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药监局无菌医疗器械监督检查的工作总结
药监局无菌医疗器械监督检查的工作总结
为加强XX县无菌和植入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日常监管,继续推进医疗器械专项整治工作,XX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贯彻落实市局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在全县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无菌和植入类医疗器械监督检查,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制定方案局领导高度重视,制定了《XX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强无菌和植入类医疗器械监督检查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其他局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执法人员为成员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重点检查范围,重点检查产品和重点检查环节,保证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二、统筹协调,加强合作。
为克服人员少,车辆少的实际情况,此次专项检查工作与日常监管工作、不良事件监测等医疗器械监管工作有机结合,积极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务求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三、建立机制,强化监管。
此次工作对全县2家医疗机构和2家经营企业进行了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了心脏起搏器、支架、导管、人工瓣膜、人工耳蜗、人工血管、人工晶体、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骨板、骨钉等植(介)入类器械;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经营环节:经营场所和储存设施、条件是否符合要求;产品
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特别是购销记录是否完整、规范,是否满足可追溯要求;质量管理人员是否在职在岗;是否在核定的经营范围和类别之内从事经营活动;企业的仓库地址是否与审批一致。使用环节:是否建立医疗器械购进验收制度;是否按要求索证索票并留存;储存设施、条件是否符合要求;不良事件监测报告是否符合规定;使用过的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是否按照规定销毁,并有相关记录。
对检查中发现的不规范行为,及时进行了跟踪检查,督促经营使用单位按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并建立健全无菌和植入类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数据库,对在册企业情况进行再梳理,全面掌握企业动态情况。此次检查共出去执法人员12人次。
为进一步净化药品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药品经营使用活动中非药品冒充药品行为。按照国家、省、市、县相关工作会议精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我局从XX年2月开始至12月结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为期全年的非药品冒充药品专项整治行动。整治行动开展至今,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专项行动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将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为了确保专项行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成立了XX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非药品冒充
药品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在稽查股,具体负责监督检查,案件查处,材料收集,信息报告,分析总结等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氛围大力宣传国家关于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决策部署,为全面推进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提供了有力舆论支持。为了营造良好的药品维权氛围,与各联合检查、联合执法部门积极配合,多次开展了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宣传活动。
三、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制订了《XX县关于非药品冒充药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严厉打击、依法查处“非药品冒充药品”的违法行为。
四、开展专项检查,工作落到实处我局组织执法检查组2个,对全县药械经营使用单位的药品、医疗器械进行了现场检查。对于非药品类,要求各涉药单位必须审查和索取供货企业资质,并建立进货台帐,与药品分开陈列,非药品标识醒目。同时,我局也与相关执法部门开展了联合检查、联合执法活动。
我局在今年非药品冒充药品专项整治行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专项整治,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284人次,车辆 60余台次。检查药品经营企业256家次,药品批发企业3家次,医疗机构205家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1份。
蚌埠检验检疫局XX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XX年,在XX市政务公开办公室的关心指导下,蚌埠检验检疫局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不断健全工作机制,规范运作程序,创新载体建设,强化服务意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丰富公开内容,千方百计拓展公开渠道,围绕“标准化实施年”活动要求。现就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领导重视,确保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为保障政务公开工作有序开展,我局重新调整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成员,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百存任组长,副局长王德文、刘伟任副组长,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局政务公开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人专岗负责具体工作开展。目前,基本形成了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抓,分管领导加强协调具体抓,有关部门明确专人负责抓,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督促抓的工作机制,逐步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务公开工作网络,形成了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政务公开工作良好格局。
建章立制,确保政务公开工作运行规范
为确保及时、准确、全面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充分发挥检验检疫信息对公众和广大外贸企业在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我们立足于建章立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规范的制度体系。组织制定并完善了《蚌埠检验检疫局政府的网站信息公开规定》、《蚌埠检验检疫局政务公开
工作考核暂行办法》、《蚌埠检验检疫局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办法》、《蚌埠检验检疫局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制度》、《蚌埠检验检疫局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制度》、《蚌埠检验检疫局澄清虚假或不完整信息工作办法》、《蚌埠检验检疫局网站公众留言和业务咨询回复管理办法》、《蚌埠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新闻发布制度》等规章制度,对信息公开遵循的原则、内容、形式、组织领导、保密审核、责任追究等作出明确规定,使我局信息公开各个环节工作有章可行、有制可依。
开展活动,确保标准化实施年工作落实
根据《关于印发全省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标准化实施年”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局积极组织开展政务公开“标准化实施年”活动。从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基础标准、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标准、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标准入手,对我局网站信息公开目录进行全面的调整,进一步完善工作程序,建立健全内容全面、分类合理、层级清晰、易于检索的目录体系,并公开行政收费依据和范围,提升检验检疫工作的社会透明度。同时,完善、实施政务服务窗口标准。在我局报检大厅窗口标准化建设工作中,实现了功能区域科学优化、设施标准统一配置、服务规范统一要求、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营造出文明、优质、有序、高效的检验检疫行业形象,更好地为对外贸易发展服务。一是在局报检大厅设立信息公
开和业务申报自助平台,方便企业查询公开信息;设立检务公告栏并配置资料架,动态发布有关新政策、新规定、新要求,使企业及时了解掌握、配合落实,同时接受社会监督。二是从打造贴心、高效、规范、品牌窗口入手,为外贸企业和公众提供满意的服务。为能够让企业充分了解并使用好原产地减税政策、尽可能争取更多的关税减免,我局通过发放资料、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积极向企业宣传优惠原产地证书知识,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原产地优惠政策;无纸化报检,让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检验检疫申请;窗口工作人员严格依法依规办事,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优质服务,赢得了公众和企业的广泛赞誉。通过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标准化实施年”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完善了我局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目录、流程、载体和制度,为深化我局政务公开工作提供了可靠保障。
增加互动,提升公众参与的主动性
我局将坚持政务公开与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相结合,提高网站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效性和互动性。一是完善“在线咨询”、“公众留言”等栏目,增强在线互动,为公众和外贸企业提供各类业务事项的办理和咨询服务。二是将信息发布内容从宣传介绍,转变到提供与公众密切相关、实际有效的信息上来,为公众提供实用的政务信息。
重点信息公开透明,有效监督权力运行
我局对招标采购、行政审批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运行情况和信息及时公开,并通过“民意征集”、“公众留言”、“局长信箱”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权力运行得到公众的有效监控和监督,规范了行政行为,改进了工作作风,使我局的各项施政行为处于公众的监督之下运行,提高工作透明度。与此同时,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定期检查、通报和整改,确保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外部监督与内部防控的有效结合,进一步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有效提高了我局党风廉政建设整体水平。
三、问题及工作计划
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公众信息获取需求之间仍存在着一定差距。如:重点领域的信息,仍然存在着公开不及时、形式不规范、内容不具体等问题;栏目信息维护的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实用性有待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有待加强.今后,我局将按照市政务公开办要求,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力争各项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将继续完善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体系,切实把制度管理覆盖政府信息公开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加强窗口建设,增强行政职权公开的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强化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工作,保证所发布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全面性;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通过整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
的突出问题,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使公开信息更加贴近公众的需求,进一步提升我局政务公开和服务水平,促进检验检疫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篇: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监督检查总结
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监督检查总结
为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和质量保障水平,确保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根据《2020年市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监督检查工作方案》要求,组织开展了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监督检查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专项检查,共收到辖区内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70家(其中:经营企业8家、使用单位62家)提交的自查表,并在汇总分析自查表的基础上,组织执法人员监督检查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经营企业78家、使用单位123家(其中:县直医疗机构5家、乡镇卫生院45家、民营医院9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单浆采血站1家,其他类型医疗机构62家),责令限期整改问题单位11家,当场行政处罚(警告)9家。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明确职责
立足监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专项检查方案,明确了检查重点、细化了责任措施、落实了监管责任,并严格按照工作方案对辖区内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开展了检查。
(二)重点突出,成效明显
1.组织企业开展自查。严格按照工作方案要求,组织辖区内无菌和植入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自查,主动纠正存在的问题,并按时向提交自查表。自查期间,共收到70家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的自查表。
2.经营环节监督检查。对辖区内78家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执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对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的6家单位责令限期整改,对4家存在严重问题的单位给予警告处罚。
3.使用环节监督检查。对辖区内县直医疗机构、中心级卫生院、民营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单浆采血站等123家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使用单位执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了全覆盖监督检查,对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的5家使用单位责令限期整改,对5家存在严重问题的使用单位给予警告处罚,有效强化了使用单位的责任意识,提高了使用单位无菌和植入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水平。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营环节
部分经营单位未严格履行进货查验义务,购进无菌医疗器械(医用口罩)未按要求留存供货方资质证明材料(未留存或留存资料内容不全)、产品合格证明,也未做到真实、完整、准确地记录进货查验情况,个别经营单位甚至未建有无菌器械进货查验记录。
(二)使用环节
1.部分使用单位履行无菌医疗器械进货查验义务有缺项,主要体现在:(1)未留存供货方资质证明材料、购进票据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且未建有进货查验记录;(2)疫情期间,部分医疗机构接受捐赠医疗器械(医用口罩、防护服)时,因捐赠方未提供捐赠医疗器械的相关合法证明材料,导致受赠方履行进货查验义务存在客观上的困难。
2.部分医疗机构使用植入器械时,未建立使用记录或虽建有使用记录,但记录内容不全,甚至将粘贴器械标签当作使用记录。
3.个别卫生站未按要求进行贮存无菌医疗器械,将无菌医疗器械直接堆放于地面,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加强监管力度。
无菌和植入医疗器械风险高,监管责任大,高度重视,将持续开展无菌和植入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执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二)强化宣传,提高企业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
通过宣传,让无菌和植入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增强法律意识,增强执行相关法规政策的自觉性。(三)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对无菌和植入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违规行为“零容忍”,坚决依法查处,切实维护和保障群众的健康权益。第三篇:XX县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监督检查实施方案
XX县开展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监督检查
为进一步加强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含高值医用耗材)日常监管,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保障无菌和植入等高风险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根据《X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XX市开展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监督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X市监〔2020〕X号)要求,结合我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及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分类分级监督管理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检查目标
进一步强化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意识和水平,加强风险防控和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监管职责履行到位,监管不留死角,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保证公众用械安全。
二、检查对象
全县所有的一次性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其中对批发(含批零兼营)企业及二、三级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达到全覆盖,其余一次性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经营和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不低于企业总数的15%。
三、检查重点
(一)重点品种。
无菌和植入医疗器械,特别是高值医用耗材、新冠疫情防控使用的医疗器械、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等产品。(二)重点企业。
存在同年多批次、多年同品种、多年多品种抽检不合格情形的企业;既往监督检查、飞行检查存在严重缺陷项或者整改不到位的企业;企业培训不到位、自查不彻底,未按要求提交自查报告或自查报告流于形式的企业;其他可能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需要重点关注的企业。(三)重点环节。
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冷链(运输)管理指南》《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对重点环节进行检查。1.流通环节检查重点。一是有无未经许可(备案)从事经营(网络销售)医疗器械行为;二是有无经营(网络销售)未取得注册证或者备案凭证的医疗器械行为;三是有无经营无合格证明文件以及过期、失效、淘汰的医疗器械;四是购销渠道是否合法;五是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是否真实完整,相关信息是否能够追溯;六是运输、储存条件是否符合标签和说明书的标示要求,经营需冷链管理的医疗器械是否配备相适应的设施设备;七是履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相关义务是否到位。
2.使用环节检查重点。一是有无购进、使用未依法注册或者备案、无合格证明文件以及过期、失效、淘汰的医疗器械行为;二是有无建立覆盖质量管理全过程的使用质量管理制度;三是有无严格查验供货商资质和产品证明文件;四是对无菌和植入类医疗器械是否建立并执行使用前质量检查制度;五是有无建立植入和介入类的医疗器械使用记录,植入性医疗器械使用记录是否永久保存,相关资料是否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达到可追溯;六是储存条件是否符合标签和说明书的标示要求,对需冷链管理的医疗器械是否配备相适应的设施设备;七是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相关义务是否履行到位。
四、检查时限
(一)单位自查(5月至6月)。
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批发经营企业和二、三级医院在全面自查的基础上,分别填写自查表(附件1、2),自查表须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签字,明确表述对自查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并加盖单位印章(6月30日前将自查表报送至各所留存一份,交局药械股一份)。(二)监督检查(7月至11月)。
各所、队在经营使用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对本辖区内一次性无菌、植入性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对未提交自查报告和自查报告弄虚作假的单位,应当严格监管,对于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从重处罚。此项工作县局将纳入对各所、队的年终目标绩效考核,并适时对各所、队开展监督检查情况进行抽查。五、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严格监管。
各所、队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要结合本地实际,明确检查目标和范围,突出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保证监督检查工作效果。要由局药械股牵头,各所配合,遴选4-6家经营、使用单位进行示范建设,整理完善相应资料,做好迎接上级药品监管部门调研座谈活动准备。(二)夯实责任,提升水平。
局药械股及各所要组织对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进行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等培训,督促经营使用单位认真开展内部自我培训学习,通过多种方式,切实提升企业自身质量体系管理能力,同时督促企业积极参加省局、协会举办的相关培训,不断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三)完善机制,拓宽渠道。
各所、队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安全风险信息,及时研判风险状况并上报风险信息,要主动沟通,加强配合,切实消除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隐患。要加强宣传,接受公众和舆论监督,鼓励有奖举报,形成社会共治合力,并从投诉举报中挖掘有价值的违法违规案件线索。(四)密切配合,建立机制。
各所、队要及时报送工作动态和案件查处信息,加强工作分析和总结,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并于2020年11月15日前将监督检查总结报告报送局药械股。总结报告应当包括对本区域内医疗器械经营和使用环节检查情况、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处理措施、相关意见和建议等。联系人:XX电话:XX
第四篇: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暂行)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保证产品安全、有效,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以下简称无菌器械)是指无菌、无热原、经检验合格,在有效期内一次性直接使用的医疗器械。
无菌器械按《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实施重点监督管理。《目录》(见附件)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并调整。
第三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无菌器械的生产、经营、使用、监督管理的单位或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 生产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 生产无菌器械应执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及无菌器械的《生产实施细则》。无菌器械必须严格按标准进行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出厂。
第五条 生产无菌器械应按《生产实施细则》的要求采购材料、部件。企业应保存完整的采购、销售票据和记录,票据和记录应保存至产品有效期满二年。购销记录应包括:销售或购进的单位名称,供应或采购数量、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生产批号、灭菌批号、产品有效期等。
第六条 生产企业应从符合《生产实施细则》规定条件的单位购进接触无菌器械的包装材料或小包装,并应对产品包装的购入、储存、发放、使用等建立管理制度。 不合格的无菌器械及废弃、过期的无菌器械产品包装或零部件,必须在厂内就地毁形或销毁,不得流出厂外。
第七条 生产企业只能销售本企业生产的无菌器械。生产企业的销售人员应在销售所 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登记。销售时应出具下列证明:
(一)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复 印件及产品合格证;
(二)加盖本企业印章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印章或签字的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授权书 原件,委托授权书应明确授权范围;
(三)销售人员的身份证。
第八条 生产企业的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或企业负责人发生变更的,企业应向省级 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办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的变更手续后,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 局申请办理《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变更。国家、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应自受理申请之日 起30个工作日内给予变更。
企业名称变更后,无菌器械的小、中、大包装标注的企业名称应在半年之内变更。新包 装启用后,旧包装即停止使用,新、旧包装不得混用。
第九条 生产企业在原厂址或异地新建、改建、扩建洁净厂房的,经所在地省级药品 监督管理部门对其质量体系进行初审后,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质量体系现场审查和产 品抽样检测,合格后方能生产。
第十条 生产企业连续停产一年以上的,须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对现场质量体系进 行审查和产品抽查,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连续停产二年以上的,其产品注册证书自行失效。
第十一条 留样观察或已售出的无菌器械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生产企业必须立即封存 该批号产品,并通知有关单位停止销售和使用。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要在24小时内,报 告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第十二条 监督检查中,发现生产企业有不符合《生产实施细则》要求的,由实施监 督检查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整改。
第十三条 生产企业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或生产企业证件;
(二)出租或出借本生产企业有效证件;
(三)违反规定采购零部件或产品包装;
(四)伪造或变造生产购销票据、生产原始记录、产品批号;
(五)对不合格品、废弃零部件、过期或废弃产品包装不按规定处理;
(六)擅自增加产品型号、规格;
(七)企业销售人员代销非本企业生产的产品;
(八)向城乡集贸市场提供无菌器械或直接参与城乡集贸市场无菌器械交易。
第三章 经营的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经营企业应具有与其经营无菌器械相适应的营业场地和仓库。产品储存区域 应避光、通风、无污染,具有防尘、防污染、防蚊蝇、防虫鼠和防异物混入等设施,符合产 品标准的储存规定。
第十五条 经营企业应建立无菌器械质量跟踪制度,做到从采购到销售能追查到每批 产品的质量情况。
无菌器械的购销记录必须真实、完整。购销记录应有:购销日期、购销对象、购销数量、产品名称、生产单位、型号规格、生产批号、灭菌批号、产品有效期;经办人、负责人签名 等。
第十六条 经营企业应保存完整的无菌器械购销记录和有效证件,无菌器械购销记录 及有效证件必须保存到产品有效期满后二年。
第十七条 经营企业销售人员销售无菌器械,应出具下列证明:
(一)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复 印件及产品合格证;
(二)加盖本企业印章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印章或签字的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授权书 原件,委托授权书应明确其授权范围;
(三)销售人员的身份证。
第十八条 经营企业发现不合格无菌器械,应立即停止销售,及时报告所在地药品监 督管理部门。经验证为不合格的,经营企业必须及时通知该批无菌器械的经营企业和使用单 位停止销售或使用。对不合格产品,应在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下予以处理。
对已销售给个人使用的不合格无菌器械,经营企业应向社会公告,主动收回不合格产品。
第十九条 经营企业经营不合格无菌器械,经营者不能指明不合格品生产者的,视为 经营无产品注册证的产品;不能指明不合格品供货者的,视为从无《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 证》的企业购进产品。
第二十条 经营无菌器械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经营无有效证件、证照不齐、无产品合格证的无菌器械;
(二)伪造或冒用《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三)出租或出借《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四)经营不合格、过期或已淘汰无菌器械;
(五)无购销记录或伪造、变造购销记录;
(六)从非法渠道采购无菌器械;
(七)向城乡集贸市场提供无菌器械或直接参与城乡集贸市场无菌器械交易。
第四章 使用的监督 第二十一条 医疗机构应从具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 许可证》的企业购进无菌器械。
医疗机构应建立无菌器械采购、验收制度,严格执行并做好记录。采购记录至少应包括: 购进产品的企业名称、产品名称、型号规格、产品数量、生产批号、灭菌批号、产品有效期 等。按照记录应能追查到每批无菌器械的进货来源。
(一)从生产企业采购无菌器械,应验明生产企业销售人员出具的证明,所出具证明 的内容按第七条规定。
(二)从经营企业采购无菌器械,应验明经营企业销售人员出具的证明,所出具证明 的内容按第十七条规定。
第二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建立无菌器械使用后销毁制度。使用过的无菌器械必须按规 定销毁,使其零部件不再具有使用功能,经消毒无害化处理,并做好记录。
医疗机构不得重复使用无菌器械。
第二十三条 医疗机构发现不合格无菌器械,应立即停止使用、封存,并及时报告所 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得擅自处理。
经验证为不合格的无菌器械,在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下予以处理。
第二十四条 医疗机构使用不合格无菌器械,不能指明不合格品生产者的,视为使用 无产品注册证的产品;不能指明不合格品供货者的,视为从无《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的企业购进产品。
第二十五条 医疗机构使用无菌器械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时,应在事件发生后24小时 内,报告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
第二十六条 医疗机构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从非法渠道购进无菌器械;
(二)使用小包装已破损、标识不清的无菌器械;
(三)使用过期、已淘汰无菌器械;
(四)使用无《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无医疗器械产品合格证的无菌器械。
第五章 无菌器械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编制全国无菌器械的抽查计划,并组织实施。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编制本辖区无菌器械的抽查计划,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后组 织实施。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无菌器械抽查结果。
第二十八条 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对抽查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报告 之日起15日内,向实施抽查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上一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复验,由 受理复验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做出复验结论。第六章 罚 则
第二十九条 未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生产无菌器械的,依据《医疗器械监督 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处罚。
已取得《无菌器械产品注册证》的企业新建、改建厂房未经批准擅自生产的;伪造他人 厂名、厂址、产品批号的;伪造或冒用《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擅自增加无菌器械型号、规格的,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处罚。
第三十条 未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生产无菌器械的,伪造或冒用他人《医 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的,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处罚。
第三十一条 生产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无菌器械的,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 理条例》第三十七条处罚。
第三十二条 未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经营无菌器械的,依据《医疗器械 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处罚。
第三十三条 经营无产品注册证、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淘汰的无菌器械的,或 者从非法渠道购进无菌器械的,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处罚。
第三十四条 办理无菌器械注册申报时,提供虚假证明、文件资料、样品,或者采取 其他欺骗手段,骗取无菌器械产品注册证书的,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条处 罚。
第三十五条 医疗机构使用无《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淘汰无菌器械的,或者从非法渠道购进无菌器械的,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 二条处罚。
第三十六条 医疗机构重复使用无菌器械的,或者对应当销毁未进行销毁的,按《医 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三条处罚。
第三十七条 无菌器械的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 一的,由县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3万以下罚款:
(一)生产企业违反《生产实施细则》规定生产的;
(二)生产企业伪造产品原始记录及购销票据的;
(三)生产企业销售其他企业无菌器械的;
(四)生产、经营企业将有效证件出租、出借给他人使用的;
(五)经营不合格无菌器械的;
(六)医疗机构未建立使用后销毁制度或伪造、变造无菌器械采购、使用后销毁记录 的;
(七)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向城乡集贸市场提供无菌器械或直接参与城乡集贸市场 无菌器械交易的。
第三十八条 无菌器械生产企业违反规定采购零配件和产品包装的或销售不合格无菌
器械的,由县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并处以5000元以上2万以下 罚款。
第三十九条 无菌器械经营企业,无购销记录或伪造购销记录,伪造生产批号、灭菌 批号、产品有效期的,由县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停止经营,并处以5000 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 无菌器械的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 的,由县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一)发现不合格无菌器械,不按规定报告,擅自处理的;
(二)对废弃零部件、过期或废弃的产品包装,不按规定处理的;
(三)经营或使用小包装已破损、标识不清的无菌器械的;
(四)使用无菌器械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时,不按规定报告的。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产品目录
┌──┬────────────┬──────────┬────┐
│序号│ 产品名称 │ 产品标准 │产品类别│
├──┼────────────┼──────────┼────┤
│ 1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 │GB 15810—1995 │三类 │
├──┼────────────┼──────────┼────┤
│ 2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GB 8368—1998 │三类 │
├──┼────────────┼──────────┼────┤
│ 3 │一次性使用输血器 │GB 8369—1998 │三类 │
├──┼────────────┼──────────┼────┤
│ 4 │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YY 0286—1996 │三类 │
├──┼────────────┼──────────┼────┤
│ 5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 │GB 15811—19 9 5 │三类 │
├──┼────────────┼──────────┼────┤
│ 6 │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 │YY 0028—90 │三类 │
├──┼────────────┼──────────┼────┤
│ 7 │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 │GB 14232—93 │三类 │
├──┼────────────┼──────────┼────┤
│ 8 │一次性使用采血器 │YY 0115—93 │三类 │ └──┴────────────┴──────────┴────┘
第五篇:医疗器械监督检查实施方案
医疗器械监督检查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医疗器械经营、使用行为,确保广大群众使用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有效,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践科学监管理念,创新医疗器械监管工作思路,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的重点难点问题,建立和完善保障医疗器械使用安全、有效、放心的长效机制,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监督检查,加强高风险医疗器械和医疗器械广告监管,使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增强质量意识,严格规范管理,督促医疗机构建立健全使用医疗器械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体系。
二、检查范围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医疗机构、隐形眼镜验配企业、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经营企业等。
三、检查重点及品种
(一)医疗器械经营企业
1、检查重点:企业是否擅自扩大经营范围;是否擅自变更经营、仓库注册地址,是否擅自增加或减少经营、仓库面积,设施设备是否符合要求;质量体系是否正常运行;进货渠道和票据是否合法;产品是否有《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及产品合格证明;进货验收记录、销货记录等质量管理记录是否完整、真实;质量管理人员在职在岗情况;是否存在挂靠经营、出借或转让许可证的行为。
2、重点品种: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电疗、磁疗、光疗等物理治疗设备。
(二)各级医疗机构
1、检查重点:产品进货渠道和票据是否合法;是否建立完整的购进、验收记录;储存、养护条件是否达到要求;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制定并有效运行;是否使用无产品注册证书、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或者淘汰的医疗器械;植入性医疗器械的使用是否建立并保存可追溯的使用记录;设备类医疗器械是否建立管理档案,定期校验、养护,并做记录;是否按规定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工作等。
2、重点品种: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植入性医疗器械、填充材料等列入国家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目录的产品以及大型医用电子仪器设备、口腔科材料及义齿、体外诊断试剂。
(三)隐形眼镜验配企业
1、检查重点:是否存在无证经营隐形眼镜的行为;进货渠道和票据是否合法,产品是否有《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及产品合格证明,验配场所和设施设备是否符合要求;验配人员是否有验配资格;进货验收记录、验配记录等是否完整、真实;是否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等。
2、重点品种:软性角膜接触镜及其护理液。
(四)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经营企业
1、检查重点:对发布医疗器械广告、采取免费体验等方式进行宣传和销售的医疗器械专卖企业进行重点检查,严防不合格产品和夸大功能主治的产品进入市场,产品是否有《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及产品合格证明,对使用者是否有跟踪回访记录及售后使用记录等,是否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等。
2、重点品种: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
四、检查分工及时间安排
负责对全区医疗器械监督检查工作进行综合指导和督导检查,各县局对辖区内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隐形眼镜验配企业、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经营企业等的器械经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对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100%。
医疗器械监督检查从3月1日开始,分三个阶段进行,10月31日前结束。
(一)自查阶段(3月1日—3月15日)。各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指导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按照检查范围、检查重点及品种认真开展自检自查。
(二)检查阶段(3月16日—10月20日)。各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科室按照医疗器械监管范围集中开展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违法违规案件依法及时处理。
(三)总结阶段(10月21日—10月31日)。对此次监督检查工作进行总结,认真分析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具体监管对策,按时上报工作总结。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要站在医疗器械监管工作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思想高度,提高对监管工作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履行职责,严格责任追究。各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监管到位,责任落实到岗到人,明确医疗器械监督员,把医疗器械监管工作抓紧抓深,做到计划落实,目标实现,确保监督检查效果。
(二)各县局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对辖区内涉械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要强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日常监管,尤其对采取免费体验等方式进行宣传和销售的专卖企业进行重点检查,严防不合格产品和夸大功能主治的产品进入市场。
(三)要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在用医疗器械的管理,促使医疗机构增设用于器械储存、保管、养护的设施设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有效实施。对列入国家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目录的高风险类产品(请登录国家局网站查询,具体详见国食药监械〔2009〕395号)要加大监督检查频次,认真排查和处理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安全隐患,在检查中要做到执法人员排查问题到位、企业责任主体意识到位、整改措施跟踪检查到位,严格依法处罚到位。同时要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卫生部和国家局制定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加快建立健全相关组织体系、责任制度,积极试行推进面向社会公众的电话传真、信箱报送以及网站直报等报告方式,提高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数量和质量。
(四)要加强医疗器械广告的监管。对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广播、电视、报纸上的器械广告进行重点监控,发现违法广告立即移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查处。
(五)要加强信息沟通交流,及时将检查的工作情况上报地区局,做到重大信息及时报。各县医疗器械监督检查方案及医疗器械监督员名单(详见附注一)于3月1日前以书面形式报;10月31日前将监督工作总结以书面形式上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