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艺术设计专业《陶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公共艺术设计专业《陶艺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
课程名称:陶艺设计与制作 课程编号:313023 3133025 课程学分:共6学分,(1)(2)阶段,(1)阶段2学分,(2)阶段4学分。课程学时:共120学时,(1)(2)阶段,(1)阶段40学时,(2)阶段80学时。课程安排:(1)三年级下学期,(2)四年级上学期。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一、课程开设的意义、作用和地位
该课程为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其主要课程。其意义和作用在于通过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把握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发学生进行艺术探索的愿望和学习兴趣,强化艺术参与的动力。因此,陶艺设计与制作课程对于公共艺术设计专业至关重要,该课程是学生的毕业创作主要考察科目之一。
二、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课程分为两个阶段的内容学习:
第一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陶艺发展简史与工艺分类、陶艺成型工艺、施釉装饰工艺、烧成工艺,基本掌握现代陶艺的创作语言与方法,培养进一步学习陶艺的兴趣。
第二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当代国际陶艺创作风格与趋势和陶艺的艺术形式和基本特点,掌握现代陶艺的创作语言与方法,并理解陶艺制作的材料、工具和陶艺技法及熟悉陶艺的制作流程,能通过具体的操作实践掌握陶艺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最后使学生能借助传统陶艺文化和视觉资源创作新的陶艺作品。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1、陶艺设计与制作(1)
以陶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制作的基本方法为主(陶艺特性、陶艺分类、、基本原料、装饰方法、制作工艺、烧成工艺)。
2、陶艺设计与制作(2)
以现代陶艺的创作为主(现代陶艺的定义、世界现代陶艺的发展简史与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简史、国际陶艺的风格同趋势及其艺术观念、现代陶艺的表现语言同传统中国陶瓷文化视觉符号的借用、现代陶艺欣赏与创作)。
要求学生在两个阶段的学习中,掌握以上内容的理论。并合理的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掌握各种表现方法和技能。通过教学内容的作业,体现学生对上述内容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方法的原则性建议
任课老师要根据此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教案,教案必须包含大纲的所有的教学内容。两个阶段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二阶段的教学,理论讲授时建议利用多媒体教学。
五、课程考核方法和标准 考核方法:
该课程每阶段的考核评定随堂进行,以任课教师的课题内容设计作业为主要对象。评定成绩以5分制记。成绩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份任课教师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定(30%);第二部分由专业教师集体对学生作业进行评分(70%)。考核主要内容:
1、能否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2、能否按课程教学要求,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作业;
3、能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有所体现;
4、第一阶段(陶艺基础工艺的掌握程度);
5、第二阶段(作品是否反应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否具有明显现代陶艺特征)。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
《陶艺基础》自编教材
《现代陶艺赏析与制作》自编教材 参考书目:
1、《世界陶瓷艺术史》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杰奎姆〃曼宁〃切维利亚〃克莱门特《现代欧洲陶艺教室.系列》吉林美术出版社;
3、白明著《时间的声音》河北美术出版社;
4、白明编著《世界现代陶艺概况》江西美术出版社;
5、夏德武编著《现代陶瓷艺术》安徽美术出版社;
6、胡小军著《向名师学陶艺》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7、《陶瓷艺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8、《中国陶艺网》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net。
七、教学大纲编写人、审定人
本教学大纲由公共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集体讨论审定,吴昊宇执笔编写。
第二篇:视觉传达专业《装置空间艺术设计》本科 课程教学大纲
《装置空间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
装置空间艺术设计/ Device Space Art Design 2.课程代码 163Y097 3.课程类别 专业课 4.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 5.学时/学分 64(16+48)/4 6.先修课程
包装设计、POP广告设计、平面广告设计、CIS设计 7.适用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主要从装置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出发,重点讲述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装置空间艺术设计课程,掌握运用各种装饰材料和互动设计方法,将技术与空间设计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刨意潜能,开发出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空间装置设计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采用互动式的教学,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实践环节的学习与制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受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装置艺术作为后现代艺术的一个主要艺术运动开始了自身的发展历程。在教学中以装置艺术的观念与形式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四个内容的研究:根据对装置艺术的历史渊源回顾,综述了装置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理论渊源、观念源头等;基于对装置空间艺术所根植的艺术语言组合的讨论,论述了其观念语义与形式语言;通过对置艺术的设计与训练,提出了新的设计思路与技巧;通过对装置空间设计作品的个案研究,总结了装置艺术中的观念与形式建构的一个有别于传统审美的审美体系。
第一章 装置的出现(16学时,含12学时实验)了解:装置的由来。理解:装置艺术的兴起。掌握:装置方式的重新兴起。重点内容:1.装置艺术的兴起。2.装置艺术艺术形式。教学难点:装置艺术视觉语言的组合。第一节:装置的由来。
知识点:装置的原生态,装置方式的重新兴起。第二节:装置方式的重新兴起。
知识点:现代装置艺术设计的特征与表现。
第二章 装置的语言组合(16学时,含12学时实验)了解:装置与其他艺术门类。理解:装置图形语言、文字语言。掌握:装置的空间构成形式。
重点内容:1.装置与其他艺术门类结合。2.装置图形语言。3.装置的空间构成形式。
教学难点:1.装置的图形、文字语言和空间构成形式的运用。2.装置材料的选择与表现。第一节:装置与其他艺术门类。
知识点:装置与展示设计、包装设计、图形设计与文字设计的结合使用。第二节:装置图形语言。
知识点:装置图形视觉语言的表达与处理。第三节:装置空间构成。
知识点:装置的空间构成形式的表现。
第三章 装置艺术设计与训练(16学时,含12学时实验)了解:装置艺术前期准备。理解:装置艺术的制作过程。掌握:创意的突破与来源。重点内容:1.装置艺术的制作过程。2.装置空间艺术的创意表现。
教学难点:装置艺术的的创意来源;装置造型的制作过程。第一节:装置艺术的前期准备。
知识点:装置艺术的资料收集、材料的准备。第二节:装置艺术制作过程。知识点:装置艺术的创作方法。第三节:装置艺术创意来源。知识点:装置艺术创意方法与要点。
第四章 装置艺术创作方式(16学时, 含12学时实验)了解:装置艺术表达的现实。理解:装置艺术与观念艺术。掌握:装置艺术与公众艺术。
重点内容:1.装置艺术与观念设计结合。2.装置艺术与公众艺术。
教学难点:装置艺术与公众艺术;学生如何掌握装置艺术的现代表现形式。第一节:装置艺术表达的现实。知识点:装置艺术与现代观念艺术。第二节:装置艺术与公众艺术。知识点:装置艺术与现代公众艺术。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试形式:考查。
题型构成:创意构思30%,材料运用30%,整体效果40%。成绩构成: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四、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一)推荐教材
[中国] 陈钰 编著.《互动装置设计》.(第一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年。
(二)主要参考资料
[1].[中国] 曹倩 编著.《实验互动装置艺术》.(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
[2].[中国] 凤凰空间华南编辑部 编著.《景观装置艺术》.(第二版).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
五、其他说明
课程结束后学生优秀作品由主讲教师推荐,交教研室留存并发给《优秀作品 留存证》。
撰写人(签字):
****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院(系、部、基地)院长(主任)(签字)(盖章):
****年**月**日
第三篇:艺术设计专业装饰基础课程教学探索
摘要:在装饰基础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对于基础课程的认知度,在基础课程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潜在的发
散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有效发挥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街接性的重要作用,是基础课程教学中应该不断 完善、不断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探索;设计理念;过程训练;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61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91(2007)06-0112-03
装饰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 基础课,也是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表现能力和乎段 的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之所以说其重要是因为 装饰基础中所讲述的图案形式美的法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条例与反复、节奏 与韵律、比例与尺度)自始至终贯穿于今后的艺术 设计课程之中,并A.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装饰基 础课程中卞要讲授了四大方面内容(花卉、风景、人物、动物)的装饰变化,其包含的内容及可变的 元素非常之丰富,合理地针对各种元素进行重组、搭配,进行平面化、立体化以及不同风格的变化成 为装饰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 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对于基础理论中设计原则、绘画 技巧等方面的)i1练外,还应掌握在装饰味儿十足的 画面中注重新颖设计理念的融入,而不是把己经成 熟的平面化图案或者立体化造型进行东挪西读。
当前的艺术设计专业在低年级课程设置中基 本是打通平台,大
一、大一卞要安排了基础类课程,例如素描、色彩、二大构成,装饰基础等。关于基 础教学,人们头脑中的概念大多是基础)i1练,基础 教学的卞线是造型)i1练、配色)i1练、表现技法)i1练,而忽视了基础课程与设计类专业课的衔接关系。在 以往装饰基础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比较偏重于绘画 技术和各种技法的运用及)i1练,这样的教学方式造 少戊的后果就是学生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技法或者各 种绘画类工具的使用,而忽视了独立创作的能力。因为没有一个很好的有关形成设计思维的衔接和
过渡,学生在进入一年级下学期以后面对众多的专 业设计类课程感到束乎无策。所以在低年级就应该 注重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以及展开多方向思维的 Jil练,从而达到让学生在低年级就养成动脑习惯,有效培养学生设计思维形成的目的,使其成为迈向 设计类课程的一个过渡类课程,真i1,为今后的设计 类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和设计的基础。
一、加强学生对于装饰基础课程 重视程度的引导
在授课过程中,种经有位学生极其不愿意做作 业,我问他为何这样抵触这门课程时,他说不愿意 “画花”,而愿意搞一些设计,他觉得只有设计课 才是艺术类本科学生的学习重点,我听后感觉很愕 然,但课后通过换位思考也觉得这不是一种偶然。装饰基础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的上学期,学 生因为刚进入大学校门,对一切感觉是新鲜的,尤 其学生认为自己考的是艺术设计类院校,学习的课 程应该以设计类课程为卞。有一些学生对于这门课 认识的薄弱的问题是没有看到基础课程重要性和 与设计的联系性,认为装饰基础课程只是画一些花 儿、草儿,缺乏更深一层次对于课程的认识。装饰 基础课程所讲授的图案变化规则、图案变换的形式 等儿乎可在今后所有的设计中运用到,例如}5籍装 帧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科设计等。只有基 础打好了,在大一以后的设计类课程中才能够游刃 有余;反之基础打不好,设计也会因为基础不牢而
变得空洞和乏味。所以这时就需要教师合适地引 导,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多强调此课程的重要性以 及与今后设计类课程的联系性及其应用的宽度和 广度,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装饰基础课程的重要 性、应用性以及与设计类课程的衔接性,加强学生 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学生对这门课有了足够的 认识之后才能够专心地投入到基础课的学习之中。
二、设计中注重过程的训练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业过程中的亮点,加以 发挥和扩展,做到基础与思维)i1练的结合。在授课 过程中理论部分结束之后,紧接着就是针对课程某 一卞题的设计。在过去的评分标准中比较注重画面 最后的效果,而忽视了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小 小的灵感和不太成熟但却可以继续发展的创意构 思。教师在辅导中要善于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意 图,多从i1:面、大的方向引导、启发,允许学生提 出自己的疑问和自己的认识角度,并告诫学生保留 草图的个性特征。教师应该经常与学生一起探讨,就像一个问题的参与者而不是判官,适当发挥教师 的卞导作用。学生设计出来的草稿可以反映出学生 对单元课题的理解方法是否i1:确,例如于}一么是单独 纹样、适合纹样、连续纹样等等。作业中每一题日 的过程)i1练是决定作业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步骤。因为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不能 详细分析学生每一个草图或每一个设计构思的尚 可发展的方向,造成有一些处于萌芽状态的构思石 沉大海;有一些学生还会迎合老师对于画面的喜好 来进行具有偏向或单一性创作;有时学生的绘画水平低和不爱动脑筋超出我们的想象,在设计初期连 草图也懒得画,不喜欢开动脑筋,甚至连一个完整 的形象都不能绘制,只是简单地把己经成熟的图例 东挪西读在一个画面上,不注重画面的风格是否一 致、卞体表现物体与背景是否I}}调等等;设计只是 一个虚有的名词或者是用来敷衍老师的代名词,学 生可以在}弓籍或者计算机现成图例中投机取巧,创 意随着}弓中图例的构成样式而就,自己的创意越来 越少。所以老师辅导设计时对于抄袭或雷同的方案 要坚决予以制止,对于学生原创作品辅导的重点应 适当提出草图的优点,发展趋势和尚存在的问题,提供有关资料,开拓思维,找出画面多方向展开的 可能,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寻找 观察和体验出来的经验。要引导学生避免一些固执 和偏见,达到完美的境界。
另外,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I}}调好整
个画面构图的能力,衔接好背景与画面卞要形象的 连带关系。在单独纹样的表现上,由于基础课过多 注重物体造型准确、层次丰富、技巧训练、制作精 细等,学生往往忽略了纹样与整个空间背景的陇 调,造成所设计的图案与背景完全没有联系性。这 样的设计习惯会直接影响高年级的设计课的创作,致使学生在设计一维画面中,画面往往缺乏联系 性,使画面在构成上散乱、零落,影响画面的视觉 效果。
在课堂上通过整体讲授、个别辅导这些教学过 程之外,学生们完成每一阶段的作业以后,作业观 摩和!讲评是每个单元课程结束后都必须进行的。此 阶段把作业全部张贴在墙上,一日了然,然后请学 生逐个发言,讲出自己作业的特点和对本课题的理 解。通过单元的总结,学生们通过相匀_学习,加深 思考,在理论上能有一个全面更新的认识,为今后 创作做准备。
三、注重学生在设计中创新性、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装饰基础作为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它的意 义在于将学生的造型观念从绘画的、写实的观念转 变为装饰设计的观念,并掌握装饰设计的表现形 式。教学内容仅停留在an练装饰设计的技能上是远 远不够的,而必须探求如何培养思维的有效途径。因此,对自然形象的加工和变形是an练中的一种乎 段,而教学的日的应该是培养认识能力、训练思维 能力。转变观念,将是这一基础课程改革的唯一途 径。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创作性、发散 性思维的形成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创新思维是在过去我们常用的逻辑思维— 如联想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的基础上,结合 非逻辑思维方法,新创建的一套思维模式,包括五 大思维方法:逆向思维、反向思维、横向思维、心 理思维和周边思维。其中发散思维对于平面艺术设 计的影响力为最大。
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又叫辐散思维、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成分之一。由美国 心理学家J.P.吉尔福特作为与创造性有密切关系 的重要思考方法而提出。这种思维活动,是人们在 思维过程中,不受任何框框的限制,充分发挥探索 力和想象力,从标新立异出发,突破己知领域,无 一定方向和范围,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然后,再把材料、知识、观念重新组合,以便从己知的领 域,去探索未知的境界,从而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
答案、设想或解决办法。以往的课程多采取对自然 形进行平面化的加工整理,在图案变形中进行形体 概括和增加图案元素,要求神形兼备,因而学生的 思维始终停留在对原形的摹仿上,如何创造形象的 问题,似乎从来没想过。这种设计方式下形成的作 品,一般符合形式美的法则,也很实用,可适用于 装饰的日的。但如果教学的日标始终停留在这种技 术性的)i1练阶段,势必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限制在很狭隘的范围内,设计只能照搬和摹仿,不 可能有造型上的突破。教学中教师在思维上要站得 更高,首先要打破创新性思维的障碍,抛弃思维定 势和习惯性思维,将发散思维中流畅性、变通性、多端性、灵活性、新颖性和精细性等特点运用到实 际的图案变化之中,要求学生打开思维的空间,不 要受传统图案变化的约束和影响,使图案向着多向 性、立体性和开放性思维渐进。例如在花卉的变化 中,教学中笔者要求在花卉综合作业中,不应该是 花卉的简单拼读,还要附加一些设计内涵在单面,例如有一位学生种经把“葡萄美酒夜光杯”这句诗 词的意境引入到花卉变化中,通过对花卉合理的变 形,将同质异构、聚集图形法等经过反复的提炼、修改之后,保持作品的图案化特征,使其达到了较 完美的境界。
四、结束语
装饰基础课程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在 维平面上展开的设计教学。因此,必须寻求一维 面中图形本身所具有的美感因素,培养学生对图 构成的基本原理、基本形式的认识,培养对平面 计中色彩构成原理的认识和理解。而并非仅仅是 自然形的加工和整理。当然,这一切还必须通过 定的)i1练途径来实现。这些具体的实施步骤也i1: 教学实践中探索的日标和内容。
钊1对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应该一成不变 遵循老式的教学重点,循规蹈矩,尤其是艺术设 专业的基础课,也应该成为向专业课过渡目养成 好创作习惯的衔接课程。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教学 标、教学重点、难点。在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 装饰造型基本原则的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造性思维的培养和)i1练,使学生从一开始学习就 立创新意识、设计意识,以适应一十一世纪社会 展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
第四篇:《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课程学时:72 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课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环境艺术概论是从环境设计角度,结合环境设计实例,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全面论述建筑和建筑群所构成的空间环境,是环艺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环境艺术的基础知识,为进入专业学习、专研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课程采用理论讲授、影象多媒体辅助教学、作品实例考察等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专研基础知识。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1、城市开放空间的环境设计(1)开放性空间的环境设计(2)开放性空间环境的分类及特征(3)环境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2、3、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原理 环境艺术设计方法
(1)设计策划与定位(2)总图设计与绘制(3)总结构与流线分析
(4)细部设计
(5)设计说明的主要内容与写作
4、典型作业:图示环境艺术设计程序和设计文件内容。(考试作业)
四、课程考核
通过设计文件的编制质量,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知识与技术的掌握程度,以考试作业的得分为总成绩。
五、教材及参考书
教 材:《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讲义》由任课教师编写 参考书:由任课教师推荐
六、教学设备及教具要求
由系提供多媒体及相关设备,任课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五篇:视觉传达专业《图形图像软件设计基础》本科 课程教学大纲
《图形图像软件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
图形图象软件设计基础 /Graphic Image Software Design Basis 2.课程代码 163Y007 3.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平台)课程 4.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 5.学时/学分 48/ 3 6.先修课程
Coreldraw软件设计、素描基础、色彩基础 7.适用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Photoshop图形图像软件,熟练运用软件完成设计;并具有良好的运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造型的能力;以良好的设计实践为基础,培养对设计主题内容的系统分析能力及通过计算机的运用所实现的准确、恰当的表达。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采用同步操作教学法,课堂讲授与具体设计课题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围绕相关设计课题,讲授如何运用软件,使学生对软件的工具和性能有具体认识,并通过运用软件完成设计的过程使学生熟练掌握软件技能。
第一章 Photoshop绘图工具学习(8学时)了解:基本工具及概念。
理解:相关软件间文件的交换概念。掌握:文件的建立和存储。重点内容:PS的基本工具应用。教学难点:位图与矢量图的概念。第一节:软件基本工具的操作。知识点:操作面板的使用。第二节:位图与矢量图区别。
知识点:掌握矢量图与位图的设计处理。第二章 Photoshop的图层与通道(8学时)了解:关于“层”的概念。理解:关于“通道”的概念。掌握:关于“路径”的概念。
重点内容:图层、通道、路径的概念。教学难点:它们在绘图上的综合运用。第一节:图层的使用。
知识点:新建图层、复制图层、隐藏图层。第二节:通道的运用。
知识点:通道效果的处理与应用。第三章 图片的特效处理(8学时)了解:各种特效字的创立。理解:关于“蒙版”的运用。掌握:综合效果的表现。重点内容:滤镜的使用。教学难点:效果的综合设计。第一节:特效设计。
知识点:特效设计的面板、操作步骤。第二节:效果的表现。知识点:设计制作创意效果字设计。第四章 路径与矢量工具(8学时)了解:绘图的基本模式。理解:钢笔工具组。掌握:路径的基本操作。重点内容:钢笔工具的使用。教学难点:路径面板的操作。第一节:绘图工具的基本模式。知识点:锚点与路径。第二节:路径操作。
知识点:变换路径、制定义路径。第五章 图像颜色与色调调整(8学时)了解:快速调整颜色与色调命令。理解:匹配/替换/混合颜色的命令。掌握:特殊色调调整的命令。
重点内容:快速调整颜色基本操作命令。教学难点:特殊色调调整的命令。第一节:调整颜色基本操作命令。
知识点:可选颜色、替换颜色、匹配颜色。第二节:特殊色调调整的命令。
知识点:黑白、相反、阀值、色调分离、渐变。第六章 文字与蒙版(8学时)了解:创建文字工具。理解:编辑文字。掌握:编辑段落文字。
重点内容:修改文字的属性、替换文字。教学难点:段落文字的操作命令。第一节:文字工具。知识点:文字大小、文字蒙版、点文字、路径文字。第二节:段落文字的编辑。知识点:字符面板、段落面板。
四、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一)推荐教材
[中国] 景怀宇(编著).《中文版Photoshop CS5实用教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
(二)主要参考资料
[1].[中国] 张伟(编著).《Photoshop人像摄影后期调色圣经(含DVD光盘1张)(全彩)》.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
[2].[中国] 亿瑞设计(编著).《画卷-Photoshop CS6从入门到精通(实例版)》.(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五、其他说明
课程结束后学生优秀作品由主讲教师推荐,交教研室留存并发给《优秀作品 留存证》。
撰写人(签字):
****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院(系、部、基地)院长(主任)(签字)(盖章):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