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9-05-12 03:23: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浅谈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大,银行的经营复杂程度不断提高,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不断加剧,国内外均出现了一系列因操作风险引发的损失案件,给各金融机构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加强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制定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明确要求为操作风险分配资本,将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一起列为银行的三大类风险。在此背景下,作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确保各项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更应将操作风险管理纳入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高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并建立防范操作风险的长效机制。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银行,前身为邮政储蓄,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营业务,对操作风险管理进行探讨和研究,将会对提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产生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内部控制

正文:

一、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一)操作风险的定义

国际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实践表明,有什么样的风险认识就会有什么样的风险管理水平。因此,对操作风险进行准确、合理界定是建立完善、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关于操作风险的界定可以归纳为三种观点,即:广义概念、狭义概念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概念。操作风险的狭义概念认为,只有金融机构中运营部门的有关风险才是操作风险,即由于控制、系统以及运营过程中的错误和疏忽而可能导致的潜在损失的风险。其他的操作风险,如名誉、法律、人力资源则交给一个全面风险管理机构管理,或者隶属于某个特殊部门。介于广义和狭义之间的操作风险,也称战略风险。这种定义首先区分可控制事件和由于外部实体如监督机构、竞争对手的影响而难以控制的事件,进而将可控制事件的风险定义为操作风险,而对应的另一类风险称为战略性风险或营销风险。这种观点所涵盖的内容比狭义操作风险广而比广义操作风险狭窄,因此其可操作性更强。显然,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均不利于操作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广泛的内涵往往使人们对其准确的进行计量,而狭义的概念往往会因为不能涵盖其所有的操作风险而使得银行遭受一些意想不到的损失。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接受介于广义与狭义之间的操作风险的概念。

(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我国第五大商业银行的诞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加快业务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区大的经营风险。随着业务规模迅速扩张,经营风险也在不断积累,案件发生的数量及损失金额也呈上升趋势。为了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和管理邮政储蓄银行建立了“业务检查--合规管理--内部审计”三道防线组成的内控管理体系。业务检查部门是第一道防线主要负责日常业务的监督检查辅导工作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及时纠正违规操作行为并对违规人员进行处罚。合规管理部门是第二道防线主要负责向高管层提供合规建议制定并执行风险为本的合规管理计划审核评价各项政策、程序和操作

指南的合规性开展员工合规培训和教育识别和评估新产品和新业务的开发以及新业务方式的拓展等产生的合规风险开展合规风险的监测和测试保持与监管机构的日常联系等。内部审计是第三道防线主要牵头负责内控管理工作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和检查职责、检查的频次和内容等协调解决各职能部门之间、各项业务之间的问题使各职能部门步调统一齐抓共管确保内控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并对各部门的履职情况、合规情况及风险情况进行评价。近几年尽管各级邮政储蓄银行机构加强对风险的管理但个别基层单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规操作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有章不循监督制约乏力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同时部分机构内部管理和控制仍然存在漏洞业务线路相互制约制衡不力内部审计检查的有效性、独立性不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防范措施重外轻内案件防范、处置的责任意识尚不到位等问题仍然存在严重制约了邮政储蓄银行未来的发展。

二、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风险理念认识不到位

邮政储蓄银行经营范围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但员工对操作风险的认识还停留在原来经营邮政储蓄的层面,对公司业务、信贷业务的操作风险认识不足。银行操作风险的发生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银行没有一套具有执行力的严密的政策和程序;二是银行员工因缺乏诚信与审慎的道德标准而不愿或没有严格执行制度。

对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关系存在认识误区,一方面错误地把风险管理摆在业务发展的对立面上认为风险管理是为难业务人员,没有把控制风险与创造利润看作是同等重要的事情,未能把风险和利润紧密地联系起来。另一方面不能把风险控制与市场营销、市场拓展有机结合起来,害怕承担责任过分强调控制风险丧失了业务发展的机会,反而降低了银行的整体抗风险能力。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还未形成,风险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很少通过沟通去消除文化上的差距,业务流程前台与后台的矛盾往往是被动解决而不是通过沟通来消除这些差异换位思考不够。

(二)人力资源管理薄弱

1、部分岗位人员配备不足。虽然在内控制度有岗位编制要求但由于人员流动频繁、经营成本压力等原因部分基层支行和业务岗位仍然存在缺员现象造成普遍存在人员兼岗、分级授权落实不到位等现象留下较大的操作风险隐患。

2、新员工比重过大。由于近两年来规模扩张带来了人员扩张柜面人员和信贷人员的新工比重超过50%。银监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代理营业机构管理暂行办法》(银监发?2009?9号)规定“熟悉银行业务的人员不少于4人,其中50%以上的从业人员有1年以上银行业工作的经历„„”。事实上,部分代理营业机构人员仍未达到最低要求,要求从业人员具有1年以上的银行业从业经历存在现实性困难。这些新工从业经验较少会计基础工作很不扎实防范风险的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操作随意性较强存在较大风险隐患。

3、学习制度不落实。各营业机构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业务学习制度或业务学习制度形同虚设无法加以严格落实学习成效不明显。

(三)内控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随着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和业务的不断发展,原有的规章制度已不完全适应当前的管理。同时伴随着新业务产生的新内控制度也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疏理和补充。一些新业务品种的开发既缺乏对新业务的开办制度和运作流程的充分论证,又缺乏有效落实内控制度的保障措施使得业务开拓与内控建设不同步形成

无章可循的空隙。当前邮政储蓄银行内部稽核形式化问题严重,问责制没有威慑力。现有的激励约束机制大多侧重于业务经营指标,而与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方面的联系不够紧密,往往是出现了重大风险或已造成资金损失时才给予处罚。

(四)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

邮政储蓄银行会计核算系统主要包括财务、储蓄、信贷、对公等,并建立了四套会计资产负债表、业务状况表和利润表,各报表之间科目、口径可比性较差,难以实现“并表管理”和把握总体风险。从操作层面看,邮政储蓄银行为分支机构设立了会计、公司、储蓄、汇兑、信贷、理财、保险等业务处理与应用系统,各系统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兼容,造成从业人员具有不同的系统角色,为逆流程操作提供了基础。此外,电子稽查系统不完善,远程监管系统尚未建设,难以实现系统统一的风险管控。

三、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和措施(一)加快操作风险“三道防线”建设

推动邮政储蓄银行建立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按照银监会《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借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操作风险管理与监管的稳健做法》,建立操作风险“三道防线”。一是强化业务条线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在于内部控制而不在于外部检查”。因此,需要强化邮政储蓄银行业务条线的操作风险管理约束,稳健地治理操作风险,并在业务单元、产品组合中进行识别与管理,发挥操作风险管控的基础性作用。二是设立独立的操作风险管理部门(CORF)。负责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组织架构运行,收集操作风险信息,计量风险,编制报表,并进行报告。三是进行独立检查与评估。加强审计合规部门的操作风险评估与审查,形成操作风险管控的合力。(二)加快问题整改,增强自动纠错功能。

建立问题整改的快速反应机制。对普遍性、典型性、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形成“自下而上”、举一反三的自查自纠机制,一动全动,一改全改。建立问题整改的联动机制。采取邮政储蓄银行与同级邮政局联动,邮政储蓄银行系统内上下联动,邮政局系统内上下联动,构建问题整改的立体网络,达到问题整改的“多米诺”效应。建立问题整改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梳理、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用制度说话,用制度评判,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同时,注重激发从业人员良好的精神状态,培育和倡导合规文化,把问题整改转化为主动合规,增强操作风险免疫力。

(三)重视教育培训,巩固操作风险管理基础与环境。

推动邮政储蓄银行强化教育培训,加强和巩固操作风险管控的基础,塑造风险文化、合规文化,提高从业人员整体职业操守。一是银行化提升。强力推进二类支行、代理营业机构从业人员的银行化教育培训,统一操作风险政策、目标、措施和要求,从体制上解决操作风险“代而不理”问题。二是综合素质提升。邮政储蓄银行成立时间短、人员新、从业经验少、风险意识不强,急切需要在业务规模快速扩张过程中,加强操作风险管控的教育培训。三是教育培训提升。修订和完善从业人员教育培训规划,将市场营销与风险管理进行有效对接和深度衔接,适当增加操作风险管控的学习比重。四是人才引进提升。随着邮政储蓄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风险管理人才,特别是操作风险管理“专才”较为稀缺,需要提升风险管理人才引进的层次。

参考文献 1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研究 韩健 北京邮电大学

2008-03-1硕

第二篇:浅谈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浅谈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 录

写作提纲............................................................1 内容摘要............................................................3 关键词..............................................................3

一、绪论............................................................3

二、本论............................................................3

(一)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3(二)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4(三)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和措施.......................7

三、结论...........................................................11 参考文献...........................................................11 浅谈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写作提纲

一、绪论

1999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颁布的新资本协议框架中,巴塞尔委员会认为操作风险对银行来说日益重要,银行有必要投入足够的资源对其进行量化分析,并将其纳入衡量资本充足率的范围。有关操作风险的防范,正日益引起各金融机构的重视。虽然近年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在操作风险管理上,邮储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还存在较大差距。对于转型期间的邮政储蓄银行,如何更好地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迅速赶上其他商业银行步伐的重要保证。

二、本论

(一)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二)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1.管理体制不顺畅 2.在风险理念上认识不到位 3.人力资源管理薄弱

4.内控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5.计算机系统还不够完善 6.操作风险管理手段亟待加强

(三)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措施 1.要理顺管理体制 2.要营造风险控制文化 3.要实施“人才兴行”战略 4.要完善内控制度 5.要提高科技含量

6.要建立和完善操作风险管理机制 7.要实行严格的风险问责与惩戒制度

三、结论

邮政储蓄银行只要能不断地加快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完善风险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对操作风险管控能力,就能促进邮政储蓄银行加快向商业银行转型,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实现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浅谈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邮政储蓄银行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业务领域不断延伸,经营风险也在不断积累。作为一家转型期间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的内控机制还不完善,风险管理相对薄弱,因此,加强操作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对其发展尤为重要。本文在对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加强操作风险管控能力,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邮储银行 操作风险管理 对策

商业银行在自身经营业务中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加强这三大风险的管理是保证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内容。其中操作风险又是其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随着巴林银行倒闭、法国兴业银行倒闭等事件的发生,银行界对操作风险的危害性有了新的认识,加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探索操作风险管理新技术也是适应国际银行业监管当局的需要。作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三大支柱组成部分之一的最低资本要求也强调了商业银行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操作风险的相关计量方法。作为一家转型期间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的内控机制还不完善,风险管理相对薄弱。因此,加强操作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对其发展尤为重要。

一、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我国第五大商业银行的诞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加快业务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区大的经营风险。目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存款规模高达22000亿元,小额贷款规模达2000亿元,拥有覆盖城乡的36500个网点,服务近4亿名客户,业务规模迅速扩张,3 经营风险也在不断积累,案件发生的数量及损失金额也呈上升趋势。为了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和管理,邮政储蓄银行建立了“业务检查——合规管理——内部审计”三道防线组成的内控管理体系。业务检查部门是第一道防线,主要负责日常业务的监督检查辅导工作,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及时纠正违规操作行为,并对违规人员进行处罚。合规管理部门是第二道防线,主要负责向高管层提供合规建议,制定并执行风险为本的合规管理计划,审核评价各项政策、程序和操作指南的合规性,开展员工合规培训和教育,识别和评估新产品和新业务的开发以及新业务方式的拓展等产生的合规风险,开展合规风险的监测和测试,保持与监管机构的日常联系等。内部审计是第三道防线,主要牵头负责内控管理工作,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和检查职责、检查的频次和内容等,协调解决各职能部门之间、各项业务之间的问题,使各职能部门步调统一,齐抓共管,确保内控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并对各部门的履职情况、合规情况及风险情况进行评价。近几年尽管各级邮政储蓄银行机构加强对风险的管理,但个别基层单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规操作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有章不循,监督制约乏力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同时部分机构内部管理和控制仍然存在漏洞,业务线路相互制约制衡不力,内部审计检查的有效性、独立性不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防范措施重外轻内,案件防范、处置的责任意识尚不到位等问题仍然存在,严重制约了邮政储蓄银行未来的发展。

二、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管理体制不顺畅

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以邮政为主导的邮政金融管理体制,增加了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难度,内控措施难以完善和落实,这是邮政储蓄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的难题。一是邮政储蓄机构网点、从业人员归属不统一,难以“一杆子”管到底。邮政公司与邮政储蓄银行分家时,对邮政储蓄银行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当地邮政公司是第一责任人,授权邮政储蓄银行负责邮政金融业务。同时将网点分为三类,除一类网点归属邮政储蓄银行外,二类网点和三类网点人员归属邮政公司,由当地邮政公司对其进行管理和考核。二是邮政储蓄银行与当地邮政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当地邮政公司对二类、三类网点实施业务考核与激励,从而导致邮政储蓄银行的风险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难以贯彻落实。三是二类、三类网点固定资产及硬件设施改造审批权归邮政公司,从而导致二类、三类网点风险管理的硬件设施难以按照银行要求改善和提高。四是对二类、三类网点责任划分上邮政储蓄银行更多的是建议权而无处理权,致使风险管理措施执行不力。

(二)在风险理念上认识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1)员工普遍存在风险意识不强的问题。邮政储蓄银行经营范围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但员工对操作风险的认识还停留在原来经营邮政储蓄的层面,对公司业务、信贷业务的操作风险认识不足。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发生,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银行没有一套具有执行力的,严密的政策和程序。二是银行员工因缺乏诚信与审慎的道德标准而不愿或没有严格执行制度。据统计,近年国内外公布的银行案件中,后者占90%以上。(2)对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关系存在误区。一方面,错误地把风险管理摆在业务发展的对立面上,认为风险管理是为难业务人员,没有把控制风险与创造利润看作是同等重要的事情,未能把风险和利润紧密地联系起来。另一方面,不能把风险控制与市场营销、市场拓展有机结合起来,害怕承担责任,过分强调控制风险,丧失了业务发展的机会,反而降低了银行的整体抗风险能力。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还未形成,风险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很少通过沟通去消除文化上的差距,业务流程前台与后台的矛盾往往是被动解决,而不是通过沟通来消除这些差异,换位思考不够。同时,风险管理的方法还不到位,对业务发展理解不深,不能按照业务发展规律进行风险控制,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现象很普遍。

(三)人力资源管理薄弱

1、部分岗位人员配备不足。虽然在内控制度有岗位编制要求,但由于人员流动频繁、经营成本压力等原因,部分基层支行和业务岗位仍然存在缺员现象,造成普遍存在人员兼岗、分级授权落实不到位等现象,留下较大的操作风险隐患。

2、新员工比重过大。由于近两年来规模扩张带来了人员扩张,柜面人员和信贷人员的新工比重超过50%。这些新工从业经验较少,会计基础工作很不扎实,防范风险的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操作随意性较强,存在较大风险隐患。

3、人员素质不高。总体人员综合素质与商业银行相比仍有差距,人员知识结构和专业管理水平无法达到银行风险管理的专业要求。特别是在信贷、公司等新业务及法律方面缺乏专业人才。

4、学习制度不落实。各营业机构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业务学习制度或业务学习制度形同虚设,无法加以严格落实,学习成效不明显。

(四)内控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随着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和业务的不断发展,原有的规章制度已不完全适应当前的管理需要,监管部门对邮政储蓄银行的内控管理要求也改为严格按照商业银行的标准执行,这些变化必然促使邮政储蓄银行不断完善现有的内控制度。同时伴随着新业务产生的新内控制度也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疏理和补充。一些新业务品种的开发,既缺乏对新业务的开办制度和运作流程的充分论证,又缺乏有效落实内控制度的保障措施,使得业务开拓与内控建设不同步,形成无章可循的空隙。

(五)计算机系统还不够完善

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各项业务的计算机系统是相对独立的,柜员日常办理业务需要分别登入七个独立的系统进行操作,这样不利于对风险的有效控制。一是各系统的账务是相对独立的,但实际业务中存在各系统中的资金调拨,需要进行调账处理,增加资金管理风险。要盘点柜员的现金需要同时对所有系统同步进行轧账,增加了检查难度。对于不常用的系统,柜员或检查人员可能会偷懒不轧账,久而久之养成坏习惯留下风险隐患。二是除了储蓄系统和公司业务系统是用指纹登入,其他系统是用密码登入,但登入各系统的密码是不一致的,为了便于记忆柜员常把密码抄在纸上或设置成简单的密码。三是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监控各系统可疑交易的预警系统,及时发现违规操作行为,从而有效控制风险。信贷、公司等业务系统是邮政储蓄银行新开发的,由于业务人员经验不足,系统研发人员能力不足等原因,新业务系统存在不少漏洞,功能还要进一步完善。

(六)操作风险管理手段亟待加强

当前邮政储蓄银行内部稽核形式化问题严重,问责制没有威慑力。操作风险管理技术上还存在较大差距。首先是风险管理专业化程度不高,尚未成立专门的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其次是风险评估、计量、监测管理技术较落后。邮政储蓄银行对风险管控的电子化手段缺乏,风险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缺少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现有的激励约束机制大多侧重于业务经营指标,而与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方面的联系不够紧密,往往是出现了重大风险或已造成资金损失时才给予处

罚或者在考核时“一票否决"。由于对全行干部员工的内控管理水平缺乏耐心细致的考核,对个人业绩的评价缺少内控能力的硬约束,导致人们对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现象麻木不仁,久而久之必将形成隐患。

三、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一)要理顺管理体制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成立起它就是一个法人主体,中国邮政可以代理邮政储蓄银行部分业务,当地邮政公司与邮政储蓄银行是兄弟合作关系。邮政储蓄银行的经营优势要依附于邮政网络系统和邮政资源,邮政代理的金融业务也要依托邮政储蓄银行的新业务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正确处理好邮政储蓄银行与邮政公司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形成双方发展的合力,发挥协同效应,才能充分发挥邮政储蓄银行的竞争优势。但就风险管理而言,邮政储蓄银行是第一责任人,邮政储蓄银行要对包含一类、二类、三类的所有邮政储蓄网点安全负责。邮政公司应从全局战略高度出发,付与邮政储蓄银行对风险管理的权利,建立以邮政储蓄银行为主导的风险管理体系。一是所有邮政代理的金融业务必须严格按照邮政储蓄银行的规章制度执行,邮政储蓄银行统一进行业务培训与辅导。二是邮政储蓄银行对邮政所代理的金融业务有检查、监督权,定期开展稽查、审计。三是邮政储蓄银行对邮政所代理的金融业务有处罚权,对检查发现的责任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整改并对其进行处罚。四是建立邮政公司与邮政储蓄银行之间定期协调会议制度,对双方之间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协调和化解,消除不利于双方之间发展的因素。

(二)要营造风险控制文化

风险控制文化是指全体员工在从事业务活动时遵守统一的行为规范,所有存在重大操作风险的单位员工都清晰了解本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对风险的敏感程度、承受水平、控制手段有足够的理解和掌握。邮政储蓄银行营造的风险控制文化应是一种融合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管理理念、风险控制行为、风险道德标准与风险管理环境要素于一体的以“诚信审慎”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一是要倡导和强化全员风险意识,引导全行员工树立对风险管理的认同感,真正意识到风险管理绝不仅仅是风险部门和风险管理人员的事情,风险管理人人有责,使风险意识突破传统的部门界限真正融入全行各个部门、每位员工的行为规范和工作习惯之中,让每一位员工认识到自身岗位上存在的风险点,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屏障。二是要确立鼓励主动发现和报告风险的基调,通过机制完善,建立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间有效的分工和合作机制,以及信息交流和沟通机制,缩短操作风险的汇报路径,以便银行高层能及时获取风险信息,采取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机制建设,规避风险或者使案件的发生概率降低到最低程度。三是正确认识风险管理对业务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是并行不悖的,风险管理的过程同样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任何业务都是有风险的,风险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找业务过程的风险点、衡量业务的风险度,积极寻找、发展防范风险的办法,在克服风险的同时从风险管理中创造收益。

(三)要实施“人才兴行”战略

企业的竞争最终要落实到人上。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把加强邮政储蓄银行领导班子建设和员工队伍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抓住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这一关键,紧紧围绕建立商业银行竞争要求的总体目标,加强人力资源规划。操作风险的防范关键是对行为人的控制。邮政储蓄银行要始终把人作为风险防范的第一主体来抓。一是加大人员招收培养力度,确保各岗位人员充足,同时把好“进门关”,对重要部门、要害岗位的员工,要进行严格挑选,并适时进行岗位轮换,防范操作风险。二是要建立公正、合理、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要根据每位员工的品德和业务能力,结合不同年龄、学历和工作经验,分配适合的岗位。通过激励约束机制来发挥绩效管理在吸引、稳定人才方面的作用,大力做好风险管理人才方面的引进、培养和激励工作,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发现、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环境。三是全面提升员工素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各级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内控制度、风险管理等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经营管理能力和风控水平。一方面要建立一个综合的教育网络,并保证教育的连续性、系统性和针对性。使全体员工熟悉自身岗位工作职责要求,理解和掌握业务的整体流程和关键风险点,同时加强员工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法纪观念等在内的综合性教育,培养员工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做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做损害国家和银行利益的事。另一方面要实施严格的考试考核制度,将考试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薪酬以及聘任、职位升迁等挂钩。

(四)要完善内控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操作风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制定尽可能详尽的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使内控制度建设与业务发展同步,并提高制度执行力。首先,应对现有的规章制度和涉及所有业务和管理活动的流程进行全面的清理、梳理、整合和优化,建立基于流程的岗责体系,形成以流程管理为基础的“一项业务一个流程、一个流程一项制度、一个岗位一本手册”的操作标准。对那些与现实不相适应的规章制度要及时修改、废止,并总结重大风险事件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并弥补制度设计和执行上的缺陷,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其次,建立高效的风险管理流程。以专业化和集中化操作为重点,建立风险管理政策、标准和工具的制订和批准流程,政策执行和监督流程,风险状况变动的跟踪流程,特事特办的例外流程和工作汇报流程等完整程序的风险管理流程,并确保所有风险管理节点与业务流程良好契合,以提高风险管理效率。第三,不断增强风险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要尽快建立覆盖全业务、全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仅仅包括对已有的各种业务流程的再造和设置操作风险控制点,更有助于总行对其星罗棋布的分支机构进行垂直的、扁平化的管理。第四,在进一步完善制度的同时,改变业务硬约束、人员软约束的状况,实行三分离制度,防范道德风险:(1)管理与操作的分离,即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不能从事具体业务的操作,要办业务必须经过必需的业务流程;(2)银行与客户分离,银行为方便客户,可以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尽量简化手续,但客户经理不能代客户办理;(3)程序设计与业务操作分离。即程序设计人员不能从事业务操作,当然,随着员工素质的提高,复合型人才的增多,由此可能引发的一些行为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

(五)要提高科技含量

邮政储蓄银行要加大人、财、物的投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研发研发能力,使用电子化科学技术运用来加强操作风险的控制。通过计算机业务系统的整合,提高系统的集成度,减少业务操作环节,避免账务差错。通过计算机程序编制、设定权限指令,控制超越授权的违规操作,避免因为个人的疏忽而导致的业务失误,有效防范风险。通过计算机系统强化对业务操作运行的实时监控管理,构建全面覆盖内控关键环节的风险预警和监控系统。借助计算机系统收集、加工、反馈风险信息数据,为决策提供充分信息支持。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运用自身风

险防范管理。

(六)要建立和完善操作风险管理机制

1、建立专职管理机构,加强内外审计。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来加强对操作风险的管理,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要加强与其他风险管理部门的协调,分析内外操作风险形势,制订具体的操作风险管理方案,并负责监督实施。还应完善内外审计体制,应从职能设置和工作程序上保证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也要求对银行的损失估计进行外审。

2、建立操作风险识别、评估与预警机制。风险识别和评估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操作风险的定义,从引起操作风险的原因入手,识别各个业务条线和管理环节可能存在的操作风险类别及风险点是前提,对操作风险的评估是建立在有效的风险识别基础之上的。对于操作风险的全面评估,巴塞尔委员会认为,对于操作风险的管理应比照其他重大银行业风险的管理严格进行。银行应开发出一个管理操作风险的框架,框架应制定银行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释缓操作风险的政策。此外应建立操作风险有效的预警机制,设计操作风险的预警指标,如业务快速增长、员工流失、交易中断情况等对操作风险进行预警,以便及时发现操作风险关键点,并采取恰当管理措施。

3、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与传递机制。由于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加强这3个风险管理部门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协调一致地搞好风险管理很有必要。此外,邮政储蓄银行还可根据本行实际,建立和完善员工举报制度,依靠和发动一线员工,鼓励检举违法违规问题,完善信息沟通与传递机制。

4、建立风险转移机制。加强风险转移工具的运用,通过风险转移的措施来缓解操作风险,减轻自己的损失。风险转移可以通过保险、担保、证券化和项目融资等具体方法来实现。

(七)要实行严格的风险问责与惩戒制度

当前操作风险的频繁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实行严格的问责制,该处理的没有处理或处理不到位,该退出的未退出。因此要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将问责制落实到具体岗位,按照岗位进行责任认定与追究。对于因违规而引发操作风险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员工,一定要追究责任,严厉惩戒。

损失较为严重的除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外,还应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让那些信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人付出沉重代价。要用铁的纪律和铁的规章制度强化问责,构建多层次、多渠道、执行有力的问责与惩戒制度。实行严格的风险问责与惩戒制度是增加违规操作成本与代价的一种有效的制度,有利于遏止操作风险的发生。

总之,邮政储蓄银行只要能不断地加快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完善风险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操作风险管控能力,就能促进邮政储蓄银行加快向商业银行转型,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实现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建峰:《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农村金融研究》,2005年第6期

2、徐学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新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8月

3、刘明彦:《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10月

4、纪乃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测度与防范》,《.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4年第11期

5、刘新锋:《建立防范操作风险的长效机制》,《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11期

6、张吉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识别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7、余萍,王红贵:《邮储银行改革的成效、问题与建议》,《武汉金融》,2009年2期

8、谢太峰:《邮政储蓄银行:国际借鉴与中国的选择》,《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1期

9、高明华:《邮储银行宜定位为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5期

10、蓝波:《邮储银行分设后存在问题及对策初探》,《南方金融》,2008年4期

11、省分行审计部:《邮政储蓄银行内部控制缺陷及其对策》,《福建邮政金融信息》,2009年3期

12、刘秋英:《加强邮储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工作的对策思考》,《福建邮政金融信息》,2009年9期

13、张慧仪:《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9期

14、李少华:《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思考》,《现代经济信息》,2007年11期

15、徐浩:《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商业时代》,2006年9期

16、安贺新,张春燕:《加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突出量化管理》,中国经济网,2007年5月29日

第三篇:邮政储蓄银行支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我国第五大商业银行的诞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加快业务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区大的经营风险。由于还处在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型的过程中,内部控制机制还不完善,操作风险仍然是邮政储蓄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本文主要从邮政储蓄银行基层支行操作风险管理的角度,对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现状与存在问题

目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存款规模高达22000亿元,小额贷款规模达2000亿元,拥有覆盖城乡的36500个网点,服务近4亿名客户,业务规模迅速扩张,经营风险也在不断积累,案件发生的数量及损失金额也呈上升趋势。从近几年来案件发生情况来看,90%以上的案件是发生在支行网点或金库,发生案件的原因是内部作案或

二、产生的原因

三、对策与措施

为了加快邮政储蓄银行转型步伐,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保证其资产质量安全和促进各项业务的稳健发展,必须加快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为邮政储蓄银行的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第四篇:浅谈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浅谈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大,银行的经营复杂程度不断提高,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不断加剧,国内外均出现了一系列因操作风险引发的损失案件,给各金融机构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加强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制定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明确要求为操作风险分配资本,将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一起列为银行的三大类风险。在此背景下,作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确保各项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更应将操作风险管理纳入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高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并建立防范操作风险的长效机制。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银行,前身为邮政储蓄,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营业务,对操作风险管理进行探讨和研究,将会对提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产生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内部控制

正文:

一、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一)操作风险的定义

国际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实践表明,有什么样的风险认识就会有什么样的风险管理水平。因此,对操作风险进行准确、合理界定是建立完善、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关于操作风险的界定可以归纳为三种观点,即:广义概念、狭义概念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概念。操作风险的狭义概念认为,只有金融机构中运营部门的有关风险才是操作风险,即由于控制、系统以及运营过程中的错误和疏忽而可能导致的潜在损失的风险。其他的操作风险,如名誉、法律、人力资源则交给一个全面风险管理机构管理,或者隶属于某个特殊部门。介于广义和狭义之间的操作风险,也称战略风险。这种定义首先区分可控制事件和由于外部实体如监督机构、竞争对手的影响而难以控制的事件,进而将可控制事件的风险定义为操作风险,而对应的另一类风险称为战略性风险或营销风险。这种观点所涵盖的内容比狭义操作风险广而比广义操作风险狭窄,因此其可操作性更强。显然,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均不利于操作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广泛的内涵往往使人们对其准确的进行计量,而狭义的概念往往会因为不能涵盖其所有的操作风险而使得银行遭受一些意想不到的损失。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接受介于广义与狭义之间的操作风险的概念。

(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我国第五大商业银行的诞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加快业务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区大的经营风险。随着业务规模迅速扩张,经营风险也在不断积累,案件发生的数量及损失金额也呈上升趋势。为了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和管理邮政储蓄银行建立了“业务检查--合规管理--内部审计”三道防线组成的内控管理体系。业务检查部门是第一道防线主要负责日常业务的监督检查辅导工作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及时纠正违规操作行为并对违规人员进行处罚。合规管理部门是第二道防线主要负责向高管层提供合规建议制定并执行风险为本的合规管理计划审核评价各项政策、程序和操作指南的合规性开展员工合规培训和教育识别和评估新产品和新业务的开发以及新业务方式的拓展等产生的合规风险开展合规风险的监测和测试保持与监管机构的日常联系等。内部审计是第三道防线主要牵头负责内控管理工作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和检查职责、检查的频次和内容等协调解决各职能部门之间、各项业务之间的问题使各职能部门步调统一齐抓共管确保内控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并对各部门的履职情况、合规情况及风险情况进行评价。近几年尽管各级邮政储蓄银行机构加强对风险的管理但个别基层单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规操作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有章不循监督制约乏力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同时部分机构内部管理和控制仍然存在漏洞业务线路相互制约制衡不力内部审计检查的有效性、独立性不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防范措施重外轻内案件防范、处置的责任意识尚不到位等问题仍然存在严重制约了邮政储蓄银行未来的发展。

二、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风险理念认识不到位

邮政储蓄银行经营范围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但员工对操作风险的认识还停留在原来经营邮政储蓄的层面,对公司业务、信贷业务的操作风险认识不足。银行操作风险的发生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银行没有一套具有执行力的严密的政策和程序;二是银行员工因缺乏诚信与审慎的道德标准而不愿或没有严格执行制度。

对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关系存在认识误区,一方面错误地把风险管理摆在业务发展的对立面上认为风险管理是为难业务人员,没有把控制风险与创造利润看作是同等重要的事情,未能把风险和利润紧密地联系起来。另一方面不能把风险控制与市场营销、市场拓展有机结合起来,害怕承担责任过分强调控制风险丧失了业务发展的机会,反而降低了银行的整体抗风险能力。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还未形成,风险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很少通过沟通去消除文化上的差距,业务流程前台与后台的矛盾往往是被动解决而不是通过沟通来消除这些差异换位思考不够。

(二)人力资源管理薄弱

1、部分岗位人员配备不足。虽然在内控制度有岗位编制要求但由于人员流动频繁、经营成本压力等原因部分基层支行和业务岗位仍然存在缺员现象造成普遍存在人员兼岗、分级授权落实不到位等现象留下较大的操作风险隐患。

2、新员工比重过大。由于近两年来规模扩张带来了人员扩张柜面人员和信贷人员的新工比重超过50%。银监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代理营业机构管理暂行办法》(银监发„2009‟9号)规定“熟悉银行业务的人员不少于4人,其中50%以上的从业人员有1年以上银行业工作的经历……”。事实上,部分代理营业机构人员仍未达到最低要求,要求从业人员具有1年以上的银行业从业经历存在现实性困难。这些新工从业经验较少会计基础工作很不扎实防范风险的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操作随意性较强存在较大风险隐患。

3、学习制度不落实。各营业机构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业务学习制度或业务学习制度形同虚设无法加以严格落实学习成效不明显。

(三)内控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随着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和业务的不断发展,原有的规章制度已不完全适应当前的管理。同时伴随着新业务产生的新内控制度也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疏理和补充。一些新业务品种的开发既缺乏对新业务的开办制度和运作流程的充分论证,又缺乏有效落实内控制度的保障措施使得业务开拓与内控建设不同步形成无章可循的空隙。当前邮政储蓄银行内部稽核形式化问题严重,问责制没有威慑力。现有的激励约束机制大多侧重于业务经营指标,而与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方面的联系不够紧密,往往是出现了重大风险或已造成资金损失时才给予处罚。

(四)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

邮政储蓄银行会计核算系统主要包括财务、储蓄、信贷、对公等,并建立了四套会计资产负债表、业务状况表和利润表,各报表之间科目、口径可比性较差,难以实现“并表管理”和把握总体风险。从操作层面看,邮政储蓄银行为分支机构设立了会计、公司、储蓄、汇兑、信贷、理财、保险等业务处理与应用系统,各系统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兼容,造成从业人员具有不同的系统角色,为逆流程操作提供了基础。此外,电子稽查系统不完善,远程监管系统尚未建设,难以实现系统统一的风险管控。

三、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和措施(一)加快操作风险“三道防线”建设

推动邮政储蓄银行建立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按照银监会《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借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操作风险管理与监管的稳健做法》,建立操作风险“三道防线”。一是强化业务条线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在于内部控制而不在于外部检查”。因此,需要强化邮政储蓄银行业务条线的操作风险管理约束,稳健地治理操作风险,并在业务单元、产品组合中进行识别与管理,发挥操作风险管控的基础性作用。二是设立独立的操作风险管理部门(CORF)。负责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组织架构运行,收集操作风险信息,计量风险,编制报表,并进行报告。三是进行独立检查与评估。加强审计合规部门的操作风险评估与审查,形成操作风险管控的合力。(二)加快问题整改,增强自动纠错功能。

建立问题整改的快速反应机制。对普遍性、典型性、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形成“自下而上”、举一反三的自查自纠机制,一动全动,一改全改。建立问题整改的联动机制。采取邮政储蓄银行与同级邮政局联动,邮政储蓄银行系统内上下联动,邮政局系统内上下联动,构建问题整改的立体网络,达到问题整改的“多米诺”效应。建立问题整改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梳理、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用制度说话,用制度评判,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同时,注重激发从业人员良好的精神状态,培育和倡导合规文化,把问题整改转化为主动合规,增强操作风险免疫力。

(三)重视教育培训,巩固操作风险管理基础与环境。

推动邮政储蓄银行强化教育培训,加强和巩固操作风险管控的基础,塑造风险文化、合规文化,提高从业人员整体职业操守。一是银行化提升。强力推进二类支行、代理营业机构从业人员的银行化教育培训,统一操作风险政策、目标、措施和要求,从体制上解决操作风险“代而不理”问题。二是综合素质提升。邮政储蓄银行成立时间短、人员新、从业经验少、风险意识不强,急切需要在业务规模快速扩张过程中,加强操作风险管控的教育培训。三是教育培训提升。修订和完善从业人员教育培训规划,将市场营销与风险管理进行有效对接和深度衔接,适当增加操作风险管控的学习比重。四是人才引进提升。随着邮政储蓄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风险管理人才,特别是操作风险管理“专才”较为稀缺,需要提升风险管理人才引进的层次。参考文献 1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研究 韩健 北京邮电大学 2008-03-1硕士

2、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研究 耿富伟 吉林大学

2012-04-01 硕士

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 裴伟义 华中科技大学

2009-04-01 硕士

4、邮政储蓄银行前台业务操作风险探析 邢晓军 邮政研究 2010-11-2

5期刊

5、对构建邮政储蓄银行合规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考 袁闽川 邮政研究 2010/06

6、刍议邮政储蓄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李恒 邮政研究 2011/02

第五篇:邮政储蓄银行操作性风险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操作性风险

信管1101张奕芸 1110104234

摘要:邮储银行得益于中国邮政金融电子稽查系统的成功上线及运行,操作性风险从整体上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自从2007年邮政企业与邮储银行分营后,邮储银行处于快速转型期,在风险管控中出现了新的问题。本文对邮储银行进行操作性风险的现状的介绍,具体介绍当前邮储银行操作性风险的特点,了解操作性风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操作性风险 风险管控 对策建议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所引起的风险。操作风险可以分为人员因素引起的、流程因素引起的、系统因素引起的和外部事件引起的四类操作风险。在不少金融机构中,操作风险导致的损失已经明显大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因此,关注操作风险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不可回避的话题,操作风险是当前银行业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以下我就来介绍一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操作性风险的一些具体概况。

一、邮储银行操作性风险的特点

(一)人员引起的操作性风险突出

开办之初,银行的人员配备不到位,柜员“一台清”办理业务现象长期存在。代付业务实质上也是操作员“一手清”,代付业务操作员单人接收代发单位提交的原始数据,纸质原始数据交接清单无交接记录,电子原始数据不加密,事后监督未将代付业务纳入到日常监督审核的范围中来,中间业务会计不根据代付业务统计表进行记账核对,对于一个有2亿元左右对公存款的一类支行,代付业务操作性风险之大,可想而知。

(二)流程引起的操作性风险显著

以ATM吞没卡业务为例:制度规定,网点取出ATM吞卡后做“清卡”处理并与储蓄系统内“吞没卡登记簿”进行核对,如果系统未进行自动登记,需手工在系统内做”吞没卡登记“交易,网点向事后监督上缴吞没卡需打印上缴清单。实际情况是从储蓄系统内查不到ATM吞卡信息,手工进行“ATM吞卡登记”,系统显示“主机拒绝,ATM编号不存在”。网点当前操作是手工进行ATM吞没卡登记,待吞卡累计到一定数量时,填写手工上缴清单交事后监督,事后监督将收到的吞卡与其他废卡长期混放在一起;“602”机构能进行吞卡的系统操作,但营业员不能从网点进入系统,只有后台的业务管理员能进入系统操作。所以这些业务操作性风险就非常大了。

(三)高操作性风险问题居高不下

营业员不见面信任交接班,不执行日终交叉盘核制度,单人临柜,携带私人现金临柜营业,当班期间自办业务,代用户输入密码,代用户保管存折、身份证,网点负责人不执行网点负责人资金安全检查制度,不落实人员权限管理制度,综合柜员智能令牌留存网点,储蓄业务、中间业务、汇兑业务综合柜员系统密码权限公开等高操作性风险问题在银行成立之初就已存在,现在仍然未得到整改。在一个分行业务辖区内就出现了营业员利用“换折”侵占客户资金;网点业务章戳丢失长期不报;定期特种存单遗失试图掩盖等操作性风险案件。

(四)风险因素隐蔽性强

风险因素即导致风险事件,乃至资金案件发生的因素,如代付业务操作员输入系统数据与单位提交原始数据不一致,则操作员工作态度不端正是风险因素,数据不一致是风险事件,资金案件。邮储银行操作风险因素隐蔽性很强,既与操作风险相对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的固有的隐蔽性特征有关,也与银行的管理更新不及时,难以有效识别、监测风险因素有关。

(五)风险事件发生频度高,发生几率大

风险事件即由于风险因素的累积,导致发生风险损失的具体事件。如营业员打错键盘输入错误数据即为风险事件,风险事件大都会形成风险损失,风险损失就是错误数据给银行或客户造成的损失金额。邮储银行操作风险频度高、几率大既与其营业网点多、业务覆盖面广有关,也与其处于转型期在员工、内部程序、信息、不确定因素较多有关。

(六)风险损失影响巨大

风险损失即风险事件发生带来的损失大小,在商业银行通常以损失金额来计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由于各项改革的措施、办法正在付诸实施,许多新的干部、人员都在适应新岗位和创造价值时期,因此,一旦发生重大风险事件如携款潜逃,不仅会给邮储银行带来经济上损失,还会极大冲击人员任用、改革方案推进进程,影响十分巨大。

二、邮储银行操作性风险的原因分析

(一)流程和人员的操作性风险分析

市场变换和人员到位是企业战略和业务转型的落脚点和标志,对于市场变换、人员到位,很难一次性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这要根据战略、业务转型步骤进行随时调整和安排,于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原有的很多业务制度短期内就完成修订,许多邮政综合业

务管理人员被急调到邮储银行关键岗位,这对新调入的员工、新修订的内部程序、新上线的计算机系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提出的挑战是很明显的。

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许多优秀员工都有着丰富的储蓄业务经验,但缺乏操作性风险管理经验的积累,很多问题总是屡查屡犯。究其原因,片面地认为经验就是经历,对制度的要点学习不够,对流程的节点把握不准,对差错产生的原因分析不透,对案件情况通报没有进行反思,对风险管理教育没有感悟。

(二)内审部门权威性不高

目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审计部作为操作性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但问题是邮储银行的审计部门并不是与其他商业银行一样, 直接隶属于董事会或监事会, 而是作为经营管理层可以左右的一个职能部门。其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因而检查中涉及到行长决策和平级其他职能部门时, 难免要考虑各方面的关系和利益, 难以完全做到客观性和公正性,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审计权威性的发挥。

(三)奖惩制度不完善

目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经营管理人员的薪酬体系类似于公务员,相对于其他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从业人员待遇偏低, 银行没有向员工提供足够的激励去防范风险,无主动合规的动力。此外在各级内部业务检查中发现了风险隐患,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积分、经济及行政处罚,由于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及权威性不高,被处罚单位考虑到员工业务发展的积极性,会免于处罚,长此以往,从业人员会认为合规与不合规一样,从业人员将逐步丧失主动合规的意识,操作性风险增大。

三、邮储银行面对操作风险的对策建议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相比其他商业银行,操作性风险发生的概率更高,因此,面对操作风险,邮储银行必须要全面防范操作性风险的发生。

(一)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防范操作性风险, 内部控制要贯穿整个业务操作的全过程, 渗透于各项业务流程和各个操作环节, 涵盖所有部门和岗位, 覆盖所有主要的风险点。只有形成一个内控管理有标准、部门设置有制约、操作有制度、岗位有职责、过程有监控、风险有监测、工作有评价、事后有考核的全面有效内控制度体系, 操作风险才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

(二)推进强势审计,提高审计权威性。

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 摆脱行政领导的干预, 内部审计部门对董事会而非行政管理者负责, 在没有管理层的干涉下执行委派任务, 可以自由地报告审计发现

和评价。还要大力借助外部审计手段, 遇到有特殊要求或由于其他原因无法由现有内部审计人员完成的任务时, 应利用外部审计专业人员来完成该项目。要及时监测、评价各分行及各业务部门、各支行、营业网点的风险状况, 分析造成风险的因素, 进行风险预警,提出控制风险的对策。

(三)加强人员管理

1、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思想,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员工抓好操作风险管理工作。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和不安定因素排查化解工作,多方面、多层次将矛盾纠纷和不安定因素化解萌芽状态。

3、加强风险意识教育。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安全形势教育、典型案例教育、规章制度教育,提高全行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

4、要及时、深入了解重要岗位人员工作、生活情况,掌握思想和行为变化动态,对行为失范的员工要及时进行教育疏导和诫免谈话,情节严重的,要严肃处理。参考文献:(1)葛兆强:《操作风险管理体制: 框架与建构》,《金融发展研究》第10期

(2)盛永志、唐秋玲:《基于邮储银行“转型期”的操作风险管理策略》,《经济研究导刊》

(3)袁闽川:《加快构建邮储银行合格风险管理体系》,《中国信用卡》2011年

下载浅谈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我国邮政储蓄银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优秀范文5篇]

    浅谈邮政储蓄银行的现状、问题及改革措施 摘要:近年来,我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非常迅速,现在已成为较大的银行类金融机构之一,它在迅速地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凸现出来,如......

    邮政储蓄银行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通化地区为例

    邮政储蓄银行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通化地区为例 摘要:邮政储蓄银行自成立以来,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有力地促进......

    关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关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论文摘要:从操作风险的分类与特征入手,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一般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人力资本激励角度诠释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

    基层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基层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会计结算专业作为银行业务操作、资金流动的基础平台,改革压力随之增大,管理要求更加严格。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建立完善操作风险管......

    基层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基层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基层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会计结算专业作为银行业务操作、资金流动的基础平台,改革压力随之增大,管理要求更加严格。......

    基层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基层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会计结算专业作为银行业务操作、资金流动的基础平台,改革压力随之增大,管理要求更加严格。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建立完善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管理-2011

    操作风险管理 一、 操作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 操作风险的定义 因不完善或有问题的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即这种风险与人为错误因素、系统失败、程序......

    浅议邮政储蓄银行支农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

    浅议邮政储蓄银行支农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论文提纲】一、我国邮政储蓄银行支农现状 (一)推广小额贷款 (二)开展银团贷款 (三)拓宽业务领域 二、邮政储蓄银行的比较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