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主持人节目鉴赏与评价课的思考

时间:2019-05-12 07:53: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有感于主持人节目鉴赏与评价课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有感于主持人节目鉴赏与评价课的思考》。

第一篇:有感于主持人节目鉴赏与评价课的思考

有感于主持人节目鉴赏与评价课的思考

原本以为大三下半学期的课程将会是无聊而又枯燥的,但是当我抱着又是一门无聊的课程的心态走进教室坐在座位上听到谢宁老师洪亮而又充满磁性的嗓音时,我觉得之前所想的一切都是错的,完全不同于平时的枯燥无味。谢宁老师的嗓音让人听起来感觉如沐春风,让人不好意思走神全神贯注的投入在这课堂氛围中。大三的下半学期,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提前离开学校走向实习岗位,而谢老师的课为我们的学期添上了一个美妙的华彩同时也是一个圆满的句号。主持人节目鉴赏与评价这门课是引导我们去欣赏去鉴赏当今主流的优秀的主持人节目,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只是教会了我们方法,而不是单纯的为我们分析讲解节目,这样我们就能分析学习众多优秀的节目,集百家之长补自身之缺。

在众多主持人当中我最欣赏也是最喜欢的主持人非白岩松莫属。他1968年8月20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国内地节目主持人、记者,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1993年,白岩松参与创办《东方时空》,并推出了《东方之子》等栏目。1997年主持了香港回归、三峡大坝截流等节目直播。1999年参加了澳门回归直播、国庆五十周年庆典转播。2000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2003年,开始主持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专题节目《中国周刊》(后更名为《新闻周刊》)。担任2004和2008年两届奥运火炬手。2009年,荣获“话语主持群星会年度终身成就奖”。2010年,获得“优秀播音员主持”奖。2016年8月6日,在里约奥运会开幕式关键词中,“段子手”白岩松上榜,排名第四。白岩松把蒙古汉子的豪放展露在他的评论分析中与他性情流露的现场报道中。他能够到达的地方,用他的眼泪、激动、愤怒、深情为观众串起了一系列刻骨铭心的回忆。在主持上,他自成一派。在生活中,他极富睿智,有很强带有的社会责任感,表面上,他的语言华丽,有诗情画意,但藏在一副眼镜后的小而明亮的眼睛告诉观众:他思想更深邃,更沉稳。

反应机敏、语言犀利是白岩松突出的主持风格,他主持的节目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而自成一派,严谨、睿智是人们对白岩松一贯的印象,能做到温和而严肃,不怒而含威,恭敬而安详,这实在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智慧的高度修养。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所从事的工作是集选题、构思、采访、写稿、编辑、播音于一体的高难度职业,与播音员的照本宣科以及记者的单纯采写有着明显的差别&,他们从事的是一种新闻有声语言创作。因此,必须要熟悉电视节目流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并且要做到“三到位”(选题到位、采访到位、评论到位),另外,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所具备的知识应涉及到各个学科、各个方面,要当一个“杂家”(只有博学多才的主持人才能在应对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人物和问题时得心应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的形象要想真正树立起来,就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

白岩松的选题反映出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对社会、生活的深刻了解。同时,选题也贯穿了他对人和人性的关注,正因为如此,节目主体内容才极大的感染了观众,唤醒了人们的良知,使他赢得了观众的青睐。比如,选题中时效性强,老百姓非常关心的时事,也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如环保、经济等)。还有对大众百姓生活哲学的思考,如面对贫困、体验幸福、敬业精神成功与挫败等。

在议论的切入点上,他往往从贴近性、相关性、体验性几个角度入手,从老百姓身边的事谈起,因而显得亲切自然;能从本次节目内容中找到的内在逻辑角度,或由当天某一重要新闻引发评论,顺应观众的思路和感受,显得流畅统一;能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个人经历和内心体验做引子,易于引起共鸣,显得真切感人。白岩松很少就事论事,即便是一事一议也绝少泛泛而论。对具体的新闻事件,他善于从宏观的角度去探究,其视角的广度和认识的深度都令人信服;对错综复杂的事物#他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那种多事一议的论述,有许多新鲜的信息,为观众提供事件的大背景,给人以开阔的视野#使你尝到一种俯瞰的快乐或警觉、眼界的提升,使人学会以理性的目光透视事物,追求哲学的思考就是寓于在这样直白,或易于接受的形式里。

白岩松的语言准确、简洁、通俗、流畅,还特别注重具体和抽象的结合,故事与哲理的结合,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他介绍所见事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不刻意渲染,对观众所熟知和有历史价值的东西予以强调,重视变化和矛盾%,善于对比和类比。在新闻事实中发现疑问,引导观众思考。

现场报道是最能真实地展现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的一种报道形式,无疑是最具时效性和竞争力的电视新闻表现手段,同时又是最能体现出镜记者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一个环节,它由于传播方式上的贴近感和亲和力而备受观众欢迎。在现场报道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电视新闻报道的今天,作为出镜记者,要增强自身的“软实力”,除了自身所具备的天赋以外,取长补短并善于“借题发挥”,保证现场报道的质量和出镜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白岩松的现场报道之所以精彩生动,还在于他善于从细节入手来拓展自己的表述空间,因之其新闻现场报道总是别具一格,亮点突出,让人记忆深刻,回味无穷。又如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报道中, 白岩松在绵阳九州体育馆采访灾民临时安置点时,出镜现场抓住了场馆外墙上贴满“寻人启事”,这个最有说服力的“信息物”引出现场报道话题,向观众描述道:“地震不仅震毁了我们的房屋建筑,还让灾区无数个家庭承受着难以想象的精神煎熬,在那个特殊时刻、特殊地点,这样的”寻人启事”所负载的信息意义非同一般!它不正是汶川地震这场巨大灾难留给我们的巨大伤痛这一事实的真实写照吗?”可见即兴发挥充分体现了白岩松思维的敏捷和对新闻事实的准确把握!

通过对于主持人节目鉴赏与评价这门课程的学习,以及同谢宁老师两个月的相处,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主持人的魅力,主持人对于一档节目的提升是多么的巨大,这也将成为我奋进的目标和动力,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不断鞭策自己进步,不断学习更优秀的知识。在最后向为我们辛劳付出的老师致敬!感谢您孜孜不倦的教诲!感谢您两个月来的传授知识!感谢您!

第二篇:美术鉴赏课的感悟与思考

美术鉴赏

2012-04-14美 术 鉴 赏 作 业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张效利

美术鉴赏课的感悟与思考

其实早在小学时候我们就开始学习美术了,但从小学到大学,原本以为美术就是指画家的画作,比如那些水墨画,水彩画,油画和素描等。直到这一学期上了美术鉴赏课,听了老师的讲解后,我才从这个狭隘的概念中走了出来,真正走进美术的世界,也才真正认识到了美术的博大和内容之丰富。美术一词被我所理解,也正是上了美术鉴赏课以后。下面我就来谈谈这一学期来我学习美术鉴赏课的收获,感悟和思考。

要进行美术鉴赏,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美术。美术的门类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美术的基本知识包括美术的属性,美术语言和美的法则。

首先是美的属性,它包括社会性,距离性和主观性。美具有社会性,在社会范围内,人们对于美都有相似的理解和定义。美的距离性,它包括时间,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美的定义和范畴也是不尽相同的。就像现代人以瘦为美,但在我国唐朝时期,却是以胖为美。也难怪像杨玉环那样丰腴的女人可以被评为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以至于,现在的女人都恨不得梦回大唐,免受现在的减肥和节食之苦。美的主观性,我国一句古语说得好“情人眼中出西施”,这就充分验证了美的主观性,美术鉴赏是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的。

美术创作需要各种表现手法,其表现手法被称为美的语言。美术的语言不同于其他艺术语言,它是以空间,材质,肌理,色彩,明暗,形体等构成。美术的语言依附于思想与形象的整体要求,所以它必然既受不同的民族和时代的审美文化氛围的制约,又受艺术家个人气质及世界观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个性特点。

最后是美的法则。在了解了美的属性和美术语言后,就可以初步的美术创作了。但所创作作品的好坏怎样来评价呢?和其它事物一样,美也有它的法则。美的法则包括统一与对比,均齐与平衡,动感与静感,调和与对比,求心与离心,统觉与错觉。虽然美不是具体的可以触摸到的物体,但美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我们只有掌握了美的法则才可以对美术作品进行更深入的鉴赏。

美术作品的诞生就好像物质资料产品生产一样,美术家的创作环节就如同工人的生产环节,美术作品就是生产的产品。物质产品只有被消费者应用,它才能真正成为一件有实质意义的产品。否则,它就只是改变了形状的物质材料,没有艺术意义。同样,美术作品是美术家艰苦创作活动的精神产品,它本身所产生的艺术价值,只有通过观众的鉴赏,才能得以体现,这时美术作品才能成为一件具有真正意义的艺术品美术活动才能称为完整。因此,美术鉴赏是美术作品体现其价值的重要环节,是美术作品与我们之间联系的纽带,也是美术创作的最终目的。

在了解了美术的基础知识和美术鉴赏的意义后,我们先后学习了中国绘画,中国雕塑,中国建筑与园林,中国工艺美术,西方绘画和西方雕塑的鉴赏。在学习西方绘画时,提到了梵高。关于梵高,以前读过一些关于他的传记。这是一个短命的画家,他仅仅活了37岁,但他也是一个天才的画家,在他从事创作的十年间,他竟画出1000余幅油画和素描。他实在贫困和病魔的艰难斗争中以自己的生命在作画,那惊人的勤奋,率真,单纯和激越,都化为画面上鲜亮的颜色,旋动的笔触和情感变现的结构。感觉他的一生就像是烟花一样,虽然短暂,但却绚烂地耀眼。“当人们倾注心血和精力去完成一件作品时,那么这件作品就会被赋予灵魂”,那这句话来形容梵高的《向日葵》是再恰当不过了。他的画作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向日葵》了。其实说喜欢并不是很恰当,因为第一眼看到它时给我更多的是震撼。整个画面上一丛丛比阳光还要灿烂的深黄到铬黄的葵花,插在淡黄色的陶罐中,整个背景也是黄色的,颜色简单的单纯,热烈,似乎要灼伤我的眼睛。强烈黄色的色阶显得分外明快,饱和而辉煌,充分展现出阳光下向日葵的勃勃的生命力。整幅画似乎就像燃烧的火焰一样热烈。我想梵高当时在画这幅画时,一定是激昂的,甚至癫狂,因为只有一个疯子才会有这样灼热的情感。

美术鉴赏是对美术作品接受的审美享受活动过程,又同时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在美术鉴赏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被动的接受,而是应该积极地,主动地进行审美再创造。在鉴赏过程中,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艺术修养,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兴趣的高低,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去进行独立的感知,认识,评判,理解,体味,最后获得独有的艺术欣赏与审美满足。这样我们才会获得比他人更为深刻,更为独到的艺术体悟和艺术享受。只有这种具有创造性的美术鉴赏活动,才是有力度,有水平的鉴赏行为。

美术鉴赏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涉及到诸多的问题,但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各种优秀的美术作品尽享反复的,坚持不懈的鉴赏实践。正如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刘勰说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那样,多欣赏一些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多对日常生活中的美术作品进行审美分析,是提高我们美术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我们提高着美术鉴赏能力的同时,美术鉴赏也在提升着我们自身的审美观和人文素质修养。通过对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鉴赏,可以使我们形象地接触到许多人生和经历

远远不能涉及的广阔领域,了解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当地的风俗文化。另外,美术鉴赏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在鉴赏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可以使我们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审美的评判过程,便是提高精神境界的过程。

通过美术鉴赏的学习,真的让我受益匪浅。“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术鉴赏的学习,不仅使我的人文素质修养和审美观得到了提高,更让我认真的观察了生活,体会到了生活中的美。

第三篇:诗词鉴赏与评价

首先,就诗词批评而言,随着一朵朵诗苑奇葩的次第绽放,诗歌批评之作也应运而生,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是齐梁时代的刘勰提出来的,可遗憾地是《文心雕龙》并不是单纯论诗的著作。

第一部论诗的著作也是齐梁时代的钟嵘《诗品》,它全文才2400字,以摘句论诗的批评方式对两汉以来的诗人进行了品鉴。但他竟然在九品之中把开建安诗风的曹操列为下品,把陶潜、鲍照列为中品,反而是把名不见经传的李陵等拔为上品,让人不得不怀疑他是否高度近视。

自北宋欧阳修首创《六一诗话》以来,一种新的诗歌理论批评形式――诗话、词话广泛流行至今不衰。它不以系统、严密的理论分析取胜,而以三言五语为一则,发表对创作具体问题以至艺术规律方面直接性感受和意见。

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当属南宋严羽所著的《沧浪诗话》。如果说诗品还算不上一本严格意义上的诗歌理论批评著作、《沧浪诗话》的问世可谓填补空白。全书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以《诗辨》为核心,系统性、理论性较强。对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和艺术性方面进行探讨,论诗标榜盛唐,重视诗歌的艺术特点,主张诗有别材说、别趣说、兴趣说、妙悟说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他讲求诗的意境超脱,他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义深刻,令人品味不尽。

其实北宋“三圣”朱熹也有文学批评,由于他是集此前理学家文论之大成,而理学又是元明清的官方意识形态,因此他的批评影响不可掉以轻心。

如他批评不是就诗论诗,而是另起炉灶:高举理学的旗帜进行。大致相当于当年我们用政治标准衡量一切。在他看来,文学最多只是理学的武器和工具。如在文道关系上,主张道本文末与诗文妨道。也就是说诗人作家是否拥有先进的思想才是置关重要,写诗作文的好坏倒在其次。他在《读唐志》一文中对自古及到他时的文人墨客作了一个概要评价,结论是除了“古之圣贤”和一个“天然”陶潜,后来的人都是道德不纯正,为文都很少有价值,竟把千古文章一笔抹杀。他评杜诗说:“是无意思,大部小部无万数,益得人甚事!”

值得庆幸地是,理学思想虽被统治者利用而长期成为统治思想,但他的文论却并未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文学思想,如若如此,恐怕早就是举国人民只有8个样板戏的萧瑟了。

最应重视的是民国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该著自问世以来,极受学术界推捧,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其独特在于王国维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洗礼,是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它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首屈一指作品。如他提出了“境界”说,用其统领其他论点,作为全书脉络,沟通全部主张。他不仅把“境界”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不仅是评词,也融就了其人生的思考于其中。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诗话和词话的区别。词是经过音乐陶冶的文学语言,自北宋后期发展到高峰才脱离音乐,成为文人用以抒情的的新兴诗体。既为一种新兴的诗歌形式,因此词话亦可称为广义的诗话。若从历史上看,二者不同时期也还是有所区别。如北宋时大都诗话与词话混一,而南宋诗话与词话则相对分离,至清代词话更为独立。有人说词话摆脱作为诗话附庸的地位而自立门户,乃是词论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词的研究成为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固然有理,但大多数情况下也不用这么壁垒分明,毕竟同属一个家族,既便是《人间词话》以词话相标榜,也仍有条目牵涉到评诗的内容,所以大可不必太机械较真。

有网友曾看“‘天纵伊夫无处不在”,几对所有读家词家都说三道四,便问天纵伊夫师从何处,看何书,要求共亨书目。盖因其看书杂,又不求甚解,无师自通,更害怕误人子弟,故不置可否地推托。其实历史上的诗话词话固然需学习,但一般而言,中国诗学独有的评点式、随感式的评论特色、以及行文中对诗家字号、官职等尊称的滥用,往往令初入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我觉得完全没必要把时间花在这上面。到是今人的像夏承焘等老先生的《唐宋词欣赏》之类的小册子或许可一观,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代据说还有学贯中西的钱钟书的《管维录》,不好意思,我还没有通读全文,不好置评。窃认为,所谓学者为文,只因他们都生活在书斋或象牙塔里,又过于专注于所研究的学问,眼界过窄、就事论事或许是其硬伤。不是老王卖瓜,多关注天纵伊夫著的《天地诗话》,它是以世界眼光、当今视角对中国古典诗词进行的品读,或许是你品读诗家词家的终南捷径。

一般而言,理论总是滞后于创作的。有论者研究诗话词话的形象化妙理奇思时说诗歌批评本身应成为一种富有文学创意的美学感受,好固然好,但难免本未倒置。殊不知文艺批评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还是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更为重要。毕竟促进文艺百花园万紫千红、百花齐放才是人心所向,也是批评的目的所在。

其次,就诗词鉴赏而言,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非常悠久。它真实记载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显示了我们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广泛的审美情趣。古典诗词的艺术特征千姿百态,谁也无法对其艺术成就进行全面的概括和总结。在此我仅以我个人的观点从诗词的意境美和语言美两个角度来谈一谈我所欣赏的诗词之美。

意境美

意境是从我国抒情文学创作传统中锤炼出来的审美范畴。所谓意境,“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境”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古代诗论家又称“境界”,是指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的艺术氛围,能使欣赏者通过想像和联想,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或得到美的感悟。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里面这样说:“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王国维又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其实真正能够体现一首诗的意境美的,应当是情和景的有机结合、情和景的密不可的。例如: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此诗描绘出一幅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天真无邪的姑娘,这是空山秋天恬静幽

美的景象。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有意境的诗,都是有“韵味”的诗。一首诗要有隽永的诗味,就不能只有表象的简单含意,而是要有“韵外之致”。例如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并没有很具体的形象,但因在其中表现了“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无穷时空感,透露出“壮志难酬”和“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深沉复杂心情,它的韵外之致就非常丰富,令人味之无穷。至于李商隐以《锦瑟》为代表的“无题诗”,更是通过既鲜明又朦胧的意象,曲折地表现了一种深层错综的情思,可算是韵外之致的典型之作了。

有意境的作品往往能使读者于微尘中见大千,有限中见无限,从而给人们的想像力留下无穷的余地。在诗词鉴赏过程中,读者总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继续在作品中驰骋自己的想像。好诗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回忆、回味,是因为诗中的情景与意蕴与欣赏者的人生阅历和生活感受有了某些契合之点,感到这诗先得我心,有一种知音之感,读后可产生一种类似“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美感陶醉!人们之所以喜欢幻想,是期望从日常生活的繁琐与争纷中得到某种暂时的解脱,在艺术美的幻境中享受思想的自由。它使诗词的深层含义日益丰富,异彩焕发,大大延伸了诗词的活力。古诗词的意境是繁富多样的。或雄奇阔大,或旷放开朗,或苍凉悲壮;或清新素雅,或淡泊静谧,或浓艳瑰丽。但以上类型不外乎可归入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两大类。李白之诗、苏轼、辛弃疾之词属前类,其所描写的意境,或崇山峻崖,横绝太空,或如大江横前,浪涛汹涌,或如迅雷疾电,走风连云。凡此种种,往往以雄伟、粗犷、有力、奇异等感性形象给人一强烈刺激,从而使人从中吸取强大的精神力量,获得一种振奋的激荡和崇高的美感。王维之诗、柳永、李清照之词属于阴柔之美,其描写的意境,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静谧空灵,清丽婉转。此类作品长于抒发精美幽深之情,常以小巧、轻盈、柔和、典雅等感性形象,直接引起人们精神的愉悦。从古至今,我国青年男女卿卿我我的恋情,文人淑女多愁善感、嗟离伤别之心理气质,“以艳为美”、“以柔为美”的审美观念,很大程度上受到这类作品的影响。只有把握作品的整体意境,才能真正认识和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之所以在,也才能真正从中获得美的感受。

语言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又是文学中最精粹的语言。要在短小的篇幅内表现丰富的内容,诗词的语言必须凝炼生动;要创造传达出含蓄隽永的艺术境界,诗词语言必须富于形象性和表现力。古典诗词中的许多佳作名句流传千古,其艺术魅力久盛不衰固然有内容、技法乃至风格等因素,但都必先得力于语言的表现。

诗词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情绪体验。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美,写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的风韵,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蒋捷在一首词中写秋天清晨篱落间的景色之美,有句云:“月有微黄禽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红枣。”这些佳句都是用对比色,使画面十分绚丽,作者的情感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特别是王维,被后人称为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上面赏析的那首《山居秋暝》,就描绘出一幅山雨初霁、万物一新的画面。

古人写诗填词,讲究锤炼字面,凡在关键之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动。蒋捷《一剪梅》写道:“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形容词“红”、“绿”用作使动词。词人通过樱桃变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如果“红”“绿”仍作形容词用,写成“樱桃红,芭蕉绿”,就会毫无新意,味同嚼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二句凭二字,情景交融,意境盎然。

中国早期的四言五言七言古诗,虽无格律要求,但必须押韵。到了唐代,产生了律诗和绝句,亦即所谓格律诗。这种新诗体在句数、字数、平仄、韵脚、对仗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格式和规律。格律诗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形式古典诗词的“平仄”“押韵”“对仗”等要求,大大增加了汉语言的表现力。诗词的对仗表现为诗句形式的建筑美,而押韵和平仄,则在听觉上造成诗的音乐美。节奏鲜明的诗词具有抑扬顿挫、回环往复的韵致,读来琅琅上口,听来泠泠入耳,沁人心脾,豁人耳目。如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戴叔伦“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对仗尚有许多要求,如平仄相对,虚实相对。

根据我个人的感悟,以下赏析了两首我很喜爱的诗词。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这是苏东坡的爱妾王朝云死后,有一天他梦见亡妾之后写的感怀诗。朴素真挚的深情,沉痛的生离死别,每读一次就更为其中的深情所感动。阴阳相隔,重逢只能期于梦中,苏东坡用了十年都舍弃不下的,是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他受不了的不是没有了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失去了伴侣后孤单相吊的寂寞。“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在梦里能够看见的,也全是逝去亲人往日生活里的琐碎片断。因为在那些琐碎里,凝结着化不去的亲情。在红尘中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执子之手是一种境界,相濡以沫是一种境界,生死相许也是一种境界。在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爱叫相依为命。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长年行役于外的将兵思念家乡和妻子的心情。其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句,倾倒了无数身陷爱河,渴望美满爱情的人,成为山盟海誓的最好代言。生生死死悲欢离合,我曾对你说过,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这是爱的最高境界,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经的起平淡的流年

第四篇:最新观看《主持人大赛》节目心得_《主持人大赛》评价

信最近一档央视出品的综艺节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不仅赚足了收视率,更是让观众赞叹不已,被称为“神仙打架”,小编整理了最新观看《主持人大赛》节目心得_《主持人大赛》评价,希望能帮助到您。

《主持人大赛》节目心得一

同一个主持界,同一个梦想。用第一期节目中参赛选手赵思衡的话来总结《主持人大赛》之于主持界的意义和分量,再合适不过。

被戏称为央视骨灰级电视大赛的《主持人大赛》,从1988年起开始举办,从中脱颖而出的主持人支撑起了主持界的半壁江山,因此它也成为中国电视界顶级规格以及最受期待的赛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由撒贝宁主持,康辉、董卿坐镇点评,敬一丹、鲁健、朱迅等央视名嘴以及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李洪岩等学术大咖、幕后精英担任评委,专业性与影响力可见一斑。

暌违已久,重回荧屏,《2019主持人大赛》为观众带来了一场不同凡响的比赛,见证了新时代的雏凤清于老凤声。

个性、朝气、多元背景为主持界注入新鲜<血液

3分钟自我展示,90秒即兴考核,新闻与文艺两类选手12进6,选手们在小数点后三位的分毫间一较高低,冷静、专业、直接的赛制让节目效果紧张刺激,同时也让选手们压力倍增。

而经过层层选拔,从数千名选手中脱颖而出的他们,具备着异于常人的抗压能力。一登台,便以饱满的热情、沉着的表达和机智的反应赢得评审和观众的掌声。姚轶滨风格活泼而不失深度,邹韵沉稳大气、功底深厚,赵思衡幽默亲切、多才多艺,李莎旻子情感饱满、张弛有度,帅气的尹颂在场上接住了撒贝宁抛出的梗,颜值与实力的组合一句调侃,便引得现场评委和观众笑声一片,尹颂的机智幽默也受到认可

古典诗词信手拈来,随机抽题深度解读,收到质疑从容应对,首期出场的选手以过硬的专业素质和独特的个人魅力俘获了评审和观众的心。种种精彩表现的背后,是选手们日积月累的学习和磨练。参加比赛的选手中不乏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名校的毕业生,90后95后选手成主要新生力量,还有一众选手不仅主持做得好,还有金融、IT等专业领域的背景。他们的身上,闪耀着当下青年杰出代表的神采。

我愿意看到大家来自四面八方,拥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和人生阅历,在比赛时我也往往更关注不同专业的人才。因为如果有了不同的专业背景,实现不同专业的交叉,我们的主持人团队就会呈现丰富性和多层面。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良性的现象。央视资深主持人敬一丹曾表示对不同专业背景选手的认可,选手们在比赛中的表现也恰恰印证了这一观点。

在三分钟的自我展示环节中,选手们没有执念于展示自己的花拳绣腿,而是深入新闻事件和节目中去,以个性化的语言、丰富的经历和有深度的观点实现对主持的新解读。年仅22岁的王宇彤讲述了自己作为儿童福利院志愿者的经历,展现新一代青年的社会担当;经历过汶川大地震报道的姚轶滨从医生父亲的身上继承奉献和坚守的品格,表达对于新闻的信仰;具有IT背景的龚凡用自己设计的程序为撒贝宁现场作诗,为主持注入更多新鲜和个性化的元素。

个性、朝气、多元背景的主持人,以及他们所带来的新鲜表达,符合新时代的审美要求。他们将成为观众和世界之间的一种交流媒介,让观众以更加丰富的方式、多元的角度,去认识和感受社会的方方面面。

技术融合、思想交锋一场主持专业的比赛带来多少新启示

选手的亮眼表现之外,节目中多种样态和元素的新融合也吸引着观众的注意。

本届比赛所采用的大众评审方式可谓前所未有,成为观众热议的一个焦点。节目突破性地将AI技术与电视节目深度结合,以3D形象模拟真实招募的400位大众评审,让与真人相似度极高的虚拟形象参与现场录制。评审们即使身处千里之外,也能以极强的参与感评价、打分,传达自己的宝贵意见。

参赛选手也带来了科技与主持融合的新启示。参赛选手果欣禹与以自己为原型打造的首款AI虚拟主播小果果同台配合,进行了时光博物馆看馆直播。时光不老,连接着充满信心的未来,收藏过去,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出发,一番感染力极强的讲述令人动容。大小果果的配合默契又幽默,使得主持人和观众在耳目一新之外,也开始思考虚拟主持人与真实主持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当今媒体发展的新方向。参赛选手龚凡在三分钟自我展示环节中,用自己设计的智能程序为撒贝宁作诗,工整的小诗不乏幽默,展现出处于科技前沿的人工智能与电视媒体融合的一种可能。

人工智能与电视媒体的技术结合是外在的融合,而节目内在的融合考题和各类社会话题的结合,则展现了其视角的高度和内容的深度。

来自北京广播电视台的参赛选手张安琪在90秒即兴考核中,抽到19岁女收费员被赞;最敬业变脸的话题,她的阐述以敬业为主题赞美爱岗奉献的人们。而评委康辉则提供了另一个角度的思考,关联起南京收费站假脸哥的新闻故事,探讨服务行业的职业标准和真实情感之间的关系。

化声音为力量以主持梦想护航时代梦想

新闻是我与这个世界互动的方式,我也愿用我的40年,用新闻报道去传递这个时代的力量

我们不仅要看高楼大厦盖得有多高,马路修得有多宽,我们更要看高楼下的人,他们幸福感有多强,笑得有多甜

不同的语言却仍与世界相连,我小小的梦想很走运地在中国和国际的语境中不断成长、彼此护航

在《2019主持人大赛》的舞台上,年轻主持人们讲述着个人小小的主持梦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间的紧密相连。

从木梯子到十轮卡车,到解放牌敞蓬汽车,再到如今我们看到的我国自主研发的现代化工程车辆,华灯班工程车的变化,也成为了我们的国家一步一个脚印走向腾飞的缩影。匠心铸灯魂,是酷暑和严寒下的掌灯人,用他们的奉献和汗水,诠释了奋斗的意义,让华灯见证了光阴流转、时代变迁。张安琪在三分钟自我展示环节,以天安门华灯班的故事为线索,串联起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科学技术腾飞的轨迹。

有9年CGTN出镜记者工作经验的参赛选手邹韵,用自己亲身经历的国际新闻事件和采访报道,为评审和观众描述我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在一些重大的发布会现场,我经常可以得到一个宝贵的提问机会,刚开始我以为这可能是因为我很走运或者是我穿得很鲜艳,直到后来我才慢慢明白,这其实是中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中份额提升的一个重要表现。邹韵沉稳大气、不卑不亢的表现赢得全场的赞扬,评审刘欣的评价更是道出观众的期待:在国际上,我们真的太需要像你这样能够为中国发声的主持人和记者了!

在《2019主持人大赛》中,在年轻主持人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青年一代所肩负的关爱人民、关心国家、关注世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矗立在新时代的潮头,主持人也在不断改变,更多坚韧沉着的声音,更多个性多元的面貌,更多发自内心的真诚表达,将会在未来的荧屏上绽放。

《主持人大赛》节目心得二

最让评委和观众惊艳的是张舒越,她一袭中国红大长裙,一亮相就引起一片惊呼,这难道是以服装秀、颜值秀取胜吗?只见她一张口,就平息了大众的问号,她以舒越亲切自称,三分钟自我展示和90秒抽题考核,大气自信端庄知性,内外合一,评委董卿和观众都说她的装扮与她的文艺类主持很搭呢。果然,她的得分很高,可以继续参加下一档比赛了。对于她取得这样的初步好成绩,作为观众的我还是十分惊喜,她毕竟是个中国传媒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她得下多大的功夫、藏有多大的天赋啊!她的冒险红裙恰到好处,增之一分过艳(小西装衣领增加了职业感),减之一分过俗(如果有个衣袖则不惊艳)。到现在为止,好像还没有人敢将红裙穿上主持人大赛台上,大都走的职业端庄范儿。记得每年的两会上,各地女主持人为了争取到提问机会,大都以大红西装示人。

创新秀

新闻类主持人高旭,以高满哥自称,以脱口秀形式说教育,三分钟自我展示显得幽默、大气,带动了全场的热烈气氛,大家都很期待看到他的成绩,因为他是赛点,主持方式与别人不一样。听听专家康辉点评吧:你要是再稍稍收一点,对于播新闻来说可能是一种突破。评委给的分不高,才94分多,大众评给的分高一些,95分多,综合成绩是被淘汰了。前热后凉,的确让人遗憾。想到多年前的陈鲁豫在凤凰卫视天天早上说报,收视率很高,让人耳目一新。我觉得除了一些政治性特别强的新闻要一字不差地庄重播报出来,一些社会新闻,也可以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脱口说出来。有时候也有例外,一次比赛有时与人差一点分被淘汰,并不说明这个人就不如前几名,说不定比前几名还优秀呢,比如,之前有一届主持人大赛的第一名,后来在中央电视台一直默默无闻,相反后几名却一直火爆地在一线节目主持着(尼格买提等)

夫妻秀

孟语凡和田靖华是一对夫妻,组团来参赛。先生田靖华第二期参加的是新闻类比赛,妻子孟语凡今天则是文艺类比赛。她三分钟展示的题目是《同行》,她很聪明地用同行(读形)同行(读航)展示两人在地方电视台的工作。评委问她是否为了避开与先生同在一组而改文艺类 ?她机智地回答:为了挑战自己。佩服他们的勇气同时参赛,不怕单位和路人闲言。不过,这肯定也会给评委出了难题啊!

催泪秀

李七月是央视大型公益电视节目《等着我》寻人团的团长,三分钟的自我展示,她讲述了自己的一则工作故事,竟将几位评委感动得泪花闪闪。董卿是这样点评的:感同身受,与节目融合度高。她的得分自然很高,可以继续前行啦!

英语秀

第一个上台的刘妙然,在自我展示中,飞快地秀了几句标准英语。这给我印象深刻,她是在告诉评委,我会双语主持。多年前双语主持人很少自然很吃香,比如杨澜。近年来,双语主持人多起来,但是很标准很流畅的双语还是凤毛麟角。

《主持人大赛》节目心得三

信最近一档央视出品的综艺节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不仅赚足了收视率,更是让观众赞叹不已,被称为“神仙打架”,一播出,就稳夺“收视率第一”,无论是主持人撒贝宁,还是担任点评嘉宾的央视一哥一姐康辉、董卿,连评委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央视人敬一丹、朱迅、高博、鲁健等,如此高级的阵容,已足以证明此次竞技堪称“主持界的最高水准”。

整场比赛节奏很快,主持人撒贝宁表现出很强的思辨能力,将比赛的两个部分,三分钟自我展示和九十秒钟即兴考核衔接的井然有序,没有半句废话。尤其是即兴考核题环节,撒贝宁念完题干后,说“321计时开始”,选手马上做出反应,在90秒内即兴发挥。

身为小编的我,连题目都没读明白,结果选手就已经开始作答,新闻类选手竟可以把给出的新闻事件进行延伸、扩展、总结和升华。最为关键的是,如何把90秒掌握好,不多一秒,也不少一秒,这就非常考验参赛选手的应变能力、心理素质和知识储备。不愧这些参赛选手也各个都是大神级别的人物,大部分是在各省台担任重要栏目的主持和“台柱子”。佩服他们的勇气,敢于突破自己,超越自我,这已经就是一种不断挑战的奋斗精神。

《主持人大赛》节目心得四

最近这几天被央视《主持人大赛》这档综艺节目疯狂刷屏,显然,好的节目是不需要宣传的,而最高级的宣传就是观众的口口相传。

要说对《主持人大赛》中哪一位参赛主持人影响最深刻,当属央视驻北美分台记者邹韵了,她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声情并茂的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

邹韵成为新闻组第一名实至名归,她的主持节凑,声音,仪态完全就是在央视新闻摸爬滚打很多年的样子。在即兴发挥90秒内,邹韵的主持条理清晰,出口成章,立意升华,即兴主持开口就是<满分作文,这对于将要考申论的同学们将是一次复习的升华。

《主持人大赛》考验的就是主持人的临场发挥,思维应变,逻辑能力,而邹韵就是最完美的那个。比起普通话,我更折服于邹韵的英语口语,听她说英语我的颅内细胞都在跳舞。当然,邹韵对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的那段采访堪称记者界的标杆。

此次《主持人大赛》的爆火对于正在学习申论和写作文的同学们上了最高档次的一节课。这些主持人之所以能够出口成章,跟他们背后的付出与自身的文化底蕴有着直接的关系。

所以,《主持人大赛》不仅仅是一档主持人比赛的节目,更是一档教育型节目。希望,其他的比赛类综艺节目不要拘泥于节目冗长复杂的流程与点评,多像《主持人大赛》借鉴一下。

第五篇:体育课说课与评价的几点思考

体育课说课与评价的几点思考

说课,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研究和评课的一种新形式,受到普遍的重视,对于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说课是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一种实践活动,是使隐性的教学设计显性化,但不是教案的翻版,更不是教案的抄写与缩写,而是教师对知识、对自己上课的指导思想、思路的剖析,解决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通过怎样的组织、选择什么方法的问题。通过教学实践前的说课,对于提高教学研究水平与质量确实具有很大的作用,是进行体育课堂教学研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因此,如何提高说课的质量,完善评价方法与标准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说课的目的

说课的观点源于上课,服务于上课,通过上课检验课的适应性、可行性和科学性。说课教师按照课的设计思路、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利用几分或十几分钟的时间进行简单扼要的讲解、分析,把自己的教学特点加以阐述,使之得到完善和发展,以达到互相交流、相互学习、集思广益、完善教学过程,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说课的形式

根据上课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说课的形式。

(一)研究课的说课

主要是指围绕一或几个专题进行研究的说课。事先指定一人或几人为主起草说课提纲,围绕研究主题,事先设计说课提纲,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专题研究、讨论,就说课内容各抒己见,相互质疑,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做课前的说课

一般是指公开课、示范课、评优课和展示课。做课前安排时间由做课人进行说课,也是由备课到说课前需要完成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是对所要上课的教学设计思路,由评议组(专家组、评课教师)进行评议。说课教师根据大家意见,修改原有的教学设计,完善课的设计思路,使课上可能出现的问题预先得到解决,保证实际上课的质量。

(三)以考核为目的的说课 事先将考核时间、注意事项、评价标准通知做课人。一般是在考试前1小时或30分钟公布考试内容,也可由被试人抽取考核内容,现场进行考试。主要内容包括:课的任务、教材的搭配、教学目标的确定、主教材的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组织安排、措施、主要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分组形式、教与学设计、测评方法与安全措施、预期结果(目标的达成)、场地、器材的准备等。

三、说课的主要内容

(一)学生起点能力分析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生理和心理及身体素质存在的差异,分析教学内容所必须具备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练习者是否具备接受新知识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和状态。基本设计框架如下:

(二)说教材

第一,教材内容(主、辅教材的搭配)要符合实际、科学合理。

第二,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上承教学内容、下承教学方法的中心环节,是为实现教学任务服务的,具有表述外显、具体、可量化、可评价,能定性、定量的特点,包括:知识方法目标、动作技能目标、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目标、情感个性(思想品德)目标等方面。

第三,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而确定的。教学难点是由教材和学生两个因素共同构成的,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这项教材时难以完成的关键点。它有时与重点一致,但多数情况是不同的,在同一个单元教学中,对技术结构具有复杂性和连续性的教材,在课时的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把握有时是不同的,有时是一致的。

第四,确定重点基础知识,包括:教材的技术动作要领;名词、术语解释;教材动作在练习中的保护与帮助方法;锻炼方法与保健知识;简单比赛规则与战术介绍。确定重点基础知识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联系教学实际。

(三)说教法

在继承传统教法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丰富和发展,实现体育教学方法丰富性与最优化,进而实现体育教学手段运用更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学校实际;注重教学器材创新的一物多用;有效提高课的练习密度,使组织教法创新得到提高。具体来说,包括:①选用教学方法(模式)、教学手段及理论依据;②教学的组织形式:关键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要有教学特色,有创新精神,围绕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合理运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③场地设计、器材的摆放:充分、合理利用现有场地器材的摆放利于实际教学,布局合理,考虑到教学与安全因素。

(四)说学法

这包括:采用的学习方法(练习方法);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明确、具体、有要求);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措施与方法);面向全体与区别对待如何加以体现;学法指导的理论依据(科学、恰当、有针对性)。

(五)说教学程序

这包括:课的总体思路和层次结构(思路清楚、安排合理);解决重点,突破难点(选准切入点、方法措施得当);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目的明确,实效性强);主、辅教材练习时间安排(讲、练时间合理、重点突出);预期的练习密度与生理脉搏曲线(合理、科学、符合实际)。

四、说课的主要效果与实际应用价值

(一)省时省力,简便易行

说课的教研目标具体,主要是研究课程设计与思路,占用时间短。

(二)能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说课是上课与备课之间的中间环节,在某种意义上交流更直接、具体,既能弥补备课的不足,又能提高实际上课的质量,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明显的教学研究手段。

(三)可以对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

说课可以反映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掌握程度,对教法、学法的运用能力,整体设计思路与水平,教学理论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的语言组织、表达、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基本了解教师备课环节的水平,也可以为对其备课前准备情况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五、说课评价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说课要能说出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在一般教学设计中,教师对教学方案的设计过程是隐性的,经过思考、推敲以后形成课的设计框架,一般情况下只对教学方法、组织、场地、器材运用作出较为细致的安排;但为什么这样安排教学程序,选择这样的教学方法,其理论依据是什么,一般只是在教师脑子里形成模糊印象。而说课则要求教师从理论到实践、从组织安排到理论依据做出系统的设计与安排,还要用精炼、准确的语言加以表述。教法、学法、程序等理论依据要准确,不能空、不能虚。说课整体设计要新颖,典型环节要独特,体现教者个性。

(二)说课应能体现创新意识和个性特点

创新意识就是要求在原有思维定式上有所发展和突破,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意识来体现和设计课的思路。

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设计,对教材的完整把握和微观处理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充分发挥个人的专长优势,体现个人教学风格与特点。

(三)说课应注重实效性与可行性

要遵循教学规律,符合学生心理、生理发展规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实效,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高或有所突破。

(四)说课应注意详略得当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是教学内容、目标、步骤的具体安排,是上好课的依据,是保证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的最基本的教学文件。

说课稿是说课的依据,是阐述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意图、教法、学法及理论依据的报告,是说课的依据。

说课应准备说课提纲,应抓住重点、突出特点、解决难点,详略得当;要体现科学性、全面性和层次性;要变“念”为“背”,表述流畅、清晰、准确。

说课评价标准(供参考)

下载有感于主持人节目鉴赏与评价课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有感于主持人节目鉴赏与评价课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术鉴赏课的感悟和思考

    美术鉴赏课的感悟和思考 班级:姓名:学号: 早在小学接触《美术》课本的时候,我就很喜欢哪些花花绿绿的东西,每天都好奇地翻看上面五颜六色的画,毕竟那个时候年纪小,没有接触过美术......

    美术鉴赏课的感悟和思考

    美术鉴赏课的感悟和思考 本学期我选修了美术鉴赏这门课,我通过这门课对美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说实话,我从小就对美术有极其浓厚的兴趣,画画也是我的爱好。虽说如此,但我毕竟只......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美术鉴赏课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太谷中学郭江瑜男电话:***邮编:030800 【引言】我国高中美术教育发展很快,随着高考院校美术专业的普及,人们对高中美术教育也开始关注起来......

    2011年终晚会主持人讲稿与节目串词稿

    2010年飞云岭集团年终晚会主持人讲稿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敬爱的同事,亲爱的兄弟姐妹(男女合)大家晚上好!(男)虎岁刚饮祝捷酒;兔年又放报春花。 (女)月里嫦娥舒袖舞;人间玉兔......

    审美与艺术鉴赏课考试题

    审美与艺术鉴赏课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20分) 1、审美趣味 答:审美趣味也称“审美鉴赏力”。审美趣味是个体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偏爱,是审美主体欣赏、鉴别、评判美丑的特......

    审美与艺术鉴赏课作业

    1、欣赏摄影的技术技巧有哪些? 答:(一)自然光的美学特征 第一,自然光的时间特征。第二,自然光的空间个性。 第三,没有不好的光线,只有不成功的驾驭。 (二)黑白摄影的美感及其技巧......

    电视谈话节目形态嘉宾元素与主持人元素浅析

    二位一体 风生水起—— 电视谈话节目形态嘉宾元素与主持人元素浅析 孙宝国 2010年06月08日16:54 文章来源:《北方传媒研究》 电视谈话节目形态是指以主持人与嘉宾的交流对话......

    基于课标的教学与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评价作了如下阐述:“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