益于思维的发展。通过例1的教学让学生联系实际感悟转化的含义,体会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转化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本单元的教学不以学生能够解决教材里的各个问题为目的,而在于学生对转化策略的体验与主动应用。具有初步的转化意识和能力,对以后的学习与解决问题将会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

目标预设:

1、教材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想到转化,并应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知识进行图形的等积,等周长的变形.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转化的含义和应用的手段,感受转化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的价值。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转化”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感受“转化”策略的价值,会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

本节课突出“四性”:即现实性、趣味性、思考性、开放性、交互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又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理念而设计的一堂课。为今后更高层次的创新而奠定基础。设计思路:

分析本节课,纵观全程,既把平移,旋转运用到图形等积变化的问题中,又蕴涵探索图形面积公式的转化,还有计算小数乘法的和分数除法时的转化,还有数量关系之间的转化等。通过回忆和交流,意识到转化是经常使用的策略,从而主动应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基于此,于是采用以下步骤解决。

一、创设情境,感知策略。

二、合作交流,探究策略。

三、拓展运用,提升策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上课之前,我们来进行一场比赛。

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20根小棒,要求拿出其中的18根小棒。看谁拿的既快又准确?

2、组织学生操作。

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

4、明确:从20根小棒中拿出2根方法既快又好。

二、观察比较,感知“转化”

1、谈话:剪纸是一种文化,老师今天也带来两件剪纸作品(出示大图A和图B),各像什么?

教师:这两幅图的面积大小你能直接告诉我吗?

引导猜测:请您猜猜看,这两幅图的面积谁大谁小?(学生猜测)

2、指名交流时说明比较图形大小的时候,规则图形的比较可以直接观察或者计算,如果遇到了不规则图形怎么办?

3、请打开你们的桌面的信封,里面也有按比例缩小的图A和图B,(1)你能想办法来验证你的猜测是否正确吗?

(2)学生独立思考。师:可以在纸上涂涂画画,甚至剪一剪。交流各自的思考过程。

(3)交流反馈验证情况。

追问:第一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第二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追问:转化后的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小结转化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把两幅不规则图形转化成面积不变的长方形后来比较大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什么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我们为什么要把两幅图形都转化成长方形呢?(这样更容易比较大小)引导学生回答:转化可以化繁为简(板书)。

4、课件出示练习十四第二题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独立看图填空,分别是怎样转化的?全班交流,课件演示。(允许有不同的思路)

5、初步运用:出示练一练

独立思考:怎样计算右边图形的周长比较简单?

教师课件演示线段的移动。强调第二幅图转化成长方形后,周长不变。

计算第2个图形周长。

三、回顾知识,体验“转化”

1、转化是一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很多地方都运用到转化的策略,回忆一下,在小组里交流。

2、指名回答,课件演示转化过程。

这些新知识共同点是什么?通过转化把新知识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旧知识。(板书:化新为旧)

我们除了在图形变化中运用转化,在计算中也同样适用。

四、解决问题,运用“转化”

1、教学“试一试”,体验“数与代数领域”的转化。出示题目引导:这一列分数有什么规律?如果再往后写,是哪些分数?(1)数形结合。(2)这些涂色部分一共是多少?你能转化成一个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可以看作是单位里去掉白色部分1/16.课件显示:1-1/16=15/16

教师:如果再加1/32,你能很快得出是多少?如果再加1/64呢?如果一直往后加阴影部分就怎么样?

解答这道题时候我们是把求这几个数的和转化成求1—几的差。

2、上学期,我校举行了第二届阳光体育节,全校16个班参加拔河,比赛以单场淘汰制(即每场比赛淘汰1个班级)进行。数一数,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后才能产生冠军?

单场淘汰制是什么意思?怎样解答?还可以怎样思考?如果有16个班级比赛,产生冠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4、课件出示课本74页第3题,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1米指的是哪段距离?

全班交流,课件演示转化过程。

五、课堂小结,深化“转化”

小结:转化是一种运用极其广泛的策略。转化的方法除了我们学的通过化繁为简,化新为旧之外,还有很多,活用、善用这种策略会让我们领略到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第三篇: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丨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回顾与探索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感受转化策略的价值。

2.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有效的解决问题。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感受“转化”策略的价值,会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会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听说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来重温这个故事。(播放曹冲称象小视频)

师:曹冲是不是很聪明呀?谁来说一说曹冲是用什么方法称出大象的重量的?(大象的重量转化成石头的重量)

师:曹冲用的这个方法我们在数学上称为转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转化的策略来解决问题。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过转化的策略解决过哪些图形问题?就在上学期学习图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就运用过。

生: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沿平行四边形任意一条高剪下、平移、拼成长方形)(在推导面积公式之前我们是怎么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师:这样的过程其实就是将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的过程,也就是未知→已知。

一、直观演示,发现转化策略

1、师:(出示例1图形)刚才我们回忆的是一些规则图形,下面老师给大家增加点难度,看,这是两幅不规则图形。仔细观察比较这两幅图形,哪个图形面积大呢?大胆猜一猜。

师:这只是同学们的猜想,那他们到底是不是相等呢?我们得进行验证,在验证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实践要求。(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好,听明白要求了吧,想一想、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说一说,好,下面开始。

2、学生交流想法,汇报。

师:好了,大家都准备的差不多了,谁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成果。

方法一:数方格。

追问:你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未满半格的太多了,会数乱,麻烦)

方法二:

图1:把上半圆向下平移,正好拼成一个长方形。

师:还有一个图形,你再展示给大家看看。

图2:第二个图形“花瓶”凸出来的两个半圆剪开,旋转到凹下去的地方。

追问:有没有其他方法?(也可以将“花瓶”沿中间对称轴剪开,翻转、平移,拼成一个长方形)

师:只要同学们肯动脑筋,就可以相出很多方法。当然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那么老师在PPT上也选择了我喜欢的一种方法更清楚地展示给大家看一看。(上面的半圆向下平移8格,正好拼成长方形;把凸出的半圆分别旋转180度,拼成长方形)

3、比较

师: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吗?(相等)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长和宽一样,所以面积相等)我们还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看是否重合)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说明原来两个图形的面积怎样?(相等)

4.总结

师: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运用了什么策略?转化时我们用了什么方法?(遇到不规则图形时,我们可以转化为规则图形;图形转化时可以用平移旋转等方法;图形转化时要注意大小不变)

师:这样看来,运用转化的策略有什么好处?可以把复杂的图形转化成什么样的图形?(板书:复杂→简单)

二、回顾旧知

师:其实不仅在图形的世界里常常应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而且,在数的计算中也蕴含着转化,回忆一下,在上学期我们学习小数的计算时,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转化的策略呢?(小数乘法,小数除法)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数乘法可以转化成什么?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可以

转化成什么?)

三、巩固练习

师: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们到底会不会转化。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1.明明和东东在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上分别画了一个图案(图中直条的宽度都相等)。这两个图案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师:转化太有用了,一眼就能看出来了。但是在转化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呢?(面积不变)

2.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第一个,把下面的弓形转到上面去。第二个,右边的平移到左边。最后一个图形,有点复杂。所以老师把这个图形请了下来。(动画展示)空白的集中到一起,阴影的集中到一起。

同学们真棒,通过转换,又一次战胜了难题。

四、课堂总结

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转化将复杂图形变成简单图形)转化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学习上的问题,其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需要运用转化的策略。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小故事。

师:其实有的时候换个角度去想问题,我们会发现真的很不一样。快乐与否,重在心态。只要你用愉快的心情去面对每一件事情,那么每一件事情也都是快乐的。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能灵活的转化,在生活中也能快乐的转化!

第四篇: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丨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经历回顾与探索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感受转化策略的价值。

2.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想到转化,并应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知识进行图形的等积、等周长的变形。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感受“转化”策略的价值,会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地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

本节课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具体形象地突出“三味”,即:情趣味、数学味、文化味。既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本节课的教学不以学生能够解决各个问题为目的,注重由“技”的教学上升到“道”的感悟,在学生感悟中初步渗透转化的意识,培养灵活转化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动物王国里正在评选“最美的村庄”,(课件加一张宣传画——“最美村庄”评选了)为了美化羊村的环境,慢羊羊把两块空地分给喜羊羊和美羊羊种鲜花,请看(课件出示两个图形)可是喜羊羊和美羊羊却为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争执不休。(录音:我的面积大。我的面积比你的大)同学们请你们猜一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呢?

二、引导发现

(一)猜想

生1: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

生2:左边的图形面积大。

生3:右边的图形面积大。

(二)探究

师: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想,到底谁的面积大呢?同学们有什么办法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吗?

(如果学生一言堂说一样大。师:到底是不是一样大呢?同学们有什么办法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吗?)

生1: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进行验证。

师:对,这是一种验证的方法,你打算怎么数?你们觉得这种数方格方法怎么样?

生2:不方便,不精确,它只是一种估算,当两个图形的面积非常接近的时候,容易出错。

师:那你们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很快地比较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的大小呢?

生3:把它们转化成规则的图形来进行比较。

师:刚才这位同学的意思你们听明白了吗?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动手画一画、移一移、比一比,看一看会有什么发现?(画好的同学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交流交流)

生1:(到讲台前面指给学生看)我是这么想的。将它上面的半圆平移8格到对应的下方,这样它就变成了一个长8格宽6格的长方形。

师:是这样吗?我们来看。(课件动态演示)哦,通过平移(语气重点)真的把原来不规则的图形变成了一个长方形。

师:你真善于思考,请上位。那右边这个图形呢?

生2:我将这个图形的左右两个半圆转上去,也能变成一个长8格宽6格的长方形。

师:你的意思是把这两个半圆分别旋转180°是吗?(演示)通过旋转它也变成了一个长方形。

师:你真善于观察。他发现这两个半圆旋转后变成了一个长方形。你们发现了吗?这两个图形在变化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不变?(形状变了,大小不变)那现在我们能告诉喜羊羊和美羊羊谁的面积比较大了吗?

师:因为要比较面积的大小,所以在变化过程中要抓住面积不能改变,只因为抓住了变与不变,才能很快准确的解决问题。

(三)反思

师:回顾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吗?

生1:有些不规则的图形可以转化成熟悉的简单的图形。

生2:图形转化时可以运用平移、旋转等方法。

生3:转化后的图形与转化前相比,形状变了,大小没有变。

师:这种能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的方法就叫转化。(引出课题)

师板书:

复杂

简单

[设计意图]在课的一开始,便呈现了一个直观性和操作性极强的素材图,“猜一猜,这两幅图的面积相等吗?”学生借助方格图很难直观地分出了大小。然后提问:“用数方格的办法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方便吗?”学生有了刚才的学习体验,就会积极开动脑筋,通过平移和旋转把这两个图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这样以典型而具有直观性的图形转化为切入口,既使学习内容鲜明生动,很快调动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心向,又能唤醒学生原有认知中的“转化”体验,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开始进一步感悟“转化”策略。

三、回顾整理

师:其实,转化的策略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早有应用。请同学们回顾整理一下:我们曾经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

(一)图形面积公式推导方面的应用

师:讨论好了吗?谁先来说一说。

生:我们以前在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时应用过转化的。

师:谁能选择其中的一个来详细的说一说。

生1: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课件演示)

师:就面积公式的推导,谁还有补充的?

生2: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课件演示)

师:那梯形的面积又是怎样推导的呢?

生: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课件演示)

(二)数与计算方面的应用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真好!其实学习数学就是一个不断学会转化的过程。不仅在图形的世界里常常应用到转化,而且在数与计算方面也常用到这一策略。

师:同学们想一想在学习认数和计算时,哪些地方也用到过转化的策略呢?

生1: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把它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的。

生2:在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把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进行计算。

生3:在计算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转化为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

(三)图形周长、内角和方面的应用。

师:除了在推导面积公式和计算时运用了转化的策略,在以前的学习中还用到转化的策略吗?

生1:我记得在求树叶的周长时,用线绕一圈,量出线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这好像也是转化。

师:这的确是转化,它是用化曲为直的办法,把曲线转化成直线段来进行测量周长。还有补充了吗?

生:在求三角形的内角和时通过拼一拼把它转化成一个平角,从而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师:通过我们的回顾和整理,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生:都是将未知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问题来解决的。

师板书:

未知

已知

[设计意图]结构性材料的组织和呈现,是课堂教学不同于自然认知的重要标志。对转化策略的理解不能仅仅依赖直观的演示与形象的操作,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亲身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尤其是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不同层面的转化策略,思维含量是不一样的,分类让学生经历转化策略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规律。

四、拓展应用

师:下面我们就用转化的策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周长中的转化:

出示练习1:观察两个图形,它们的周长相等吗?为什么?

师: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动态演示转化过程)转化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不变?(形状变了,周长不变。)

师:如果每个方格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右边的图形周长是多少?

生:(略)

2.面积中的转化:

(1)一块草坪被1条1米宽的小路分成了2小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三种情形)

师:不管是移动小路,还是移动草坪,我们都可以把草坪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师:你能用自己刚才发现的方法,求这四块草坪的面积吗?

(2)一块草坪被2条1米宽的小路分成了4小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师:现在的小路更多了,那这道题又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3)一块草坪被4条1米宽的小路分成了9小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书109页第3题)

生:板演。

师:刚才我们用转化的方法解决了有关小路方面的问题,下面你能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吗?

3.图形中的转化

出示练习3:(书109页第2题,重点分析第3个图形)

重点分析第3个

生①:旋转

生②:我将空白部分合在一起,正好是6小格。那么涂色部分就是10小格,以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5/8)。

师:这位同学将问题转化为先求空白部分,这想法不错。还有不同想法吗?

生ƒ:我将涂色部分分成5块,通过移一移,就能求出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了。

师:通过将涂色部分移一移,确实能很快地看出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在实践应用环节,呈现了一些适合学生探究的生活问题。这些鲜活的素材,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需要,丰富了对转化策略的认知,培养了应用转化策略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五、生活故事

师:转化策略不仅在数学学习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在其他领域应用也很广泛。

1.曹冲称象的故事:7岁的曹冲将称大象的体重转化为称同样重的一堆石子的重量。

2.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救人不仅仅是将人离开水,也可以是水离开人。

师:看样子,转化的策略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呀!

[设计意图]出示生活故事,让学生从今天学习转化策略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理解,力图增强数学学习的文化性、充分感受转化价值的魅力所在。

六、总结反思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师: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呢?(师相机指着板书帮助学生梳理本课所学知识。)

生①:复杂

简单

生②:未知

已知

生③:略。

师: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转化的过程,不断地将未知问题转化成已知问题的过程!

师:孩子们,当你们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希望你们能转化一下思考的方法,改变一下观察的角度,也许你会有不一样的发现,不一样的收获!

第五篇: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丨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通过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会转化策略的价值。

教学难点: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初步形成策略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比一比你们的眼力,老师这里有两个图形,请看一看它们的面积相等吗?【出示例题图】

2、仔细观察,想一想:两个图形形状不同,怎样来比较它们的面积?【学生小组交流】

3、用视频展示学生用平移和旋转转化成长方形比较大小的过程。

4、同学们,请想一想,刚才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把这两个图形分别转化成了什么图形?为什么这样转化?

对,把原来不太规则或比较复杂的图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比较简单的图形,这样就容易比较,它们的形状虽然发生变化,但面积并没有变化。看来,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转化”是一种很巧妙的策略。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转化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境导入新课,能够让学生直观感性地感受到转化的思想,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回顾旧知,感知体会

1、回想一下: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没有运用转化策略解决过问题呢?

学生可能回忆并列举出: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算分数除法是把除法转化成乘法,计算小数除法是把小数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老师适时课件演示。

2、这里都用了转化策略,有什么共同地方?

小结:都是把新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或已经解决过的问题,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有效地建立新旧知识之间联系,大量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感受到了转化的应用价值。】

三、自主探索,建构生成1、“练一练”

我们先来计算左边图形的周长。学生汇报。

右边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呢?你有什么方便的方法吗?

学生汇报方法时,教师演示动画过程。

现在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你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转化?

原来图形转化成长方形,周长有没有发生变化?

面积呢?

2、掌握了这种方法,我们再来求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练习十四第3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和同桌交流。

个别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教师相机演示课件。

师生共同交流和演示通过平移图形的边,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长方形,再根据周长不变求出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过程。(略)

3、出示练习十四第2题: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学生独立填写分数,然后逐个到前面来说说自己是怎么进行转化的,转化成什么图形,应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在探索交流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对图形的具体转化方法获得清晰的认识,感受变形是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

4、完成“试一试”。

出示题目:+++。

观这四个加数的排列有什么特点?像这种复杂的分数加法计算,我们通常的做法是什么?

那么有没有一种简单巧妙的方法呢?为了帮助你们思考,老师给你们提供一幅图,请仔细观察。

真巧妙!这么复杂的算式可以转化成这么简单的算式来计算,这样,解决问题就简单多了。有时候,结合画图,运用转化的策略,换个角度来思考,你就会有全新的收获。

结论:“画图”“换个角度”是转化的一种重要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数与形的转化和结合,深化了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四、当堂反馈,拓展提高

1、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并说明是如何转化的。

提问:这道题总共四步完成,哪一步最重要?为什么?

2、练习十四第2题(3)图

小组活动:在小组内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怎么转化的?

指名回答,集体交流,共同完成3、练习十四第1题

提问:“单场淘汰制“是什么意思?

师:请同学们来看图,图中每一排的点分别表示每一轮参加比赛的球队,把两个点合成一个点的过程表示进行了一场比赛。我们一层一层地数,8+4+2+1,一共要进行15场比赛后才能产生冠军.师:如果不画图,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吗?想一想,产生冠军,一共要淘汰多少支球队?

对,16-1=15(场)

师:如果有64支球队,产生冠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师:产生冠军,就是最后只剩下1支球队,也就是要淘汰63支球队,所以要比赛64-1=63(场)。

师:转化真好啊,同学们运用得更好!你们已学会打破常规,解决问题了。

【设计意图:按照教材的编写意图对练习进行重组,尊重学生的学情、巧妙地体现知识体系,呈现形式灵活、多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练习实效。】

五、总结升华,深化思想

1、今天,你有何收获?

2、介绍“曹冲称象”和“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眼光从课堂再次拉向了现实生活,有利于学生自觉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复杂

——

简单

未知

——

已知

变形

画图

换个角度

……

下载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案(汇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