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音乐课程教学实施与策略——感受与欣赏

时间:2019-05-12 03:59: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专题讲座音乐课程教学实施与策略——感受与欣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专题讲座音乐课程教学实施与策略——感受与欣赏》。

第一篇:专题讲座音乐课程教学实施与策略——感受与欣赏

专题讲座

音乐课程教学实施与策略——感受与欣赏

郑莉(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金亚文(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编委、资深编辑)

前两讲我们对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以及课程目标这三大领域进行了分析,下面我们将对音乐课程内容与教学实施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新课标音乐课程内容的微调

(一)“鉴赏”改为“欣赏”

在2001版的《音乐课程标准》当中,课程内容包括四个学习的相关领域,分别是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在其实施的十年中,老师们也是围绕着这样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和引领课程的。

但是,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上有了一些调整。首先,就是把原来实验版课程标准中的“感受与鉴赏”调整为“感受与欣赏”。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这里面还是存在一些含义的。“欣赏”在辞海里面的意思是“怀着一种喜悦的心情,感受、体验美好的事物”。而“鉴赏”则是对照和比较,就不仅仅是怀着一种喜悦、美好的心情去领略和体验了。而且,鉴别和比较是更高、更进一个层次的赏析活动。把“鉴赏”回归为“欣赏”,就更切合、更准确地表达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到初中阶段在这个领域的学习内容。而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中使用的是“鉴赏”,可见“鉴赏”和“欣赏”还是有差别的,它体现了小学、初中、高中这三个学段在程度内容上的差异。这个改变可能有利于老师在这个领域上更好、更准确地进行教学,也有利于和高中课程的衔接。

原来老师们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当中,带领孩子欣赏作品的时候,可能更多强调的是心情的愉悦,从快乐的心情进入到感受音乐的程度,但是还没有进入到一个更深的层次研究、对照、比较作品。但现在在理解教学领域感受与欣赏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应该知道带着中小学生进行音乐欣赏与高中生在程度上有一个明显的差异。

(二)“创造”改为“编创”

“鉴赏”改为“欣赏”是关于学习领域的调整。除此以外,在创造领域也有一个微调,就是将创造当中的“即兴创造”调整为“即兴编创”,也是改了一个字。这里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创造”是比较宽泛、宏观的一个概念,而“编创”的针对性就很强,比较微观、清晰,具有指向性,小学生的活动就以编创为主;第二个意思,编创是由“编”到“创”,它体现了教育的有序性,把学习的顺序体现出来了。“编”相对容易些,然后再“创”,既使指向性更加清晰,同时又体现了音乐学习的顺序,也体现了孩子们的认知过程。在“创”之前,先对这个领域熟悉、了解,然后再循序渐进的发展,这就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

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因为学段跨度大,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必须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另外,“编创”的指向性更为具体,进一步明确了教学领域内容。

二、新课标音乐课程内容的解释

按照四个领域,我们对音乐课程内容进行逐个梳理。

(一)感受与欣赏

老师们首先要明确这个领域内容的定位和教学要求,就是在面对这样的课程内容教学时,首先要搞清楚这个领域的定位是什么、总的教学要求是什么。1.内容定位

2011版新课标在表述这个领域内容定位时,用了这样一段文字:“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这就是说,感受与欣赏领域是所有音乐学习领域的基础。这个提法跟原来的表述就不太一样,应该说是要求更高了。

对第一句话:“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原来老师们教学当中认为唱歌是重要领域(今天边远地区老师们依然这么认为)。事实上,唱歌过去表述为基本内容,感受与欣赏才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

第二句话:“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基础”,这个提的很高,就是说其他领域的学习要建立在感受与欣赏的基础上,这是根据音乐学科的特征和性质决定的。音乐是听觉艺术、声音艺术,所有的音乐活动,包括聆听、歌唱、演奏、创造,都需要通过“听”的方式来进行。不是说完全靠听觉,但是听觉必须参与。比如唱歌,音高、节奏、音准都需要听觉来调整。一个人五音不全,其实不是嗓子、肌肉的问题,而是耳朵出了问题,听的不准,所以才唱出不准的声音。我们经常说,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善于聆听的耳朵,也就是良好的听觉。听觉的培养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有了良好的听觉,才有了音乐学习的基础。

第三句话:“是这个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感受与欣赏”领域的教学载体就是大量的音乐作品,包括声乐、器乐。聆听大量的声音作品和器乐作品正是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多听才能熟悉,熟悉了以后才能喜欢,有情感,所以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多听的基础上。

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学生可欣赏的作品相对于可演唱或演奏的作品量要大得多,远远高于孩子们能够直接去演奏的作品。另外,由于学生演奏水平的局限,很多有内涵的作品学生是接触不到的。所以,今天把“感受与欣赏”的音乐学习提到“重要”、“基础”的层次上,还有“有效途径”的高度,可见它的重要性,老师们要把握好它的定位。

2.教学要求

课标在“感受与欣赏”内容定位的后面,又写了一段关于这个领域的教学要求,也是三句话。

第一句话:“教学中应该首先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课标里明确提出了这个问题,欣赏音乐要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

第二句话:“要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与见解。”这是鼓励孩子们谈自己的感受。原来实验版课标里也有这句话,但是缺了两个字,即“表达”。这就要求仅让学生心里知道还不行,还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交流,能够表达出来,表达自己对音乐个性化、个人化的感受,并与同伴进行分享。

另外,当孩子们把内心的一些活动,表达出来,和同伴交流的时候,其实也是互相影响的过程,又能使学生确认自己的感受是否更贴近作品。第三句话:“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今天的基础音乐教育培养的是听众,那么培养听众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就是聆听音乐,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音乐的习惯,逐渐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聆听音乐是终极目标,是一辈子的事。无论在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它都应该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不管将来是否以音乐为职业,我们都应该养成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成为一个音乐爱好者。良好的聆听音乐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件小事,一个人是不是能够爱好、欣赏、经常安安静静聆听一段音乐,甚至经常去音乐厅、歌剧院听音乐,观摩歌剧演出,代表着一个人的品位和素质。

比如,国外对中产阶级的定义不仅依据财富,除了你有房、有车、挣多少钱以外,还有一个要求标准,就是每周至少要听一到两次音乐会和歌剧,而且要求着正装,这是对艺术家的一种尊重和敬意。认认真真地走进剧场去听音乐会,也是一种生活质量,标志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所以,老师们还肩负着一个任务,就是帮助孩子们养成听音乐的习惯,并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积累,学会如何去欣赏音乐。

提到如何欣赏音乐,这就牵扯到“感受与欣赏”领域的教学问题了。课改十年以来,应该说在这个领域老师们创造了很多好的经验,也涌现出了很多好的课例。大致梳理一下,这十年围绕着这个领域教学,有很多研究成果。那么,老师们关注欣赏课怎样才能体现高质量是一个必然的现象。

在以聆听为背景、聆听为主的教学背景中,“感受与欣赏”已经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单纯的教育方法。它是一种教学研究,或者是教学实践,而不仅仅是一个方法问题,因为它体现了聆听与其他教学的关系。在研究2011版课标“感受与欣赏”领域时,老师们应该关注聆听与讲解的关系、聆听与记忆的关系、聆听与实践的关系、聆听与表达的关系。实际上,如果处理好了这些关系,我们感受与欣赏教学一定会提高一个台阶。

(1)聆听与讲解的关系

举个例子,有一个初中学生,曾经给老师提了一个建议:“我们正在聆听乐曲的时候,请您不要讲解,我知道您是好心,但是你不知道我们的感觉有多难受。”这是孩子们的心里话,当然老师也是好心好意,在引领学生听,在解读音乐、解读内容,讲解这段表现什么、那段表现什么,但是却打断了学生听音乐的兴致。

这个案例很典型,所以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就是孩子们在聆听音乐的时候,老师要不要讲,什么时候讲。有些老师认为,如果在学生聆听的过程中不说话,好像是失职,好像是没有认真备课。其实,在学生聆听音乐的时候,老师讲话会打断学生聆听的注意力。很多老师甚至会在学生欣赏音乐时滔滔不绝,而且说话的声音是压过音乐的。那么在这个时间,学生是听音乐还是听老师讲呢?如果注意听老师的提示,音乐就断了。所以,教师的语言是“金”,不要说那么多自己以及教参当中的理解,因为教师的理解不能代替学生的理解和感受。

另外,当今媒体发达,教育质量越来越高,很多孩子还在学习各种各样的乐器,他们的音乐修养并不差。因此,教师应该怎么引领孩子真正的聆听、感受,把握音乐的整体风格,进入到音乐本体操作,是老师们要认真思考的。

老师们在进行“感受与欣赏”教学的时候要“精讲”。精讲、少讲,总之是不能多讲,在非讲不可的时候,教师要考虑语言的精炼。一些老师在提示学生的时候,是不用语言的。比如李存老师,他的欣赏课上得是很精致的,他在上课的时候一直在指挥,用肢体语言提示学生注意听,并不打断学生,让学生一直跟着音乐走。所以,这个办法老师们可以采纳一下。我们不赞成在教学过程中多讲话的理论依据就是音乐是一种直接经验,是一种音响艺术。直接经验意味着音乐具有不确定性、非语义性,具有不可指向性等一系列特点。老师过多的讲解,而且代替学生讲很多音乐本身的内容,这都是老师自己的理解,而不是学生的理解。所以,这会影响学生对音乐真正属于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我们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特的、个性化的音乐学习,这也是音乐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因此,音乐音响的非概念性就决定了老师不要讲太多,要引导学生直接面对音乐本身,让学生直接跟音乐交流,不要用过多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思考。尤其不要用过多文学的语言跟学生有交流,而要用音乐语言和孩子们进行交流。

但是,可能有些老师会问,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老师不讲,学生听不懂怎么办?根据音乐本身非语义的特征,它既然不是具象的,那么我们怎么来确定学生是否听懂了呢?这就涉及到一个理论问题。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提到过一个观点,叫做“音乐何须懂”。既然音乐是非语义性的,那么所谓“懂”,就要有一个参照物。比如是前人留下来的,比如参考书里的,还有一些书籍里面的解释,但这些解释都是每个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不能代替所有人的感受,那么也就不存在老师们说的学生不懂的问题了。

其次,不是说上课的时候,老师干脆就不讲话,要讲,但是讲什么、怎样讲,这也是一个问题。教师应该重点从文化的角度来解释音乐、阐释音乐、描述音乐,而不是作具体的解释。比如一段非标题器乐曲,老师解释内容,这是不好的。

当时中国音乐教育杂志里边有一篇文章,是一位老师写给曹理老师的,就是关于听赏《空山鸟语》。这位老师做了一个活动,让学生听完以后,给这个作品取个名字,学生起的名就特别多,百花齐放,什么都有。当时有一个孩子,他取了一个名字叫“捉鸡”,很多孩子都在笑他,但这个同学自己还有解释。他说这只鸡从这儿跑到那儿,他追到那儿,然后鸡又跑到那儿,扑腾着翅膀,叫着,他就把音乐理解成这样,当时还进行了讨论。这个案例说明了一个道理,特别是这类器乐曲,这个男孩子是从农村转入北京来的,他的生活经验、音乐经验,就是这样的,所以他听的音响连起来就像一个老太太在院子里捉鸡,这个应该是可以理解的,这其实是适合了他对音乐的经验。

因此,我们单纯地评价“捉鸡”对了或错了,都是不可取的。音乐没有唯一标准,没有对错,这就是他的感受,他的体验,他的理解,他参与了,并通过音响分享到这样一个经验,就值得尊重,不要用一个标准答案去套、去框学生。

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并不是什么也不讲,而是围绕音乐本身、外围的一些文化,一些大的背景进行描述,这样非但不干扰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还能够引发学生对这个作品独立的、深刻的思考。这些思考都是学生自己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

其实有的时候我们还需要考虑到,一个音乐作品在不同的情境下,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角度。有一个故事片,讲述了德国纳粹占领了多兰之后,两个德国军官进了小乡村里的一个小酒吧,酒吧里有几个乐手在演奏着抒情的音乐。他们让里面的女歌手唱一首德国的爱情歌曲,这个女歌手拒绝了,在几次的强迫之后,女歌手依然宁死不屈,那么这个时候本来抒情的音乐就变了性质,女歌手坚持不唱,一枪打过去,女歌手就倒在血泊里。然后,德国军官就让小提琴手用小提琴演奏这首德国作品,男青年也不服从,随之也倒下了。最后剩下一个老者,他用大提琴奏着哀婉、凄楚,带着哭泣感觉的旋律,但是整个音乐在那个特定背景下,已经完全变了。

所以这也说明音乐是流动过程中的音响,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感悟和诠释。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们的领悟。

除此以外,老师们还比较关心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在聆听音乐的时候,老师应该做什么。03年,首师大园丁班的韩影,她上小学课的时候,我就发现她是第一个在聆听音乐时,改变老师教学位置的人。她不是站在讲台后边或前边,而是选择了和学生坐在一起,和学生一起聆听。这样老师就没有交流的压力,更没有讲课的压力了,一方面老师也要听音乐,另一方面,老师认认真真的聆听,对孩子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影响,让所有的人都关注到音乐的音响。

当问到韩影为什么会选则这样一种方式时,她说:“首先,我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听,那么我也要听。其次,坐在学生中间,更有利于观察学生在聆听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这是比较好的方式,另外就是李存的例子,多用肢体语言,用丰富的表情,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可以提示引领学生对作品的体验感受,而不是通过直白的语言去告诉他们。

园丁班在进行骨干教师培训的时候,吴斌老师说:“听李存老师上的那节《黄河》,我感动得热泪盈眶。我就带着园丁班的学生去听李老师的这节课,当时我在旁边摄像,我们感动得已经不是热泪盈眶了,而是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淌。而且不是一个人,我们当时一个班70个人,还有他们的学生,都是如此。李老师上课的时候,就像一个指挥家,双手一直挥动着,他好像指挥着所有的乐手,好像真的在演奏这个作品。他很少讲话,非要讲的时候,就在音乐音量小的时候,或者间歇的时候,提醒那么一点点,或者用动作来表示。”

“有一个地方,我们的眼泪都控制不住了,其实他一句话也没说,水深火热,劳苦大众,没有这种词,就是音乐的感染力。当音乐演奏到最高潮,出东方红主题的时候,李老师就把手势给了当时坐在后面合唱台上的那些音乐老师,潜台词就是,孩子们,你们没有这个经历,我们让后边的老师表现一下。当时70个人,男老师、女老师,齐声高唱‘东方红,太阳升’,歌声恰好和乐队的整体效果融在一起,把大家都给震撼了。”所以,打动听众的并不是语言,而是音乐本身。老师们要关注音乐本体,避免讲解过多音乐之外的东西。(2)聆听与记忆的关系

十年的教学,还出现了一个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除了聆听和讲解的观点,老师们还关注到聆听和记忆。这也是一个普遍性的教学关系,很多老师反映,学生听了作品,但记不住。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那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却没有给学生留下印象,很多音乐作品成了过耳之声?所以很多老师都在反思,怎样才能让学生记住,应该记住什么。

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音乐记忆的问题。我们都知道,音乐除了是听觉艺术以外,还是时间艺术。音乐不像绘画,它是流动的,是瞬间即逝的,所以记忆是音乐形成印象的一个必要条件。那么音乐作品的音响能够保留在记忆之中,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它需要对外界所有的音乐信号进行加工、编码、储存和提取等一系列的过程。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老师们必须要进行研究,研究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符合学生音乐记忆的规律,这是一个教学方法问题。

不是音响播出去了,就叫欣赏。老师在做欣赏课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动脑筋。我们看到过一些成功的欣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的作用。他们前期案头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另外采用了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就能够帮助学生对音乐的主题进行记忆。

有时候,学生一节课下来能够记住数段音乐,有时候教师上完一节课,学生稀里糊涂什么都没留下。《名师大讲堂》中刘宏伟老师上的《苗岭早晨》,虽然是换班上课,但下课以后,学生往台下走时,全都在唱主题旋律,这说明他们记住了。

总结一下,老师们在加强学生音乐记忆可以遵循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就是要引起学生对音乐注意。就是教师要关注学生有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审美心境,他对音乐音响是不是有了一个有效的注意,这是第一点前提。所以,老师要想办法,运用各种方法铺垫,创设情境,来解决学生的音乐注意问题。很多老师通过情境、语言、多媒体等方方面面,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音响上,是很正确的。

第二,就是要多次聆听。重复其实就是力量。但是,反复还不能用同一种办法,要不停地变换各种方式,让学生重复这个主题。要多次聆听,在听者音乐注意度一样的条件下,你听十遍,我听五遍,那么你的记忆肯定就比我要好,这是成正比的,多听印象加深,多听记忆牢固。

小学四年级的《打字机》一课,音乐主题非常快,很难记,全是32分音符,但是四川成都的吴娜老师却倒背如流。评课的时候,我问吴老师听了多少遍,她说一百多遍。

电视节目里有一个小家伙,总在《星光大道》中演出。他一会儿男声,一会儿女声,还模仿唱歌剧片段,全都是意大利文。他年龄这么小,怎么学会这么多复杂的歌曲呢?他自己说都是听会的,听百遍以上,他才能对很多东西有自己的记忆。

有人做过研究,对一个乐曲片段,一个旋律的有效记忆,大约在七十遍左右。

那么吴老师听一百多遍,这段音乐就完全成了她内心的东西,在讲课时自然流淌了。我们要求实习生没把作品听够二十遍,不要说备课。如果这个学生听了四十遍,那么他对作品肯定有自己的感触,如果这个学生能够顺嘴唱出一个主题、一个片段,那么在上课的时候一般都会比较出彩。

因此,老师们应该想办法让学生尽可能的多听几遍作品,老师自身在备课的时候,也要多听,反复听。很多老师教学效果不太好,其实都跟在备课环节中听的不够有关。因为很多作品,像刚才提到的《黄河》,很多老师在大学就听过了,也恰恰因为他们知道这部作品,就觉得没有再听的必要。但李存老师不是这样,他每次上课前,还要听,他要找到对音乐的感觉,先把自己感动,然后再拿到课堂上去跟学生分享。

所以,不仅是一种记忆,同时也通过“听”找到一种乐感、对音乐的感觉,没感觉就无法上课。音乐教学的根本机制在于有情感的老师面对一群有情感的学生,两个情感中间的媒介就是音乐。你对音乐一知半解,听过两遍,是不可能对音乐形成感觉的。

第三,就是背唱音乐主题。这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主题是音乐作品的核心音调,抓住了主题,就等于抓住了整个音乐作品的灵魂和结构框架。音乐的发展变化都跟核心的音调息息相关。所以有经验的教师会用各种方法,用主题跟学生进行交流。

比如,第五届全国优质课大赛中,《永远的莫扎特》这节课,教师用多种图形、肢体反复重复音乐主题。包括开始的时候,让孩子们唱通俗歌曲的音调,最后都落在这个主题上。一节课下来,音乐主题片段学生都记住了。

很多老师听两遍就上讲课,他们主要的参考是教参,而不是自己对作品的真实内心感受。李存老师上课的时候,有很多自己的见地跟孩子们进行交流。李老师说他很少看教参,而看总谱。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多次听作品,然后研究总谱,这时再跟孩子们进行交流,学生也能获得很多知识。

所以,修订版的课程标准把“感受与鉴赏”作为“基础”、“重要的学习内容”、“有效的途径”。老师要知道,“感受与欣赏”这个学习领域,在今天学校的教学当中,要追求它的有效性。

(3)聆听与实践的关系

一些国外的教师在上欣赏课的时候,跟我们老师的很多做法真的不太一样。他们更注重让学生参与音乐欣赏,让学生听着、做着,老师用很多方法,比如肢体参与、绘画参与、打击乐器参与、图形符号参与等方式,带领孩子们参与音乐,最终使孩子们完全熟悉作品。实际上,这就是参与性聆听。这种聆听不是被动的,而是通过实践去欣赏。上海有一节初中课,讲门德尔松的《苏格尔岩洞序曲》,一位老师在讲解背景时,说作曲家是德国的门德尔松,班上有名学生听到老师讲门德尔松时,就联想到他以前听过的一段作品。因为这个学生手机中存了《婚礼进行曲》,所以他就没经过老师的同意,打开了手机中的音乐。课堂上突然响起了《婚礼进行曲》,一般老师会把他视为对教学秩序的干扰,但是这个老师很聪明,他想到《婚礼进行曲》和他的教学有关系,因为都是一个作曲家的作品,所以就把这个突发事件当作学生主动参与的一种方式。

随着课改的深入,老师应该减少事先安排,设计好的学生参与环节,增加学生本体自发的参与实践活动。这种主动、自发性的参与活动来自学生内心体察,老师要给学生越来越多的空间,才能最终使学生以独特方式进入音乐学习。其实这种参与方式现在越来越多了,比如欣赏《茉莉花》,学生自发找了茶叶水杯,然后放了一些茶;讲韦伯的《五个乐章》,有的学生用形体做出很夸张的反应。

另外,通过唱歌的形式、舞蹈的形式、吟诗作画的形式来参与作品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并且效果越来越好。

老师们在进行欣赏教学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孩子们的感受和表现。山东初中的一个老师,在讲《泰坦尼克号》主題曲《我心永恒》的时候,一个男孩子可能是被音乐所感染,不由自主地吹起了旋律。这个老师很敏感,他觉得这个男生口哨吹得很好,很动听,所以就把这作为一个资源,作为学生参与的方式,整合到他的欣赏教学里。他对这个学生说,我们合作一下,做个设计。比如第一段播放的时候,大家都安安静静听音乐,等到播放第二遍的时候,前半段口哨进入,后半段全班同学运用自己比较喜欢的方式自主参与聆听。这样,这堂课就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参与式聆听,诱发了学生对音乐积极的体验。

这还说明这位教师能够及时地引领课堂。教师如果把这个学生制止了、批评了,那么可能学生在学习兴趣上会受到挫伤。我们在上欣赏课的时候,会用到很多实践参与的方法,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其实,老师在把握这个问题的时候,还要注意这种参与式欣赏它是有时段的。比如,在小学阶段,我们就建议老师们多运用一些动态的参与方式。那么到了初中阶段,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可能静态的参与方式会运用的多一些。实际上,静态的聆听方式也是“动”,是“心动”。因此,老师们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年龄和作品的实际需求,来考虑、设计聆听的方式。

那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自然地采取一些符合这个学段学生身心特点的参与方式。外在、内在的参与都可以,因为这些只是形式,关键在于学生是不是主动的,发自内心的,属于个体的,个性化的参与。老师们应该把握学生积极主动的,属于他个人的那种带有明显自主性的参与作为资源,整合到感受与欣赏的教学之中,效果就会好得多。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上欣赏课的时候,老师应该给学生创设平台,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发自内心地对作品感兴趣,然后以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积累应有的经验。这是老师们上课和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主动考虑的问题。

(4)聆听与表达的关系

这次新课标修订过程中,在“感受与欣赏”教学领域,“表达”也被特别加以强调。学生个性化、自主性的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要能够表达出来。在聆听基础上的表达方式,现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比如语言的,通过即兴、外显的对音乐的感受,做出一种语言的表达,这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最主要的一种方式。

另外,还有肢体语言的表达,通过演奏的方式表达,这也是一种即兴的,外显的参与性体验,这种表达方式也很常见。我们还建议老师要增加一点,就是使用一种文字的表达方式,可能现在很多老师已经在做了,并且效果很好,特别是在初中学段或者小学的中高年级。

文字表达方式是建立一种比较内在的思考,能够引起心灵反映的表达方式,可以理解为是听后感。这种方式还可以跟教学评价结合起来。因为有好多学生写的音乐文章很精彩,理性和情感交融起来,表达对音乐的一种感悟,一种抒怀,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理解和表述。

比如,一个中学生听了《梁祝》以后写了篇小文章给我们,我们觉得他确实是对音乐,对这样一个作品有感而发。他写了这样一段话:正是由于《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中国的蝴蝶才会显得如此多情和缠绵。我听到这首曲子的时候,眼前总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和风中,村庄里,一只娇小的蝴蝶翩翩飞舞在花丛中,后面还跟着一只比较大的蝴蝶。他就会用自己的联想,把音乐作为他个人的理解,用文字表达得很贴切。

还有一个清华附中的学生,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在音乐里,你只需要自己的感受,它往往不可名状,可能它会指引你去和某种生活的印象去撞击,做到这一点,你就需要自由,不受外界干扰的自由,如果每个人对音乐的读解,都是遵照千百年所流传下来的说法,那么音乐就不会有它自身的魅力了。”老师在这里并没有做什么工作,是孩子在自身基础上的理解。就是说他有这样的感受,通过文字才能够比较深刻地表达他对音乐的体验和感悟。那么,如果他运用其他的方式,可能就达不到这样一个深度。

所以,我们建议老师们可以引导学生,特别是高年级段的学生,运用这样一种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学习的感悟。这样的表达可以提高学生的知情力,音乐鉴赏能力,特别是音乐评价能力。

现在中学阶段七至九年级都是有音乐课的,而且欣赏内容比重很大,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变声期,有的孩子还真的不大适宜唱歌。所以,这个时候的欣赏课会变成音乐学习的一个主体。那么在这个领域当中,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真正的参与和实践,能够获得自己内心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这是给我们老师提出的一个很大的挑战。对于初中生,我们建议以静态为主,当然有些作品也可以去演奏、去唱,因为这样音乐经验积累得会更多一些,所以这个时候学生可能更适合语言的表达、文字的表达,还有相互之间的分享。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可能会给上初中欣赏课的老师一个参考的角度。

当然,表达方式也可以很多样,既有语言的,也有形态的,肢体的,同时还可以运用文字。这些方式的目的都是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地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感悟与他人分享。

在看了很多欣赏课之后,我们发现老师有的时候对音乐只是浅层次引领上的问话。这是因为教师对作品本身的研究不够,聆听不够,感悟不够,导致我们问不出问题来。比如,老师习惯问的一句话是“这个作品是什么情绪”,其实音乐带给我们一种情绪的撞击、心灵的体验和感受,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捕捉到的。所以学生没问题,就不知道怎么往下听。在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对作品本身进行一个深入细致的学习和研究,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设计,贴着音乐作品提一些有效的思考问题、思考角度。有经验的教师会让高年级的学生带着问题听,这里面就涉及到各种各样问题的角度,但是更多的还是应该关注音乐作品本身。

这可以引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一种思路,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参与,就是学生有了问题,并把作它为一个学习目标,或者作为要解决的通道。但是,很多问题老师们缺乏设计,常常是随口而出,特别在小学,“放得好不好听啊”,“想听不想听”,无效提问太多。问题是需要设计的,先质疑,后适宜,允许学生质疑,然后反过来再设计,就是通过问题设计一个求索链,学生始终是顺着这样一个链条,在求索,在求知。如果不设计的话,就会出现很多无效的、浅层次的问题。想要杜绝这个问题,还要依靠老师自身对音乐的理解。所以,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多听、多体验,这样才能够听出问题,感受出问题,设计出问题,整个教学也就活起来了。

其实,老师们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如果真正关注到音乐本体,那么可提问的东西就会很多了。我们说要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然后进而到体验感受这种理念,教师怎么在“感受与欣赏”这个学习领域中引领学生,逐渐地深化它,如何去追求有效课堂,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老师们要在研究作品上多动脑筋,然后在教学设计当中,设计有效的课堂问题,但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定一个死的模式,这其实是教师在课堂上创造出来的。设计角度有很多,有的老师可能会问演奏的乐器,也可能问作品速度或情感的表达,也可能是通过作品的聆听,在音乐其他要素方面提问。

问题的设计最好紧紧围绕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把教材研究好,自己要听、要分析,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提炼出这堂课切实具体的教学目标,然后围绕着目标设计问题,这样,整个教学环节就会变得自然流畅。教学过程、问题也有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达成目标的过程、实现目标的过程,这样,整个课堂就是有效的。所以,老师们一定要认真找感觉,通过聆听、体验、分析的方式,找到感觉,提炼目标,提出问题。

凡是比较好的课,基本上都会事先有好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如果这节课不成功,可能老师上课的时候心中就没数了,因为准备不足。准备不足可能有方法、时间,或其他的原因,但希望老师们面对这样一个教学领域的时候,首先要把交流的问题梳理好,这样才能使这个领域的教学得到比较大的提升。

其实,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质疑解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课堂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真正地深入进去。所以,关于中学教学领域当中的一些参与方式,如果在小学阶段,可能应该倡导老师们,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应该更多地设计活动,提倡一种动态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在参与过程当中,去聆听音乐。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能去唱主题,也可能是去画旋律线,还有就是用肢体参与,打击乐器参与,绘画参与,表演参与,模拟乐器演奏的形式,教师指着孩子,和乐队同时奏乐的形势,都是非常好的参与形式。老师们还能够创造出更多地,适合我们课堂教学的,带领孩子们很好地进入音乐的这种途径与手段。

根据老师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积累,在课堂上就是追求感受与欣赏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当我们了解了课程定位、课程内容后,就要关注到具体的实施,就是要关注如何在课堂上让教学逐渐深入到这样一个问题上来。在这个问题上,特别是最近两届全国优质课评比当中,还真出现不少。比较好的欣赏课教学,真的给大家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像第五届里面,小学一等奖获得者上的《大河之舞》,还有《我爱家乡的酒歌》,就让大家印象深刻,还有第六届的课,也有很多值得向老师们推荐的。

这几个课例都是通过不同方式的参与,把唱歌课(《我爱家乡的酒歌》)或欣赏课(《大河之舞》)上得比较成功,比较有效。它们都是建立在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基础上的,所以教学质量就体现出来了。另外,小学跟中学不同,小学可能根据孩子们心理、生理特点,如果让学生长时间坐在那个地方,他们是坐不住的,所以就必须有活动,必须要让他们动起来。例如用律动的方式、游戏的方式,或其他能够动起来的方式,加深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理解。这是由学段学生的心理体征、生理体征决定的。

不管用哪种方式,都希望老师们在组织这样一个领域的教学活动时,要全面考虑这些因素。这次课标修订里面关于感受与欣赏领域的教学内容设计,也做了一些增加调整,比如增加了民歌的数量,并要求学生背唱,各个学段背唱的曲目里,特别指出需要唱一首民歌或戏曲。

明确要求,京剧就被提出来了。我们马上要面对一套修订版的教材,那么,教材也会体现一些内容的变化,比如欣赏,要求你唱的,要求你背的,要求你听的。又如中学里面,增加了音乐剧,这些都是新加的东西。另外,在综合性艺术表演里面,也有一个新的东西,过去只知道律动、唱游、音乐游戏,那么这次又提到了儿童歌舞,在内容上进行了拓展。老师们在拿到新教材以后,都会从教材的变化里感受到课标内容的一些变化调整。

三、总结

这一讲我们把修订版教学领域当中的第一个领域,即“感受与欣赏”和大家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与解读。这里面涉及到一些老师教学实际当中会经常碰到的问题,在这里,我们结合课程标准,对老师教学实际的引领和要求,和大家进行了探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仔细地学习,特别是还要阅读课程标准的原文,在仔细深入的研究过程当中,我们还会提炼出很多,总结出更多地收获和体会。

最后,我们把这一个专题当中提到的几个问题再进行一个梳理。

第一个问题是学科课程定位与教学要求。在这里,我们把这一领域定位在“重要的基础”、“重要的学习领域”和“有效的途径”。其实,当我们明确了课程定位之后,老师心里就有底了。在培养听众的一个普通学校的音乐教室里,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手段,提高中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孩子们的音乐学习兴趣,最终落到提升普通公民的审美能力这样一个总目标上。具体怎么做,我们也给出了一些建议,老师们还可以创造性地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展。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聆听的一些具体方法和手段。面对聆听与讲解这一对矛盾,在听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怎么做,我们也给了很多建议。其实我们给大家的建议主要是教师关注音乐的问题。如果必须讲的时候,老师们要注意在什么时候讲,用什么方式讲,给孩子们一些提示。

第三个问题是聆听与记忆,我们后面会跟老师们谈到评价问题,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在音乐领域的学习内容方面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对于学校里面的学生,都是应知、应会、应达到的。那么,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孩子们通过感受与欣赏记住这些音乐,进入到音乐的深层学习当中去,这个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正要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老师们会考虑到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老师们在教学实践当中,面对9月份要和大家见面的新修订版普通学校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材的时候,对于欣赏内容,老师们可能要动脑筋。首先要把作品吃透,仔仔细细去聆听,然后好好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把课程理念真正贯穿、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这个时候老师可能就会考虑到更多的东西。在评价的时候,对学生还是要有一个检查,要有一个定量的评价。不只是一个过程、一个性质,它还要一个结果。看看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会了多少、掌握了多少、提升了多少,我们对学生还是有要求的。

第四个问题,就是“聆听与实践”的问题,也就是说如何让学生参与到聆听当中去,真正在欣赏。教学当中,老师们可以设计一些可操作的可行的适合学生的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欣赏方式。对于这一点,我们也给了很多教学建议。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和研究,相信大家在在这个领域里,可能会有更多的积累和自己的感受、体验。

第二篇:音乐课程教学实施与策略

音乐课程教学实施与策略——感受与欣赏

郑莉(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金亚文(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编委、资深编辑)前两讲我们对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以及课程目标这三大领域进行了分析,下面我们将对音乐课程内容与教学实施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新课标音乐课程内容的微调

(一)“鉴赏”改为“欣赏”

在2001版的《音乐课程标准》当中,课程内容包括四个学习的相关领域,分别是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在其实施的十年中,老师们也是围绕着这样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和引领课程的。

但是,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上有了一些调整。首先,就是把原来实验版课程标准中的“感受与鉴赏”调整为“感受与欣赏”。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这里面还是存在一些含义的。“欣赏”在辞海里面的意思是“怀着一种喜悦的心情,感受、体验美好的事物”。而“鉴赏”则是对照和比较,就不仅仅是怀着一种喜悦、美好的心情去领略和体验了。而且,鉴别和比较是更高、更进一个层次的赏析活动。把“鉴赏”回归为“欣赏”,就更切合、更准确地表达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到初中阶段在这个领域的学习内容。而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中使用的是“鉴赏”,可见“鉴赏”和“欣赏”还是有差别的,它体现了小学、初中、高中这三个学段在程度内容上的差异。这个改变可能有利于老师在这个领域上更好、更准确地进行教学,也有利于和高中课程的衔接。

原来老师们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当中,带领孩子欣赏作品的时候,可能更多强调的是心情的愉悦,从快乐的心情进入到感受音乐的程度,但是还没有进入到一个更深的层次研究、对照、比较作品。但现在在理解教学领域感受与欣赏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应该知道带着中小学生进行音乐欣赏与高中生在程度上有一个明显的差异。

(二)“创造”改为“编创”

“鉴赏”改为“欣赏”是关于学习领域的调整。除此以外,在创造领域也有一个微调,就是将创造当中的“即兴创造”调整为“即兴编创”,也是改了一个字。这里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创造”是比较宽泛、宏观的一个概念,而“编创”的针对性就很强,比较微观、清晰,具有指向性,小学生的活动就以编创为主;第二个意思,编创是由“编”到“创”,它体现了教育的有序性,把学习的顺序体现出来了。“编”相对容易些,然后再“创”,既使指向性更加清晰,同时又体现了音乐学习的顺序,也体现了孩子们的认知过程。在“创”之前,先对这个领域熟悉、了解,然后再循序渐进的发展,这就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

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因为学段跨度大,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必须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另外,“编创”的指向性更为具体,进一步明确了教学领域内容。

二、新课标音乐课程内容的解释

按照四个领域,我们对音乐课程内容进行逐个梳理。

(一)感受与欣赏

老师们首先要明确这个领域内容的定位和教学要求,就是在面对这样的课程内容教学时,首先要搞清楚这个领域的定位是什么、总的教学要求是什么。1.内容定位

2011版新课标在表述这个领域内容定位时,用了这样一段文字:“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这就是说,感受与欣赏领域是所有音乐学习领域的基础。这个提法跟原来的表述就不太一样,应该说是要求更高了。

对第一句话:“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原来老师们教学当中认为唱歌是重要领域(今天边远地区老师们依然这么认为)。事实上,唱歌过去表述为基本内容,感受与欣赏才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第二句话:“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基础”,这个提的很高,就是说其他领域的学习要建立在感受与欣赏的基础上,这是根据音乐学科的特征和性质决定的。音乐是听觉艺术、声音艺术,所有的音乐活动,包括聆听、歌唱、演奏、创造,都需要通过“听”的方式来进行。不是说完全靠听觉,但是听觉必须参与。比如唱歌,音高、节奏、音准都需要听觉来调整。一个人五音不全,其实不是嗓子、肌肉的问题,而是耳朵出了问题,听的不准,所以才唱出不准的声音。我们经常说,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善于聆听的耳朵,也就是良好的听觉。听觉的培养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有了良好的听觉,才有了音乐学习的基础。第三句话:“是这个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感受与欣赏”领域的教学载体就是大量的音乐作品,包括声乐、器乐。聆听大量的声音作品和器乐作品正是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多听才能熟悉,熟悉了以后才能喜欢,有情感,所以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多听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学生可欣赏的作品相对于可演唱或演奏的作品量要大得多,远远高于孩子们能够直接去演奏的作品。另外,由于学生演奏水平的局限,很多有内涵的作品学生是接触不到的。所以,今天把“感受与欣赏”的音乐学习提到“重要”、“基础”的层次上,还有“有效途径”的高度,可见它的重要性,老师们要把握好它的定位。2.教学要求

课标在“感受与欣赏”内容定位的后面,又写了一段关于这个领域的教学要求,也是三句话。

第一句话:“教学中应该首先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课标里明确提出了这个问题,欣赏音乐要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

第二句话:“要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与见解。”这是鼓励孩子们谈自己的感受。原来实验版课标里也有这句话,但是缺了两个字,即“表达”。这就要求仅让学生心里知道还不行,还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交流,能够表达出来,表达自己对音乐个性化、个人化的感受,并与同伴进行分享。

另外,当孩子们把内心的一些活动,表达出来,和同伴交流的时候,其实也是互相影响的过程,又能使学生确认自己的感受是否更贴近作品。

第三句话:“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今天的基础音乐教育培养的是听众,那么培养听众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就是聆听音乐,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音乐的习惯,逐渐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聆听音乐是终极目标,是一辈子的事。无论在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它都应该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不管将来是否以音乐为职业,我们都应该养成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成为一个音乐爱好者。良好的聆听音乐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件小事,一个人是不是能够爱好、欣赏、经常安安静静聆听一段音乐,甚至经常去音乐厅、歌剧院听音乐,观摩歌剧演出,代表着一个人的品位和素质。

比如,国外对中产阶级的定义不仅依据财富,除了你有房、有车、挣多少钱以外,还有一个要求标准,就是每周至少要听一到两次音乐会和歌剧,而且要求着正装,这是对艺术家的一种尊重和敬意。认认真真地走进剧场去听音乐会,也是一种生活质量,标志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所以,老师们还肩负着一个任务,就是帮助孩子们养成听音乐的习惯,并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积累,学会如何去欣赏音乐。

提到如何欣赏音乐,这就牵扯到“感受与欣赏”领域的教学问题了。课改十年以来,应该说在这个领域老师们创造了很多好的经验,也涌现出了很多好的课例。大致梳理一下,这十年围绕着这个领域教学,有很多研究成果。那么,老师们关注欣赏课怎样才能体现高质量是一个必然的现象。

在以聆听为背景、聆听为主的教学背景中,“感受与欣赏”已经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单纯的教育方法。它是一种教学研究,或者是教学实践,而不仅仅是一个方法问题,因为它体现了聆听与其他教学的关系。在研究2011版课标“感受与欣赏”领域时,老师们应该关注聆听与讲解的关系、聆听与记忆的关系、聆听与实践的关系、聆听与表达的关系。实际上,如果处理好了这些关系,我们感受与欣赏教学一定会提高一个台阶。(1)聆听与讲解的关系

举个例子,有一个初中学生,曾经给老师提了一个建议:“我们正在聆听乐曲的时候,请您不要讲解,我知道您是好心,但是你不知道我们的感觉有多难受。”这是孩子们的心里话,当然老师也是好心好意,在引领学生听,在解读音乐、解读内容,讲解这段表现什么、那段表现什么,但是却打断了学生听音乐的兴致。这个案例很典型,所以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就是孩子们在聆听音乐的时候,老师要不要讲,什么时候讲。有些老师认为,如果在学生聆听的过程中不说话,好像是失职,好像是没有认真备课。其实,在学生聆听音乐的时候,老师讲话会打断学生聆听的注意力。很多老师甚至会在学生欣赏音乐时滔滔不绝,而且说话的声音是压过音乐的。那么在这个时间,学生是听音乐还是听老师讲呢?如果注意听老师的提示,音乐就断了。所以,教师的语言是“金”,不要说那么多自己以及教参当中的理解,因为教师的理解不能代替学生的理解和感受。

另外,当今媒体发达,教育质量越来越高,很多孩子还在学习各种各样的乐器,他们的音乐修养并不差。因此,教师应该怎么引领孩子真正的聆听、感受,把握音乐的整体风格,进入到音乐本体操作,是老师们要认真思考的。

老师们在进行“感受与欣赏”教学的时候要“精讲”。精讲、少讲,总之是不能多讲,在非讲不可的时候,教师要考虑语言的精炼。一些老师在提示学生的时候,是不用语言的。比如李存老师,他的欣赏课上得是很精致的,他在上课的时候一直在指挥,用肢体语言提示学生注意听,并不打断学生,让学生一直跟着音乐走。所以,这个办法老师们可以采纳一下。

我们不赞成在教学过程中多讲话的理论依据就是音乐是一种直接经验,是一种音响艺术。直接经验意味着音乐具有不确定性、非语义性,具有不可指向性等一系列特点。老师过多的讲解,而且代替学生讲很多音乐本身的内容,这都是老师自己的理解,而不是学生的理解。所以,这会影响学生对音乐真正属于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我们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特的、个性化的音乐学习,这也是音乐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因此,音乐音响的非概念性就决定了老师不要讲太多,要引导学生直接面对音乐本身,让学生直接跟音乐交流,不要用过多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思考。尤其不要用过多文学的语言跟学生有交流,而要用音乐语言和孩子们进行交流。

但是,可能有些老师会问,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老师不讲,学生听不懂怎么办?根据音乐本身非语义的特征,它既然不是具象的,那么我们怎么来确定学生是否听懂了呢?这就涉及到一个理论问题。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提到过一个观点,叫做“音乐何须懂”。既然音乐是非语义性的,那么所谓“懂”,就要有一个参照物。比如是前人留下来的,比如参考书里的,还有一些书籍里面的解释,但这些解释都是每个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不能代替所有人的感受,那么也就不存在老师们说的学生不懂的问题了。

其次,不是说上课的时候,老师干脆就不讲话,要讲,但是讲什么、怎样讲,这也是一个问题。教师应该重点从文化的角度来解释音乐、阐释音乐、描述音乐,而不是作具体的解释。比如一段非标题器乐曲,老师解释内容,这是不好的。当时中国音乐教育杂志里边有一篇文章,是一位老师写给曹理老师的,就是关于听赏《空山鸟语》。这位老师做了一个活动,让学生听完以后,给这个作品取个名字,学生起的名就特别多,百花齐放,什么都有。当时有一个孩子,他取了一个名字叫“捉鸡”,很多孩子都在笑他,但这个同学自己还有解释。他说这只鸡从这儿跑到那儿,他追到那儿,然后鸡又跑到那儿,扑腾着翅膀,叫着,他就把音乐理解成这样,当时还进行了讨论。这个案例说明了一个道理,特别是这类器乐曲,这个男孩子是从农村转入北京来的,他的生活经验、音乐经验,就是这样的,所以他听的音响连起来就像一个老太太在院子里捉鸡,这个应该是可以理解的,这其实是适合了他对音乐的经验。

因此,我们单纯地评价“捉鸡”对了或错了,都是不可取的。音乐没有唯一标准,没有对错,这就是他的感受,他的体验,他的理解,他参与了,并通过音响分享到这样一个经验,就值得尊重,不要用一个标准答案去套、去框学生。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并不是什么也不讲,而是围绕音乐本身、外围的一些文化,一些大的背景进行描述,这样非但不干扰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还能够引发学生对这个作品独立的、深刻的思考。这些思考都是学生自己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

其实有的时候我们还需要考虑到,一个音乐作品在不同的情境下,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角度。有一个故事片,讲述了德国纳粹占领了多兰之后,两个德国军官进了小乡村里的一个小酒吧,酒吧里有几个乐手在演奏着抒情的音乐。他们让里面的女歌手唱一首德国的爱情歌曲,这个女歌手拒绝了,在几次的强迫之后,女歌手依然宁死不屈,那么这个时候本来抒情的音乐就变了性质,女歌手坚持不唱,一枪打过去,女歌手就倒在血泊里。然后,德国军官就让小提琴手用小提琴演奏这首德国作品,男青年也不服从,随之也倒下了。最后剩下一个老者,他用大提琴奏着哀婉、凄楚,带着哭泣感觉的旋律,但是整个音乐在那个特定背景下,已经完全变了。

所以这也说明音乐是流动过程中的音响,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感悟和诠释。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们的领悟。

除此以外,老师们还比较关心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在聆听音乐的时候,老师应该做什么。03年,首师大园丁班的韩影,她上小学课的时候,我就发现她是第一个在聆听音乐时,改变老师教学位置的人。她不是站在讲台后边或前边,而是选择了和学生坐在一起,和学生一起聆听。这样老师就没有交流的压力,更没有讲课的压力了,一方面老师也要听音乐,另一方面,老师认认真真的聆听,对孩子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影响,让所有的人都关注到音乐的音响。当问到韩影为什么会选则这样一种方式时,她说:“首先,我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听,那么我也要听。其次,坐在学生中间,更有利于观察学生在聆听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这是比较好的方式,另外就是李存的例子,多用肢体语言,用丰富的表情,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可以提示引领学生对作品的体验感受,而不是通过直白的语言去告诉他们。

园丁班在进行骨干教师培训的时候,吴斌老师说:“听李存老师上的那节《黄河》,我感动得热泪盈眶。我就带着园丁班的学生去听李老师的这节课,当时我在旁边摄像,我们感动得已经不是热泪盈眶了,而是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淌。而且不是一个人,我们当时一个班70个人,还有他们的学生,都是如此。李老师上课的时候,就像一个指挥家,双手一直挥动着,他好像指挥着所有的乐手,好像真的在演奏这个作品。他很少讲话,非要讲的时候,就在音乐音量小的时候,或者间歇的时候,提醒那么一点点,或者用动作来表示。”

“有一个地方,我们的眼泪都控制不住了,其实他一句话也没说,水深火热,劳苦大众,没有这种词,就是音乐的感染力。当音乐演奏到最高潮,出东方红主题的时候,李老师就把手势给了当时坐在后面合唱台上的那些音乐老师,潜台词就是,孩子们,你们没有这个经历,我们让后边的老师表现一下。当时70个人,男老师、女老师,齐声高唱„东方红,太阳升‟,歌声恰好和乐队的整体效果融在一起,把大家都给震撼了。”所以,打动听众的并不是语言,而是音乐本身。老师们要关注音乐本体,避免讲解过多音乐之外的东西。(2)聆听与记忆的关系

十年的教学,还出现了一个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除了聆听和讲解的观点,老师们还关注到聆听和记忆。这也是一个普遍性的教学关系,很多老师反映,学生听了作品,但记不住。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那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却没有给学生留下印象,很多音乐作品成了过耳之声?所以很多老师都在反思,怎样才能让学生记住,应该记住什么。

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音乐记忆的问题。我们都知道,音乐除了是听觉艺术以外,还是时间艺术。音乐不像绘画,它是流动的,是瞬间即逝的,所以记忆是音乐形成印象的一个必要条件。那么音乐作品的音响能够保留在记忆之中,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它需要对外界所有的音乐信号进行加工、编码、储存和提取等一系列的过程。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老师们必须要进行研究,研究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符合学生音乐记忆的规律,这是一个教学方法问题。

不是音响播出去了,就叫欣赏。老师在做欣赏课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动脑筋。我们看到过一些成功的欣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的作用。他们前期案头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另外采用了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就能够帮助学生对音乐的主题进行记忆。有时候,学生一节课下来能够记住数段音乐,有时候教师上完一节课,学生稀里糊涂什么都没留下。《名师大讲堂》中刘宏伟老师上的《苗岭早晨》,虽然是换班上课,但下课以后,学生往台下走时,全都在唱主题旋律,这说明他们记住了。总结一下,老师们在加强学生音乐记忆可以遵循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就是要引起学生对音乐注意。就是教师要关注学生有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审美心境,他对音乐音响是不是有了一个有效的注意,这是第一点前提。所以,老师要想办法,运用各种方法铺垫,创设情境,来解决学生的音乐注意问题。很多老师通过情境、语言、多媒体等方方面面,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音响上,是很正确的。

第三篇:音乐感受与欣赏

音乐感受与欣赏,表现,音乐与相关文化创造四个音乐教学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在教学中,应该将他们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全面的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并且要寻找一个共同的基础,如感受与欣赏,音乐表现里头包括唱歌和演奏,也包括相关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表现要素的感受和感知的培养,把这些音乐各个学习领域,有机的联合起来,就叫做一种核心的能力的培养。

音乐的表现要素非常丰富,学生在某个作品或在某一节课里是很难做到全面认识感受它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恰当的课型。在曲目安排上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难,而在对音乐要素的感受要求上,也应由易到难,由低到高。有的可以进行专题教学,如人声的分类及各种乐器的介绍等,这类教学一定要直观,例如,实物、挂图,有条件的学校可借助电脑多媒体声、像俱全的特点,对人声的分类及各种乐器进行全方位的介绍。但更多的音乐要素内容是交叉在一起的,并且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因此,在进行音乐表现要素的教学中,必须结合音乐实践和具体音乐作品,联系地思考它们,区别地认识它们,通过听辨、对比、选择、图解等方法,使学生对音乐表现要素有一个完整的体验。

第四篇:中学课程实施与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中学课程实施与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学的全体师生员工,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课程实施与教学工作作简要汇报。

一、课程实施百花齐放,硕果累累

1.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课程,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与音体美等课程,没有随意增减任何一门课程课时数的现象。同时,要求全体师生认真学习贯彻《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高度重视并认真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与音体美等课程。

2.学校成立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深挖课程资源和师资资源,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课程保障。如:地方课程,我们开设的有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人生规划、发明与设计等;学校课程,我校规划和开发了《书法》、《剪纸》、《养成教育》、《弟子规》、《廉政教育》等。

3.学校实施“1+1”工程。提倡、鼓励并支持教师在带好自己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能够胜任第二或更多课程。想尽一切办法,千方百计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全部按照《课程方案》要求配齐、配足各门课程专(兼)职教师。

4.配置先进设施,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充分发挥作用,培养综合素质。学校定时开放图书馆、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学生实验室、微机室,并开展学生读书征文活动、读书心得交流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校为每一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所有教室都配备了交互式白板,满足教与学的最大需要。学校健全理化生实验室使用规章制度,使每学期理化生实验开出率达100%,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成立舞蹈队、合唱队定期开展活动,培养同学们的兴趣、特长,发展他们的个性。

5.积极开展“家长登讲台”活动,聘请“有一技之长”、“有绝活”的家长走上讲台,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让他们把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带进课堂,展现给学生,拓宽学生的视野,近距离感受社会生产、生活的魅力,进行“家校合作、全面育人”教育模式的有效探索。

二、教学工作潜心专心,厚积薄发

(一)立足校本教研,创新活动方式,构筑合作成长平台

1.“说备同步,讲研一体”的教研平台

学校配置了3口教研集备活动室(配备白板),每学科每学期组织10——15节集备研讨课,每次活动第一节为课堂教学展示,另一节评课研讨,实现讲课和研讨一体化,上课评课力求突出课堂教学实效性和高效性原则,以构建具有学科特色、教师特色的高效课堂。平时的教研活动,以包科教干、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主持人、主备人,说课和备课实现同步进行,突出实效。

2.注重名师培养,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针对我校教师队伍人员多、师资力量不平衡这一现状,又鉴于我校省、市、县各级骨干教师数量相对较多这一优势,学校出台了“构建骨干教师群体,发挥骨干教师作用”的策略方案,提出了“明确任务,加压骨干”、“课堂示范,锻炼骨干”、“科学考评,激励骨干”、“培养典型,宣传骨干”的工作思路,并对每位骨干教师提出了“四个一”的具体要求:学校把每学期的第三周定为“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引领示范周”,每位骨干教师为同学科教师至少上一节示范课;每学期每位骨干教师要举办一次业务专题讲座;每位骨干教师必须承担一个县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每学期每位骨干教师至少要结对帮辅一位青年教师等。在此基础上,我校还以骨干教师为主体适时开展了一些全校性的校本教研活动,如2010年4月举办了由聂校

长执教、县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参加的“名师导教,学科联研”校本教研改革研讨会;利用暑假集中学习期间举办了“名师引领,经验共享”校本教研论坛等活动。借助这些平台,实现了优势教学资源的共享,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仅2010年,我校就有一位教师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一人在全国数学优质课评选中获二等奖,两人获省优质课评选一等奖,一人获三等奖。我校现有省特级教师两名,市级骨干教师、能手、新秀20名,市级兼职教研员6人,县级教学能手、新秀45名,今年又有两名教师参评省教学能手,县级以上骨干占专任教师40%。

(二)夯实级部管理,两线融合,立足实际,培优转差,开创教学管理特色。

初一级部主要“抓衔接,促习惯养成”; 初二级部主要“抓稳定,防学生分化”;初三级部主要“抓提升,确保学生升学”。

双线管理,即“教导处、年级组→教备组长→教师→学生”的学科管理线,“教导处、年级组→班级→班主任→学生”的班级管理线。双线管理融合,真正以生为本,落实到学生发展上,培优转差,实现大面积丰收。

学科线注重课堂常态化,积极开展系列课、优质课展示、教学研讨会、成绩分析会、教师论坛等活动;班级线注重学生习惯养成和窗口班级建设,积极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班级会商会、主题班会、才艺展示、竞赛、实践等活动。

(三)聚焦课堂,规范课堂,转变作风,务求实效,追求课堂的生活化、生命化、常态化。学校工作的核心,成功的教育在课堂,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师发展在课堂,管理秘诀在课堂,学校声誉在课堂。

1.课堂教学管理体现“底线加榜样”,“底线”是上好每一堂课,向45分钟要质量;“榜样”是凸显榜样的树立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引领和提升。

2.狠抓师生上课基本规范:教师无故缺课、上课迟到5分钟以上、上课不备课、不按课程表上课、上课早退等行为均视为教学事故;学生上课违规、违纪行为,也要严厉查处。教导处、级部将加大对课堂教学(含音体美信劳活)的检查力度,有问题未发现,视为失职。

3.认真落实“三五X”教学策略,深入开展系列课活动。

系列课的顺序为:骨干教师、教备组长的先行引领课→同学科同伴互助展示课→全校教学开放示范课→个性优质课堂展示课→校长、主任随堂听课。

4.业务校长、级部主任、包科教干、教备组长要沉下身子,深入课堂,从课堂中来,到课堂中去,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教导处、年级组要列出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务求实效,落到实处。

(四)加强常规管理,注重过程管理,鼓励创新,搞好精品展示。

从本学期开始,要求先周备课时,要体现电脑、白板使用,年龄偏大的教师可以继续使用纸质备课,年轻教师要使用电子备课和纸质简案,备好后发至教学管理平台或年级组,依据《**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及量化评估细则》,对教师教学常规进行系统的、细致的要求。每周五下午由年级组对教师的常规材料进行查评,教导处每月对教师的常规材料检查一次。

作业的布置要紧扣教学要求,精选内容,用好“同步”,分层布置,量要适中,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书写规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要做到及时批改,以便及时反馈,提倡全批、面批等批改形式。作业、试卷批改要细致,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讲评,督促学生认真纠错,并建立错题集,倡导使用具有针对性、鼓励性、指导性的作业批语。

教导处、年级组、教研室在学期末组织包学科教干、教研组长及部分骨干教师对本学期教师常规进行评比、表彰、奖励,各级部设优质备课、特色备课、优质常规、特色常规各十名。

(五)以生为本,德育为先,狠抓学生习惯养成。

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教师、班级),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真正给学生以信任、理解、宽容、机会,兵教兵,官教兵、兵教官,学生会给你无法预设、超乎寻常的精彩。

“没有道德的教育是一种罪恶。”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表示,教育的本质是引领人的灵魂,激发人的善性。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习惯养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人规范和生活、学习习惯,终生受益。先成人后成才,快乐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我校每年新生入校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常规教育和队列队形训练,并上好《开学第一课》,从学生入学抓起,“要求(内化为)→习惯,习惯(升华为)→素质,素质(沉淀成)→文化”,力求“从日常行为规范”到“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

(六)关心教师发展,通过培训学习、自身努力、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融入共同体,在模仿中成长,在创新中成功。

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支点,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没有学生的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发展;我们并不缺乏好老师,我们缺乏对老师的关注、帮助和提升,我们缺乏对有潜力的好教师的培养、引领和提升。所以把教师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关怀当做学校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教师的专业阅读,专业写作(经验、反思、案例、随笔等),逐步提炼、升华出自己的教育理念;通过骨干示范、专家引领,坚持与更多的智者同行,站在智者的肩膀上、站在集体的肩膀上,站在自己的肩膀上,行进在通往名师的大道上。

(七)改善(课堂、教师、学生)评价体系,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

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甄别,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促进发展。因此正确分析和处理分数能够促进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能够更科学、更合理地评价和激励老师。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以离均率和提高率来评价学生和教师。这样评价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纵向比较,也就是与自己竞争,淡化分数。同时,也要求我们老师不仅要看分数,更要看到分数背后孩子们所付出的努力。因为关注孩子的努力就是关注了他们的发展,关注了生命。只有我们评价的落脚点放在关注学生的发展上,我们的评价才真正地回归到了教育的本质,这样的评价才更富有理性。

第五篇:课程实施与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孙寺中学课程实施与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孙寺中学的全体师生员工,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课程实施与教学工作作简要汇报。

一、课程实施百花齐放,硕果累累

1.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课程,尤其是地方课程与音体美等课程,没有随意增减任何一门课程课时数的现象。同时,要求全体师生认真学习贯彻《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认真上好地方课程与音体美等课程。2.学校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制定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深挖课程资源和师资资源,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课程保障。如:地方课程,我们开设的有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人生规划等;学校课程,我校规划和开发了《文明礼仪》、《习字》、《可爱的家乡-----孙寺》等。

3.学校实施“1+1”工程。提倡、鼓励并支持教师在带好自己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能够胜任第二或更多课程。全部按照《课程方案》要求配齐、配足各门课程专(兼)职教师。

4.配置先进设施,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充分发挥作用,培养综合素质。学校定时开放图书馆、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学生实验室、微机室,并开展学生读书征文活动、读书心得交流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校为所有教室都配备了交互式白板,满足教与学的最大需要。学校健全理化生实验室使用规章制度,使每学期理化生实验开出率达100%,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成立舞蹈队、合唱队定期开展活动,培养同学们的兴趣、特长,发展他们的个性。

5.积极开展“家长登讲台”活动,聘请“有一技之长”、“有绝活”的家长走上讲台,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让他们把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带进课堂,展现给学生,拓宽学生的视野,近距离感受社会生产、生活的魅力,进行“家校合作、全面育人”教育模式的有效探索。

二、教学工作潜心专心,厚积薄发

(一)立足校本教研,创新活动方式,构筑合作成长平台

1.“说备同步,讲研一体”的教研平台 学校配置了3口教研集备活动室(配备白板),每学科每学期组织10——15节集备研讨课,每次活动第一节为课堂教学展示,另一节评课研讨,实现讲课和研讨一体化,上课评课力求突出课堂教学实效性和高效性原则,以构建具有学科特色、教师特色的高效课堂。平时的教研活动,以包科教干、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主持人、主备人,说课和备课实现同步进行,突出实效。2.注重名师培养,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针对我校教师队伍人员多、师资力量不平衡这一现状,又鉴于我校市、县各级骨干教师数量相对较多这一优势,学校出台了“构建骨干教师群体,发挥骨干教师作用”的策略方案,提出了“明确任务,加压骨干”、“课堂示范,锻炼骨干”、“科学考评,激励骨干”、“培养典型,宣传骨干”的工作思路,并对每位骨干教师提出了“四个一”的具体要求:学校把每学期的第三周定为“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引领示范周”,每位骨干教师为同学科教师至少上一节示范课;每学期每位骨干教师要举办一次业务专题讲座;每位骨干教师必须承担一个县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每学期每位骨干教师至少要结对帮辅一位青年教师等。在此基础上,我校还以骨干教师为主体适时开展了一些全校性教研活动,邀请县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参加的“名师导教,学科联研”校本教研改革研讨会;利用暑假集中学习期间举办了“名师引领,经验共享”校本教研论坛等活动。借助这些平台,实现了优势教学资源的共享,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夯实级部管理,两线融合,立足实际,培优转差,开创教学管理特色。初一级部主要“抓衔接,促习惯养成”; 初二级部主要“抓稳定,防学生分化”;初三级部主要“抓提升,确保学生升学”。双线管理,即“教导处、年级组→教备组长→教师→学生”的学科管理线,“教导处、年级组→班级→班主任→学生”的班级管理线。双线管理融合,真正以生为本,落实到学生发展上,培优转差,实现大面积丰收。学科线注重课堂常态化,积极开展系列课、优质课展示、教学研讨会、成绩分析会、教师论坛等活动;班级线注重学生习惯养成和窗口班级建设,积极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主题班会、才艺展示、竞赛、实践等活动。

(三)聚焦课堂,规范课堂,转变作风,务求实效,追求课堂的生活化、生命化、常态化。成功的教育在课堂,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师发展在课堂,管理秘诀在课堂,学校声誉在课堂。

1.课堂教学管理体现“底线加榜样”,“底线”是上好每一堂课,向45分钟要质量;“榜样”是凸显榜样的树立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引领和提升。2.狠抓师生上课基本规范:教师无故缺课、上课迟到5分钟以上、上课不备课、不按课程表上课、上课早退等行为均视为教学事故;学生上课违规、违纪行为,也要严厉查处。教导处、级部将加大对课堂教学(含音体美信、劳、活)的检查力度,有问题未发现,视为失职。

3.深入开展了听评系课列活动。听评课系列活动的顺序为:骨干教师、教备组长的先行引领课→同学科同伴互助展示课→全校教学开放示范课→个性优质课堂展示课→校长、主任随堂听课。

4.业务校长、级部主任、包科教干、教备组长要沉下身子,深入课堂,从课堂中来,到课堂中去,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教导处、年级组要列出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务求实效,落到实处。

(四)加强常规管理,注重过程管理,鼓励创新,搞好精品展示。从本学期开始,要求先周备课时,要体现电脑、白板使用,年龄偏大的教师可以继续使用纸质备课,年轻教师要使用电子备课和纸质简案,依据《孙寺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及量化评估细则》,对教师教学常规进行系统的、细致的要求。每周五下午由年级组对教师的常规材料进行查评,教导处每月对教师的常规材料检查一次。作业的布置要紧扣教学要求,精选内容,用好“同步”,分层布置,量要适中,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书写规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要做到及时批改,以便及时反馈,提倡全批、面批等批改形式。作业、试卷批改要细致,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讲评,督促学生认真纠错,并建立错题集,倡导使用具有针对性、鼓励性、指导性的作业批语。教导处、年级组、教研室在学期末组织包学科教干、教研组长及部分骨干教师对本学期教师常规进行评比、表彰、奖励,各级部设优质备课、特色备课、优质常规、特色常规各十名。

(五)以生为本,德育为先,狠抓学生习惯养成。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教师、班级),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真正给学生以信任、理解、宽容、机会。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习惯养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人规范和生活、学习习惯,终生受益。先成人后成才,快乐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我校每年新生入校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常规教育,并上好《开学第一课》,从学生入学抓起,“要求(内化为)→习惯,习惯(升华为)→素质,素质(沉淀成)→文化”,力求“从日常行为规范”到“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

(六)关心教师发展,通过培训学习、自身努力、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融入共同体,在模仿中成长,在创新中成功。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支点,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没有学生的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发展;我们并不缺乏好老师,我们缺乏对老师的关注、帮助和提升,我们缺乏对有潜力的好教师的培养、引领和提升。所以把教师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关怀当作学校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教师的专业阅读,专业写作(经验、反思、案例、随笔等),逐步提炼、升华出自己的教育理念;通过骨干示范、专家引领,坚持与更多的智者同行,站在智者的肩膀上、站在集体的肩膀上,站在自己的肩膀上,行进在通往名师的大道上。

(七)改善(课堂、教师、学生)评价体系,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甄别,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促进发展。因此正确分析和处理分数能够促进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能够更科学、更合理地评价和激励老师。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以离均率和提高率来评价学生和教师。这样评价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纵向比较,也就是与自己竞争,淡化分数。同时,也要求我们老师不仅要看分数,更要看到分数背后孩子们所付出的努力。因为关注孩子的努力就是关注了他们的发展,关注了生命。只有我们评价的落脚点放在关注学生的发展上,我们的评价才真正地回归到了教育的本质,这样的评价才更富有理性。

下载专题讲座音乐课程教学实施与策略——感受与欣赏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专题讲座音乐课程教学实施与策略——感受与欣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本课程实施与学校特色建设策略

    校本课程实施与学校特色建设的策略之我见 旧城小学郭海侠 在以“节日民俗”“文明礼仪”为载体的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以及少先队、学科主题活动为渠道的前期实践研究中,我们......

    13课程实施与教学工作汇报(合集5篇)

    莒南县涝坡中学迎接市课程实施水平与教学工作评估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我校现有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10人,教职工114人。近年来,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教研室的......

    课程与教学论第四章课程实施与评价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课程实施与评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课程计划落到实处的关键环节是 A.课程评价B.课程实施C.课程目标D.课程编制 答案:B 2.哪一个不是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A.创生取......

    课程教学实施与考核方案模版-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课程教学实施与考核方案(PMIS) 课程名称: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系别:经管系 任课教师:王恩任课班级:物流1001/1002 本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4学分,课程总评成绩=课堂......

    高中生物学课程实施与教学方式变革探究

    高中生物学课程实施与教学方式变革探究高中生物学课程改革关键:实现以“双基”为导向到以“生物科学素养”为导向、以探究式教学为特点的转变。双基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生......

    学段课程实施与教学发展自评报告

    学段课程实施与教学发展自评报告 肇州县实验高中 根据市教育学院和县教育局关于视导视察工作的总体部署,我校已就本学段的课程实施与教学发展情况进行了自评,现将自评情况详......

    学段课程实施与教学发展自评报告

    学段课程实施与教学发展自评报告 肇州县实验高中 1 根据市教育学院和县教育局关于视导视察工作的总体部署,我校已就本学段的课程实施与教学发展情况进行了自评,现将自评情况......

    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与教学发展自评报告

    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与教学发展自评报告 蔡海龙 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多媒体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计算机的使用能力逐渐成为衡量学生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