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灯塔妈妈》教案
《灯塔妈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两个新笔画:撇、捺。学习并掌握笔顺规则:先撇后捺。
2.自主积累词语。
3.通过学习课文,感悟灯塔妈妈对船宝宝的无私忘我、感人至深的爱。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说一说:天黑了,灯塔妈妈为什么睡不着? 教学准备
各种各样的塔和灯塔照片或画片或模型。词语卡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启发谈话:小朋友,你们知道塔吗?都见过什么塔?它们建在什么地方,是干什么用的?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讲的是“灯塔”。你们谁见过灯塔?谁知道灯塔建筑在什么地方,是干什么用的?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他们已有的知识入手。]
2.板书课题,认识“灯塔”和“妈妈”。
(二)整体感知。
1.让学生借助已学过的字试读课文,并把不认识的字画出。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要求:看清字,听准音,读对字。
4.分小组读,展开互帮互学。
5.自由读、齐读。
6.请愿意读的同学读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感知课文并交流互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三)识字读文。
1.板书词语,在要求认读的字下面点点儿。灯塔妈妈大海只有睡不着没回家
2.看拼音,读准字音。可以采用小组互读、“小老师”带读、比赛读等方式进行。
3.你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好吗?
4.在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5.把课文读给自己的同桌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认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识字、解词、读句子有机地结合起来。意在巩固新学的词句,读通课文。]
(四)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读准音、不丢字、不加字。
2.师范读、生学读。要求:不唱读、不顿读。
3.同桌互读、指名读。
[设计意图:朗读指导旨在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以下读法提示,供教师范读课文时参考。
天/黑了,浪/睡了,大海/静悄悄,只有/灯塔妈妈/睡不着。
睁着/眼,瞧哇/瞧,望着/远远的海面上,还没有回家的/船宝宝。
第二篇:4 灯塔妈妈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两个新笔画:撇、捺。2.感悟灯塔妈妈对船宝宝的无私忘我、感人至深的爱。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小朋友,你们知道塔吗?见过什么塔?塔是佛教建筑物,有多种形式,通常5~13层,顶部是尖的。课件出示“灯塔”。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讲的是“灯塔”。你们谁见过灯塔?谁知道灯塔是建筑在什么地方,是干什么用的?出示图片。
二、新授
(一)整体感知。
1.让学生借助已学过的字试读课文,并把不认识的字画出。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不认识的字的读音。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要求:看清字,听准音,读对字。4.请愿意读的同学读给大家听。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感知课文并交流互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二)识字读文。
1.板书词语,在要求认读的字下面点点儿。
2.看拼音,读准字音。可以采用小组互读、“小老师”带读、比赛读等方式进行。
3.你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好吗? 4.在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读一读。5.把课文读给自己的同桌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认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识字、解词、读句子有机地结合起来。意在巩固新学的词句,读通课文。
(三)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读准音、不丢字、不加字。2.师范读、生学读。要求:不唱读、不顿读。3.同桌互读、指名读。以下为阅读方法提示。
天/黑了,浪/睡了,大海/静悄悄,只有/灯塔妈妈/睡不着。睁着/眼,瞧哇/瞧,望着/远远的海面上,还没有回家的/船宝宝。
(四)品读感悟。
1.你喜欢课文的哪几句?为什么?请你大声地有感情地读出来。
2.讨论交流:天黑了,为什么灯塔妈妈睡不着?你想对灯塔妈妈说点什么? 3.根据学生的回答,让他们带着各自体会到的感情把全文朗读给好朋友听,再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师生做朗读表演。设计意图: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应该是带有浓厚个性化色彩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从技巧入手,不追求抑扬顿挫的齐读效果,而是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地选择听众,自由地选择朗读方式,将内心的情感,自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朗读不再是机械的录放,而是学生个人情感的宣泄。
三、练习
1.比一比: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课文。2.说一说:妈妈多爱我,夸夸我妈妈。
课堂小结
四、总结
这是一篇文字优美、趣味盎然的儿歌。以其生动、形象的描述,把灯塔妈妈那颗关爱自己的船宝宝的慈母之心展示在我们的面前。儿歌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前两个分句描述了黑夜降临在大海上时,海面风平浪静的优美的迷人景色。按理说这样的安静的夜晚正是睡觉做梦的好时候。可是第三分句笔锋一转,写灯塔妈妈却睡不着,犹如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石子,激起一圈圈涟漪。使人脑海中产生一个灯塔妈妈牵挂着自己的孩子们的情景。第二句话“睁着眼,瞧哇瞧,望着远远的海面上,还没有回家的船宝宝”,绝妙的构思,朴实无华的语言,把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慈母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课后习题
五、作业 猜一猜。
一盏灯,亮晶晶,不怕海浪和狂风,夜夜睁眼到天亮,茫茫大海指航程。
板书
六、板书 灯塔妈妈
天黑了,灯塔妈妈为什么睡不着?
灯塔妈妈对船宝宝的无私忘我、感人至深的爱。
第三篇:《灯塔妈妈》教学设计之一
一、课文说明
这是一篇文字优美、趣味盎然的儿歌。以其生动、形象的描述,把灯塔妈妈那颗关爱自己的船宝宝的慈母之心展示在我们的面前。
儿歌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前两个分句描述了黑夜降临在大海上时,海面风平浪静的优美的迷人景色。按理说这样的安静的夜晚正是睡觉做梦的好时候。可是第三分句笔锋一转,写灯塔妈妈却睡不着,犹如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石子,激起一圈圈涟漪。使人脑海中产生一个灯塔妈妈牵挂着自己的孩子们的情景。第二句话睁着眼,瞧哇瞧,望着远远的海面上,还没有回家的船宝宝,绝妙的构思,朴实无华的语言,把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慈母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二、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两个新笔画:撇、捺。学习并掌握笔顺规则:先撇后捺。
2.自主积累词语。
3.通过学习课文,感悟灯塔妈妈对船宝宝的无私忘我、感人至深的爱。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说一说:天黑了,灯塔妈妈为什么睡不着?
三、教学准备
各种各样的塔和灯塔照片或画片或模型。词语卡片。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启发谈话:小朋友,你们知道塔吗?都见过什么塔?它们建在什么地方,是干什么用的?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讲的是灯塔。你们谁见过灯塔?谁知道灯塔建筑在什么地方,是干什么用的?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他们已有的知识入手。]
2.板书课题,认识灯塔和妈妈。
(二)整体感知。
1.让学生借助已学过的字试读课文,并把不认识的字画出。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要求:看清字,听准音,读对字。
4.分小组读,展开互帮互学。
5.自由读、齐读。
6.请愿意读的同学读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感知课文并交流互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三)识字读文。
1.板书词语,在要求认读的字下面点点儿。灯塔妈妈大海只有睡不着没回家
2.看拼音,读准字音。可以采用小组互读、小老师带读、比赛读等方式进行。
3.你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好吗?
4.在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5.把课文读给自己的同桌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认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识字、解词、读句子有机地结合起来。意在巩固新学的词句,读通课文。]
(四)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读准音、不丢字、不加字。
2.师范读、生学读。要求:不唱读、不顿读。
3.同桌互读、指名读。
[设计意图:朗读指导旨在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以下读法提示,供教师范读课文时参考。
天/黑了,浪/睡了,大海/静悄悄,只有/灯塔妈妈/睡不着。
睁着/眼,瞧哇/瞧,望着/远远的海面上,还没有回家的/船宝宝。
第二课时
(一)品读感悟。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然后大声地有感情地读。
2.同桌之间互读互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你喜欢课文的哪几句?为什么?请你大声地有感情地读出来。
4.讨论交流:天黑了,为什么灯塔妈妈睡不着?你想对灯塔妈妈说点什么?
5.根据学生的回答,让他们带着各自体会到的感情把全文朗读给好朋友听,再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师生做朗读表演。
[设计意图: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应该是带有浓厚个性化色彩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从技巧入手,不追求抑扬顿挫的齐读效果,而是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地选择听众,自由地选择朗读方式,将内心的情感,自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朗读不再是机械的录放,而是学生个人情感的宣泄。
(二)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应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三)指导书写。
1.在反复读的基础上,认识新笔画撇丿和捺。
2.识记字形。
八:独体字。笔顺:丿八。写时捺要略高于撇。
大:独体字。笔顺:大。写时人字撇捺之间角度要适中。
个:独体字。笔顺:个。写时竖画位置在正中,要写直。
天:独体字。笔顺:天。两横一定要写得平直,上横稍短,下横稍长。
3.指导书写。
4.练习。
第四篇:《灯塔妈妈》教学设计
一、课文说明
这是一篇文字优美、趣味盎然的儿歌。以其生动、形象的描述,把灯塔妈妈那颗关爱自己的船宝宝的慈母之心展示在我们的面前。
儿歌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前两个分句描述了黑夜降临在大海上时,海面风平浪静的优美的迷人景色。按理说这样的安静的夜晚正是睡觉做梦的好时候。可是第三分句笔锋一转,写灯塔妈妈却睡不着,犹如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石子,激起一圈圈涟漪。使人脑海中产生一个灯塔妈妈牵挂着自己的孩子们的情景。第二句话“睁着眼,瞧哇瞧,望着远远的海面上,还没有回家的船宝宝”,绝妙的构思,朴实无华的语言,把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慈母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二、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两个新笔画:撇、捺。学习并掌握笔顺规则:先撇后捺。
2.自主积累词语。
3.通过学习课文,感悟灯塔妈妈对船宝宝的无私忘我、感人至深的爱。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说一说:天黑了,灯塔妈妈为什么睡不着?
三、教学准备
各种各样的塔和灯塔照片或画片或模型。词语卡片。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启发谈话:小朋友,你们知道塔吗?都见过什么塔?它们建在什么地方,是干什么用的?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讲的是“灯塔”。你们谁见过灯塔?谁知道灯塔建筑在什么地方,是干什么用的?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他们已有的知识入手。]
2.板书课题,认识“灯塔”和“妈妈”。
(二)整体感知。
1.让学生借助已学过的字试读课文,并把不认识的字画出。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要求:看清字,听准音,读对字。
4.分小组读,展开互帮互学。
5.自由读、齐读。
6.请愿意读的同学读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感知课文并交流互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三)识字读文。
1.板书词语,在要求认读的字下面点点儿。灯塔妈妈大海只有睡不着没回家
2.看拼音,读准字音。可以采用小组互读、“小老师”带读、比赛读等方式进行。
3.你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好吗?
4.在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5.把课文读给自己的同桌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认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识字、解词、读句子有机地结合起来。意在巩固新学的词句,读通课文。]
(四)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读准音、不丢字、不加字。
2.师范读、生学读。要求:不唱读、不顿读。
3.同桌互读、指名读。
[设计意图:朗读指导旨在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以下读法提示,供教师范读课文时参考。
天/黑了,浪/睡了,大海/静悄悄,只有/灯塔妈妈/睡不着。
睁着/眼,瞧哇/瞧,望着/远远的海面上,还没有回家的/船宝宝。
第二课时
(一)品读感悟。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然后大声地有感情地读。
2.同桌之间互读互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你喜欢课文的哪几句?为什么?请你大声地有感情地读出来。
4.讨论交流:天黑了,为什么灯塔妈妈睡不着?你想对灯塔妈妈说点什么?
5.根据学生的回答,让他们带着各自体会到的感情把全文朗读给好朋友听,再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师生做朗读表演。
[设计意图: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应该是带有浓厚个性化色彩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从技巧入手,不追求抑扬顿挫的齐读效果,而是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地选择听众,自由地选择朗读方式,将内心的情感,自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朗读不再是机械的录放,而是学生个人情感的宣泄。
(二)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应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三)指导书写。
1.在反复读的基础上,认识新笔画撇“丿”和捺“”。
2.识记字形。
八:独体字。笔顺:丿八。写时捺要略高于撇。
大:独体字。笔顺:
大。写时人字撇捺之间角度要适中。
个:独体字。笔顺:
个。写时竖画位置在正中,要写直。
天:独体字。笔顺:
天。两横一定要写得平直,上横稍短,下横稍长。
3.指导书写。
4.练习。
板书设计:灯塔妈妈
第五篇:《灯塔》教案
《灯塔》教案8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灯塔》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灯塔》教案1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认读、书写、组词掌握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拼读、朗读,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文章内容,进而体会灯塔爷爷的话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读本课10个生字,并学会书写“爷”、“明”、“交”、“立”、“好”、“乐”、“明”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灯塔爷爷说的话的含义。
3.情感目标
(1)体会灯塔爷爷无私奉献的精神。
(2)激发教育学生要以诚待人,以心待人。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体会灯塔爷爷无私奉献的精神。
3.激发学生以诚待人,以心待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理解法 多媒体教学法 讨论交流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灯塔”幻灯片。
2.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自由发言。)
3.师介绍。
这是灯塔,它的作用非常大,在茫茫的黑夜中,船只是靠着这光芒来寻找并确定方向的。没有它,麻烦可大了。
4.板书课题:16.灯塔爷爷的朋友。
5.生质疑课题:
学生A:灯塔爷爷有多老了呀?
学生B:灯塔爷爷在哪儿呀?
学生C:灯塔爷爷都有哪些朋友呢?
学生D:灯塔爷爷跟他的朋友好不好呢?
6.这么多问题呀!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7.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录音范读。
2.生思考:灯塔爷爷有哪些朋友?
3.听后反馈。
大轮船 星星
生述,师板书:海浪
飞鸟
4.学生自由大声地拼读课文。
5.小组内互相读,互相正音,互相帮助。
6.展示个人朗读。
(1)小组推荐个人朗读。
(2)自告奋勇个人朗读。
(3)师生共同评价朗读。
7.全班分组分段朗读。
8.自主学习课文。
9.反馈学习信息。
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A;读懂了灯塔爷爷独自站立在大海中,很孤独。
学生B:读懂了灯塔爷爷不孤独。
学生C:读懂了灯塔爷爷有许多朋友,他不会孤单。
学生D:读懂了是海燕觉得灯爷爷不孤独。
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学生A:为什么灯塔爷爷在大海中他不孤单呢?
学生B:灯塔爷爷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朋友呢?
学生C;海燕说的话我不是全部理解。
10.师适时板上质疑的问题。
三、认读本课生字
1.再次轻声朗读课文。
2.边读边圈出本课生字。
3.反馈圈画生字情况。
4.出示生字幻灯片。
tǎ dú lì nín ɡuài wā
灯塔 独自 站立 您 奇 怪 哇
dí tán shēn pánɡ
汽笛 谈心 身 旁
5.指名认读生字。
6.全班齐读以上生字。
7.课件出示要求书写的7个生字。
(1)指认读这7个生字。
(2)全班齐读。
8.全班齐读所有生字。
9.指名逐个组开花词。
10.抽读生字词语卡片,评出“认字高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幻灯出示本课10个生字。
2.指名认读。
3.幻灯出示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
2.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
3.讨论上节课“质疑”内容。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
4.反馈学习情况。
问题(1):为什么灯塔爷爷在大海中他不孤单?
学生A;因为灯塔爷爷有很多朋友。
学生B:因为大轮船是他的朋友,用汽笛和他谈心。
学生C:因为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和他逗乐。
学生D:因为海浪是他的朋友,向他诉说着心里话。
问题(2):灯塔爷爷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朋友?
(引导学生抓住:灯塔爷爷在心里把它们当作朋友,所以他有很多朋友,他并不孤单。) (让学生充分自由地发言。)
问题(3):怎样理解海燕说的话?
学生A:要把别人当作朋友。
学生B:要从心底里把别人当作朋友。
学生C:要以诚待人,以心待人,这样才能有许多朋友。
5.师顺着学生的话引导小结。
二、课外延伸,情感升华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A:要从心里把别人当朋友。
学生B:要以诚待人,才会有许多朋友。
学生C:要以心待人,才会有知心朋友。
2.谈谈你和好朋友间是怎样交往的。
(让学生充分发言。)
3.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师生共同评价。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幻灯出示字。
2.全班齐读以上7个生字。
3.指名认读以上7个生字。
4.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5.自悟书写笔顺。
6.课件演示生字书写笔顺。
7.教师展示台上范写生字。
8.生练习书写,师巡视并纠正双姿。
9.展示学生作品。
10.师生共评。
11.生继续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
《灯塔》教案2【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灯塔的可贵品质。
2.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3.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灯塔的可贵品质。
2.了解课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
【教学难点】
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过程】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灯塔吗?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灯塔在大海中为人们指引方向。)
2.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灯塔有关的文章。
1.读通读顺全文,并且积累你觉得精彩的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3.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种?(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读一读。)
三、深入探讨,品读交流。
1.积累词语,说说用得精彩的地方。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种?(讨论、交流)
重点讨论灯塔的形象:
A.大海上有一座灯塔,日日夜夜指示着航海的船只,使它们避免了触礁和搁浅的危险,胜利地完成航行的任务。
B.但是灯塔毫无畏惧,毫不动摇,依然坚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冲破黑暗,放射着光芒,指示着航行的方向。
C.灯塔微笑地回答:“因为我做着对人们有益的事,心里踏实得很!”
四、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讨论:应该怎样处理语气、语速,才能读出情感。
2.自由练读,全班交流。
五、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在你的心目中,灯塔是什么?(小练笔)
灯塔,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身边有没有像灯塔这样的人?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他(她)就像灯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灯塔》教案3教学要求
把握主要内容,学习灯塔坚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人类服务的品质。
能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生活,学习灯塔坚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人类服务的品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灯塔吗?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灯塔在大海中为人们指引方向。)
2.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与灯塔有关的文章。
(二)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讲了灯塔不畏狂风暴雨的侵袭,依然坚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人类服务。)
3.再读课文,思考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
(文中写了船只、海鸥、暗礁、灯塔、海浪。)
4.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事物的。
5.由这几种事物,你又联想到了什么?
(联想到了有些人为了维护正义,不畏艰险,努力去与恶势力抗争,最终取得胜利。)!
6.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
希望同学们都能像灯塔下样做一个坚持正义的使者。
《灯塔》教案4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灯塔爷爷都有哪些朋友,懂得只要你把别人当朋友,你就会有许多朋友。
★正确认读本课十个生字,会写七个生字。
教学重点:
同教学要求2、3。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播放《朋友》之歌。只要心中有朋友,独自一人时也不孤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文章。板书课题。
1、自读课文。
2、同桌分角色朗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出示画面,学生观察,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交流。
3、提问:灯塔爷爷孤单吗?他都有哪些朋友?
4、读一读,画一画。
介绍自己都有哪些朋友,及和朋友在一起都有哪些快乐。从而加深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此处学生深有感触,发言激烈,可根据课文,让学生说一说,你还可和哪些事物结交朋友。)
课下和同学说说你和朋友的快乐趣事。
【第二课时】
1、指名读课文。
2、认读生字。
二、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明、朋、好均为左右结构的字,采用熟字合并法记忆。
爷,上下结构,与“爸”比较记忆,书写时上下各占一半。
友、立、乐注意笔画顺序。
三、指名读字,组词。
四、学生练写。
五、作业。
1、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写生字。
《灯塔》教案5活动目标
了解灯塔的特点及功能。
理解儿童诗中所蕴藏的亲情,培养热爱父母的良好的幼儿情感教育。
在情境表演中学习、理解儿童诗的内容。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准备:有关灯塔的图片或录像,有海浪声音的抒情音乐。
知识经验准备:了解灯塔的特点及功能。
活动过程
图片或录像欣赏“灯塔’’,说一说灯塔的作用。
欣赏儿童诗前四句,留下悬念。
教师提问,启发幼儿感受情深意浓的母爱。
提冋:
①灯塔妈妈为什么睡不着?
②自己的妈妈有没有睡不着的时候?为什么睡不着?
完整欣赏儿童诗《灯塔妈妈》。在抒情音乐声中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为幼儿营造充分感受和理解作品的氛围,帮助幼儿体验妈妈那浓浓的母爱。
情境表演:灯塔妈妈。师幼互动,在表演中学习、理解诗歌内容。
仿编儿童诗:《好妈妈》。
活动渗透
科学领域的活动:认识灯塔。
创设表演区表演《灯塔妈妈》。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妈妈睡不着的难受心情。
家庭中渗透:家长和幼儿玩“娃娃家”游戏,让幼儿也来当爸爸妈妈,体验父母照顾幼儿的 艰辛
儿童故事:灯塔妈妈
天黑了,
浪睡了,
大海静悄悄,
只有灯塔妈妈睡不着。
睁着眼,
到处瞧,
看看有没有还没回家的船宝宝。
(张继楼/文)
活动分析
本活动选取的儿童诗《灯塔妈妈》向幼儿呈现了一幅诗意的、充满着亲情温暖的画面。儿童诗本身内容很简单,但如何引导幼儿透过文字理解蕴涵其中的情感则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在活动中,教师首先让幼儿认识灯塔,了解灯塔的作用,继而通过提问、情境表演等方式理解儿童诗,体验儿童诗表达的情感。最后通过仿编活动,巩固幼儿的认知成果,让幼儿在体验创意乐趣的同时发展全语言能力。
实施指导
活动重点:理解诗歌中所蕴藏的亲情。
活动难点:能够从诗歌中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活动拓展
1主题谈话:睡不着的妈妈。
2引导幼儿说出父母在养育自己过程中的各种牵挂和担心:
晚上担心宝宝踢被子、担心宝宝受到伤害、考虑宝宝明天的早餐……培养幼儿初步的感恩意识。
当幼儿具有回报长辈的行为,成人应理所当然地接受并给予表扬。如:为长辈捏捏背、为下班回家的父母拿拖鞋等。
3 教师可以尝试将诗歌做成电脑课件,并链接上有关妈妈们如何保护孩子的各种资料供幼儿点击。
4 请家长上网收集歌颂妈妈的作品,与幼儿一起欣赏。
注意事項
教师朗诵时,注意要用富有韵律和激情的语调。
活动结尾时,多提供一些仿编的例子,激发幼儿的仿编意愿。
《灯塔》教案6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友谊的名言,懂得友谊的珍贵。
3.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
教学准备
搜集与了解冰心的作品。
搜集关于友谊的名人故事,名人名言、诗词。
1.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许多朋友,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和冰心奶奶来谈谈友谊。
2.出示课题《大海中的灯塔》,从课题中你读懂了什么?
1.出示自学要求。
(1)阅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勾出对你有所触动的句子,在旁边批下你的感受。
(3)画出你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2.学生分组学习,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1.全班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释疑。
2.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有启迪性的句子理解。
信一开头,冰心奶奶就说“让我们来谈友谊”,友谊是什么?用信中的语言来说说。抓住文中重点句子理解友谊的重要,掌握交友的艺术。
“友谊是人我关系中最可宝贵的一种情缘。”
强调友谊有“情”。
“肯耕种的才有收获,能贡献的才配接受”,对朋友要有付出,有奉献。
“使你堕落,消沉的,不是你的好朋友。同时也要警惕,你是否在使你的朋友积极向上?”交友要交挚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才是真正的朋友。
“不要只想你能从朋友那里得到什么,也要想你的朋友能从你这里得到什么。”朋友之间有索取,更要有奉献。
“各种不同的人格,如同琴瑟上不同的弦子,和谐合奏,就能发出天乐般悦耳的共鸣。”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朋友之间要做到性格互补,取长补短。
“友谊是大海中的灯塔,沙漠里的绿洲”,朋友之间的真诚帮助,犹如雪中送炭。
对这些句子的理解,要注意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读中感悟句子的意思。还可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例,交流与朋友之间发生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在生活中真正的朋友应当互相帮助,互相提醒,共同进步。
3.交流谈体会。
在生活中,你一定有许多小朋友,甚至有大朋友,说说你是怎样与他们相处的。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2.把文中对自己有启迪的句子抄写在摘录本上。
1.课外阅读冰心的作品。
2.小练笔:写写你和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谈谈你对友谊的认识。
(古庆书)
参考资料
冰心(1900~1999年),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小诗短小精悍,一般只有几行文字,抒写诗人突发的感触和瞬间的慨叹,简洁含蓄中蕴含着耐人咀嚼的哲理。在冰心的影响和带动下,小诗以其轻灵畅婉的风格,在文坛风靡一时,人们竞相仿效,抒发自己三言两语的小杂感,以至于形成了新诗史上的“小诗流行的时代”。“冰心体”小诗派以其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哲理,风格细腻、清新、俏丽、淡远而又不泛深沉,影响深远。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其散文成就比小说和诗歌更高。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冰心的散文笔调优美,感情细腻澄澈,白话文的明白晓畅和文言文的凝练简洁为一体,形成了她的独特风格。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灯塔》教案7教材分析:
《灯塔》这篇童话讲的是大海上的一座灯塔日夜为航海的船只导航,得到船只和海鸥的欢迎,却也遭到潜藏在水下的暗礁的仇视。有一天夜里,灯塔遭遇到狂风暴雨和闪电雷鸣,可他毫无畏惧,依然坚定的履行自己的职责。第二天黎明,它告诉海鸥它之所以不惧怕,是因为它认为自己在做着对人们有益的事。
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灯塔的品质,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联想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体会。体会文章结尾画龙点睛的作用。小有有能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并体会灯塔的可贵品质。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联想到了什么,谈谈体会。
教学构想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自主读书的过程中了解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引导学生仔细读读对事物的每种描写,体会灯塔的可贵品质。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联想到了什么,谈谈体会。
教学准备:
投影片、投影仪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1.同学们,你们见过灯塔吗?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灯塔在大海中为人们指引方向。)
谁能说一说你所见到的灯塔是什么样子的呢?
教师适时评价
2.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灯塔有关的文章。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讲了灯塔不畏狂风暴雨的侵袭,依然坚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人类服务。)
3.再读课文,思考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
(文中写了船只、海鸥、暗礁、灯塔、海浪。)
想一想写这些事物的原因是什么呢?它们有什么寓意呢?
指名说一说
4.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事物的思想。
5.由这几种事物,你又联想到了什么?
(联想到了有些人为了维护正义,不畏艰险,努力去与恶势力抗争,最终取得胜利。)!
6.分角色朗读课文。
1、学了这片文章,你对灯塔又有了什么认识?你想怎样来赞颂灯塔呢?
2、学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呢?
希望同学们都能像灯塔下样做一个坚持正义的使者。
作业设计:
写写读后感
板书设计
灯塔
坚定履行职责
为人类服务
课后反思:
《灯塔》教案8【教学要求】
掌握主要内容,学习灯塔坚定地履行自身的职责,为人类服务的品质。
能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生活,学习灯塔坚定地履行自身的职责,为人类服务的品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灯塔吗?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灯塔在大海中为人们指引方向。)
2.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灯塔有关的文章。
(二)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课文,考虑: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讲了灯塔不畏狂风暴雨的侵袭,依然坚定地履行自身的职责,为人类服务。)
3.再读课文,考虑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
(文中写了船只、海鸥、暗礁、灯塔、海浪。)
4.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事物的思想。
5.由这几种事物,你又联想到了什么?
(联想到了有些人为了维护正义,不畏艰险,努力去与恶势力抗争,最终取得胜利。)!
6.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
希望同学们都能像灯塔下样做一个坚持正义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