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问题与策略研究讲座稿.doc(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04:1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语文教学问题与策略研究讲座稿.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语文教学问题与策略研究讲座稿.doc》。

第一篇:初中语文教学问题与策略研究讲座稿.doc

初中语文教学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讲座稿

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汉字经过了六千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旦,日字下面一横表示地,显, 日字下面一个业字,表示地上有茂密的树木,太阳已经上树梢了,太明显了;好字,有子有女及为好。教字中的孝是教书育人的开始;有字手下有肉,不会挨饿。噪字表示树上有许多小鸟叽叽喳喳的乱叫。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部,正所谓人生识字聪明始,汉字与人的发展关系之重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小学生应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字会写。而低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识字量占小学阶段60%,平均每学期大约要认识500个左右的汉字,所以,低段的识字教学尤为重要。

一、识字效果不理想。

有研究学者曾对北京一所中等水平的小学的3个毕业班进行了一次汉字常用字测试,测试内容选自国家规定的小学生必须掌握的2500个常用汉字,其结果表明:学生平均错误率为24.97%,最好者错误率为8.9%,最差者错误率为57-4%,平均识字量为1876个,最好者2278个,最差者1065个,可以说,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对大学本科一二年级学生语文能力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是目前大学生在语文能力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该调查从1988年9月国家语委制定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选9个高频度字和1个表外高频度字,组成5个词,请调查对象为这些词注音,可以考证该人群对常用汉字的认读能力,结果显示:全部真确标注3-5个字的占41%,仅仅表对2个字占2%,关于错别字的问题,调查数据显示,35%的大学生经常写错别字,70%的学生对外界错字不敏感。

二、学生在识字写字方面存在问题:

1是形近字读错写错,如“坚”与“竖”,“陪”和“部”等。2是同音字模糊,如“慕”、“墓”“幕”。而像“辩”、“ 辨”、“ 辫”误用率则更高。3是多音字混淆,如“埋”读音有“mai”“man”两个,有学生将埋怨一词中的埋注成mai。4是多笔少画严重,如将“吟”右边写成了“令”等。5是书写潦草。

三、学生问题根源在教师

六重六轻现象:1是重老师的教,请学生的学,2是重字音认读,轻形意整合;3是重单个识字,轻相互联系;4是重机械识记,轻兴趣激发;5是重识字教学,轻写字教学;6是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拓展。

四、继承识字教学对的传统

五、1、分散识字;2集中识字;3注音识字;4字族文识字;5字理识字;6韵语识字;7诵读识字;8经典识字;9中华字经识字。

六、遵循汉字的规律

七、形声字:左行右声;右行左声;上行下声;下行上声;外形内声;内行外声。

八、识字方法:

1、联想识字,如笔,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毛做的。

2、归类识字法:如:树,松,柏、杨、植,都是木字旁。

3、编儿歌识字。4去部件识字;5猜字谜识字;6游戏识字。

九、拓展识字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素材,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只有把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才能认识识字的的意义,促进他们更加主动地识字。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讷河四中

汪冰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培养应主要在课堂上解决。因此,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是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教学有效性”的理念也是在此基础上提出来的。语文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表现,即学生能否在语文课堂上,积极主动地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尽可能的获取最大的收获。

但受传统知识本位、考试本位的影响,当前语文教学尽管改革不断深化,课堂的人文性有所加强,但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效率低下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变革,“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课堂教学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教师问题意识偏弱,反思意识有待强化。在一种取向于功利,止步于文化的教学生态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机制仍然缺失,语文学科的特色难以凸现。因此有必要启动此项研究工作。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有效教学”:是指为了提高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现代教学理念与行为,本课题所讨论的“有效教学”侧重于教学行为的范畴。所谓“有效”侧重指单位时间内学生素养在课程标准意义上获得的发展与进步。其相关标准如下:

●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师目中有“人”,教学有对象意识,能因材施教;有“全人”概念,教学旨在努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和谐发展。

●关注教学效益,教学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学目标尽可能具体明确,其达成度力求能够检测,以体现教学效益的优劣;反对简单的量化和过于量化。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使教学能成为真正发展学生思考和激发儿童智力活动的教学。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观:自觉地围绕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着眼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发展学生的潜能,变教会为学会,变学会为会学,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本课题所强调的“有效语文课堂教学”,要求课堂教学行为能够体现正确的学科价值取向和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单位时间内学生素养在课程标准意义上获得的发展与进步。

3、明确课堂主要教学行为、辅导教学行为的确立,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以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同步协调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重点研究:(1)指课堂基本教学策略的确立和方法的选择,如平等对话、探究学习等;(2)课堂主要教学行为、辅导教学行为的确立,如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等;(3)还包括教学信息的传输,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时间的分配等。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兼用综合调查法、文献检索法、个案研究法等。

1、文献检索法。综合运用各种路径(文件、会议、报刊、网络、考察等)关注影响语文教学因素的存在及其变化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及时了解最新语文课堂教改相关成果的内涵和得失;深入研究并最大限度地把握与本课题相关的教学原理和理论,提升研究的理论层次。

2、综合调查法。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问卷、座谈等),有计划、分阶段地展开课堂教学效益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征求良好的课堂教学

策略。

3、实验总结法。通过上课、听课,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提升理论,为研究提供经验。

七、研究步骤和过程

本课题预定用一年时间完成。研究步骤分为:

设计申报阶段(2009年4月—2009年7月)前期实施阶段(2009年8月—2010年4月): 后期实施阶段(2010年5月—2011年4月)总结鉴定阶段(2011年5月—2011年7月)第一阶段:申报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2月)

1、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教学经验,进行课题选题并分析制定具体的课题研究方案。

2、选好课题,填写个人课题申报表进行课题申报。第二阶段:前期实施阶段(2010年1月—2010年4月)

1、此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立足课堂、反复修改教学设计、注重课堂生成资源的充分利用在研究的过程不断进行总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2、设计课题调查问卷,收集、整理、分析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与有经验的老教师一起研讨,多听他们的课、学习他们在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一年来,校内、校外共听课近一百节。有效地丰富了自己的课堂教学,使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三阶段:后期实施阶段(2010年5月—2011年4月)

1、阅读教育专著、杂志:《语文新课程标准》、《怎样教得精彩》、《讲语文》、《有效教学法》、《做最好的老师》、《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研究》等,撰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和论文。

2、通过教学过程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撰写教学案例。第四阶段:总结鉴定阶段(2011年5月—2011年7月)

1、做好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总结经验。

2、完成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并提出结题申请。

八、课题研究成果

经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总结反思,自己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有了显著提升,通过研究总结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完成了预期目标,取得了以下成果:

(一)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探索,撰写了教学心得《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教学理念科学——语文课堂有效的前提

充分认识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的核心目标,关注学生的独特性,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实施师生互动、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一种平等交流、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能以新的人才观、学习观、新的教学观作为指导,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课堂设计。

2.教学方法科学——语文课堂有效的关键

没有不想教好学生的老师,可总有学不好的学生。因此,教师不仅要有科学的教学理念,满腔的教学热情,高度的教学责任感,更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1)教学目标简明(2)站在学生角度备课(3)兴趣贯穿始终

(4)教学语言艺术(5)讲学时间分配合理(6)教学信息传输科学 这些科学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探索的教育目的。

(二)为了课题研究需要,阅读了大量书籍,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撰写了《有效教学法》、读书笔记;及教学论文《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效语文课堂教学之策略》;教学案例《高效课堂应有怎样的课堂氛围》等。

(三)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不断的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现在所执教的课堂不再是死气沉沉教师一人“天下”的现象,而是师生平等、气氛和谐的高效课堂。课堂教学行为能够体现正确的学科价值取向和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单位时间内学生素养在课程标准意义上获得了发展与进步。真正实现了课堂“优质高效”,能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同步协调发展。

九、课题研究反思:

通过一年的研究,不断的探索努力,在研究中体验着成功的喜悦,同时对课堂教学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1)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表现,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尽可能的获取最大的收获。

(2)以新的人才观、新的学习观、新的教学观作为指导,课堂教学还有多少更有效的课堂设计。(3)课题研究的成果怎样推广,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近年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在不断进步,新课程理念得到明显体现,譬如,学生的自主学习、讨论问题、动手活动机会比以前多了,也不乏精彩的课堂教学,令人赞赏。但是,仍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1.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有意或无意)仍沿袭传统的“教师中心论”、“传道、授业、解惑”,不注重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不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来看,采取填鸭式的“满堂灌”,使得学生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语文知识。这种现象虽然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有所改观,但是,他的共性和普遍性还是显而易见的。年龄愈大的教师这种现象愈突出,地理位置愈偏远、学校规模愈小的学校问题愈严重。

2.过分重视人文性,在对作者的情感、课文的态度和价值观、审美教育方面讲得多,甚至分析很到位;而对语文的工具性比较轻视,淡化了基本的语言训练。表现的形式是:学生对文本朗读不足,语文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不够,教师分析讲解多,学生质疑问难少。学生学到的东西都是教师准备好的、标准的、“步调一致”的“参考答案”。因而,导致学生基础薄弱,只记住了一些已有定论的答案,分析问题的技能欠缺,举一反三的能力不足。

3.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接受新课程理念熏陶后,分组学习讨论、学生表演、比赛等活动形式常常能在课堂教学中见到,但仔细观察后会发现,这些活动大多属于花架子、走过场,一时热闹而已,不能与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学生的真正需求这些实质性东西相联系。

4.重视知识传授的结果,忽视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过程。这主要表现在对考试分数的追求上,只要学生能取得高分,不管这种教法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都是好教法,都是值得推广的。单调刻板的答案背诵、大题量作业练习这一方法得到了多数人的推崇。

5.教学形式单一,仅限于课堂教学一种形式。课外阅读、社会实践等综合性活动被当做“语文课”来上,这些“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也表现为不是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是为对付考试。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真实贯彻新课程理念,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必须采取得力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好上述问题。

1.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维、大胆质疑、积极探究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学生为本,放弃那种高高在上,令学生敬畏三分的“师长”架子,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相处的地位,以朋友谈心式的语气带领学生探究问题。“亲其师,信其道”的古训值得我们深刻领会,如能真正落实在语文教学的实际行动中,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科性质和地位作了明确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今天,重温这些话语,我们应该有所领悟,让学生会学习语文,能够运用语文是语文课教学的根本,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是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我们一定要注重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让语文课更像“语文”。

3.从备课内容和方式上进行本质性改革。新课程语文教学观要求教师备课从学生自学开始,注重学法的指导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学;把语文的文本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阅读、思考,找出疑点,发表见解。教学过程设计要由原来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向教师积极启发诱导,学生主动获取探究的过程转变,努力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新机制。现在,让我们对备课做一个重新定位:教案只是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的结果,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一种预设,而组织教学时要因时而动,因人而异,避免按部就班,死板硬套。教师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教学活动能不能让所有学生都方便学、乐意学,教师将要呈现给学生的东西必须是经过精心选择、最适合学生接受的,起步是简单的和能激发学生兴趣与求知欲望的。这样的标准实际上更高,对教师备课要求更苛刻,不经过充分准备是难以上好本节课的。

4.优化教学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新型语文课堂教学方式一个重要特征是,教师是生命的“牧者”,是学生学习动力的发动者和学习空间的创造者。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本的动态过程,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实验、表演等,过去那种形式主义的教师“灌”,学生“喝”的单向交流方式或者教师问,学生答的双向交流方式获得实质性转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使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学生思维的火花飞扬四射,课堂教学顿时成为了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过程。

新课程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适应了学生的多边交往需要,为学生个体的发展、个性的张扬提供了更广阔自由的空间,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在小组中得到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小组内优势互补,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但这种形式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和指导,教师要尽可能做到“不见自我”,不越俎代庖。特别是起步阶段,教师必须从一点一滴手把手教导,让学生有兴趣、懂方法、忠诚交流、友谊合作,成熟后逐步提高质量和效益。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课程语文课虽无定法,但却需要讲究教学方法。启发式是我们组织教学的总原则和出发点。语文界前辈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真正掌握一种教学法的教师,他是会随机应变的,他的教室里是生气勃勃的。随机应变是个人经验的积淀和素养高低的真实体现,是“有心人”劳动成果的最佳展示。如果说对语文课有什么统一要求的话,那就是“活”、“实”。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1)组织辨论会、朗诵会、新闻报道会、口头作文会、集锦会、非常6﹢1、快乐大本营、才艺展示会等等。通过这些丰富有趣的活动,可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使他们快乐思考,主动思考,有效思考;语文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特点也体现得更充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生成的新认识和看法会更多,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2)自编、自导课本剧。语文教材为了适应学生情感和认知的需要,常常编排一些有趣的内容,可以在进行课后练习时组织学生合作编排短剧,通过分角色表演以加深学生们的体验。对于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来说,他们不甘于对原文的简单再现,而是进行了大胆的想象,能够设计出很多与剧情有关的道具、动作、神态、语言等,生动活泼的表演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开发。

(3)设立课外阅读课。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除了组织学生认真学好课本知识外,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甚至广告、社区宣传栏等都可以成为他们阅读的对象。为了不增加学生负担,使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教师可以利用自习课,或每周安排1节课,让学生自由阅读,或开展读书展评活动,介绍自己读过的书的内容,谈读后的感想以及自己的评论,还可以回答同学的提问。这样学生读书时就比较认真,不仅读,而且能深入思考。学生的知识面、读写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也会不断得到升华。

于漪老师说过“语文教师教了多少年语文都是新教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教学将呈现一派生机机勃勃的景象,更新鲜的东西也有待我们学习和接受。

第四篇: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要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提升初中生的课堂活跃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切实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对此,语文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轻松的语文课堂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新能力,提升初中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1-00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1.027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传统语文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初中生对语文知识的需求,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没有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构建开放性的课堂,全面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工作中应该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提高教师执教能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浅谈几点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构建高效学习氛围,深入钻研语文教材

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欣赏学生,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构建高效、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要深入研究语文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语文知识,把握各知识点的深浅度,根据初中生的实?H情况设计教学方案,优化教学过程。比如,初中语文《春》这篇课文的教学难点是揣摩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体会语言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根据文章中描绘春天景色十分详细的特点,我利用各种条件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初中生思考与春天有关的诗词,调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更好地体验感悟语文知识。接下来以阅读为主,研究课文的语言特点和写作构思等,让学生从中学习优秀的写作手法,提高学习效率。最后,我带领学生共同研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学习作者巧妙点题、揭示主旨、升华主题的用法,品味文中传神的语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初中语文教学只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对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的传授,向初中生渗透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网络辅助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辅助语文教学,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信息资源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改变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但是,在运用多媒体时必须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避免多媒体泛滥成灾的现象,并不是任何课堂教学都适合运用多媒体。比如,初中语文《苏州园林》是一篇准确把握事物特征的说明文。教学时,教师应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特点和语言特色。因此,我首先给学生播放介绍苏州园林的视频,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欣赏苏州园林的画面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我在多媒体课件中给学生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并配上文字介绍,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并进一步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爱国情感。在学习完本课以后,我组织学生观看有关苏州园林的电视专题片,加深学生对苏州园林的印象,满足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欲,达成教学目标。

三、开展多样课堂活动,有效服务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初中语文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索,并在探索中增长知识、增强能力,使课堂活动更好的服务语文教学。比如,教学初中语文《敬畏自然》这篇课文时,我组织了一场演讲比赛,请初中生谈谈如何将“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变成具体行动,并请初中生拟一句环保公益广告语,向人们发出呼吁。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氛围热烈。通过演讲,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也增进了学生对自然的认识,为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奠定了基础。

四、实施鼓励评价机制,提高课堂互动质量

良好的课堂评价机制有利于提高课堂互动的质量,改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实施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机制,注重课堂语言表达,为学生提供探究和创新的机会。比如在说明文的写作教学中,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写出的作文条理清晰,主旨鲜明,文章引人入胜,凸显出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会激励他们继续拓展写作水平,多阅读优秀的课外文学作品,养成良好的写作素养。但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弱,对说明文的写作技巧掌握不透彻,写作时文思枯竭,硬拼强凑,写作质量差。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不会直接批评他们,而是转变方式,培养兴趣,激励他们平时多写读书笔记,遇到优美的句子要及时摘抄下来,为他们以后的写作提供帮助。时代在前进,教育在发展,初中语文教师要充满激情,以身作则,用自己乐观的情绪感染学生,与初中生保持积极的互动,避免千篇一律的评价方式,善于进行教学反思和经验总结,才能提高教学实效。

总而言之,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语文教师和学生长期进行实践探索,找到最佳的教学方式。如今,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了一个战略问题。我们应该抛开应试教育和形式主义的束缚,真正发挥出语文课堂的教育意义,为初中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而且,语文教师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把握实际学情,挖掘初中生的潜力,使语文课堂呈现温馨和谐的景象,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雷艳仪.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讨[J].语文学刊(教育版),2012(5).[2] 张巧梅.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J].祖国,2017(20).[3] 李碧金.关于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5(31).

第五篇: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 问题及应对策略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在人们的知识结构中起着地基的作用,也是获得情感、陶冶情操最直接最有效的通道。殊不知,教学目标与教学手段、评价措施的矛盾,应付了考试却丢掉了语文本身的意义。

一、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与教学手段、评价措施的矛盾。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多年来升学考试指挥棒的约束和压力。语文教学在实践过程中新课标的要求被广大教师抛之脑后。常规的语文教学还是紧紧围绕着升学考试展开,学生学习语文的目标也紧紧锁定在考试中。

从评价的角度来讲。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但是,目前对语文教学的评价形式单一而简单,最后的量性评价一锤定音,严重挫伤了语文教师教学和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材安排顺序被肆意打乱。

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来说,“文言文——说明文——散文”的模式基本在农村初级中学通用,两个单元的文言文结束后,又开始两个单元说明文的学习,最后才是散文。我们认为,这样既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极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学习的过程,应该是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过程。

从学生角度讲,文言文难、枯燥,拿文言文开篇的目的无非是让学生认识其重要性并一次性把它们讲完,留有大量时间进行复习背诵。宏观的讲,这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的长期兴趣。再者,就算你讲的再生动,再有启发性,也逃不了背诵记忆的套路,一开始就强调学生背诵的能力,反而会弱化学生动脑动手的探索实践能力。

3.挑拣重点篇目讲解,非重点只讲生字词而忽略文章内容。

为了在短时间内最高效地把知识点讲解给学生,给他们留有复习的时间,很多老师学期伊始就圈定了本学期要重点、花大力气讲解的篇目,大致一个单元一到两篇。挑拣重点篇目而忽略自读篇目不仅不符合科学的认知规律,还让学生失去了很好地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机会。有条件的话最好能给学生上几堂多媒体课,带他们走进石拱桥的匠心独运、感受苏州园林的自然天成、体味故宫博物院的文化精髓、感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内蕴含的古人的思想结晶。不要小看这一次次的积累,对于好奇心强的初中生来说,这些感官知识的积累恰恰能极大程度的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4.照搬照抄教参,缺乏创造性。

参考教参固然是上好一堂课的必经之路,可加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比照搬照抄来得更有效。拿朱老先生的《背影》一文来说,绝大部分的教参上都只说了一条线索——父亲的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反映了父亲对“我”深挚的爱。其实,细细参读教材不难发现,其实文中还有另一条重要的线索——儿子的眼泪。通过儿子的眼泪与父亲背影的遥相呼应,不仅表现了一个伟大无私的父亲对少不知事的儿子深挚的爱,还一步步表现了这个从小没吃过苦被父亲宠坏了的孩子对父亲的理解和感激。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固然是想要学生知道父亲的爱,可我以为当下的学生,缺乏的能力并不是不知道被爱,而是缺乏理解这种爱和爱别人的能力。另外,朱老先生在文章最后还暗含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人生遗憾。这样一篇意蕴深刻的文章,处处有亮点,句句有智慧。我们又怎能局限于教参中那一点东西呢?结合当下学生实际,给学生来一堂生动的爱的教育,无非是这一课能够达到的效果。

5.模式化教学严重。

对应试教育的精深研究,不仅书店里出现了很多各种题型答题套路的书,我们广大语文老师们也乐此不彼地总结着每一种知识点的“公式”。不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老师们让学生背答题模式,背着背着,做题的时候如履薄冰,不敢想不敢发散,我们的语文,不仅没有成为启发思维的人文学科,反而成了限制思维的刽子手。

二、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是解决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关键

1.解决目标与实践、评价的矛盾。

现行的终结性量化性评价严重的影响语文教学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是严重的影响着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改革评价制度是语文教学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所在,更是通过语文教学质量的核心。改革评价制度还是学生语文学习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良好健康成长的关键要素之一。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要解决语文教学目标与实践、评价的矛盾,就要从改革评价的手段上入手。

2.新课标要求要落到实处。

要加强对语文老师的思想教育和业务能力培训,相关部门多开展一些教育教学研讨会,把培训的面积铺开,让广大语文老师都能亲自体会好课堂的魅力。其次,试着改变语文教学成绩评价机制,分数显然是导致老师们模式化教学的罪魁祸首,把语文这门课从分数的牢笼里解脱出来,采取语文知识竞赛、口头表达测试、写作能力考验等方式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3.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以学生长远发展为目的。

在树立高尚教育理念的同时,语文老师们还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知识在不断更新,如果我们在自己构建的知识王国里固步自封,只会被时代抛弃,更何况我们是引领学生走向未来的领头人。阅读、上网、多接触社会、多实践生活等都是很好的提高自身的方法。由于教师这一行业的特殊性,我们接触到的人和事都比较局限,这就更要求我们要敞开心扉,多与外面世界交流了。

语文在教学中纵使存在的问题很多,但只要我们的教师能摒弃一切杂念,冲破考试的牢笼,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最终,一定能带领学生们完成一次又一次精彩的飞翔。

下载初中语文教学问题与策略研究讲座稿.doc(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语文教学问题与策略研究讲座稿.doc(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讲座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讲座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永远的伤痛,写作成了困扰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在农村初中更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总是孜孜不倦地对自己的学生讲......

    初中语文“专题式教学”讲座

    初中语文“专题式教学”实践探索 主讲人:杨彩云 一、什么是语文专题式教学 根据专题式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情况,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给语文专题式教学下一个粗......

    汉语拼音教学问题与策略

    汉语拼音教学问题与对策(4篇) 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拼音教学疑难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从《汉语拼音方案》的设计出发,着眼于送气与否、字母与音素的复杂对应、改写与省写规则......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 内容摘要: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也应该重视育人这个任务。教师在不断教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渗透于语......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摘要:阅读能力是学生发展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新课改之后,提升初中生的阅读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成为教师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针对......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摘 要: 听力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其教学实效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但是,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尚且存在一些问......

    科学教学问题设计以及提问策略的讲座”

    鼎儿老师关于“科学教学问题设计以及提问策略的讲座”培训笔记 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中常用的方法,一节课内有多少个问题?我们可以数一数,平均有50多个,其中有教师准备的、也有临时......

    电子商务诚信问题及其策略研究(汇编)

    电子商务诚信问题及其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1-6-26信息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摘要】:诚信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提出了提高全民诚信素质教育,加快相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