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循环嵌套结构教学设计探究

时间:2019-05-12 05:01: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C语言循环嵌套结构教学设计探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C语言循环嵌套结构教学设计探究》。

第一篇:C语言循环嵌套结构教学设计探究

C语言循环嵌套结构教学设计探究

摘 要:C程序循环嵌套结构设计是C程序循环结构教学一章的重点与难点内容,是后续数据结构课程算法实现中使用频率最多的语句,是进行复杂程序设计的基础。该文将针对初学者实际情况,通过教学实例的设计,由浅入深,采用类比、启发等多种教学方法,分析循环嵌套结构程序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方法,帮助学生掌握C语言循环嵌套结构设计的实质,提高利用循环嵌套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C语言 循环嵌套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3(a)-0120-02

The Inquiry Teaching Design of Nested Loop Structure on C Language

Duan Hongyi,Wang Huihui

(Science Department of Hetao College,Bayannaoer,Inner Mongolia,015000,China)

Abstract:The C program nested loop structure design is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in chapter C program loop structure teaching,is the follow-up data structure course algorithm in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sentence,is the basis for complex programming.This paper will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beginners,by design,the teaching examples from the shallower to the deeper,by analogy,inspiration and so on many kinds of teaching methods,design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 of loop nesting structure of the program,to help the students to grasp the essence of C language nested loop structure design,improve the ability of using the nested loop structure to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Key Words:C language;Loop nests;Teaching design

C语言是一门面向过程的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其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单元主要由顺序结构、选择结构与循环结构三种基本结构组成。其中选择结构与循环结构在程序设计中最为重要且使用较多,对于后续课程数据结构来说,其算法实现主要以这两种结构为主,所以在学习数据结构之前,学生必须要通过C语言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程序设计基础,深入理解并掌握这两种程序结构,并能够正确设计与阅读理解这两种结构的程序。在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中,循环的嵌套程序设计是一个重点与难点内容,该文结合作者从教以来教授C语言的教学经验及心得体会,探讨如何教会学生理解并掌握循环嵌套结构的设计,提高利用循环嵌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循环嵌套教学内容引入及设计

循环嵌套结构程序设计的基础是循环结构,在学习循环嵌套结构程序设计之前需要掌握C语言中实现循环结构的三种语句,while语句、do...while语句以及for语句,在此基础上学习循环的嵌套。首先需要知道循环嵌套的概念:一个循环的循环体内包含另外一个完整的循环结构,称为循环的嵌套,内嵌的循环还可以继续嵌套循环,构成多层循环。循环的嵌套结构本质上仍是一个循环语句,只不过其循环体为一个循环语句罢了。C语言中三种循环语句可以互相嵌套构成循环嵌套结构。由于for语句在C语言中最为灵活,下面以for语句为例来讨论循环的嵌套结构。

1.1 循环嵌套结构程序的引入

为了便于理解循环嵌套,首先举一个简单的循环结构的例子来引入嵌套。

例1:输出123456789。

该例子如果利用for循环设计,学生可以轻松写出如下语句。

int i;

for(i=1;i<=9;i++)

printf(“%d”,i);

如果对该例进行修改,要设计以下程序。

例2:输出5行123456789。对于该例来说,可以使用循环的嵌套来设计程序。

1.2 循环嵌套结构设计

我们可以利用循环语句的设计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例子的关键在于循环体语句为输出123456789及换行符,即要循环5次123456789以及换行符。这里我们先把上述代码以及输出换行符语句看成一个整体即一个语句块。比如用语句块一来表示,则可以写出如下的程序代码。

int j;

for(j=1;j<=5;j++)

{

语句块一;

}

由于语句块一的代码为:

int i;

for(i=1;i<=9;i++)

printf(“%d”,i);

printf(“\n”);

所以将语句块一用上述代码进行替换,可以写出例2完整代码如下:

int j;

for(j=1;j

{

int i;

for(i=1;i<=9;i++)

printf(“%d”,i);

printf(“\n”);

}

通过这个例子看出,外循环决定内循环(把内循环看成一个整体)的执行次数,而内循环则控制每行内循环的次数。在这个例子中,内循环变量与外循环变量之间没有关系,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稍微复杂一些的例子,内循环变量执行的次数取决于当前的外循环变量,来进一步理解循环嵌套结构程序。

例3:设计程序输出如下的图案数字。

2

3

4

5

这个例子要打印5行数字,故外循环次数为5,设外循环变量为i,取值为1~5,再看每一行要打印的数字的个数为1,2,3,4,5,即循环的次数为1,2,3,4,5,假设用j表示内循环变量,那么,内循环变量与外循环变量有什么关系?假设我们要打印的是第i行上的数字,可以发现其打印的数字j取值为1到i。找到了规律就可以写出的循环嵌套程序段:

int i,j;

for(i=1;i<=5;i++)

{

for(j=1;j<=i;j++)

printf(“%d ”,j);

printf(“\n”);

}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写出如下图案的程序段。

例4:设计程序输出如下的图案数字。

3

5

7

9

提示学生这个程序可以有2种写法。

第一种写法:通过观察,发现例3与例4只是每一行上输出的数字不同,即需要修改例3的内循环语句printf(“%d ”,j);即可。显然第i行上打印的是一个等差数列,其打印的第j个数字应为2*j-1。即例4对应的语句为printf(“%d ”,2*j-1);

第二种写法:不改变例3的printf(“%d ”,j);输出语句,则需要修改内循环for(j=1;j<=i;j++),分析可知第i行的内循环次数为i,而打印的数字最大值j为2*i-1,后一个打印的数比前一个数大2,即步长为2,则将例3的内循环语句改为for(j=1;j<=2*i-1;j+=2)即可。

通过上面例

3、例4两个程序的设计,学生基本上能够掌握循环的嵌套结构了,对循环的嵌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利用循环嵌套结构设计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

例5:打印如下图的九九乘法表。

这个例子与例3比较相似,一共要打印九行,故外循环为9次,假设用i来表示外循环变量,其值应为1到9;第i行打印输出i个数,假设用j来表示内循环变量,即内循环变量j取值为1到i。并且能写出第i行第j个要打印输出的数为:printf(“%d×%d=%4d”,j,i,j*i);有了例3,例4的基础可以写出如下的程序:

int i,j;

for(i=1;i<=9;i++)

{

for(j=1;j<=i;j++)

printf(“%d×%d=%4d ”,j,i,j*i);

printf(“\n”);

}

结语

在循环嵌套结构设计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考虑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能力,设计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用例,从浅显易懂的例子出发,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采用类比,启发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理解能力与程序设计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谭浩强.C程序设计[M].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 刘井莲,赵卫绩.C/C++循环嵌套教学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25).[3] 唐红杰.C语言循环结构教学探讨[J].软件工程师,2014(10):49-50.[4] 刘运,程家兴.图形打印案例在计算机高级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6):48-49,58.

第二篇:第11课 循环嵌套教学设计

《第11课

循环嵌套》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介绍mind+软件可以利用画笔工具进行绘画,结合生活中画图的过程提炼出画图的流程图,再由最基础的线段开始绘画,通过落笔、颜色、粗细、方向、移动的使用来绘制一个个基础图形。在绘画复杂图形时发现其是由简单图形重复组成,但代码重复量过多,从而产生使用循环嵌套的需要。教材将本课至第13课的学习内容设计成一个项目——绘制多边形,让学生在多边形的绘制过程中,慢慢了解到循环嵌套、程序调用、带参过程的便捷性。体验一个较为复杂的程序是如何完善优化的。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通过上个学期第三单元的学习,已经学会了在Scratch中进行音乐模块的添加,同时在本单元已经学习过了流程图,这对本节课的逻辑整理以及画笔模块的引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mind+画图的原理,知道常用的画笔类指令。

2.利用画笔类指令绘制简单的图形,掌握利用循环绘制正多边形的方法。

3.通过绘制多个正多边形,掌握循环嵌套的使用方法。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循环嵌套绘制多个正多边形。

教学难点:理解循环嵌套结构。

【环境与素材】

1.学生机安装mind+、视频播放等应用软件。

2.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个特殊的图案(出示绘画图案)

老师如果说他们是用mind+来绘画的同学们会不会感到神奇呢?那绘画的笔是什么呢?其实我们的角色就可以充当画笔。今天我们就来试着用mind+来绘制图案。

二、新知探究

环节一:分析算法

师:我们的图案都是由一条条线段组成,所以在绘制图画前,我们要先弄清楚线段绘画的流程,老师收集了绘画的过程,可是他的先后顺序会是怎么样的呢?有没有谁能帮一帮老师。

(展示流程图,学生填写)

师:了解了画图过程那在mind+当中如何运用呢?画笔的指令在哪呢?

单击“添加扩展”,单击“画笔”就可以将画笔类指令显示在代码区域中。

他们分别有什么用呢?

(搭配移动指令,让学生自主探索画笔指令作用)

任务一

探索画笔指令(5min)

搭配移动指令,让学生自主探索画笔指令作用

连线归纳

这两个都是颜色的指令有异同呢?

环节二:程序设计

任务二

绘制简单图形

师:想一想

绘制下列图形,会用到哪些绘图指令?角色需要如何运动?

(学生用手画一画)

参考以下代码完成任务二

如何绘制正方形?

学生演示,或者教师展示

对比分析正方形展示循环的运用

师:老师刚刚发现有两种正方形的画法,那种更好呢?

学:第二种,更简单

师:我们可以用重复执行语句来循环执行相同的指令

任务三

绘制复杂图形

师:像正三角形、正方形这样的图形,他们的边长都是相等。可以利用循环,使画画更方便,看似复杂的图形,只需要简单的脚步就可以完成。那这复杂的图案该如何完成呢?

分析图形

师:他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呢?我们该如何画呢?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棒,你们可以试一试吗?完成任务三绘制复杂图形

请学生展示作品

总结循环嵌套

任务四

丰富你的图形

师:加入更多的创意,让图案更加好看,好玩。

请学生展示作品

师: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呢?

学生总结

下课!同学们,再见!

板书:

第11课

循环嵌套

第三篇:《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循环结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3(必修)》(A版)中§1.1.2的第二课时的内容。(1)算法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新内容,算法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算法思想已逐渐成为每个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数学素养。(2)本节课的内容是循环结构,它与顺序结构、条件分支结构是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可以表示任何一个算法。并且循环结构是算法这一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它的重要性就是充分体现计算机的优势,也即能以极快的速度进行重复计算。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算法和框图的基础知识。绝大多数同学对算法和框图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但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的意识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尚有待加强。

三、设计思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建构就是认知结构的组建,其过程一般是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发现问题,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进而联系所学的旧知识,首先明确问题的实质,然后总结出新知识的有关概念和规律,形成知识点,把知识点按照逻辑线索和内在联系,串成知识线,再由若干条知识线形成知识面,最后由知识面按照其内容、性质、作用、因果等关系组成综合的知识体。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基于以上理论,本节课遵循引导发现,循序渐进的思路,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运用多媒体,投影仪辅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流程如下:

创设情景(课前准备、引入实例)→授新设疑(自主探索形成概念→理解概念能识别框图)→质疑问难、论争辩难(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突破难点)→沟通发展(反馈练习→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四、教学目标

理解循环结构,能识别和理解简单的框图的功能,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能运用循环结构设计程序框图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和体会算法思想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意义,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循环结构,能识别和画出简单的循环结构框图。

难点:循环结构中循环条件和循环体的确定。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引例: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幼年时代聪明过人,上学时,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同学们计算:

1+2+3+4+…+99+100=?

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算出答案等于5050。(课本例6)你能否写出求法,并用框图表示你的算法。

此例由学生动手完成,投影展示学生的做法,师生共同点评。鼓励学生一题多解。

【设计意图】通过高斯求和的故事,复习顺序结构,提出递推求和的方法,导入新课。此环节旨在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使学生保持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授新设疑

1.循序渐进,理解知识

(1)引进“计数变量”、“累加变量”。借助“计数变量”和 “累加变量”使学生经历把“递推求和”转化为“循环求和”的过程,同时经历初始化变量,确定循环体,设置循环终止条件3个构造循环结构的关键步骤。①将“递推求和”转化为“循环求和”的缘由及转化的方法和途径 引例“求的值”这个问题的自然求和过程可以表示为:

用递推公式表示为:的值的一个算

直接利用这个递推公式构造算法在步骤中使用了共100个变量,计算机执行这样的算法时需要占用较大的内存。为了节省变量,充分体现计算机能以极快的速度进行重复计算的优势,需要从上述递推求和的步骤

中提取出共同的结构,即第步的结果=第(-1)步的结果+。若引进一个计数变量来表示计算到第几步,一个累加变量则第步可以表示为赋值过程②“”、“

”的含义

来表示每一步的计算结果。

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计算机中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借助形象直观对知识点进行强调说明 1)量。

2)赋值号“=”右边的变量“”表示前一步累加所得的和,赋值号“=”左边的“”表示该步累加所得的和,含义不同。3)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意义不同。4)边的变量的作用是将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类比

理解)

在数学中是不成立的。的值赋给赋值号左的作用是将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借助“计数变量”、“累加变量”既突破了难点,同时也使学生理解了“”、“

”的含义。

③初始化变量,设置循环终止条件 由的初始值为0,的值由1增加到100,可以初始化循环变量和设置循环终止条件。(2)循环结构的概念

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结构称为循环结构。

教师学生一起共同完成引例的框图表示,并由此引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循环结构的概念(循环变量、循环体、循环终止的条件)。

【设计意图】这样讲解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同时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已有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的形象直观,共同完成问题的抽象过程和算法的构建过程。体现研究问题常用的“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2.类比探究,掌握知识

例1:改造引例的程序框图表示 ①求②求③求的值 的值 的值 此例可由学生独立思考、回答,师生共同点评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对引例框图的反复改造逐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循环结构,体会用循环结构表达算法,关键要做好三点:

① 确定循环变量和初始值 ② 确定循环体 ③ 确定循环终止条件。

例2:根据程序框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图A

图B(1)图中箭头指向①时,输出=_____。

(2)该程序框图的算法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去掉条件“

”按程序框图所蕴含的算法,能执行到底吗,若能

=______;指向②时输出执行到底,最后输出的结果是什么? 对比练习:(1)图B输出

=_____。(2)图A指向②时与图B有何不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3)对比“引例”与“例2”的程序框图,试说明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可由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再由学生分析。

例2是写出程序框图的运算结果,及其功能。

【设计意图】设计此例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类比意识到:

①循环结构不能是永无终止的死循环,一定要在某个条件下终止循环,这就需要条件结构来做出判断,因此,循环结构一定包含条件结构。

②循环结构中语句的顺序对算法的影响。③当型循环结构与直到型循环结构的区别。

(三)质疑问难、论争辩难

例3 图(1),图(2),图(3),图(4)是为计算而绘制的程序框图。根据程序框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图(1)

图(2)

图(3)

图(4)

①其中正确的程序框图有哪几个?错误的要指出错在哪里。

②错误的程序框图中,按该程序框图所蕴含的算法,能执行到底吗?若能执行到底,最后输出的结果是什么?

③根据上面的回答总结出应用循环结构编制程序框图应该注意哪几方面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类比,自主探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认知水平。通过小组讨论,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助,丰富情感体验,活跃课堂气氛。

(四)沟通发展、归纳小结 1.沟通发展

仿照本节课例题,同桌俩人一人编题一人解答。【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沟通发展,有助于及时查漏补缺,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2.课后小节

①理解循环结构的逻辑。

②明确条件结构与循环结构的区别,联系。③当型循环结构与直到型循环结构的区别。④数学思想方法:算法思想,类比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掌握知识。为今后学习其它知识打基础。

(五)布置作业

①课本P11习题1-1 A组 2

②课外拓展:写出一个求满足1×2×3×…×n>5000的最小正整数的算法并画出相应的程序框图。

【设计意图】书面作业第一个层次要求所有学生完成,第二个层次,只要求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体现了差异发展教学。

七、教学反思

循环结构这部分内容在算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施教过程中,基本完成设计构思,教学效果良好,但仍发现一些不足之处:

1、学生对循环终止条件的确定还存在一定困难,尤其循环体中“”、“”的顺序对终止条件的影响。

”、“

”中滲透的函数思

2、教学过程中对循环体“想(数学本质)体现不够。对算法教学的思考:教材将“算法与程序框图”和“基本算法语句”分开处理。是否将这两部分内容结合起来处理,在讲基本结构的时候,通过基本算法语句在计算机上演示计算结果,是否会更生动,效果会更好。强调基本结构,适当降低程序框图和算法语句的难度(学生反映其中的一些例题结构太复杂,理解比较吃力)。

算法作为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桥梁,体现了数学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向,其作用是勿庸质疑的,但作为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新内容,如何将其更完美地展现给学生,还需大家共同努力!

第四篇: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循环结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循环结构概念。

②把握循环三要素:循环变量赋初值、循环体、循环的终止条件。③能识别和理解循环结构的框图以及功能。(2)能力目标

通过由实例对循环结构的探究与应用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归纳抽象能力;参与运用算法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算法分析,算法设计到算法表示的程序化算法思想。

(3)情感目标

①感受算法思想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意义,提高算法素养; ②经历体验发现、创造和运用的历程与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③培养学生形式化的表达能力,构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程序化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循环结构的三要素。

难点:循环三要素的确定以及循环执行时变量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抽象概念

情景引入:北京取得2008奥运会主办权的过程。国际奥委会对遴选出的五个城市进行投票表决的操作程序:首先进行第一轮投票,如果有一个城市得票超过一半,那么这个城市取得主办权;如果没有一个城市得票超过一半,那么将其中得票最少的城市淘汰;然后重复上述过程,直到选出一个城市为止。

[设计意图]新颖引入激发学生兴趣。教师抛砖引玉,学生积极举例循环现象,其思考举例过程实为自主构建循环结构概念过程,体现了自主获取知识的新课标理念。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中哪些是重复进行的步骤,令其举例说明社会、生活和数学中的循环现象;引导学生从循环现象中抽象出循环结构概念)循环结构概念:算法中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些步骤的结构。

(二)提出问题,分析研究

例1:设计算法求1×2×3ׄ×100的值并画出框图。(学生思考后小组讨论算法的设计,并将成果展示出来)

[设计意图]由学生历经提出解法,尝试,受挫的过程,引发其认知冲突,为新算法的产生奠定基础。

问题①:学生展示算法步骤中优劣各是什么?

(三)循序渐进,深入探究

问题②:递推求积中,每步中重复的操作是什么,变化的是什么?有何变化规律?100个变量的值当中哪个是最终输出的量?

——每一步中重复操作的是乘法运算,变化的只是参与运算的; 每一步均可描述为:第n步结果第(n1)步结果n(n2,3,,100); 最终只需输出s100,而s1至s99中数据无需保留。

开辟变量s存放每次累乘结果(累乘变量),s的初值为1; 变量i用于追踪从2至100的变化(计数变量),i的初值为2。

ssi教师引导学生得到循环体:

ii1

问题③:如何理解ssi与ii1?算法中“等号”与“变量”的涵义等同于数学中的相应涵义吗?

问题④:循环体如何结束?

引导学生分析循环体执行的最后一步:

ss100i101

当i100时执行循环;当i101时结束循环,即为循环终止条件。[设计意图]问题②至④环环相扣,层次递进,使学生历经问题的抽象过程和新算法的构建过程,培养其归纳抽象能力,逐步形成算法分析,算法设计到算法表示的程序化算法思想。

归纳循环结构三要素:循环变量赋初值、循环体、循环终止条件。循环三要素确定过程:首先确定循环体,再由循环体第一步确定变量初值,由最后一步确定循环终止条件。

根据刚才的分析画出程序框图,从中提取出当型和直到型框图,并给出一般形式,引导学生对这两种循环结构进行区别和转化。

直到型:先执行一次循环体,再判断条件,若不满足,继续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满足,跳出循环。

当型:在每次执行循环体前判断条件,若满足,则执行,否则跳出循环。

(四)变式探究,深化理解

变式1:在例1当型框图中修改循环三要素,学生回答算法功能。

11变式2:改造例1程序框图,求1351的值。999(组织学生分组活动,继续改造例1的循环体,比比看哪组的改造创意最丰富,得到的新算法最多。)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主改造循环体过程中体验创造喜悦,深化了对循环结构理解,且体会了此算法的普适性(解决了有规律数列的求和积问题)。

探究①:若更改例1中循环体顺序,即由

ssiii1 变为

ii1ssi

程序功能变化了吗?

若有变化,须如何修改初值和终止条件方能使功能不变? 探究②:若去掉例1中判断条件i100程序如何执行?

学生从变式及探究①中体会三要素对于循环结构的影响,并再次体会三要素确定过程:先确定循环体,再由循环体第一步确定初值,由最后一步确定终止条件。

[设计意图]探究①意在通过类比使学生意识到循环体语句顺序对算法的影响,及初值、终止条件的确立依据。探究②说明不能出现死循环,循环结构中定含条件结构。

(五)课堂小结,回顾提高

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即数学思想方面进行小结:

知识与方法: ①循环结构的构建过程和循环三要素的确定。

②当型和直到型循环结构的区别和转化。③循环要素的改变对程序功能的影响。

数学思想:程序化算法思想;算法思维与数学思维的区别。[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梳理知识能力。

(六)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常规作业:P20习题1.1B组第2题。

拓展作业:查阅“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典故,设计算法求士兵总数,并给出两种框图表示。

[设计意图]巩固课堂知识。且拓展作业在应用知识的同时开阔了学生视野,将课堂内涵延伸到课外。

第五篇:第11课 循环嵌套教学设计(1)(1)

《第11课

循环嵌套》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介绍mind+软件可以利用画笔工具进行绘画,结合生活中画图的过程提炼出画图的流程图,再由最基础的线段开始绘画,通过落笔、颜色、粗细、方向、移动的使用来绘制一个个基础图形。在绘画复杂图形时发现其是由简单图形重复组成,但代码重复量过多,从而产生使用循环嵌套的需要。教材将本课至第13课的学习内容设计成一个项目——绘制多边形,让学生在多边形的绘制过程中,慢慢了解到循环嵌套、程序调用、带参过程的便捷性。体验一个较为复杂的程序是如何完善优化的。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通过上个学期第三单元的学习,已经学会了在Scratch中进行音乐模块的添加,同时在本单元已经学习过了流程图,这对本节课的逻辑整理以及画笔模块的引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mind+画图的原理,知道常用的画笔类指令。

2.利用画笔类指令绘制简单的图形,掌握利用循环绘制正多边形的方法。

3.通过绘制多个正多边形,掌握循环嵌套的使用方法。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循环嵌套绘制多个正多边形。

教学难点:理解循环嵌套结构。

【环境与素材】

1.学生机安装mind+、视频播放等应用软件。

2.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花么?展示花的图案。

老师也喜欢花,所以收集了几朵特殊的花,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有什么特殊的。(出示gif图)

他特殊的地方就是用mind+绘制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试着用三节课来学习怎么快速的画这些花。而花瓣是一朵花最重要的部分。所以今天第一节课我们就先学习将这这朵花的花瓣画出来。

二、新知探究

环节一:分析算法

师:我们的复杂图案都是由一些基础图形组成的,而这些基础图形又是由一条条线段组成,所以在绘制图画前,我们要先弄清楚线段绘画的流程,老师收集了绘画的过程,可是他的先后顺序会是怎么样的呢?有没有谁能帮一帮老师。

(关注gif图中笔的移动过程,展示流程图,一位学生填写,老师纠正)

师:了解了画图过程那在mind+当中如何运用呢?画笔的指令在哪呢?

单击“添加扩展”,单击“画笔”就可以将画笔类指令显示在代码区域中。

结合流程图,该使用哪些命令呢?

(结合流程图应该用哪些指令)

(请学生上台将程序块拖到出来)(颜色和图章提一下,具体操作在任务一中先让学生尝试)

(请学生上台尝试画如下图形)

过程中介绍指令

环节二:程序设计

任务一

绘制线段

使用画笔和运动指令绘制如下线段

任务二

绘制简单图形

师:想一想

绘制下列图形,会用到哪些绘图指令?角色需要如何运动?

(学生用手画一画)

教师演示三角形画法(可以先让学生上台尝试)

对比分析三角形展示循环的运用

师:老师刚刚发现有两种正方形的画法,那种更好呢?

学:第二种,更简单

师:我们可以用重复执行语句来循环执行相同的指令

绘制完三角形后,讲解正方形和五角星,让学生自己尝试

参考以下代码完成任务二

请学生展示

任务三

绘制复杂图形

师:像正三角形、正方形这样的图形,他们的边长都是相等。可以利用循环,使画画更方便,看似复杂的图形,只需要简单的脚步就可以完成。那这复杂的图案该如何完成呢?

分析图形

师:他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呢?我们该如何画呢?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棒,你们可以试一试吗?完成任务三绘制复杂图形

请学生展示作品

总结循环嵌套

任务四

丰富你的图形

师:加入更多的创意,让图案更加好看,好玩。

请学生展示作品

师: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呢?

学生总结

下课!同学们,再见!

板书:

第11课

循环嵌套

下载C语言循环嵌套结构教学设计探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C语言循环嵌套结构教学设计探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C语言循环结构》课程教学设计研究(定稿)

    《C语言循环结构》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徐东(1972-),男,硕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讲师、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计算机教育。0引言......

    VB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篇一:vb程序设计fornext循环结构教学设计《vb程序设计for„next循环结构》教学设计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现代教育技术组 吴涛一、 教学目标设计 本课内容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已......

    C语言循环结构教学设计方案(合集5篇)

    《C语言循环结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循环结构是面向过程编程中三种结构中最重要的一种结构,学好它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循环结构的实质是重复执行一系列语句,......

    VB的循环嵌套教案

    VB程序设计中循环嵌套的使用一、课题名称 VB程序设计中循环嵌套的使用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思想,准确掌握“For -Next”循环结构的应用以及循环......

    《第二节 探究结构》教学设计

    《第二节 探究结构》教学设计 教 案 课题 第二节探究结构 课型 新 授 本课题课时数:3 本课为第2课时 备课日期9月18日 教 学 目 标 1、理解内力、强度、应力的概念;能进行简......

    《For…next循环结构》教学设计(最终版)

    《For…next循环结构》教学设计(修改稿) 海口市第一中学王锡君 2007年全国高中信息技术课展评二等奖作品 一、教材分析: 《for…next循环》选至高中选修教材《算法与程序设计》......

    C语言循环结构实习报告 - 副本

    认识(实习)报告 实验(实习)名称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日期得分指导教师系专业年级班次姓名学号 一、 实验目的 掌握在程序设计条件型循环结构时,如何正确地设定循环条件,以及如何......

    VB程序设计ForNext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VB程序设计For…Next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现代教育技术组 吴涛 一、 教学目标设计 本课内容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第五节《分支结构》的基础上,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