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课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时间:2019-05-12 21:10: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英语阅读课中思维品质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英语阅读课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第一篇:初中英语阅读课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初中英语阅读课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还要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阅读课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目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还存在以词汇学习和语法讲解为主的现象,很多阅读课的活动设计仅止于考查浅层信息,存在阅读文本理解不充分、阅读教学设计碎片化、浅层化等问题,学生缺少思考、质疑的空间和时间。如何在阅读课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教师必须关注并探索的课题。本文以一节初三阅读观摩课为例,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在阅读课中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途径和方法。

一、初中英语阅读课中培养思维品质的教学实践

1.教学设计背景。

这是一节初三阅读教学观摩课,教学内容是对译林版初中英语9B Unit4 Moving to Mars进行复习。文章讲述了到火星上生活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从9B Unit1 Life on Mars开始,同学们就开始学习与火星有关的知识,已经有一定的积累。

2.教学实践分析。

修订版课程标准把“思维品质”列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并将其界定为:一个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本文着重从提升思维的逻辑性、发展思维的批判性和培养思维的创造性三个方面,探讨如何通过阅读活动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Step 1 Pre-reading 创设合理情境,激发思维动力。

上课开始,教师利用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Mars这个问题对之前所学内容进行了复习,然后播放了一段剪辑过的视频,内容是关于Mark Watney,an American astronaut,was left behind on Mars.So he had to live on Mars by himself until his crew members came back to save him。学生回答思考两个问题:Do you think it is possible for him to survive on Mars? What kind of difficulties would he possibly meet?

【设计意图】9B 前三个单元学习了关于火星的基础常识,通过观看视频“The Martian”将火星的常识与即将学习的Moving to Mars相结合,激活学生已有知识,拉近课堂内外的距离,三个问题也激起了学生的思考热情和阅读期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推断性思维。

Step 2 While-reading深入分析文本,提升思维品质。

活动1:分析语篇,强化思维逻辑性。

学生带着What would life on Mars be like? Why would people move to Mars? What makes this happen?这三个问题通读全文,之后完成构建段落框架的初步思维导图。(见图1)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思维培养不应该,也不能直接指向创新性思维或批判性思维,教师首先要考虑培养学生基于生活常识的逻辑思维(张金秀,2016)。阅读课中,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是语篇,通过语篇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水平。本节课借助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进行语篇分析,把分散的信息进行有效聚集和整理,高效率地了解文本内容,同时对已有信息进行提取,让学生很快在头脑中形成有关文章的框架结构。

活动2:巧妙设问,发展思维开放性。

在了解文章的基本框架结构后分段阅读,深入理解和思考文中的几个关键部分:Journey to Mars、Food on Mars、Gravity on Mars、Houses and schools on Mars。设计了以下问题:What would food on Mars be like? Why would gravity be a problem? What would happen because of the low gravity? Where might people live on Mars? What would schools be like on Mars?

【设计意图】火星的生活如何,这有待于我们未来去探索,第一个问题设计得比较简单,后面的问题层层递进,都需要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深度思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想法。人的思维具有开放性和生成性的特点,如果课堂的提问仅仅变成Yes or No的回答,抑或是信息的搜索,學生的思维就容易固化、僵化,更谈不上批判和创新。课堂中巧妙地多层次地设问,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学生跳出浅层信息理解的局限,进行合理的想象、质疑和批判,从而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灵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

活动3:分析对比,培养思维创造性。

从为什么要移居火星开始,分析对比Life on the Earth today和Life on Mars in 2100,学生们积极发言,对比现在的地球和未来的火星,他们认为未来的火星生活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人类必须要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环境,地球才是我们真正的家园。

【设计意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比较和归纳文本信息是常用方法,比较是判断两种事物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而归纳是在比较的基础上概括提炼。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归纳、概括文章的内容和观点是一次思维建构的过程(李经国、林海宁,2016)。学生在准备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激活了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新的语言建构,得到思维品质的提升。

Step 3 Post-reading 挖掘文本内涵,拓展思维深度。

学生再次完善构建文中段落框架的思维导图,并继续观看视频结尾,思考如何面对地球面临的问题。然后两人一组设计一个电视采访,内容如下:One is Mark Watney,the other is an interviewer.The student wants to know about Mark’s experience of living on Mars,the difficulties he met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ife on the Earth and the life on Mars.Try to use your imagination and the things we have learnt。

【设计意图】思维的创造性侧重于求异、求新,不墨守成规,敢于想象,善于改变,推陈出新,能够根据已学知识,针对新问题进行深层思考,产生独特想法,并能够积极分享,解决实际问题。最后的小组活动,学生根据之前已经了解的火星的知识,加上本节课对火星生活的预测及思考来进行电视采访。一个是Mark Watney,另一个是采访者,共同探讨火星生活的不同之处以及会遇到的问题,并商讨如何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设计的对话非常精彩。

二、初中英语阅读课中培养思维品质的教学建议

随着教师培训研讨的不断深入开展,发展思维品质的重要性渐渐深入人心,它不仅是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目标之一,更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那么,教师应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呢?

1.关注思维,关注课堂。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课中,教师重视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表层信息的处理,容易忽视深层阅读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始终处于低阶水平。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一是中考的指挥棒在发挥作用,教师更关注词汇、语法的反复讲解和操练,缺少对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认知和意识;二是教师自身缺乏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以及发展思维品质的教学方法。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学习,重点关注阅读教学的发展动态和思维品质培养的相关学术研究。教师只有具备了相关意识和理念,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也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周智忠,2017)。

2.关注学生,关注提升。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强调 “以生为本”,而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中更应如此。在教学设计中要以学生的现有语言基础为依据来设置思维品质目标,因为语言水平会制约学生表达思维和生成思维的能力。修订版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思维品质,强调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并按三个水平等级划分思维品质高低。水平级别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难易程度、复杂程度、深度和广度等(夏谷鸣,2017)。对同一个班的不同学生,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发展也因人而异。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深入了解生情,针对“每一个”学生,选用难度不同的材料,设计复杂程度不等的学习活动,设置要求高低不一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因材施教,提升“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品质。本课例涵盖视频讨论、引出话题、呈现新词、预测内容、理解细节(包括思维导图、比较归纳、回答问题、小组表演等)、评价观点、想象创造等旨在发展学生不同水平思维品质的教学活动,体现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活动组织原则。由于活动所需的语言要求符合初三学生的认知水平,形式备显丰富,因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涨,其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在个体和合作的实践活动中均得到发展。

3.关注课内外活动,关注实践。

要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必须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进行。而课堂教学、课外学习是两大类别的学习活动,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基本途径(鲁子问,2016)。由于英语是外语,学生缺乏使用语言的真实环境,学生的英语能力发展普遍滞后于思维发展,初中低年级的教材低幼化,而由此带来的一个负面影响就是,教师将文本水平视同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从而稚化教學活动,这势必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张金秀,2016)。教师要从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的真实情况出发,将课外阅读和思维品质发展的目标指向融合起来,选择真正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国外原版读物,坚持不懈地进行课外阅读,采用更为广泛的活动形式,如演讲、辩论、表演等来推动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并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寻找学生思维品质的增长点。

发展思维品质是英语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阵地是阅读教学。除了文中所关注的强调思维的逻辑性、发展思维的批判性和培养思维的创造性之外,营造和谐、宽松、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允许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也是极其重要的。教师还需兼顾课堂内外,开展多形式、多角度、多层次的阅读活动,才能实现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这一目标。

第二篇: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之我见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之我见

摘要:课堂教学实质是学科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师的观念、方法和对教学的设计处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到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严密性,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

思维指理性认识或指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脑力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思维品质,其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它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严密性、深刻性、独创性、灵活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等几个方面。

当前我国的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转变,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数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突破以往的单一地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圈子,把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品质放到一个不可忽视的地位。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主渠道,教师的观念、方法和对教学的设计处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到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在长期的教学研究中,我吸取同行们的教学精华,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理念,现就我对现代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创设思维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众所周知,往往是在学生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就会引发创新灵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创设问题情境,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创新欲,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有一位老师设计了对面积、面积单位两个概念的复习作为铺垫,然后出示了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小长方形,启发学生说出可以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测量这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并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数出这个小长方形的面积是由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组成的,进一步巩固了可以用面积单位来测量较小的长方形的面积这一知识。然后,该老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要求学校长方形大操场的面积,也采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的方法,可以吗?这时学生对问题感到新奇:学校操场那么大,也用面积单位来一块一块地进行测量,行吗?全班同学立即展开激烈的争论,得出了“用这种办法不行”的结论。要测量操场的面积,该怎么办呢?学生陷入了深思!这时,老师发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已萌发,便把学生的求知欲很自然地引导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内容上。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自觉性就会逐步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真正地学会“数学的思维”。

二、鼓励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指的是善于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思考,其核心是善于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展开联想解决实际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注重启发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鼓励联想和提倡一题多解。例如,看到“一年级同学比二年级同学多23人”时,要启发学生联想到:二年级同学比一年级同学少23人。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又如;计算应用题“一台洗衣机价格是1200元,一台计算机的价格是一台洗衣机的6倍少80元”时,教师可问学生:你能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哪些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从不同侧面提出下面问题:(1)一台计算机的价格是多少元?(2)一台计算机比一台洗衣机贵多少元?(3)一台计算机和一台洗衣机共多少元?学生用立体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维是多向的,有利于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常常是单一的,教师在关键时刻自然地把学生的思维向高层次引导,这就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多向。在教学基本概念时,要设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理解概念的实质。如:

如:教学倍数关系时自编应用题“在北湖区教育局举行中小学生运动会上,我校女同学有5人获奖,男同学获奖的人数是女同学的3倍。男同学获奖的人数有多少?”教师可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理解题目中的倍数关系。当学生初步掌握线段图之后,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高层次,引导学生脱离线段图找出题中的对应关系:女同学:6人—1份;男同学:?人—3份。可直接根据对应关系看出:通用学校和一完小的人数比,把女同学的获奖人数看作1份,男同学的获奖人数有这样的3份,求5的3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学生学会了这种方法以后,在解答应用题:“通用机械厂第一车间生产了9箱零件,二车间各生产了36箱零件,二车间生产的零件是一车间的几倍?”时,就可让学生直接用找对应关系的方法来理解应用题中的倍数关系,从而解答应用题。教师要设计新颖灵活的题目,以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解决。从而开阔了他们的思路,培养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说”、“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都是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式的灵活思维的有效方法。

1、一题多说,就是一个问题让学生从多方面来叙述。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思维更灵活。如“32÷8=?”这道算式就可叙述成:①把32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②32里面包含几个8?③32除以8,商是多少?④8除32,商是多少?⑤被除数是32,除数是8,商是多少?⑥32是8的几倍?

2、一题多变,先以一道题为基本题,然后改变它的条件或问题,使它成为新的题目。这样发挥了知识的迁移作用,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种方式的训练,在应用题教学中尤为常用。

如,以基本题“果园里有苹果树500棵,梨树350棵,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为例,就可把问题改为:①苹果树比梨树多多少棵?(梨树比苹果树少多少棵?)②苹果树是梨树的几倍?③梨树是苹果树的几分之几?④苹果树、梨树分别占果园里果树的几分之几?⑤苹果树比梨树多几分之几?(梨树比苹果树少几分之几?)等等。

三、加强概念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础。在数学学习中,对概念(还有符号、公式)的理解和使用,越来越能体现一个人的数学素质。教学中,教师应设法让学生对概念(符号、公式)加强理解,极大的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读到了一篇教学经验介绍,执教者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用现代课堂教学的探究式方式组织学生操作实践,探求规律,推导出公式。本人认为很可取,稍加整理后奉献给大家。

整个过程分三点:

㈠ 观察:先用电脑显示,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测量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沿着长边一个一个地摆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数数看,每排能摆几个?再沿着宽边照前样摆小正方形,数数看,能摆几排?

㈡ 操作探究:学生根据电脑演示过程,进行学具操作,在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小长方形纸片上摆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试试看,可以摆几个?

㈢ 推导结论(电脑演示、学生观察):在这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里沿长边摆1个小正方形,正方形对应边长是1厘米,摆2个小正方形,对应边长是2厘米„„,沿宽边摆小正方形,每摆一排,正方形对应宽边是1厘米,摆2排、3排,对应宽边是2厘米、3厘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很快明白:沿着这个长方形的长边每排可以摆5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即长边所含厘米数是5;摆3排,即宽边所含厘米数是3,可以用算式5×3=15求出一共摆的小正方形的个数。由此推导:在这个长方形里长边所含厘米数×宽边所含厘米数=长方形所含平方厘米数。从而进一步概括出面积计算公式:长×宽=长方形的面积。通过展示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进一步深刻理解了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边长的关系;同时,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充分训练,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四、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就是在思考数学问题时反应灵敏,表现在数学学习中能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正确、合理、巧妙地运用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等基本知识,简缩运算环节和推理过程,使运算既准又快。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强化技能的训练,使之在学习时由旧到新、由易到难的“台阶”减少,“跨度”增大,思维效率提高。

例1:(9+6)+(4+1),教师可根据加法的交换律,让学生用凑十法计算比较简便,计算过程是:

(9+6)+(4+1)=(9+1)+(6+4)=10+10=20

例2:(30+7)+(50+5),可让学生用整十数与整十数相加,个位数与个位数相加,计算比较简便。计算过程是:

(30+7)+(50+5)=(30+50)+(7+5)=80+12=92

例3:(60+9)-(20+7),可让学生用整十数和整十数相减,个位数和个位数相减比较简便。计算过程是:

(60+9)-(20+7)=(60-20)+(9-7)=40+2=42

随着学生运算技能的形成和增强,计算过程的中间环节就逐步简化或压缩。教师要培养和训练学生从详尽的思维,逐步过渡到压缩省略的思维。这样可以使学生一看到题目,通过感知就能很快地算出得数。例4:20+1-7-3,可让学生根据和减一个数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计算过程是:

(20+1)-(7+3)=(20+1)-10=21-10=11

例5:6+6+6+6+6+6+6+8,,有的学生会用连加法下一步下一步做;有的学生则采用两个数一组相加的方法做,速度都比较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乘法的意义做:过程是:

6+6+6+6+6+6+6+8=6×7+8=50,比较简便;还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将8分解成6+2来做,于是:

6+6+6+6+6+6+6+8=6×8+2=50。又快又简便。

通过反复的强化训练,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就会逐渐形成。,例如:甲乙两车同时A、B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20千米,乙每小时行100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问A、B两站相距多少千米?先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120×3+100×3或者(120+100)×3。这时,教师巧妙地设疑,进行改编:如果A、B两站之间的路程只由甲车行驶呢?学生陷入了沉思,这时教师继续点拨:如果甲车行6小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恍然大悟,分析得出甲车行驶6小时要超出B站,每小时超出(120-100)千米,3小时就超出3个(120-100)千米),则用120×6-(120-100)×3即是A、B两站之间的路程。教师的话音刚落,便有学生提出如果甲乙两站的路程只由乙车行驶,那么就应该用90×6+(120-90)×3。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方面,教师在教学中的每节课里都要相应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智力品质。教学中,要善于将学生考试、作业或课堂答问中的典型错误,让全班学生议论、辨析,去伪存真,提高思维的批判性程度。

例如:一块长方形的纸板,长11厘米,宽8厘米,现在要剪成直角边分别为4厘米、2厘米的三角形,能剪几块?学生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很多学生错误列式为11×8÷(4×2÷2)=22(块)。教师可将这种错误解法展示给全班同学看,让他们找病根,开处方,分小组组织学生思考、辨析错误的原因。经过讨论,有的学生说:“这样列式是符合常理的,怎么会错呢?”有的学生说:“长方形的长是11厘米,而要剪成直角三角形直角边分别是4厘米和2厘米,它们之间不是倍数关系,所以材料不可能全部用上。”还有的学生说:“这样的题目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剪一剪才能找到正确答案。”经过一番讨论,同学们统一了认识,弄清了计算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区别,得出了正确的答案。由一道错题引发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争论,学生在主动参与找错、议错、辨错、改错的反思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自己的分析水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1)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2)小数点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不变让学生抓住“小数的末尾”、“小数的大小不变”、“ 等关键问题进行质疑,达到既透彻理解概念,又诱发质疑问难积极性

不容置疑思维品质主要的几个方面是交融在一起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决不可以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一个教学片断只能侧重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某一方面,只有在教学中把各种思维品质的培养贯穿在各项训练之中,深入展开对问题的探究,加强师生的交流合作,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前途光明,任重而道远,我将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而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之中。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之我见

郴州市通用学校 李儒新 电话 ***

【摘要】:课堂教学实质是学科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师的观念、方法和对教学的设计处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到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严密性,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批判性

思维指理性认识或指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脑力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思维品质,其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它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严密性、深刻性、独创性、灵活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等几个方面。

当前我国的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转变,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数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突破以往的单一地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圈子,把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品质放到一个不可忽视的地位。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主渠道,教师的观念、方法和对教学的设计处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到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在长期的教学研究中,我吸取同行们的教学精华,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理念,现就我对现代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创设思维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精密逻辑性的科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思维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曾在学校订阅的刊物上看到过这样一道题目,原意是:“一张方桌四只角,锯掉一只角,还剩几只角?” 这类题测试的目标不单是考察知识本身,而更重要的是考察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我把它“借”来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结果不少学生脱口而出“还剩三只角”。由于受到“4-1=3”定势的束缚,思维单一的学生就得出了这样的计算结果。这时我引导学生展开思维,并随着思维的进程画出相应的示意图给他们看(也可以借助实物模型演示),结果出现了同学们没有想到的情况:①沿着对角线锯的话还有3个角;②沿一个角的顶点和其对边上任一点(除两端点)的连线锯的话还有4个角;③以相邻两边各任意一点(除端点)的连线锯的话还有5个角。在教学过程中,我有目的的加强对考生进行思维的多向性与严密性的训练,有效地防止了解题时出现错解或漏解的情况。

我们知道,许多概念往往前一个概念是后一个概念的的基础,而后一个概念又是前一个概念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弄清概念的内存联系,分辨出从属概念和相邻概念,使学生在考察问题时能够严格和准确,在运算和推理时能够准确无误,形成严密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例如学习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后,列竖式时就会出现如下错误:

⒍ 3 4

7.3 8

×⒐ 5

+ 5 6.

2 ̄ ̄ ̄ ̄ ̄

 ̄ ̄ ̄ ̄ ̄ ̄

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比较,区别不同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并通过辨析、判断、归类,形成计算的良好知识网络,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就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二、鼓励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指的是善于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思考,其核心是善于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展开联想解决实际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说”、“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就是培养学生灵活思维的有效方法。

1、一题多说,就是一个问题让学生从多方面来叙述。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思维更灵活。如“56÷7=?”这道算式就可叙述成:①把56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②56里面包含几个7?③56除以7,商是多少?④7除56,商是多少?⑤被除数是56,除数是7,商是多少?⑥56是7的几倍?

2、“一题多解”是指充分运用学过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的理解,掌握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好方法。

例: “买一对乒乓球拍20元,买4对送一对,问每对乒乓球拍实际多少元钱?比每对原价节约了多少元钱?”

此题有两种解法;(1)20X4=80

80÷ 5=16(元)--------(每对乒乓球拍 实际多少元钱)20-16=4(元)---------(节约多少钱)(2)20÷ 5=4(元)-------(节约多少钱)

20-4=16(元)--------(每对乒乓球拍实际多少元钱)

3、一题多变,先以一道题为基本题,然后改变它的条件或问题,使它成为新的题目。这样发挥了知识的迁移作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种方式的训练,在应用题教学中尤为常用。

如,以基本题“果园里有李树600棵,桃树200棵,李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为例,就可把问题改为:①李树比桃树多多少棵?②桃树比李树少多少棵?③李树是桃树的几倍?④桃树是李树的几分之几?⑤李树、桃树分别占果园里果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新颖灵活的题目,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鼓励标新立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解决。从而开阔了他们的思路,培养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三、加强概念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础。在数学学习中,对概念(还有符号、公式)的理解和使用,越来越能体现一个人的数学素质。教学中,教师应设法让学生对概念(符号、公式)加强理解,极大的拓展学树的几分之几?⑥李树比桃树多几分之几?⑦桃树比李树少几分之几?等等。

生的创新思维。我读到了一篇教学经验介绍,执教者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用现代课堂教学的探究式方式组织学生操作实践,探求规律,推导出公式。本人认为很可取,稍加整理后奉献给大家。

整个过程分三点:

㈠ 观察:先用电脑显示,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测量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沿着长边一个一个地摆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数数看,每排能摆几个?再沿着宽边照前样摆小正方形,数数看,能摆几排?

㈡ 操作探究:学生根据电脑演示过程,进行学具操作,在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小长方形纸片上摆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试试看,可以摆几个?

㈢ 推导结论(电脑演示、学生观察):在这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里沿长边摆1个小正方形,正方形对应边长是1厘米,摆2个小正方形,对应边长是2厘米„„,沿宽边摆小正方形,每摆一排,正方形对应宽边是1厘米,摆2排、3排,对应宽边是2厘米、3厘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很快明白:沿着这个长方形的长边每排可以摆5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即长边所含厘米数是5;摆3排,即宽边所含厘米数是3,可以用算式5×3=15求出一共摆的小正方形的个数。由此推导:在这个长方形里长边所含厘米数×宽边所含厘米数=长方形所含平方厘米数。从而进一步概括出面积计算公式:长×宽=长方形的面积。通过展示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进一步深刻理解了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边长的关系;同时,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充分训练,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四、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就是在思考数学问题时反应灵敏,表现在数学学习中能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正确、合理、巧妙地运用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等基本知识,简缩运算环节和推理过程,使运算既准又快。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强化技能的训练,使之在学习时由旧到新、由易到难的“台阶”减少,“跨度”增大,思维效率提高。

例1:(9+6)+(4+1),教师可根据加法的交换律,让学生用凑十法计算比较简便,计算过程是:

(9+6)+(4+1)=(9+1)+(6+4)=10+10=20 例2:①(30+7)+(50+5),②

60+9)-(20+7),这两道题可让学生用整十数与整十数相加(减),个位数与个位数相加(减),计算比较简便。计算过程是:

①(30+7)+(50+5)=(30+50)+(7+5)=80+12=92 ②(60+9)-(20+7)=(60-20)+(9-7)=40+2=42 随着学生运算技能的形成和增强,计算过程的中间环节就逐步简化或压缩。教师要培养和训练学生从详尽的思维,逐步过渡到压缩省略的思维。这样可以使学生一看到题目,通过感知就能很快地算出得数。

例3:6+6+6+6+6+6+6+8,,有的学生会用连加法下一步下一步做;有的学生则采用两个数一组相加的方法做,速度都比较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乘法的意义做(还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将8分解成6+2来做):过程是:

6+6+6+6+6+6+6+8=6×7+8=50,或

6+6+6+6+6+6+6+8=6×8+2=50。

这样计算又快又简便,通过反复的强化训练,迅速增强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下面是我一节数学课的一个小片段:

例4: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20千米,乙每小时行100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问A、B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我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120×3+100×3 或者(120+100)×3。

接着,我巧妙地设疑,进行改编,问学生:如果A、B两站之间的路程只由甲车行驶呢?学生陷入了沉思,这时我继续点拨:如果甲车行6小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恍然大悟,分析得出甲车行驶6小时要超出B站,每小时超出(120-100)千米,3小时就超出3个(120-100)千米),则用

120×6-(120-100)×3

即是A、B两站之间的路程。教师的话音刚落,便有学生提出如果甲乙两站的路程只由乙车行驶,那么就应该用

90×6+(120-90)×3。

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效果明显。我深有体会,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方面。教师在教学中的每节课里都要相应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五、组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在培养学生的智力时教会他们训练他们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一种思维活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找出路,将他们平时在课堂互动中、练习上以及测验时出现的典型错误,让全班学生议论、辨析、合作探究,以理顺逻辑,分类排除,去伪存真,筛劣选优,提高思维的批判性程度。

例如:让学生思考“把20增加它的1/5以后,再减去它的1/5,结果是()”。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大部分学生的答案都是“20”。这时教师应把这种错误思维展示给学生看,指导他们仔细甄别加、减1/5前后的基数,千万不能以为这样的题目很容易,不然就会大意失荆州。经过组织学生思考、辨析错误的原因,同学们统一了认识,弄清了题意:增加的1/5是20的1/5,而减少的1/5却是24的1/5(因为20增加它的1/5后是24),所以结果不再是20。通过列式20×(1+1/5)×(1-1/5)计算,得出正确的答案为19又1/5。

由一道错题激发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产生兴趣,又耐心引导他们主动的参与找错、议错、辨错、改错,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不容置疑,思维品质主要的几个方面是交融在一起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决不可以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一个教学片断只能侧重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某一方面,只有在教学中把各种思维品质的培养贯穿在各项训练之中,深入展开对问题的探究,加强师生的交流合作,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前途光明,任重而道远,我将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而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之中。

第三篇: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论文摘要:数学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门主要基础学科,改革数学教学,其着眼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掌握学习方法上。因此,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思维能力是核心,而课堂是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思维为核心,以训练为主线,遵循学生的心理性和认识规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适时地发展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的思维由未知向已知转化,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由单一集中思维赂发散思维转化,增强思维品质。

关键词: 思维品质 数学教学 培养方法

思维品质,是指个体思维活动特殊性的外部表现,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它包括思维的严密性、灵活性、深刻性、广阔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等品质。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

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我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培育高品质的思维是我们最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

高素质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来启迪学生思维,使之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个人思维能力的发展,既服从于一般的规律性,又反映出个性的差异性,这种个性差异体现在思维的智力特征方面,就是思维的智力品质。这种品质,一方面是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形成的,另一方面它又直接影响新问题的解决。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思维训练的目的:一是要学生学习掌握思维的方法,二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分为以下六点:

一、如何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中的速度,它反映了学生智力的敏锐程度。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敏捷性,就是使学生思考问题的速度快,在转瞬之间能够把应该想到的内容思考

完毕,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思考问题要做到合情合理。这两个方面是并存的。思考问题速度很快,但不合情理,这样的“快”,其实是浪费时间,因为它没有实际意义;思考问题合乎情理,但缓慢异常,显然,这是思维质量不高的表现。所以,这两个方面全都做到,才可称之为思维敏捷。思维敏捷的人善于适应情况,周密考虑,并能正确的判断和迅速作出结论。

例: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求分别以各边为直径的正方形内画半圆所组成阴影部分的面积。此题如果直接求图形面积时,可视阴影部分为八个全等的弓行组成。但这样计算显然较繁,若仔细观察分析之后可知,该阴影部分分为四个半圆的面积与正方形面积的差。由结果较易得到:S阴1a影=π()2×4-a2=(-1)a2

222思维的敏捷性意味着思维的效率。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必须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首先,要“求速度”,就是教师安排学生的思维活动,要有时间要求,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某种速度上进行。当然,教师提出的速度要求,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应用学生可能达到的速度要求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某项训练内容的速度要求可以逐步提高。这样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就会逐步增强。教师要对学生的计算速度提出要求,对所布置的作业更要提出时间要求,同时注意提高学生的心算能力。其次,要学会“设情境”,就是教师运用语言描述或其他形象化手段,把某种情形、某种状况、某种景象表现出来,使学生已置身于某种情境之中,他们已经暂时变成了情境中的某个角色,此时思考问题就必须与该情境的节奏想吻合,不能任意拖延时间。这样,他们思考问题就会是主动的,积极的,因而也是敏捷的。还有就是要把基础知识抓牢,对有关的定理和公式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运算方法。由此可见,思维的敏捷性的培养,常常要求让学生仔细观察数学问题的表面的、自问的联系,从所得印象中进行积极思考,迅速确定思维方向,找到一条正确的、简捷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如何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深度和难度。它表现在深入思考问题,善于概括、归类,逻辑抽象性强,善于抓住本质和规律,开展系统的理解活动,关善于预见,猜想问题的发展过程。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集中地表现在善于全面地、深入

地思考问题,能运用逻辑思维方法,照顾到问题有关的所有条件,钻研并抓住问题的实质、正确、简便地解决问题,在形成概念、构成判断、进行推理和论证上,反映出他们的个性差异。具有思维深刻性品质的人,能从别人看来是简单的,甚至不屑一顾的理解中,看出重大的问题,从中揭露出最重要的规律来。与此相反,思维肤浅的人常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看不到问题的本质,不善于深思熟虑,往往凭一知半解就下结论。

例如:⊙O的半径是13㎝,弦AB∥CD,AB=24㎝,CD=10㎝,求AB和CD的距离。这是一道“无附图”题,同学们易犯如下错误。

错解:同学们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画出如图(1)的图形。过O分别作AB,CD的垂线,分别交CD、AB于E、F,连接OA、OC。在Rt△OCE中:

OE=OC2CE2=13252=12(㎝)

在Rt△OAF中,OF=OA2AF2=132122=5(㎝)∴EF=12+5=17(㎝)。因此AB和CD的距离是17㎝

分析:这种解法是不完全的,因为它漏掉了另一种情况,如图(2),即AB,CD在圆心O的同侧的情况。这时,EF=12-5=7(㎝)。所以,正确的答案应是17㎝或7㎝。

我的思考: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还具有旋转不变性。圆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关于圆的某些问题会有多解情况。同学们解题时如果不注意,就容易产生漏解现象。解答这类问题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情况,逐一加以讨论,这样可以避免漏解。本题的错误在于两平行弦与圆心的位置不确定造成的。

注重培养、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有利于学生更系统、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有鉴于此,我们应该由个性的各自起点,逐步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三、如何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批在思维过程中善于全面地看问题,能着眼于事物之间的联系,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不依常规地去思考问题,找出问题的本性,它反映思维的宽度、广度。学生由于年龄小,往往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就要培养学生较全面的思考问题,就要指导学生学会全面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从多方面分析问题,研究问题。

数学思维的广阔性表现为思路开阔,既能纵观问题的整体,又能兼顾问题的细节;既能抓住问题的本身,又能兼顾有关的其他问题;善于归纳、总结、分类、形成知识的结构层次。数学思维的广阔性是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型思维,一般说来,必须具备丰富的数学知识和经验,才能形成思维的广阔性。

克服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定势是由心理操作形成的模式所所引起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也称心向。学生由于受先前数学经验的影响,使当前的心理活动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在数学解题过程中总想遵循已掌握的规则系统。思维定势有时会引起负迁移,产生消极影响,表现为思维的呆板性、狭隘性。在定势的妨碍下,学生学习表现为程式化、模式化,缺少应变能力。

如:在求值计算题:“已知X-

11=1,求X2+2的值”中,许多学生习惯先求X的XX值,再代入求值,致使解题繁杂。就是由于不善于发现已知条件与求值式的联系、与所学的完全平方公式的联系。

要克服思维定势这种心理障碍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使用“双基”的定势来巩固、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善于打破定势,使学生遇到陌生数学问题时既不落入“套式”,也不束手无策,多方面、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四、如何培养思维的周密性

思维的周密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深度、逻辑的周到和细密性。往往容易出现的错误在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对概念、性质理解不到位,审题不慎,忽视隐含条件,造成解题错误。思维的周密性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在解题过程中,要全面、系统地考虑问题,注意各种条件综合运用,方可实现解题的正确性,所以要从整体的角度观察问题的结构,才能达到 解决问题的目的,再用整体化的思想方法可使这道题迎刃而解。

下面我举例说明:

例1:忽略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的条件

已知方程2X2-mX-2m+1=0的两实根的平方和为错解:由题意,得X1+X2=

29,求m的值 ? 412m1m,X1X2=所以,22m2m129X12+X22=(X1+X2)2-2X1 X2=()2-2×=,即m2+8m-33=0

224解得m1=3,m2=-11 剖析:由于题目中已明确有实数根,因此必须有△≥0的先决条件。△=(-m)2-4×2×(-2m+1)=m2+16m-8≥0,当m=3时,△>0;当m=-11时,△<0。故正确答案为m=3。

如果孤立地去看一个事物,就有可能得出片面的甚至错误的结论;如果把有关事物联系起来去认识,就有可能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所以,在解题时,指导学生运用“彼此联系”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

五、如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思维能迅速、轻易地从一类对象转变到另一类对象的能力,当思维缺乏灵活性时,就表现为思维刻板、僵化或呆滞。它反映了智慧能力的迁移,善于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解是培养思维 灵活性的有效途径。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能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学会举一反三的本领。

abca3b2c例:已知==,求的值。

3452abcabc一般方法是:设===K,则a=3K,b=4K,c=5K。

3453k34k25kk1代入所求代数式得:==

23k4k5k7k73b2ca3b2caaabca3b2c13121013 解法2:==2abc2abCa3452abC773645解法3:考虑到这个知识点的考查通常以填空或选择出现,所以在第一种解法的基础上,可用特殊值代入求值。即设a=3,b=4,c=5。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对数学知识的本质反映,也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纽带。数学思想的方法是通过思维活动对数学认识结构形式的核心,包括作为知识内容的表象概念、概念体系,也包括掌握相应知识内容所必须具有思维能力。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培养,把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知识、技能融为一体,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解题能力及联系实际的能力。重视数学思想的教育,如集合思

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能事学生针对问题抓住本质,并起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这样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倍增,事半功倍,达到提高数学素质 的目的。

我们所说思维的灵活性,也是强调多解和求异。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是数学教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它主要表现在使学生能根据事物的变化,运用已有的经验灵活地进行思维,及时地改变原定的方案,不局限于过时或不妥的假设之中,因为客观世界时时处处在发展变化,所以它要求学生用变化、发展的眼光去认识、解决问题,“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的思维灵活性的表现。在此意义上也可称发散思维,灵活性越大,发散思维越发达,越能多解;多解的类型越完整,迁移过程越显著。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正是高水平的发散,是对思维灵活性达到一定程度的描述。

六、如何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数学思维的批判性是一种思维品质,它指一个人善于根据客观事实和观点检查自己的思维及其结果的正确性。具有思维批判性人,对自己所遇到的一切人和事,能根据一定的原则做出正确的评价;在处理问题时,能够客观的考虑正反两个方面的意见,既能坚持正确意见,又能放弃错误的想法。在思维活动中善于估计思维材料、检查思维过程,不盲从、中轻信。思维的批判性来自学生对思维活动各环节、各方面的调整、校正,即自我意识。这种自我单调的“调整”“校正”又来自学生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只有深刻的认识、周密的思考,才能全面正确地作出判断。因此,思维的批判性是在深刻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思维品质。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在思维活动中独立分析和批判的程度,对面临的问题是循规蹈矩,人云亦云,还是开展独立思考,善于发问,批判性思维实际是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一个组成部分。

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组成部分相辅相成、彼此参透、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目的有计划地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真正意义上适应素质 教育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培养。

总之,关于如何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我想,应该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倍感兴趣的课题。相信通过大家的不断探索,我们一下代的素质一定会长足发展!

第四篇: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 数学教学;思维品质;广泛性;深刻性;批判性;灵

活性;敏捷性;独立性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3―0106―01

众所周知,思维是智力的核心。现代数学教学理念认为,数学教学是培养数学思维品质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谈些体会。

一、注重发散思维训练,培养思维的广泛性

所谓思维的广泛性,是指善于从各个方面、多种角度考虑问题,全面地掌握有关材料的思维能力。而发散思维又是以某一点出发,运用全部信息进行放射性联想,即考虑问题不受“定式框”的束缚,有较强的创造性。发散思维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广泛性的培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一题多解、一法多用的训练,达到做一题、解一类、晓一串的目的,进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广泛性。

例如,1.已知+=0,求a1990+a1991的值。

2.已知a2+b2-4a-2b=5,求+值。

3.已知a、b、c为△ABC的三边,且满足a2+b2+c2=ab+bc+ca,求证△ABC为正三角形。

以上三题是灵活运用“非负数性质”的典型例子。若把上述第二和第三小题适当变形,利用非负数性质,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注重一题多变训练,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就是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迷恋于事物的表面现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教学中注重一题多变的训练,可以训练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来说明问题的实质,使本质的东西更全面、更突出地显露出来,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判断命题“若m>0,则x2+x-m=0有实数根”的逆否命题的真假。

分析:可以直接进行逻辑推理判断,也可以借用集合关系判断,可以从逆否命题直接判断,也可以先判断原命题的真假,然后利用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的等价关系使问题获解。

三、注重辩证对比教学,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所谓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从各个方面检查自己的设想和别人的意见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就是培养学生善于探讨事物现象的根本原因。数学中许多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公式内容相似或者相近,学习时往往容易将其混淆。因此,教学中必须对它们逐个进行分析,然后加以比较找出不同。

四、注重直觉思维教学,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所谓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善于根据事物发展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变换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思维能力。教学中若能经常注意直觉思维的训练,则将使思维的灵活性得到有益发展,对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发展所需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自行思考,展开联想。这样,可避免教学中“就式论式”、“就题论题”产生的弊病,促使学生发现一些别有新意、解法独特的思考途径。

五、注重逆向思维的训练,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所谓思维的敏捷性,是指善于迅速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的过程,而思维的敏捷性就是思维的速度问题,即学生迅速地解题。应用逆向思维解题,不仅能提高解题的准确性,还会使解题速度适应时代要求。因此,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已知数列{an}满足a1=4,an=4-(n≥2),令bn=,(1)求证数列{bn}是等差数列;

(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分析:欲证{bn}为等差数列,只需证明bn+1-bn是常数,即证-是常数(n∈N+),而{an}的通项可利用(1)求出。

六、注重引导探索,培养思维的独立性

所谓思维的独立性,是指善于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思维的独立性是发展创造能力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教育学生遇到问题不要依赖于现成的方法和答案,一定要独具匠心,积极开动脑筋,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

编辑:谢颖丽

第五篇:数学教学中严谨思维品质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严谨思维品质的培养

【摘 要】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因思维不严谨而导致的错误很普遍。因此,加强学生严谨思维品质的训练,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保障。

【关键词】数学教学

严谨思维品质

注意力

推理

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的学科,要求学生在学习时思维严谨。但是初中学生由于受年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等因素的限制,思维不严谨的情况经常发生,比如概念不清造成思维混乱,判断不准、推理不严导致解题错误等等。还有自己能够理解、会做的习题,也会由于不认真而造成差错,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这是学习数学的大敌。这种情况有时在聪明活泼的学生身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严谨思维品质的培养和训练。

一、认识严谨的重要性

要培养严谨思维品质,首先是让学生认识到严谨思维品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对于学生来说,搞好数学学习是他们的任务,理应高度重视。但是平时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现象:有些题极容易,按理绝不应该有差错,但由于轻视它们,粗心大意,反而有了失误;反之,有些较难的题,按理应会出现不少的差错,但由于学生认真对待、重视它,却很少出现差错。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学生对较难的题心理上比较重视,大脑皮层上形成的兴奋灶强烈,不易受其他兴奋灶的干扰,因而不易出现差错;反之,对较容易的题心理上本身就放松,而大脑皮层上形成的兴奋灶比较弱,极易受到其他兴奋灶的干扰,结果不该出错的反而常出错。

我们还发现,许多平时学习优秀的同学在复习时,就感到新的问题没有了,听老师讲的都是一样的问题,课本又都是熟悉的题型,因此满不在乎,不严谨的态度开始出现,到了考试时却毛病百出,懊悔不迭,只怨过去太粗心、不重视,但已经于事无补。通过所有这些现象都可以看出严谨的重要性。所以要教育学生在学习中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始终如一地对待学习,尤其在考试中一定要学会坚定信心,沉稳应考,放下包袱,把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对待难易题都要高度重视,平时学习和考试都要同等对待,不可马虎随便,掉以轻心,从而养成严谨、务实的好习惯。

二、训练注意力的集中

初中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分配相对狭窄,一心一用的能力较差,注意力易分散。如果学生不能够做到一心一用,就会影响思维的严谨性,影响学习的质量。平时我们常常见到上课时有的同学边玩弄东西边听课;有的学生在家复习时,边看书边听音乐;考试时,边思考已考过的边思考现考的内容:这都是不专心的表现,结果肯定是效率低下,质量不高,正确率更低。所谓专心致志、聚精会神、高度集中,指的就是一心一用。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训练学生注意力,他们才能够在学习中把自己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要做的事情上面,才能使学习成绩有长足的进步。

要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应当让学生学会适度紧张,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心理学家唐森等人的研究表明,智力操作效率与情绪紧张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倒“U”型曲线关系,情绪过分紧张,或过于松弛,智力操作效率都是最差的;当情绪在中等强度的紧张状态下,智力操作效率往往是最好的。这一实验证明了平时学生在学习特别是考试中常常遇到的现象:考前老师千叮咛万嘱咐要细心,可学生心情总是像上紧了的弦,神经过分紧张,一些看起来明显的错误、疏漏接踵而至,要么看错要求,要么抄错原题,这都是由于情绪太紧张所致。但是太松懈了,又会出现问题。因此教学和练习中,要指导学生保持不松不紧的适度紧张状态,这样才能使注意力集中。

注意力集中了,要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这除了教师讲课中要准确表达外,还应训练学生的准确表达。能否准确表达数学概念、公式、定义、法则的含义是思维严谨性的重要标志,学生的理解程度往往反映在他们的语言表达中。教师上课一定要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同时应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并进行必要地背诵复述,这是正确表述的最基本训练。从初一开始就应引导学生注意定义、公式、法则、公理、定理中一些关键性词语,使之精确化。对正数、负数、零、有理数以及代数式、绝对值、相反数、数轴等主要概念,要确切理解并牢固掌握。要逐步学会将生活语言翻译成数学语言,并学会用符号语言正确表述。

三、训练推理的严密性

数学计算题要严格按公式法则及有关规定去做,尤其是平面几何中的证明及其他证明都要推理有据。推理有据是数学思维严谨性的核心要求,它是指推理的每一步都要有依据,要符合逻辑要求。因此教学中对学生在推理过程中出现的逻辑错误及时纠正,是思维严谨性训练的有效途轻。为了进行严密推理训练,可以要求每一个学生设立专用数学改错本,将平时练习、作业、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全部详尽地整理在改错本上,并分析错误的原因,提出注意事项。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学生在考试中由于概念不清、推理无据、判断失误而丢分现象有了很大改变。初中生因缺乏对问题的全面考虑而导致解题不完整甚至错误的情况比较普遍,为了帮助学生周密地思考问题,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引导他们全面分析,使他们慢慢学会认真分析各种情况,通盘考虑,这有益于思维严密性的提高。

粗心大意、缺乏严谨,是许多初中生的常见毛病,改正它既需要毅力又需要良好的习惯。在任何时候,教师都应引导和训练学生认真对待学习、保持注意力,这样就会降低出错的概率,使总体学习效率最大限度地得到提高。

下载初中英语阅读课中思维品质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英语阅读课中思维品质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培养创新意识锻造思维品质

    培养创新意识 锻造思维品质 -颍泉区行流镇三义中学李雪影 内容提要: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本文主要阐述了......

    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武进东青中学汤国忠 阅读就其本质来说,是读者与文本的交流契合,它不是对文本的简单破译,而是对文本的一种再创造,是读者通过阅读建构自己知识、精......

    浅谈小学几何形体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例谈小学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 江都市张纲小学洪建武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不断地发展。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和独创性等......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传统教育中学生的学习几乎完全依赖教师,按教师和书本之导向去记忆和容纳知识。思维品质消失,依赖的思维心理严重。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摘 要: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优秀的思维品质来源于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际,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数学思维品质是每个学生学习数学时表现出的智力特点或个性特征。在义务教育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就成了......

    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案例研究

    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案例研究 ——以牛津英语1AM3U3 In the restaurant为例 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戴郁莲 【案例背景】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这就是说数学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学知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