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行以德为首,品德乃人之根本

时间:2019-05-12 06:19: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百行以德为首,品德乃人之根本》,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百行以德为首,品德乃人之根本》。

第一篇:百行以德为首,品德乃人之根本

百行以德为首,品德乃军人之根本

上课之前,我想介绍几个官兵给大家认识:2013年7月16日,广东28岁海警警官张旭探亲期间勇救落水群众英勇牺牲,用生命书写人生的高度;2014年2月28日,沈空航空兵某师军务科上士张冲空手搏斗持刀歹徒,挺身而出、见义勇为不留名;2015年3月22日,东海舰队某登陆舰大队鲁山舰海军战士王志斌面对巨额现金拾金不昧;2015年5月12日,空军战士汪伟休假途中见义勇为……这些案例都报道在网络上被争相转载,在频频被点赞的同时唤起人们对品德的重新审视,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回归的再思考。

这些新闻背后,是群众对战士品德认可和自发传递正能量的好故事。翻开历史画卷,我军向来是立德树人的摇篮和沃土。时移世异,风云激荡。新的时代,习主席关于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重要指示,奏响了人民军队铸魂育人的时代乐章。

“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这四个方面是一个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立起了新形势下铸魂育人的根本尺度,明确了革命军人最基本最核 心的要求。“有灵魂”决定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政治命脉,“有本事”撑起新一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有血性”彰显新一代革命军人的职业特质,“有品德”匡正新一代革命军人的 行为准则。其中,“有灵魂”是统领,“有本事”是核心,“有血性”是关键,“有品德”是基础。这就如同一座高楼,灵魂、本事、血性、品德是起支撑作用的顶梁大柱。缺了哪一 根“柱子”,整个房子都会倒塌。今天,我的讲课主题就是这个房子的“基础”——有品德。

何谓“有品德”的革命军人?

讲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讲个笑话:有个青年人要去肛肠医院,由于不识路,就问路边的一位老大爷:“哎,我说老头,那个什么去肛肠医院怎么走啊?”老大爷抬头看了看说道:“一直向前过了桥然后向右一拐就是了。”小青年走了。这时候旁边人问老大爷:“您刚才说的不是口腔医院吗?”老大爷笑道:“他这种人无礼无德,就应该先治口腔再治肛门。”这虽是个笑话,但也说明了品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有品德,就是要知荣明耻、明辨是非、克己慎行、自律慎独,保持崇高追求,提升思想境界,培养健康情趣,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始终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有品德是立身做人、当兵为官的准则,是履职尽责、干好工作的基础,是保持本色、树好形象的保证。新一代革命军人有品德,突出表现在标准更高、底线更硬、自律更严上,体现为从政治高度设定军人道德标尺的刻度,清除思想之垢、作风之弊,净化道德情操,扎紧“思想篱笆”,筑牢拒腐防线,修炼革命军人的“金刚不坏之身”。成就大业,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一定程度上说,国家的强盛,有赖于人的奋斗,军队的强大,有赖于军人的担当。一个有建树的政党、一支有作为的军队,为了把伟大理想付诸现实,总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形势任务需要,与时俱进地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

准确把握革命军人有品德的科学内涵

人,一个有精神灵魂,有血有肉的体格,四肢健全的躯干,有生存的能力,方为一个“人”字。我们来勾勒一下“四有”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如何成为一个“人”。“有灵魂”就是这个人的精神灵魂,“有本事”就是这个人有生存的能力技能,“有血性”就是这个人的血肉与骨骼,而“有品德”正是这个人完整的躯干。如果这个“人”生病了,出问题了,那么岂不就是影响了他的血性,阻挠了他的本事,蛊惑了他的灵魂?

“有品德”是立身之本。“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毒品。”百行以德为首,品德乃军人之根本,更是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源泉。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应时刻注意保持崇高精神追求、坚守高尚人品官德,无论是在面对金钱美色、利益诱惑,还是艰难环境、险重任务上,都应做到始终有定力,能自制、守底线、不越轨,自觉做到面对“市场”心不动,情系“战场”弦不松。

“有品德”是强军之要。人无德不立,军无德不强。践行强军目标、推动军队建设是一场大考,要想交出一份合格答卷,任务艰巨、挑战严峻。有品德是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新形势下铸魂育人的重要尺度,对于凝魂聚气,正本清源,助推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意义十分重大。

高度关注军人品德缺失的现实弊害

谈及到品德,立身之本,不得不谈到军队反腐。军队反腐走在前面,是世情国情党情军情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执政党和国家权力机关成员经受着利欲横流、诱惑充溢的国际国内环境挑战和考验。军队不是真空和孤岛,社会上贪腐沦落之风如瘟疫般侵蚀、渗透和染指于军队,而军队管理的高度集中和封闭性,又增加了军队内部监督的难度。

前些年军队和地方一样,虽然年年喊反腐,但上上下下隐蔽存在着权钱交易、行贿受赂、拉帮结派、蝇营狗苟、违法乱纪等现象,大有前“腐”后继之势。我军出现的许多贪污腐败等问题,究其根源都是从思想道德滑坡开始。原海军副司令员王守业,某部团长潘松涛,他们二人都曾经是在本职岗位上干出成绩的人。但他们道德蜕变,生活腐化,最终走向了犯罪的深渊。忏悔录中,他们也提到铸成今天的大错是从不注重生活小节开始的。我们身边有少部分战士,把道德修养看成是小事,从不检点自己的行为。经常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与驻地女青年拉拉扯扯,还吹嘘自己有本事。还有的沉溺于网上聊天,QQ号上留有很多女性网友号码,手机短信里经常出现灰色甚至黄色的段子。有类似情况的同志都需要提高警惕了。我们只有自觉按照军人道德规范对照和检查自己言行,才能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能够完成新时期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革命军人。

坚持以德立身,做情趣高尚、品行端正的革命军人 常言说:玉不琢,不成器。一个人的良好道德品质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经过长期锻炼和自我改造而形成的。“不修武德,难成武功。”当前社会上呈现多元价值取向,一些基本道德标准出现错位,种种不良风气不断向军营渗透蔓延,容易使人们陷入某种误区,导致迷失方向。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要扭住“立德”这个人生课题,坚持刀口向内,以“三省吾身”的态度,主动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补足精神之钙,谨防道德滑坡,做到明理、识道、豁达,不断升华精神境界,固牢思想防线,始终保持坚强的革命意志,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自觉保持健康的生活追求,注意把住生活小节,把握“交往圈”,净化“生活圈”,纯洁“娱乐圈”,正规“工作圈”,不为酒绿灯红所惑,不为声色犬马所动。顶得住诱惑,抗得住干扰,经受住考验,眼不花、嘴不馋、手不伸,过好金钱关、权力关、美色关,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为官,经得住艰苦环境、艰巨任务的考验,顶得住庸俗关系的腐蚀,做到慎独严谨,独善其身,始终保持高尚的人生追求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永葆军人的政治本色。

战友们,今天我的授课题目是《百行以德为首,品德乃军人之根本》,浅谈了四有军人的品德,从而延伸到以德立人。军人的根本是品德,如果品德出了问题,起了邪念,那么道德会失守、人格会丢失、官德会腐烂。品德即是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道德一词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现了“道德”这个词语。“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道”认识之后,按照它的规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从中国儒家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开始,千百年来,人们就一直重视道德问题。品德是多方面的,包括:“爱心”、“尊敬”、“言谈举止”、“团结友爱”等。其实,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不必高谈论阔,不必大声宣读,只要踏踏实实为人,勤勤恳恳做事,品德自然就附着在我们身上。

开篇我们介绍认识的张旭、张冲、汪伟、王志斌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故事,在价值观念多元的今天,产生了“蝴蝶效应”,引发了关于品德的大讨论,凝聚起全社会更多的品德力量。如果把品德比作浸润人们心灵的“土壤”,那么每个人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种”下优秀的品德,那收获的必将是整个社会的良好风尚。

第二篇:教书育人 以德为首

教书育人 以德为首

教书育人,以德为首。师德的好坏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生活态度都必然会影响到学生。一个教师的师德决定着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思想教育、政治方向和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因此,教师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就要求教师务必充分认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时代性、思想性和高尚性。

一、教师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地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它提示我们:教育的根本对象是人、根本目的是人、根本任务是育人,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它针对的就是当前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甚至还在发展着的对于教育本性迷失方向的人。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关系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关系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和长远。所以教师应该充分认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二、教师立德树人的时代性

中小学实施的基础教育,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更重要在于树立影响学生一生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高度凝练了立德树人的灵魂、主题、精髓和基础。我们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中小学生的思想情况,寻求新形势下中小学校立德树人的新方法、新模式以及新渠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增强立德树人的创新能力和影响力,提高德育工作的亲和力和向心力。立德树人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创新,以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教师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充分认识到立德树人的时代性。

三、教师立德树人的思想性

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必须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做人修养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兵团精神教育。教育学生从做合格公民的基础要求做起,将现代社会教育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贯穿到全部的教育工作之中。思想引领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一定要树立为教育事业献身的崇高理想,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具有终身从教、不计得失的牺牲精神,要爱生如子,把对人才的培养化为自己的责任,并落实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体现在认真执教,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热爱教育教学工作上。

四、教师立德树人的高尚性

立德树人,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教师必须提高师技、师爱、师责、师品四个方面的修养。各中小学校要紧密联系自身实际,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不断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切实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铸造高尚师德为立德树人奠定基础。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中所具备的个人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严谨治学”、“勤于进取 ”、“认真授业”、“热爱学生”、“积极育人 ”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所应具备的人格魅力。作为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一个教师,应该把热爱教育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才够格。教师的爱心奉献,是一种不间断的终身的奉献,是教师之“大爱”的充分体现。诲人不倦的爱心奉献精神,是由教师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既是知识的也是智慧的,既是毫无保留的也是不断创造的。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作为教师,不仅要爱自己的事业,更要爱所有的孩子。这就把教师的情感提升到了一个至高的境界。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人类社会充满科学精神的神圣之爱。这就要求教师务必充分认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时代性、思想性和高尚性。要在掌握新的思想观念、提高人格魅力和职业情感修养等方面有自觉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做到不断汲取源头活水,与时俱进。这样的教师就一定能成为一名称职的优秀的教师;这样的教师越多,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景就愈加光辉灿烂!

第三篇:以德为首育人为先

以德为首,育人为先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明文指出:学校应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与教学活动之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的确,一个人,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如果一味停留于只求学好文化知识为己任,忽视思想品德的培养和熏陶,这是很危险的。这样的“人才”真的有用吗,他们只会学习,不懂交流、合作,他们将与社会、与他人,甚至与自己的家人格格不入。试问,生存问题如何解决,为社会为国家贡献的宏图大志更是纸上谈兵。为此,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担任启蒙教育的工作者,更是任重道远。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十几年来在自己的教学工作努力尝试把德教放在首位,与德教与教育各个环节: 一

课堂教学 以德为先

十几年的教书生涯,我深深感到学生们对尊敬长辈,学会感谢等方面一届不如一届,真是世风日下呀,为此我,难堪过,伤心过,也惶恐过,然而仅凭一己之力又能改变些什么呢?只好把握着这三尺讲台,尽自己的微力做点自己该做也想做的事吧!

将德教贯穿于所教学科之中。先后涉及到语文、思品、写字、数学等各个学科。现以一堂数学课的教学为例加以说明。前几天,我任教的一年级小班应学校要求向家长进行开放教育。家长们兴致勃勃地来到教室,有爸爸,有妈妈,有爷爷奶奶,甚至一家来好几位家长,发下去5张请柬,教室后面却坐了满满的一排,足足有二十来位,可见他们对孩子的关注之切。他们那饱含关注和爱意的眼神让我感动,不知我的那帮小家伙们是否与我同感?我知道,礼尚往来,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于是,一开课让孩子说一句最想对家长说的话,也许是受情境的感染,孩子们说得头头是道,充满真情的稚嫩的话语让家长们也倍感欣慰,爱于被爱,回报爱与享受回报一切在无言之中,可谓是润物细无声吧!我意识到,孩子们的情感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从他们自信的眼神中我读懂了他们的心情:爱家长不能仅仅靠一句空话,是要付出行动的。这时间花得值!紧接着我又将招待客人设计成课堂教学的情景,把要讲解的例题贯穿于情景之中,让教学活动源于生活,让生活为教学提供宝贵的资源。如例2教学:我们要准备好吃的来招待家人(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出示9张橘子卡片),人太多不够分怎么办?孩子各有各的想法,但在我稍做引导之后,他们都知道先分给老人才是好孩子。尊老的思想在此例中得到很好的贯通。只是一堂普通的数学课,孩子们掌握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的道理,同时学会回报爱,学会尊重老人等做人的道理,如此教学何愁世风不改? 二 调解纷争,德教为先

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家常便饭,他们正处于打闹的年龄,而在这些打闹中故意让人难堪,使人不痛快的毕竟占少数,多数打闹皆因他们玩中闹,闹中打而引起的纠纷,还有天生好动的,无意之间惹着了别人自己却全然不知。这时候他们会把说的清说不清的大大小小的纷争一股脑交给他们信任的老师,在他们心中老师是万能的,是救世主,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是万能的吗?不是的。每件事都断出个是非,每个孩子都能满意而归,谈何容易。分不出是非,用心找到谈话的切入点,和孩子们进行心灵的沟通,教他们学会认识自己的短处和对方长处,这对我们老师来说是可以办到的。比如说甲同学哭着告状说乙同学偷了他的铅笔,让我去给他们断案,没有证据,我能断出是非吗。不断会让甲失望,胡乱断会伤害到乙同学,左右为难,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教会他们找自己的问题,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问甲:你亲眼看见乙拿了你的铅笔吗?(没有根据不可信口开河);为什么你的东西那么容易丢?(学会独立生活,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再问乙:为什么别人会怀疑你?(学会诚实做人,用诚实维护自己的尊严);你拿了别人的笔吗?如果自己一时糊涂做错了,现在你想清楚该怎么办了吗?(懂得犯错不可怕,怕就怕在有错不知,或知错不该)„„两个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心悦诚服的接受老师的建议,心中的气也烟消云散,同时又明白一些为人之道,真是皆大欢喜呀。如此事例举不胜举,只要我们做老师的用真心去理解、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学生,你所做的一切都会留下些痕迹。三

家校沟通

德教为先

不止一次家长会或与家长的电话沟通中我说过同样的一段话:孩子的成长营造好的环境,那么环境是什么?环境就是老师的德行,就是父母的德行,就是孩子身边所有人的德行,什么“诚实”、“守纪”、“宽容”、“谦让”等词汇都只是笼统的说教,他们不能带给孩子们真真切切的体验,更不能带给孩子们实实在在的环境,因为他们是空洞的,是不可触摸的。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没有模仿的对象,没有学习的榜样,他们的学习活动就会是盲目的,无效的。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又说“跟什么人学什么样。”这些话说的一点不假。我自己就有切身的体会今年新接一年级,为了节省发作业的时间,前面同学的作业递过去,后面同学的作业则是扔过去,没过几天,教室里作业飞舞的现象随时可见。谁“创造”环境?是我,他们的老师,我深深的自责了,想改变这种环境,却远不如“创造”环境来得容易。因此我在与家长以各种方式沟通的过程中,总是用“现身说法”和家长交流,希望家长为孩子们树立好榜样,把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放在第一位,“树立先学做人,再学做事”的理念。如果家长有空就趴在电脑跟前,想让孩子不迷电脑难;家长如果自己不能做到尊重别人,想让孩子懂得尊重你们也难;自己不读书学习,想让孩子爱学习难;„„。身教重于言教,在孩子幼年时期就对他们施行良好的教育,他们就会深深的记住这些内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育人为本,德教为先。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不仅仅是班主任或德育校长的事,它应该渗透于我们每一位老师的每一节最平常的课堂教学之中去,只有真正做到德育教育和知识传授有机结合,才能让我们的每一节课充满活力,充满激情,才能让学生不断闪烁智慧的光芒,才能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得到最大的尊重,收获最大的快乐。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真的做了教师的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一、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我曾教过一个这样的学生,他家的生活状况极糟,父母离异、生活拮据,导致他失去家庭温暖,在在其他同学面前常感愧不如人,再加上自理能力也很差,就越发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情绪。面对这种情况我调整教育方法,与瞧不起他的同学谈话,告诉他们:他是我们中的一员,只有我们才能真正帮助他。做通其他同学的思想工作之后,我又多次与他谈心,在生活上、学习上关心、照顾、鼓励他。渐渐地,他变成了一个自尊心强的孩子,偶尔也会做出不可理喻的事来,无非是为了维护他那自卑和幼小的心灵。明白了这一点,我对他说:“老师不会因为一名学生的家庭背景而对他另眼相看,老师只在乎他是否真正学会做人,学到知识。让老师来帮助你,使你成为一个别人喜欢的孩子,好吗?相信你能行!”在以后的日子里,尽管他有时还会犯些小错误,出点小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毕竟在改变自己,毕竟在不断的进步。

通过这件事,我深刻体会到,学生再笨再懒再难管,都不应该成为被老师蔑视、嘲讽的对象。如果教师在一个被认为难管的学生面前束手无策,只能用难听的话打击他,本身就是一种不称职,更何况学生们其实不像有的老师认定的那样笨,关键要看教师有没有从心底里尊重和爱护学生的意识,有没有求真、求善、求美、求知的人格原则。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才会把老师当成可以信赖的人,师生之间才能架起一座信任、友好的桥梁,学生才肯接受教育。师爱--真正是教育者取得成功的法宝。

二、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勿庸置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除了父母长辈等家庭成员之外,就要数教师了。教师必须处处、时时、事事、言言、行行,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如果教师言行上不严谨,势必会不知不觉地对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毕竟他们年龄还太小,对于是非、善恶、美丑还没有成熟的概念和判断的经验。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高大的、可信赖的,他们认为教师所说的、所做的都是正确的,可见教师言行的好与坏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语,都会给他们以前进的动力。当然教师的不经意中做过的一件错事(哪怕很小),或者说过的一句错话(哪怕很短),都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反之的教育,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的教师在课前不认真备课,上课时应付了事,甚至课上传授了一些错误的知识,或作一些模棱两可的解释,而后又不肯拉下脸皮向学生认错,将错就错,最后损害的是教师的形象,是教师的威信。相反,若能知错就改,学生不但不会嘲笑你,而会更尊敬你,大大增强了你的威信。

论语有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我当班主任时,有一次班会课上,我看见教室地上有很多纸屑,于是弯下身子将纸屑一片一片的捡起来,学生们看见我在捡,也都加入了我的行列,教室很快就变干净了,自那以后我就很少看见教室地上有纸屑。短短几分钟我一句话没说,但却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我想这就是率先垂范的教育力量。

规范师德不是一朝之功,而是时时之事、处处之事。如果教师在学校教育学生要尊老爱幼,而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却并没有为学生树立起榜样,试问:教师尚且做不到,又有什么理由去教育学生呢?教师只有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为人师表,才会使学生如沐春风般地受到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教师自然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三、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不正之风也在校园里蔓延,请客送礼蔚然成风;一年一度的评优活动,也不能得到很公平的对待,唯有利益最重,功利在教师心中的份量越来越重,为了“一纸空文”,更多的是拍马吹捧、拉关系;更有的教师心理不平衡,见异思迁,弃教跳槽的事时有发生;也有的教师,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喊起“课堂为温饱,家教奔小康”的口号。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不良影响,玷污了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因此,面对窗外的灯红酒绿,教师更

应该以陶行知先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坚定选择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人生之路,只讲奉献,不求索取,敬业乐业,无愧于“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决不能让一些不良风气玷污教师这片净土,影响学生纯洁心灵的塑造!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四篇:廉洁从教乃教师之根本

廉洁从教乃教师之根本

陈丽娟

江池镇中心校

摘要: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影响者,也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廉洁是教师从教的品德基础,也是自身的一种要求,更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本文章以廉洁从教乃教师之根本为论点,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了这个论点,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然后从不廉洁从教的影响和原因中深刻做出分析,倡导教育工作者廉洁从教,接下来又从思想和行动上对教育工作们如何实现廉洁从教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廉洁从教是教师立身立教之根本

有一种爱,叫无私;有一种爱,叫奉献;有一种爱,刻画着伟大的灵魂,有一种爱,歌颂者崇高的品质。

人民教育叫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座右铭:“爱满天下”,他曾说:“你的教鞭下也许有瓦特,你的冷眼里也许有牛顿,你的讥笑中也许有爱迪生、、、”,这里面的意思深刻而又实在,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应将自己对祖国、对未来的向往和希望以及满腔的热情和爱,全部给予了学生,而这才是一个教师的宣言。

“天地君亲师”之说,体现了中国人尊师重教的传统,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因为他是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播者,因为他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因为他是人师、是人之楷模。因此,教师要真正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就应该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增强清廉意识,坚守高尚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育的公平和有效。

二、不廉洁从教的影响和原因

廉洁从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社会期望我们教师具有比其他行业更高的道德情操,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方面都能做出表率,如果不廉洁,贪欲多,就难为人师表,教师清正廉明是从教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教师“廉洁从教育人”的品德基础,然而,教师不是“孤岛上的人”,他置身于现实的生活中,置身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新旧体质转换带来的价值观碰撞和体制规范失衡,使教师职业也出现了不廉洁的现象,其表现有:不热心工作,对本质工作不尽职尽责,利用教师职业之便,在学生身上获取利益,从而引起了人们对教师的质疑,近几年来流行的“谢师宴”,好似一石激起千层浪,影响着社会,究其原因,一是教师人生价值观错位决定了教师的取舍,二是心灵防卫失当,三是道德品质不高,四是外在约束的乏力。

三、从思想和行动上教师如何做到廉洁从教

古人云:“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廉洁是为人的根本,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被视为“国之大维”“仕者之德”“人生大纲”,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肩负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更应当为真为善为美,以廉洁立世,铸高尚师德。克服为师不廉,消除行风不正,除健全制度,加强法制外,最主要的还是清除教师不廉不洁的内因,树立教师的正确人身观、价值观。保持教师高尚的品格,从思想上应做到:对廉洁从教重要意义的认识,教师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高尚人格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事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是直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教师只有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才能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里,并使之开花、结果---廉洁是教师立身之本,只有廉洁从教,教师才具备道德上的感召力,才能深刻影响学生的道德和精神世界,学生敬仰中默默的产生着思想和行为的自我激励、自我修养和自我改造,相反,如果教师人格不健全,言行不检点,做事粗糙,责任心不强,则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作用,使学生产生对人、对事、对社会的不信任,甚至对未来失去信心,导致对人生、对未来失去信心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廉洁从教是为师之本,是立教之根本,廉洁所持,道之所存,道之所存,是之所立,孟子认为:“教者必以正”,为师不廉,师道必坏,师道坏则必误学子,教师不仅要用广博的学识授业解惑,而且还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立身传道,成为学生求智、做人的楷模,陶行知先生,一生执教,持俭守节,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本根草去”,他的高尚人格魅力,为学子们所敬重,被学子们效仿,成为中国现代史上

世人的楷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授人知识,首先要懂得人类的知识,是历史、是文化、是人类赖以进步和发展的结晶,这些结晶里传承着一代代人的正确理念和真理,正因为如此,陶行知先生言传身教,深刻的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使学生们的思想和行为得到自我激励、自我修养和自我改造,树立个人利益的满足必须以社会利益的维护为前提的人生观,不廉洁教师在个人价值为核心,追求个人利益而置社会、人民利益于不顾,师德建设中,加强教师社会价值导向,集体主义价值导向,才能抑制和克服教师出现从教不廉现象的产生。

廉洁从教是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准则。在新的形势下,把廉洁从教作为教师道德规范,更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廉洁从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生涯中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教育本身作为一种育人活动,不能用经济活动规律取代教育活动规律,不把育人过程等同于商品交换过程。近几年来,有些人把教育活动作为营利性活动,把赚钱当作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对教育事业和教师形象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廉洁从教是教师堪称人师的人格前提,是社会对教师素质要求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育人的品德基础。教师廉洁从教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①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坚持大义为先,私利居次,要抵制金钱、名利的诱惑,拒腐蚀、不取不义之财、非法之利,不贪受学生及家长的财物,不贪占集体与他人的财物,不沾染社会上的不良恶习,始终以廉洁的道德品行为学生与世人作出表率。

②公正执教。廉洁从教,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学生性别、智能、家庭状况、学生家长等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教师从教的公正性,充分反映了教师人格的崇高性。

作为新一代教师的我们,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继续发扬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精神,共同净化和维护校园这块纯洁的花园,共同维护教师高尚的职业情操,为我们的民族撑起一片晴空。

第五篇: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根本

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根本

中华民族是重视德育和志趣高尚的民族,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和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把“立德”摆在第一位,是因为万事从做人开始。

“师有百行,以德为首。”教书育人,首先要有崇高的师德。要加强师德建设,教师必须提高师技、师爱、师责、师品四个方面的修养。所谓师技,是指教书育人所需的各类知识和技能。师爱,则是指教师对学生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爱。“一切教育都源于爱。”师爱是师德的核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师责,就是要求教师把教育事业当作终生事业去做,当作神圣使命去完成。师品,是要我们教师有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具有优良作风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并对学生的行为、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遗憾的是,现实中一些教育工作者既不学高更不身正,成了道德的缺席者,比如见利忘义、吃拿卡要、弄虚作假、违背学术良知等等,以如此形象示人的教师,怎能使学生服膺?又怎能教育好学生?

“师也者,教人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师德犹如教师的生命,是为师之本、教育之基。良好师德师风应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以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有效工作赢得广大学生和全社会的尊重。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也是教育工作的主题。欲树人,先立德,要立德树人,必先立师德。德育是每位教师的“必修专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道德情操、处世方式、行为准则、治学态度等与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直接相关,教师人格本身就是一门隐性课程。民族精神、人文特质、科学理性、开放胸襟、务实作风应当成为教师必备的品德,这样才能保证教师以优良的品质塑造学生、以高尚的情操熏陶学生、以优秀的业务影响学生。诚如人言:只有把教育当作崇高的事业,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加强师德修养,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

育人之道,德字为先。今天,在社会大变革的现实情境下,强调“立德树人”显得格外迫切。爱因斯坦曾经在名篇《培育独立思考的教育》中谆谆告诫:“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够提高主体意识,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达到自我发展。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建立起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和健康人格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下载百行以德为首,品德乃人之根本word格式文档
下载百行以德为首,品德乃人之根本.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乃从政之德

    学习乃从政之德 德者,才之帅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每一名干部的修身之方、谋事之基、成事之本。笔者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和生活在农村一线的基层干部,深深地感到基层干部在各种社......

    诚信,人之根本

    诚信,人之根本 古语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诚信既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世界文明进步的一种驱动力。 一叶知秋,同样的道理,“一馒头见诚信”,“无人售馒头”......

    学戒笔记三 戒乃佛法之根本

    学戒笔记三 戒乃佛法之根本 末法之世,为兴佛教,维持正法者,当先从倡兴戒律做起。佛子若重视戒律,遵守戒律,则佛教自会兴隆,正法自然昌明。‘戒在则正法住,戒亡则正法灭’。这是因为......

    以 德 育 人

    以 德 育 人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向上和向善,对学生的道德要求必须首先成为对教师的道德要求,并由教师率先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德立身,只有教师有了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德立人是根本

    党的十六大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才......

    诚信乃人之本、政之要

    诚信乃人之本、政之要 自赤壁大胜而归后,周瑜无大胜喜悦之态,反而愁闷不乐。小乔劝慰不得,遂请鲁肃开解。 是夜,月明星稀,鹊静竹疏,鲁肃来访,因之把酒江上,共商国是。 几杯间,周瑜略......

    以德为先—-选拔党员干部的根本标准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

    忍耐乃长久的根本——《德川家康》书摘(写写帮推荐)

    1.猥琐的身体只能附着猥琐的灵魂。 2.作为大将,要吃朝霞和彩云,强劲健体,内心哭泣,脸上微笑。 3.如果严冬来临,多么勇猛的勇士都无法抵挡,多么高明的谋士都无法逃脱。如果说有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