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视频互动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视频互动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北京 100022)
摘要: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视频互动教学及网络研修”创新应用试点学校,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课程实践,通过“北京经纶网络电视台”建设,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互动教学、优质资源共享、网络教研及课堂直播方面进行教学探究,总结出一套适合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的方法和解决方案。在互动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视频互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纷纷出台了各种举措,其中都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切入口。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为基础的课程在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为基础的课程在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一、北京市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背景
2007年7月2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正式发文《关于加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事实意见》,北京地区正式将研究性学习纳入高中必修课程。其中关于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意见明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推出的一类新型课程,它以实践性学习为基本特征,以联系生活,主动探究,学习方法,积累经验,丰富人生阅历作为价值取向。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入课程计划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内容。具体实施时,又可以分为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两种主要类型。课题研究多属于科学探索性质,即要求学生采用类似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调查研究、文献检索、科学实验等方式,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项目设计则多要求学生解决现实中存在的比较复杂的,以应用性和操作性为特点的问题,类似于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的科技项目设计或组织工作者进行的社会主题活动的策划。
二、普通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存在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本身没有体系化的内容,具有开放性特点。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从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它涉及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十分广阔,涉及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与一般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更广泛、更灵活,更富有弹性。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范围大致涉及四个方面,即人与自然关系领域、人与社会关系领域、人与文化关系领域、人与自我关系领域。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内容逐步综合、深化和拓展。
参与互动视频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制作出一套适合北京普通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交互视频,主要是解决自己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施教的水平。通过实践总结制作出一套系统的教学视频案例。还建设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网络化的教学管理专题视频网站,可以实现网络与课堂融合教学,对学生研究课题进行数字化管理。
如果说意义的话,这次由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指导建设的视频互动项目在我校的应用意义重大,这项目就填补高中研究性学习没有视频资源的的空白,制作出一套共广大研究性学习教师的实用的教学交互视频案例,可以通过网站建设一个北京市研究性学科专题视频网站!
三、交互视频教学基本功能
本人所制作交互视频网站的主要内容有,将研究性学习学科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分解成100问,实现一问一答的形式,将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紧紧与研究性学习的任务结合在一起。涉及到基本概念部分,开展课题研究部分、开题报告、结题报告、结题答辩、学术论文的撰写等等环节。
主要以一个学生角度进行探究的角度切入主题,解决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疑问,边问边答,边答边做的形式。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研究的基本方法、结题报告的基本写法,论文撰写等等问题一一解决!
还有给每位同学开通个人学习空间,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业比如、文档、课件、视频、音频等提交到个人空间,教师也可以将有关学习视频发布给学生,同时在网上给学生批改作业。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可对不同小组同学的视频进行评价,同学们体会到公平、公开和公正,对研究性学习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
还有一项功能就是教师布置的作业,也通过网上发布,这样学生在任何时间,只要能上网就可以在线学习。
还有教师奖参考资料、参考网站等很多电子参考文献也发布到视频网站上,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参考文献。
另外最重要的还是紧扣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互动视频随时提供给学生进行学习。
在我校开展交互视频教学实验的时候,网络直播也是一个需要说明的问题,我们通过网络电视台,开通直播窗口,能实现实时直播功能。本校所有班级实验室均开通了视频实时传输功能。每个教室有三个视频通道,一个是主要拍摄讲课教师的,还有一个实时显示教师使用投影的视频,还有对着学生的视频画面。通过本人研究和实验,目前通过北京数字学校录课室设备实现导播直播一体化。我想要任何一个班级的三个画面和音频随时切换到我的切换台,通过切换台和调音台将视频信号发布到网络电视台,任何人通过网络登录经纶网络电视台即可收看在线直播内容。
这些功能的实现是教育部信息中心所倡导的实验项目,在我校取得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成了学校会议、公开课、视频会议系统的高度融合。
通过本人的实验还将学校广播系统融合在一起,也将传统的闭路有线电视融合到一起,真正实现了三网合一。将原来的电视机与投影和电子白板融合到一起。目前通过我们采用的系统延迟基本上在2秒多一点,比一般网络直播延迟10到17秒的延迟进步很多,基本上赶上城市有线电视的水平。
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要好开好研究性学习并非易事,没有统一的教材可以参考、没有统一的评价方法可以采用,没有科学的研究性学习管理平台可以使用!通过教学实践和探索自己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研究性教学实践的方法和技术解决方案。通过本人研究基本上能总结出一套可以参考的系统的教学视频教材和一个可以参考的教学视频专题网站。
四、教学互动视频与慕课
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通俗地说,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
本人所建设的交互视频网站,具体到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就是慕课的初级阶段。仔细研究慕课就不难发现,最终还是落实的视频上,也就是教学视频,但他由于传统的课堂实录又有本质区别,慕课是具有一定学科知识组成的视频片段。也不是我们目前在网上看到的大量的为规范标准的视频库,而是具有学科科学结构的课程。目前唯一所缺少的就是不是大量的人员,而是自己做教学的班级学生。还有一个就是我目前只能是给我校学生学分,其他外校学生没有授权给学分。关于开放性,我倒是非常赞同的,最终走向大规模的开放的网上课程能为北京市乃至全国任何一个学生给通过交互视频网站达到学习的目的和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从而给学生学分。
五、通过交互视频教学来进行资源建设
我们知道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建设起来并非易事,我们所倡导的教育资源主要是通过严格的管理和科学的制作流程以及严格的出版审核制度,确保信息资源的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完美结合。将繁杂的系统工程分解到平时的工作中,通过日积月累就能建设成具有使用价值的教学资源。
另外一个方面,开始就按照慕课的课程体系来建设制作交互视频,本人通过实践也证明了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如果能和全国各地有志之士合作的话,效果更好,速度更快、效益更大。
特别是在教育部信息中心的统一指导协调下,形成全国制作团队实现资源共享,为基础教育资源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别,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缩小区域内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状况。
六、小结 总之,通过教育部信息中信推广的视频互动教学项目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可以形成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共同开发、合作共赢,建设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慕课。通过合作共享建设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视频教育资源中心,使其为中国基础教育服务,为广大中小学生服务,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今天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实现教育信息化、数字化的蓝图。
图-1北京市陈经纶网络电视台
第二篇: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实验学校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一、资源建设的指导思想:整合、共享、共建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应该坚持为课程改革服务。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收集、筛选现有的资源,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为师生共同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为确保资源的丰富与不断更新,要调动所有的相关人员,在统一规划与指导下参与到资源建设中来,发挥每个人的智慧与创造性,及时为资源建设补充新鲜血液。
二、资源建设的意义
在商品化的资源建设中无法为学校提供个性教育资源的情况下,自建资源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学校自建的资源具有因特网上的资源无法替代的作用。建设一个规范的、内容丰富的、开放性的和具有“校本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将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搭建一个有利的平台。
三、资源建设原则
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应共同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选择课程资源。
(二)可适用性原则:所搜集的材料与编写的教材相配套。
(三)内容多样性原则:所搜集的材料有文字,有图片等。
(四)易用性和可行性原则:所搜集的资料必须容易操作、省时高效。
(五)扩展性原则:要保证资源建设的内容得到不断地扩充。
(六)资源建设和管理必须有专门的管理班子,管理人员对资源建设按一定规则进行分类管理,定期地维护和更新。
四、资源的来源
(一)网上整合的资源
随着互联网上的数据不断膨胀,其中不乏大量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众多的教育网站和民族网站是自建资源库重要的资源来源,将这些资源导入资源库比较方便,可以将这些网站的有关资源下载,然后加入资源库中。
(二)师生原创的资源
师生原创的教学成果。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他们的经验更贴近于资源库使用者的需求。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教学资源的源泉。包括教师的亮点展示材料、教育教学案例、课件、论文以及学生的调查报告、活动记录、小论文等都是极的价值的资源。
(三)师生收集的资源
师生在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从社会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如实物照片、调查报告、访谈记录、背景资料、重要文章、书籍目录索引等。
(四)外部采购的资源
按照校本课程开发的需求,选择实用性比较强的材料购买。如出版社正式出版的电子出版物,品种较多,可以选择一些适合 学校实际情况的光盘,将其中的资源导入资源建设中来。这些资源包括学校购买和教师个人购买。
五、资源建设的内容
教学资源建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师,它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必要素材。我校的教学资源建设应提供以下几方面的教学资源:
1、试题
2、教案、案例
3、教研论文
4、文献资料:参考资料、重要文章、书籍等。
5、课件
六、资源建设的要求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是以知识点为基础,按一定分类规则进行整理归纳。通过处理,把收集的各类资料进行加工,还原成可以再使用的独立部件,收集到资源建设中。
总之,校本课程资源建设必须是开放的、动态的。丰富的资源不可能一步到位,学校要经常收集教师的优秀教案、课堂实录、优秀课件、优秀学生的成果、网络上的相关内容,不断更新、充实校本课程资源。
2008年9月
第三篇:关于学习课程资源和教学评价视频的学习心得
关于学习课程资源和教学评价视频的学习心得
这一节视频首先谈论了 好课的标准有哪些?
1,尊重学生关系融洽。2,教师表达清晰,看得见,听得见。3,教学目标准确,难点,重点突出。4,知识内容适当,容量适当。5,方法恰当,灵活多样,6,追求愉悦,成功的体验。7,学生获得技能和知识上的收获。除此外,还有教师可以因地制宜的做教学,例如农村学校根据自己所在地开发开发本土教材。鼓励改变情景,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情境,利用地方资源。
接着讨论了评价的问题。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起到的是促进和发展的作用。过程性评价,以鼓励为主,比如一个鼓励的眼神,摸摸头,点点头,竖起大拇指,拍拍肩膀,这样的动作都是鼓励。终结性评价,我们是要求客观事实,符合要求。量化评价,我们一般就是用分数来评定。质性评价就要求全面发展。评价中要注意哪些要点?第一、评价中容易出现额问题,学生的优缺点不清晰。第二、评价不以身伤害学生的自信心为标准。点评,注意表扬某某同学的优点,指出问题时尽量针对画面不针对人。评价方式要简单易行,细化标准。
然后讨论了为什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学习学生内在的兴趣激发很重要。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策略?第一,尽
可能的让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获得愉快的积极的体验,比如说借用愉快的元素融合课堂。第二,可能的运用多种美术教学方式和手段,激活学生的各种感官,尤其是视觉。第三,学习内容应该注意满足学生的需要,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学习任务分量适当,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多用鼓励奖励的方式对学生的美术学习作出反馈,有适当的设置能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兴趣的问题。
接着讨论了美术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1、,就是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树立全面育人的教学观。2、注意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4、从单纯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5、增加美术学习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联系。6、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关系。7,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来源于教师教学方法。8、积极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特征的教学手段。9、推进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10、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例如元青花瓷,为什么元代以青和白为主?主要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元代人统治者是蒙古族,他们生活在在草原上,他们信仰蓝天白云,所以颜色就是蓝色和白色。器物的造型图案也很大。
最后讨论了我们的教学方式有哪些?有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实践学习等方式。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示范和演示法、合作学习指导法、角色扮演和模拟活动、练习和实践训练期、案例指导学习、活动展示法、引进校外资源、民间艺人实地考察、辩论法、问题发现和探究法。绘画课需要展示绘画过程,而技法演示和示范法的要领有哪些呢?一展示过程,二把握关键,三提示步骤,四发现普遍问题时及时提出,五关注异质性,六留够时间。合作性学习的要分组讨论,控制人数和目的明确,老师教学也有创造性和动脑筋。
第四篇:高中研究性学习教学反思
高中研究性学习教学反思
篇一:高中研究性学习>教学反思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中认为“反思性教学就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反思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认知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
反思性教学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2009年秋季,我省将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实验。本次课程改革是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创新,对每一位高中生物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课程非常强调反思性教学,认为反思性教学不仅使教师能够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而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反思性教学对于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具有现实的意义。
我国从大量的现实和有关的调查中反映出这样一个现实:尽管从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引入了“反思性教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但是多数教师仍然缺乏对自身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自觉的、系统的反思意识和行为,“教后反思”多流于形式,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不断“重复着过去的>故事”,致使课堂效率低下,课程目标无法达成,教师专业化进程受阻。所以我们在高中新课程实验伊始,力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来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养成对教学实践进行批判性思考的习惯,自觉检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可以说,本课题所关注的反思性教学对教师自身教学的改进作用,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文献检索表明,在上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相继开展反思性教学实践,并出现了多种模型。比较流行的有埃拜模型、爱德华兹--布朗托模型、拉博斯凯模型等。三种模型都有独到之处,在表达方式上有的重在全面完整的描述实践过程,有的重在说明反思性教学的心理过程,还有的强调反思性教学中动机和结果的统一。尽管它们的理论基础、表达方式等存在不同,但本质是一致的。主要表现在通过反思“提出问题—探讨研究—解决问题”是其灵魂,同时三个模型都突出了教师本身自身素养的提高。
国内学者如熊川武、张立昌等人对此也有专门的研究。熊川武在《反思性教学》中尝试构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反思性教学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型。张立昌则在《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一文中,从哲学认识论、>心理学、伦理学等方面对反思给予阐释,对反思的机制和特征作探讨;参照国际教师>培训与发展模式,评析我国传统教师成长模式的缺陷;对教师反思的内容作出一般的划分,并提出反思训练的几点原则要求。所有这些都是指导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三、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确定研究题目 → 查阅相关文献 → 设计研究方案 → 设计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 随堂观察、问卷调查、访谈 → 数据统计 → 结果分析、提出建议 → 撰写研究报告 → 撰写研究论文 → 结题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本课题关于“反思性教学”界定为:教师本人(或教师群体)借助行动研究,对自己在新疆支教的教学活动进行理论层面的思考和剖析,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进而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再创,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逐渐成为研究型教师的过程。
篇二:高中研究性学习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生积极参与、挑战自我、感受成功的全过程,可以感受到这节课的成功,基本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第一,平均数的概念不教自明,学生的理解比较深刻。教学中虽然没有给平均数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是,从学生最熟悉的平均分、平均身高等概念中抽象概括归纳出来的平均数,有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反而使学生更加明白了平均数的现实意义:平均数表示一个整体的水平,用总数除以份数就是平均数,平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语言,要比学生去背一个纯文字的概念好得多。特别是学生在解决最后一个问题“猪八戒吃蟠桃”时,对平均数的理解已经非常的深刻,能清楚地说出每个数据与平均数之间的不同。
第二,掌握了计算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尽管我在设计时把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感受平均数的作用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但作为一节起始课,基本的技能目标还是不能放弃,让学生理解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应用它也是本节课的目标之一。通过迁移,把学生计算平均分、平均身高的方法推广到一般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中,适时应用巩固就可以了。同时,考虑到这是第一课时,所以,没有出现“去掉最高分、最低分”这样的问题,因为要让学生理解其中的理由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相反会冲淡对基本方法的掌握。
第三,初步理解到了平均数的应用价值。通过“判断谁是讲故事比赛第一名”和“推测万里国际学校小学大约有多少学生”两个现实问题的解决,学生已经自己回答了自己的问题:可以通过平均数进行比较和推测。
第四,实现了愉悦的数学课堂教学,师生共同创造了一个非常快乐而且有成功感的数学课堂。教师紧紧抓住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多次创设新颖、有趣的学习情境,激活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参与学习活动。“给老师打分”、“帮老师算一算每个小组的平均身高、体重”、“猜猜万里学校有多少学生”、“猪八戒能吃多少个蟠桃”等一个个符合学生特点的话题,以不同的呈现方式贯穿在认识、理解、应用“平均数”这样一条主线上,学生经历了一个真实的探究平均数意义和作用、灵活应用平均数的过程后很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和方法,并产生了积极良好的学习情感。其次,教师提供了开放性的问题和充分的学习空间,满足了学生自主探究和自我表现的欲望。从开始的计算平均分到最后的算猪八戒可能吃到的蟠桃数,教师都放手让学生先思考计算,再通过交流评价达成共识。猪八戒吃蟠桃的故事是一个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安排在课的结束之前是颇有研究意义的。从知识的层面来讲,它是拓展延伸,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平均数本质意义的基础上逆向思考各个数据的范围,作出合理的选择,从而弄懂平均数与总数之间的关系。从学习情感的角度来分析,无论是形式还是结果都是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保学生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情感的动因。由于本题结论开放,因此,还留给学生课后继续思考寻找答案的机会,让学生带着问题进来,还要带着新的问题出去。
第五篇: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的有关做法
一、依据学科特点,实施课程整合
(一)语文学科
语文的考查从大的方面来讲分为读写、理解和表达。基础题侧重考查读写,阅读题侧重考查赏析理解,作文侧重考查表达。当然每一部分都是相辅相成而非孤立存在的。
1.基础部分精耕细作。
音、形、义对于文字而言缺一不可,在考试过程中涉及到多种题型,为了最大可能地把
基础分拿到手,讲解、复习过程必须做到细之又细。细到成语的意思、适用对象、褒贬色彩、语法习惯、语境特点,细到病句的各种类型,细到标点的各种使用规则,细到每一个文言实词、虚词的各种义项。唯有精耕细作,才能在基础题上所向披靡。2.理解部分举一反三。
理解部分往往是学生最头疼的,因为考查的范围无边无际。各种各样的诗词、文章奔涌而来,貌似讲也无所尽,但其实范围越是广大,越应该做到讲有所尽。“文无尽而题型有尽”,所以在诗词鉴赏和阅读理解的指导过程中,明确题型、方法指导、答法规范显得尤为重要。每一种题型都有其相对固定的答题模式,所以一定时间内的定量的题型训练、讲解非常有效,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继而在考场上势如破竹。3.表达部分触类旁通、厚积薄发。
无论是语言运用题还是作文,当然都是以读写、理解为基础的。除了相应的题型训练,作文更应该注重素材积累,注意指导学生审题、扣材料、扣题、段落衔接、首尾照应等,最终做到厚积薄发。
所有的考试都离不开基础,离不开理解,离不开表达,而这些又以审题准确为前提,审题训练、讲解、指导应当贯串学习、复习过程的始终。
(二)数学学科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整合教材内容势在必行。高
一、高二基础年级教学,教材内容作如下处理效果也许会不错。
1.三角函数部分: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三角恒等变形,解三角形三部分内容整合在一起,既保持了知识的连续性、系统性,又较大程度地解决了学生的遗忘问题。
2.平面向量与空间向量。教材上空间向量与平面向量有较大间隔:实际教学中平面向量是高一上学期内容,而空间向量是高二下学期内容。空间向量本质是平面向量的空间推广,二者联系紧密,但因间隔时间过长,往往导致讲空间向量时,学生的平面向量的知识大多已遗忘,增加了老师的教学难度和学生的学习难度。统计
3.与统计案例。作为内容紧密联系的两部分内容,统计在高一讲,统计案例在高二讲,战线过长,容易导致教学效果差。建议将统计移到高二与统计案例一起讲。
4.另外,教材内容整合,既需要老师们认真研究,合理安排,更需要教研室的大力主持与统筹安排,因为学校内部的教材整合与教研室的进度安排如果有冲突,往往会影响老师们的切身利益,不利于教材整合的顺利实施。
(三)英语学科
一轮复习中英语学科多以基础知识和语法为主线,再加上大量的高考适应性训练题。但是反思并借鉴其他学校的做法,我们认为,从长远发展来看,在高三英语课文复习中我们可以不拘泥于原来的模块教学,而是以话题为中心,将内容相关相近的文章组合在一起,这样以话题为单位,可以更有效地复习课文中的语言知识,学习文章的文化思想、内容和语篇结构,培养阅读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我们可以尝试打破课本分册顺序和模块顺序,按“话题模块”整合重组现在教材中的课文,来进行一轮复习。话题模块,是指“几个相近或相关的话题整合成一个话题单元”。按照《考试说明》上介绍的模块项目,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人物介绍与个人情况”、“ 友谊与人际关系”、“社会风俗与及节假日活动”、“ 旅游和交通”、“文娱与体育”、“自然与环境”、“语言学习”、“历史与地理”、“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文学与艺术”、“健康生活与健康饮食”、“学校生活”等12个模块,然后按照这些整合后的话题来进行复习。
(四)物理学科
1.改变教学理念 低起点开展教学,建立适合我们学生的习题教学资源库 高中阶段的学习,适量的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习题是必不可少的。眼下的事实是:习题集、模拟题等满天飞,但很少有难度、深度上适合我们学生的学习和复习资料。因此必须有自己的资源库!而低起点开展复习的最好办法,就是拥有自己的一套题库。在充分研究高考、考纲的基础上,各地的模拟题、习题集等,教师对题目进行选编.2.下大力气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和解题习惯
在平时复习教学中,学生的思维的深度、广度和逻辑性思维能力有待大幅度提高。建议在高三物理后期复习中,在讲解典型计算题时,抓住规范化要求的流程,统一要求,集中训练,有效地解决了有关步骤会而拿不到分的情况,在高三一模结束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于高考试题二卷中的计算题部分,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单独的审题专项训练。将题目印制成讲义,然后让学生审题,题干每句话中,确定为关键词的、确定为已掌握知识的、确定可以画出过程图或力图的自己加标记。在进入第二时段的突击练习时,让学生在“审题”讲义批改后的基础上,清楚地勾画出过程,并特别要求写出文字说明,其格式统一要求为“对谁,在哪个过程,怎么样”并且写出贴合题目意思的方程式。由于高考物理试题属于“踩点给分”即分步判分方式。经过这样的训练,即使由于题目情境或各种原因引起答题有诸多错误,但可以实现学生会的部分,尽可能拿到分。
3.循序渐进,小跨度进行变式训练
为了学生理解问题的全面性,以及防止思维定势发生,在原有题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变式训练是必要的。但有时处理不当,也会反受其乱.因此,变式练习也要小跨度进行,最好情境设置和方法设置上进行平行变动。同时,为了让高三学生体会命题者的真正意图,在变式训练时,采用明确的方法进行“层层加
码”。让学生在审题时,能自觉地去体会编题者的意图,让学生解答一类的效益大于几道题的。而对于“难、偏、繁、怪”和“多讨论、多推理、多判断”的问题,在高三复习的前期,大胆放弃,一模以后,可以出现一些.(五)化学学科
高中化学新课程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其中必修是选修的基础,选修是在必修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深化。必修内容涉及面广,几乎包括高中所有内容,但教学要求较低,相关内容在选修中都将进一步深化。所以,同一个知识点,会在必修模块、选修模块中重复出现。在复习中应针对高三学生的思维特点,整合三种教材,通过整合复习,打破原来的模块界限,帮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连贯性与整体性,完善学科知识结构。同时,也可以避免复习内容的重复性,提高复习效率。
例如: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原理及应用,在《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化学与技术》均有涉及,每一种教材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也都不一样。《必修1》从常识上了解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产物,《化学反应原理》从原理层次理解电解饱和食盐水,《化学与技术》则从氯碱工业为基础的化工生产层次认识电解饱和食盐水,注重化学原理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因此,在高考复习时,有必要整合三种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循序渐进在掌握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原理和应用。
再如:在复习元素化合物专题时,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盐→存在”为主线发散到各个要求的具体物质,注意编织每个具体的物质 “结构→性质→用途→制法→检验方法”的复习线索,“单质→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脉络。
(六)生物学科 1.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高中生物分为三大板块,四大知识系统。一般来说,高三第一阶段按章节捋清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配合经典的题例,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扩展。第二阶段可进行专题复习。
2.专题复习,培养综合能力
(1)按体系分专题: ①生命的物质和结构系统②生命的自我更新和调节系统。③生命的自我复制和进化系统。④生物与环境系统。(2).按实验分专题:
①验证性实验,对实验操作、原理、程序、现象和结论的分析、归纳、总结。②纠正错误或补充不完整的实验。③设计简单生物学实验。④对实验、实践中获得的各种信息的分析和解释。
(3).按题型分专题:
①曲线坐标题。②图形图表题。③遗传系谱图题。④数据分析和概率计算题。
(4).按热点分专题:
①生态和环境热点。②生命科学前沿热点.③工农业生产,人类健康热点。④国内大事、世界风云
应以知识体系专题复习为主,带动其他专题复习,重视实验的复习。最后冲刺阶段留进行热点问题和题型分类复习。
(七)政治学科
高中政治分为四个必修模块二个选修模块,内容多,知识繁杂,要想提高复习效率、提高考试成绩,必须整合模块知识,提高答题的实效性和得分点。学科课程整合的思路有许多,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实施。
1.根据模块特点进行模块内的知识整合。如经济生活可以从消费、生产、经济制度、体制环境等进行整合,构建有效的知识体系;政治生活可以围绕十大主体、六大政策(制度)整合,文化生活按照文化的作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文化建设等自主构建;哲学按照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构建。题目多变,万变不离其中,这种思路构建的知识体系是最有效的最实用的。
2.依据时政热点跨模块构建。比如钓鱼岛问题,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个角度发散整合,注意从各个角度发散。结合典型例题,形成模版,这是最能提高得分率的思路,但相对来讲也是最笨拙的办法。
(八)历史学科
高中历史新课改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通史
体例转变为现在的模块专题式体例。新体例既有明显的优势,如可以对某一个历史事件的发展沿革,有一条比较清晰线索,对某些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有比较详细的叙述和比较深刻的探讨;然而这样的体例也有弊端,如淡化了历史学科的两个基本特性:时序性和全面性,即两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不明确,同时全面性也比较差,往往会出现一个历史事件被割裂成若干块,或在同一个模块的几个专题中分别叙述它的几个侧面,甚至分在几个模块中来叙述。因此,要搞好历史新课改的教学,必须认真学习《课标》,以课程观取代教材观,对教材进行整合。
1每一学习模块的课程内容,都包括若干个分别由中国史和世界史内容构成的学习专题。每一学习模块的教学,应在准确把握模块主题意义的基础上,着力处理好中国史专题和世界史专题的关系,通过比较、归纳、概括等思维过程,认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例如在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教学前,先进行了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教学。因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受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影响极深,这样调整和安排,有助于学生认识第三单元的学习主题,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整合必修模块之间的教材内容
必修模块分属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与科技三个范畴,任何社会都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有机结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历史必修二经济模块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已学习完历史必修一政治模块的内容,所以不失时机地将两个学习模块的相关单元和内容相联系加以整合,这样做,既可以随时复习已学过的内容,更可以使政治和经济的内容加以整合,帮助学生理解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辩证关系,从而深刻地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例如:在进行必修二第一单元第6课“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时,引导学生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的内容回顾联系,使学生认识明清时期已走向腐朽没落的封建政治制度对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阻碍作用以及旧的封建制度必将被代表新的生产力的政治制度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3.整合选修和必修模块的相关内容
高中历史新课程中选修模块的设置是对必修模块相关内容的延伸和提升。如果能将选修和必修有机结合,就能既宏观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又能洞悉生动鲜活的历史细节。如:在讲必修一中的《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时可以指导学生阅读选修一中的《梭伦改革》;学习必修三《启蒙运动》时结合选修二的《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选修课不要单独学习,可以把它们看作必修课的阅读教材。虽然新教材本身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总体来说在历史教育这个层面,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给历史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历史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才能适应新教材的教学。
(九)地理学科
整合方向:通过教材重新整合,以重新构我们地理学科教学体系,大专题与小专题相结合,重点更突出,内容更具体。通过合理取舍以强化主干知识,突出重点,把握核心,以取得高效,优质的教学效果。
1、整合依据
(1).紧紧围绕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在复习过程中就不会偏离轨道,做无用功。
(2).要依托教材。教材里面大量的阅读和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和活动中获取知识。尽量发掘教材文本和各活动隐含的重要内容与知识点,把抽象内容具体化,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使学生容易接受、快速理解。
(3).依据学情。教师可根据经验,来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或倾向。以此对某些内容进行整合。
2、具体整合内容
整个高三复习的地理主要内容:有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区域地理(主要是初中地理)、选修旅游地理、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环境保护。
其中必修Ⅰ主要是自然地理知识,必修Ⅱ主要是人文地理知识,必修Ⅰ和必修Ⅱ主要是地理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必修Ⅲ主要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必修Ⅰ和必修Ⅱ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在区域中的应用;区域地理主要学习的是世界地理知识,是初中地理知识,但高考是必考内容,且以综合题形式出现。
自然地理知识(必修Ⅰ)
第一章:本章主要内容是地球的相关知识,1.增加:在一轮复习之前首先要复习地理基本知识,关于地球与地图的一些基本知识,高考主要是选择题形式出现。
2.简化:地球运动一节内容比较难理解,学生得分率低,因此,复习时简化地球运动内容。
第二章:大气部分
增加:本章第3节没有涉及全球气候类型的知识,全球气候类型是自然地理学习的重要基础知识,在高考中经常涉及到,且气候类型的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存在必然联系,因此在讲述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后可以加上这部分内容,这样在内容上比较连贯,学生更易理解。学完此部分内容,进一步学习中国气候。
第三章:删减:本章第1节和第2节内容较为简单,容易理解,复习时删掉。
强化: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特别是垂直分异规律比较重要,要重点复习。
第四章:本部分内容主要研究了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产的影响以及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1.重组:其中必修Ⅱ中的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中国交通等内容,必修Ⅲ中的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在复习时放到本节来讲,与聚落和交通相关的知识构成体系。
2.减删: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部分内容高考考查不多,可以删掉。本章内容也可放到人文地理模块来复习。人文地理(必修Ⅱ)
第一章:合并:本章人口增长模式要重点复习,人口合理容量、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只可合并作为一课时。
第二章:分解:本章内容主要讲述的是与城市相关的,城市是聚落的一种形式。因此,在复习时,可把本章内容并到第四章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作为城市整体内容。
第三章:本章共四节内容,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删减:其中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一节主要是对后三节内容的概述,因此本节内容可删掉。
2.增加:复习完农业之后,复习必修Ⅲ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中国农业。把中国工业放到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之后复习。
第四章:合并:本章主要内容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问题及如何协调人地关系,本部分知识比较贴近实际,学生较容易理解,复习时用一课时的时间。
区域可持续发展(必修Ⅲ)
本章内容主要研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对相关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一些了解。首先第一章要明确我国分区及其特征及我国经济差异、资源跨区域调配等内容。其余内容按照第二章依次复习。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高考考查频率较低,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三种技术在地理环境中的应用,题型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把本章内容整合成一课时复习。世界地理
学习世界地理前提必须会读图和将区域定位,所以第一节介绍的世界地理概况等内容。后面内容则是通过不同尺度介绍区域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中国地理内容在高考中常作为命题的基础和背景,以综合题形式,第27题。常以中国重点工程和当前的热点区域为载体,或以数据图表为媒体,考查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环境整治。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把复习重点要放到前面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学习。选修地理
选修地理是选做题,每道题10分,简答题形式。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大模块。此三个模块针对高考常出现的考点,分别设计三课时进行复习。
二、精心梳理高三教学工作,分类推进教学资源建设
(一)教师教学资源方面。
1、经验体会
(1)科学安排高三复习计划
我校在深入分析学情,广泛征集师生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前几年的经验,通过与管理层和备课组长的深入交流,合作制定了有效的一轮、二轮、三轮复习计划和实施要求。在一轮复习中我校重点侧重于复习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充分利用网络等各种资源,多方搜集权威资料,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细加工,规范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让一轮复习得以系统扎实地进行。二轮复习中我校重点关注了专题复习课和试题讲评课的实施,通过示范课、研讨会等形式,形成了符合我校学情和高考要求的课堂模式,让二轮复习真正落实了巩固知识、熟练方法、提高技能的要求。三轮复习中,我校重点关注了静悟与考练的结合,各学科结合青岛市三轮复习计划和相关资料,按课时梳理了细化到每一节课的复习计划,并提前对学生进行了三轮复习的方法指导。同时,根据学习规律的需要和学生的复习情况,结合高考考试安排,合理安排了几次模拟训练,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和应试素质的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然,在复习过程中我们也出现了诸如过于关注导学案的使用而忽视了教材,关注了专题训练而忽视了阶段性综合练习,关注了试题讲评而忽视了变式训练与错题整理等问题,但是我们总能通过对师生的问卷调查和推门听课等方式详细了解情况并及时加以解决。
(2)邀请专家现场指导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我们为了发现自己的问题,提高复习质量,先后多次邀请教研员到我校进行现场指导,通过听课、评课、座谈等形式,认真听取教研员的意见和建议,备课组长和包组领导将经验和建议及时传达到每位教师,并通过集备、示范课评比等方式进行实践和纠正。为提高高三教师的业务水平,开拓高三教师的视野,我校邀请了高考研究专家陈庆军教授、金太阳教育研究院焦兆群院长、高考数学阅卷组组长山东大学张天德教授,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山东大学王小舒教授等专家学者来我校传道授业解惑,并让教师们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写心得体会,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的理论性和目的性。(3)外出学习取真经
在坚持请进来的同时,我们也安排教师走出去,先后安排管理层、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去济南、崂山、即墨、平度等地参加培训、交流学习,及时获得了关于高考的第一手信息和一些创新性的措施,为高三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保障。
(4)多种方式查找问题
学校以李校长和臧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对高三重点关注,经常通过推门听课、师生座谈、材料积累、专题讲座等形式发现问题,提出措施,监督落实。
以上种种措施,充分保障了高三个阶段复习的有序进行,在此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资料、心得、模式,都以文字和影像的形式保存了下来我们准备通过多种渠道有效专程这些教学资源。
2、传承方式
我们将在新学期开始之前召开新老备课组的对接会,让新老高三备课组的成员通过面对面座谈的形式交流经验,将原高三的教学计划、导学案、组合卷、教辅书、教案本、听课本、集备记录、教学影像、配套课件等材料及时移交给新高三。除此之外,我们还将邀请原高三的教学成绩突出、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新高三集备,上示范课,以老带新,以优促弱,将之前积累的教学资源充分地传承下去。
(二)学生学习资源
1、经验体会
(1)落实导师制,抓促边际生
我校高三充分贯彻导师制的前提下重点开展了“抓边培优”工程。将班级的边缘生、艺体生、尖子生分配给每一位导师,由导师负责这些学生的学习、心理、生活等各方面的成长,班主任宏观调控。在这项工程的实施当中,我们的
教师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尤其是课间导师进教室的举措,让教师真正深入学生生活,进而走进学生内心,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起到了很好的效果。(2)多渠道实现对学生的指导
在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复习策略制定、抓弱促强落实、心理状态调整、道德素质提高等方面,我校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等各种宣传手段和阵地。在各班级、各学部的走廊和教室里,都有优秀学生的习作、学习经验交流、错题本和规范卷展示、时事素材积累和学习方法汇编等宣传资料。每周,我校都通过班会,采取经验介绍或观看视频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积极性、学习行为习惯进行培训。
2、传承方式
高三期间,我们收获并总结了很多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并准备将这些学习经验介绍、规范卷、满分卷、错题本、笔记本、作业本、试卷册等宝贵资料在学生毕业后留在学校,作为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采取实物展示、邀请优秀毕业生做报告、制作宣传栏广而告之等形式对下一级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和心理辅导。也会将一些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形成文字材料,将他们的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优异成绩、美好前途一一展示给下一级同学,让他们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再创佳绩。
(三)教学管理资源
1、经验体会
(1)科学安排,统一行动
在高三复习伊始,高三级部管理层多次召开准备会,在复习目标、复习时间、复习策略、复习要求、课时安排、考试安排、听评课落实、集备检查、作业控制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反复研究,并最终统一思想、统一行动。(2)落实管理人员包组、推门听课和听评课制度
高三管理层人员很好地落实了推门听课制度和听评课制度,由此深入了解了学情和教学过程,及时地与学生、教师进行沟通,反馈意见,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整改,让整个高三的课堂教学工作高效推进。高三管理层实行了包组制,管理层每人负责一个学科,从课堂教学到集体备课,从教学研究到考试总结,全面参与备课组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责任明确,落实到位,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思路,全面掌握学科的复习进度。(3)坚持召开每周学生例会
管理层充分发现问题和收集资料,结合学生一周的学习与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和鼓励,在周例会上,既有生动的事例的讲述,又有优秀班集体的评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个人修养和主观能动性。(4)落实管理层和班主任一线工作法
高三管理层既是学部管理者又是班主任,在坚持落实班主任一线工作法的同时也每天对学部的常规管理进行督查和通报,尤其在三轮静悟期间,各学部都制定了详细的静悟方案,并每天坚持检查通报,保证了三轮静悟工作的有效落实。
(5)加强学习,提高管理人员水平
除了注重实践落实之外,高三管理层还注意加强业务学习,每周的管理层例会不仅是工作的总结和布置会,更是业务培训会,经验交流会,在不断地业务学习中,管理层人员不断丰富理论水平,提高个人素养。
2、传承方式
这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在各阶段的总结报告中已经汇总,作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充实到教育教学资料库中,我们将选派优秀管理层留任高三,充实高三的管理队伍,传承优秀经验、做法。也将通过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让新一届高三管理层及时学习,有效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