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用大数据分析推行审计全覆盖的主要做法和对策
运用大数据分析推行审计全覆盖的主要做法和对策
运用大数据分析推行审计全覆盖的主要做法和对策
利用大数据开展审计分析,推进财政联网审计已成为新时期审计工作的常态,为了做好这方面工作,来凤县审计局本着“先简单,再逐步深入”原则,力争通过2到3年的摸索,以项目审计实践培养数据分析人才,不断适应审计新常态,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主要做法
(一)培训打基础。派人参加了省厅举办的大数据知识介绍和运用培训,全局审计人员还参加了省厅举办的大数据知识介绍和运用远程视频培训,使审计人员初步对大数据的内涵和运用有了一定的了解。结合审计实际,在局内举办了如何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如何运用大数据开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等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深化审计人员对大数据概念和运用的理解。
(二)建立数据库。从2015年10月起,用近4个月的时间,抽专人建起了数据库,集合了自2012年以来全县78个一级预算单位的部门预算收支备份数据和财政总预算会计数据、预算编制数据、国库集中支付数据、非税收入数据、基金预算收支数据,今年又集中了车辆管理、工商登记、地税征管、房产登记、2015年低保发放等方面的数据。还组织资金,购置了设备,建起专门开展项目审计的数据分析室。
(三)初步运用探路。在安居保障房工程审计中,运用房屋租赁信息、房产登记信息、车辆管理信息、工商登记信息以及纳税申报信息等数据进行关联比对分析,查出了保障房在动态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不属于安置对象的分配了保障房,分配了保障房后又购买车辆的,分配了保障房后又购买商品房的等问题,根据查出的这些问题,及时责成县住建局立行整改。这也是该局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取得的初步成效。
(四)逐步扩大运用。在地税审计中,利用省厅下发的地税征缴备份数据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分析尝试。一是将纳税登记与纳税申报进行关联比对,分析有多少比例没有纳税申报,揭示纳税管理上逃税、漏税行为。二是审查房地产企业少征漏征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房地产企业进行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应缴纳的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计税依据一般应该一致,均应等于年度财务报表的营业收入,以房地产企业已缴纳入库的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为基础,比对此两税的计税依据与年度财务报表的营业收入是否一致。如果三者不一致,在没有正常原因的情况下,则有可能是相关税款未足额征收。三是通常来说,房产税或城镇土地使用税应同时缴纳。通过对'地税局2015年征收数据'表中所有征收记录按纳税人进行分类汇总,存在部分纳税人存在着只交房产税、或只交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疑点。四是对税收结构进行审查,分析各行业税收反推一二三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通过分析不同行业和一二三产业税收占比,找出产业发展上的差距,为县委、政府决策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规模企业和培育税源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
(五)做好财政联网适时动态监测审计。该局的财政联网系统起步于2010年,最初的两三年主要是用来采集财政数据。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试行财政联网动态监测。一是按照省审计厅和州审计局的规定动作要求,做好全年不少于四次联网审计工作,最多的次数是2014年该局每月开展一次联网审计,全年出具12期动态监测审计报告。二是在联网审计中,根据自己的能力,不贪多,每次确定一个或两个重点内容,如2011年至2015年,分别对会议费、滥发津补贴、资本支出、建设支出纳税情况、大额拨款到个人账户、三公经费增减情况,节日大额支出等方面以国库支付数据和会计摘要为基础,以查询筛选方式方法对全县所有预算部门单位进行动态监测,发现疑点后,对有问题的部门单位出具“财政联网审计动态监测问题联系单”进行核实,收到这些部门单位对核实情况的回复意见后,对属实的单位,下发整改意见书,同时上门督办或电话督办其整改到位。仅2015年第一期监测查出X镇财经所、X镇人民政府、县XX等12个单位违反规定发放奖金和补贴113260元,第二期监测查出县XX局、县XX局2个单位违规发放奖金16155元,第三期监测查出县XXX建设指挥部支付给施工单位的工程款少交税款100多万元。今年一季度的动态监测将公用经费支出作为监控重点,通过对国库支付数据进行监测,形成了对3个单位的疑点,分别包括“记账凭证摘要不规范”、“大额支付直达本单位个人账户”。根据监测结果出具了3份“财政联网审计动态监测问题联系单”,已分别送至各疑点单位,目前正在核实阶段。通过近几年的财政联网动态监测审计,积累了经验,摸索出了一些方式方法,提高了审计人员的技能。起到了审计全覆盖的作用,但在联网监控审计的深度方面还远远不够,还有潜力可挖。该局审计人员均达成共识,认为财政联网审计在当前审计资源和审计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是加大审计监督全覆盖的一种有效方式和方法。
二、目前在大数据运用技术和财政联网审计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数据分析人才力量严重不足,难以胜任这两项工作。从该局的实际情况来看,2012年至2015年,先后选派8人参加了审计署和省厅举办的计算机中级培训,因专业性太强,加上参学的人员基础不强,只有1人取得审计署颁发的合格证。虽做了上述努力,但这方面人才仍然严重不足。
(二)任务太重,没有充裕的时间来保障数据分析和财政联网审计工作。基层审计人员除了参加精准扶贫和纪委组织的专项检查等各类活动外,平均每个项目的有效实施时间大概在20天左右,在此情况下,审计人员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如何做好数据分析。本来做好了数据分析可以减少审计人员的工作量,但关键问题是一个基层局只有1人能勉强做分析这件事,而年青同志虽然会分析,会编写分析语句,但年青同志工作经验不足,又会造成他思路不开阔,反过来又限制了他的能力发挥,而且从事数据分析的审计人员也不是专职的,其本人也和其他审计人员一样被安排有主审或协审任务。数据分析这种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计算机运用、数据库知识和英语水平不高的人来说,没有几年下深功夫的学习和积累,是难已见成效的。
三、解决基层大数据分析和联网审计困难的对策 根据近几年的实践,该局认为基层审计局很有必要成立 “计算机审计中心”或者叫做“数据分析中心”,组建一个3人左右的内设机构。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目前各县市正在组建“大数据中心”,一旦这个“大数据中心”建成了,对审计工作是有利用价值和促进作用的。为了保证满足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基层审计局有必要配备一名既懂数据分析又熟悉财经审计的专职人员来专门从事财政联网动态监测工作,其余2到3人主要是跟班对具体审计项目和审计组成员一起开展数据分析,同时其中一人兼任局网络管理员,负责局内网络和计算机小故障的维护。而且要求数据分析中心人员必须通过审计署的计算机中级培训。目前仅是依靠省厅计算机中心来对全省各地的数据开展分析,也不现实;依靠州审计局来对各县市数据开展分析,州局也暂不具备条件和力量。且每个县市的具体情况也不完全相同,毕竟各县市审计人员对本地的实际情况要更熟悉些。
基于上述认识,该局今年将新招录1名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已得到县编委批准同意,另调入1名已经工作多年30多岁的学计算机专业的工作人员,手续正在办理之中。今年拟安排3人在下半年到北京参加计算机中级培训(其中1人属补考),2017年再计划选送1到2人参加北京审计署计算机中级培训。估计等这几人都培训合格,再经过一两年的跟班实践和强化训练,相对满足现阶段审计工作对大数据分析和财政联网审计的要求。同时也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篇:浅谈大数据分析在电网客户服务工作中的运用
《电力技术》2017年第28卷第9期
浅谈大数据分析在电网客户服务工作中的运用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供电服务中心(计量中心)王庭婷 410001 摘要: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工农业生产生活对电力的需要越来越多,进而带动着人们对于供电企业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多。然而,工业化、农业化的发展,使得供电企业内部,业务系统应用数据呈现出逐年快速增长的态势。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这种情况,加强对电力业务数据方面的管理势在必行。因此,本文就利用大数据分析在电网客户服务工作中运用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运用领域进行详细的探究和分析,为我国供电企业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奠定良好地理论基础。
关键词:大数据分析;电网客户;服务工作;运用 引言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用电形势也越来越紧迫。尤其是在用电客户不断增加,用电量不断攀升,客户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客户服务多元化是当前供电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借此,本文就大数据分析在电网客户服务工作中运用的必要性,以及在电网客户服务质量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必要的探讨和分析。
一、大数据分析在电网客户服务工作中运用的必要性
在信息化发展的大前提下,供电企业已经搭建了SCADA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配网生产系统、快速复电系统、GIS系统、配网生产系统等一系列的办公软件,在每一天的工作中,由信息系统生成大量的负荷数据、客户用电数据,以及计量终端用电数据等,如何将这些数据整合在一起,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深入性的探究,根据分析数据的类别,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和具体的应用,进而能够为供电企业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提出具体的应对方法,制定具体的计划方案加以实施,这是目前我国大数据分析在电网客户服务工作中运用发展的必然之路[2]。
二、电网大数据分析的认知 2.1电网大数据分析的定义
虽然目前电网大数据发展行业对其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但是,在普遍的定义认知中,大数据必须要具备以下四个特性,即海量的数据、动态化的,且流转快速的数据体系、巨大的数据价值、数据类型的多样化。
2.2电网大数据分析的特性 在对电网大数据分析的定义进行相关的了解之后,并且结合我国供电企业业务数据的发展现状,以及客户服务业务的需要,充分的表明,电网大数据本身就是一个为方便供电企业以采集数据为基础的数据集,而且它是符合Value、Variety、Volume的大数据定义的,并且,在运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应用该系统集成管理、集中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以及挖掘相关的关键性技术等,通过电网大数据,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客户服务业务场景[3]。
三、大数据分析在电网客户服务工作中的运用 3.1大数据分析在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在用电客户在申请安装的报备工作中,客户报备的一些安装地点可能会因为该地域电负荷受限,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那么,首先就需要通过SCADA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配网生产系统、快速复电系统、GIS系统,或者是营销信息系统等抓住存量中的海量数据,对该地域的用电负荷、用电类型,以及行业分类等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要结合当地政府的用电规划情况,对该地区未来的用电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前做好相关的电网建设规划方案,不仅可以快速的解决用户在安装中出现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加快安装的进度。
3.2大数据分析在电网客户服务质量中的应用
营销业务作为供电企业与客户之间联系的纽带,其中包括了业务咨询、用户报装、业务变更、抄表、核算、停电通知等方面的业务。传统的供电企业电网服务活动是在原有的运作模式下,由供电企业的营销人员开展相关的客服服务工作,同时,监管部门并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监管手段对各个节点进行把控,而是等到服务工作结束之后,才进行整体的分析和评价。然而,自从大数据分析在电网客户服务中运用以后,能够将分散开来的各项业务数据实现实时的分析和统计,做到对所有数据的全方位把控,即事前、事中、事后。其中,就营销业务服务监管、停电业务服务监管和远程服务渠道服务监管这三大主要业务进行具体的阐述和分析。
3.2.1营销业务服务监管
营销业务服务监管工作主要就是通过系统抄核收数据、业扩报装数据,以及服务渠道的可用性方面的相关数据进行实时的把控,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最终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在第一时间给监管人员提出相应的应对举措,不仅及时解决了问题,而且也方便了监管人员服务质量的提高。
3.2.2停电业务服务监管
停电业务服务监管工作主要就是通过系统对所有的停电事件数据,即计划停电、欠费停电、强制避峰、违约停电等,停电计划、停电变更,以及客户通知等关键性环节数据都要进行实时的跟踪、记录、统计和分析,并且,还要协助停电管理人员在最快的时间内处理好停电服务工作,不仅可以实现停电服务体系执行的实效化,而且还有利于加强组织内部之间的信息报送、组织联动和服务客户的资源调配计划。
3.2.3远程服务渠道服务监管
远程服务渠道服务监管工作主要就是通过系统对所有的远程渠道信息的可用性进行采集,如短信营业厅、网上营业厅、自助服务端等的具体情况和窗口服务人员的作业情况进行实时的监管,进而进一步提升远程客户服务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大数据分析在电网客户服务工作中的运用,我国电网企业的改制工作在不断的被深化,并且运用的环节也越来越多。在信息化、科技化发展的大前提下,电网企业在对大数据应用的过程中,其应用的挖掘潜力是无限的,尤其是通过大数据挖掘应用,不仅将所有供电企业的客户服务的关键点找了出来,而且还对电网企业提出了提高服务水平的具体性举措,即加强营销业务服务监管、停电业务服务监管和远程服务渠道服务监管等,为我国电网客户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道伟,张东霞,孙华东.时空大数据环境下的大电网稳定态势量化评估与自适应防控体系构建[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01-20.[2] 李敏,李炜,于仕.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未知威胁感知的电网企业信息安全主动防御体系研究[J].科技广场,2016-08-30.[3] 朱翅鹏.大数据技术在错峰用电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通讯世界.2015-02-04.
第三篇:如何构建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平台
如何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平台
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以下简称《框架意见》)和《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要求审计机关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审计机关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意见》、《框架意见》和《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石和保障作用,审计机关势必要从审计对象全覆盖、审计方式全覆盖、审计内容全覆盖、结果运用全覆盖这四个方面推进“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的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从而构建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平台。
一、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的概念
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是包含在审计全覆盖这个概念中,对于审计全覆盖的概念,国务院印发《意见》中明确指出,审计机关要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以及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这也是审计全覆盖首次写进国务院文件。概括来说,也就是审计机关主要要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
行情况“三资一责”审计监督全覆盖,其中,“一责”既是全覆盖的重点,也是“三资”的结合点。
二、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的难点
(一)审计监督对象多,客观上制约了审计“全覆盖”。
每年按照审计人员人均一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计算,一个地级市审计局一年最多完成20个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这与符合审计监督对象上百人的规模来说,审计力量显得严重不足。同事,国务院《意见》不仅要求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等进行审计,还明确提出要发现国家政策措施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线索,维护财经法纪,促进廉政建设;发现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风险隐患,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审计,实现审钱、审人、审政策全覆盖。(二)复合型的审计人才缺乏,制约了审计“全覆盖”。
审计被视作监督权力运行的“紧箍咒”,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特别是从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人员,无论在业务技能方面,还是沟通技巧方面,既要求全面的知识结构,又要求对大政方针、政策法规、财会金融、市场经济、计算机等都要有较为熟练的掌握。目前,我国审计队伍总体技术力量还显薄弱,缺乏较多的中高端审计人才支撑,拖了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后腿。近年来通过审计发现的大要案线索,都是需要涉及大数据,需要从大数据中寻找疑点,大要案线索的发现建立在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利用上。大数据的应用需要既懂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又懂审计的复合型人才。
三、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的途径
(一)明确对象,实现审计对象全覆盖。
《框架意见》和《实施意见》指出:审计机关要建立健全与审计全覆盖相适应的工作机制,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类实施,注重实效,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通过在一定周期内对依法属于审计监督范围的所有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部门和单位,以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实现审计全覆盖,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该条表明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对象进行了适当拓展,其范围现在包括: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包括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工作部门、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的党委(党组、党工委)和行政正职领导干部(包括主持工作1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包括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审计对象的适度拓宽为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全覆盖提供了可能。因此,要实现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全覆盖,各级审计机关首先要从领导干部管辖范围、领导干部所在单位性质等角度对审计对象进行明确划分,并建立审计对象数据库,收集和汇总被审计单位基本信息,对审计对象实施分类管理和总体规划,对审计对象进行常态化、动态化管理,摸清审计对象底数,不留盲点,从而为审计对象全覆盖奠定基础。
(二)科学组织,实现审计方式全覆盖。
经济责任审计本身具有审计对象多、内容覆盖面广等特点,且在项目立项计划上涉及审计和组织两个部门,组织部门对审计结果的需求往往超前。在这种情况下,优化经济责任的审计计划和选择科学的审计组织方式就成为实现审计方式全覆盖的关键。首先,在项目立项上,应实行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并侧重任中审计计划安排的比重,为经济责任审计打好提前量;其次,离任审计计划的提请以组织部门为主,并侧重于已经实施过任中审计的干部,为组织部门在干部管理监督上更好地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参考作用;最后,对不同审计类型,地方审计部门可以结合审计计划进行统筹安排,例如,将经济责任审计与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等有机结合,对同一审计对象一次进点、协同审计,提升审计现场工作开展的组织化与科学化程度,有利于某一特定审计领域从广度到深度的全面覆盖。
(三)关注重点,实现审计内容全覆盖。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中指出,经济责任审计应当以促进领导干部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科学发展为目标,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为基础,重点检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要求审计人员不能局限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管理职能,而是要将重大投资决策和项目审批、土地矿产资源交易、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和职责履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廉洁从政等相关要求纳入重要审计内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这些都为实现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全覆盖提供了方向性和政策性支持。
(四)严肃问责,实现结果运用全覆盖。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和结果运用制度,对纪检、组织、审计、监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在审计结果运用上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可以说是覆盖了经济监督、党纪政纪、干部管理、人事任免、国资监管等各个环节。实现结果运用全覆盖,要做好以下三点。一要强化审计整改。被审计单位应明确主要负责人为落实审计整改工作第一责任人,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完成整改,并向审计部门进行反馈。二要加强整改监督。审计部门应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纳入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督办问题的整改。同时积极探索经济责任审计与干部考核、巡视等监督检查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审计结果运用情况的联合检查和回访制。三要严肃责任追究。将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由组织和纪检部门分别归入领导干部人事档案和廉政档案。对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及相关责任人,应准确界定相应责任,严格追责问责,增强经济责任审计的震慑力。
2018年4月25日
第四篇:运用大数据分析 提高高中地理试卷讲评课的实效
运用大数据分析 提高高中地理试卷讲评课的实效
摘 要:试卷讲评课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高效的试卷讲评课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答题技巧、提高知识迁移能力;也有助于教师准确了解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近年来,在高中地理试卷讲评课中,笔者一直在尝试利用大数据的分析,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地理;大数据;试卷讲评;实效
在传统的试卷讲评课中,常出现不顾学情、逐题讲解;偏重答案、忽视思路;就题论题、缺乏拓展等现象,这些现象使试卷讲评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效率,更好地发挥考试和讲评的功效?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立足于一线教学实践,尝试利用大数据的分析,对试卷讲评课进行了一些设计,力求更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从而提高高中地理试卷讲评课的效率。
一、?题分析,数据模拟、预测问题
在学生考试的同时,老师独立把试卷做一遍,对试卷进行最初的数据分析与统计,如:①考点覆盖――试卷考查了哪些知识点?是以何种方式呈现的?地理基本概念与原理、自然地理的运动与变化规律、人口与城市、工农业与交通、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计算等各知识点方面的内容比例?②试题结构――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哪些是常规题?哪些是拓展迁移题?试题的难易分布如何?③命题意图――哪些是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哪些是考查能力?通过分析,把握试卷的知识及能力要求,预测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之后把预测结果和学生的实际答卷进行对比分析,做到精准备课和施教。
二、网上阅卷,数据细化、精确问题
网上阅卷完成后,阅卷系统会自动生成各小题各项数据,一方面老师根据需要进行统计比较分析,根据需要制作出各种需要的柱状图。另一方面,网上阅卷时,将综合题中各类典型答卷分类存档。如答题规范、字迹工整的优秀答卷;知识点清晰,但表述不规范的失分答卷;地理基本概念与原理不清,逻辑混乱的失分答卷;卷面不整洁的失分答卷等,试卷讲评时,将各类典型答卷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反思,起到示范和警示作用。
三、分类整理,数据整合、释疑拓展
试卷讲评前,将答卷与答案发给学生,学生自查自纠,分组自主研讨,找出失分原因,学生经过研讨后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以小组的形式收集整理成共性问题。这样,不仅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具体订正情况,存在的疑难杂症,精确锁定讲评内容,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习惯,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
教师将小组的共性问题和阅卷中发现的典型错题进行分析归类,如:按知识点归类、按解题方法归类、按答卷中的失误归类等。
在讲评课上,有选择性地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横向延伸和纵向拓展,这样,不仅使课的容量充实,而且有益于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地理思维,理清地理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
案例:2017年高考文综地理第37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图6)。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这一道题得分率很低,是一道典型的地理思维障碍题。讲评这道题时可以:
1.从文字分析入手,理解山地垂直带、植物多样性、阴坡阳坡的水热状况等地理概念和地理规律。
2.从图片分析入手,分析阴坡、阳坡植物多样性的总体变化趋势,阴坡和阳坡的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节点、阴坡和阳坡植物多样性变化的交界点。
3.调用地理数据整合的有关分析折线图的方法,进行实际运用。
4.展示并观察同类型的不同问题,进行变式训练,训练学生的地理思维。
5.拓展和延伸,分析影响植物多样性的因素,构建一条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知识网络。
四、建错题库,数据优化、巩固提升
通过收集数据,将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收集成“地理错题库”。一方面将错题整理分类:①按内容分类,查缺补漏、使知识系统化②按题型分类,化繁为简、集中目标,③按错因分类,举一反
三、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对错误原因做相应的分析说明,给出正确的解答方法。错题库设置在学生随时可以查阅的邮箱、QQ、微信平台上。方便学生随时复习和查看。
总之,试卷讲评课要达到高效,是需要采取一些与常规教学手段不一样的方法,否则很容易流于形式,造成学生的学习倦怠。通过几年使用大数据,进行高中地理试卷讲评课的实践,深深体会到试卷讲评课上,大数据的使用,能使讲评课针对性更强,容量更大、知识面更宽更广,确确实实地提高了试卷讲评效率。
参考文献:
[1] 徐小记.浅议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试卷评价的效率[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2] 庄正平,廖琼高.在高中地理试卷评讲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J].地理教育,2014.作者简介:
雷安涛,广东省惠州市,广东省惠州仲恺中学。
第五篇:做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探索实践者[定稿]
做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探索实践者
审计监督全覆盖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机关提出的一项新的要求,安康市审计局整合社会审计资源,积极探索审计全覆盖的经验和作法,值得借鉴学习。安康市如何推动审计监督全覆盖?动力是什么?怎么破解工作中的难题?审计质量是否得到保证?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安康市审计局,见证他们以千克难,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奋斗历程„„鉴势习策深入调研科学谋划 2016年初,陕西省审计工作会议传达李克强总理的指示和审计署工作会议上刘家义审计长的讲话,要求全省审计机关努力探索审计监督全覆盖。安康市委、市政府专门建立党政主要领导定期听取审计要情专报制度,书记、市长定期共同研究审计工作,为审计监督全覆盖撑腰鼓劲。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责任和需要,如鸟之两翼,鼓动安康市审计局在审计监督全覆盖上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安康市审计局成立了专题调研组,由局长挂帅,对市本级审计对象进行了一场拉网式的摸底,精确地掌握了市本级审计对象和审计任务底数。安康市本级预算单位总数236个,其中全年资金支出1000万元以下的单位184个、1000万元以上的单位52个。调查发现,长期以来审计的空白和盲区是:“权力”机关、下属二级单位。经过分析论证,该局明确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工作定位是:预算单位和政府投资项目两个全覆盖。预算单位全覆盖,是对市直所有预算单位所含的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进行审计;政府投资项目全覆盖,是对100万元以上的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全覆盖审计,对1000万元以上的政府投资项目实行跟踪审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审计计划实施ABC分类管理的办法。A指中、省、市确定的重点审计项目,审计内容原则上是经责审计、财政审计、投资审计的叠加,审计方式为审计项目或审计调查项目,每年覆盖70个左右预算单位。B指资金量在1000万元以下的小型审计项目,这一部分单位多,但审计量小。审计内容是财务收支和预算执行情况、部门专项资金,审计方式为先安排内审自查,在此基础上由国家审计人员对各单位内审自查结论全面复核审查,每年覆盖140个左右预算单位。c指资金量在1000万元以上的大型审计项目,该部分资金量、审计量都大。主要采用“点穴式”抽查审计,审计方式为先安排内审自查,再由国家审计人员对各单位内审自查容易存在问题的结论进行“点穴式”复核抽查,每年覆盖30个左右预算单位。ABC覆盖了市本级所有审计对象,是有重点、有主次的审计计划,具有开放性、灵活性。中省市临时I生安排的重大项目随时进入A、B、c执行中,如果发现重大违规问题或重大案件线索,随即调整进入A实施重点审计。ABC按照分类管理、点面结合、层级互补的模式滚动推进,最大亮点是把财政、发改、住建、国土等腐败易发高发的权力部门作为审计重点,又把容易边缘化的二级预算单位纳入审计范围,形成纵向到边,竖向到底的审计网络,切实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ABC的提出,使安康市审计局认识到如果能够统筹各方审计力量,创新审计组织方法,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不用“5+2”、“白加黑”,干部正常休假,照样能实施审计监督全覆盖。而且像经常、定期打扫房间灰尘一样,审计工作量会日益轻松。清晰的目标、科学的谋划,使安康审计监督全覆盖工作一开始就高点起步、快速推进。统筹力量打造队伍破解瓶颈 ABC全覆盖的蓝图已经绘就,到底能不能变成现实?关键在人。安康市审计局行政编制51人,按常规每年完成约70个审计项目,如果不能突破“人力瓶颈”,以现有人员完成比以往多3倍的工作量,无异于“天方夜谭”。安康市审计局打破“多少人干多少活”的惰性思维,走出政府“围城”找出路,坚持以在编审计人员为主体,以其他辅助力量为补充的思路,组建“1+4”的“合成军”,为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提供强有力的队伍支撑。一一精心打造主力队伍。一是申请市委、市政府为审计机关增加了一定数量的机构和行政编制,缓解人力压力;二是挖掘内部潜能,实行交叉审计,前一个审计项目现场审计实施结束后,即启动下一个审计项目,使审计项目穿插进行,缩短审计终结阶段的工作时间,提高效率;三是打破科室壁垒,推行“大兵团作战”与“小口径突破”相结合,将财政财务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上审下”与同级审计相结合,积极整合审计资源,增强审计的整体性和时效性;四是加强审计业务素质培养,针对计算机审计、电子账务对接等短板,搭建学习会议、LED大屏、门户网站、手机微课堂、思想火花展示五个平台,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审计业务技能;五是创新考核奖惩办法,调动审计队伍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工作效率不断提高。一一精心打造协审队伍。申请增加财政预算100万元,招聘30名财务专业或工程造价专业的大学生充当审计助手。为稳定队伍、强化管理,审计人员人均月薪2000―3000元,交四金,合同一年一签,与在编干部同培训、同管理、同考核。考核优秀者给予奖励,合格者续聘并涨工龄工资,不合格者辞退。协审队伍建成后,有力发挥了协助作用,促进审计主力更好地将精力聚焦于审计重点和“疑难杂症”攻克上,大大缓解了审计人力薄弱的压力。一一精心打造外包队伍。积极探索购买社会服务,严把进门关、质量关、廉洁关。一是通过竞争方式广泛选择社会中介组织,并深入了解可能人选的社会中介组织的资质、实力、信誉,杜绝皮包公司、挂靠企业和信誉低劣单位入围。二是坚持以国家审计机关为主的原则,加强对中介机构审计质量监督。采取专人复核审计工作底稿的方式监督其审计质量,同时加强中介机构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审计质量水平。三是强化廉政建设,加强中介项目审计报告复审,建立中介黑名单制度,一旦发现徇私舞弊和不廉洁行为,立即排除审计中介市场之外。2014年以来先后向9个中介机构购买完成财政财务收支项目审计38个,向26家中介购买政府投资审计项目并取得了核减政府投资亿元的成效。一一精心打造内审队伍。安康市有内审机构71个,内审人员200多名,是一支潜力巨大的审计力量,过去作用一直没有充分发挥。2014年该局通过加强内审协会建设,遴选经验多、能力强的干部担任协会理事或会长,依靠他们协调管理分布在各单位的内审人员,积极参与完成市审计局委托的国家审计项目。实施中坚持审计组长由国家审计机关人员担任,项目安排以跨行业、跨系统交叉和非对称为原则,尽力规避同行互审可能带来的质量风险。这样既缓解了审计专业队伍的工作压力,又为内审人员提供了学习锻炼提高的平台。一一精心打造老干部队伍。充分调动退居二线老同志的工作积极性,挖掘老同志业务潜能,成立特派审计组,协助市审计局审计一些时间跨度较长、问题交织复杂的行业专项审计。2014年以来,特派审计组先后独立完成了20多个审计项目,为审计监督全覆盖助了一臂之力。突出重点健全制度保障质量“质量是审计工作生命线”。安康市审计局始终把质量建设贯穿于审计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结合实际探索建立了“审计要情直通车制度”、“第三方独立稽核制度”、“审计现场终结验收制度”、“以查案件线索为导向的考核制度”等制度,以严格的制度保证质量。一是创新审计要情直通车制度,确保“零延误”。为加强问题整改力度,要求每个审计组在发现和掌握重大问题后,必须原汁原味向局领导汇报,局领导审阅后形成审计要情,及时报送相关市级领导,请示处理意见。2014年以来共报送《审计要情》40余份,全部得到市级领导批示,其中市委书记、市长的批示达20次之多。2015年市委书记、市长定期听取审计要情专报,市“五人小组”集中听取审计要情报告,集中研究审计揭示的问题。二是建立第三方独立稽核制度,确保“零遗漏”。为保证审计质量,安康市审计局专门抽调业务骨干和有关专家,成立质量稽核小组,随机抽查已完成的审计项目,结合原始账簿凭证,主要查看审计证据、审计底稿、审计报告、移送处理文档,从中发现问题,严防“跑冒滴漏”问题发生。三是落实审计业务会议制度,确保“零偏差。”为了杜绝暗箱操作或隐情不报的问题,安康市审计局在落实审计业务会议制度中,召开局党组成员、法制复核人员、各科室负责人、审计组组长及成员等参加的会议,要求项目审计组原汁原味汇报审计情况,接受与会人员现场质询,确保查证事实清楚、适用法规得当、处理处罚准确。四是以查案件线索为导向的考核制度,确保“零隐患”。为预防审计过程中出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造成隐情不报问题,安康市审计局制定了《以案件线索为重要考核标准的考核办法》,坚持以上报案件线索考核为导向,评定优秀,并作为个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2014年以来,安康市审计全覆盖真正实现了广度与深度、数量与质量的统一。特别是在审计质量上做到了“四个不少”,即:“收缴违纪违规资金一分不少,两年来收缴违规违纪资金4885万元;移送案件线索一条不少,两年来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案件线索107条;督促问题整改一个不少,两年来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审计建议716条,审计促进整改落实有关问题资金11.6亿元;诫勉谈话对象一个不少,两年来纳入训诫谈话对象的100余人,其中受到市级领导约谈的有40多人。
创设机构延伸拓展疏通“淤堵”针对过去老百姓上访反映村干部违纪违规的问题,市审计局局长李均深知,村级干群矛盾的根子在用钱上,如果审计能跟着财政资金向下延伸最后“一公里”,这一问题将大大减少。2015年安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安康市镇村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在全市优化整合的140个镇(办)设立财政审计所。主要职责为:负责镇财政财务工作,镇政府预决算编制和镇级财源建设;负责国有资产、集体资产监督管理;负责村级财务监管工作;负责各类惠农支农资金和财政资金审计工作。安康市审计局立即抓住这一机遇,2015年8月在镇坪县召开了有10名镇(办)财政审计所所长出席的审计监督全覆盖现场会。确定抓住设立财政审计所的机遇,立即开展试点工作,进一步拓展审计全覆盖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审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覆盖市、县、镇、村的全覆盖审计网络,实现区域审计监督全覆盖。审计署党组成员、中央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张通来陕西调研。在获悉安康在基层镇(办)设立财政审计所的情况后高度肯定,认为是一项创举,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代表了审计监督的方向,对于打通国家惠农政策“最后一公里”和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值得推广。陕西省审计厅要求安康市审计局认真发挥镇(办)财政审计所的监督职能,大胆探索,勇于开拓,积极实践,力求形成可在全省乃至全国复制推广的试点经验和成功做法。安康市政府要求市审计局认真研究,精心部署,积极探索镇(办)财政审计所履行职能的方法和途径,突出应用导向和机制创新,早日形成常态化的村级财务和惠农资金审计监督模式。同时要求市编办围绕农村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工作开展调研,探索设立市县农村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中心,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机构支撑。为切实将安康市审计监督全覆盖工作引向深入,确保村级财务和各项支农惠农资金审计监督取得效果,李均局长带队到11个县(区)审计局和镇(办)财政审计所调研。总结出了对村级财务“123'’审计的思路,即每年开展1次财务收支审计、2次惠农资金专项审计,每3年对村级党政主职干部进行一次经济责任审计。安康市镇(办)财政审计所分批分步对所辖村级财务和换届以来村级党政主职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通过审计,促进了村级财务公开、集体经济民主、村民权益保障,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社区环境更加和谐稳定。一滴汗水,一分收获;一路拼搏,一路高歌,安康市审计局取得的丰硕成果:在安康市委、市政府2014考核中获“大满贯”,包揽综合与单项工作优秀奖;2015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入选审计署“全国审计机关先进典型”;2016年1月,被省委组织部、宣传部、人社厅联合命名为“全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单位”。实践是一面镜子,安康市审计局创新推行的审计监督全覆盖仅仅迈出了有益探索的第一步,随着日益完善和不断总结提升,审计监督全覆盖会在实践中不断彰显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深化反腐倡廉建设的特殊魅力,为安康“秦巴明珠”的锦绣前程增添更加绚丽的时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