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制度监督 形成长效机制

时间:2019-05-12 03:12: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完善制度监督 形成长效机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完善制度监督 形成长效机制》。

第一篇:完善制度监督 形成长效机制

完善制度监督 形成长效机制

努力形成勤俭节约的公司文化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为世代中国人所崇尚。《左传》中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就是把俭朴作为培养良好道德的基础,把奢侈看成是一切恶行的根源。总书记近期也曾多次强调,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我公司高度重视,多管齐下,从制度上、管理上、考核上入手,以费用控制为着力点,结合工作实际,加强勤俭教育,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完善制度约束,自上而下落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公司党委制订了《关于改进和加强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若干规定》,从会议管理、发文管理、调研管理、外事出访、职务消费五方面严格控制。“风成于上,习化于下”,公司党委同志严于律己、身先垂范,有助于自上而下形成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良好风尚。

二、加强费用考核,严格控制支出

通过费用考核控制支出是我公司勤俭办事、降本增效的有效手段。近年来,虽然业务规模持续增长,物价水平不断升高,业务接待、差旅会议等需求亦随之增加。但我公司为严格控制五项费用,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原则上不增加各部门和分支机构的五项费用指标。在物价上涨、业务增加的情况下,公司五项费用控制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勤俭文化

我公司历来注重成本控制,已形成了务实高效,俭朴节约的良好风气。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勤俭节约是一项常抓不懈的任务,一时做到容易,长期保持很难。“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要使勤俭之风制度化、常态化,使其成为所有干部员工自觉的行为准则,则需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八项规定”和公司党委《若干规定》,同时,将其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使勤俭节约成为公司文化的一部分,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

今年以来,全体干部员工同心同德,在进一步厉行节约、降本增效的战役中取得了良好开局。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在继续深入开展勤俭节约学习教育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将相关规定细化成可操作的科学标准和制度,持之以恒地改进工作作风,锲而不舍地实现公司降本增效的目标,为公司全面实现“十二五”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如何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

如何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

摘要:本文根据烟草行业的现状,指出目前开展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强化制度建设、加大检查力度、加强行业文化建设等措施,并对进一步完善烟草行业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进行探索性的思考,确立其人文内涵。

关键词:内管 长效机制

“十一五”期间,我国烟草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家局从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指出了全面加强行业内部管理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十二五”期间,烟草行业面临的任务和压力进一步加重、面临的责任和难度进一步增大。在这个新的发展时期,烟草行业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卷烟上水平”,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烟草行业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进一步建立键全专卖内管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内部专卖管理监督作用是实现“卷烟上水平”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烟草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

一、目前开展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根据国家局、省局相关规定,逐渐完善了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制度、工作流程、监管考核等机制。但是用国家局颁发的《烟草行业内部管理监督工作实施意见》来衡量,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内部管理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内部管理监督作用发挥的不够充分,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

作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二是内部监管不力,工作中重视痕迹化的检查审核,轻视对事前、事中、事后的过程监督和跟踪监督,具体任务的检查、落实还不够深入细致。三是业务技能培训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创新能力不强,影响工作的开展。

二、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的对策

加强内部专卖管理监督是一项长期的、与时俱进的系统工程,需要持续有效地不断完善和改进,并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监督机制。为有效解决目前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完善管理监督制度,优化监督流程

制度是社会交往和管理活动中的规则,其基本功能是规范人的行为,有利于增强从业人员的遵从度。加强内部监管需要创造一个开放的、透明的管理制度,建立一个顺畅的内部沟通渠道,形成规范的、有章可循的“以制度管人,而非人管人”的管理制度,增加内部监管的公平性。

从目前来看,内部管理监督制度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应根据现有实际情况,围绕烟草专卖相关管理规定,不断完善定期检查、定期报告、以及责任考核等工作,形成比较健全的制度体系,优化监管流程,充分发挥内管工作的监督作用,以实现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

2、强化日常检查机制,加大查处力度

加强内部专卖管理监督,警钟长鸣,是保障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唯一手段。当然,加强内部专卖管理监督,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能急于求成,关键之处还在于监管的日常化,要在日常检查中及时发现问题的苗头,防微杜渐,避免问题由小变大。在检查中应注重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现场检查与内部资料检查相结合、自查与上级监管部门复查相结合。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开拓创新

近年来,烟草行业在文化建设上投入很大,文化建设有声有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烟草行业的良性发展。文化是软实力,更是发展的硬实力。我们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倡导规范管理、规则至上的“执行文化”,制定制度只是第一步,制度的执行才是关键。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可以改变人的认识,从而改变人的态度和行为,提高执行力。因此,加强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首先要培育规范管理、规则至上的文化观念,营造良好的氛围。

一是要多次召开会议,反复教育,要求大家站在“两个切实维护”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内部专卖管理监督检查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内部管理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局、省局、市局开展的内部专卖管理监督检查工作部署上来。

二是要不断加大对现有内管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深入开展“岗位大练兵、大比武”等活动,按照“流程化、痕迹化、精细化”工作标准,既要增强对内管人员经营业务培训能力及创新能力,又要切实增强专卖内管工作人员的监管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引起的思考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高峰,国家综合实力蒸蒸日上,烟草行业欣逢盛世,但同时,面临的任务和压力也进一步加重、面临的责任和难度也在进一步增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体制等方面深入改革,在管理监督机制做出有益的探索。在今后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时,我认为要立足于四个基础:

1、服务人民,群众至上

由于烟草行业实行专卖专营,具有了市场支配地位,从表面上看“风光无限”,但经济规律却告诉我们,如果漠视群众,最终会损害行业的利益,并导致行业的衰落。“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是烟草行业的共同价值取向,因此完善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必须增强服务意识,注重客户的感受,善于倾听客户的建议,以客户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制度建设的出发点、检查评比的立足点。

2、以人为本,关爱员工

严格制度,加强管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为了有效实现管理目标。制度的设立,不是为了把人当作机器;加强管理,不是为了“杀一儆百”,因此完善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必须以人为本,要充分关爱企业员工,在坚持制度的基础上,有奖有罚,奖罚分明。同时,在分配制度上充分考虑底层职工、普通职工的利益,发挥收入分配对提高效率的激励作用,体现公平、公正、合法的原则。

3、讲求科学,提高效率

管理监督手段不科学,缺乏严谨的程序和操作办法,会导致监督效果降低。在完善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时,要推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监督手段的运用,以专卖、营销、生产经营、财务、办公自动化信息化为基础,全面推进管理监督信息化建设。

4、严格管人,严格自律

管理和被管理、监督和被监督是一对矛盾体,每一位从业人员,既可能是管理者和监督者,也是被管理者和被监督者。在管理监督中,要按章办事,不能姑息宁人;更要时时自我对照,自我检查。古人说: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在管理和监督工作中,不仅要看到别人的缺点和工作不足之处,自己也要像古人那样“三省吾身”。可以说,内部监督机制执行的好坏,取决于人的自律水准高低。

总之,在烟草企业的内部管理监督工作体系中,要本着坚持合法、客观公正、便于操作、奖优罚劣的原则,立足于促进工作的目的,进一步完善烟草企业内部管理监督评价、考核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把内部管理监督工作纳入到整个企业考核、监督范围之内,从而建立和完善烟草行业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保障烟草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

第三篇:完善反腐机制形成监督合力

完善反腐机制 形成监督合力 07-6-13

○竹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以保证廉洁从政为目标,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把党内监督与各方面监督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实效。因此,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必须完善反腐倡廉机制,形成监督合力。

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权力运行机制。近几年来,围绕加强监督机制建设,集团公司党委和纪委作了大量的工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惩防体系建设,形成了有效的纵向监督体系和惩处措施,但从全局来看,还缺乏与集团公司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完善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缺乏行之有效的跨部门的横向监督协调机制和措施,致使制约权力的机制较“软”、较“虚”,致使一部分掌握实权的权力机关和权力行使者,没有得到更加有效的监管,导致了个人或集体违纪案件的发生。因此,为了确保集团公司跨越式发展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权力运行机制,加强对权力决策机构(个人)及权力执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以监促廉,从而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权力运行机制,塑造勤俭、廉洁、高效的企业形象。

我们可以通过划分各种监督机制的功能和责任,重视监督系统的层次性和明确划分不同层次监督机制的职责权限,加强监督的总体规划和避免各种监督机制的相互碰撞,进而使各种监督机制既能发挥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能发挥监督系统的整体功能,形成监督系统的合力。重视和依靠广大职工群众的民主监督,使“举报箱”、“举报电话”、“领导接待制度”等监督措施真正发挥作用;强化职能部门的监督,使对同级党委及其成员的监督检查名副其实,切实解决一些广大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防止“一言堂”和个人专断;全面推广和落实“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把群体监督的威力性与舆论监督的曝光性有机结合起来。总之,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强调指出的,在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要切实加强各级党组织和纪律检查机关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加强人民群众、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对我们党的监督,建立健全党内和党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监督制度”,从而形成强有力的监督网络,发挥监督的整体效能。

强化以权力互相制约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监控机制。从反腐败斗争中揭露出来的大量违法违纪案件看,许多腐败分子作案手段并不高明,但却为所欲为,畅通无阻,屡屡得手,一个突出的原因就是有些单位和部门疏于防范和管理,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监督不到位,制约不得力。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核心是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关键是不能把具有相互制约的职责和权力集中于某个部门或某个人,权力应进行适度分解和有效的制约,改变“一言堂”的专权结构。对掌管“人、财、物”等容易产生腐败、滋生不正之风的重要岗位、环节和部位,在定期进行岗位轮换的同时,还要加强岗位内部的制约机制建设,强化业务和分工的制约,制订必要的权力运行程序,不经过有关权力运行的制约程序,权力就不能生效,形成互相制约的权力格局,即以权制权。通过在个人、群体和不同机构中合理配置权力,达到权力的相互启动与适度分散及平衡。当一种权力的行使超过其合法限度时,就会引起相关权力的自行制约与限制,这样一种权力制衡机制应包括规定权力实施的程序和标准、权力行使各个环节上的互相制衡、厂务公开、个人重大事项申报、离职审计和岗位交流等制度。

加强专职监督力量,建立具有相对独立性、高度权威性的监督机构。从现行的体制来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实行的是双重领导体制,受上一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同级党委的双重领导,起主要作用的是同级党委。由于种种现实因素,便出现了监督客体领导监督主体,监督主体依附于监督客体的状况,这在客观上使监督者难以履行监督职能,缺乏执纪的自主性、独立性,使纪检监察工作容易受到权力的干扰和关系网的阻挠,尤其是涉及到同级党委个别领导者的权益时更为突出。这便大大削弱了职能监督本身的力度。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可以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具有集团公司特色的做法。一是考虑到目前改革的可行性,可以采用“分散宣教,集中惩处”手段,即各基层纪委在行使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方面,只对同级党委进行宣教工作、效能监察工作和党风廉政日常考核等工作,而查办案件工作要由集团公司纪委、监察处集中管理,纪委不办本单位的违纪案件,而是由集团公司纪委监察处统一从其它单位协调办案人员和力量进行案件调查核实。其经费及物资设备由集团公司纪委监察处报请集团公司专门渠道审批拨付,各基层纪委干部的任免及福利待遇由集团公司负责。二是赋予更大的权限,增强监督手段。也就是说,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督实践的新特点、新动向的要求,不论所建什么样的监督主体机构,都必须充分协调以纪检、监察、审计、保卫四个部门的职能和手段,赋予一定的纪检监察权、侦查权、审计权。从而形成案件调查和惩处四位一体的高度集中的调查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合力,发挥综合监督效能。

而官员们的态度、感染者的命运、疾病导致的鳏寡孤独们的现状和未来,也都被持续不断地记录着。这个被疾病改变的村庄,某种程度上也被传媒改变着。不管是文楼本身的独特性使然,还是新闻的职业惯性使然,它变成了一个农村艾滋病医疗的试验田,一个艾滋病政策的试验田,也变成了中国艾滋病报道的试验田。最终,它也检验着民间力量、政府作为和媒体在灾难面前可能达到的效率,以及这种效率的实现方式。

事实上,新闻发源地的形成,不仅三农问题和艾滋病问题如此,也不仅湖北、安徽、河南如此。2003年的一篇新闻学的论文曾对一家报纸自1998年到2003年5月5年中所谓“批评报道”所涉及的省份进行定量分析,涉及出现频率最高的5个省份的报道,占该报“批评报道”总数量44.6%,而湖南、湖北、河南3省均居其中,各占8.5%。当然,它们都属于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中所指的中部。

“中部”的新闻事件频发和中国媒体记者的“心理惯性”相辅相成,共同把“中部”塑造成了中国新闻传播的地理中心之一。诸多全国性的政策、话题、社会现象,都在这个地理中心里变成细节翔实的新闻事件。

多数情况下,这样的新闻事件及其揭示的社会问题,对观察者而言,像是公众传媒上的伤口,从中可以窥测中国时代转型的错位和落差,以及它们带来的伤痛。

从这一点来说,中国的新闻本无所谓地域的分别。“中部”作为传媒观察的关键出现,是因为“中部”新闻事件的高密度使公众传媒的伤口变成了舆论的溃疡,不仅触目惊心,而且经久难愈。新闻发生的密度也成了新闻。

监督传播效率

阜阳假奶粉和大头娃娃一事天下大白后,本地媒体在全国瞩目前已有报道;嘉禾拆迁事件轰动一时,引起全国关注的报道却最早见于北京《新京报》。

许多年轻的记者在采访中常常遇到年长的采访对象突然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属于“上层建筑”的来自远方的新闻媒体,常常被含冤受屈者视作冤情获得转机的可能性之一。

地方性的新闻个案受到全国媒体的一致关注,并且很快形成某种倾向性的舆论,过程十分复杂。市场化媒体的机动性近年已有增强,但覆盖范围还很难做到无远弗届。网络新闻的普及,以及同行间的竞争,一方面对媒体快速有效地采集新闻提出了高要求,另一方面缩短了媒体的触角所及,或者说操作半径。中部6省地处北京、广州和上海之间,乘坐飞机或汽车等快速交通工具,基本上一日可至。这使它天然地处于几个媒体集中而且影响力大的媒体重镇的操作半径之中。中部事件成了本地新闻而外的全国性新闻竞争的第一落点。中部的事件动辄惊动全国,与此不无关系。

这些跨地区的新闻操作,一般被读者也被报道涉及的地方政府归之于所谓“负面新闻”或“批评报道”。地方官员常常认为,媒体的“批评报道”有损本地区在全国舆论乃至社会心理中的“形象”,因此转而从动机上指责具体报道的记者和媒体。中国新闻媒体一线的记者常常遭到某些重大新闻事件当事人的质疑:

全国都有这样的事情,为什么单单要报道我们?

那些象征性的新闻事件,比如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2004年的“阜阳假奶粉事件”和“嘉禾非法拆迁事件”,背后指涉的收容遣送制度、农村食品安全和城市化中的拆迁问题,不独广东、安徽或湖北才有,而是全国大范围长时期普遍存在。媒体对各地相关事件的舆论监督也一直不断。然而只有上述事件最终惊动高层,社会呼声强烈,指向鲜明。政府也正是借这些个案,因势利导,出台了相关政策,使类似事件朝着可以解决的方向迈一大步。

实际上,这些并不鲜见的新闻能够被广泛报道、转载和评论,促成经年积久的社会现象发生实质性的改变,究其原因,只能说那些看似孤立的事件,充当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问题普遍存在和媒体的关注旷日持久,使矛盾充分显露,舆论背后集聚的社会力量才能形成明确的改革诉求,这种诉求将寻找个案作为突破口,从而得以表达。新的政策在民意的支持下,迅速出台推行。

有人将“中部”各省的高曝光率,归之于中部与中国几个媒体密集的城市的距离,以及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改革难度大,暴露问题相对较多之故。

“中部”的新闻事件之所以易于形成全国性的舆论合力,与中国新闻的“地缘格局”的确有关。中部作为重要的资源和劳动力输出地,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这种资源输出的经济位置,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被再三强化。中部“发展慢,改革难,问题多”,背后实有更深远的历史结构在发挥作用。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部”的媒体形象是一个象征符号,从更长远和更大范围内来说,传媒对“中部”的观察,是将其视作中国历史格局--尤其是“现代化”过程中的切片和标本。中部的水灾和矿难,三农问题和河流污染和艾滋村,这些与中国发展未来走势高度相关的议题,急需媒体形成接近的价值判断,形成舆论的合力,集体发挥社会功能。

新闻的惯性与惰性

艾滋病防治志愿者乌辛堃给本刊记者发来邮件说,他刚刚经历了一次Journey to the heart of china(中国心脏地带的旅行),途经山西、河南和安徽3省。他解释说:用“Journey to the heart of china”来形容这次旅行,首先是因为This land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red earth supposed to be the birthplac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power and wealth.(这块有黄河和红土的土地被看作中国文明、权力和财富的源头),而如果不是用“心”体验,不是共同生活的经验,很难对这块土地上的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他委婉地说,媒体对艾滋病的报道,使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艾滋病和艾滋病人的现状。然而,媒体有一种“渲染悲伤”和“报忧不报喜”的倾向。当跟他一起到艾滋村的大学生看到感染者仍然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之前,很多人一直以为,一旦感染艾滋病,就会气息奄奄。

在2005年春节前安徽、江苏等地发生流脑的时候,传染病专家姚文虎略带不满地表示,很多采访他的媒体,连“暴发、散发、流行、大流行”这些流行病学的术语的区别尚还一无所知,新闻标题用语有误。“这绝对不利于人们判断形势、不利于传染病医生开展工作。(未完)

为舆论监督提供制度保障--知情权与表达权对舆论监督的意义 关键词: 舆论监督 知情权 表达权 法制保障 [摘要]:

近年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一再强调”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本文认为,知情权与表达权的确立,为舆论监督提供了法制化的制度保障,具有重要的法制意义。

2007年春天以来,我国新闻媒体掀起了此前少有的舆论监督浪潮:”重庆钉子户“,”厦门PX项目“,”无锡太湖蓝藻“、”山西黑奴工“,”陕西华南虎“......无不激起巨大的社会反响,推动有关问题的解决,令人刮目相看。新闻界一向感叹舆论监督难,为什么如今能够突破某些条条框框的限制,大刀阔斧地开展舆论监督?原因自然多种多样,而党和国家有关舆论监督的新理念、新政策以及相应法规在十七大前后的出台,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同年10月,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在政治报告中庄严承诺:”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如此一再强调”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而且”四权“并举,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深化民主法制建设的决心与信心。

字面上,上述”四权“并没有明确讲到”舆论监督“。但是,”监督权“已包含了”舆论监督“的内容。我国宪法第27 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第41 条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这就意味着,公民监督权具有宪法依据。”从概念上看,公民监督权指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以及运用舆论工具进行监督的权利。“[1]而公民运用舆论工具进行监督,就是舆论监督。所以十七大报告讲到监督时很明确地讲到了舆论监督:”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早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就明确提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从此,”舆论监督“就成为此后历次党代会政治报告以及其他中央文件的一个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建设,舆论监督已经与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一起,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监督体系。作为民主政治的产物,舆论监督是公民通过新闻媒体依法对国家机关、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和个人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的了解和评论,是实现言论自由权利的重要手段,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一种形式,更是实现民主权利的有效手段。[2]随着现代传媒业的迅猛发展,舆论监督的作用日益突出。在许多国家,舆论监督已经成为一种跨地区、跨空间、无处不在的有效监督手段,成为反映民情民意的”晴雨表“,监控公共权力运作过程的”电子眼“,捍卫公共利益的”守望者“,预警社会腐败现象的”警报器“,对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发挥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代中国的舆论监督总体上还处于比较艰难的境地。曾有人把舆论监督难概括为”四难“:一是采访难,二是取材难,三是获得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难,四是解决问题难。[3]当然,千难万难,主要难在被监督者往往从地方和本位的利益出发,处处设置障碍,甚至殴打记者,非法拘禁记者。2008年初的”西丰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1月1日,法制日报社主办的《法人》杂志刊登了记者朱文娜采写的《辽宁西丰:一场官商较量》,报道西丰县商人赵俊萍遭遇的”短信诽谤“案,其中涉及西丰县委书记张志国。三天后,西丰公安局和政法委工作人员携带立案文书和拘传文书,到北京《法人》杂志编辑部,以涉嫌诽谤,要求拘传记者,令舆论一片哗然。

为什么我国的舆论监督一方面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支持,一方面又困难重重、步履维艰呢?从根本上说,主要是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持。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共中央曾决定:”在一切公开的场合,在人民群众中,特别在报纸刊物上展开对于我们工作中的一切错误和缺点的批评与自我批评“[4],并且领导我国新闻媒体在50年代初开展过有声有色的舆论监督。遗憾的是,这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并没有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也没有成为新闻媒体的内在需求。相反,长期以来奉行”正面宣传为主“的 方针政策,不仅弱化了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内在冲动,而且为不少人压制舆论监督提供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于是,”报喜不报忧“成了新闻宣传的一种”常态“,”捂盖子“成了不少人对付舆论监督的家常便饭。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王国庆在做客央视《新闻会客厅》时说,地方的新闻发言人有这样的说法:现在发生在一些地方的所谓不好的事情,90%都能”捂住“,只有10%倒霉的给披露出来了[5]。试想,90%都能”捂住“,这难道不正是最生动的注解吗? 我们知道,舆论监督是一个过程:首先是新闻媒体把被监督对象的情况传递给作为监督者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从而对被监督对象的所作所为进行判断与评价,形成舆论,再通过新闻媒体传播出来,形成舆论压力,达到监督目的。由此可见,舆论监督要顺利进行,必须首先向公民全面、及时、客观地提供各种信息。只有公民知情,并且能够自由表达,才谈得上舆论监督。在民主法制的意义上,要有效开展舆论监督,必须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与表达权。知情权(The Right to Know)是由美国新闻记者肯特?库柏(Kent Cooper)1945年首先提出的概念,本意是指民众享有通过新闻媒介了解政府工作情况的法定权利。20世纪50年代以来,知情权逐渐被理解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权利和个人权利,即公民有了解社会活动的权利,包括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其他事务的了解。

就舆论监督而言,保障知情权是顺利开展舆论监督的前提,公民不知情,舆论监督就成为一句空话。但是,舆论监督仅有公民的知情又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舆论监督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正是因为”舆论“是一种无形的社会力量,而舆论的形成,则是公民自由表达的结果。厦门PX项目、山西黑奴工等重大问题的妥善处理,离不开公民的自由表达。因此,保障公民的表达权,让公民自由地发表意见、提出批评,就成为舆论监督的内在要求。

所谓表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以各种形式发表、传递自己的意见、主张、观点,参政议政,而不受他人或组织的非法干涉、限制以及侵犯的基本权利。[6]在宪政意义上,表达权属于精神自由权范畴。因此,表达权也就是表达自由。其中,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是最重要的表达自由。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是宪法关于表达自由的规定。从权利内容和特点上看,知情权与表达权具有明显的差异:知情权本质上表现为公民对多种信息来源的诉求,而表达权本质上则表现为公民对表达意见的自由的诉求。但是,两者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当代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在《论民主》中精辟地指出,”多种信息来源“(即知情权)与”表达意见的自由“(即表达权)是民主政治的两项必要条件。[7]事实上,知情权与表达权何尝又不是舆论监督的两项必要条件呢?对于舆论监督来说,知情权与表达权缺一不可。只有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与表达权,才能为舆论监督提供法制化的制度保障。尽管我国1982年宪法已从根本大法上确立了表达权,但保障的有效性仍然不足。譬如,缺乏政治性重视,缺乏法律的刚性保障,整个社会也缺乏基本的表达权意识[8]。好在历史终究是要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1987年,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这是党的文件最早涉及知情权与表达权的内涵。可以这样说,十七大前后党和国家的几个重要文件一再强调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就是一种政治性重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过程中,这种政治性重视必将逐渐转化为法制性规范。

事实上,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已经落实为信息公开制度的确立。经过数年努力,一部以”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为根本理念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7年1月17日经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并在2007年4月5日公布,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全国人大常委会2007年8月3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从2007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专门法律删除了2006年草案中对媒体报道的限制性规定,即:”新闻媒体违反规定擅自发布有关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情况和事态发展的信息或者报道虚假情况,将由所在地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由该地人民政府统一发布,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也归其统一管理。”这一删除表明,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发布的畅通、透明和准确,已在法律上得到了充分确立。这样,舆论监督也就获得了一种法制化的制度保障。2007年11月3日,记者在安徽省六安市采访,因涉及对当地政府一个职能部门的批评,市委宣传部一名领导横加阻拦,甚至辱骂、威胁记者。对此,新华社发表的一篇时评严正指出,“阻挠舆论监督是蔑视人民知情权”[9]。这一评论表明,保障知情权已成为开展舆论监督的法制依据。在确立知情权、表达权以及监督权的过程中,舆论监督也受到党和国家的充分重视与大力提倡。1945年7月,在回答民主人士黄炎培如何解决一个国家“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问题时,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历史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10]毛泽东“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理念,令人怦然心动,不过这仅仅是一种“私下”谈话,而非正式文件。令人鼓舞的是,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引用毛泽东的话,首次在国家正式文件中指出:“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强调各级政府“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民监督”。2008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进一步提出,“创造条件让人民更有效地监督政府。”毫无疑问,“让人民更有效地监督政府”并且“创造条件”加以推进,已经成为国家对舆论监督的基本价值取向。我们欣喜地看到,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倡导,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地方领导人的自觉追求。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曾感慨,“舆论监督和媒体曝光是促进我们解决老大难问题的一种契机。”[11] 2008年1月,新一届云南省政府上任伊始,即推出两项“舆论监督新规”:一是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纳入对行政首长进行“问责”的依据之一;二是在新修订的《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中,新增“省政府及各部门要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的规定[12]。尽管云南省政府如何落实这两项舆论监督新规还有待观察,但这种重视舆论监督的制度建设无疑是值得充分肯定的。4月15日,被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任命为省政府副省长、代理省长的胡春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欢迎新闻界的朋友监督我,也欢迎广大人民群众监督我”。有理由相信,在知情权与表达权的制度保障下,舆论监督必将达到一个前所未的广度与深度,也必将在当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

第四篇: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

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

把公司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推上新台阶

为深入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

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根据兵、师、党委廉政文化进企业的具体的要求,现就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兵师党委会议精神为指导,结合公司实际推进廉政文化进企业建设。建设项目工

我公司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兵团纪委六届三次全会、师党委、纪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会议及团八届四次职代会精神为指导,结合公司实际通过开展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广泛传递廉政知识、廉政要求、廉政理念等价值取向,促使企业把廉洁诚信作为经营管理的行为准则;通过开展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促使廉洁诚信成为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职业操守和自觉行动,建设一支廉洁、高效、团结的员工队伍。

二、公司以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为抓手,更广泛地、更扎实地将反腐倡廉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㈠、公司把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加强领导,成立廉政文化进企业领导小组:

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和主管部门具体抓,做到分级管理、责任分工明确、全员参与、上下联动。xxx年3月1日党支部书记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纠正行业之风目标责任书》和《xx公司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公司各部门了解廉政文化进企业这个活动的意

义,然后明确自己承担的责任,实实在在去做。

(二)、创新活动载体,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借助企业文化的优势,精心设计企业廉政文化的有效载体,比如放廉政影视、图片展览、廉政知识竞赛等方式,寓廉政文化于各项活动之中,使公司领导干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三)、充分利用现有阵地进行宣传教育的同时,不断拓展宣传教育阵地,致力于教育长效机制的建设。并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的和学习教育制度,力争在集中教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健全自我教育、自觉教育、经常教育的长效机制。今年共出廉政板报7期,制作展出廉政版面4块,完成外发稿件3篇,召开廉政专题会议7次,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7次,开展党风党纪教育活动2次。

三、以廉政文化进企业为契机,更有力地推进廉洁自律、营造廉洁从业的氛围和环境,落实好各项廉政制度。

廉政文化进企业将更充分地发挥效能监察的执行力,更好地监督检查执行企业规章制度和决定、部署等情况,纠正执行不力的行为,进一步落实《廉政准则》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在开展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中,有效监督各项制度的执行落实。

(一)、进一步强化财务、资金管理。由支部拟案,并经公司职代会讨论通过《xx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严格规范财务管理流程,严格财务审批手续,严格财经纪律,加强财务审计,强化对资金运作的监督,从源头上杜绝“小金库”、账外账。

(二)、进一步规范大宗物资采购、工程建设招标、项目管理等重点工作领域的制度建高设。结合公司开展的标准化活动建立健全物资采购制度,并制定《物资管理流程》、《物料验收标准》等管理办

法,继续提高物资和设备集中采购比重,扩大物资集中采购和招标范围。进一步完善招标制度,规范招标程序,坚决制止和纠正有碍公正招标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这两年通过公开招标采购这一项为公司节约资金约xx万元。

(三)、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认真落实职代会各项职权。深化厂务公开,完善公开机制,规范公开内容,增强公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扩大厂务公开的覆盖面,不断拓宽员工民主监督的渠道。

廉政文化进企业既是一项新的探索性工作,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兵、师、团党委廉政文化进企业的要求继续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精心组织、大胆创新,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努力使XX公司廉政文化进企业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五篇:“讲文明树新风”形成长效机制

2011年柯坪县“讲文明树新风”活动

长效机制

为了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县城,实现居民文明素质与城市文明程度的全面协调提升,喜迎国庆六十周年,搞好“讲文明树性风”活动,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我县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实际,现制订实长效机制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主题系列活动,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复查为主线,建设文明和谐社区,围绕培育文明风尚、维护公共秩序、提高服务水平、改善优化环境等目标任务,大力开展文明素质提升活动、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窗口文明服务活动、环境秩序整治活动、文明村风建设活动、社会文化推进活动,全力迎接开展主题活动,着力在振奋群众精神、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下功夫,努力在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上求实效,为实现社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二、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乡镇、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重要意义,按照实施意见部署要求,把这项活动作为2010年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载体,摆上工作日程,认真研究部署,切实加强领导,推动工作落实。在社区党委领导下,成立社区“讲文明树新风”活动领导小组,进行工作指导、宣传报道、督促检查、经验总结;同时我们社区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推进社区“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社区按照活动内容进行分工,组织好辖区范围内企业单位开展此活动并制订好方案。具体抓好相关工作的落实。把这项活动与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齐抓共管,增强活动的整体效应。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各乡镇、各单位以树立文明新风、公共秩序、社会服务、优化环境等方面为重点,制定好工作方案,迅速动员部署,发挥各自优势,结合各自特点,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要立足本职,面向大众,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上下呼应、全民参与、全面推进的工作局面。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从具体事情抓起,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抓起,办好作用大、影响大的实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带来的新成效,从而为社区居民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打下基础,通过群众参与监督检查工作,督促、提升社区居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三)广泛动员,营造氛围。要充分发挥社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典型包括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的生力军作用,全方位发动党员、干部积极参加“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在参与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利用校外辅导站阵地动员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要扎实做好“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宣传工作倡导爱党爱国、团结友善、文明礼貌的社会风尚,展示我社区居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形象,营造社区群众广泛参与“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社区环境治理活动。以抓好社区环境整治、排查风险隐患、解决影响环境卫生突出问题为重点,大力开展专项和综合治理行动,搞好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和环境整治、垃圾处理和垃圾分类等工作的宣传,特别是加大市场群活动场所周边、城乡结合部边角地的环境整治力度,形成全社区共同维护整洁、优美、和谐、有序的社区卫生环境的良好局面。

2、开展治安秩序整治活动。以国庆活动涉及的社区辖单位和道路秩序为重点,加强整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和交通

秩序控制管理工作,市场秩序管理,最大限度地净化社区治安环境秩序,确保“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安全顺利进行。

3、开展社会文化推进活动。我们充分利用方天市场广场、社区文化中心、各企业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艺活动。继续开展 “文化进社区”、“社区一家亲”系列文化活动,开展和谐家庭竞赛活动、全民健身体育锻炼、群众优秀健身项目比赛展示等品牌活动。围绕八一建军节和十一国庆节等重要节日,举办青少年文体活动、“庆八月一〃迎国庆”合唱比赛。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广泛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唱响红色经典歌曲,增强人民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四)开展居民素质提升工程活动

一是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教育。我们利用文明居民学校、校外辅导站、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等场所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教育,在广大居民中进一步提高文明素质和修养,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树立注重礼仪、热情友善,形成文明礼貌的良好风尚。

(二)开展移风易俗活动。针对社区实际情况,邀请科技专家进行科普知识讲座,在社区积极开展新型居民培养工作,把反对迷信、邪教等融入科普宣传,举办移风易俗主题讲座、展览等活动,引导居民崇尚科学、诚信守法、抵制迷信、革除陋习,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我们要充分认识开

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把这项活动作为深化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载体,作为今年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重要日程,认真贯彻落实。要把这项活动与本单位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推动社区各项活动工作的落实。

柯坪县文明办

2011年3月

下载完善制度监督 形成长效机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完善制度监督 形成长效机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绩效监督长效机制

    绩效监督长效机制 我们市自1995年以来,在目标管理的基础上,按照上级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建立了一套以目标管理为载体、以实绩考核为手段、以严格奖惩为动力的“三位一体”的......

    长效机制制度

    党支部大会制度 一、党支部大会的主要任务。 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制定本地贯彻落实的计划、措施;定期听取、讨论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对......

    鹿邑县长效机制完善版

    关于建立健全涉法涉诉信访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做好新时期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更好地推进公正廉洁执法,促进政法各部门进......

    关于建立完善内部专卖管理监督长效机制的几点思考

    摘要:本文从建立健全完善内部专卖管理监督长效机制角度出发,通过对当前基层内部专卖管理监督机制建设领域内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不断完善基层内部专卖管理监督机制建设方面进......

    巩固基本药物制度 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安排》),要求各部门全面实施“十二五”医改规划,着力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

    浅谈建立机构编制监督长效机制

    浅谈建立机构编制监督长效机制 济南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郑旭 关键词:机构编制 监督检查 长效机制 摘要: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是整个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

    完善监督统筹衔接制度调研报告(合集)

    完善监督统筹衔接制度调研报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顽强意志、空前力度推进管党治党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锐......

    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注重防控

    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注重防控——崇义县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主要做法及体会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反腐倡廉建设是省委明确规定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风廉政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