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第三单元 第7课《大熊猫》2 教学设计(语文S版一年级下)(本站推荐)
教学设计2
(一)揭题读题,启发谈话
1板书课题:阳台上的小鸟。齐读课题,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台”。
2师:小朋友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几遍,做到读正确,读通顺,特别要读准生字的音。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2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了解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内容。
(三)自学生字
1看拼音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自己运用曾经学过的认记生字的方法,来记忆生字。
(1)熟字加部首:亭——停显——湿立——拉
(2)熟字换部首:拍——怕
(四)朗读感悟
1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根据标点符号读出正确的语气。
(1)“啊,可怜的小鸟!”一句,要体会小作者内心充满了同情、关爱的情感,读出感叹的语气。
(2)“下雨了吗?”一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2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1)我看见小鸟在阳台上躲雨,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2)说说你喜欢课文中的小朋友吗,为什么。
(五)巩固练习
1用“开火车”认读的方式,读词语卡片。
2用“给字宝宝找朋友”的方法,给生字组词,巩固识记生字。
(六)指导写字
结合写字,教学新部首“双耳”“女字旁”“走之儿”。指导学生在《写字》本上写字。
(七)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谈谈平时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你是怎么做的。再说说今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怎么做。
《语文同步读本》指导
学习本课可结合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一年级下册)中的《放小鸟》《妈妈的心意》。让学生懂得关爱生命,关爱弱者,关爱小动物。
第二篇:一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大熊猫-语文S版
7、大熊猫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汉字,学习两个新偏旁“人字头”“四点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观察,并通过观察与学习,了解大熊猫,认识大熊猫,喜欢大熊猫。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图入手启发谈话
1.出示大熊猫,让孩子们看图画,简单说说大熊猫的样子。
2.师:大熊猫真可爱。那我们今天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吧!(板书:大熊猫)
二、自读感悟,读通全文
1.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要求做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要读准字音。
2.数一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知道每个自然段讲什么?(课文共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大熊猫是动物园里最吸引人的动物。它是珍贵的动物。板书:珍贵 第2自然段,写大熊猫的样子。
第3自然段,写大熊猫的活动情况。第4自然段,写大熊猫的饮食。板书:样子活动饮食
三、指导朗读.理解感悟 1.再读全文。
2.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1)小组合作,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小组同学听。(2)读给全班同学听,大家评议。(3)试着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背下来。3.播放大熊猫的生活录像片。
感受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形象,学习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描述片中的大熊猫。(1)大熊猫的样子:板书:身子胖尾巴短毛很光滑,四肢黑身子和头白黑眼圈
(2)大熊猫活动情况 板书:小:活泼爬上爬下 长大:不爱活动爱睡觉(3)吃什么? 板书:竹叶竹笋 第二课时
一、巩固练习
1.以“开火车”的游戏方式,读词语卡片,巩固认识生字。2.用生字开花的方法,给生字组词,巩固识字生字。
二、指导书写生字
1.结合写字教学要求,学习新的偏旁“人字头”“四点底”。2.指导学生在《写字》本上练习写生字。
三、实践活动 1.有到过动物园或从电影电视上看到大熊猫的同学,或从网上下载的有关大熊猫的资料,说给大家听听,并在小组交流。
2.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再自主选择,填写自己喜欢的词语。
四、课外阅读
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我是国宝》《丹顶鹤》,让学生加深认识大熊猫和丹顶鹤,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板书设计:
7、大熊猫
样子:身子胖
尾巴短
毛很光滑
四肢黑
身子和头白
黑眼圈
黑耳朵
小时候:活泼
爬上爬下
长大:不爱活动
爱睡觉
吃竹叶、竹笋
第三篇:小学语文:第七单元 第22课《蝴蝶花》2教学设计(语文S版一年级下)
教学设计2
(一)设问入课
你们看见过“蝴蝶花吗”?蝴蝶花一定很好看,想象蝴蝶花是什么样的?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就是“蝴蝶花”。(相机板书课题)
(二)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认真听,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自读课文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边读边看图,找出与图画相对应的段落。
3将课文读通顺。
(四)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教学参考“教学建议”进行。
(五)读读、想想、说说
1清晨,娟娟醒了,她都做了什么?(读第一自然段,再说说。)
2两只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说了些什么?(指名读第三、四自然段)
3娟娟听到小鸟说她的头发像草窝窝,她连忙去干什么?(读第五自然段,并说说,然后想想娟娟心里是怎样想的。)
4娟娟回到窗边时,两只小鸟又说什么了?(指名读第六、七自然段)
5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娟娟为什么笑了,为什么太阳公公也笑了。
6请几个学生表演课本剧。(事先可小组内同学演一演)
(六)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认记生字新词。
2朗读全文。说一说:你喜欢娟娟吗?为什么?
3议一议:哪些事情应该是自己做的?你都会做什么事呢?是怎样学会的?
(七)指导写字(参考“教学建议”中“写字”部分)
(八)教学小结
《语文同步读本》指导
学习本课可结合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一年级下册)中的《冬冬在家里》和《白墙上的黑手印儿》。这两篇短文告诉我们,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讲究公共卫生,从而感悟到某些做人的道理。
第四篇:小学语文:第六单元 第19课《小猪画画》2教学设计(语文S版一年级下)
教学设计1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主要写了鸭子和白兔分别请对方到自己家做客后,明白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喜欢的道理。
【设计理念】
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诵读中识字、感悟和思考。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刂”这个部首。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明白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喜欢。
3培养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认读“会认”字和正确书写7个“会写”字。
难点:明白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喜欢。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鸭子和白兔的头饰,拼音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动画引入,激发情趣
1出示课件中的动物,如猫、白兔、小鸡、鸭子等。问: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最喜欢吃什么?
2引入课题。
这么美味的东西,小动物一定是希望有朋友和自己分享了,如果有些动物请客,它会怎样做呢?其他的动物是否喜欢朋友为它们准备的礼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鸭子和白兔请客》。
3读课题。师: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可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用“—”画出课文中的“会写”字,用“”画出“会认”字,再自由地读一读。
3指名读生字词,检查字音。
4去掉生字词的拼音,让学生自由读,开火车读。
5自由读课文,要求读课文时要读准字音、读流利。
6自荐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7听课文录音,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并想一想:课文写了谁和谁的事?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四人小组交流。这些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哪个字已经学会并记住它了,请在四人小组中交流交流。
2学生汇报: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哪个字最难写?
3指导书写。先让学生观察笔画的位置及笔顺,然后老师边示范书写边讲写字要领,学生仔细看。
4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及时表扬写得好的同学,并在班上展示。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课文,想想鸭子和白兔分别请它的朋友吃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再现情境
1师:上节课,小朋友们初读了课文18课,同学们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的什么事吗?谁来说说?
2引入:这节课我们再来看鸭子和白兔分别请对方吃了什么?它们都爱吃吗?同学们想了解这个故事吗?好,请大家打开课本。
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读了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
2四人小组交流。
3师生共赏。(应有充分的时间由学生说,师抓住重点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就喜欢”。)可抓住以下的问题引导学生:
(1)鸭子到白兔家做客,白兔请鸭子吃什么?鸭子喜欢吗?这在课文的哪个自然段?
(2)白兔到鸭子家做客,鸭子请白兔吃什么?白兔喜欢吗?这在课文的哪个自然段?
(3)从课文中你知道了鸭子最喜欢吃的是什么?白兔呢?
(4)从鸭子和白兔请客后,他们明白了什么?这是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写的?
三、回顾课文,加深了解
1小声读课文,用“”画出白兔说的话,用“”画出鸭子想的和说的话。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分角色演一演。
四、总结课文,扩展延伸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练一练。(课后第三题)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回家后把故事说给家人听。
2把你喜欢的词语采摘到你的词语花篮里。
第五篇:小学语文:第二单元 第5课《世界多美呀》2 教学设计(语文S版一年级下)
教学设计2
(一)看图(或出示多媒体课件),揭示课题。
1画面上有些什么景物?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出课题的语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试读课文,要求学生读通句子。
2边读边画出本课生字,反复读,发准字音。
3提问学生:世界美丽吗?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指导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这节写了什么?
2)小鸡看见了什么?他是怎么想的?
3)指导朗读。
2指导学习第二段。
1)齐读。思考:这段讲的是什么?
2)小鸡看到了什么?那时他的心情怎么样?
3)小鸡是怎么从蛋壳里出来的?让学生做“用力一撑”的动作,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4)指导学生朗读,看图理解。
3指导学习第三段。
1)范读。
2)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3)指导朗读。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复习巩固生字词。
1读生字卡,识记生字。
2读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再选择喜欢的词语填在空花朵上。
(六)指导学生写字。
指导学生在《写字》本上写字。
指导学生认识、书写“立字旁”“鸟字旁”“提土旁”“穴宝盖”“点横头”
(七)学习用“许多”“美丽”说话。
《语文同步读本》指导
教师可安排学生阅读配套《语文同步读本》(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粒种子》和《三只小鸡》。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春天给种子、给花草树木、给人们带来的新变化,让学生继续感受世界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