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基础课程课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建议
公共基础课程课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建议 尹刚
无论我们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策略措施有着怎样的判断,对课程改革理论有着怎样的解读,职业学校课改归根结底必须回归课堂,回归职教课程的本质属性,并最终通过课例设计这一客观载体和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来落实国家和各级政府关于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呈现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展示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生涯发展。本期实践篇精选了部分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优秀课例设计,以期对广大一线职教工作者起到启迪借鉴之用。
一、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课例设计的基本要求
课例设计是教师最基本的教研工作。课例设计者必须以帮助每个学习者有效学习为己任,通过系统地设计教学,在教育公平的情景中,使每一个学习者都有机会利用自己的潜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发展。要规范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我们必须了解和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课例的教学设计(以下简称教学设计)可以是宏观设计也可以是微观设计;可以是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安排,也可以是对课外活动或拓展任务的设计安排。从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要求,大致有以下五项基本内容:
1.分析学习需要。在教学设计中,学习需要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方面的目前状态或初始状态与期望所达到状态之间的差距,即学习者目前水平与期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它包括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方面。需要分析是动态分析,教学设计要尽可能将“期望达到的状态”深入学生心中,成为他们自己的期望,从而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设计者要通过学习需要的结果论证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即解决教学设计是否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手段,以及在现有资源和约束条件下是否可行的问题。
2.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由一系列有递进关系的目标组成的系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设计教学目标首先要钻研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内容,将教学设计建立在深刻领会和娴熟掌握的“纲本”上。其次要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只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才可能成为最好的教学。三是要确定教学目标分类。从领域上看,教学目标可分为认知领域目标、情感领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在素质教育的统领下,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大体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与此同时,要凸显学科特点,体现学科特殊的教育功能,“重在促进学生认知与体验相结合、知情意行合一的研究”。在此,既不能将三维目标简单叠加,也不能将整体目标机械分割,而应在理性分析教材教法、学情条件的基础上全面考虑,有机整合。
3.选择学习内容。正确合乎目的的学习内容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基本保证。学习内容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学习内容分析主要是对教材的整体内容、单元内容以及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分析。一是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类型(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并根据教学内容的类型对教学目标进行具体细化陈述。二是分析达到教学目标的条件,即把教学目标中的要求分步细化,直到成为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技能为止,并从中找到学生在教学目标中的原始水平,确定其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三是根据学习内容的类别和教学目标的具体分析,选择要进行教学的学习内容。四是评价已经选择的教学内容。
4.设计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所有教学活动的精要所在。而教学流程是教学过程的系统展开,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合理链接,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基本程序如下:一是设计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环节,一般包括复习、导入、新课讲解、知识应用、训练反馈。二是处理教材教法和学生实际之间联系的方法。三是表达每一个环节、层次和步骤的设想和安排。四是科学分配和使用课堂时间。五是设计习题、项目训练。六是设计评价过程。
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强调“重在对学生思想品质、文化素养及其目标达成进行研究”,各学科之间都有其特质特征,但一般而言,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流程设计广为接受。该设计以“对话、讨论、交流”的方式出现,符合“自主探究”和“合作分享”的课改基本理念。其基本环节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和开展评价,从而为教与学双边活动提供了巨大的设计空间。
5.考虑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即教学原则和方法的综合,主要以教学方法的形式呈现。基本策略如下:一是整体规划策略。教学策略要利于教学的整体规划,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必须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二是方法多元策略。《教学论》中把教学方法依据归纳如下:“依据教学目标和任务;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适应范围和使用条件;依据教师自身的特长与素养。”教学方法不是唯一不变的,可以灵活多样,即所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三是教法学法并重策略。要关注师生双边活动,既要重视备教法,也要重视备学法。教师教法构思时,要深入理解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相互的关联性,关注学习方式的转变,突出教法为学法服务的理念。四是媒体资源得当策略。要合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选择恰当的教学媒体。要对现实世界的海量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筛选,剔除无用资源,化零散资源为系统资源,以发挥最佳效果。要从是否适合特定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习者智力、知识水平,能否达成教学目标的基本维度确定教学媒体使用的量与度。
二、公共基础课程课例设计的若干建议
1.增强研究意识,建构课程观念,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成为研究者”这样的目标追求使得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存状态和职业生活。教师要学会以研究课程为起点来整体建构个体的教学思想。课程标准不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南,只有从课标开始,教师才能居高临下,纲举目张。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必须从“人”开始,即以生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发展着眼,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综合考虑职业学校学生的起点与终点,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设计。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性思考,整体规划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教师要能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解读学生,并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实施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有理论依据。教材分析与教材处理以本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标准以及编写者的意图作为指导;学情的分析主要以教育学、心理学为指导;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设计,应以教学论、教学过程论以及本学科的教学方法为指导,有理有据。二是要有理论高度。教学过程的程序与阶段,体现了学生认识过程与心理活动的变化,是师生信息加工处理、情感交流与经验分享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设计不应该只是机械的“做什么”、“怎样做”的回答,而应上升到理性高度,使之系统化、规律化。三是理论与实际要高度统一。课堂教学作为学科化的具体教学行为,每一个环节均应有相应的理性思考。
要对教学全过程和各类教学基本要素进行周密思考和整体策划。教学目标是灵魂,其他一切教学要素均围绕实现目标来进行,指向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教学策略要利于教学的整体规划,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必须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教学效果要通过反馈评价来调控。要避免无效教学环节的出现,避免环节与目标相脱离,避免环节设计流于形式,避免环节间的衔接脱节和环节顺序的颠倒混淆等等。
3.科学研制教学目标,使其符合学科规律,服务职业生涯
教学目标的制定有三个原则:首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必须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生活和思想现状,关注学生的兴趣、困难,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特别是要和职业学校学生未来职业生活紧密相连。其次,必须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进行整体考量,有所侧重但不可偏废。三是要充分体现学科(课程)自身独特的课程功能,反映学科特点,如语言学习领域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实践性,人文领域中德育学科的习惯、公德、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教育等等,体现学科思想和方法。
在具体的表述中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定位明确合理,符合可测性、层次性原理,便于对目标进行客观评价。二是表述清晰完整。可细分为4个要素:一是有准确的动词(明确要求)和宾语(明确对象);二是行为动词的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或教材;三是行为词表述指向明确的结果,清晰而不模糊;四是行为词程度有具体层次、可测可评。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分成: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因此,我们一般用以下的行为动词来描述教学目标的设计:
了解、理解、分析、认识„„(可用于不同层次的知识性目标)
参与、体验、感知、养成„„(可用于一般的情感态度性目标)
学会、具有、形成、设计„„(可用于一定要求的技能性目标)
分类、协调、监控、组织„„(可用于一定要求的综合性目标)
4.精选教学内容,吃透教材,整合资源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只有弄清该教材编写的意图或知识结构,才能准确深刻地理解教材,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全面正确地理解教材,要做到两点:一是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与深度,明确“教什么”;二是揭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为设计教学顺序定基础,知道“如何教”。解读教材的关键(特点)决定了教学设计的结构、活动组织和方法的选择;吃透教材,是对教材的深层次理解和感悟;超越教材,是对教材的再创造、再组织。教材不是“圣经”,不是不可改变的“法本”,应该联系实际对教材作合适的选择与调整,以适应不同专业的实际要求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5.善于反思教学,在做中学,学中做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叶澜之语既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教学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也切中肯綮地揭示了教学反思作为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因为习惯,人们更倾向于事过境迁后的回顾。事实上,教学反思并非必须在课后进行,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就会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过程。反思教学实践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然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却有诸多误区,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学反思泛泛而谈,缺乏对教学现象和教学本质的深度思考;二是缺乏正确的理念引领,教学反思的意义不明、价值不清,导致了反思的错误。三是不敢或不愿反思,反思缺位。这种反思的沉默失语意味深长,令人警醒。事实上,反思型教师不是超人,他们只不过是镇定自若地致力于对所有学生的教育,致力于他们自己的教育,不过分苛求自我,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虚心、责任心和专心是推动他们对自己教学做批判性与支持性考察的源泉。雅思贝尔斯认为,“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因此,反思就是对我们教育生活的再次唤醒。
因为职业教育先天的职业属性要求,职业学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必须改变单一的学科体系,避免强调本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仅局限于本学科知识教学的狭窄思维方式,应该在传承中创新,不断强化职业活动需要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训练,努力建构区别于基础教育的职业教育文化课程体系。
(作者单位: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
第二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机械类专业适用)
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设置说明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在高等专科和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在已有数学、力学、机械制图等基础理论的条件下,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常用机械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特性,掌握一般机械传动机构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性质
机械设计基础是高职高专机械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
三、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及通用零、部件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为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打下基础。
1.使学生了解常用机构及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类型、特点及应用等基本知识。2.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的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掌握通用零、部件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及设计方法。
3.使学生具备机械设计实验和设计简单机械及传动装置的基本技能。
教学基本要求
一、机械设计基础概论
了解机械设计的研究对象和基本要求;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机械零件设计的步骤;机械设计的标准化、系列化及通用化。
理解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设计准则。
二、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了解机构的组成;运动副的概念及分类。掌握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及自由度的计算。
三、平面连杆机构
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机构的加速度分析。理解机构的速度分析;移动副和转动副中的摩擦;自锁、效率的概念。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特点、曲柄存在的条件。会用图解法设计平面四杆机构并进行运动分析。
四、凸轮机构
了解凸轮机构的分类及其应用。
掌握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会用图解法、解析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曲线。
五、间歇运动机构
了解不完全齿轮机构和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的原理和用途。理解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的用途及其运动分析。
六、螺纹联接与螺旋传动
了解螺纹和螺纹联接的主要参数、类型、特点及应用;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滑动螺旋传动;滚动螺旋传动。
理解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 掌握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会进行螺栓组联接的结构设计和受力分析。
七、带传动
了解带传动的工作原理;V带和带轮结构;带传动的安装及维护;同步带传动。掌握带传动的工作能力分析;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会设计普通V带传动。
八、链传动
了解滚子链的结构、标准和链轮结构;链传动的布置、张紧与润滑 理解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会设计滚子链传动
九、齿轮传动
了解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基本类型;渐开线齿轮的齿廓;渐开线齿轮的加工方法;变位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其应用;常用齿轮材料及其热处理方法;齿轮传动的精度及其选择;齿轮结构设计;齿轮传动的润滑及效率
理解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掌握齿轮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齿轮正确啮合条件及连续传动条件;齿轮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会进行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标准齿轮传动的设计。
十、蜗杆传动
了解蜗杆传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蜗杆传动的精度等级、材料与结构、润滑;蜗杆传动的安装和维护。
理解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蜗杆传动的效率;热平衡计算。
掌握蜗杆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会进行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
十一、齿轮系
了解齿轮系的分类及应用。其它新型齿轮传动装置;减速器。掌握定轴齿轮系、行星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并判断从动轮的转向。会识别实际机械中的齿轮系。
十二、轴与轴毂联接
了解轴的类型、作用、材料及其选择;键联接的类型及其选择。掌握轴的结构设计及强度计算;键联接的设计计算。
十三、轴承
了解轴承的功用与类型;滚动轴承的组成、类型、特点、代号;滑动轴承的材料、润滑剂、润滑方法及结构。
理解滚动轴承工作情况分析。
掌握滚动轴承的类型选择、寿命计算;轴承组合结构设计。
十四、其他常用零部件
了解联轴器、离合器的分类、特点及应用场合;弹簧的功用。掌握联轴器的选择计算。
十五、机械的平衡与调速
了解机械速度波动的类型及调节方法;机械平衡的目的和分类;回转件的动平衡。会计算刚性回转件的平衡问题。
十六、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减速器设计
力求包括本课程所学的大部分零、部件。采用单级或双级齿轮减速器。工作量为装配图一张(0号),零件图两张(2号),说明书一份。课程设计单独考核、评定成绩。时间为两周。
课程实施说明
一、建议机械类专业本课程理论教学时数为80~100学时,各校可根据本校教学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取舍。
二、通用零、部件的讲授和平面机构的讲授,建议采用实践课,安排在陈列室中进行,使学生增强感性知识。
三、机械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尽量采用模型、教具、CAI课件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四、在进行课程设计前,应安排一次减速器拆装实验。
第三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模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多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应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应着重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
1.掌握机构的结构原理、运动特性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和设计基本机构的能力,并对机械运动方案的确定有所了解。
2.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选用和设计计算的基本知识,并初步具有设计简单的机械及普通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3.具有运用标准、规范、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4.能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并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1.教学基本内容
机械设计基础的主要内容,机械设计的一般原则和程序。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其它常用机构。
机械运动方案的选择。机械调速,刚性回转件平衡。
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机械零件常用材料选择原则。机械零件工艺性、标准化。
联接件设计:螺纹联接,键、花键联接等。
传动件设计: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螺旋传动等。
轴系零部件设计:轴,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联轴器,离合器等。其它零部件设计:弹簧,减速器等。2.教学基本要求
(1)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 机械设计的一般知识。
机构和机械零件的主要类型、性能、特点、应用。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标准。结构工艺性。
摩擦、磨损、润滑和密封的一般知识。(2)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运动特性。机械动力学的基本原理,防振、减振的途径。
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受力分析、应力状态、失效形式等。机械零件的设计计算准则:强度,刚度,耐磨性,寿命,热平衡等。
简化计算,当量法,试算法等。
改善载荷和应力分布不均匀的方法,提高零件疲劳强度的措施,改善摩擦学性能的途径。
(3)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
绘制机构简图,零部件的设计计算及其工作图的绘制,查阅技术资料,编写技术文件等。
三、习题课、课外习题、设计作业
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安排习题课、课外习题和设计作业。
每个学生要完成1~2个设计作业。每个作业的份量一般为装配图1张,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学生必须独立、按时完成课外习题和设计作业。习题和作业完成情况应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四、课程设计
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求包括下列内客:能根据设计任务拟定总体方案,按机器工作状况分析、计算作用在零件上的力,合理选择材料,计算和确定零件的主要尺寸,考虑制造、使用和维修等问题,进行结构设计,绘制机器的装配图和零件图等。
设计题目为机械传动装置、简单的机械或机构设计。设计工作量的最低要求应相当于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为主体的机械传动装置。设计完成后,每个学生应完成:部件装配图1张,零件工作图1张,设计说明书1份。
课程设计完成后,每个学生应进行答辩,成绩应单独记分。
五、实 验
1~○4本课程要求开设实验3~4个,共4~6学时。实验内容在下列○ 3 5~○7项中各选1~2项:①平面机构运动简图测绘;②渐开线齿廓和○范成和齿轮参数测定;③回转体平衡;④机械传动效率测定;⑤带传动实验;⑥滑动轴承性能实验;⑦传动装置或简单的机械装拆和结构分析等。
实验成绩应作为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六、几点说明
1.本基本要求适用于对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有一定要求,但课程时数有限的一类专业,例如热加工工艺类专业和动力运行类专业。
2.各校要处理好本课程与有关先修课程如: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金工实习、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课程的衔接和配合。
3、本基本要求所列内容应通过讲课、习题课、课外习题、设计作业、课程设计、实验等教学环节进行教学。各校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各环节和学时比例,但应注意相互配合,力求符合学生认识规律。
4、各校应根据具体条件,注意结合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5、习题内容要多样化,习题中应含有结构和工艺性方面的内容。习题作业要能起到巩固理论、掌握计算方法和技巧,加强结构和工艺性方面的训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标准、规范等的作用。
习题课应按小班进行,每次内容要有所侧重。
6、设计作业和课程设计都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环节。设计作业的题目要灵活多样。教师要加强指导和考核,注意培养和发挥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7、实验要严格要求。同一实验台上同时操作的人数不宜过多,以保证学生都能动手操作。实验后,每个学生要写出实验报告。
8、本课程教学环节较多,实践性较强,教学中应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第四篇:广西大学公共基础课程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广西大学公共基础课程
广西大学公共基础课程
责任教授和优秀主讲教师制实施办法
为了加强公共基础课程的建设,增强教师的教学责任心,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激发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全面提高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学校决定在部分公共基础课程责任教授和优秀主讲教师制取得成功经验和良好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面向全校所有公共基础课程,实施责任教授和优秀主讲教师制。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一、公共基础课程的确定
公共基础课是指面向全校开设或跨多个学院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根据我校具体情况,除前期试点的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五门课程外,实施责任教授和优秀主讲教师教学业绩津贴制的基础课程还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育、工程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等)、机械制图(工程制图)、电工电子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
二、公共基础课程责任教授的设置
(一)责任教授的设置数目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按以上确定的公共基础课程,原则上每门课程设置一个责任教授(未获得教授职称教师担任者称责任教师,下同)。
(二)责任教授的条件
1.政治思想好,工作认真负责,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热爱本课程教学。
2.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有较高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了解国内本课程的教学动态、教改趋势与学科发展前沿。
3.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近二年教学测评在本课程教师排名的40%以内;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管理经验,有指导青年教师经历。
4.近五年来从事本课程教学二年以上,对课程教学有较深的研究和体会,正式发表过高质量的本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5.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实践,或曾经主持过实验室的建设工作,近三年有校级以上教学研究成果,或承担教学研究项目,或主持/主要参与本课程的教材和有关教学参考资料的编写工作。
(三)责任教授的职责
1.在任责任教授的同时也担任教研室(系)主任,负责做好教研室(系)主任职责范围内的有关工作。
2.直接参与该课程的教学,每学年至少担任一个教学班的教学任务,在课程教学中能起示范作用。
3.负责组织设计和实施本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有完整且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并能具体落实,保证教学质量有较大提高。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4.负责制订和健全课程的教学文件(如编写教学大纲等),组织编写或选用合适教材,组织编写课程的有关参考资料等。
5.坚持听课和进行示范教学,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次,每个月进行一次听课讲评,每学期上示范课不少于2次。听课、示范课要有备查的书面材料。
6.组织审查教师的教学进度表和检查教师教案,了解教师备课情况和上课动态;定期组织教学研究活动,组织集体备课和教学观摩,进行教学交流,总结教学经验,特别要汲取同类的国家精品课程、自治区精品课程的教学经验,对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指正和解决,以保证和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7.配合学院制订本课程优秀主讲教师评选办法,每学期组织好优秀主讲教师的评选工作,并配合学院做好本课程任课教师的考核工作。
8.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认真实行和落实《广西大学青年教师业务提高的实施办法》,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水平。
9.做好试卷库建设工作,组织实施统考、统一评卷,考试后提供统考分析等有关材料。
10.注重课程教学的总结与改进工作。及时向学校主管部门反馈教学情况。每学期做好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学工作总结,总结成功经验,指出存在问题,并在下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中提出改进措施。
11.担任责任教授的教师,原则上不能兼任除本科生和硕、博研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究生以外的课程教学及外校的课程教学,且每年的总教学工作量不能超过550学时,以保证有时间完成责任教授的有关工作。
(四)责任教授的遴选与考核
1.责任教授遴选和考核机构
(1)学院成立公共基础课责任教授遴选和考核小组,负责本学院公共基础课责任教授的遴选和考核。
(2)学校成立公共基础课责任教授遴选和考核专家组(下称校专家组),负责公共基础课责任教授的遴选和考核。
(3)学校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公共基础课责任教授有关事项的审批。
2.责任教授的遴选
(1)本着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采用推荐和自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竞聘。
(2)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由公共基础课责任教授候选人陈述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路和工作设想,并进行民意测验。
(3)由学院公共基础课责任教授遴选考核小组,根据责任教授的候选人的情况,结合民意测验的群众意见,讨论决定责任教授的拟聘任人选,在学院公示后,送学校遴选考核专家组进行遴选。
(4)学校遴选考核专家组对公共基础课程责任教授进行遴选后公示,并报学校领导小组审批。
(5)经校领导小组批准的责任教授名单在学校公示七天,无异议后发文公布。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6)责任教授确定后,提出专业建设规划和具体的建设与改革方案,经学院和学校审核同意后,与学校签订专业建设协议书。
3.责任教授的考核
(1)责任教授的聘期为三年。责任教授在任职期限内原则上不能更换。如因特殊情况需要更换,应由学院公共基础课责任教授遴选考核小组提出更换意见,报学校领导小组批准。
(2)每年年底,学院要组织责任教授在全院进行工作述职,由学院公共基础课责任教授遴选考核小组对责任教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在学院公示,无异议后报校专家组审核并在全校公示,如有异议,由校专家组到学院了解情况进行复核。考核结果无异议则报学校领导小组审批。
(五)责任教授的待遇
1.公共基础课责任教授符合如下条件,由学校发给责任教授教学业绩津贴:
(1)较好地履行了责任教授的工作职责,并取得良好效果,经考核合格。
(2)在课程的期末考试中,所教班级学生平均成绩在同级统考中排名在前30%以内。
(3)教学效果好,原则上在教学测评中同行、学生评价在本课程教师的前40%以内。
(4)任职期间无教学事故发生。
(5)在“(2)”、“(3)”的条件有一项以上达不到要求,但其他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条件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发给教学业绩津贴的40%。
2.公共基础课责任教授教学业绩津贴为每月1500元/人,每年按10个月发放。
三、公共基础课程优秀主讲教师的评选
(一)评选对象和范围
1.公共基础课程优秀主讲教师的评选对象是当学期担任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
2.每门课程每学期评定的优秀主讲教师占当学期该课程任课教师总数的30%(责任教授不参加优秀主讲教师的评选,亦不计入上课教师总数)。
(二)评选条件
1.政治思想好,责任心强,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热爱本课程教学。
2.有完整且符合规范要求的教学文件(教学进度表、教学大纲、教案或讲稿),并能按教学进度表实施教学。
3.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了解本课程的教学动态与学科前沿,并恰当地反映到教学中。
4.能认真履行教师的岗位职责,并积极配合责任教授做好本课程教学的各项工作。
5.关心并积极参加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近三年有校级以上教学研究成果,或参与教学研究项目,或参加学院组织的教学改革实践工作,或有公开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或参编本课程的教材(教学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参考资料)等。
6.教学工作量饱满,每学期本课程的学时数至少80学时,且学生人数不少于80人;如因客观原因不能满足上述要求,但完成了本课程一个教学班的教学任务,在满足其他条件情况下,原则上按半岗计算教学业绩津贴。
7.在课程的期末考试中,所教班级学生平均成绩在同级统考中排名在前30%以内(大学物理实验、体育课除外)。
8.实验课教师教学工作量饱满,在实验教学中能熟练使用仪器设备,对出现的故障能及时排除;能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实验,注意引入创造性、设计性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9.教学效果好,原则上在教学测评中同行、学生评价在本课程教师的前50%以内。
10.当学期无任何教学事故发生。
(三)评选程序
1.每学期开学,由责任教授组织统计学生成绩,进行排名,然后根据本文件规定的有关条件,组织评选优秀主讲教师,确定获得优秀主讲教师教学业绩津贴的教师名单。
2.获优秀主讲教师教学业绩津贴的教师名单和有关材料在学院公示一周,如无异议,送教务处,经教务处审核后,报校领导小组审核后全校公示。
3.全校公示无异议后,由学校领导签发文件正式公布。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四)优秀主讲教师的待遇
1.优秀主讲教师由学校发给业绩津贴,每月600元/人,每学期按5个月发放。
2.连续两个学期被评为优秀主讲教师的老师,在年终考核时优先考虑评为优秀;在职称评定中也应适当优先考虑。
四、教学业绩津贴的发放办法
(一)责任教授教学业绩津贴每月发放一次,每次发月津贴的60%,年终时根据考核情况,核发余下部分,如考核不合格,则停发余下部分教学业绩津贴。
(二)优秀主讲教师教学业绩津贴每学期发放一次,发放时间在第二个学期开学后两个月左右。
(三)教务处根据公布名单核实公共基础课责任教授和优秀主讲教师的教学业绩津贴数目后,报人事处审核,由人事处通知财务处按教师岗位津贴的发放办法发放。
五、其他
(一)考虑到各课程存在的差异性,学院根据本实施办法,从有利于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的角度,制订本学院优秀主讲教师的评选细则。学院的优秀主讲教师评选细则报学校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
(二)本实施办法自公布之日起生效。以往凡与本办法相冲突的规定,均以本办法为准。
(三)本实施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广西大学
2005年7月15日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五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机械类、机电类专业适用)
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设置说明
本课程是机械类、机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学生在已有数学、力学、机械制图等基础理论的条件下,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常用机械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特性,掌握一般机械传动机构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性质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机电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
三、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及通用零、部件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为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打下基础。
1.使学生了解常用机构及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类型、特点及应用等基本知识。2.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的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掌握通用零、部件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及设计方法。
3.使学生具备机械设计实验和设计简单机械及传动装置的基本技能。
教学基本要求
一、机械设计基础概论
了解机械设计的研究对象和基本要求;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机械零件设计的步骤;机械设计的标准化、系列化及通用化。
理解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设计准则。
二、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了解机构的组成;运动副的概念及分类。掌握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及自由度的计算。
三、平面连杆机构
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机构的加速度分析。理解机构的速度分析;移动副和转动副中的摩擦;自锁、效率的概念。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特点、曲柄存在的条件。会用图解法设计平面四杆机构并进行运动分析。
四、凸轮机构
了解凸轮机构的分类及其应用。
掌握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会用图解法、解析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曲线。
五、间歇运动机构
了解不完全齿轮机构和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的原理和用途。理解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的用途及其运动分析。
六、螺纹联接与螺旋传动
了解螺纹和螺纹联接的主要参数、类型、特点及应用;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滑动螺旋传动;滚动螺旋传动。
理解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 掌握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会进行螺栓组联接的结构设计和受力分析。
七、带传动
了解带传动的工作原理;V带和带轮结构;带传动的安装及维护;同步带传动。掌握带传动的工作能力分析;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会设计普通V带传动。
八、链传动
了解滚子链的结构、标准和链轮结构;链传动的布置、张紧与润滑 理解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会设计滚子链传动
九、齿轮传动
了解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基本类型;渐开线齿轮的齿廓;渐开线齿轮的加工方法;变位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其应用;常用齿轮材料及其热处理方法;齿轮传动的精度及其选择;齿轮结构设计;齿轮传动的润滑及效率
理解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掌握齿轮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齿轮正确啮合条件及连续传动条件;齿轮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会进行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标准齿轮传动的设计。
十、蜗杆传动
了解蜗杆传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蜗杆传动的精度等级、材料与结构、润滑;蜗杆传动的安装和维护。
理解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蜗杆传动的效率;热平衡计算。
掌握蜗杆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会进行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
十一、齿轮系
了解齿轮系的分类及应用。其它新型齿轮传动装置;减速器。掌握定轴齿轮系、行星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并判断从动轮的转向。会识别实际机械中的齿轮系。
十二、轴与轴毂联接
了解轴的类型、作用、材料及其选择;键联接的类型及其选择。掌握轴的结构设计及强度计算;键联接的设计计算。
十三、轴承
了解轴承的功用与类型;滚动轴承的组成、类型、特点、代号;滑动轴承的材料、润滑剂、润滑方法及结构。
理解滚动轴承工作情况分析。
掌握滚动轴承的类型选择、寿命计算;轴承组合结构设计。
十四、其他常用零部件
了解联轴器、离合器的分类、特点及应用场合;弹簧的功用。掌握联轴器的选择计算。
十五、机械的平衡与调速
了解机械速度波动的类型及调节方法;机械平衡的目的和分类;回转件的动平衡。会计算刚性回转件的平衡问题。
十六、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减速器设计
力求包括本课程所学的大部分零、部件。采用单级或双级齿轮减速器。工作量为装配图一张(0号),零件图两张(2号),说明书一份。课程设计单独考核、评定成绩。时间为两周。
课程实施说明
一、建议机械类专业本课程理论教学时数为70~100学时,各校可根据本校教学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取舍。
二、通用零、部件的讲授和平面机构的讲授,建议采用实践课,安排在陈列室中进行,使学生增强感性知识。
三、机械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尽量采用模型、教具、CAI课件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四、在进行课程设计前,应安排一次减速器拆装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