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学法”对广东少儿武术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时间:2019-05-13 04:39: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和谐教学法”对广东少儿武术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和谐教学法”对广东少儿武术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第一篇:“和谐教学法”对广东少儿武术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和谐教学法”对广东少儿武术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摘 要:“和谐教学法”应用于广东少儿武术教学,一方面对现行的武术动作教学过程进行理论分析,揭示其与“全面和谐发展”目标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的结果,运用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是:两组差异显著。采用和谐教学法对于培养广东少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显而易见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对锻炼独生子女的意志品行,纠正其性格偏差,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途径和手段。

关键词:和谐教学法 广东少儿 武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5―0084―03

前言

武术是我国少年儿童非常喜爱和运动很普及的项目,在传统的武术教学方法中,少年儿童均采用与青年甚至成年人近乎相同的教学方法,没有针对性,更缺乏个性化。一般来说,主要集中在模仿、强化练习阶段,与我国所提倡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相距较大。“和谐教学法”是近年国内体育教学改革中提倡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其内涵是从创设和谐的情境入手,协调各种教育力量,以教学为中心,使学生达到全面和谐发展目标的教育方法。“和谐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由:“准备阶段(身心准备、知识准备)――导学阶段(出示目标、自学讨论、艺术精讲)――应用评价(激活练习、达标测试、课堂小结、推荐作业)三个阶段九个环节构成。现结合少儿武术运动的特点,对广东少儿武术实施的“和谐教学法”取得的教学效果加以研究。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顺德区业余体校2015―2016年度上半年武术1班(年龄6―8岁,31人)和2班(年龄9―11岁,29人)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新、旧两种教学方法,在同样的季节和教学场所,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16周。由同一教师进行教学,并保证两个班级的教学场地、时间、内容、形式等其他外在条件与环境基本不变和相对稳定。结果与分析

在实施不同教学前,对学生各项身体素质进行了相关的测验,并对测验结果进行差异性T检验,其目的是为了检查接受不同方法教学前的教学对象是否处于同一身体素质的基础水平。

3.1 教学前,广东少儿武术的两个比较班学生的相关身体素质不存在明显差异性

由表1可知,武术课外教学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学校,但在进行武术教学前,相关的身体素质不存在明显差异性。

通过1班学生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2班采用“和谐教学法”进行教学过程之后,学生经过一个学期(16周,每周2次,每次90分钟)的教学,到本学期结束时的第17周,根据学校安排,由同一考评组分别对1、2班进行考评,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接受“和谐教学法”教学2班学生取得的考试成绩,明显优于接受传统方法教学的1班级学生。

在“和谐教学法”实施中,教师首先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相对轻松、愉快的氛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戒备、拘谨在这一时期得以解除。在导入新课和分组讨论中,试着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动作技能分析问题,能自己确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并尝试解决。最主要的是这些任务对学习者来说是有兴趣、具备思考价值而且符合认识水平的,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在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进行。在“探索实践”这一环节上,教师尽可能地创设各种条件,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动口、动脑,调动各种感官去参与活动,让他们去想、去说、去发现,教师在教学中营造一种循循善诱的民主气氛,使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地位,促使学生的参与性提升,引导学生从“不敢问”、“懒得问”到“敢问”、“乐问”,再到“善问”。对于学生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教师首先不轻易做出评价,而是在多次启发诱导下,再耐心给予解答,鼓励学生大胆提有新意、有新鲜感、新奇感的问题,让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主动性。因此采用“和谐教学法”的实验班的同学在武术套路动作的记忆、武术技法的个人展示环节,都明显优于接受传统教学的学生。特别是通过对师生间的和谐关系的问卷,其百分比统计结果表明,教学后不同教学班也表现出明显差异。在“和谐”的理念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民主合作关系得以定位,教师、学生人格互重、平等自主,共同以主人身份完成教学,让双向的创造精神得到最优的发挥。

通过16周的和谐教学法实践教学,在实施“和谐教学法”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在教学的开始,要给学生创建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把握好教师指导地位的分寸,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课堂轻松、充满活力和朝气;在指导和辅导学生对动作的认识时,必须尽可能地沿着学生本来的思路,用尽可能相近的语言或比喻改正学生的错误,以身示范至关重要,不要离开学生理解动作的思路,如武术动作的路线方法,特别是攻防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并养成自觉锻炼、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3.2 实施“和谐教学法”的基本思想及其内容

传统的武术教学,主要是教师向学生传授动作方法,实际上更多的就是动作过程,学生就是把教师所教的动作记下并熟练地完成。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的对应关系。这种教学形式应用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存在着明显的教学动机与结果、师生不和谐现象,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学习基础与教学内容要求不和谐;学生的基本职责与学生某些行为之间不和谐;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学效率的不和谐等。因此,通过教学活动使之实现和谐,让学生在想学、爱练的前提下,会学、能学、学懂、学会;让教师在愿教、乐教的前提下,会教、能教、善教、教学相长;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而不是偏废某些方面的发展;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具有特长而不是平均发展,正是“和谐教学法”的基本思想。

根据和谐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在实施其教法的过程中,其做法主要考虑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依据广东少儿生长发育的身心基本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广东又地处祖国的最南端,全境位于北纬20°13′~25°31′和东经109°39′~117°19′之间,属东亚季风区,年平均气温约为19℃~24℃。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1745.8小时、年平均气温22.3℃。1月平均气温约为16℃~19℃,7月平均气温约为28℃~29℃。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广东少年儿童除了拥有我国少儿生长发育的共性特征外,还具有生长发育略早的特点,主要表现是少年期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提前。

第二,广东课外武术教学的基本特点。

其基本特点主要是:时间零散,学生选择项目随意性大且兴趣广泛,班级学生流动频繁,武术教学传统氛围浓郁,但又规范性强,竞争激烈等。

3.3 实施武术教学的设施环境等基本情况

教学环境要求非常宽松、和谐,这是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之一。例如,教学一开始就用音乐把学生引入一个轻松、和谐、自然的情境,让学生从心理放松开始,改变过去上课一开始就是身体练习的惯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见解,自由讨论。二是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以“和谐”为切入口,借助讨论、探索、精讲、示范、练习、指导等活动来展开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多元性评价。评价的多元性体现在内容广、形式多两方面。在总结性评价中鼓励学生自我评价,更有勇气自我剖析,促进学生全面认识,达到和谐发展、增加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和合作学习的习惯及其能力的目的。

3.4 结果与分析的综述

在实施和谐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总的来说,其教学过程主要是通过三个阶段十个环节来完成教学内容和任务的。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包括身心准备、导入新课二个环节;第二阶段:导学阶段,包括出示目标、分组讨论、探索实践、精讲专练、分组练习五个环节;第三阶段:多元评价阶段,包括相互评价、课堂小结、布置练习内容三个环节。现以“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来加以分析说明。这一阶段包括:身心准备和导入新课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身心准备。这一环节包括心理放松、热身练习。课开始先进行心理放松。目的一方面是使学生的心情平静,解除前节课学习紧张带来的疲劳;另一方面净化她们的心灵,使她们放弃影响学习的一切杂念,集中精力于学习。首先用深呼吸放松,然后在轻缓、幽雅的音乐声中展开想象(如给予轻松、快活的暗示或成功、喜悦类的语言暗示),接着在想象中加入压肩、压腿、踢腿、平衡、翻腰、穿掌等以牵拉伸展和平衡性为主的基本内容练习,达到热身效果,进入学习阶段。

第二环节:导入新课。教师或指定学生在音乐中完整示范本次课堂教学的内容,并与教师点评和学生感受相结合,让学生观有所想,学以致用。结论与建议

(1)通过对传统的教学过程分析,我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停留在模仿阶段,学生间缺乏交往,是造成学生在武术课中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出现偏废现象的主要原因。

(2)在少儿武术课堂教学中,“和谐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教学过程的教学效果,差异显著。通过新旧方法的教学实验对比证明:“和谐教学法”教学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教学的不足。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有效的学习,还可以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和谐全面发展。

(3)对广东少儿武术实施“和谐教学法”,其教学过程主要是通过三个阶段十个环节来完成教学内容和任务的。这些内容和阶段的划分,及其所采用的和谐教学方法对武术教学的大环境(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阶段、教学内容等),乃至整个体育教学过程都具有一定的普适推广和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董业平.“自述启动”教学法在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艺术体操动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2] 高宏飞,张佩耀.浅谈和谐教学法[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4).[3] 王敏勤.和谐教学法研究 和谐教学法简介[J].当代教育科学,1995(Z1).[4] 刘 润,陈 静.“和谐教学法”在乌鲁木齐市高校体育舞蹈选修课中的应用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4(02).[5] 单亚萍.关于体育舞蹈美学价值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Application of Harmonious Teaching Method in Wushu Teaching Calisthenics to Guangdong Juvenile Students

Liang Xiaokui(Guangdong Shunde Amateur Sports School,Shunde Guangdong 528300,China)

Abstract:The paper applies Harmonious Teaching Method(HTM)to wushu teaching Calisthenics of Guangdong juvele students.One side,HTM combines psychology,pedagogies and information theory,contrasting with the current teaching method in Calisthenics.On the other hand,an experimental class and a control class are chosen to conduct the experiment,employing HTM and the current teaching method respectively in the same semester and the same location within 16 weeks.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HTM seems to play an active role in training students to become more all-round.A suggestion is made by the paper to put HTM into the teaching of other sports skills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Keywords:Harmonious Teaching Method Guangdong juvenile student Wushu teaching

第二篇:浅谈武术对大学生的影响

浅谈武术对大学生的影响

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捕斗的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属于中国传统的技击术,无论是对抗性的捕斗运动,还是势势相承的套路运动,都是以中国传统的技击方法作为其技术核心的。武术是体育项目,它明显区别于使人致伤致残的实用技击技术。套路运动中尽管包含丰富的技击方法,但其宗旨是通过演练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攻防能力,进行功力与技巧上的较量,在技术要求上与实用技术有一定的区别。总而言之,武术不仅是一个运动项目,而且是一项民族体育,是中国人民长期积累起来的一宗宝贵文化遗产。

武术是寓技击于体育之中,既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在大学生中利用体育课推广武术,特别是太极,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这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武术不仅是一种运动项目,而且是一项民族体育,是中华民族长期积累起来的一宗宝贵文化遗产,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将其发扬光大。其次,将武术作为大学生体育选修课,能体现出一个大学的自由性,学生选课的自主性,能较好地激发和调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最后,将武术作为体育选修课,在大学生中推广,有一定的重要作用。如太极剑,它秉有太极拳和剑术的两种风格特点,一方面它像太极拳一样,表现出轻灵柔和,绵延不断,重意不重力,同时还要表现出优美潇洒,剑法清楚,形神兼备的剑术演练风格。并且太极有助于修身养性,心平气和,对当今日益浮躁的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帮助。

另外,武术还具有如下作用:1)提高素质,健体防身。武术的搏斗运动,能提高人们克敌制胜和防身自卫的能力。2)锻炼意志,培养品德。武术在中国几千年绵延的历史中,一向重礼仪,件道德,“尚武崇德”。3)竞技观赏。我们的老师练起太极来,动作如行云流水般,缓而不急,一气呵成,非常好看。4)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我们的体育课学了近一年的武术了,我认为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练习外,在平时的课余生活中,我们应当多练练武术,练练太极。在动作熟练的同时,要用心去体会武术太极中的那种精神境界,体会那份闲适安谧感。

第三篇:浅谈武术对个人培养影响

题目:浅谈武术对个人的培养影响

姓名:朱孟超

学号:20081301177

专业:体育教育

院系:体育学院

2011年6月。

浅谈武术对个人的培养影响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上,武术不仅是我国国民强身健体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华绚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武术这枝古老文化奇葩显示出了更强更新的生产力。近年来,爱好者不仅遍及大江南北,而且对武术运动的了解和认识越来越深,中华武术精神在人身上如何形成,或者说它是怎么样内化于一个习武者身上的呢?武术是讲究内外兼修的。为使身体整体如一,一般功法完备的拳种都要进行静功煅炼,即平时说的所谓内功修炼。在参以学理,证以体验的体悟过程中,温养筋肉,积蓄力量,获得对自己身体的完全掌握,全身力量的灵活运用和瞬间爆发,达到随心所欲之境。长期的煅炼,除练就坚韧不拔的心志外,还使人气质从量变到质变发生变化,思想境界也随之空阔。人,私心杂念少了,自然正气上身;无欲则刚,自能英勇无畏。由是获得中华武术的精神气质。这是一个不断在新的习武者身上复制的过程。人之强弱,不尽在于个体高大与否,而在乎心之坚韧,毅志之顽强,精神之强悍,随之而产生的,则是他的成就了。国民的强弱,乃是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与之同理。

中华武术能够煅造这些精神气质,但不用担心人心尚武就会出事,制造出一批批莽夫。真正的武者,是不屑于鸡虫之争的,这也是中华武术精神的特质和倾向之一,她展现的是公义、公平、正义和大智大勇,而不是欺凌弱小,横行街市。中华武术精神还能外化为人的道德美追求。因为在内外兼修的过程中,人的心灵变得纯净,写在纸上的道义内化成心灵的追求和行为的实践。

武术是全方位的全身心的运动,它不紧锻炼我们的体育技能,更能磨练我们的意志,所谓一日不练十年功,学习武术就要下定决心,每天坚持锻炼,虽然有时候会觉得枯燥乏味,但是中间一旦间断练习,功力就会大退。

武术也是一门积极性很强的运动,它从精气神到手眼身法步,无一不要求规格的规范完整,更要在规格如此高之下体现武术的艺术美,动是圆定是方,这样还是不够,还要加上动作的完整性、节奏性。它从开始到结束都要求我们要有一个良好的气质面貌。练武是很累的,是要吃的下苦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学习武术,其实我认为最主要的也是这一点,武术的技能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乃是习武一定要修武德,一个没有武德的人早晚是会被人唾弃的,反而他学的越好越与社会有害,武德不仅仅是武德,更是教会我们怎么去做人,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许有些不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但是修身是第一位的,我们做人的事理其实要用心体会,很多都能在习武之中领悟的到,这个学问太大了,用尽毕生也未必能参悟的透,所以从武术衍生出来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学问太大。

对其个人培养影响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素质,健体防身

武术套路运动其动作包含着屈伸、平衡、跳跃、翻腾、跌扑等,人体各部位几乎都要参与运动。系统地进行武术训练,对人体速度、力量、灵巧、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人体各部位“一动无有不动”,几乎都参加运动,使人的身心都得到全面锻炼。武术运动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健体强身十分有益。

锻炼意志,培养品德:

练武对意志品质考验是多面的。练习基本功,要不断克服疼痛关,磨练“冬练三

九、夏练三伏”,常年有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套路练习,要克服枯燥关,培养刻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自满的品质。遇到强手克服消极逃避关,锻炼勇敢无畏、坚韧不屈的战斗意志。经过长期锻炼,可以培养人们勤奋、刻苦、果敢、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性和意志品德。

竞技观赏,丰富生活:

武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无论套路表演,还是散手比赛,历来为人们喜闻乐见。唐代大诗人李白好友崔宗宗赞他“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有“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的描绘。汉代打擂台,“三百里内皆来观”。都说明无论是显现武术功力与技巧的竞赛表演套路,还是斗智较勇的对抗性散手比赛,都会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武术运动蕴涵丰富,技理相通,入门之后会有“艺无止境”之感。群众性的武术活动,便成为人们切磋技艺,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良好手段。随着武术在世界广泛传播,还可促进与国外武术爱好者的交流。许多国家武术爱好者喜爱武术套路,也喜爱武术散手,他们通过练武了解认识中国文化,探求东方的文明。武术通过体育竞赛、文化交流等途径,在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品质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主要命题,也是中国伦理精神的传统模式,同样也是武学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之“天”,在中国文化原初的观念中有着多种意义:有自然的“天”,指的是客观性与实在性;有命运的“天”,体现的是具有必须承认的规律与必然性;有精神的“天”,反映的是自然规律的权威性和不可逆性;有德性的“天”,强调的是道德的本性与最后的根源。其中“人”则是指涉足武学的芸芸习武之人。这里的“天人合一”主要基调就是强调习武者要与客观外界保持高度的和谐一致。

正是由于传统文化母体中涵蕴着“和谐”的潜质,习武者也就自然地把与外界的自然合拍、物我一体作为精神追求的最高指向和修养心性的人生课业去认真对

待。在此,习武者随着练习时日的推延和功力的增加,就不会再以逞强斗狠、征服他人作为其习武最终目的,而是通过不断的习武认真体悟武学的奥秘和人生的真谛,自觉地解决人伦与人格、个体与整体之间的矛盾。进入“天人合一”境界的习武者即可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悦心的功能

如果说武术的“悦目”是指在生理基础上,却又超出生理的感官愉快,它主要培育人的感知,“悦心”是指在理解、想象诸功能配置下培育人的情感心意和审美意识,那么武术的“悦志”则是指在道德基础上达到某种人生的感性境界,是对某种道德理念的追求与满足,是对人的意志、毅力、志气的陶冶与培育,应该说这已属于伦理美学的层次。

武术原本与“打”、“杀”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使得它不再以“逞凶斗狠”,而是以“好仁恶杀”作为要旨。由此,人们将武术作为物化的“止善”情感,从中引出人际间种种的仁爱为怀、温情脉脉的世间留恋和自强不息的浩然正气。此时,各种自然放纵的情欲、行为、动作,各种残忍、凶暴、险毒的心理情绪,各种野蛮、狡诈和邪恶,都被摈弃在外,从而建立起以“仁”为心理情感的“自觉的人性”。这时对武术的审美就已具有高扬了人性后的愉悦快感和崇高意味,最终为促成人格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锐志的功能

武对意志品质考验是多面的。练习基本功,要不断克服疼痛关,磨练“冬练三

九、夏练三伏”,常年有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套路练习,要克服枯燥关,培养刻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自满的品质。遇到强手克服消极逃避关,锻炼勇敢无畏、坚韧不屈的战斗意志。经过长期锻炼、可以培养人们勤奋、刻苦、果敢、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性和意志品德。“教武育人”贯彻在武术教习全过程中,“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传统中始终把武德列为习武教武的先决条件。武术在中国几千年绵延的历史中,一向重礼仪,件道德,尊师爱友,包含了深刻广泛的道德内容,互教互学,以武会友,切磋技艺,讲礼守信,见义勇为:不凌弱逞强等品德。激烈的攻防技术和人生修行结合起来,是中国武术传统道德观念的体现。在社会的发展中,武德的标准和规范也不尽相同,尚武而崇德不仅能很好地陶冶憎操,还会大大有益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篇:课堂生态对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课堂生态对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摘要】从目前情况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伴随新课改的实施在教学方式及教学理念上发生极大的变化,从而促使课堂生态教学模式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从实际结果反馈可知效果显著,这种教学主要是以生态学思想主宰课堂活动,通过师生之间生态化的互动,促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进一步实现良性生态课堂的实现,提升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生态 大学英语 教学效果 影响 研究

依据生态学角度分析大学生英语课堂教学是现阶段教学的全新尝试,师生属于生态系统主体,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相协作,且彼此尊重,教学过程应以多样化为主,增添灵活性,从而推动大学生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本文中具体分析课堂生态对大学生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阐述了具体教学实施过程,谨以此为之后的教学给予参考依据。

一、推动课堂教学形式发生变化

从生态学角度来看,课堂生态是可行的教学方案,这主要是因为该模式在??际应用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优势性能,并且能够推进教形式发生变化。从某种程度来说,生态课堂属于开放式教学模式,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教学目标多元化,大学生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扩大教学视野,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模式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打破传统教学的弊端,让学生能够运用英语交际,有效结合课内外教学知识,并且注重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从不同侧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展开听、说、读、写等活动,课外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并且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听力水平;教学手段也逐步呈现出开放化的趋势,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以稳步提升。

二、促使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实现

课堂生态是全新的教学理念,其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且推动课堂教学模式发生转变。在以往的教学中,基本上都是以教师的一言堂为主,学生则被动接受学科知识。随着课堂生态理念的引入,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必须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足够的满足感,由此彰显人的自然属性。要想促使上述教学得以实现,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角色的转换,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而不是主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且引导学生该做什么,何时做等等,这样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让他们对大学英语学习给予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提升语言交际能力,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学生自主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展开的是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教学弊端,学生不能自主思考,而且教学课堂沉闷,自然无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生态化教学相较于以往的教学在教学理念得以创新,更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强调学习体验,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并且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式,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创设良好学习氛围,贯彻先做后学,先会后学,运用辩证思维去思考问题,这样的教学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有学生能够带着自己获取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每个学生都属于信息来源,而学生获取的方式不是单一化,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给予学生激发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地位,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基于当前我国英语教学现状分析,课后口语练习相对比较困难,因而教师可以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口语训练,这样能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真正实现英语学习的目的。

四、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制度应该是以弹性制为主,而不能一刀切,由于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性,还有学习背景的区别性,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教师需要满足当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特殊的个人学习进度。而在对学生进行评价过程中,则需要运用非标准化的理念,更侧重过程性评价,这样的评价对学生而言才能突显公平性,在对学生予以评价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合理的评价,并且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允许突破常规理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发展层面分析,优化学生评价体系是确保学生保持英语学习热情的重要手段,而且这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学习的满足感,由此可以看出,课堂生态化在大学生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具有极好的实施效果,同时存在良好的教学价值,所以应该注重课堂生态理念下的英语教学评价。

五、结语

总体来说,生态化课堂在大学生英语教学中的推广是全新的教学尝试,从实际应用效果分析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效果,这对于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提升具有极大的帮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突显自己的主体地位,并且能够改变当前的教学现状,优化教学有效性,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改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骆玉蓉.基于生态教学观的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环境的优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7:30-34.[2]陈圣白.基于建构主义的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证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06:67-70.[3]崇宁,米晨晨.大学英语课堂词汇讲解时段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1:65-69.作者简介:丁鼎(1988.01-),女,汉族,助教,研究方向:外语教学。

第五篇:张家英生态教学方法对高中历史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生态教学方法对高中历史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作者:

张家英

生态学认为,世间万物是相互关联的,人类的学习既是本身生存的需要,又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手段,只有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才能实现天人合一。同理,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生态化,是对目前我国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层次拓展。

扈中平、李方等认为“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一定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方法”,[1] 它和教师的教学目标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教学方法“必须在构成一切教育现象的基本目标、内容、方法的关系中加以研究”,[2] 因此,生态教学方法是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认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生态系统中师生生态主体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来实现作为生态主体的教师调控的过程和同样作为生态主体的学生学习的协同进化的方法。运用生态教学方法,会形成一个师生互相协作,互相尊重,具有开放性、整体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课堂生态系统。

一、传统课堂生态失衡归因

1.生境:教学活动与社会需要脱节

人是社会的人,人和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环境对人的生存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这里所说的生境是各种生态因子综合起来,推动师生实现正常教学活动和所处的社会、自然、规范环境。目前高中历史教学重应试、轻素质,重形式、轻文化意识的培养,大部分教师围绕着高考指挥棒进行机械的题海战术,对于历史认识能力培养是非常薄弱的,这在提倡的素质教育是极大的障碍性因素,使学生对历史踪迹探讨,人类辉煌文化的了解是起了相当大的限制性作用。2.耐受定律:课堂教学手段单调乏味

谢尔福德耐受定律认为,一种生物要生存下去,必须依赖一种综合环境的全部因子,只要其中一项因子量或者过多或者不足,超过了这种生物的承受程度,这种生物将不能生存。目前的历史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轴线展开的填鸭式教学,忽略学生的情感因素,教师为了实现特定时间、特定内容的单向传授而口干舌燥唱独角戏,学生索然无味听和记,这根本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同时也对教师的教育热情起着磨灭作用。

例如师生共同面对一次重要考试的失利时,本应通过双方反思后确立改进的目标,但是在学校、家庭过度的外界干扰下将有可能使师生自我纠错、改善教与学方法的能力受到限制。同样,假如教室中有“距高考还有XX天”的大字,这在教师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意味着好好教,不然考不出好成绩,同样给学生压力,“好好学,否则这门课就要拉后腿了”。3.综合优势比:评价方式单一

生态学理论认为,综合优势比指在评价一种生物或者生物种群中的个体在所处环境的位置时,不是用一种单一指标来考察,而是运用多项指标综合衡量它的地位和作用。作为生态主体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学生对于教师和学校的评价相当敏感。目前毕业会考通过率、高考分数仍然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指标,教师只能为会考和高考而教,学生只能为了分数而学。显然,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大潮流和社会发展对青年一代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师生平等、同为教学活动的生态主体入手,抛弃高中历史教学效果量化的考核方式,采用考核为终身教育服务的方式,这对重视师生生态主体作为人的生命性存在正是适应新形势、回答新问题的需要。

二、生态教学方法对高中教学效果的影响

1、收支平衡、开放有序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优先于人类社会的发展”,[3] “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互相制约”,[4] “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5] 而“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6] “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在改变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7]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如果一个系统同环境之间没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内部能量和物质、信息终究要实现热力学平衡,这是系统的总熵达到最大。历史课堂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它不断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交换,并有趋向输入和输出平衡的趋势。所以,历史课堂生态系统内外的物质能量信息必须开放有序,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合理结构,维护和保障物质的正常循环畅通。

当今世界知识变革的速度越来越快,中学历史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使用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就要求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改革传统历史教学中忽视学生内在需要、感受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注重加强学生形成深刻的认识能力、较强的运用能力的历史视野培养。比如在教师教“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内容时,教师提问学生“什么叫市”?学生回答后请另一位同学说明城市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并举例中国的城市和国外的城市说明。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空间,提示学生,每一次城市的发展是否使城市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大?是否带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举例说明北京城建国前后的变化(建国后大量的旧城墙被破坏,是否破坏了历史人文环境?应该如何修复?)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想象的能力,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这从表面上看,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修复不是本课要讲的重点,但是通过这一方式,将使学生对城市的变迁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对本节内容的掌握也是比较牢固。

由师生生态主体平等对话、共同探索、共同解决问题方法,基本形态是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核心是集体讨论和集体思考为基础的教学活动。这类方法焦点是师生生态主体双方,重点是师生生态主体交往与互动上。这有利于学生生态主体发展创造能力和自主性,形成鲜明的社会态度。同时它可以使学生生态主体自主自由思考,发表他们的疑问、疑点、见识,而解决问题,让学生生态主体在学习中产生极大的满足感,增强内在生命力,亦可使教师生态主体在教学中实践“人本”的教育理念。

2、生态系统资源拓适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以创造环境”,[8]但“人的性格由环境造成,那就必须使人的环境成为合符人性的环境”,[9]同时人“要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10]这就需要对生态系统进行拓适。拓适是指在生态系统内,当资源不能满足需要时,生态主体需要拓宽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外界环境不断地交换能量,既要单向努力对外部进行客观营造,也要自己主动适应的双向互动过程。

教师生态主体通过生态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生态主体在课堂上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生态主体融人到整个历史文化的大氛围中,真正掌握历史学科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生态主体应该做到让每个学生生态主体得到的教学资源一致,有助于改变目前单一的学习资源状态。教师生态主体对高中历史教材的解读是第一层次的文化传承和经过选择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汇总。经过教师生态主体对教材进行精细的加工和定向内化,特别是对教材诠释的生态方式,直接强化了学生生态主体对教学内容的吸收水平和激活了课堂氛围的积极效应。

3、整体的观念和优势度相结合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和历史——这是我们生存、活动并表现自己的那个环境的两个组成部分”,[11]同时,“整个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总体”,[12]自然和历史“以种种联系和种种过程的体系展现在我们面前”。[13]所以我们对待自然和历史要有整体的观念。整体的观念是生态主体与其环境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中诸要素不是简单的机械加和,系统的性质功能和规律不同于它的各个组成要素的性质功能和规律,可见任何生态主体都不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单独纯在。在一个较为完整的整体中,必定会有多个生态主体相互并存、相互联系,这就有某个生态主体在这个整体中的地位问题。这就是优势度。优势度表示一个生态主体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某个生态主体的有适度的评价是建立在对其他生态主体的客观评价基础上。历史教学生态学方法的针对对象要因某个生态主体而异,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不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学习主要是个交流的过程、体验、领悟的过程,给学生提供全面发展和发展个性的机会。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14]作为中学历史生态教学方法的应对,中学历史生态课堂要保持动态平衡、焕发生命活力,最终是促成教师生态主体的专业生命发展和学生生态主体生命的健康成长双重目标,从而在提升自己生存质量的同时探索中学历史教学的生态化,最终服务于学生生态主体生命的健康成长。

三、小结

本文借助生态学的理论分析了传统历史教学方法的弊端,通过对历史教学生态化的逻辑推理和实证研究,得出历史教学生态方法不是对传统历史教学方法的完全否定与解构,而是在继承其合理成分基础上的一种超越的结论。研究表明,生态教学方法对高中历史教学起到很好的效果。参考文献:

[1]扈中平、李方等,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01 [2] [日]佐藤正夫,教育学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87 [3]、[4]、[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66;92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8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8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2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67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4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64 [12]、[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409;538—539 [14]沈靑靑,新课程背景下优化中学政治课堂生态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下载“和谐教学法”对广东少儿武术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和谐教学法”对广东少儿武术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节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5篇范文

    课堂节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 11-05-02 16:49:00 ] 作者:张潮光编辑:studa090420 俗话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和谐的课堂节奏,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身心愉快,能消除师生的精神疲......

    谈小学教师语言艺术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谈小学教师语言艺术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它是指教师娴熟地运用语言等综合技巧,按照教育的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的独创性的活动。因此教师授课时不仅......

    农村小学中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课题研究方...

    《农村小学中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课题研究方案 【问题的提出】: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在心理上亲近或疏远的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

    多感官教学法对初中生物教学效果的作用

    多感官教学法对初中生物教学效果的作用 生物科学0811 孙峰林 07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我国传统的生物教学课堂上,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主要是以教师宣讲知识为主的满......

    武术教学对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武术教学对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福建函授站2004本2004100 郑家聪 摘要: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确实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对福建省永春......

    教学反思,有关课堂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全国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分别是:山东杜郎口中学“10+35”模式、山东昌乐二中“271”模式、山东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江苏灌南新知学校“自学交流”学习模式、河北围......

    情境篮球教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论文

    [摘要]本文从“研究性学习”模式的角度出发,结合篮球课教学特点,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分析如何在教学过程设置问题情境,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关键词]体育 篮球教学 问题情......

    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影响研究

    在90年代,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决策之所以尤其重要,一是因为资本市场在90年代发生了重大的结构性变化,这种结构性变化影响着货币的供给和需求、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及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