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家动手做条龙》教学设计.doc
《大家动手做条龙》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刚刚入学不久的初一年级学生,对中学美术课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和憧憬,特别是对《大家动手做条龙》这一课,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生活在龙的故乡,他们对龙的文化已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如:中国龙的造型是长长的、弯弯的,在民间有舞龙、赛龙舟等民俗活动等。他们具备了初步的造型能力,如剪刻、粘贴、穿插。他们愿意接受新事物,做自己喜欢而没有做过的事情。通过教师的教学,将学生零散的龙文化知识,引导到龙的艺术形象上来,并通过“大家动手做条龙”加深他们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激发爱国之情。
二、教材分析:
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象,它造型威武、气势雄健,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本课程的学习通过“龙”――这传统的艺术形象,把“纸造型”的知识和方法融合在其中,贯穿立体构成知识的学习。
本课采用生活中常用的纸杯等生活用品,简单易懂的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意意识和创造能力,并学会“物以致用”。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初步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历史。通过观察,认识龙造型上的变化,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体会龙的精神。
2、了解龙各部分的象征,能用一次性纸杯等材料来制作起伏变化的龙的形象,充分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愉悦。
3、把龙作为文化和历史的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借助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四、教学重点:
1、2、搜集有关中国龙的资料,在雄壮的气氛中初步感受龙文化。
欣赏其造型能以一个基本形体(纸杯、圆台型体)为设计元素,进行重复的构成练习,掌握龙身起伏变化的切口、方向和剪、刻、粘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1、在制作中体验龙的精神、气势,抓住龙的特点、造型及动态。
2、表现出一条有创意有气势有华夏精神的龙形象。
六、学习资料:
1、一次性纸杯、易拉罐、胶卷盒、牙膏盒、土豆片筒、装羽毛球的纸筒、药盒等。
2、教学课件,有关中国龙的资料及工艺作品,如:龙的剪纸、用贝壳制作的龙、有龙图案的鞋垫、龙的民间风筝等。
七、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龙的传人》歌曲,静心聆听,边听边悟。教师问:a、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
b、谁是龙的传人?为什么把中国人叫龙的传人?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闻一多先生在《龙凤考》当中指出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来源于黄帝时代的图腾和传说。相传黄帝在统一中原之前,以熊为图腾。统一中原后,为了使各民族和部落能紧密团结,就设想了一个综合性神灵的图腾,就是龙。从那以后炎黄子孙就被称为龙的传人。
2、课件出示《中华神龙》图片,初步感受中国龙的威武雄健。学生欣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中国龙的神威与气势。(能够翻江倒海、呼风唤雨、体态雄健、威武神奇、等等)
设计意图:用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龙的传人》引入,来烘托氛围,使学生简单了解龙的由来,感受龙的气势与华夏民族的气节,突出主题,创建师生交流的环境。
(二)、深入感知,讲授新课:
1、生活中“龙”无处不在,了解“龙”。
教师问:作为龙的传人你知道生活中的“龙”吗? 结合课前准备的材料和实物进行互动交流。
学生展示自备材料。(1)课前搜索的有关龙的文字资料。
(2)展示自带的龙的装饰品、剪纸、工艺品等。
教师引导补充:龙的成语(龙腾虎跃、龙马精神、雕龙画凤……)、龙的故事(叶公好龙、画龙点睛……)、龙的地名(黑龙江、二龙山……)龙的食品名(龙须面、龙井茶……)龙的节日(二月二龙抬头)以龙命名的人名(李小龙、成龙……)
设计意图:通过说说生活中的龙以及实物的展示,让学生明白我们身边处处都有“龙”,龙的常识、龙的文化,龙的精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龙的形象的演变:
龙形象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各个时期的龙形象是截然不同的,让我们追随它的踪迹去寻觅去发现。
(教师课件出示红山文化、新石器时代等各个时期的龙形象,学生欣赏感受早期龙至今的演变过程。)
a、红山文化时期 b、夏商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朝时期~~~~明清时期 设计意图:了解龙的演变过程,欣赏各个时期造型的不同特点,初步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和历史,为后面的学习内容做好铺垫。
3、龙与皇权:
(千百年来,龙一直都是皇家的支撑与象征,让我们一起走进“龙与皇权”。)
课件出示图片欣赏:(1)皇上穿得带龙的服饰,如:龙袍等。(2)玉玺(3)皇家师生活用品,如:龙椅等。(4)皇宫建筑等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互动交流“龙与皇权”,进一步体会龙的神圣,感受龙的精神,提高审美能力以及人文素养。
3、龙与艺术:
(古往今来,很多艺术作品中都有龙矫健的身姿,我们快去看一看。)
课件图片欣赏:(1)绘画艺术(2)建筑艺术(3)雕塑艺术(4)民间艺术
(5)书法艺术
设计意图:欣赏不同艺术门类的龙形象,懂得龙对中华民族的非凡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陶冶情操。
4、龙与民俗:
(龙不仅存在于艺术领域,中国民间有许多与龙有关的民俗与竞技活动,它的形象早已渗透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可以说,龙对民俗的影响是久远深刻的,让我们一起欣赏“龙与民俗”)课件出示图片:(1)赛龙舟(2)舞龙(3)二月二龙抬头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民俗中进一步的了解龙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体会龙的精神。
5、龙的造型:
1)教师课件出示如今常见的(明、清)龙形象,具体引导学生们分析龙的造型特点。(古人希望自己崇拜的图腾能成为“万兽之首,万能之神”将许多动物的特点集于一身,创造了中国龙的形象)
头、嘴、身体、角、尾巴、龙鳞、爪子等(各部分造型特点及象征意义结合课件具体分析引导)
设计意图:通过对龙身体结构特点的分析,加深学生对龙造型的理解,对龙身体各部分的象征意义有一定的认识,为下一步的造型活动打好基础。
2)体验龙的精神(龙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我们要弘扬龙精神作龙的传人)
什么样的造型才能显示出龙的精神?
眼睛:睁大 嘴巴:张开 头:高抬 尾巴:翘起 身体:弯曲 爪子:伸出。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欣赏让学生自主的发现总结,要想体现龙的精神,应该注意各部未的表现更加生动形象。
3)学习龙的造型。(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用生活用品给龙造型,制作一条生动的龙)A、欣赏老师的龙范品(用一次性纸杯做成的),引导学生分析身体的制作连接方法,体会穿插、衔接、粘贴的技巧。
课件出示身体连接示意图
B、分析腿的连接方法。出示腿部制作示意图
C、重点分析头的制作方法,教师演示。(龙角、笼嘴、鼻子、龙须等部位的处理)D、尾部的制作方法。出示示意图
E、课件重温教学制作中的各个连接环节,强化加深印象。
F、鼓励用各种用品当材料,来制作各种各样生动的龙形象。图片展示学生们丰富多彩的工艺龙作品,开阔眼界。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通过老师的示范、讲解、图片欣赏来引导学生制作生动威武的龙以及操作时应该重点注意的环节,使学生在做前有充分的心里和思想准备,引导具有直观性,并以此打开学生思路,开阔视野,鼓励有创意有特色的制作。
(三)、出示课题《大家动手做条龙》,学生在歌曲《龙的传人》中动手实践。
小组合作制作纸杯龙,体验合作的乐趣。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使同学们充分感受到合作的乐趣,自主探究学习。在歌曲中享受快乐的气氛。
(四)、学生作品成果展示。
学生组内代表发言,讲解自己小组作品的创意,师生充分互动、评议、欣赏、感受。
(五)、课后升华:结合学生们的作品展示,让学生们在一首小诗中结束我们今天的美术课,全体学生起立齐读励志爱国小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作品与爱国励志小诗结合,升华学生的情感,提高爱国热情。
第二篇:大家动手做条龙教学设计
大 家 动 手 做 条 龙
合江县马街中学校
姓名:杜娟
一、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和积极参与文化传承的意识。
2、在欣赏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锻炼学生处理信息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解决实际问题。教育方面:,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激发爱国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立体造型能力。并通过运用不同的设计材料,创作和装饰龙的造型,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
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大家动手做条龙》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3册第七课,属设计、应用课。它改变了以往单纯讲解立体构成为主的方法,而是把构成的知识隐含在制作的过程之中。把“纸造型”的知识和方法也融合其中,结合废物利用理念,来降低难度,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为教学活动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内容分析:本课内容主要是学习立体构成知识,融合“纸造型”于其中,用可以利用的废弃材料,如纸杯等,进行组合,穿插连接,进行立体的制作和练习。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进行有目的的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有利于学生学习为思考基点,从学生的能力、兴趣和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龙”的人文知识;知道龙的造型特点及设计方法;能以纸杯为造型元素,运用剪、刻、粘的方法制作工艺龙。
2、过程与方法: 感受龙与中华民族的关系 ; 探究龙的设计方法 ;合作完成工艺龙的制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制作工艺龙的兴趣;具有合作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 ;初步养成废物利用的环保意识 ;感受龙的精神,陶冶学生情操。
教学重点:
1、研究龙的造型与结构特点,设计并制作工艺龙。
2、调动同学情绪,感受龙的精神,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1、如何把构成知识应用到设计和制作中,使龙的造型和结构有新的创意。
2、在合作学习中注意每位学生的共同参与。
教学准备:
1、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2、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中小学教程网找到《大家动手做条龙》有关的多媒体课件(PPT)给学生直观上的感受,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
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法过程主要是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因此,我利用了多媒体课件这一有利条件,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音乐、视频创境法”、“深入浅出分析法”、“ 直观分析、比较法”等。学法过程按学生分组合作的方式体验集体创作的乐趣。自主探究性学习法、师生互动法、生生互动法、游戏参与法。这样以多种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自己去研究、探索,这样学生就有了制作和创新的基础。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通过视频资料创设情境,在问题情境中主动掌握龙的特征,了解龙的内涵;让学生在广泛的历史、文化背景中认识龙文化,激发主动探究的积极态度。接着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阅读教材,学生在老师的直观示范中掌握基本纸立体造型技法。老师先给出问题,再小组讨论,然后交流、整合知识,提示学生在分组后进行分工并讨论技法在材料上的灵活应用,争取创新,突破难点。老师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立体构成造型方法.重点放在龙的特征的夸张概括和剪、刻、折、粘贴等技法上。这样学生就有了制作和创新的基础。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观看春晚王力宏、李云迪合作的《龙的传人》经典片段,感受画面给我们带来的气氛,学生进入情绪。
学生讨论印象中龙的形象,尝试用画笔表现龙。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有关龙的民俗活动呢?
在喜庆的节日当中,我们中国人经常用舞龙、赛龙舟、挂龙灯这样的形式来表达欢乐的心情,从中也使我们感受到一种奋发欢腾的气氛。
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学生阅读教材14—15页,了解关于龙的有关知识。展示自备的有关中国龙的资料和实物。向师生介绍龙的造型特点和精神风貌。
教师归纳讲解关于龙的有关知识。
1、龙的图腾——蛇为原型
2、龙的形象——头、躯干、尾
3、龙的九似——角似鹿、耳似牛、头似驼、鳞似鱼、腹似蛇、爪似鹰、嘴似驴、掌似虎、眼似兔(教师补充提供图片及资料,引导学生从中汲取信息,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运用资料的能力去解决问题,进入主动探究状态)(课件展示)
三、出示问题,展开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先展开组内讨论,再进行组间交流。
(设计知识问题情境,启动学生思维,在主动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发现知识,使学习活化;从艺术语言入手,掌握立体造型方法,并举一反三,激发学习动机)
1、以小组为单位,将老师做好的龙分解,用这种方法来研究纸杯龙的制作要领,找到制作龙的方法。分解:龙头、龙身、龙尾。
2、多媒体展示制作龙头步骤,教师演示。
3、老师小结制作方法:
用剪、刻、折、粘贴等方法制作龙头、龙尾;最后用穿、插、捆等的方法连接龙身,同学们还可以根据龙的造型特点和材料本身的特性去积极探究、创造巧妙的构成方法。(讨论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激发了探究兴趣,同时呈现本课重点)
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用纸杯等材料设计制作一条生动有趣的龙。
在制作中,巧妙的利用材料是成功的关键。以小组为单位,了解手中材料的特性,结合龙的形象特点,研究各自的制作方法、设计意图,共同设计一个满意的造型。分工合作,制作龙的造型。
(此环节设计为探究过程作基础,提升情感价值观,培养合作意识,学生尝试用立体造型语言进行创作)
要求:
1、我们做一条什么样的龙?是行龙还是盘龙?
2、用什么方法做这条龙?是用插接的方法还是用其它的方法?
3、怎样做出这样一条龙?分工要明确:谁做龙头?谁做龙身?谁做龙尾?
4、装饰要恰当,不可过于繁杂,破坏了龙的整体造型。
五、作品欣赏,开拓视野
1、龙做完以后,各个小组将本组做出的龙展示给大家。各组做一个比赛,看哪组做得更有创意,哪组做得更有精神,更漂亮。
2、请制作完成的小组展示并讲解本组完成的龙的造型创意。
六、作品展评,相互促进
1、教师出示示做好的龙 展示学生的制作成果并选出“最佳创意作品”。
2、学生自评、互评,要突出特色,张扬个性,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赏悟能力。
提出评价要求
七、模拟表演,升华情感
请同学们自愿到台前来排成一队,在音乐的演奏声中排成一队,集体合力,表演一条长龙。
八、小结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给予华夏民族的不仅仅是形象的本身,而是一种激昂向上的精神,是永恒不灭的文明。通过动手做龙的练习,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集体力量的伟大,这就要求我们要互相团结、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在生活中生龙活虎,体现出龙的精神。
板书设计:
第七课 大家动手做条龙
1、龙形态特点:蜿蜒盘曲 ——看龙
2、龙的造型组成:角、耳、头、嘴、鳞、爪、尾(异物同构)——说龙
3、制作方法:剪刻、折、粘贴、——做龙
制作要求:龙的特征明显—夸张、概括
教学反思:
教学生怎么做,不如让他们亲自去探究该怎么做,通过拆卸让学生分析龙的制作组合方法,学生很快就学会制作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很高,一种成就感也油然而生。通过这节课,使我深深体会到学生的创造潜力是做金矿,就看你如何去开采。应该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探究;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他们会回报你一个惊喜。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手段,充分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发言,并引导学生积极合作,培养了团结互助精神。
第三篇:《大家动手做条龙》教学设计
《大家动手做条龙》
一、学情分析:
刚刚入学不久的初一年级学生,对中学美术课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和憧憬,特别是对《大家动手做条龙》这一课,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生活在龙的故乡,他们对龙的文化已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如:中国龙的造型是长长的、弯弯的,在民间有舞龙、赛龙舟等民俗活动等。他们具备了初步的造型能力,如剪刻、粘贴、穿插。他们愿意接受新事物,做自己喜欢而没有做过的事情。通过教师的教学,将学生零散的龙文化知识,引导到龙的艺术形象上来,并通过“大家动手做条龙”加深他们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激发爱国之情。
二、教材分析:
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象,它造型威武、气势雄健,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本课程的学习通过“龙”――这传统的艺术形象,把“纸造型”的知识和方法融合在其中,贯穿立体构成知识的学习。
本课采用生活中常用的纸杯等生活用品,简单易懂的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意意识和创造能力,并学会“物以致用”。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初步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历史。通过观察,认识龙造型上的变化,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体会龙的精神。
2、了解龙各部分的象征,能用一次性纸杯等材料来制作起伏变化的龙的形象,充分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愉悦。
3、把龙作为文化和历史的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借助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
四、教学重点:
1、搜集有关中国龙的资料,在雄壮的气氛中初步感受龙文化。
2、欣赏其造型能以一个基本形体(纸杯、圆台型体)为设计元素,进行重复的构成练习,掌握龙身起伏变化的切口、方向和剪、刻、粘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1、在制作中体验龙的精神、气势,抓住龙的特点、造型及动态。
2、表现出一条有创意有气势有华夏精神的龙形象。
六、学习资料:
1、一次性纸杯、胶带、剪刀、双面胶、丝带等。
2、教学课件,有关中国龙的资料及工艺作品。
七、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龙的传人》歌曲,静心聆听,边听边悟。教师问:a、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 b、谁是龙的传人?为什么把中国人叫龙的传人?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闻一多先生在《龙凤考》当中指出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来源于黄帝时代的图腾和传说。相传黄帝在统一中原之前,以熊为图腾。统一中原后,为了使各民族和部落能紧密团结,就设想了一个综合性神灵的图腾,就是龙。从那以后炎黄子孙就被称为龙的传人。
2、黑板图示《中华神龙》图片,初步感受中国龙的威武雄健。
学生欣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中国龙的神威与气势。(能够翻江倒海、呼风唤雨、体态雄健、威武神奇、等等)
设计意图:用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龙的传人》引入,来烘托氛围,使学生简单了解龙的由来,感受龙的气势与华夏民族的气节,突出主题,创建师生交流的环境。
(二)、深入感知,讲授新课: 1.、龙的起源:
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龙形图案来自于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兴隆洼文化因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敖汉旗紧邻辽宁省,查海遗址在辽宁阜新县)发现了一条长约19.7米、用红褐色石块堆砌、摆放的龙。兴隆洼文化的这条龙的发现,把中国人崇龙的历史上推到了8000年前。
龙在早期,古人对大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于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图腾具备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那样的雄姿,像鱼一样能在水中游弋,像鸟一样可以在天空飞翔。因此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在龙身上,龙渐渐成了“九不像”(具有九种动物的特征)的样子,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兽之首,万能之神。以蛇为图腾的黄河流域的华夏族,战胜了其他氏族,组成了巨大的氏族部落联盟,同时又吸收了其他氏族的图腾,组合成龙图腾(龙是一种图腾崇拜物。图腾是原始社会中一个氏族的标志,又称为族徽。
设计意图:了解龙的演变过程,欣赏各个时期造型的不同特点,初步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和历史,为后面的学习内容做好铺垫。
2、龙与皇权:(千百年来,龙一直都是皇家的支撑与象征,让我们一起走进“龙与皇权”。)
课件出示图片欣赏:(1)皇上穿得带龙的服饰,如:龙袍等。(2)玉玺(3)皇家师生活用品,如:龙椅等。(4)皇宫建筑等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互动交流“龙与皇权”,进一步体会龙的神圣,感受龙的精神,提高审美能力以及人文素养。
3、龙与民俗:
(龙不仅存在于艺术领域,中国民间有许多与龙有关的民俗与竞技活动,它的形象早已渗透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可以说,龙对民俗的影响是久远深刻的,让我们一起欣赏“龙与民俗”)课件出示图片:(1)赛龙舟(2)舞龙(3)二月二龙抬头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民俗中进一步的了解龙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体会龙的精神。
3、龙与艺术:
(古往今来,很多艺术作品中都有龙矫健的身姿,我们快去看一看。)
课件图片欣赏:(1)绘画艺术(2)建筑艺术(3)雕塑艺术(4)民间艺术(5)书法艺术
设计意图:欣赏不同艺术门类的龙形象,懂得龙对中华民族的非凡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陶冶情操。
5、龙的造型:
1)教师课件出示如今常见的(明、清)龙形象,具体引导学生们分析龙的造型特点。(古人希望自己崇拜的图腾能成为“万兽之首,万能之神”将许多动物的特点集于一身,创造了中国龙的形象)
头、嘴、身体、角、尾巴、龙鳞、爪子等(各部分造型特点及象征意义结合课件具体分析引导)
设计意图:通过对龙身体结构特点的分析,加深学生对龙造型的理解,对龙身体各部分的象征意义有一定的认识,为下一步的造型活动打好基础。
2)体验龙的精神(龙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我们要弘扬龙精神作龙的传人)什么样的造型才能显示出龙的精神?
眼睛:睁大嘴巴:张开头:高抬尾巴:翘起身体:弯曲爪子:伸出。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欣赏让学生自主的发现总结,要想体现龙的精神,应该注意各部未的表现更加生动形象。3)学习龙的造型。(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用生活用品给龙造型,制作一条生动的龙)
A、欣赏老师的龙范品(用一次性纸杯做成的),引导学生分析身体的制作连接方法,体会穿插、衔接、粘贴的技巧。
B、分析腿的连接方法。
C、重点分析头的制作方法,教师演示。(龙角、笼嘴、鼻子、龙须等部位的处理)D、尾部的制作方法。
E、课件重温教学制作中的各个连接环节,强化加深印象。
F、鼓励用各种用品当材料,来制作各种各样生动的龙形象。图片展示学生们丰富多彩的工艺龙作品,开阔眼界。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通过老师的示范、讲解、图片欣赏来引导学生制作生动威武的龙以及操作时应该重点注意的环节,使学生在做前有充分的心里和思想准备,引导具有直观性,并以此打开学生思路,开阔视野,鼓励有创意有特色的制作。
(三)、课堂实践:
小组合作制作纸杯龙,体验合作的乐趣。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使同学们充分感受到合作的乐趣,自主探究学习。在歌曲中享受快乐的气氛。
(四)、学生作品成果展示与评价:
学生组内代表发言,讲解自己小组作品的创意,师生充分互动、评议、欣赏、感受。
(五)、课堂小结:
让学生用一两句话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六)、课堂反思:
第四篇:(大家动手做条龙)教学设计
人美版第十三册(七年级上)
第七课:大家动手做条龙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龙的认识,增加学生对龙以及历史由来的理解
2、通过制作龙的活动过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艺术的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以及对事物的思考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启发学生对龙的形象产生的进一步的深刻认识
2、引导学生创造出别具新材,不拘一格的龙的形象
3、启发学生对迷信鬼神的深刻认识,对龙有一种正确的理解 课前准备:
了解龙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寻找生活中龙的传说,以及关于龙的故事 收集龙的照片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初步了解龙
同学们,你们肯定都听过很多很多关于龙的神话故事,或者是在电视剧中、电影中、动画片中看到过各种各样的龙的形象,那么你们脑海中龙到底长得是什么样子呢?你们知道哪些关于龙的知识?(组织同学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然后分组发表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二、讲授新课
介绍龙(首先以提问的方式让同学们展示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龙的资料,包括神话故事,图片等资料,然后由老师具体介绍龙的由来以及演变过程,再到现代龙的形象象征)
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象,它以造型威武、气势雄健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广泛出现在各类艺术形式中,舞龙、赛龙舟更是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那么龙是什么,关于龙你知道多少呢?
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是一种传说中神异动物,它翻江倒海无所不能,而它具有蛇身、蜥腿、凤爪、鹿角、鱼鳞、鱼尾、口角有虎须、额下有珠的形象为什么龙是这个样子呢?
据说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打败了中国大地上的各个部落,准备建立一个统一的没有相互争战的理想中的王国,可是在当时每个部落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图腾,飞鸟禽鱼,不一而足,黄帝为了统一各民族的认识和信仰,去各个部落图腾的一部分,最终拼成了龙,这是各个部落的融合,在这种民族和谐的方式下,最终各部落统一到了这个旗帜下面,相互融合依存,一起开创了辉煌的华夏文明,这就是我们说的龙的真实由来,龙是这样来的,那么龙有什么作用呢 在很久以前,人们都是靠自己种地收割粮食养活着自己家,从来没有卖粮食的地方,那时也没有自来水灌溉农田之类的东西,想要庄稼丰收只能够靠降雨,而风调雨顺的日子毕竟属少数,洪涝干旱时时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在人们无奈的时候想到了他们崇尚的图腾——龙。然后就开始祭祀,巧的是真的下雨了,他们以为是他们崇尚的龙显灵了,所以,从此以后祭祀就开始流行起来了,而历代的皇帝也以龙子自称(让同学们讨论龙还有什么样的本领或者有什么象征)
三、布置作业
深入认识龙、制作龙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在课前搜集的龙的图片,仔细观察一下,龙长的是什么样子的,都有什么部分构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通过小组讨论如何才能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制作一条精美的龙的形象
举例制作过程(提示):把生活中常用的纸杯,进行巧妙的艺术加工,就能制作成一条生动的龙,龙的主要部分有龙身、龙头、龙尾、龙鳍=及龙爪等,设计时应抓住龙的形象特征,根据材料特点进行大胆的夸张、概括,使龙的形态更有装饰性。制作时,根据纸杯本身的形状和材料特点,利用剪、刻、折、粘贴等方法来制作龙头、龙尾,并强调嘴、须、眼的特点。再利用穿、插、捆等方法,把多个纸杯连接成可以活动的龙身,可适当选用其他辅助材料与纸杯结合
展示自己制作的龙的形象,大家对比一下谁制作的更漂亮,更精美,更具创造力
四、教学总结
对本课的学习我对龙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对龙的理解更深一个层次,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我认真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美术教育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在课堂上认真上好了这一节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魅力。
第五篇:大家动手做条龙教学设计
《大家动手做条龙》教学设计
一、课题:大家动手做条龙
二、教材:人民美术出版社全国版初中美术第13册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设置了两部分教学内容:
1、中国龙文化知识的学习,包括中国龙文化的传统和龙造型的特点。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和积极参与文化传承的意识。并在欣赏中陶怡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激发爱国热情。
2、学习利用不同的材料,抓住龙的基本特征,制作一条写意的工艺龙。如纸杯以及生活中能够找到的或可利同的替代品,进行组合、穿插、连接、将“纸造型”知识和方法隐含在制作当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立体造型能力。并通过不同材料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
以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更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目标
1.人文性目标:简单了解有关“龙”的人文知识,探究中华民族与龙的关系,引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与情感。
2.知识性目标:在了解龙的造型特点及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学习设计工艺龙的造型并选择恰当的圆柱或截圆锥体材料制作工艺龙。
3.情感性目标: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创作兴趣,感受龙的精神,陶怡学生情操。
六、教学重点:
1.研究龙的造型与结构特点,设计并制作工艺龙。
2.感受龙的精神,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七、教学难点:
1.龙头的造型及整条龙的气势和精神风貌的表现。
2.在合作学习中注意每位学生的共同参与。
八、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教学课件
2)可拆装的龙造型一至两件
2.学生准备
课前思考题:
a)中华民族为什么对龙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特殊的喜爱?
b)龙的形象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c)在造型艺术中如何表现龙的精神?
d)就我们目前的实际水平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龙的造型?
e)龙有哪些明确的造型特征和审美特点?
0想几个有龙字的成语并理解他们的意蕴。
s)找一找有关龙的传说和小故事:
要求:每人选择两三个问题思考、探究,可以与同学合作研讨。
学具准备:废旧纸杯、易拉罐、包装盒及其它材料;剪刀、美工刀、双面胶带、彩纸彩带等。
九、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放音乐)
请同学们听歌曲。
提问: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听歌曲,思考,回答问题进入学习状态。——歌曲的名字叫《龙的传人》 导入课题
(演示课题)《大家动手做条龙》 了解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形象。龙的造型应用广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同学们谈谈你所知道的生活中的有关龙的文化艺术或民俗活动。希望在介绍时注意突出龙的形象特征和精神风貌。
向师生介绍龙的造型特点和精神风貌。
交流探究学习的成果,感受自主愉悦和成就。
例举更多的龙造型形象。
(演示课件)
1)远古时期的龙造型
2)绘画艺术中的龙造型
3)雕塑艺术中的龙造型
4)建筑艺术中的龙造型
5)工艺美术中的龙造型
6)民间艺术中的龙造型
7)民俗活动中的龙造型
了解中国传统艺术中丰富多彩的龙形象,欣赏中国不同艺术中的龙造型。
欣赏不同艺术门类的龙形象。懂得龙对中华民族非凡的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深入了解龙文化在中国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今天我们要制作一条中国龙,首先来研究龙的造型。(提问):
1、我们的祖先怎样创造了龙的形象?
2、龙的造型分成哪几个部分?
3、中华民族的精神在龙造型上是怎样表现的? ——我们的祖先以他们的勤劳和智慧,把各种动物的相应器官组合在一起,创造了中国龙的形象。
——龙的造型和我们常见的动物一样,有头部、躯干部、四肢及尾部四大部分。各种器官在龙的身上都有非常清楚的体现。
——龙的精神可以从这些方面体现:眼睛:睁大,嘴:张开,头:抬起,尾:翘起,身体:弯曲爪:伸出。
通过问题学习和研究学习了解龙的造型特征、基本结构和龙的精神的表现。龙的造型整体上是长长的、弯弯的,因此,它可以腾跃、盘转,变化千姿百态,在它的身上表现了中华民族的风采和精神。龙造型的突出特征在于:虚拟传神、写意象征、装饰美化。下面就用虚拟、写意的方法制作一条工艺龙。
了解中国龙的基本造型方法,明确本课的作业内容。
懂得中国龙的基本造型方法
(探究纸杯龙的制作方法)制作龙的步骤可以从龙的结构来分。请一位同学到台前来,将老师做好的这条龙分解,用这种方法来研究一下纸杯龙的制作要领,找到制作龙的方法。
1龙的身体和腿的插接方法(边拆龙边展示,引导学生探讨)o
2、龙尾的制作方法(启发学生自我探究)。
3、龙头的制作方法(强调写意夸张)。强调龙的支撑点和龙的精神的体现。
学生拆卸教师范例,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学习制作方法。学习纸杯龙的制作方法,初步形成技术意识。
(了解手里的材料)在制作中,巧妙的利用材料,是成功的关键。我们利用的废旧纸杯,是截圆锥体或圆筒状材料,每个单位体积的大小形状都差不多,在制作中可以采用剪刻、粘贴、插接等办法,同学们手里的其它材料需要用什么办法呢?希 望同学们去积极探究。了解手中材料的特性。
了解手中的制作材料,为动手实践作准备。
中国龙是一个意象造型,它不是自然物象,而是人造形象,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形象。只要同学们大胆创造就可以表现出许多精彩的创意。
通过欣赏,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创造,懂得创意是龙造型的精髓。
今天各个小组带来了不同的材料,抓住本组材料的特点,给自己制作的工艺龙设计一个主题。是做—条漂亮的龙呢?还是做一条威武的龙呢?是做一条行走的龙呢?还是做一条盘曲的龙呢?我们各组做—个比赛,看哪组做得更有创意,哪组做得更漂亮。(每个小组出
一、两条工艺龙)巡回辅导
以小组为单位,研究用什么方法体现设计意图,共同设计—个满意的造型。分工合作,制作龙的造型。
提出目标,启发兴趣;操作实践,提高动手能力。设计制作具有个性的龙造型。
请制作完成的小组展示、讲解本组的龙造型。展示并讲解本组完成的龙的造型创意。完成课堂评价,肯定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制作成果
每当逢年过节、喜庆迎亲,以及重大社会活动,中国各地都有舞龙的民俗,抒发民族的豪情。请同学们自愿到台前来捧成一队,后面的同学把双手搭在前面同学的肩上,并随着 前面的同学慢慢蹲下再慢慢站起,大家共同组成一条长长的中国龙。
在音乐的演奏声中排成一队。集体合力,表演一条长龙。
体验龙的凝聚力,感受众志成城的精神力量,完成情感的升华。龙,在中华大地上已经渗透了整整8000年,龙给予华夏民族的不仅仅是形象的本身,而是一种激昂向上的精神,是永恒不灭的文明。所以龙的装饰艺术,生命长存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