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实践课程心得

时间:2019-05-12 04:48: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翻译与实践课程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翻译与实践课程心得》。

第一篇:翻译与实践课程心得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心得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闫旭东

半个学期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下来,我收获很多。我不仅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而且也改变了许多我曾经的对待翻译的看法。首先,并不是一篇流畅通顺的翻译就是好的翻译,当然,人们判定一篇翻译的好与坏有自己的观点,或许并无对错之分,但是至少我形成了自己的标准。另外,我也学习到了翻译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翻译方法。最后,这次课程中,通过我对每篇文章的翻译实践后得出,作为一名译者,要想做出精彩的翻译,母语一定要有很高的水平,母语在翻译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以下将分别对上述三方面详细说明。1.如何评价翻译

评价一个人的翻译要站在历史的背景下,分析译者身份以及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历史背景和译者身份的不同会造成译文在风格上的很大差异。例如,对红楼梦的翻译中,对比如下:

(1)Here his attention was attracted by the ruddy sun, shining in the zenith, the shade of the trees extending far and wide, the song of the cicadas, filling the ear;and by a perfect stillness, not even broken by the echo of a human voice.But the instant he got near the trellis, with the cinnamon roses, the sound of sobs fell on his ear.Doubts and surmises crept into Pao-yü’s mind, so halting at once, he listened with intentness.Then actually he discerned some one on the off-side of the trellis.This was the fifth moon, the season when the flowers and foliage of the cinnamon roses were in full bloom.(translation made in 1891)(Hung Lou Meng: Book II.Translated by H.Bencraft Joly.120-23)【译者简介】H.Bencraft Joly, British Vice-Consulate, Macao, began to translate Hung Lou Meng in the 19th century, but died before he had nearly completed the task.Published in 1892-3 by Messrs Kelly and Walsh, the translated work contains 56 chapters literally rendered with expurgations.(2)The burning sun was now in the height of heaven, the contracted shadows were concentrated darkly beneath the trees, and the stillness of noon, filled with the harsh trilling of cicadas, was broken by no human voice;but as he approached the bamboo trellises of the rose-garden, a sound like a suppressed sob seemed to come from inside the pergola.Uncertain what it was that he had heard, he stopped to listen.Undoubtedly there was someone there.This was the fifth month of the year, when the rambler roses are in fullest bloom.译者:(Hawkes, 1977: 101-104;Vol.2;Cha.30)从上述中加粗的词语以及整体文章风格来看,第一篇用词明显偏正式,而第二篇要相对随意的多。两篇译文翻译风格大相径庭。但是不能单纯指出哪一篇更好。我们首先应该对翻译时间及作者有所了解。第一篇翻译成于1891年,作者是领事馆官员。所以受环境影响,翻译中用词多正式。第二篇译者霍克斯为著名的翻译家也是汉学家,较第一篇翻译较晚。所以二者有很大差别。霍克斯的译文显得随意自然的多。不管读者是否接受一篇译文都要认可译者做出的努力。

评价一位译者是否高明时可以从其译文中的字里行间中表现出来,高明的译者是“show the reader what it is like”而不是“tell the reader what it is like”这两句话主要表明读者在读一篇翻译作品时有自己的判断力,译者没有必要画蛇添足,向读者做出多余的解释,这样会很大程度上损坏一篇译文的韵味,或者更为糟糕的会使整个文章减色。如张培基翻译的《落花生》中有这么一句:“peanuts produce edible oil”尽管张培基老师想要表达的是可食用的油,但是在这里未免显得有些多余,读者其实心中都理解oil在这里为食用油。

下面谈一下直译和意译,以前,我总认为直译是因为译者水平不高或是译者并未完全读懂原文的意思造成的,直译或许显得不伦不类。其实则不然,有些直译会显得译文语言丰富,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更能提高译文的韵味。例如,翻译“两面三刀”直译为“two faces and three knives”这样的翻译乍一看觉得不伦不类,甚至被人耻笑。但是比较一下,如果意译为“be tricky”原文的意思是表达出来了,可是读来却没有任何感觉,而直译却显得生动有趣,留给读者充足的想象空间。直译可以不受语法限制,其本身在有些情况下属于标准英语,也正因为如此读者会给予更高的关注。反复回味。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译文。2.翻译中的注意事项与方法

翻译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甚至完全不懂英文的人也可以顺畅的翻译出一片英文著作,著名的翻译家林语堂就是一例。但是,以小见大,翻译中还是有许多细枝末节需要多加注意。一篇成功的翻译,或许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但是一个闪光点也可以使读者对译者刮目相看。下面谈论一下我从翻译课程当中学到的一些注意事项及其翻译方法。

2.1 将英语译成汉语时如果觉得不妥可已将汉语再译回英语,检查是否正确。如《青春之歌》中对“板床”进行翻译,有译者译为“wooden bed”如果我们反过来,将“wooden bed”译成汉语时,绝不会译为板床。中国讲板床,实际上是用木板拼成的很简陋的床。如此一来便会给外国读者造成困扰,因为wooden bed 实际上师较为高级的木质床。板床译为plank bed会更好。2.2看到文章中的头韵要有反应,母语为非英语国家的人可能感觉不到头韵带给读者的感受,因为中文无头韵,讲究押尾韵,实际上,英文中头韵的冲击是视觉和听觉上的,如“We fight for glory not for gold(money)”。如果将gold 该为money,此话没有任何精彩之处可言。因此,在翻译文章时要注意文章中的头韵,如果头韵在文章中起得作用很大,英文中的头韵要在中文中翻译出来,可用替换的方式,将头韵译为尾韵。如“Pride and Prejudice”被译为“傲慢与偏见”就是遵循了替换翻译的原则。当然,如果韵起得作用非常小也可以不必译出。

2.3注意原文中的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有时是表意的。英文中用分号的频率远低于中文,翻译时可以保持原文的标点符号,达到译者目的的翻译就是一篇好的翻译。英文中,当作者想要强调一个东西时会用一个停顿,这种停顿可以通过句号表达出来。在Altogether Autumn中最后一句作者这样写“How both of us would dearly love to have a time machine.To go back.Just for one day.”在这里,作者将其感情分三步表达,第一步:作者需要一个时间机器;第二步:想要回到过去,表明作者要求很简单;第三步:一天足矣。标点在这里表示出了时间和感情。三个句号的连续使用表示的是作者连贯的思想,每一个都反应了作者的一个心理,一个句号为一个完整的思想,每一个思想要有一个停顿。然而许多译者在翻译时都没有保留原文中的标点,如陆谷孙老师这样翻译“父女俩多么衷心希望有一台时间机器,能回到往昔,即便过上一天也好。”周仁华老师这样翻译“我们俩是多么希望能够拥有一台科幻传说中的时间机器啊!让它带我们回到从前,只一天就行。”在这里二者的翻译均没有表达出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2.4用现有的语言来套用翻译是翻译中的大忌,中西方的文化不同用来表达意思的手段也不同。在翻译时切不可胡乱套用。这里举“亡羊补牢”为例。我们通常将“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been stolen.”译为亡羊补牢。但“亡羊补牢”表达的是褒义词,而英文中那句话表示的是贬义的“贼走关门”的意思,表示做无用功。所以在翻译中遇到涉及文化的问题时要谨慎小心。要了解双方文化后再进行翻译。

2.5处理模糊概念时可进行具体翻译。有些文章的表达很模糊,译者在翻译时也经常感到苦恼。这时可采用具体翻译进行具体分析,根据上下文或具体的语境进行翻译。如“late in the afternoon”可以译为 “下午晚些时候”; “in the middle of the next week”可译为“下星期三左右”; “in January , February, and March”《Jane Eyer》可译为“三月中旬左右”当然具体的时间可以根据文章和语境进行更改。

2.6对于典故的翻译和一些中国文化中特有词语,可采用“直译+解释”的方法,如“西施”就可以译为“Xishi(the ancient beauty)”再如 “太极拳”曾一度被译为“ shadow boxing”, “boxing”为拳击的意思,和太极拳的真实意思相差甚远,所以现已改译为 “Tai chiquan”,这种用直译来翻译中国特有词语是不仅表达更为准确还能传播中国的文化。3.英译汉中的母语素养问题

从半个学期的翻译实践中我充分感受到母语在翻译中的重要性。我经常会遇到母语失语的困扰,当我翻译一篇文章时,我明白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可是在译成中文的时候却不知该如何表达,母语表达不通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个不懂英语的汉语言学家或是作家可以将英文著作翻译的几乎无可挑剔。而一名英语专业学生甚至教师翻译出的文章读起来会生硬蹩脚。母语素养问题,一方面体现在母语表达能力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母语的语法和语序的干扰上。一篇成功的翻译在于译者对母语有较好的应用能力。因为母语的失语造成翻译失误的例子有很多。有一篇英译汉是这样的:

You ask, what is our aim? I can answer in one word, it is victory.Victory at all cost.许多人会这样翻译:“你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字来回答,那就是胜利”。“in one word” 既可以译为“一个字”也可以译为“一个词”,但是在这里,很显然译为“一个字”是不恰当的,因为 “victory” 译成中文时是一个词。这里就出现了母语失语的情况。另外一种明显的失语现象就是对连词 “or” 的翻译上。例如 “5 or 6 students” 通常会被译为“5名或6名学生 ”,这样读起来会显得很奇怪。实际上按照母语习惯,人们会直接说成5、6名学生。虽然我们每天都在说自己的语言,可是升入大学后开始专业的学习,母语文化的学习都被我们无形中遗弃了,这样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畸形的发展。忽视母语的学习,对学生并无益处。要想做好翻译,掌握好目的语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好自己的母语,如果目的语学习的很地道,却不知如何用母语表达,无法成为一名成功的译者。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有意识的加强母语的学习。

总的来说,翻译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一篇成功的翻译需要译者一年甚至几年的经历。看似简单,实际需要字斟句酌。翻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以上之列举了半年的课程学习中的一些收获。列举容易,实践方知翻译之难。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一方面加强英语学习,另一方面更要加强母语的素养。光有理论是不行的,做好翻译需要实践,多练习多体会,无形之中必有收获。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心得

HUNAN UNIVERSITY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课程作业

2015年10月28日

教育的力量

——脑力还是武力

作为一名研究生,面对有些问题已经不能只是一句“肉食者谋之”就视而不见了,我们有足够的知识水平和分析能力来对国际大事指点一二。当前国际形势风起云涌,我国如何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增长,促进人民福祉已然成为学者们探讨的焦点问题。本人一直对德意志民族抱有仰慕之情,不止一次看过《大国崛起之帝国春秋》,索性以此为契机发表一些愚见。希望带给那些“肉食者”更丰富的声音。

《大国崛起之帝国春秋》是一部讲述德国如何由当初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一步一步走向统一富强的纪录片。其实,整部纪录片完全可以分割为两个部分,即统一前与统一后。可是历史并不是泾渭分明地可以靠划一条三八线来分割,须知这整个过程充斥着屈辱与辉煌,和平与战争。对于这段历史,很多人热衷于研究德国统一的进程,我觉得不必费太多的心思在这一方面。所谓分久必合,正是历史的滚滚车轮在推动制度变革与社会进步,不是一位李斯特或者俾斯麦可以左右的。但是如何在统一后继续维持国家的凝聚力却是对领导者以及整个民族的巨大考验。我觉得在德意志民族身上,确实具备一些东西值得我们学习。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面对一个抉择:脑力还是武力。对此,德意志民族做出了让世人惊愕的回答:都要,但首先选择脑力。

德意志民族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周围列邦。

以最强大的普鲁士王国为例,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在1763年,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令,并规定国家管理教育。5—12岁儿童必须入学,否则罚其父母。他还规定,设立学校要经国家允许,所有公立学校都要接受政府的监督和观察。在世界教育史上,德国最早实施了强迫义务初等教育。在西欧教育史上,也成为将学校教育的管辖权从教会转归国家的开端。

随后,普鲁士发动了三次王朝战争,相继打败丹麦、奥地利、法国,成功于1871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的镜厅宣告了德意志帝国的成立,这是历史上首次只出现一个德国。如果说德国的武力征服只是狂热的军国主义在推动,我们不妨听一下中国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工真对此的评价:德意志从濒临亡国的绝境发展成一个令人瞩目的强国,采取了种种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它高度重视对国民素质的培养,并以此作为它国家振兴的基础。战胜法国并俘虏法国皇帝的元帅毛奇的评价更是言简意赅:普鲁士的胜利早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就决定了。由此可见,早在19世纪,德国以智立国的方针基本就已确定。也许从那时起,德意志民族的崛起便已势不可挡。

历史又证明了这一点。

这次,德意志人民的智慧化作为科技力量。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兴起了一场以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即第二次工业革命。而德国正是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策源地。英国的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870年的32%,降到1913年的14%,丧失了它19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而德国迅速超越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德国工业革命中起到先驱作用的柏林机械工业的核心人物玻尔西希就是教育界的杰出产物。另外,尔斯鲁厄工业大学1865、慕尼黑工业大学1868、亚琛工业大学1870、柏林工业大学1879、等学校,到19世纪后半叶都发展为高等工业学府,为工业革命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由于教育的普及,德军士兵的文盲率几乎为零。德国陆军是当时装备最精良、训练最优秀的军队,雄冠全球。教育的红利惠及经济,政治,军事各个方面,德国拥有了压倒对手的全方位优势,如此来看,它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也就见怪不怪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阐述了一个问题,教育如何通过提升脑力进而增强武力的。这种模式不止德国人适用,其实放任四海而皆准。不过既然地球上没有第二个德意志,自然不会有第二种德意志式的教育,而这正是德国独到之处。对他们来说,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科学知识,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说到德国民族精神,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讲理性,守纪律,办事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二是文化素质普遍较高,说话有修养,知识面广,不怕辩论。三是崇尚自强不息,精益求精,永不满足。

正是靠着这样的精神,德国才能在一战结束后短短的15年时间重新成为欧洲霸主卷土重来,才能在二战的废墟上用短短20多年打造了匹敌英法的经济基础,并长期霸占经济总量世界第三的宝座。这也许看上去是一个奇迹,但是对德国人来说,完全是水到渠成的事。

你能想象得到吗,德国城市在二战后成为了一片废墟,男丁数目减少,清理废墟的任务就落到了女人们头上。所谓的“trummerfrauen”或是“瓦砾女人”(rubble women)凭着自己的一双手,用上她们可以找到的任何工具,干得热火朝天。她们很多都是志愿的,没有报酬没有鲜花,只有心中的德意志。到1949年为止,慕尼黑已经清理了80%的废墟。到1952年为止,斯图加特已经完成了88%。由此可见德意志民族的纪律性和办事效率如何非同一般,奇迹就应该是由这样的民族来创造。

战后重建的过程中,德国人没有放松教育,不仅宪法详细规定了公民受教育的各种权利,政府还专门为孩子们设置了详细的教育章程,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初等教育。其民族性格的严谨认真可见一斑。

二战之后,世界已不是通过武力来衡量自身的价值,德意志民族的脑力巧妙地转化为经济增长力与创新力。在科技创新方面,德国的成就在世界是有目共睹,从量子力学(普朗克)和相对论(爱因斯坦)的产生到二十世纪一系列技术革命和当今的信息产业革命的重大突破,德国科学家作出了巨大贡献。首先,就代表世界科技最高荣誉的诺贝尔奖来说,据统计,从1901年诺奖的创立到2000年的100年中,德国在物理学、化学、医学三个没有争议的诺贝尔奖领域里共获得58项,居世界第三。如果把竞争力当做战争年代的武力值,德国俨然已经具备了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实力,不过现在的德国已经离战争越来越远了。

严谨、忠诚、荣誉、责任,这就是德意志民族的伟大品质!这正是人类所追求的精神的灵魂。

师夷长技以自强,看到外国的优点我们不能只停留于由衷的赞美,重要的是要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进而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尤其是现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发展环境中,我们的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社会政治经济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如何跳过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十三五计划”的宏伟蓝图,需要我们深思。我想,德国在困难面前的应对姿态可以很好地给我们启示。对于这个问题,我做了一些简单的思考,主要有以下看法。

首先,我们要抓好基础教育。我们国家现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学校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积累而往往忽视道德培养,以致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现象层出不穷,我觉得学校有必要联合家长制定一套针对孩子们的素质培养计划。

其次,注重民族精神的传承。我们国家正处在社会变革的关键是时期,人民群众普遍缺乏信仰,为了增进民族凝聚力必须让人民认知并传承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唯有精神信仰,才能减轻社会浮躁,促进改革平稳过渡。

最后,我们要为科研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和环境支持。这是通过考察德国科技政策与体制之后得出的结论。科学研究允许失败,但是不允许浪费式的失败,如何做到高效创新,必须有一套有效率的机制来做保障。

教育的力量有多大,德意志给世界做出了最精彩的回答。中国要实现“中国梦”,不妨先实现“教育梦”。

第三篇:课程实践心得

《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实践》心得体会

张莹

非常有幸倾听了徐德才教授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实践的讲座。讲座分为:从解读案例看教育的转向、学校对核心素养理解和定位、探索课程具体内容和构成方式、落实核心素养的课程实践策略、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创新、顶层设计,建构一以贯之育人体系6个部分。

无论国家层面还是社会层面对核心素养的要求越来重要,而且越来越具体和明确,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教育的重大举措。核心素养就是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节时,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真实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及必备的品德。核心素养不是今天才有,但是今天能够梳理的更明确,也需要我们在操作层面去实践。体现的是学科的跨度大,面对实际问题他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的他看图、读图、识图的能力,是地理学科留给他的学科的素养。严谨的科学精神都是核心素养倡导的。

弗洛伊德强调:个人生活的不幸可以在其过去的经验,尤其是童年时期的经验中寻找根源,童年时的环境和教育因素造成了心理和情感的不幸。换句话说,童年经历对人格形成重要的影响。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关注“面向未来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文化修养是个体自主发展和参与社会的必要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是促使个体适应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前提与根本保证。核心素养是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必备最关键、最重要、最不可缺的品格和能力。这一超越知识和技能的内涵,可以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更加完善和系统地反映教育目标和素质教育理念。学校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这两个重要的品质。

第四篇: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实习报告

实习报 告

实习名称

系别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实习外语系陈景楠(1140501086)

邵阳学院

2014年7月5 日

一、实习时间、地点和实习单位

实习时间:2014年6月30日-7月4日

实习地点:1栋110教室

实习单位:邵阳学院外语系

二、实习过程概述

本次实习主要目的是运用已掌握的基本语法和词汇知识,忠实、准确、通顺、完整地翻译句子、段落和短文,并且正确熟练地运用各类翻译技巧及翻译策略,在大量实践练习中,进一步打好基础,巩固提高自己的自主翻译能力。实习过程中主要采用技巧讲解--学生实践--集体讨论--学生互评--老师点评的形式进行。本次实习我们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学习:

1、翻译标准,基本翻译步骤、翻译方法和译文评价等基本知识的讲解

2、短文Glories of The Storm英译汉

3、短文《野草》汉译英

4、讲解、点评

5、基本翻译技巧的总结以及翻译过程中语篇意识、文化意识的传达

三、主要实习岗位和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的主要实习岗位是邵阳学院外语系。

实习第一天,老师给我们系统的讲解了翻译标准,翻译基本步骤、翻译方法等基本知识。由严复提出翻译的三个标准“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and elegance”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信达雅”。而后鲁迅先生提出翻译时在忠实、通顺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风味。译者不仅要全面、准确的表达出原文的内容和意义,不能随意歪曲、增加惑世删减原文的思想,而且要克服逐字死译呆译的思维定势,力求语言的清晰、有力、地道。这些翻译标准是我们在每次翻译实践过程中应牢记在心并努力达到的。接着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翻译的三个步骤,即理解--表达--校对。一篇翻译材料拿到手首先我们应该对全文进行通读、理解并仔细揣摩作者的意图和思想。在准确的理解基础上着手动笔翻译,在这个过程中遣词造句,地道表达以及选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和方法都是对译者功底的一个考验。具体内容以及如何对初始译文的校对和修改老师将在接下来的几天结合特定的语篇进行介绍。

实习第二天,我们需完成短文Glories of The Storm的英译汉,要求使用学过的翻译技巧,注意语言,文化差异以及语篇的连贯和衔接。Glories of The Storm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全文语言优美,风格清新质朴,主要采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暴风雨前的郁闷、暴风雨后的清新。在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开始了自主翻译。翻译后同学间交换译文并互评。

实习第三天,老师对我们昨日的译文进行点评,并重点分析前两段。开头一段,写暴风雨来到之前大自然的片刻宁静。三个平行结构用的非常漂亮,渲染了暂时的万籁俱静的气氛。且用了creeps(蠕动)、chip(条嫩)、rustle(沙沙作响)和sing(歌唱)四个拟声词来强化对这段“静”的描写。在我们的译文中大多存在过于直译、选词不够恰当和结构欠匀称的问题,对此,老师指出在翻译时不仅要进行适当的增译、减译,前后措词还要考虑形式的整齐。随后还给我们分析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是如何在在这篇文章里体现和翻译。

实习第四天,有了前几天的小试牛刀,今天老师让我们试着将《野草》一文翻译成英文。体验英汉两种语言是如何通过翻译来进行转换。这篇文章中由于英汉表达习惯不同,需要将中文的简单句、散句在翻译成英文中使用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以及名词性从句等进行逻辑的串联和句子的完整。此外,文章中还牵涉到一些惯用语和文化意识差异,原文作者用词十分考究,在我们翻译过程中,苦于找不到恰当的词来表达,总感觉翻译出来的很不到位。老师了解后帮助我们分析文章的理解难点并鼓励我们不要气馁,翻译本身就是一个厚积薄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过程,贵在坚持。

实习第五天,老师结合这几天的实际练习,总结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复强调翻译不要一开始就急于动笔,要多花时间放在理解原文,领悟原文上,理解到位了接下来的翻译才有方向。希望我们不要本末倒置,多思考,再加上不断修改和坚持积累。渐渐的会发现自己的基础知识在不断巩固,翻译水平在不断提高。最后老师提供了更多的翻译学习参考书目,希望能对我们以后的翻译起到帮助作用。

四、实习收获和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习我了解了《翻译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对于外语专业学生开始涉足翻译实践的重要性。前部分阶段在老师的引领下我们对中国的翻译史有了大致了解,深入学习英汉两种语言在词语、语法和文化背景方面的异同,了解英汉互译的一般理论、方法和技巧。边学边辅以大量的翻译文本进行示范、练习。不同的翻译练习文体方便我们接触到中英文表现的各种面貌,在一次次试译和改译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和翻译速度。

此外,个人的一个深有体会就是做翻译练习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过程。恨的是我们的积累太少,一篇材料拿到手,生单词、熟语以及长难句等的尴尬或是每个单词都看懂了,但那种自己心领神会却不可言传的感受,无疑让我们只能带着词穷在一旁看着原文干着急,绞尽脑汁也迟迟动不了笔。爱的是拿到翻译任务后那种迫不及待的欣喜,虽然心里深深的明白自己水平有限,但还是忍不住想小试一番。看别人的译文还有修改自己的译文,是整个翻译过程中一项很有意思的工作。有些译文当初自觉满意,或很满意。过了一天或是看了别人的译文又或是听了老师的讲解分析,再看时,却不禁感到惭愧。问自己,当初怎么译成了那个样子呢?有人说翻译是rewriting“再写作”,觉得很有道理。不管什么样的翻译总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做英汉互译,试译的译文总是有的可改。改到使译文有英语味道,是一个艰巨的历程,没有尽头。修改是发现,是提高,也带来乐趣。

在本次实习的短文翻译中,一来得有内容,空泛无物的文字无论再怎么辞藻华丽别人也会觉得空洞,有时候甚至看不懂你翻译出来的东西;二是感情要真,“真”就是要忠实原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实感受,我们切不可为了达到某种文字效果而肆意改动原文的情感态度;三是语言自然,在翻译过程中努力将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事物在风格上保持一致,正如老师所说:“自然的语言本身就是美”。

五、存在不足和建议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译者,懂得一些翻译的相关理论,知道一些翻译的相关技巧对我们初学者是至关重要的。但不管是课堂上理论知识的讲解还是实际文本的翻译练习中,我们能清楚的感到自己对这些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没有理解得到位。有时候如果没有老师的提醒,在翻译时就不会有主动运用所学的翻译技巧来处理材料这样一种意识,自己觉得该怎么翻就会怎么翻,这是我们应格外注意的,学会培养自己的翻译意识。另外,在英汉互译中,我们还要注意自己的汉语修养,进一步提高对母语的掌握。这需要多读书,需要长期的熏陶和锤炼。

第五篇: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考试大纲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编码: 0305020130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 时: 72 学 分:4(2+2)开课学期: 第6、7学期 先修课程:基础英语 适用专业: 英语专业

一、考试目的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了翻译理论与实践,输入与输出的实用性课程,其考试目的在于:一方面,检验学生对翻译理论和技巧掌握的程度,包括翻译的本质和定义,翻译的原则与标准,翻译的过程,英汉异同,词、句、段、篇章各层次及各种文体的翻译策略与技巧,译者的素养及翻译史基本知识;另一方面,检验学生将翻译理论与技巧运用于译文优劣判断,特别是英汉互译实践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要求

(一)绪论

(二)第一章 我国翻译史简介

(三)第二章 翻译的标准、过程以及对译作的要求 1.翻译的标准 2.翻译的过程

3.对翻译工作者的要求

(四)第三章 英汉语言的对比 1.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 2.英汉句法现象的对比

(五)第四章 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上)1.词义的选择、引伸和褒贬 2.词类转译法 3.增词法 4.重复法 5.省略法

6.正反、反正表达法

(六)第五章 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中)1.分句、合句法 2.被动语态的译法 3.名词从句的译法 4.定语从句的译法 5.状语从句的译法 6.长句的译法

(七)第六章 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下)1.习语的译法

2.拟声词的译法 3.外来词的译法

依据课程大纲之要求,学生应在学习本课程后具备相关的翻译理论知识和翻译技巧,并将其应用于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活动,能够借助于词典忠实通顺地完整翻译中级英文读物。本课程考试形式为笔试,其中翻译理论部分占30%,翻译实践部分占70%。教材所学内容占60%,教材外内容(即翻译实践部分)占40%。根据课程特点,考试主要题型可以是关于翻译理论的填空题,是非题,简述题,和翻译实践的英汉互译题等。翻译实践题可根据教学进程,按一定比例出句子翻译,段落翻译,和篇章翻译。

三、考试方法、考试时间及试题类型

1.考试方法:笔试(闭卷)。2.计分方式:满分100分。

3.考试时间:考试用时按学院统一要求。4.试题类型:由教研室根据实际要求制定。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资料

1.教材: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修订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2.主要参考资料: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范仲英.《实用英语翻译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连淑能.《英译汉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五、样题

I.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0%)

1.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家------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思想。A.鸠摩罗什

B.玄奘 C.安世高

D。释道安

2.严复说的“一名之立,旬月踟躇”是指---------------------。A.翻译一部书要化一个月时间作准备 B 翻译一个术语往往要考虑很久 C.只有化苦功才能翻译成一部名著 D.书名的翻译颇费思量

3.下列四句,----句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A.鲁迅提出过“宁信而不顺”的翻译观点。B.马建忠主张“善译”的翻译标准。

C.钱钟书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D.傅雷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是“形似”。

4.下列四位翻译家中,英译《红楼梦》的是------。A.林语堂

B.杨宪益 C.杨必

D.鲁迅

5.英国语言学家M.A.K.Halliday提出的构成语境三要素中,fields of discourse指---------------------------。

A.交际内容

B.交际方式 C.交际风格

D.交际地点

6.多用被动语态是----------的一个比较明显的语法特点。A.广告英语

B.科技英语

C.新闻英语

D.法律英语

7.“意译”是指译文从意义出发,要求将原文的意义正确表达出来,不必拘泥于------的形式。A.词句

B.词句和比喻

C.各种修辞手段

D.词、句、以及各种修辞手段 8..------翻译了莎士比亚的全部戏剧作品。A.朱生豪

B.卞之琳 C.梁实秋

D.林语堂

9.fast, firm, secure三个同义词中,firm的正规程度介于前后两者之间,由此可以判定,它最有可能源自------。

A.法语

B.拉丁语 C.盎格鲁-撒克逊语

D.德语

10.下列四种“语体”中,--------的语言最为正规。A.广告英语

B.法律英语 C.新闻英语

D.科技英语

II.翻译下列短语(10%)1.polar iceca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ntrapuntal voic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he tremendous size of the United Stat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rench descen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properties of health giv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上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妙趣横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经济全球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诺贝尔奖获得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相辅相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以适当词语填在译文中(10%)1.The UN’s Internation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alled on governments to step up efforts… 联合国气候变化国际专门小组呼吁___________进一步努力……

2.You tap the strings with your left hand and they vibrate against the fret without picking or plucking or touching the string at all with your right hand.用左手叩弦,让琴弦_________琴品颤动起来,而不用右手去挑、拨、弹。3.For ferocity it has no peer in all the awful annals of human oppression.其残忍程度,在人压迫人的丑恶历史中,是________________的。

4.In her face were too sharply blended the delicate features of her mother and the heavy ones of her father.这位小姐的五官既有母亲的秀气,又有父亲的_______,二者对比过于鲜明。

5.…the utmost which we can reasonably hope or fear is, to fill a vacant hour with prattle, and be forgotten.我们能合情合理地期望或担忧的是,如何用闲谈______闲暇时光,然后人被遗忘。6.在沙漠里几乎找不到中途倒在沙里的骆驼,在海洋里,也看不到中途跌落的鸽子。

Almost no camel ______________ to difficulties in the midst of a desert and almost no pigeon falls dead while halfway over the sea.7.但也竖直了小小的通红的长耳朵,动着鼻子,眼睛里颇现些惊疑的神色。

But they also raised their long, small crimson ears, ____________ their noses and showed a very apprehensive look in their eyes.8.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World multi-polarization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re developing ___________ twists and turns.9.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它的伟大力量。For the first time, the Chinese working class ___________ the political arena as a conscious independent political force, and displayed its great strength.10.他要表现的便是他深深爱着、同情着的那些个普普通通的人。

He wants to ____________ ordinary people whom he deeply loves and sympathizes with.IV.修改下列句子的译文:(10%)1.From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humans 200,000 years ago until Julius Caesar’s time, fewer than 250 million people walked on the face of the earth.自20万年前现代人出现时起到裘利斯·凯撒时代,地球上走路的人不超过二亿五千万。

2.After 88 keys, 6 strings seemed limiting, and he “began to work out this strange way of playing from sheer frustration.”

八十八个键之后,吉他的六根弦让他觉得难以施展,“无可奈何之中开始琢磨这种新奇的演奏法。” 3.I feel sure that our cause will not be suffered to fail among men.我确信,人们不会忍受痛苦,我们的事业遭到失败。

4.But he knew he would shiver himself warm and that soon he would be rowing.但是他知道发过抖身上就会暖和些,马上就要划船出海了。

5.Those who are oppressed by their own reputation, will, perhaps, not be comforted by hearing that their cares are unnecessary.那些受到自己名声压迫的人,听别人说他们的担忧是多余的,大概也难以安下心来。6.我出生在中国西部一个省,在那儿我遇到过一位退休伐木工人。

I was born in a province in western China, at there I once met a retired timber cutter.7.高居于钟先生画中的,除了那些平庸的劳苦人外,还是那些平庸的劳苦人……

Standing high in Mr.Zhong’s paintings, apart from the mediocre and poor, are those who are mediocre and poor...8.1941年8月1日,陈纳德在昆明正式成立了中国空军美国志愿航空大队,对外称“中央飞机制造公司”。

On Aug.1, 1941, he formally formed the American Volunteer Group in the Chinese Air Force, called to outsiders as “the Central Aircraft Manufacturing Company”.9.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合众国,这说明了哈佛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

Harvard was founded before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estifies to its position in American history.10.华大妈看他排好四碟菜,一碗饭,立着哭了一通,化过纸锭;心里暗暗地想,“这坟里的也是儿子了。”

As Old Shuan’s wife watched the other woman set out four dishes and a bowl of rice, then stand up to wail and burn paper, she thought secretly in her heart, “It must be her son in that grave too.”

VI.填空(10%)

1.“而在跨越黄河时,只见河床干涸,渡船静静地搁在河床上。”译为Over the other river, I could see the dry riverbed, on which ferryboats sat quietly.其中“在河床上”译为on which而不译为on the riverbed,以符合英语_________的特点。

2.确定词语意义时,需要把握五个原则,其中一个是:在构成直接语境的具体语句中,范围______者优先。

3.By using both hands to play specific notes, the guitar can reach a level of complexity previously only possible on keyboards译为“用双手奏出各种特定的音符,能够使吉他演奏达到原先只有在键盘乐器上才能达到的繁复程度。”其中the guitar译为“吉他演奏”而不单纯译为“吉他”,以明确达到很高繁复程度的不是吉他本身的构造,而是用吉他演奏的乐曲。这样译在本句中的所依据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切肤地痛感到人世争斗的无意义和人性已充满了失落与冷漠的时候,钟先生的这种指向便是易于为人所理解的了”译为This orientation of his is more understandable at a time when he keenly felt the meaninglessness of life’s strifes and the loss or indifference of human nature。其中“争斗”不译为struggles而译为strifes,是由于“争斗”与strife同是贬义词,这样译能传达作者的_________。

5.“为了粉碎日本空军的疯狂进攻,中国空军急需要国际援助”译为And the Chinese Air Force was in dire need of international aid to smash the frantic Japanese air raids。其中“急需”译为was in dire need of,而没有译为was in bad need of,是因为原文________比较正式。

6.选定了某个词语的释义,其对应词语有时不宜直接套用在译文中。这时就要分析其核心意义,参照上下文,对意义进行扩大、缩小或加以解释,即使用“________”、“具体化”或“解释法”进行翻译。7.同一思想,在不同语言中的表达方式可能差异很大。翻译时可能需要采取“_____转换”的手段,其结果是翻译中的“替换法”。

8.“为了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国需要进一步了解美国,美国也需要进一步了解中国”译为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U.S.relations, China needs to know the United States better and vice versa。其中“美国也需要进一步了解中国”译为and vice versa,是为了避免没有修辞作用的_________。

9.He no longer dreamed of storms, nor of women,nor of great occurrences, nor of great fish, nor fights, nor contests of strength, nor of his wife译为“他不再梦见风暴,不再梦见女人,不再梦见大事,不再梦见大鱼、打架、比赛力气,也不再梦见老婆”。原文中dreamed of要重复时,只重复介词of,汉语中没有相应的介词,就以重复________来解决。10.“桑子落地,他们最爱吃,便连喂他们的波菜也不吃了”译为When the mulberries fell, these were what they liked eating most, and they would pass over the spinach given them。其中“不吃”译为would pass over,用的是______________法。

VI.翻译下列句子:(10%)1.He switched to guitar in 1971 when he was 11.2.How many an innocent-looking apple is harbouring a worm in the bud.3.In this crisis I hope I may be pardoned if I do not address the House at any length today.4.这一对兔总是关在后窗后面的小院子里的时候多,听说是因为太喜欢撕壁纸,也常常啃木器脚。5.上个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也经历了冷战对峙的磨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VII.翻译下列短文:(40%)

A If people mean anything at all by the expression “untimely death”, they must believe that some deaths run on a better schedule than others.Death in old age is rarely called untimely—a long life is thought to be a

full one.But with the passing of a young person, one assumes that the best years lay ahead and the measure of that life was still to be taken.History denies this, of course.Among prominent summer deaths, one recalls those of Marilyn Monroe and James Deans, whose lives seemed equally brief and complete.Writers cannot bear the fact that poet John Keats died at 26, and only half playfully judge their own lives as failures when they pass that year.The idea that the life cut short is unfulfilled is illogical because lives are measured by the impressions they leave on the world and by their intensity and virtue.B 大自然对人的恩赐,无论贫富,一律平等。所以人们对于大自然,全都一致并深深地依赖着。尤其在乡间,上千年来人们一直以不变的方式生活着。种植庄稼和葡萄,酿酒和饮酒,喂牛和挤奶,锄草和栽花;在周末去教堂祈祷和做礼拜,在节日到广场拉琴、跳舞和唱歌;往日的田园依旧是今日的温馨家园。这样,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传说,风俗也就衍传了下来。

大纲制定人: 大纲审定人:

制定时间:

(此处加盖院系公章)

下载翻译与实践课程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翻译与实践课程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心得

    本学期,我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程,不同于以前政治课灌输形式的授课方式,这门课老师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将全书内容分为八个主题,每个主题都有不同的老师......

    汉译英翻译实践心得

    汉译英翻译实践心得 令人毛骨悚然的汉译英终于还是来了。近两个月的学习让我从对汉译英的一窍不通到现在尽管不能手到擒来但总算入一点门了。汉译英的难点主要在于思维方式......

    翻译理论与实践

    大连外国语学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初试) 翻译理论与实践 考 试 大 纲大连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法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考试是为大连外国语学院招收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

    翻译理论与实践

    第一部分---老龄化产业 随着中国老龄化快速到来,如何养老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话题。演员吴秀波最近成为媒体的焦点倒不是演什么新片或有什么绯闻,而是居住在养老院的母亲想......

    翻译理论和实践课程实习报告

    翻译理论和实践课程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 2012年上学期6月18日-6月22日 二、实习地点 邵阳学院1栋110教室 三、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旨在帮助英语专业学生对翻译理论基础知识......

    文化与翻译课程总结

    文化与翻译课程总结 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It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that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inseparableFirst, language is a......

    演讲与口才,课程翻译(本站推荐)

    篇一:《演讲与口才》课程标准 《演讲与口才》 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3107 建议课时数:周4学时适用专业:公共关系专业、新闻专业 先修课程:《现代汉语》、、《公共关系》 后继课程:......

    电力电子课程实践心得

    本学期我们专业开设了电力电子技术这门专业课,在学习完课本上的知识以后,我们做了课程实践,课程实践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