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生态对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2 03:2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堂生态对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堂生态对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第一篇:课堂生态对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课堂生态对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摘要】从目前情况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伴随新课改的实施在教学方式及教学理念上发生极大的变化,从而促使课堂生态教学模式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从实际结果反馈可知效果显著,这种教学主要是以生态学思想主宰课堂活动,通过师生之间生态化的互动,促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进一步实现良性生态课堂的实现,提升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生态 大学英语 教学效果 影响 研究

依据生态学角度分析大学生英语课堂教学是现阶段教学的全新尝试,师生属于生态系统主体,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相协作,且彼此尊重,教学过程应以多样化为主,增添灵活性,从而推动大学生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本文中具体分析课堂生态对大学生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阐述了具体教学实施过程,谨以此为之后的教学给予参考依据。

一、推动课堂教学形式发生变化

从生态学角度来看,课堂生态是可行的教学方案,这主要是因为该模式在??际应用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优势性能,并且能够推进教形式发生变化。从某种程度来说,生态课堂属于开放式教学模式,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教学目标多元化,大学生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扩大教学视野,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模式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打破传统教学的弊端,让学生能够运用英语交际,有效结合课内外教学知识,并且注重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从不同侧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展开听、说、读、写等活动,课外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并且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听力水平;教学手段也逐步呈现出开放化的趋势,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以稳步提升。

二、促使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实现

课堂生态是全新的教学理念,其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且推动课堂教学模式发生转变。在以往的教学中,基本上都是以教师的一言堂为主,学生则被动接受学科知识。随着课堂生态理念的引入,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必须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足够的满足感,由此彰显人的自然属性。要想促使上述教学得以实现,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角色的转换,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而不是主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且引导学生该做什么,何时做等等,这样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让他们对大学英语学习给予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提升语言交际能力,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学生自主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展开的是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教学弊端,学生不能自主思考,而且教学课堂沉闷,自然无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生态化教学相较于以往的教学在教学理念得以创新,更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强调学习体验,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并且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式,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创设良好学习氛围,贯彻先做后学,先会后学,运用辩证思维去思考问题,这样的教学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有学生能够带着自己获取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每个学生都属于信息来源,而学生获取的方式不是单一化,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给予学生激发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地位,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基于当前我国英语教学现状分析,课后口语练习相对比较困难,因而教师可以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口语训练,这样能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真正实现英语学习的目的。

四、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制度应该是以弹性制为主,而不能一刀切,由于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性,还有学习背景的区别性,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教师需要满足当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特殊的个人学习进度。而在对学生进行评价过程中,则需要运用非标准化的理念,更侧重过程性评价,这样的评价对学生而言才能突显公平性,在对学生予以评价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合理的评价,并且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允许突破常规理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发展层面分析,优化学生评价体系是确保学生保持英语学习热情的重要手段,而且这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学习的满足感,由此可以看出,课堂生态化在大学生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具有极好的实施效果,同时存在良好的教学价值,所以应该注重课堂生态理念下的英语教学评价。

五、结语

总体来说,生态化课堂在大学生英语教学中的推广是全新的教学尝试,从实际应用效果分析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效果,这对于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提升具有极大的帮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突显自己的主体地位,并且能够改变当前的教学现状,优化教学有效性,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改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骆玉蓉.基于生态教学观的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环境的优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7:30-34.[2]陈圣白.基于建构主义的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证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06:67-70.[3]崇宁,米晨晨.大学英语课堂词汇讲解时段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1:65-69.作者简介:丁鼎(1988.01-),女,汉族,助教,研究方向:外语教学。

第二篇:张家英生态教学方法对高中历史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生态教学方法对高中历史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作者:

张家英

生态学认为,世间万物是相互关联的,人类的学习既是本身生存的需要,又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手段,只有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才能实现天人合一。同理,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生态化,是对目前我国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层次拓展。

扈中平、李方等认为“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一定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方法”,[1] 它和教师的教学目标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教学方法“必须在构成一切教育现象的基本目标、内容、方法的关系中加以研究”,[2] 因此,生态教学方法是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认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生态系统中师生生态主体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来实现作为生态主体的教师调控的过程和同样作为生态主体的学生学习的协同进化的方法。运用生态教学方法,会形成一个师生互相协作,互相尊重,具有开放性、整体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课堂生态系统。

一、传统课堂生态失衡归因

1.生境:教学活动与社会需要脱节

人是社会的人,人和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环境对人的生存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这里所说的生境是各种生态因子综合起来,推动师生实现正常教学活动和所处的社会、自然、规范环境。目前高中历史教学重应试、轻素质,重形式、轻文化意识的培养,大部分教师围绕着高考指挥棒进行机械的题海战术,对于历史认识能力培养是非常薄弱的,这在提倡的素质教育是极大的障碍性因素,使学生对历史踪迹探讨,人类辉煌文化的了解是起了相当大的限制性作用。2.耐受定律:课堂教学手段单调乏味

谢尔福德耐受定律认为,一种生物要生存下去,必须依赖一种综合环境的全部因子,只要其中一项因子量或者过多或者不足,超过了这种生物的承受程度,这种生物将不能生存。目前的历史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轴线展开的填鸭式教学,忽略学生的情感因素,教师为了实现特定时间、特定内容的单向传授而口干舌燥唱独角戏,学生索然无味听和记,这根本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同时也对教师的教育热情起着磨灭作用。

例如师生共同面对一次重要考试的失利时,本应通过双方反思后确立改进的目标,但是在学校、家庭过度的外界干扰下将有可能使师生自我纠错、改善教与学方法的能力受到限制。同样,假如教室中有“距高考还有XX天”的大字,这在教师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意味着好好教,不然考不出好成绩,同样给学生压力,“好好学,否则这门课就要拉后腿了”。3.综合优势比:评价方式单一

生态学理论认为,综合优势比指在评价一种生物或者生物种群中的个体在所处环境的位置时,不是用一种单一指标来考察,而是运用多项指标综合衡量它的地位和作用。作为生态主体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学生对于教师和学校的评价相当敏感。目前毕业会考通过率、高考分数仍然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指标,教师只能为会考和高考而教,学生只能为了分数而学。显然,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大潮流和社会发展对青年一代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师生平等、同为教学活动的生态主体入手,抛弃高中历史教学效果量化的考核方式,采用考核为终身教育服务的方式,这对重视师生生态主体作为人的生命性存在正是适应新形势、回答新问题的需要。

二、生态教学方法对高中教学效果的影响

1、收支平衡、开放有序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优先于人类社会的发展”,[3] “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互相制约”,[4] “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5] 而“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6] “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在改变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7]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如果一个系统同环境之间没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内部能量和物质、信息终究要实现热力学平衡,这是系统的总熵达到最大。历史课堂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它不断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交换,并有趋向输入和输出平衡的趋势。所以,历史课堂生态系统内外的物质能量信息必须开放有序,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合理结构,维护和保障物质的正常循环畅通。

当今世界知识变革的速度越来越快,中学历史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使用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就要求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改革传统历史教学中忽视学生内在需要、感受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注重加强学生形成深刻的认识能力、较强的运用能力的历史视野培养。比如在教师教“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内容时,教师提问学生“什么叫市”?学生回答后请另一位同学说明城市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并举例中国的城市和国外的城市说明。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空间,提示学生,每一次城市的发展是否使城市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大?是否带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举例说明北京城建国前后的变化(建国后大量的旧城墙被破坏,是否破坏了历史人文环境?应该如何修复?)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想象的能力,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这从表面上看,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修复不是本课要讲的重点,但是通过这一方式,将使学生对城市的变迁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对本节内容的掌握也是比较牢固。

由师生生态主体平等对话、共同探索、共同解决问题方法,基本形态是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核心是集体讨论和集体思考为基础的教学活动。这类方法焦点是师生生态主体双方,重点是师生生态主体交往与互动上。这有利于学生生态主体发展创造能力和自主性,形成鲜明的社会态度。同时它可以使学生生态主体自主自由思考,发表他们的疑问、疑点、见识,而解决问题,让学生生态主体在学习中产生极大的满足感,增强内在生命力,亦可使教师生态主体在教学中实践“人本”的教育理念。

2、生态系统资源拓适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以创造环境”,[8]但“人的性格由环境造成,那就必须使人的环境成为合符人性的环境”,[9]同时人“要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10]这就需要对生态系统进行拓适。拓适是指在生态系统内,当资源不能满足需要时,生态主体需要拓宽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外界环境不断地交换能量,既要单向努力对外部进行客观营造,也要自己主动适应的双向互动过程。

教师生态主体通过生态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生态主体在课堂上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生态主体融人到整个历史文化的大氛围中,真正掌握历史学科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生态主体应该做到让每个学生生态主体得到的教学资源一致,有助于改变目前单一的学习资源状态。教师生态主体对高中历史教材的解读是第一层次的文化传承和经过选择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汇总。经过教师生态主体对教材进行精细的加工和定向内化,特别是对教材诠释的生态方式,直接强化了学生生态主体对教学内容的吸收水平和激活了课堂氛围的积极效应。

3、整体的观念和优势度相结合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和历史——这是我们生存、活动并表现自己的那个环境的两个组成部分”,[11]同时,“整个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总体”,[12]自然和历史“以种种联系和种种过程的体系展现在我们面前”。[13]所以我们对待自然和历史要有整体的观念。整体的观念是生态主体与其环境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中诸要素不是简单的机械加和,系统的性质功能和规律不同于它的各个组成要素的性质功能和规律,可见任何生态主体都不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单独纯在。在一个较为完整的整体中,必定会有多个生态主体相互并存、相互联系,这就有某个生态主体在这个整体中的地位问题。这就是优势度。优势度表示一个生态主体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某个生态主体的有适度的评价是建立在对其他生态主体的客观评价基础上。历史教学生态学方法的针对对象要因某个生态主体而异,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不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学习主要是个交流的过程、体验、领悟的过程,给学生提供全面发展和发展个性的机会。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14]作为中学历史生态教学方法的应对,中学历史生态课堂要保持动态平衡、焕发生命活力,最终是促成教师生态主体的专业生命发展和学生生态主体生命的健康成长双重目标,从而在提升自己生存质量的同时探索中学历史教学的生态化,最终服务于学生生态主体生命的健康成长。

三、小结

本文借助生态学的理论分析了传统历史教学方法的弊端,通过对历史教学生态化的逻辑推理和实证研究,得出历史教学生态方法不是对传统历史教学方法的完全否定与解构,而是在继承其合理成分基础上的一种超越的结论。研究表明,生态教学方法对高中历史教学起到很好的效果。参考文献:

[1]扈中平、李方等,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01 [2] [日]佐藤正夫,教育学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87 [3]、[4]、[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66;92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8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8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2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67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4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64 [12]、[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409;538—539 [14]沈靑靑,新课程背景下优化中学政治课堂生态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第三篇:课堂节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课堂节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 11-05-02 16:49:00 ]

作者:张潮光

编辑:studa090420

俗话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和谐的课堂节奏,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身心愉快,能消除师生的精神疲劳,能给学生学习带来享受,能很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充分发挥。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调控好课堂节奏,就会使教学产生一种韵律,如同运动会上女子自由体操中配上音乐、劳动中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等所产生的韵律。

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调控好课堂节奏呢?归结起来有几方面:

一、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兴奋状态,调节课堂节奏。在学生的情感出现低谷时,要采用积极过渡的办法进行处理。

二、要善于利用有声语言,调控好课堂节奏。有声语言包括语音、语调、语流。教师语音应注意抑扬顿挫,语调应注意做到有轻重缓急,语流方面应注意徐急快慢。教师在课堂中要调控好有声语言,就要注意学习有声语言,而这可以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学到。

三、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板书调控节奏。教师在板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这短暂的时间,让学生暂得片刻“安静”,使学生思维略作转移调整,进而调控学生的心态,为下一阶段学生的兴奋状态作好准备。因此教师在此时间应注意调控好节奏。

四、要善于把握讲读课文中内容,进而调控课堂节奏。一篇文章的内容,有重点非重点之分,亦有详写略写之别,那么,如何调控节奏呢?教学中应抓住重点、详写的内容进行多讲,分析透彻,而对于非重点、略写的内容应尽量少讲甚至不讲,以此调控课堂节奏,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五、教师要善于抓住一节课中的教学重点、难点、形成教学高潮,进而调控课堂节奏。教师每一节课中,讲述的内容都有重点、非重点之分。对于重点内容要重点抓好,讲清理透,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主次不分。讲述教学重点时,使其逐步形成教学高潮,这样才能获取更佳的教学效果。

【教例】于漪老师教《茶花赋》,用茶花喻祖国的深刻含意,学生难于理解。于老师步步铺垫,讲了南国早春图、能工巧匠图,紧接着讲童子面茶花图。她对课文中“看、仰、笑、叫”四个动词绘声绘色地讲述,学生的认识得到了升华,她切中时机,展出了一幅童子面茶花图──

学生的眼前突然一亮,感情推向了高潮!祖国,就像这茶花一样鲜艳夺目,茶花象征祖国欣欣向荣。祖国──茶花,合二而一;茶花──祖国,美不胜收!学生的心与花交映,学生的爱美之心得到了慰藉,学生的爱国之情得到了升华……作者构思精巧,以茶花喻祖国的深意也就昭然若揭了。

这个教例,于老师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组织了教学高潮,通过“童子面茶花图”给学生以形象感染,把美德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陶冶。于老师就是善于抓住课堂中的重、难点内容,调控课堂节奏,进而形成高潮,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第四篇:教学反思,有关课堂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全国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分别是:山东杜郎口中学“10+35”模式、山东昌乐二中“271”模式、山东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江苏灌南新知学校“自学交流”学习模式、河北围场天卉中学大单元教学、辽宁沈阳立人学校整体教学系统、江西武宁宁达中学自主式开放型课堂、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和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五环大课堂。

“课改”代名词

——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

杜郎口中学因“改”而名扬天下,成为当下中国教育最火爆的风景。

其实,杜郎口的经验也没有多么神秘,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杜郎口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课堂必须体现出“生命的狂欢”。

杜郎口模式到底有多大的可操作性,它是不是真正具有普适性?《中国教师报》试水课改的“田野研究”,在杜郎口中学挂牌成立了第一个“《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为学习和研究杜郎口课改经验的学校和单位提供针对性服务。以鲜明的“行动研究”特色,秉承“问题即课题”的务实态度,追求课堂理想和理想课堂的建设,全情致力于课堂教育改革“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与推广。“10+35”模式

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杜郎口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杜郎口课堂在结构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

杜郎口的课堂展示模块突出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点评:今天的杜郎口已经成为了中国课改的代名词,一所乡村学校所创造的教育神话,再一次告诉我们:改,才有出路。

领跑高中领着“改”

——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远在课改之前,昌乐二中就是闻名遐迩的高考名校了!被外界称为“山东省领跑高中”。

昌乐二中这样已经“功成名就”的名校竟然也课改?

重新出发的昌乐二中从研究学生、重视自学开始,从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里找到出路。

如今,送孩子进二中上学,早已成为许多家长的一个梦想。在二中,几乎所有人都不屑于谈论升学率。如果你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他们会说: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高考其实就是考人品,考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

“271”模式

“2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271还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271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加上

老师的强调、点拨,并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每一间教室里都有三个“小组”,一个是行政组,一个是科研组,一个是学习小组,称为学习动车组。

此模式强调“两案并举”,两案即导学案和训练案。导学案要实施“分层要求”——分层学习、分层目标、分层达标、分层训练。

点评:昔日的高考名校,今日的课改名校。在昌乐二中有一句赵校长的名言:高考就是考人品,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他们依靠课改找到了升学的秘诀。这里的学生管老师

——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

杜郎口经验适合高中吗?高中课改如何选择切入口?课改如何应对和满足升学的挑战与要求?

山东兖州一中在“师法”杜郎口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高中教学的特点,渐变形成了“循环大课堂”模式。通过改变课堂结构,一改传统的课后辅导、写作业练习这样的旧制,后段变前段,前置变成了预习,课后变成了课前,“把练习变成预习”,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了课下低效的难题。

“循环大课堂”注重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带着“?”号进课堂,通过独学(自学)、对学(对子间的合作)、群学(小组间合作探究),形成“!”号,然后再通过展示交流把新生成的“?”号最终变成“。”号。

兖州一中的突出亮点是围绕着课堂改革构建“课改文化”。尤其是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和“主体”作用,他们不仅把学习权交给了学生,甚至连学校的管理权也交给了学生。

“循环大课堂”

“循环大课堂”把课分为两截,“35+10”,即“展示+预习”。其中的“三步六段”是课堂的组织形式,前35分钟的课堂展示内容是上节课的后10分钟加课下自主预习的成果,而预习的内容正是下节课将要展示的内容。

导学案是“循环大课堂”的核心要素,一般要具有以下要素: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重点难点、学法指导。做到“四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导学案一般要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点评:从改变学生学习状态入手,走出了一条光明的通途。伴随课改生成的“学生自治”管理文化,重新解读了教育的目标是“使人成为人”。

不让教师进课堂

——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

新知是中国名校共同体组建之后的第一所“实验校”。

校长徐翔认为,仅仅像杜郎口不行。他又发明了“新理论”,他说新知的学习不光要临帖,还要“入帖”直至“破帖”。

所谓“破帖”,当然是破茧成蝶的生成。

于是,“特色自主学习模式”在新知诞生了。在这套模式里,自主是核心,而托起自主的是学生的自学和交流。然而随着“特色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主体”被唤醒了的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出极大的能动作用,这也无形中将教师置于一个尴

尬的境地: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有个别教师的步子总比学生慢半拍,有意无意地成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甚至失去了自己的角色,他们渐渐成为“边缘人”。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个别教师渐渐跟不上学生学习的节奏,他们的知识半径笼罩不了学生的求知范围。怎么办?徐翔说,那就干脆一改到底,再“偏激”一次,完全把学习的权利和课堂时空还给学生——不准教师进课堂。

徐翔说,不管是什么教育,只要开始尝试着去遵循本质和规律,那就一定会在路上“遭遇”杜郎口的。

“自学·交流”学习模式

从提前一天将“学案”发放给学生,新知学校即开始了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把原属于学生的思维权利通过“自学”还给学生,通过“交流”表达自我的权利。新知对学生的自学有三个层次的要求。一是完成学案上老师预设的问题,了解学习文本需要掌握的知识、考查的技能等;二是要对学案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对未涉及到的问题要进行补充,丰富完善;三是敢于否定书本中既成的事实和结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结论。

点评:作为最早提出“临帖”概念的学校,已然成为连云港市的一所名校。独有的“自学·交流”模式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能力,最大可能地保证了学生的思维成果。

这里的学生怕下课

——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

与新知的徐翔校长一样,天卉中学的胡志民校长也是一个主张“学习即临帖”的校长。因为“临帖”的“不走样”,天卉中学的课改很快就显现出了成效,其在中考中,不仅一举在全县夺魁,而且有四门主要功课成绩竟然名列全承德市第一。如今,天卉中学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参观学习,其“临帖”杜郎口而“破帖”形成的“大单元教学”模式,因其更具课程的变革意义,愈发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被誉为“当代最先进的课改理念”。

学生这样评价:“这种新的课堂,让我感觉学习不再是一件苦差事了。过去怕上课,现在我怕下课。在这种课堂里,不但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胆识和表达能力,现在只要放假一天,我就立刻想回学校。”

“天卉文化”最突出的是他们独创的“高效课堂班级文化巡展”。每到周五下午,他们借助各种文艺手段,说学逗唱演,比的正是谁的班级文化更出彩。

“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模式具有三大特色:大整合、大迁移、大贯通。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三型、六步、一论坛”。

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中,核心是“展示教育”。“预习展示课”环节,先期让学生达到掌握70%-80%的目标,并在小组内部由组长带领,要求每个成员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提升展示课”是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展示,通过教师的追问、质疑,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拓展联系更多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达到“提升”的目的;“巩固展示课”则是追求知识的“再生成”,教师要善于利用某些奇思妙想,让有“创见”的学生展示自己的独到思维见解,通过学生“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的过程,达到对知识的再认识和巩固的“目的”。

点评:“大单元教学”模式立足于“破”,对传统教学中的“教材编排”、“课时安排”、“学期计划”、“学年任务”等进行重新组合,实现了对教材的整体感知与把握。

立的首先是“人”

——辽宁沈阳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

教育绝不可单纯以成绩论英雄,但立人学校在升学成绩上的“不讲理”却在沈阳市成为“美谈”。这所学校的中考成绩竟然要超出县里平均分273分之多。

立人学校的高升学率来自于一直研究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高效。立人首先立的是“人”。立人敢于实现“零作业”,是因为他们早就自信课上发挥了每一分钟的效能,用不着再“堤内损失堤外补”。

立人的课堂完成了“六个变身”,变教师“讲”为学生“做”,让学生在“做”中思考,主动探究;变教“书”为教“学”,变灌输知识为指导学习方法;变集中精力批改作业为集中精力备课;教师走下讲台参与,学生走上讲台展示;教师下海精选习题,学生上岸探究创新。

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的李锦韬理事长说,立人的课堂处理好了三个度,一是活与实;二是动与静;三是收与放。

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

整体教学系统包括“整体整合、两案呼应、两型四步”三大板块。

“整体教学”是“三加工”、“三导”循环式的教学过程。

一是教师加工知识导图,编制导学案,以图导案;二是教师加工导学案,实施教学,以案导学;三是学生加工学案,理解、应用、归纳总结,形成学习导图,以学导图。

“整体整合”包括整合教材、整体呈现、整体组合、整体包干、整体验收五个方面。

“124”模式,“1”即整合后一节课的教学内容;“2”即自学课和验收课两种课型;“4”即四大教学操作环节:目标明确、指导自学、合作探究、训练验收。点评:从整合教材、整体呈现、整体组合,到整体包干、整体验收,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享受课堂,从而使课堂走向重生。丑小鸭如何变天鹅

——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

类似于“杜郎口旋风”,宁达中学的崛起被媒称之为“宁达现象”。

宁达到底有什么样的经验?宁达的经验是不是“二手货”?是杜郎口的“翻版”,还是对杜郎口经验“继承与生成”的持续性发展?

宁达的经验其实就是“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张项理校长说过的“名言”是:教育必须完成进化,既然要课改,就绝不做拖着尾巴的“类人猿”。

他七下杜郎口,和大多数中国名校共同体的校长达成共识:要提高办学质量,就必须在“高效课堂”上做足文章,唯有“课堂”优质,才能真正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模式里“解救”出来。

他们提出“把问题学生当成生病的孩子”这样的育人理念,他们想方设法激活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努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在只要随意走进宁达中学的任何一间教室,都如同走进了人声鼎沸的“学习超市”。这里几乎就是杜郎口中学的“孪生”课堂。

“自主式开放型课堂”

宁达中学“自主式开放型”课堂在操作上主要包含了四个模块:自学、交流、反馈、巩固拓展。

课堂划分为三个模块:预习、展示、测评。课堂三模块大致按照时间划分为:

15(分钟)+25(分钟)+5(分钟)。

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合作单位,每间教室分为9个小组。每个小组依据好、较好、一般三个层次组合,每组6到8人,设立小组长和副组长两名。

预习课围绕的学习目标叫“课堂指南”,“课堂指南”主要由五部分构成:一是学习目标;二是重点、难点;三是学习过程;四是当堂测评;五是拓展提升。点评:这所学校曾被认为是“捡破烂儿的学校”,但今天宁达中学已经成为全国课改名校,也成为了当地学生向往的学校。“自主与开放”是其核心价值,真正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技术与新文化高度融合——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

今年两会期间,香港《文汇报》曾以《郑州102中学课改事件调查》为题大篇幅报道了102中学的课堂改革,引起了相关领导的高度关注。

班额过大如何实施课改?崔振喜校长说,找到一种东西取代黑板。这种东西就叫交互式电子白板。

他们巧借地处省会、硬件条好的优势,把杜郎口模式的“预习展示、调节达标、教学探索”通过电子白板技术呈现出来,从而生成了郑州市第102中学具有自主特色的“交互白板环境下的高效课堂”。

崔校长介绍说,这种交互式电子白板,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投影、音响、实物展台和校园网络等多媒体设备的功能,推进了新课程理念下新的课堂模式,师生的交互合作成为一种常态和现实。人机互动、师生互动、远程互动成为现实。“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模式由“预习、展示、调节、达标”四个环节组成。学生们把预习好的导学案及课堂展示的内容课前上传,板书、展示、表演、提升,上课时不用忙着记笔记和在黑板上临时书写,挤出的大量时间可以用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借助白板的快捷、方便,展示过程可以十分紧凑、高效,而且交互式电子白板还有储存、记忆功能,自由调用,学生巩固和反馈也变得十分方便快捷。

每个班级的电子白板还依托网络充分联通,“班班通”,每一节课后,包括老师的课件,学生的解答过程、修改过程,教师的讲解圈注等都可以储存下来,自动上传至校园网络,供全体师生调阅、反馈、总结、互动。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主要依托交互式电子白板,推进新课程理念下新的课堂模式,使师生的交互合作成为一种常态和现实,人机互动、师生互动、远程互动成为现实。

点评:102中学很好地回答了一个问题,硬件条件好的省会学校应该如何学习杜郎口。他们把高效课堂的先进理念与现代技术嫁接生成了自己的模式和课程,实现了新技术与新文化的高度融合。

安徽课改的“小岗村”

——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的“五环大课堂”

校长盛国有给改革确立了16个字:立足校本,自主构建,经营课堂,内涵发展。而在具体的行动研究中,他们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构建并完善了一系列应对新课程背景、符合现代有效教学理念的校本科研体系,“三模五环六度”高效课堂模式因此诞生。

原创性、前瞻性、本土化的教学模式一经问世,旋即引发了巨大的效应。有人说,他们是安徽大地上的又一处“小岗”。如今的铜都双语学校,已经因其课改

而成为全国名校,每天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人们评价说,铜都双语学校的课改,破解了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大”的难题,变“留人才”为“造人才”,使学校具有了师资自主再生能力;突破了民办学校“生源基础差”的瓶颈,变“选学生”为“育英才”,使学校具有了“促进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核心教育能力。“五环大课堂”

建构“三模五环六度”课堂运行机制,其中“自学指导”、“互动策略”、“展示方案”三大课堂核心元素的设计,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化为高效课堂的实际生产力;自研课、展示课、训练课、培辅课、反思课等五种课型架构成“五环大课堂”。

“三模五环六度”模式在操作上,“结构”和“方法”是两大原点。

“三模”是指“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三大导学模块;“五环”是指导学流程中要经历“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质疑评价——总结归纳”五大环节;“六度”是要求教师导学设计及课堂操作过程中要重视学习目标的准确度、自学指导的明晰度、合作学习的有效度、展示提升的精彩度、拓展延伸的合适度、当堂反馈的有效度。

第五篇:大学英语生态课堂各生态位成长策略研究

大学英语生态课堂各生态位成长策略研究

[摘 要]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及各种移动设备的普及,大学英语课堂的授课模式已然受到剧烈冲击。本文拟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出发,结合信息时代特点,调查当前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现状,阐释各生态位之间关系失衡的表现,并研究其成长策略,分析如何使教师、学生及教学环境相辅相成、良性成长,最终建立动态平衡的大学英语生态课堂。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生态位;大学英语生态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10-0098-02

一 教育生态学内涵及生态课堂教育生态学内涵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故而,“生态”昭示着事物间的平衡关系与协调发展。教育生态学则侧重研究教学活动的发展趋势,分析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学生身体及心理素质等教育生态环境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同时研究教育生态结构,包括对学生个体、社会团体及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简而言之,教育生态学把教育与生态环境联系起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理,分析教育现象及成因,进而掌握保持有效教学的动态发展方向。生态位

“生态位”指代一个物种所处的环境及其生活习性的总称。奥德姆(Odum 1952)指出,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每一种生物体在其生存时空中都会努力保持最佳定位,这种定位将影响其行为模式、生理及行为特点。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出发,大学英语课堂被视为微观的生态系统,教学环境、教师和学生构成系统内的三大生态位,三者相互影响制约,其关系和谐与否制衡着最终的教学效果。生态课堂

生态课堂,借用了“生态”的隐喻含义,是一种理想化的课堂效果。生态课堂旨在最大程度上激发课堂环境的整体生态功能,用和谐发展观统筹课堂,用动态发展观研究教学,用包容的心态看待学生反馈,采用多种评价手段评估教学效果。

二 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整合过程中各生态位的失衡表现 教学设备使用情况

投影仪及多媒体课件已成为行之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但在投影?x非使用时间段内,一些教师仍紧闭遮光窗帘,使得教室内光线昏暗、学生昏昏欲睡,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笔者所在的高校,语音室被分配在较高楼层,课间学生对电梯的需求急剧增加,而电梯负荷有限,导致视听课迟到人数激增。个别语音教室内缺乏对主机定期的系统维护,时常出现死机现象,干扰了教学进度与学生的注意力。语音室的座位以传统排列式分布,教师在控制主机时,不便于观察学生的课上学习状态,从而影响师生间的课堂互动、限制小组讨论活动。功利主义与课堂生态主体

由于就业压力的导向,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提及大学英语,首要关心的便是如何备考四六级。教师的教学重难点内容囿于四六级的历年考点,学生的学习更是局限在如何快速掌握单词和篇章阅读应试技巧。这种模式下的教学短时期内似乎可以提升学生考试的通过率,但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没有丝毫帮助。这种功利主义下的教学导向有悖于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设计要充分考虑听说能力的培养,同时辅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因此,以通过考试为导向的英语课堂不仅不利于提升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还阻碍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教学理念与实际操作能力

随着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开展,要求教师对授课环节进行调整,课前布置自学内容、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上有针对性的进行重难点答疑及知识扩展。但在新的教学模式下,针对自主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没有形成有效的规约制度去管理学生的线上学习,影响了课上的巩固拓展效果。

尽管教师的教学改革意识明显增强,但在创造性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上存在较大差距。翻转课堂模式在笔者所在的高校已经进入了部分大学英语课堂,但在具体实施上,相当一部分教师还并不清楚如何利用技术支持制作微课。因而,教师有限的制作、操作能力阻碍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师生课下互动

随着校园网的全覆盖,大多英语教师为自己的班级建立了QQ群或者微信群,在群里发布课后作业及课外活动信息;利用各类批改网为学生搭建作业平台,加大了课下与学生的交流。但由于教师课余精力有限,存在沟通不及时的现象,导致学生在平台发布的问题不能第一时间得到解答。批改网的作业批改标准基于数据库内吸纳的文本量,因而带有片面性和机械性,往往批改结果会误导学生,需要得到教师及时的指导。线上学习与学生自主学习动机

教师在课下利用网络技术平台发布学习内容与课后作业,并根据学生线上反馈制定线上测试内容,丰富了学生的过程性考核评价形式。少数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应付教师,利用平台漏洞虚报学习时间,不经思考便搜索、复制测试题答案,严重影响了线上学习的真实有效性。西方文化的介入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语言,是文化符号的象征。大学英语课提升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起到了通识教育的目的。部分学生的价值观也深受英美价值观的影响,偏重个人主义、张扬个性,甚至校园内的西方节日氛围都要浓烈于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交流过程中,东方传统文化受到冷落,学生极度缺乏将中国经典传统通过语言学习传播出去的意识。

三 改善生态位发展策略 构建和谐校园、优化课堂教学环境

和谐的校园环境不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样可以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谐的校园环境包括整洁的自然环境、浓厚的学习氛围及有序的自主学习场所。对教学设备进行定期更新与维护,尝试错时上下课,为高效利用信息资源与在线语料提供客观条件,为学生构建个性化学习策略提供客观保障。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使教学资源体系化

面对信息化对课堂教学的冲击和影响,应加强对教师的技术培训,提升教师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使教师熟练掌握PPT、微课制作技能,为学生建构系统、立体化教学资源库。整合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应避免教学资料的简单堆砌,充分研究资源的内在关联,建立包含课本、光盘、课件及网络课程在内的多元资源链,将其整合到课堂活动内,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拓展学生视野。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塑造良好师生关系

教师应课前认真策划,课上规范实施、把握好课堂内使用信息化教学的尺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后及时反馈评价。

正确对待、处理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溜号、课堂参与度低与作弊问题,重构和谐的师生关系。面对价值观基本成型的大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避免简单粗暴的批评,给予客观建议,引导学生作出正确判断。当然,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两大生态位共同创建,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同样在师生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加强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及自主学习能力,规范碎片化学习

教师应以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需求为出发点制定教学内容,而不是一味的以四六级为轴线开展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维护学生的自我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与课堂参与度。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小组活动,并在小组活动中展开竞争与合作,强化学生的语言输出与社会属性。

培养学生自觉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做好课前预习,为有的放矢的?⒂肟翁米龊米急福患忧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同时规避信息链的过度扩展,保障碎片化学习的有效性与整体规划性。规范线上学习、加强管理

加强对线上学习的监管,可以在每一课时的线上学习结束之前,利用数据库随机生成试卷,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试提交成绩,以此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从客观督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避免了学生的怠惰和抄袭现象。加强本土文化传播、重构语言文化平衡

英语学习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掌握英美文化,借助言语交际与书面表达进行思想交流。与此同时,也不应忽略中华传统文化。尤其在课堂中,教师应有意识的通过英语传播中文经典,包括民俗的表达与经典翻译作品的赏析,正确引导学生价值观,加强学生语言驾驭力与文学素养,重构课堂内的语言文化平衡,纠正西方文化一边倒的现状。建立生态化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及时反馈,从而在客观上指导教师优化教法、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生态化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首先要保证评价主体多样化。传统的评价体系中,学生往往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评价。而生态课堂中,要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借助网络批改平台自主发现学习问题并进行更正。第二,建立综合评价体系。英语课堂不仅包括语言知识的传播,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交流、价值观及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度。因此,评价体系不但要检测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同时还应包括对学生学习策略、学习自主性、跨文化交际能力、人际关系、探索能力及性格特点做剖析。评价方式不拘泥于卷面考试,教师更应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口语表达能力,在评价过程中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保护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建立,要求教学环境、教师与学生这三大生态位协同发展。在为学生提供相对自由、宽松的自主学习环境下,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提升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核心设计教学内容,加强教师处理信息技术的能力,与学生保持线上线下的及时沟通,做到良好互动、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陈坚林.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有机整合―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概念的生态学考察[J].外语电化教学,2006(12):3-10.[2]刘森林.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模式设计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8(5):33-37.[3]隋晓冰.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下载课堂生态对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堂生态对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教学对小学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的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对小学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的研究 摘要:信息技术发展飞快,新技术新应用更新也非常快。信息技术教育以其特有的科学性,显示出独特的内在魅力,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教学......

    生态课堂研究过程

    平江二中生态课堂课题研究过程(一)扎实有效地做好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1. 做好课题申报工作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落实新课程理念,推进我校教育教学的可......

    初中广播体操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

    《初中广播体操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 结 题 报 告 远竹中学课题组 主持人 康国伟 2013年8月,我校申报课题《初中广播体操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被批准为县级教育科研课题。在......

    提高单片机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

    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研究 传统的单片机教学,均是以单片机的结构为主线,先讲单片机的硬件结构,然后是指令,然后是软件编程,然后是单片机系统的扩展和各种外围器件的应用,最后再......

    “和谐教学法”对广东少儿武术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和谐教学法”对广东少儿武术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摘 要:“和谐教学法”应用于广东少儿武术教学,一方面对现行的武术动作教学过程进行理论分析,揭示其与“全面和谐发展”目标产......

    浅析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共5篇)

    浅析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 作者:孔德林 【内容提要】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包括教师有效活动和学生有效活动。教师的有效活动受语言风格、调控课堂的能力(课堂小结、组织学......

    课堂提问对中职数学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对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的作用 【摘 要】中职学生初中阶段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给中专阶段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巧妙的课堂提问不仅......

    谈小学教师语言艺术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谈小学教师语言艺术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它是指教师娴熟地运用语言等综合技巧,按照教育的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的独创性的活动。因此教师授课时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