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音乐审美为核心”

时间:2019-05-12 04:34: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音乐教学“音乐审美为核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音乐教学“音乐审美为核心”》。

第一篇:音乐教学“音乐审美为核心”

我理解的“感受与鉴赏”和“感受与欣赏”

今天看完专家们的讲解以后,对音乐欣赏课的要求有个小小的改动,以前本人也曾经也质疑过,和我的“兄弟们”也讨论过这个问题。通过专家的讲座的内容,也证实了我以前的质疑是对的,我的这个“小小的虚荣心”哪就开始猛烈膨胀了,终于证明我的见解还有一定合理性。

这两者的区别我认为,首先还得从“鉴赏”和“欣赏”这两个词的定义来看:“欣赏”只要求个人对于艺术作品表示肯定、赞许,或者从个人的感情出发,能找到心灵上的共鸣。欣赏可能没有理由、个人无法说出喜欢这个作品的原因,只是从内心出发的喜爱;而“鉴赏”要求个人判断作品的好与坏,对于个人的专业知识有一定要求。所以说鉴赏与欣赏还是有所区别的,鉴赏的时候更需要的是一些理性的参与、知识性的参与,用所学的知识对音乐进行自我判断与评价。

对于“感受与鉴赏”和“感受与欣赏”,我认为得具体事情具体对待。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运用“感受与欣赏”非常实用。而高中阶段就得采用“感受与鉴赏”,毕竟高中的课本就叫音乐鉴赏吗。因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而高中阶段是以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为基础,它从中强调了个性的发展。所以说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采用统一的“感受与欣赏”是再好不过了。特别是小学生根本就谈不上鉴赏了。专家老师说得非常好,鉴赏具有评价、对照、判断这种理性的学习,欣赏就是对这个特别美好的事物的一种感受,特别是专家老师强调的是感受在先,其实感受是我们学习音乐的共同基础。鉴赏与欣赏一字之差,程度有了要求,但是教学质量没有要求。因为在提出感受与欣赏以后,我们可以再教学方式上有所改变,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有所增加。因为在鉴赏来说,在欣赏一部作品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要有一定的分析与理解,欣赏更多的是对音乐作品的直接感受与接触,虽然在程度上有差异,但它要求学生的浏览更多的音乐作品,记住更多的音乐主题,音乐资源和音乐经验的积累。改变以后,虽然程度有所降低,但在音乐作品的质量和数量上和音乐欣赏的内容会有所增加,这样老师和学生会有更多的自由空间。所以我觉得降低整个标准,是为了迎合学生年龄上和心理上的特点,但是对质和量的要求并没有降低。而且这样的改动,符合每一个学段孩子的能力和要求。

以上是本人对本课题专家讲座的一些认识与理解,不知道对不对,望各位指导老师和同行们批评指正。谢谢!

第二篇: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的探讨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的探讨

摘要:在我国不断进行教育改革的今天,为了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需要跟进改革步伐的还包括了音乐教育,其改革的实质意义不只是要让学生学习到歌唱技巧、进行乐器的演奏、音乐理论的掌握等,还要培养审美观对学生进行,当学生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学会使用审美观,懂得进行音乐的鉴赏,从而能够进行音乐的创造。本文将以当地的音乐教育作为讨论的对象,围绕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的改革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审美;音乐教育;改革

在新世纪,带来了新的一个开始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在各个学科之间展开和实施了教育改革,无法避免的进行改革的还有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改革核心是以审美为中心。与其他学科相比音乐教育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在具备教育意义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程度的审美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学生时不仅要传达理论的音乐和技能的音乐,还需要对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进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从而对音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教学方式的挑战对音乐教师而言。作为艺术中重要形式存在的音乐,与其关系紧密的就是审美,因此,培养音乐的审美能力就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从当前的教育模式来看,较为缺失对于学生音乐的教育,为了响应国家教育部门的号召,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需要以审美为核心进行音乐的教学。

一、关于当地在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自身特点

目前在音乐教育领域主要的特点存在于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性和体验性,支撑了整个音乐的教学工作。

(一)特点的分析关于审美教育

(1)随着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为了将更加丰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能够对各种音乐的类型进行鉴赏,教师需要不断的为自己“充电”,以便自身将音乐水平尽可能的提高。我们将为了发展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音乐技能进行培养,让学生获得一种审美体验在音乐的赏析和学习的过程称为音乐的审美教育。

(2)通常分为两部分对音乐的审美教育:一种是为了学会审美观的全方位使学生,教师用客观的角度,自身对音乐的欣赏理解,对学生进行音乐指导的过程称为理性的指导。一种是学生自身的审美观点对感情上的在欣赏音乐的过程称为感性的体验。

(二)关于问题存在的分析

结合当地和我国音乐教育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保证音乐基本技能与基本知识的学习成果,一味的“填鸭”式教学,不厌其烦的进行单调枯燥的技能训练、基本知识学习,忽略了教学过程中的沟通与交流,过分夸大了自己的“主导”作用,忘却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限度的制止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不正确的教学重点在音乐上。很多学校的音乐教师是为教学重点的是音乐的理论和知识,使得培养学生音乐的审美能力方面受到忽视,在枯燥泛味的教学环境下对于学生音乐创造性的发展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2)落后单一的音乐教育方法。对于学生音乐体验和情感的抒发不够重视,并没有突出在具体教学中的优势在审美教育方面。教学设施落后、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比较陈旧、音乐教学手段缺乏改革创新、音乐课程设置缺乏规范性、音乐教学模式结构不合理、音乐实践平台少这几个显著的问题。

(3)无法全面的落实和贯彻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的理念。没有充分的体现出审美教育的音乐理念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很多学校还存在过时落后的教学模式,观念的更新没有主动的进行,当做音乐教学重心的依然是音乐的基础技能和基础理论,一切都墨守成规。

二、加强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的措施

(一)学校的艺术教育在新形势下的思路和目标的定位准确

(1)关于主要目标的分析。为了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提高,必须对音乐的教学进行改进,以便发挥其重要和独特作用对于立德树人对艺术教育的发挥中,成立推进的机制将校园文化、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三位一体,便于引导艺术教育的进行对学校的各级各类,审美观念的正确树立引领学生,进行道德情操的陶冶,培养民族情感的深厚,创新意识和想象力的激发,对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关注,进而加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人文品格对样性的尊重。

(2)关于基本的思路分析。在各级学校之间建立体系框架对于音乐教育,加强学校在音乐教育方面的教学能力,不再是薄弱环节的代表。进行方式和途径的探索针对其他课程和音乐教育之间的渗透。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建立关于学生综合性的音乐素养和学校的音乐教育。关注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对于地域性和民族性的音乐教学,进行教学内容的完善和丰富。对在音乐教育改革中取得重要成果的学校进行推广。

(二)学校音乐教育的切实推进

(1)关于管理机构的建立健全。扮演着重要保障的角色存在于学校的音乐教学发展中的学校音乐教育的管理机制,需要进行高校、科学和有序的推进。需要专门设置音乐分管的领导在各级的教育部门中,加强对音乐教育的考核体系的建立。

(2)关于课程计划的严格执行。音乐课程的教学设计需要遵循国家出台的相关的法律文件,完善课程内容。中小学校必须保证每周至少一节或两节的音乐教学课程。需要保持五十四课时的音乐教学对高中生而言,并至少有三个以上可以供选择的音乐学习类型。

(3)关于优秀教师的选择。学生是否能提升自己在音乐学习中的审美认识,这跟教学的老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优秀的老师的选择,利于接受新的事物,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会跟据学生不同的需求进行教学方案的改进。只重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和理论知识的传授是传统形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音乐的审美方面并没有放入重点,导致传统教学的模式和现如今学生的需求无法融合,只有教师自身进行专业素质的不断提升,进行方法的创新和改革,改革的目的才能实现。

三、结语

根据当地的教育特点,相应国家教育改革的号召,为了全方面的培养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审美作为音乐素养的体现,在音乐教育中以审美为核心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为了是音乐的教学改革在各级学校全面的开展,使城镇学校之间的差距尽快缩小,依据当地音乐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后,有利于有序、科学的进行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季明.“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分析与实践[D].沈阳师范大学,2013.[2]宋薇.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J].音乐时空,2014,17:121.[3]冯紫浩.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探讨[J].当代音乐,2015,23:15-16+19.[4]马巧梅.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J].音乐时空,2015,03:105.[5]陆超红.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1:118-119.

第三篇:浅谈音乐与审美

浅谈音乐与审美

当今,全世界都在改革音乐教学。二十一世纪的人才观,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音乐教学的审美教育是我国教育教改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予以高度重视。

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既是音乐艺术创作的动力,也是音乐艺术欣赏、批评与传达的纽带。它是贯穿于创作、欣赏和传播之始终的精神活动,是审美主体面对审美对象时所产生的一种具有内省性及反思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或心理活动。既以感觉为基础,又以知觉、表象为操作手段,同时,又与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紧密相联。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虽然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审美对象的音乐艺术作品;二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但是,这两个方面一旦发生审美碰撞与融合,其特征就表现得极为复杂多变。为了使审美教育落到实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树立以育人为目的,加强审美教育,才能保证美育的效果。那么,如何突出审美教育呢?

加强音乐欣赏。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体验,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训练学习听音乐的能力。音乐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直接的过程,音乐的审美要从学会欣赏、评价一首作品开始,了解歌(乐)曲所体现的审美特征。在整个音乐教材中的欣赏里,既有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又有中西方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作。种类之齐全,内容之丰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教材。

挖掘美育素材。在音乐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对蕴含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加以概括和提炼,并加以刻意地强调·增加审美教育的效果。如:对音乐的速度,让学生参与律动去感受苦乐,对于节奏,可让学生玩弄打击乐,去进行感受和领悟。既可扩大学生的审美领域,又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增加对美的认识和分辨,加深对美的理解。

重视美感的训练。音乐课属于美育范畴。我们既要使学生具有美的意识、美的观念,又必须具备表现美的方法和技术,也就是说既要注重对美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理解力的训练,又要注重表现美的知识和能力的训练。我们应明确学校艺术教育是非艺术专业的人才教育。可适当降低对学生技能的要求.以便面对全体学生,让大家都能够接受,都能感受到音乐的美。一个学生想要有音乐修养饣脑子里必须装有大量的音乐旋律。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故,从一定意义上说,音乐课的每一环节,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都必须贯穿对美感的训练。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认知能力。让学生充分理解感受课业练习中多种美的类别和特征,引导他们将各自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贯穿到练习之中进行应用,获得艺术表现的愉悦和快感。营造审美氛围。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增强美育的效益,还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营造艺术氛围。如:请一些在器乐、声乐、表演上有特长的学生上讲台来演唱、演奏、表演节目。进而使每个同学都能上台来表演√目,培菜同学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也可让学生各自带一些自己家里的CD、LD、VCD等自认为好听的音响资料,在上课前几分钟甚至后几分钟,播放给大家听。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其他音乐的评价能力。同时,在音乐教室开辟音乐教学园地、张贴著名音乐家的挂像,等等。久而久之,形成一个积极的良性循环,对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审美教育最终落实关健在教师。教师的自身素质、知识结构、艺术修养、专业视野等等,这些都是贯彻审美教育的先决条件。因此,必须要求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乐业,以主人翁的姿态、认真钻研教材。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案,组织教学程序,努力营造美的氛围设计美的过程,从教师的仪表美和语言美,到授课的每个环节都有美育的渗透和参与。再次,必须培养自身好的艺术修养,提高自身的美育素质。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尽可能自己制做音乐电脑教学课件。正确引导学生体验美的情意,了解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提高音乐课的美感,激发学生表现美的愿望,大胆表现美好事物,从而出色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

总之,我们应采取多种手段,把音乐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来体验,教师是描述音乐的进行,而不是解释音乐,音乐具有不既定性,这就有了它的特殊功能。我们只有通过审美教育,才能培养出学生的个性,自信心、创造性。我们一定要增强以审美为核心的观念,弄清技能技巧只是手段,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才是我们的目的。

第四篇:音乐审美文字

中外音乐审美

普罗科菲耶夫 Sergey Prokofiev(1891.4.23-1953.3.5)苏联作曲家、钢琴家,20岁举行首次个人交响乐音乐会。1918-1936年旅居美国、法国,从事创作和演出,36年回国定居,继续从事音乐创作。1947年,获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称号;1943-1951年,6次获苏联国家奖金。1957年获列宁奖金。

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1)、早期(1902-1914)以管弦乐作品和钢琴作品为主,富于青春气息,音调具有俄罗斯民族风格;

(2)、旅居国外时期(1918-1936)受西方现代音乐流派的影响,作品的节奏强烈、和声复杂、曲调仍带有俄罗斯悠长的音调;

(3)、后期(1936-1953)创作追随国际音乐新潮流,倾向于新古典主义。

他的主要作品有:交响曲7首、组曲3首、钢琴协奏曲6首、小提琴协奏曲2首、大提琴协奏曲、重奏曲、小提琴奏鸣曲、钢琴奏鸣曲11首、练习曲4 普罗科菲耶夫 Sergey Prokofiev(1891.4.23-1953.3.5)苏联作曲家、钢琴家。自幼从母学习钢琴,5岁试写钢琴曲、9岁试写歌剧。14岁进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钢首、小曲20首、舞剧6部、歌剧5部、还有康塔塔、清唱剧、电影配乐等共20卷。

* 古希腊音乐的风格:

1.音乐是单声部的,采用自然音与自然音变化混合的旋律。

2.音乐大部分是即兴的。

3.音乐与诗歌、舞蹈密切相关联。

.* 马可:《咱们工人有力量》

中外音乐审美

代表作品:《咱们工人有力量》《南泥湾》、《夫妻识字》《白毛女》、《小二黑结婚》

195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在天安门观礼台上的马可。

*舒曼 :(1810年6月8日)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舒曼出生于德国萨克森茨维考。他是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的代表之一,以所作钢琴音乐、德国艺术歌曲和管弦乐闻名。他的代表作品有《诗人恋》、《声乐套曲》、《香桃木》套曲、《幻想曲》、《A小调钢琴协奏曲》等

*爱德华﹒格里格(1843-1907)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

他的作品具有卓越艺术成就和民族特点,早期创作的《a小调钢琴协奏》(1868),弦乐曲《两首悲调》(《创伤》和《晚春》)(1881)、《G大调第二小提琴奏鸣》(1867)、《c小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1887)、《g小调弦乐四重奏》(1877~1878)、《e小调钢琴奏鸣曲》(1865)。为纪念丹麦民族戏剧奠基者、戏剧家L.H.B.霍尔堡写的《霍尔堡康塔塔》和钢琴组曲《霍尔堡时代》(1884)(曾改编成弦乐组曲);以民歌主题写成的标题幻想性小品《g小调钢琴叙事曲》(1876)等,这些作品都体现了格里格在钢琴抒情小品里的思想情趣和清新的格调。

*组曲:

可以说是古典交响曲的祖先。组曲简单定义为:由几个相互对比又有联系但又相对独立的乐章(通常是舞曲或乐曲),按照一定的顺序连缀而成的套曲爱德华·格里格:《彼尔·金特》组曲1

1.朝景

3’38”

中外音乐审美

2.奥瑟之死

4’28”

3.阿尼特拉舞曲

3’18”

4.山魔王的殿堂上 2’28”

5.索尔薇格之歌

5’04’’ *音乐表现的辅助性手法----直接对应 1.声音模仿 2.伴随性音乐 《北京喜讯到边寨》 3.指义性音调《黄河》

*卡农C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 ,卡农也是一种曲式的名称,这种曲式特征是间隔数音节不停重复同一段乐曲。

*巴洛克音乐的特点:(1600-1750)

1.通奏低音(basso continuo),叫数字低音。

2.调性体系的确立,十七世纪小节线的产生。

3.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4.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5.音乐充满激情,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6.巴洛克音乐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音乐中占有主导的地位。

*鲍罗丁:(1833-1887)交响音画《中亚细亚草原》8’02作品中的两个主题:单独进行和1.相互交织;

2.乐器编制的加入和减少;

中外音乐审美

3.强弱的对比(递增和递减); 寻找自己的感觉。

音乐各种元素的表现所展示的画面

*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

《新世界》第二乐章广板13’09”(1841-1904)

捷克作曲家

70年代的作品颂诗大合唱《白山的子孙》、声乐套曲《摩拉维亚二重唱》标志着德沃夏克进入创作成熟时期和成为民族艺术家。主要作品:

70年代:《斯拉夫舞曲》、三首《斯拉夫狂想曲》;

80年代:《第六交响曲》《第八交响曲》;歌剧《德米特里》、《雅各宾党人》;《胡斯序曲》;神剧《圣柳德米拉》、清唱剧《鬼的新娘》

90年代:第九交响曲《新世界》、《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联觉对应关系规律不仅仅体现在西方音乐中,由于联觉规律属于人类的基本心理反应,因此所有民族的音乐在表现对象时,都要符合这一规律。

比如,中国民歌小白菜,使人产生悲伤的感觉也是由旋律的慢速和持续强调下行决定的。悲哀性情绪的音乐基本特征:持续而稳定的低兴奋度、低强度、较高的紧张度及缓慢的活动变化。

*推荐欣赏:莫扎特《安魂曲》、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主题等

“快乐”性情绪的音乐基本特征:往往采用较高的音区、较快的速度、活泼的节奏、旋律进行

中外音乐审美

突出上行、强调协和性、低紧张度的音程进行。

推荐欣赏: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

*音乐之父:巴赫 J ·S· Bach

(1865-1750)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但是他获得全世界的承认非常晚。1

教堂管风琴师(1703--1717)阿恩斯特塔教堂 宫廷乐师(1717--1723)科腾时期 教堂乐监(1723--1750)莱比锡时期

巴赫的创作 管风琴:《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 古钢琴:《平均律钢琴曲集》《法国组曲》《英国组曲》《戈尔德堡变奏曲》 3 室内乐:《勃兰登堡协奏曲》 声乐:《b小调弥撒》《马太受难乐》《约翰受难乐》及很多康塔塔。《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托卡塔(来自意大利文toccare,意为“触键”)

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接近即兴创作的体裁。一般包括若干段落,在慢速和快速之间交替,常以慢速的狂想曲式的段落开始,与随后的比较严格的赋格式段落形式形成对比。赋格式的部分的重要性逐渐增强,最终形成独立的曲子—赋格曲。它和前面的托卡塔形成一种特定的组合,称为“托卡塔与赋格

*什么是音程

音程是指两个音之间的距离,音程分为两种:一种是和声音程,两音同时发出;另一种是旋律音程,两者先后发出。

中外音乐审美

音程按性质划分共有七种:音程按性质划分共有七种: 纯音程 有纯一度、纯四度、纯五度和纯八度。大音程 有大二度、大三度、大六度和大七度。小音程 有小二度、小三度、小六度和小七度。

音程的协和度音程的协和与不协和主要体现在和声音程方面。

传统理论将各种音程的协和度分为三类:1.协和音程,包括各种纯音程;2.不完全协和音程,包括大

三、小

三、大六和小六度。3.不协和音程,包括大

二、小

二、大

七、小七以及各种增减音程 和弦的构成 一. 和弦的构成

和弦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结合而成。和弦通常由三度叠置而成。现代音乐使用的基本和弦有五种:三和弦,由三个音构成的;七和弦,由四个音构成的;九和弦,由五个音构成的;十一和弦,由六个音构成的;十三和弦,由七个音构成的。

和弦的基础音叫根音,其余的音根据它与根音的音程度数关系而得名。

以十三和弦为例:各和弦音由下到上分别称为根音,三音,五音,七音,九音,十一音,十三音。

音阶中各音级的名称如下: Ⅰ主音(调性音)

Ⅱ上主音(主音上方相邻的音)Ⅲ中音(主音与属音之间的音)Ⅳ下属音(主音下方五度的音)

Ⅴ属音(主音上方五度的音,在建立调性时其作用仅次于主音)

中外音乐审美

Ⅵ下中音(主音与下属音之间的音)Ⅶ导音(倾向于主音的音)

作品:《十面埋伏》和弦带来的音乐效果 不协和

高紧张度 调式调性的审美 自然大小调的特征:

自然大调: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自然小调:la si

do re mi fa sol la 音级标记:I

II

III IV V

VI VII I 一级音与三级音的大小:

大调中,一级音与三级音的关系是大三度;

小调中,一级音与三级音的关系是小三度。

大调的色彩明亮,坚定,小调的色彩,柔和,暗淡。

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展览会上的图画》

作品共有十段乐曲,每一段乐曲描绘一个特定的景物,而整个作品则用一个叫作“漫步”的主题贯穿和统一起来 《侏儒》

这是在木制的胡桃夹子上雕出来的侏儒形象,他的身材矮小,两只八字脚朝外拐,十分丑陋.但音乐赋予这个畸形的小东西深刻而复杂的内心世界,他那艰难、笨拙的步态和内心的孤独和绝望,在音乐中都有明确的体现.中外音乐审美

漫步的主题以木管乐器和法国号的比较清淡的色泽和悠缓的速度,进入另一幅富于诗意的抒情风景画---《古城堡》

一个游吟诗人夜里在古城堡前吟唱他那纯朴、动人而感伤的歌曲.作为乐曲间的过渡的漫步主题,现在像在引子中那样由小号奏出,但是它把所有的声部全都结合进去.当这一主题的陈述逐渐减弱和放慢时,音乐进入一幅生活风俗性图画中---《杜伊勒里花园》

杜伊勒里是巴黎的一所旧皇宫.哈特曼所描绘的是一群欢乐的法国儿童,他们的吵闹,他们的生机勃勃的活动以及离奇的啜泣.乐曲开始时立即传出的便是孩子们调皮任性和固执的喊叫.保姆带着孩子们在花园的林荫道上愉快地行走和游玩.主题的典雅、轻巧而逼真展现.《牛车》

两头驯顺的公牛拖着装有大车轮的、在波兰农村常见的笨重而简陋的大货车蹒跚而过.乐队中低声部的缓慢而沉重的和弦式进行,表现出这沉重的牛车不胜重负艰难行进的景象,而在这背景上由大号奏出的一支驾车人之歌,其悲戚的音调则表达了农民对他们的不自由和没有欢乐的艰苦劳动的悲痛感受.“漫步”的主题第四次出现具有全新的形象,它采用与前全然不同的的调性,轻声地出现在木管乐器的高音区,临结束前还先现了下一乐曲主题的一个动机,为进入下一诙谐的画面极好地做了铺垫---《未出壳的雀雏的芭蕾舞》

“未出壳的雀雏”是哈特曼为舞剧《软毡帽》

所做的舞台设计图,画的是一些已经长出尖嘴和

中外音乐审美

羽毛的金丝雀雏,它们在 蛋壳里就象全身蒙上软

甲一般;音乐使这些幻想

性的雀雏活动起来,鸣叫

和跳跃,在啄自己的蛋壳,用它们小小的脚尖跳着

芭蕾舞.《两个犹太人》

撒姆耳戈登堡:富有肥胖、自满而乐观;什缪耶尔贫穷、羸弱、消瘦、诉怨,几乎是哭丧的样子.撒姆耳妄自尊大,威风凛凛,傲慢又粗暴;什缪耶尔机灵、神经质,在富人面前声音颤抖、曲意逢迎.乐曲在穷人主题被富人主题粗暴打断后直接进入下一写实性的生活场景---《里摩日市场》

这是法国南部阳光明媚的里摩日的一个市场写照:家庭主妇同小贩进行着各种买卖,闲聊着各种有趣的消息,喧哗、争吵和喊叫混杂在一起.此主题在结束时

通过一个上行的 半音进行乐句直

接转入下一段乐曲---《墓穴》

在哈特曼的这幅水彩画上画的是他自己同一个建筑家在暗淡的微光下参观这地下陵

中外音乐审美

墓的景象.这墓穴是殉教的神父安葬之地,据说这里也是举行早期基督教神秘仪式的场所,它那幽暗的石头拱门和阴森的气氛给穆索尔斯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使他痛感失去一位知交的损失.在乐曲后一段的标题“用冥界的语言同死者谈话”中,死寂和茫然的气氛竟然出现的是那明朗而乐天的“漫步”主题.但模糊而不可复识.《鸡脚上的小屋》

哈特曼设计过一只钟的图案,那是用鸡脚撑起的一间小屋,屋子的一面窗户便是钟的字盘,但钟面的数字代之以斯拉夫文字母,整个小屋都用俄罗斯风格的雕花装饰着.穆索尔斯基音乐描绘的却不是这所小屋,而是小屋的女主人—俄罗斯童话中的妖婆.据传说这妖婆常坐在一只石臼里,一边用木杵划行,一边用扫帚擦掉石臼走过的痕迹.《基辅城门》

哈特曼为基辅设计的一座雄伟的城门,具有古俄罗斯风格,并有很多民族色彩的装饰,城门同教堂毗连.音乐所表达画面的基本内容包括了三个互为对比的形象:

第一个是一首庄严的颂歌,它象巨人一样宏伟和有气魄.这个辉煌的城门主题是全曲的核心,同时也为整部作品作出总结.第二主题又是全新的另一副景色:一群僧侣或分离派教徒站在城门前面,虔诚地唱着他们的单调刻板和毫无表情的歌调,这是同俄罗斯教会的禁欲主义精神相联系的形象.随后,从城门塔楼上传来了响亮的钟声,这是乐曲的第三主题形象—基辅古城全民欢腾.“漫步”主题又在乐队中出现,显得特别昂扬庄严.最后,在越来越辉煌磅礴的气势中结束了整部作品.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基本特征:

中外音乐审美

1.重视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突出民族特点.2.音乐语言一般比较单纯,通俗易懂.3.音乐表达比较注重群体和民族意志.4.借用和学习西方.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 三个风格时期

1.俄罗斯风格时期(1920)作品:舞剧:《火鸟》

《彼得鲁斯卡》《春之祭》(1913)2.新古典主义时期(1920-1951)

作品:舞剧《普契涅拉》《诗篇交响曲》

歌剧:《浪子生涯》 3.序列音乐时期(1952-)

作品:舞剧《阿贡》 柴可夫斯基(1840-1893)创作时期:

1、60年代中期—1877俄国广大民主阶层的觉醒和俄罗斯革命解放运动的高潮。

作品:歌剧《叶普盖尼·奥涅金》、舞剧《天鹅湖》、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及三部交响曲等等。2、1877—1893俄国的现实生活进入反动时期,民主和进步受到压制。

作品:《第四、五、六交响曲》、歌剧《黑桃皇后》、舞剧《睡美人》、歌剧《约兰塔》等等。《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中外音乐审美

协奏曲(Concerto):它的含义是“竞奏”.是指独奏与交响乐队演奏的多乐章的大型作品.一般分为:大协奏曲和小协奏曲,三件或三件以上的独奏乐器与乐队协作叫做大协奏曲,三件以下的叫做小协奏曲。作品分析: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呈示部: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相送 展开部:英台抗婚、楼台相会、哭灵投坟 再现部:梁祝化蝶

一.引子:在定音鼓隐约敲击的背景下,弦乐的泛音结合着竖琴点缀式的音响由低到高,朦胧的意境引申出较自由的长笛颤音及华彩性的慢板主题.呈现出一副风和日丽,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画面.二.主部爱情主题(小提琴独奏)爱情主题优美而深情,根据越剧的旋律素材

创作而来,旋律线条起伏较大而又十分流畅,小提琴多次使用各种滑音来表

现委婉细腻的音乐效果,使其具有

典型的民族音乐韵味。

草桥结拜:大提琴为梁山伯形象.小提琴为祝英台形象.他们的爱情理想经过弦乐队重复爱情主题音乐,得到完美的体现.连结部:小提琴华彩乐段 副部:快板,同窗共读

小提琴与乐队交替出现快板主题,刻划梁祝同窗三载共读书,同娱乐的幸福感情

中外音乐审美

长亭惜别:作者用凄凉的如泣如诉的曲调,深切描述了两人长亭惜别的情景,将祝英台“欲言又止”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音乐先由一声锣预示不祥的预兆,之后出现凶暴的封建逼婚主题.英台誓死不从,反抗主题以散板手法出现.封建主题与反抗主题两个形象对立的主题互相冲突和展开

第一高潮过后音乐转入静板,由单簧管引出著名的这段小提琴和大提琴的独奏对答。如泣如诉的旋律描写

梁、祝二人楼台相会.时合时分,时断时续, 时而凝神沉思,时而感情迸发.“哭灵”:

急板之后,诉说性的散板开始,运用中国戏曲紧拉慢唱的手法,来表现祝英台内心的独白,悲痛地叙说.控诉乐段之后,是投坟绝句,鼓、锣、钹与乐队齐鸣,雷电大作,音乐进入最高潮.至此,结束了发展部.再现部: 长笛奏出引子曲调后,加弱音器的弦乐奏出了主部爱情主题.当乐队进入明亮的全奏时,体现了人们对主人公忠贞爱情的赞颂.音乐出现了天上仙境“梁祝”起舞的形象,乐队强奏后进入尾声,结束全曲.音乐图画:

贝多芬: 《田园》

钢琴外文名为“Piano”,它的全名应叫“Pianoforte” 意为“弱强”

中外音乐审美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李斯特:《钟》贺绿汀《牧童短笛》 春节序曲(李焕之)

门德尔松:《乘着歌声的翅膀》

无词歌:是浪漫主义乐派的的特性乐曲,为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于1828年创用的钢琴曲集,后逐渐成为体裁名称。其特点是旋律如歌,伴奏音型单纯,结构形式简单,多见单二部、单三部曲式。它以捕捉生活中习见的具体形象为题材,表达作曲家的思想感情,故具有旋律优美、形象鲜明、结构完整、便于流传的四个特征。古曲

春江花月夜

夜曲:夜曲原指流行于18世纪的一种器乐套曲,常在夜间露天演奏,后于19世纪成为一种独立体裁,多为钢琴小曲,通常是三部曲式结构。由爱尔兰作曲家约翰·菲尔德首创,后经肖邦进一步发展,使夜曲表现出更为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意境。Frederic Chopin肖邦:---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钢琴作曲家.

1.降b小调第一号夜曲

2.降e小调第二号夜曲

3.升c小调第四即兴曲“幻想” 走进歌剧

歌剧于16世纪末脱胎于牧歌。1597年,歌剧在佛罗伦萨诞生,亚各布•佩里(Peri,1561-1633)创作了音乐历史上第一部歌剧《达夫妮》,但遗憾的是这部歌剧现已遗失,这样,佩里创作于1600年的《尤丽狄茜》,便成为流传下来的最早的歌剧。1607年在曼图亚宫廷上演的由蒙特威尔第所作的《路婆》是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歌剧作品。鉴于他对歌剧这种体裁起的奠基性作用,蒙特威尔第被誉为“近代歌剧之父”。

1637年,威尼斯向普通市民开放了圣卡西亚诺剧院,这是历史上第一家公共歌剧院,歌剧从此开始走出王公贵族的宫廷。

中外音乐审美

歌剧的诞生:古希腊悲剧中世纪的教仪剧十四、十六世纪的意大利牧歌1589年,美弟奇最豪华奢侈的幕间剧 正歌剧(opera seria)——盛行于十七世纪的题材重大严肃、音乐风格崇高华丽、讲求歌唱技巧的歌剧。

歌唱芭蕾剧(opera-ballet)——

十七、十八世纪盛行于法国的歌唱与舞蹈并重的体裁。喜歌剧(opera buffa)——又称“谐歌剧”,和正歌剧相对立的歌剧种类。盛行于十八世纪,题材取自日常生活,音乐风格轻快幽默。

大歌剧(grand opera)——盛行于十九世纪的法国,多采用历史题材,具有史诗性,音乐风格华丽恢宏,场面较一般歌剧大,常常插入芭蕾舞。

轻歌剧(operetta)——又称小歌剧,盛行于十九世纪的法国,常常有对白,音乐风格轻快幽默,有时又比较抒情。

乐剧(music drama)——十九世纪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对自己歌剧作品的称谓。他以此来表示他对乐队以及戏剧、舞台设计等因素的高度重视,强调歌剧的 “综合艺术”特性,而不像其他作曲家那样把歌唱放在首要位置。

中外音乐审美

音乐剧(musical comedy)——音乐剧,也称作“音乐喜剧”。或者更确切地称为 “美国音乐剧”。十九世纪末发源于美国百老汇(Broadway)。内容从轻松幽默的到严肃深刻的都有,但常常与现实生活有密切的联系,音乐风格较为通俗,有时是融合了严肃和通俗音乐风格的混合体。

第五篇:小学音乐教育要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

小学音乐教育要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

————杜艳斐

在广大的农村小学,很难给孩子们开设音乐课程。孩子们的音乐世界,无外乎就是电视上那些流行歌曲,或者是大人们手机里一些摇头晃脑、震耳欲聋的手机铃声。这些对孩子们的音乐教育都是无益的。

我们该如何改进当前的音乐审美教育状况呢?我个人认为,应当从以下几点做起:

1、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摆正审美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只重视知识的讲授,而轻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只重视技能的训练,而忽视情感的体验的做法,努力做到让学生在音乐意境中尽情享受美、体验美、创造美,同时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审美能力。

2、音乐课堂应贯穿审美于其中。

比如我们学习一首音乐作品时,不能简单的教授歌曲的音准,节奏等等。而是应该给孩子们播放全曲,让孩子们整体感受歌曲所带来的情绪,让孩子们收到歌曲作者的感染。然后通过或分段或全曲欣赏的方法,借助适当的语言、图谱、实物等辅助理解,引导学生熟悉音乐主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听辨其中的演奏乐器,如锣、鼓、钹等,通过感受并模仿这些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从而感受其中热烈、欢腾的气氛,最后再引导学生理解聂耳这首表现人们舞龙、划舟、锣鼓喧天赛龙舟的欢乐场景的音乐思想实质: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的坚定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

3、提高学生们的课外音乐欣赏水平。

音乐教育除了音乐课堂教学,还应包括校园内外的所有音乐实践活动。我们应当充分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开展音乐课外活动,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并鼓励支持孩子们大胆参与,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如,我们可以利用元旦、六

一、国庆等节日或艺术节举行文艺汇演,或是不定期举行专题性的文艺演出等,使同学们的音乐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在活动中得到更多的艺术熏陶。

总之,“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惟其如此,我们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健康地发展。

下载音乐教学“音乐审美为核心”word格式文档
下载音乐教学“音乐审美为核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音乐的审美特征

    浅谈音乐的审美特征 摘要 :音乐是人类抒发情感的一种特殊活动,又是诉诸听觉的时间艺术和想象艺术。音乐审美是音乐整体艺术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曲创造音乐美,音乐表演呈现音......

    音乐核心素养

    音乐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而且是高级能力,不是普通的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

    中外音乐审美复习讲义

    普罗科菲耶夫 Sergey Prokofiev (1891.4.23-1953.3.5 )苏联作曲家、钢琴家,20岁举行首次个人交响乐音乐会。1918-1936年旅居美国、法国,从事创作和演出,36年回国定居,继续从事音乐......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模版]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音乐是以人的声音或乐器的声音为材料,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的流动中创造审美情境的表现艺术。音乐艺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够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产生......

    音乐和文学审美特征的比较

    音乐和文学审美特征的比较 音乐和文学的特征,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长处,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适宜的方法才是正确之道。 音乐是以人的声音或乐器的声音为材料,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摘 要:想要在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中深化对于学生的审美教 育,这首先需要教师给学生们创设更好的审美教学情境。同时,教师 应当让课堂教学更为多样......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音乐教学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为了使美育落到实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以育人为目的,加强审美教育,才能保......

    器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音乐审美意识

    器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音乐审美意识 课标明确提出,音乐课程要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学必须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就告诉我们,音乐教师是审美教育的实施者,不仅仅单纯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