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现代汉语通论的一点感想
学习现代汉语通论的一点感想
中文一班 杨雨晴
大一的上半学期就这样过去了,我也从中收获了很多。对于现代汉语通论的学习,我也有很多感想。
首先是学习态度上的转变。经过一个散漫的假期,我没有端正学习态度,加上现汉一开始有点生疏难懂,我的学习态度非常不认真。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逐渐发现了我的兴趣所在。老师认真严肃的学术态度也对我起到了表率作用,折射出我的不认真。在期中后的半个学期,我的学习态度有了转变。
其次,对现汉这门学科有了更深的了解。虽然选择了中文系,但是不能够只生活在文字的世界里。现汉这门课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门,它涉猎广泛,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都能做为一个有意思的课题来研究。
第三,通过学习这门课,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轻易对自己说不可以,不要轻易把自己的兴趣限制住。一开始由于知识面的限制,我基本没办法听懂这门课,所以选择了退缩,上课就是走神和玩。但是有一天上课的时候,我试着跟着老师做题,还被老师请到了黑板上,虽然结果很惨,错了很多,但是我突然发现这门课也不是我想象得那么难,我下定决心回去好好看看过去讲过的东西。从那一次课起,我开始认真听讲,并且越来越喜欢,越来越有信心。也许这个学期我考的不会特别优秀,但是我会珍惜下个学期的学习机会,把兴趣变成学习的动力。
第四,学习这门课,要广泛阅读相关书籍。如果想学一点皮毛的话仅仅听课基本可以应付了,但是想要学好它就要多看相关的书,争取得出一点自己的研究性的东西,也许不是很大,但是会收获很多。在下个学期的学习中,我将以此为目标,认真学习。
最后,感谢老师您付出的辛勤劳动。您的知识和精神都深深地影响着我,在这个迷茫的大一,我想我从这门课中找到了一点前进的方向。
第二篇:现代汉语通论课后答案
第二节
词类和功能分析法(P179—180)
练习题
一、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并指出属于什么词类,以及什么小类。
1.我的(一)个战友来了。(数词)
2.他去过三(次)上海。(量词,动量词)
3.我不(管)这种事。(动词)
4.青年们要到(山上)去。(名词)
5.桌子(上)有什么?(方位词)
6.我们在路上碰到了三个(熟人)。(名词)
7.他刚刚走(进)山。(趋向动词)
8.他会干这种事(吗)?(语气词)
9.你给我的书我看完了,(这)是我近年来最喜欢的一本书。(指示代词)
10.这个人非常(出色)。(形容词)
二、标明下列各组词的词性。
坚决——决心(形容词——名词/动词)
可爱——热爱(形容词——动词)
荣誉——光荣(名词——形容词)
企图——意图(动词/名词——名词)
答案——答应(名词——动词)
气愤——气魄(动词——名词)
批语——批示(名词——名词/动词)
残杀——残忍(动词——形容词)
诱饵——诱惑(名词——动词/名词)
兴奋——兴趣(形容词——名词)
安心——担心(动词/形容词——动词):
道歉一抱歉(动词——形容词)
安慰——欣慰(动词/形容词——形容词)
感激——激动(动词——动词/形容词)
愉快——高兴(形容词——动词/形容词)
三、注明下列句中带黑线词的词性。
1.我们马上开始这项工作。(动词)
2.你说应该朝什么方面考虑?(能愿动词,疑问代词)
3.对这个学生的经历,老师们都很了解。(动词)
4.三十岁以上的教师都可以享受休假。(方位名词,能愿动词)
5.新老同学开始都需要出操。(名词,动词)
四、鉴别下列带黑线的词,哪些是形容词,哪些是副词。
1.这里风景的确不错(副词)——这里风景确实不错(形容词)
2.长久没有好处(形容词)——永远没有好处(副词)
思考题
一、划分词类时形态标准和功能标准有什么区别?
形态标准,就是根据词的形态——词法范围内表示“性、数、格、时、体、态”等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来划分词类。在一些形态丰富的语言里,一个词属于什么词类,往往由词法上的形式来表示,它包括: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汉语的形态标志比较少,而且往往只有少数一部分词带有某种形态标志;汉语的形态变化很少,比如名词可以后加“们”表示不定量的复数,但不是所有的名词都能加,只有指人的名词可以加,而且即使不加仍然可以表示复数;动词加“了、着、过”等表示时态,但也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可以带时态助词。这些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虽然对汉语词类的划分有一些帮助,但是由于缺乏普遍性,也没有强制性,所以只能够作为参考标准。
功能标准,所谓语法功能是指词的组合能力,即能够跟哪些词组合,不能跟哪些词组合,组合以后发生什么样的结构关系。按照此标准进行划分,可以把所有的语言的词进行分类。而且事实上形态标准也是功能标准的一个标志。所以从根本上讲,即使运用形态标准,也是功能标准在起作用。这就好比一个在校学生,戴上校徽(形态标志)时识别比较容易,但是即使不戴,只要他的学籍登记注册(功能标准)了,他也是这个学校的学生。
二、你认为词类首先划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有没有价值?有人主张可以先分为“封闭”和“开放”两类,或者“自由”和“黏着”两类,你觉得如何? 汉语的词类,一般语法书都首先划分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这样的区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它不仅揭示了词内部两个主要类别的区别,而且对理解两类词语的特点以及词语的运用都有帮助。
有人主张可以先分为“封闭”和“开放”两类。凡是开放类的词称为实词,凡是封闭类的词称为虚词。开放类就是难以穷尽列举其全部成员的类,封闭类就是可以列举其成员、在一个时期内不会增加新成员的类。也有人认为实词一般是自由的,虚词一般是黏着的。我们认为考察实词和虚词主要应该从其功能来看,也即充当句子成分角度来讲,能够充当句子成分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的是虚词。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差别可供参考:
1.能否成句或单独回答问题。绝大部分实词都能单独成句,而虚词则一般不能。2.在句法结构里是否定位。除了副词,绝大多数实词在跟其他词组合时所处的位置是不确定的,可以在前,也可以在后。但是虚词跟其他词组合时的位置是确定的,有的只能在前,有的只能在后。
3.词与词能否相互组合。实词之间可以相互组合,但是虚词只能跟实词组合,不能跟其他虚词组合。
4.类别是否开放,或者说是可数还是不可数。实词是开放类,虚词是封闭类。
5.使用频率高低。虚词的使用频率比较高,实词的使用频率比较低。
“能不能充当句子成分”这一标准是最主要的,其余为参考。这些分类可以说明一些实词和虚词相互对立的特点,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来把握词的特点。
三、你怎么理解虚词的意义?虚词的意义与它们的语法功能是什么关系? 虚词的词汇意义实际上也就是它的语法意义,两者合而为一。虚词总是附着在实词或词组上边,表示一定的语法作用,例如虚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虚词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比较固定,虚词也不能和其他的虚词组合。因此虚词的语法意义跟语法功能是一致的。
四、有人把“副词”归人虚词,也有人归为“半实半虚词”,请你做一评论。关于“副词”的归类,有的划归实词,有的划归虚词,有的认为它是“牛实半虚”。划归为虚词主要是从意义上来看,副词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只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划归为实词是因为它可以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的结合两个标准来考察,所以归人“半实半虚”。我们认为词类主要还是应该从功能上来进行归类,所以划入实词。
五、传统上,总是把“拟声词”和“叹词”归为虚词,本书则归为实词,你认为哪种比较合理? 把“拟声词”和“叹词”归人虚词,主要的理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意义比较空虚,这是传统语法的处理方法。我们认为还是归入实词比较合适,因为“拟声词”可以充当定语、状语、补语,甚至于谓语等句子成分;“叹词”虽然不能在句子中单独充当结构成分,即通常不跟其他词发生结构关系,但是却能够独立成句,独立成句也是句法功能的一个表现,所以我们把它们归人实词。
第三篇:《现代汉语通论》课后习题答案参考
第一节 现代汉语词汇概述(P116)练习题
一、请运用“同形替代法”来鉴测哪些是语素,哪些不是语素。语素:研、究、沙龙、汪、洋、仿佛、荒唐、荒、原、精、密、玻璃
二、请区别下列语素属于哪一种: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成词语素:的士、琵琶、啊、过、走、最、清、从 不成词语素:微、阿、者、们、晰、言 定位语素:啊(语气词)、过(助词)、阿、者、们、最、从(介词)、晰 不定位语素:啊(叹词)、的士、琵琶、微、过(动词)、走、清、言
三、现在一种女式厚底鞋,有不同的名称:“高底鞋”、“松糕鞋”、“长高鞋”、“增高鞋”,请从文化的角度对这些名称加以解说。
“高底鞋”不叫“厚底鞋”的原因与“长高鞋”、“增高鞋”的名称来由一样,都体现了中国女性极力追求高挑的审美心理。“松糕鞋”的名称融入了鞋的喻体,该喻体新颖独特,反映了当代社会求新求异的文化心理趋向。
四、判断下面这些词出现在什么历史时期,表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
“文明戏”是20世纪初指具有西方现代意识的戏剧(还有文明结婚、文明棍)。“武工队”是指抗日战争时的敌后武装工作队,“支前”是指解放战争时期老百姓支援前线的行为,“保家卫国”是抗美援朝时期出现的词,这后三个词语都表现了当时大敌当前,人民积极备战的时代风貌。“卫星田”指在浮夸风指导下的虚假的高产田好比放了卫星上天、“大跃进”则是1958年是的一种不顾客观实际冒进左倾的群众运动,这两个词都是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的词语,反映了当时的一种极左思潮。“工宣队”、“关牛棚”、“插队落户”、“文攻武斗”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词语,表现了十年**期间颠倒黑白、一派混乱的时代特征。“国格”、“小康社会”、“经济特区”、“外向型经济”、“三陪小姐”、“追车族”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词,有些体现了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的时代特征,还有些则反映了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
五、同样是“狗”,中国人常常说: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狐朋狗友,而欧美人则对狗情有独钟,请从文化心理上加以分析。
狗一直以来主管看家,跟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从文化心理的角度看,中国人侧重于狗的卑下的一面,而欧美人侧重于狗的忠实的一面。因此,“狗”在汉语中往往构成贬义词,而在欧美诸语言中多构成褒义词。这是民族文化心理在构词上的反映。
思考题
一、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你认为还有哪一些?
教材里只说了词汇在结构上的特点,还可以从词汇的语义以及文化底蕴方面去寻找它的特点。
二、为什么说现代汉语词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它们的具体范围指什么? 现代汉语本身就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作为现代汉语里的一个子系统,现代汉语词汇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现代汉语词汇包括现代汉民族各方言所有的词语,狭义只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中的词语。
三、词汇除了系统性、历史性、多源性,在你看来,还有哪些重要属性?举例说明。开放性、民族性、模糊性等。(举例略)第二节构词法(P122-123)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词的构词方式: 单纯词:连绵词:叠韵:烂漫 非双声叠韵:芙蓉 音译词:色拉、沙龙
派生词:钳子、旗手、耐性
复合词:联合式:轻松、诗篇、文字、学问
偏正式:名词性的:对虾、儒家、烧饼 谓词性的:波动、飞快、笔谈、火化 述宾式:起草、结晶
述补式:改良、刷新
主谓式:政变、胆怯
量补式:花束
二、比较下面一对对词语,指出哪些是单纯词,哪些是合成词。
扑克(单纯词)——攻克(合成词)加仑(单纯词)——加法(合成词)粗布(合成词)——卢布(单纯词)到达(合成词)——哈达(单纯词)阿门(单纯词)——窍门(合成词)隔壁(合成词)——戈壁(单纯词)仓皇(单纯词)——仓库(合成词)马达(单纯词)——马匹(合成词)
三、比较下面一对对词语,指出各自的类型。
助手(派生词)——机械手(复合词)磁性(派生词)——雄性(复合词)坐化(复合词)——丑化(派生词)
馒头(派生词)——笔头(复合词)碟子(派生词)——鱼子(复合词)
团员(派生词)——复员(复合词)面儿(派生词)——宠儿(复合词)
老鸨(派生词)——老汉(复合词)
四、请指出下面“雪”字家族的构词方式。
雪崩:主谓式复合词 雪耻:述宾式复合词 雪白:偏正式复合词 雪鸡:偏正式复合词 雪花:偏正式复合词 雪茄:音译式单纯词 雪片:量补式复合词 雪冤:述宾式复合词 雪原:偏正式复合词
五、分析下面词语的层次和构词关系。脑 溢 血 霉 干 菜 可 靠 性 主 谓 偏 正 词根 后缀
述 宾 联 合 前 缀
自 动 化 幼 儿 园 托
儿 所
词根 后缀 偏 正 偏 正 主 谓 偏 正 述 宾
六、指出下面哪些是离合词,为什么?
离合词有:结婚、洗澡、游泳、理发、打工、打架。这些词可以在中间插入别的成分变成短语,如“结过几次婚”,“洗了一个澡”,“游了一次泳”,“理了一回发”,“打了几年工”,“打过几次架”,其他的不可以这样扩展,如“?结了一次束”,“?洗了一个礼”,“?游了一回览”,“?理了三年财”,所以不是离合词。
七、下面一些词的构词方式比较难解,请仔细斟酌分析。“睡觉”,是联合式复合词。这个词来自古汉语,本是偏义复词,现在“觉”的醒觉义在整个词义中不起作用。
“冬至”表面上看是“冬天到了”,是主谓式,实际上“至”用的是古汉语词义,是“极至”的意思,所以这个词是偏正式复合词。
“白兰地”是外来音译词,是单纯词。
“存款”双解:如是名词,为偏正式复合词;如是动词,为述宾式复合词。
“理解”为主谓式。
“锋利”为偏正式(象刀锋一样锐利)。“月亮”为主谓式。
“蠕动”的“蠕”本来是“象蚯蚓那样动”的意思,归入偏正式。“巴不得”来自满语,是单纯词。
“望洋”是指抬头向远处眺望的样子,为连绵词,单纯词。
“阿Q”是“前缀+词根”式的派生词(Q这个词根比较特别,借指Quei)。
八、分析下列成语的构造。
过河拆桥:连动关系的非联合式 生龙活虎:偏正关系的联合式 梁上君子:偏正关系的非联合式 令人生畏:兼语关系的非联合式 风度翩翩:主谓关系的非联合式 为非作歹:述宾关系的联合式 侃侃而谈:偏正关系的非联合式 身败名裂:主谓关系的联合式 饱经风霜:述宾关系的非联合式 突飞猛进:偏正关系的联合式
九、分析下列的外来词的构成方式。
全部音译:雷达、可可、伊妹儿、蒙太奇、冬不拉、海洛因、拷贝、伏特加、巴士 部分音译部分意译:香槟酒、鸦片烟、酒吧、可兰经、道林纸、北爱尔兰 音译兼意译:乌托邦、引得、浪漫
十、分析下列多音节词的结构。
皮 鞋 油 白 皮 书 粮 油 站 更 衣 室
驱 逐 舰
偏 正 偏 正 偏 正 偏 正 偏 正
偏 正 偏 正 联 合 述 宾 联 合 人 行 道 烘 干 机 不 冻 港
偏 正 偏 正 偏 正
主 谓 述 补 偏 正
十一、指出下列短语简缩成词的方法。
立体交叉桥→立交桥(分段简缩)离职休养→离休(分段简缩)展览销售→展销(分段简缩)
家庭电器→家电(分段简缩)外资港资台资(企业)→三资(企业)(标数概括)
高级工程师→高工(分段简缩)微型计算机→微机(分段简缩)
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分段简缩)个体经营户→个体户(综合简缩)
普及法律→普法(分段简缩)彩色照片扩印→彩扩(分段简缩)
空中小姐→空姐(分段简缩)空气调节器→空调(分段简缩)
博士生导师→博导(分段简缩)扶助贫困户→扶贫(分段简缩)
家庭教学→家教(分段简缩)
扫除黄色淫秽物品行为→扫黄(分段简缩)特别便宜的价格→特价(分段简缩)法律文盲→法盲(分段简缩)
十二、请运用“扩展鉴测法”区别下列语言单位,哪些是单词,哪些是短语。单词:铅笔、好看、相好、登陆 短语:旧笔(旧的笔)、快看(快看看)、很好(好得很)、登山(登了山)
思考题
一、复合词的构词方式,除了上述基本的五种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式?请指出下面复合词的构词方式。第1组可看成连动式:[先]贩[后]卖、[先]报[后]考、[先]割[后]让; 第2组可看成兼语式:[甲]逼[乙使乙]供、[甲]召[乙使乙]集、[甲]诱[乙使乙]降; 第3组可看成正偏式:干[的]饼、松[的]肉、圆[的]银。
二、如何区别重叠构词和词的重叠,请比较并分析下面各类重叠的特点。第1组“绿油油”等是A+BB式重叠,有的AB可成词如“油腻”;第2组“碰碰车”等是AA+B式重叠,AB不成词;第3组“羞羞答答”等是AA+BB式重叠,有的AB可成词如“冷清”,有的有A+BB重叠式如“羞答答”“病歪歪”“紧巴巴”;第4组“大大方方”等是AABB式重叠,AB可成词;第5组“了解了解”等是AB+AB式重叠,AB都成词,有的还有AABB重叠式如“漂漂亮亮”“大大方方”;第6组“通红通红”等是AB+AB式重叠,AB都成词;第7组“糊里糊涂”等是“A+里+AB”式重叠,AB都成词。
三、“上海第五钢铁厂” 是怎样简缩为“上钢五厂”的?研究带序数的全称的简缩方式。全称先简缩为“上钢厂”,再把“第五钢铁厂”简缩为“五厂”。带序数的全称的简缩方式有时采取交叉式。
四、词与短语的区别有没有两难的情况?请举例说明。
离合词像词又不像词,成语是短语,但作用和意义又像词,这些都是词和短语的两难 情况。
第三节词汇的本体系统练习题
一、下列有双关词的地方,哪些是利用同音词的联系,哪些是利用一词多义的联系。1.“清”、“江”、“遥”、“横”利用了同音词的联系,暗指“四人帮”;“清”、“混”利用了一词多义的联系,一方面指水的纯净与浑浊,一方面指政局的清明和混浊。2.利用了同音词的联系,“晴”指“情”,“丝”指“思”。3.4.5.也是利用“一条心”、“倾倒”、“深浅”的一词多义的联系。
二、改正下列句子中因音同而误的别字
1.须—→需;2.须—→需;3.需—→须;4.应—→映;5.身—→生;常—→长。
三、给下列各词找到适当的上位词、下位词和四个类义词。
1.农民:上位词:劳动者,下位词:贫农、中农,类义词:工人、医生、教师、商人 2.金属:上位词:物质,下位词:金、银、铜、铁、锡,类义词:盐、酸、碱、塑料 3.阅读:上位词:学习,下位词:泛度、精读,类义词:鉴赏、分析、书写、评价
四、辨析下列各组同义词。1.“侵占”有占领义,“侵犯”有冒犯义,语义重心不同。“毛病”口语词,“缺点”书面语。“海涵”是书面语词,“原谅”是一般口语词。“谨慎”语义重,书面语词,“小心”语义轻,口语词。2.“布匹”集合名词,“布”个体名词。“鼓动”是中性词,“煽动”是贬义词。“局面”范围大,“场面”范围小。“轻视”语义轻,“鄙视”语义重。3.“保护”是褒义词,“庇护”是贬义词。“灾难”范围大,“灾荒”范围小。“饭桶”是口语词,“废物”是书面语词。“飘泊”是书面语词,“流浪”是口语词。4.“光临”是书面语词,“来到”是口语词。“挂彩”带比喻义,“负伤”不带比喻义。“担任”语义轻,“担负”语义重。“腐败”语义重,“腐化”语义轻。
五、“干净”和“清洁”在什么意义上是同义词,在什么意义上不是同义词? “干净”和“清洁”在没有尘土、油垢等的意义上是同义词;“干净”还可以指说话、做事等不拖泥带水、比喻一点儿不剩等意义,而“清洁”则不具备这些意义。
六、请按照“困难”不同的义项分别与其他词构成反义词。
困难(事情复杂)——容易、简单 困难(穷困)——宽裕、富裕
七、指出下列成语中的同义词和反义词。
同义词:家/户、喻/晓、追/赶、飞/舞、冲/撞、博/通、摇/摆。
反义词:上/下、死/活、去/来、弃/投、暗/明、长/短、无/有、独/偶、此/彼、起/伏、横/直、古/今、东/西、苦/甘、尽/来、新/陈。
思考题
一、同音词和多义词的区别跟意义有密切的关系,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比较好?
各意义之间关系明显、密切的是多义词,各意义之间关系隐晦、疏远的是同音词。这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古代语义有联系,而现在则看不出了的,该如何处理?例如:刻(刻字/时刻),建议以现时标准为主,可看作同音词;第二是如果两个词的语义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明显有区别,这又该怎么办?例如:锁(动词/名词),建议根据语义明显有关的原则,可看作多义词。
二、如何看待异读词的审音问题?审音标准应该以什么为主?
异读词的存在,不利于普通话的推广和现代汉语语音的规范化,不利于语言的健康发展,所以异读词的审音整理,对于规范现代汉语的语音,方便群众学习普通话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异读词审音主要依据以下原则:一是符合普通话语音发展规律;二是有利于广大群众学习普通话;三是约定俗成,承认现实。
三、类义词在中文信息处理中有什么作用?
便于对同类意义作多项选择处理,例如“水果”下面有许多类义词:苹果、橘子、西瓜、葡萄、釉子、甘蔗、香蕉等。
四、有人认为“树木”跟“树”不属于同义词,你觉得怎么样?说说你的理由。“树”是通称,“树木”是总称,所以不宜看作同义词,因为同义词应该是处于同一个层面上的词。第四节词汇的来源系统参考答案 练习题
一、请举出五个来源于古代,而现在我们还在某些场合使用的传承词。菩萨、金龟婿、宫殿、华诞、吊唁
二、请举出五个来源于古代,现在在特殊情况下也使用的古语词。陛下、太子、公主、太监、凌迟
三、请举出五个来源于方言,而且已经进入普通话的词语。打的、炒鱿鱼、垃圾、忽悠、买单
四、请举出五个来源于其他社区,而且已经进入普通话的词语。做秀、白马王子、草根阶层、发烧友、师奶杀手
五、请举出五个来源于不同行业的词语。休克、牛市、行情、套牢、突击
六、请举出若干个外来词,音译、半音译半意译、音义兼译和借形四种各三个。音译:巴士、曲奇、好莱坞
半音译半意译:迷你裙、华尔街、呼啦圈 音义兼译:可口可乐、乌托邦、家乐福 借形:B超、WTO、UFO
七、请举出近三十年来十个新造词语。手机、液晶、博士后、入关、共建、家教、外企、炒股、热岛、超女
八、请举出五个已经或正在退出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词语。拿摩温、密斯脱、洋火、臭老
九、洋烟
九、请鉴别下列词语,指出他们各自不同的来源。
社稷(古语词)暂停(行业)迷你型(外来)人才引进(新造)太空水(新造)创收(新造)寒舍(古语词)杀手(社区)香波(外来)泡沫经济(新造)大款(方言)金丝鸟(社区)空嫂(新造)传销(新造)招商引资(新造)抵押贷款(新造)智能卡(新造)信用卡(新造)房市(新造)试婚(新造)比基尼(外来)班师(古语词)网虫(新造)戈壁(外来语)瓦斯(外来语)师傅(传承词)千年虫(新造)灶披间(方言)信息高速公路(新造)
十、请以“啤酒”和“咖啡”为例说明外来词中“啤”和“咖”已经汉语语素化了。“啤”可以组成“干啤”、“冰啤”、“黑啤”、“黄啤”、“扎啤”等合成词,并作为一个词素代表“啤酒”之义。“咖”也可以组成“清咖”、“奶咖”。
思考题
一、现代汉语词汇的来源,除了教材中所说的,你认为还有哪些比较重要的?请举例说明。
现代汉语词汇的来源,除了上述六种,还有其他的情况,例如已经被淘汰的词语,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复活。如:“经纪人”、“下海”。另外还有根据修辞需要的临时性组合,如根据“空姐”,可以造出“军嫂”、“商嫂”、“空哥”、“空嫂”。有了“语感”,可以造出“球感”、“菜感”、“水感”、“木感”、“场感”。
二、如何判断一个古语词、方言词、社区词或行业词已经进入了普通话的词汇系统?
当这些词语在全社会而不是在某个地域、某个社区、某种行业、某些人群中流通时,可以说它们已经进入了普通话词汇系统。当然要确定这一点,除了定性研究之外,还必须依赖于数据统计的定量研究,也就是说,要看它出现的频率。
三、以自己的方言为例,谈谈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相互影响的关系。方言词汇跟普通话词汇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方言词汇逐渐吸收普通话的词语,包括引入原先在方言中没有的新造词以及替代原先在方言中已经有的旧词;二是普通话也可以从方言中吸收若干有特色的词语来充实自己。
四、为什么说现代汉语词汇系统是一个动态的集合体?
这里可以有三层含义:第一,因为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旧词不断地在被淘汰,而新词又不断地产生出来,这种新陈代谢的趋势一天也没有间断过。第二,词义也不断地在发生着变化,或者合并,或者分化,或者消失,或者新增。第三,因为人们的干预,主要是规范化,使得词汇得以更加健康地发展,这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进程。第六节 词义系统(P152-153)练习题
一、运用词义概括性的有关知识,试比较下面的释义哪一种更具有概括性。“刺”的第一种释义中“尖的东西”外延包括第三种释义中“针或尖锐的东西”,内涵包含第二种释义中“用有尖的东西”,所以概括性更强。
“泛滥”的第二种释义指出了词的原义和引申义,概括性更强。
二、请以“黎明”“傍晚”为例,说说你对词义模糊性的理解。你还能够再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来吗? 词义的模糊性是指词的意义界限不清楚,这主要是由词义内涵的不确定性造成的。例如“黎明”是指“天快要亮或刚刚亮的时候”,这个词义内涵没有对时间段作精确的界定。“傍晚”也是如此,它是指“临近晚上的时候”,也具有模糊性。类似的例子还有“青年”、“老年”、“胖”、“瘦”等。
三、分析下列词的色彩义。
当道(贬义)家父(雅色彩义)大兵(俗色彩义、贬义)
拙作(雅色彩义、自谦义)犬子(雅色彩义、古语义、自谦义)
四、比较下面词语的释义,说明概念义发生了何种变化。
(1)不仅指出了“侧室”的引申义,而且指出了它的本义,这样,不仅使词义的概括更为全面,而且有助于引申义的理解。
(2)词义所指范围扩大,不仅仅局限于资本主义国家。(3)随着新的社会现象的出现,“吃大户”词义发生了引申,产生了新的义项。
4)现在人们对“礼教”的理解更加客观,政治、阶级意识不象以前那样强化,因而原有词义中涉及到阶级等的内容消失了。
五、按引申关系整理下列词的义项,然后标明序号。身:①人、动物的躯体。→②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③生命。
→④自己;本身。⑥亲自、亲身。→⑤人的品格和修养。
人事:①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②事理人情。→③人的意识的对象。
④人力能做到的事。→⑤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过:①在空间移动位置。→②经历;度过(某段时间或节假日)。→③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④使经过(某种处理)。→⑤用于动作的次数。→⑥超出(某种界限)。→⑦超过某种限度的。→⑧过失;错误。
思考题
一、如何理解词义的概括性和具体性?词义的模糊性和明确性?
词义既是概括的,又是具体的;既是模糊的,又是明确的。这是由词义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词义反映的是事物或现象的一般属性和本质属性,所以这种词义应该是概括的。例如“人”这个词,它的本义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这个意义概括了所有人的一般属性和本质属性,是概括义。但词义也有具体的一面,因为所谓的一般属性和本质属性都是从具体的东西中抽象归纳出来的;另外词一旦进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概括义就要转化为具体义。词义的模糊性,是指词义反映的事物边界不明。词义虽是对于事物的概括反映,但往往只是大体精确地反映了事物。因为有很多事物相互间的界限本来就不清楚,而人的认识也有模糊性的一面。例如“青年”、“老年”、“中年”的界限就难以截然划定。词义的精确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中心和典型是比较清楚的。例如我们不会怀疑20岁属于青年,80岁属于老年。
二、区分固定修辞义和临时语境义有时候会有一定的困难,你有什么比较好的办法吗? 可以尝试使用数据库统计的办法,根据出现的频率来确定。
三、建立“同族词”,比如“美”字族,有“美德、美观、美好、美丽、美满、美妙„„” 和“健美、精美、审美、优美、赞美„„”,在词义理解上有什么好处?
根据相同语素,可以找到这些词意义之间的共性,根据不同语素,可以找到这些词意义之间的差异,这样,就可以建立起语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有助于系统理解,整体、宏观的把握词义。第七节词义的分析与描写参考答案
第七节 词义的分析与描写(P160-161)练习题
一、按照“语义场”理论,寻找“味觉”或“体育”同一语义场的词语。味觉:触觉、听觉、视觉、嗅觉、第六感觉 体育:德育、美育、智育
二、分析下列词的释义,指出它们运用了何种释义方式。宏观:描写释义法 宏旨:互训释义法 宏论:互训释义法 宏赡:描写释义法 洪水:定义释义法 洪峰:定义释义法 洪钟:互训释义法 洪大:互训释义法 洪荒:描写释义法
三、比较下面的释义,作出评价。
1.A比B好。两种释义都提到梯的属类,是一种用具或设备,但在梯的具体功能上,A比B概括性强,“登高”的限制把梯的功能窄化了,因为“梯”不仅仅用来登高。A还列举了梯最常见的形式,这一点上比B详细。
2.踢:A比B好。“踢”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较猛烈的动作,力量大速度快;“触”则轻而慢,所以“撞击”比“触击”更恰当。
3.肌肉: A比B具体详实。A除了和B一样解释了肌肉的类属、构成和特性“收缩性”外,还介绍了肌肉的基本功能“引起器官运动”,这是有关肌肉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B的释义也不错,因为它比较简明。
4.猴:如果是小词典的释义,B比A好,B说的是猴这种动物的最基本、最典型的特征。如果是大词典释义,A比B好,A还介绍了猴的外形、生活习性和食物,而这是介绍动物时一般应具有的内容。5.礼教:A比B多了“有利于反动统治阶级”,这是一种阶级眼光和偏见,因为在封建社会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礼教在某种意义上对社会的稳定和人的行为规范上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A的释义没能客观地把握词义。
6.朝野:B比A准确。因为朝野不仅仅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才有的现象。
四、用描写释义法解释下面词语。低沉:情绪不好,心情低落、沉重。
归降:交战或斗争的两方中,一方成员正式归入另一方并为其服务。纵情:最大限度的释放感情。走向:(岩层、矿层、山脉等)延伸的方向。悬腕:手腕不挨着桌子写毛笔字。推选:口头提名选举出一定人选。
选举: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选出代表或负责人。
五、用同义词相释法解释下面词语。诬蔑:诬陷。吞没:淹没。徒然:白白地。透露:泄露。
六、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面词语。
1.使人或事物有一定的位置 嵌入到其他人或事物中间 使安定 有条理地处理 安排
+
-安顿 + 安放 +2. 出生之日 用于死去的、受尊敬的人 用于老人 诞辰
+
+
± 寿辰 ++ 拿 + ± ±+ 秉 + +-提 +-
七、用构词析义法分析下面词语。1.“生”实际上有三个:动词:(1)生育(胎生、优生);(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起死回生、贪生怕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余生、丧生);(6)生平(一生、今生);(7)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生病、生效);(9)使„„燃烧(生火、生炉子)。形容词:(1)没成熟(生柿子、生梨);(2)没煮熟(夹生、生吃);(3)没加工(生铁、生石膏);(4)不熟悉(生人、生字);(5)勉强(生拉硬扯、生搬硬套)。名词:(1)学习的人(学生、研究生);(2)戏曲里扮演的男人(小生、武生);(3)某些人(医生)2.“宽”:(1)横的距离大;范围广(宽带、宽银幕);(2)宽度(宽窄);(3)放宽;使松缓(宽限、宽心);(4)宽大;不严厉;不苛求(宽容、宽待);(5)宽裕(宽绰)3.“款”:(1)钱款(现款、汇款);(2)书画上的姓名(落款、上款);(3)法令等的条目(条款);(4)式样(款式、新款)。4.“快”:(1)速度高(快餐、快车);(2)快慢的程度(快慢、多快);(3)将要(快要);(4)锋利(快刀斩乱麻);(5)爽快(快事、快嘴);(6)愉快(快感、快活)。5.“焦”:(1)受热失去水分(烧焦、舌敝唇焦);(2)焦碳(煤焦、炼焦);(3)着急(焦急、心焦)。6.“红”:(1)像鲜血一样的颜色(红色、血红);(2)成功(开门红、走红);(3)象征喜庆的红布(挂红、披红戴绿);(4)象征革命(红军、红专);(5)利润(红利、分红)。7.“导”:(1)引导(导游、倡导);(2)传导(导热、导电);(3)开导(教导、指导);(4)导演(导戏、编导)。8.“搭”:(1)支、架(搭桥、搭棚);(2)参与、合作(搭档、搭伴);(4)连在一起(搭界、搭腔)(5)乘坐(搭车、搭船)。
八、就词典释义中使用的六种标示方法,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各找2个例词。(1)对词语不同来源(时代、地域、外语、社区等)的说明。亲炙:〈书〉直接受到教诲或传授。罗汉豆:〈方〉蚕豆。
(2)对词义色彩(书面语、贬义、诙谐、讽刺、惋惜、敬谦等)的说明。
丘八:旧时称兵(“丘”字加“八”字成为“兵”字,含贬义)。
拙见:谦辞,称自己的见解。
(3)对词义关系(比喻、形容等)的说明。
缘木求鱼:用那样的办法来追求那样的目的,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
扭转乾坤:改变自然的面貌或已成的局面。形容人的本领极大。(4)对语法属性(词性与充当句子成分功能)的说明。刺啦:象声词,形容撕裂声、迅速划支声等。
将:又;且(叠用):~信~疑。
(5)对应用场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及文体等)的说明。
布景:国画用语,指按照画幅大小安排画中景物。
动问:客套话,请问。(6)对使用频率的说明。
选编:选编的集子(多用做书名)。
新欢:指新的相好(多指男子的,含贬义)。
九、归纳下面一组复合词中“厚”的意义。
(1)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大(跟“薄”相对):薄厚、肥厚、厚度、厚重、厚颜(2)优待,推崇,重视:得天独厚、厚此薄彼、厚古薄今(3)厚道,老实:憨厚、敦厚、宽厚、忠厚(4)(利润)大,(价值)大:丰厚、厚礼、厚葬、厚遇、优厚(5)(感情)深:厚谊、深厚(6)大,过分:厚望、无可厚非
思考题
一、请找两本词典,按照相同的词条,找出不同的解释,并且比较它们的优劣之处。可从词义所指对象外延的宽窄、解释的客观性、词义特征的取舍得当与否等方面进行比较。例如“工头”:(1)工人的领班(《四角号码新词典》旧版)(2)(~儿)资本家雇佣来监督工人劳动的人。(《现代汉语词典》)(3)(~儿)资本家雇佣来监督工人劳动的人。也泛指指挥、带领工人劳动的人。(《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第1种解释和第2种解释都不太准确,只有第3种解释才比较全面。
二、《现代汉语词典》是一部优秀的词典,但是在释义上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你能够找出这样几个词条吗?
厚古薄今:指在学术研究上,重视古代,轻视现代。(《现代汉语词典》P528)厚今薄古:指在学术研究上,重视现代,轻视古代。(《现代汉语词典》P528)
两个释义都范围太窄,因为厚今薄古或厚古薄今的现象在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等方面也往往存在,只不过更多地表现在学术研究上,所以释义可改为: 厚古薄今:重视古代,轻视现代。多表现在学术研究上。厚今薄古:重视现代,轻视古代。多表现在学术研究上。第八节 现代汉语词汇的规范化(P165)练习题
一、请指出下列新词的特点。(1)“超编”、“创汇”、“三通”分别是“超出编制”、“创收外汇”、“通航、通邮、通商”的简缩语。(2)由于各行业的交往和接触比以往增多,不少本属行业专用的语汇也进入全民用语中,并且义域也相应地有所扩大,如“短平快”本是排球比赛中的一种快攻打法,后来也用来比喻企业、工程等投资少,历时短,收效快。类似的还有“时间差”。(3)由于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很多外来词出现在汉语里,如“艾滋病、汉堡包、麦当劳”,有的外来词中的音节渐渐固定为构词语素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能产性,如“的士”里的“的”又构成“面的”、“摩的”、“的哥”、“的姐”等新词,“巴士”中的“巴”又可构成“大巴”、“中巴”、“小巴”等词。(4)“笑星”、“突破性”、“程序化”、“自学热”是通过“词根+类词缀”的造词法产生的新词。近二十年来,一些语素由于其构词能力很强且在新词中位置和意义都比较固定,类似词缀,我们称为类词缀。“星”、“性”、“化”、“热”等就是一些类词缀。
(5)新词中还有些是用仿词造词法造成的新词,如“超生”是仿“超员”、“超龄”、“超期”等构成的,“男士”是仿“女士”,“国手”仿“国脚”,“大龄”仿“适龄”。“老外”则是用词缀“老”加词根造成的词,“老”字使得这个称呼带上了一些戏谑的意味。
二、根据“酒吧”和“互联网”,派生出许多新词来,例如:水吧、吧女,网虫、网友,你还能够再举一些例来吧? 陶吧、书吧、网吧、茶吧 网页、网民、网址、网龄
三、请指出下面例句中的生造词。
1.缠萦 2.游坛 3.淌流 4.稚幼、绞震 5.无层、远思
思考题
一、既然词汇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那么还要不要提倡规范化?如何处理词汇发展与词 汇规范化的关系?
正因为词汇不断变动,新造词、生造词不断产生,才更应提倡规范化。在处理词汇发展与规范化的关系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冷处理方式,即静观考察。新词如果广受欢迎,表义明确,在指称新事物上有一定的难以替代性,可以考虑吸收进入普通话系统;如果表义晦涩,使用范围很小,也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则可以用规范的方式实行取缔。
二、假如仿照“女蓝、女足、女排”的格式,在文章中把“女子跳水、女子手球”简缩为“女跳、女手”,是否可以理解、接受? “女跳”、“女手”容易误解为“女子跳高”、“女人的手”等,从而造成交际上的困难,一般人也难以理解和接受,因此不宜压缩为双音节的词语。
三、在外来词借用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发生几种形式并存的情况,比如:因特儿(音译)、internet(直接借用)、互联网(意译),镭射(音译)、激光(意译),你认为哪种办 法比较好?
一般地说,意译比较好,因为汉语中不少词常可以望文生义,音译改成意译对中国人来说更为清楚、明了。但是有的如果意义比较复杂或者不希望太直露的,也是可以采用音译的。例如:比基尼(三点式游泳衣),也有的世界上已经通用的名称,也可音译,例如:奥林匹克。
四、“家私”、“饮茶”、“光碟”、“手提电脑”,这些词都是从香港方言中引进的,但是,普通话里本来就有“家具”、“喝茶”、“光盘”、“笔记本电脑”,你认为还有没有必要从粤方言里再引进?为什么?
八十年代以来,由于粤港经济发展比较快,随着经济的影响扩大,粤方言词语渗透到普通话里来,也是一种客观事实。这也符合一部分人的追求时髦的心态,但是这些词语所代表的意义,在普通话里本来就有相对应的词语“家具”、“喝茶”、“光盘”、“笔记本电脑”,所以实际上并不需要从粤方言中引进这些词语。
第一节 现代汉语语法概述(P172)练习题
一、汉语语法的总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汉语语法四个主要特点。
汉语的特点是在跟印欧语的比较中表现出来的。它的总特点是:不依赖于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主要借助于语序、虚词等其他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这一总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例如: 电影导演(偏正关系)——导演电影(述宾关系)一本杂志(偏正关系)——杂志一本(主谓关系)2.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汉语里的虚词十分丰富,作用也特别重要。例如:某些句法结构有没有虚词,结构关系和语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大学生”是名词,是个指称;而“对大学生”则是介词结构,引进某种动作的对象。3.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汉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比如动词除了主要做谓语,还可以做主语和宾语。例如: 他们俩夫妻吵架了。(作谓语)吵架不是件好事。(作主语)老王就喜欢吵架。(作宾语)
4.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例如: 结构类型 短语
词 句子
联合 哥哥弟弟 兄弟 团结,团结,再团结。
偏正 牛皮箱子 皮箱 伟大的人民!
述宾 管理家务 管家 欢迎新同学。
述补 说得明白 说明 高兴得跳起来。
主谓 年纪轻 年轻 我们上课。
二、请以“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为例,说明汉语语法语序变化的特点。
语序是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一个主要的表达手段,同样的词排列顺序不同,句法结构关系也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例如:“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三个句子,不、怕、辣,排列的语序不同,其结构关系分别是:述(偏正)宾结构、主谓结构、述宾(偏正)结构。从语义上看,其语义程度越来越深,这和否定词“不”的语义指向有很大关系,“不怕辣”有被动承受的意味,“辣不怕”有主动承受的意味,因为这里的话题是明白的,而“怕不辣”则更加是主动的挑战,意思是越辣越好。
三、汉语的量词使用有什么特点?
量词最突出的语法特点有两个:一是汉语的量词一般跟数词结合使用,如一句/三根/五次,“句”、“根”、“次”都是量词。二是单音节量词大都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每”或强调“多”。如:句句是实/根根直立/次次落空。
四、汉语常常使用重叠手段,请举出几种实例。
名词重叠 AA式
人 ——人人 处——处处 时——时时 AABB式 上下——上上下下 山水——山山水水
动词重叠: AA式 看——看看
玩——玩玩
ABAB式
研究——研究研究
学习——学习学习
形容词重叠:AABB式
漂亮——漂漂亮亮 认真——认认真真 ABB式 绿——绿油油 红——红彤彤
A里AB 糊涂——糊里糊涂 古怪——古里古怪 量词重叠: 个——个个
条——条条 本——本本
五、简述汉语语法学史的历史分期。
(一)汉语语法学的草创时期(1989年—1936年):以《马氏文通》问世为汉语语法学建立的标志。
(二)汉语语法学的探索时期(1936年—1949年):以王力《中国文法学初探》为划界标志,内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文法革新讨论阶段,着重于语法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探索;二是著书立说阶段,着重于汉语语法规律的探索,有《中国现代语法》、《中国文法要略》和《汉语语法论》三部传统语法著作相继问世。
(三)汉语语法学的发展时期(1949年—1978年):以赵元任《国语入门》的发表为标志。
(四)汉语语法学的创新时期(1978年—):以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和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出版为划界标志。
思考题
一、有人说,汉语没有语法只有修辞,你同意这一说法吗?
这种说法不正确。任何一种自然语言都有其自身的语法构造,没有语法的语言是不存在的。汉语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语言,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善,如果没有语法,我们无法想象汉族人民是如何来进行交际的。当然它的语法构造比之印欧语来讲,显得比较隐蔽,就像一条地下河,比较难于发现和把握。任何一种语言在运用过程中又是不可能没有修辞的,所以有丰富的修辞也是我们汉语成熟的一个标志。
二、有人认为:汉语语法是一种“意合语法”,谈谈你的看法。意义决定形式,所以,世界上任何语言在那都是意义和形式的统一体。印欧语有明显的以形统意的特点,看到了形态变化,就可以说明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但是绝对不能因为汉语少用形态,就断言汉语是“意合语法”,好像汉语没有也不需要语法形式似的,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因为形态不等于形式,汉语存在大量的显性语法形式和隐形语法形式。印欧语大多具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如有表示数、格、时、体、态、性等的形态,而汉语的语法虽然不依赖于形态,但是,语序、虚词、重叠、轻重音等也是形式标志,可以有效的变现各种语法意义。比如“历史地理”有歧义,理解为偏正结构时,重音在“历史”上,如果理解为联合结构,则没有重音。再比如“我没有看第一本”、“第一本我没有看”、“我第一本没有看”,这三句话表面上好像差不多,有人就认为汉语没有什么语法制约的,可以任意组合,其实不然,因为,每句话的话题是明显不同的,词序的每一个变化都会在语义和语用上产生差异。所以,说汉语是意合语法是不对的,对认识汉语语法特点是个误导。
三、关于汉语语法总特点的流行说法是:“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这种说法显然是站在印欧语的立场上,什么叫“缺乏”?是应该有而没有。如果从印欧语来看汉语,就必然得出“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这么一个结论,而实际上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法表现形式,特点也是跟其他语言相比较得出的,所以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如果站在汉语的立场上也可说印欧语缺乏语序、虚词、重叠等的说法。这种表达显然是不合适的。例如汉语有特殊的助词系统,如体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的、吗、啊)都是英语没有的。汉语较少形态变化,所以往往靠语序和虚词等来表现语法意义。比如在短语里,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名词中心语在后。“树叶绿”是主谓结构,“绿树叶”是偏正结构,意思不同。一些虚词表示偏正关系,如“的、地”;一些虚词表示并列关系,如“和、同、也”。
四、关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语法学理论,你有什么看法? 目前的汉语语法学理论无论是形式语法、功能语法还是认知语法都是从国外引进来的,我们的语法研究理论应该充分考虑到汉语语法的特点,应该在汉语语言事实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有汉语特色的理论与方法来。
相对印欧语来讲,汉语语法的形式比较隐蔽,而且形式并不具备普遍性,往往适应某些语法现象,却解释不了另外一些语法现象;形式往往不带有强制性,它不具备印欧语语法那样的“刚性”;相同的形式常常表示不同的意义,因此,形式很难作为一种衡量的标准。根据汉语的特点和客观规律,汉语语法研究可以语义为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重点,并且致力于寻找对应的形式标记。中国的汉语语法研究有注重语义的传统,这一研究取向特别重视语义对句法的决定性作用,是以语义分析作为其标志的,并且进一步进行认知的解释。这种“语义语法”理论,继承了吕叔湘、朱德熙等为代表的中国语法研究的优秀传统,遵循从意义到形式的研究思路,因此,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语法研究和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说说你的体会。
语法研究和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揭示语义的决定性、句法的强制性、语用的选择性以及认知的解释性。1.揭示语义的决定性,就是找出词语组合的语义条件。因为词与词的组合不是随意的,双方的语义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
① 很有思想
很有水平
很有激情
②*很有房子 *很有桌子 *很有衣服
这两组语例,都属“很+有+N”结构,①成立而②不成立,这主要是因为“很”作为程度副词,它要求与之搭配的成分也都具有程度义。在上面语例中,“思想”等为抽象名词,具有程度强弱的可能性,“有思想”、“有水平”、“有激情”等都属主观评价,表示抽象属性,这都是有程度义的;而“房子”等具体名词,不可能有程度的属性,“有房子”、“有桌子”、“有衣服”都属客观陈述,表示具体存在,这都是没有程度义的。因而前者能与“很”组合,后者不能与“很”组合。
2.语义对句法起决定作用,但是,一旦句法结构形成,也会对语义起反制约作用。不妨以副词“才”为例:
③八点钟才起床(时间晚)——起床才八点钟(时间早)④六十分才录取(分数高)——录取才六十分(分数低)⑤三十岁才结婚(年龄大)——结婚才三十岁(年龄小)
可以看出,不管原来的时间、分数、年龄是多少,只要进入“X+才+Y”中X的位置,就必然表现出数量“大、高、早…”的倾向,只要进入“X+才+Y”中Y的位置,就必然表现出数量“小、低、晚…”的倾向,这充分表现了句法结构对语义的强制性。
3.除了从语义、句法方面对一个语法现象进行描写外,我们还要探讨语用的选择性和认知的解释性。语用的选择性,体现了具体语境中人们对语言对象的选择。例如,“一条鱼”和“一尾鱼”,虽然结构相同,指称对象也相同,但人们在什么时候用“条”,什么时候用“尾”,这是随语境而变化的。强调整体性,就用“条”;突出活动性,就用“尾”。词类和功能分析法(P179-180)练习题
一、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并指出属于什么词类,以及什么小类。1.我的(一)个战友来了。(数词)
2.他去过三(次)上海。(量词,动量词)
3.我不(管)这种事。(动词)
4.青年们要到(山上)去。(名词)
5.桌子(上)有什么?(方位词)
6.我们在路上碰到了三个(熟人)。(名词)
7.他刚刚走(进)山。(趋向动词)
8.他会干这种事(吗)?(语气词)
9.你给我的书我看完了,(这)是我近年来最喜欢的一本书。(指示代词)
10.这个人非常(出色)。(形容词)
二、标明下列各组词的词性。
坚决——决心(形容词——名词/动词)
可爱——热爱(形容词——动词)荣誉——光荣(名词——形容词)
企图——意图(动词/名词——名词)答案——答应(名词——动词)气愤——气魄(动词——名词)
批语——批示(名词——名词/动词)残杀——残忍(动词——形容词)诱饵——诱惑(名词——动词/名词)兴奋——兴趣(形容词——名词)安心——担心(动词/形容词——动词)道歉——抱歉(动词——形容词)
安慰——欣慰(动词/形容词——形容词)感激——激动(动词——动词/形容词)愉快——高兴(形容词——动词/形容词)
三、注明下列句中带黑线词的词性。
1.我们马上开始这项工作。(动词)
2.你说应该朝什么方面考虑?(能愿动词,疑问代词)
3.对这个学生的经历,老师们都很了解。(动词)
4.三十岁以上的教师都可以享受休假。(方位名词,能愿动词)
5.新老同学开始都需要出操。(名词,动词)
四、鉴别下列带黑线的词,哪些是形容词,哪些是副词。
1、这里风景的确不错(副词)——这里风景确实不错(形容词)(应为副词)
2、长久没有好处(形容词)——永远没有好处(副词)
思考题
一、划分词类时形态标准和功能标准有什么区别?
形态标准,就是根据词的形态——词法范围内表示“性、数、格、时、体、态”等语法
意义的语法形式来划分词类。在一些形态丰富的语言里,一个词属于什么词类,往往由词法上的形式来表示,它包括: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汉语的形态标志比较少,而且往往只有少数一部分词带有某种形态标志;汉语的形态变化很少,比如名词可以后加“们”表示不定量的复数,但不是所有的名词都能加,只有指人的名词可以加,而且即使不加仍然可以表示复数;动词加“了、着、过”等表示时态,但也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可以带时态助词。这些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虽然对汉语词类的划分有一些帮助,但是由于缺乏普遍性,也没有强制性,所以只能够作为参考标准。
功能标准,所谓语法功能是指词的组合能力,即能够跟哪些词组合,不能跟哪些词组合,组合以后发生什么样的结构关系。按照此标准进行划分,可以把所有的语言的词进行分类。而且事实上形态标准也是功能标准的一个标志。所以从根本上讲,即使运用形态标准,也是功能标准在起作用。这就好比一个在校学生,戴上校徽(形态标志)时识别比较容易,但是即使不戴,只要他的学籍登记注册(功能标准)了,他也是这个学校的学生。
二、你认为词类首先划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有没有价值?有人主张可以先分为“封闭”和“开放”两类,或者“自由”和“黏着”两类,你觉得如何?
汉语的词类,一般语法书都首先划分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这样的区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它不仅揭示了词
内部两个主要类别的区别,而且对理解两类词语的特点以及词语的运用都有帮助。
有人主张可以先分为“封闭”和“开放”两类。凡是开放类的词称为实词,凡是封闭类的词称为虚词。开放类就是难以穷尽列举其全部成员的类,封闭类就是可以列举其成员、在一个时期内不会增加新成员的类。也有人认为实词一般是自由的,虚词一般是黏着的。我们认为考察实词和虚词主要应该从其功能标准来看,也即充当句子成份角度来讲,能够充当句子成份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子成份的是虚词。除此之外还有其它方面的差别可供参考:
1.能否成句或单独回答问题。绝大部分实词都能单独成句,而虚词则一般不能。
2.在句法结构里是否定位。除了副词,绝大多数实词在跟其它词组合时所处的位置是不确定的,可以在前,也可以在后。但是虚词跟其它词组合时的位置是确定的,有的只能在前,有的只能在后。
3.词与词能否相互组合。实词之间可以相互组合,但是虚词只能跟实词组合,不能跟其它虚词组合。4.类别是否开放,或者说是可数还是不可数。实词是开放类,虚词是封闭类。5.使用频率高低。虚词的使用频率比较高,实词的使用频率比较低。
“能不能充当句子成分”这一标准是最主要的,其余为参考。这些分类可以说明一些实词和虚词相互对立的特点,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来把握词的特点。
三、你怎么理解虚词的意义?虚词的意义与它们的语法功能是什么关系?
虚词的词汇意义实际上也就是它的语法意义,两者合而为一。虚词总是附着在实词或词组上边,表示一定的语法作用,例如虚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份;虚词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比较固定,虚词也不能和其它的虚词组合。因此虚词的语法意义跟语法功能是一致的。
四、有人把“副词”归入虚词,也有人归为“半实半虚词”,请你做一评论。
关于“副词”的归类,有的划归实词,有的划归虚词,有的认为它是“半实半虚”。划归为虚词主要是从意义上来看,副词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只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划归为实词是因为它可以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的结合两个标准来考察,所以归入“半实半虚”。我们认为词类主要还是应该从功能上来进行归类,所以划入实词。
五、传统上,总是把“拟声词”和“叹词”归为虚词,本书则归为实词,你认为哪种比较合理?
把“拟声词”和“叹词”归入虚词,主要的理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意义比较空虚,这是传统语法的处理方法。我们认为还是归入实词比较合适,因为“拟声词” 可以充当定语、状语、补语,甚至于谓语等句子成分;“叹词”虽然不能在句子中单独充当结构成分,即通常不跟其它词发生结构关系,但是却能够独立成句,独立成句也是句法功能的一个表现,所以我们把他们归入实词。
现代汉语通论第四章语法练习172页第四章第一节练习题
一、汉语语法的总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汉语语法的四个主要特点。
语言中用来表示语法关系、表现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有多种多样,重要的有:形态变化、词序变化、虚词运用等等。有的语言偏重于形态变化,例如法语、俄语;有的语言偏重于词序变化和虚词运用,例如汉语。汉语的特点是在跟印欧语的比较中表现出来的。它的总特点是:不依赖于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主要借助于语序、虚词等其他的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这一总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主谓结构”,词序一变化,“动词+名词”就构成了“述宾结构”,“形容词+名词”就构成了偏正结构。例如:我们同意(主谓关系)--同意我们(述宾关系)衣服干净(主谓关系)--干净衣服(偏正关系)2.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汉语里的虚词十分丰富,作用也特别的重要。例如:某些句法结构有没有虚词,结构关系和语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爸爸妈妈”和“爸爸的妈妈”意思不同。3.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印欧语里,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但是在汉语里,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复杂,除了副词只能做状语,属于一对一之外,其余的都是一对多,即一种词类可以做多种句法成分。例如:名词主要做主语宾语,但有时也可以做定语、谓语等。4.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例如: 结构类型 短语 词 句子
联合 哥哥弟弟 兄弟 团结,团结,在团结。偏正 牛皮箱子 皮箱 伟大的人民!述宾 管理家务 管家 欢迎新同学。述补 说得明白 说明 高兴得跳起来。主谓 年纪轻 年轻 我们上课。
二、请以“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为例,说明汉语语法语序变化的特点。
语序是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一个主要的表达手段,同样的词排列顺序不同,句法结构关系也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例如:“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三个词:不、怕、辣,排列的语序不同,其结构关系分别是:述宾结构、主谓结构、述宾结构。其语义程度越来越深,其中和否定词“不”的语义指向有很大关系。“不怕辣”就有被动的承受,“辣不怕”有勇气主动来承受“辣”,因为这里的话题是明白的。“怕不辣”是“怕”的结果。
三、汉语的量词使用有什么特点?
量词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与数词一起构成数量短语,如“一个”“两次”“三天”,或者与代词构成指量短语或疑量短语,如“这个”“那次”“哪天”。数量短语、指量短语和疑量短语统称量词短语。量词短语可以出现在名词前或动词后,如“一个人”“走两次”“等三天”,也可以与形容词组合,如“一丈长”“两尺宽”。
四、汉语常常使用重叠手段,请举出几种实例。
(一)ABAB式:
研究研究、考虑考虑、学习学习、讨论讨论
(二)AABB式: 1.AB与AB交叉叠加
恭恭敬敬、认认真真、马马虎虎、大大方方、老老实实、干干净净 2.AA+BB,前后两部分可以分开使用
花花绿绿、家家户户、空空荡荡、慢慢悠悠 3.AA+BB,但前后两部分不能分开用 跌跌撞撞、(三)ABB式
1.AB+B。AB是一个词,这个词的后一个音节重叠。哎呀呀、干巴巴、亮堂堂、年轻轻、平坦坦、滑溜溜
2.A+B+B
白亮亮、恶狠狠、光秃秃、泪汪汪、乱糟糟、直挺挺
3.A+BB
颤巍巍、笑嘻嘻、假惺惺、灰溜溜、美滋滋、硬邦邦
五、简述汉语语法学史的历史分期。
(一)汉语语法体系草创期(1898~1928)
马建中《马氏文通》是第一本以文言文为研究对象的语法学著作。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是第一本完整的以白话文为研究对象的。
(二)革新期(1929~1949)海派:方光焘、陈望道
京派: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高名凯《汉语语法论》
(三)语法知识普及期(1949~1969)
(四)空白期(1969~1979)
(五)繁荣期(1979~现在)179页第四章第二节练习题
一、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词,并指出属于什么词类,以及什么小类。1.我的(一)个战友来了。
(数词)
2.他去过三(次)上海。
(量词,动量词)3.我不(管)这种事。
(动词)4.青年们要到(北京)去。
(名词)5.桌子(上)有什么?
(方位词)6.我们在路上碰到了三个(人)。(名词)7.他刚刚走(到)顶楼。
(趋向动词)8.他会干这种事(吗)?
(语气词)9.你给我的书看完了,(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的一本书。(指示代词)10.这个人非常(出色)。
(形容词)
二、标明下列各组词的词性。
坚决(形)-决心(名/动)
可爱(形)-热爱(动)荣誉(名)-光荣(形)
企图(动/名)-意图(名)答案(名)-答应(动)
气愤(动?/形)-气魄(名)批语(名)-批示(名/动)
残杀(动)-残忍(形)诱饵(名)-诱惑(动/名)
兴奋(形)-兴趣(名)安心(动/形)-担心(动)
道歉(动)-抱歉(形)安慰(动/形)-欣慰(形)
感激(动)-感动(动/形)愉快(形)-高兴(动/形)
三、注明下列句中带黑线词的词性 1.我们马上开始这项工作。
句中“开始”作谓语中心词,带宾语,所以是动词。2.你说应该朝什么方向考虑? “应该”只作能愿动词,“什么”是疑问代词。3.对这个学生的经历,老师们都很了解。“了解”是心理动词,这也是应该记住的。(可以“很了解他”)4.三十岁以上的教师都可以享受休假。“以上”按本教材的分类属于方位词;“可以”一般都作能愿动词处理。5.新老同学开始都需要出操。
“出操”《现代汉语词典》上的注音为chǖ//cāo,这表明是个离合词,离合词一般都是动词。“开始”的问题比较大,需要认真考虑。本句的结构分析应为:
新 老 同学 开 始 都 需要 出操。
│
主│ │谓
│ └────┘ └─────────┘
│主││谓
│
└─┘└──────┘
“开始”是个小主语,但在这个位置的时候前面不能加数量词组,反而可以构成“一开始”“在开始的时候”,所以断定为动词作主语更好一些。
四、鉴别下列带黑线的词,哪些是形容词,哪些是副词。1.这里风景的确不错——这里风景确实不错
“确实”可以作定语:你得给我个确实的保证。可以作谓语:消息确实。所以“确实”应该是形容词。
“的确”只能作状语不能作其他成分,所以是副词。2.长久没有好处——永远没有好处
“长久没有好处”是否通顺,暂且存疑。但“长久”可以作定语,如“长久的打算”。“长久”也可以作谓语,可以作宾语,如:“这种局面不会维持长久的”,还可以作谓语,如:“国运长久”,所以“长久”不可能是副词,它应该是形容词。
“永远”是不能作谓语中心词的,一般认为是副词,不过“永远”一词的使用目前是有变化的,如:“希望我们的友谊一直到永远”,又如:“这么说那我就永远没有机会了吗?” 187页第四章第三节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词的词性。
软件(名词)
多媒体(名词)
开心(形容词)
未来(名词)架次(量词)
酷(形容词)
以前(名词)
平淡(形容词)俺(代词)
再三(副词)
既然(连词)
股票(名词)明晃晃(形容词)等于(动词)
愿意(动词)
网络(名词)丢(动词)
蜡黄(形容词)
风趣(形容词)
已(副词)想法(名词)
至于(介词)
慢性(区别词)
谁(代词)这么(代词)
袖珍(区别词)
偷偷(副词)
二、区别下面带黑线的同形词,指出它们各自的词性。
1.弟弟比他小三岁——你比不上他
(介词——动词)2.你让妹妹一点儿——他让老师批评了一下
(动词——介词)3.这孩子好聪明——这是个好孩子
(副词——形容词)4.墙壁挺白的——他白来了一趟
(形容词——副词)5.说到曹操——曹操就到
(趋向动词/介词?—动词)
三、区别下列句子中的“没有”(动词/副词)、“是”(动词/副词)、“的”(助词/语气词)、“了”(助词/语气词)、“一样”(形容词/助词)的词性。1.你美国去过没有?
(副词)2.一下雪,这里就没有烧的。(动词)
3.他没有工作。
(动词/副词)4.这辆车是他的。
(动词/副词)5.他是个当老师的。
(动词/副词)6.这本书是他借来的。
(动词/副词)7.他买了书就回家了。
(语气词)8.妹妹已经是大学生了。
(语气词)9.开饭了,吃了再走吧。
(语气词)(助词)10.脸色跟纸一样。
(助词)11.这支笔跟那支笔一样。
(形容词)12.他跟孩子一样。
(助词)
四、指出下列句中有下画线的词的词性。1.这位明星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动词)2.他在部队的时候很遵守纪律。
(动词)3.你将来想做什么?
(名词)4.在中国家庭中,彩色电视机拥有率很高。(区别词)5.慢慢说,别着急。
(形容词/副词?)6.工作干不完,他是不会休息的。(语气词)
7.啊,澳门,你经历了几百年与母亲隔绝的痛苦岁月!(叹词)8.你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了吗?
(语气词)9.他把书给丢了。
(助词)10.身体比过去瘦了,但学问比过去多了。(介词)
11.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正在以百倍的热情建设自己的国家。(形容词/名词?)12.我们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动词)
13.我跟领导反映过你和他的意见。(介词,连词)
五、给下列句子中的de注上汉字,并指出这些汉字代表的词所起的语法作用。学 de 好 de 是 应 该 帮 助 学 de 差 de尽快赶上来de。
得
的 得的 的(补语标志)(“的”字结构)
(补语标志)(“的”字结构)(语气词)
六、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但有例外,请举出名词受副词修饰的例子。光小孩妇女就有十几人/今天已经星期三/非常春天/这个人很流氓
七、举例说明下列词的语法功能,指出它们的特殊性是什么,并谈谈对它们词性的看法。
高速 临时 共同 非法 主要 基本 永久 自动
高速:不能受“很”修饰,不能做谓语,所以不是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如“高速公路”,应该是区别词。
临时:不能受“很”修饰,不能做谓语,所以不是形容词。可以“临时政府”,但也可以“临时决定”“临时停车”,所以应该是区别词兼副词。共同(共同纲领/共同开发)、非法(非法收入/非法移民)、主要(主要人员/主要攻击)、基本(基本任务/基本同意)、永久(永久居民/永久推出)、自动(自动开关/自动回应)都与“临时”相同。
八、下列词是否兼类词,如果是,指出兼属什么词类。
铁 左 忙 打 犁 在 清楚 热情 动作 建筑 丰富 铁(名词/形容词)
左(名词/形容词)
忙(形容词/动词)
打(动词/介词)
犁(名词/动词)
在(动词/介词/副词)清楚(形容词/动词)热情(形容词/动词)动作(名词/动词)
建筑(名词/动词)丰富(形容词/动词)
九、举例说明“高、远、重、宽、长、厚”这些词的语法功能,并谈谈你对这些词类归属的看法。
这些词都可以受否定副词“不”和程度副词“很”的修饰,都可以做谓语、定语,都不能带宾语,并且都可以重叠,显然符合形容词的特点,所以应该归入形容词。但是,这些词还可以表示高度、远近、重量、宽度、长度和厚度,例如“三尺高”,这是名词。因此这些词是形容词和名词的兼类词。
十、“高明”是形容词,但在“另请高明”中是指“高明的人”的意思,能不能据此说“高明”是形容词兼名词?
“手”作为“手脚”的“手”是名词,但在“人手一册”中,《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是“拿着”的意思,这样一来,能否说“手”是名词兼动词?谈谈你的看法。
兼类词是指某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特点。如果只是在某种特殊场合下临时具备某类词的特点,这就属于词的活用而不是兼类。“手”是名词,但在“人手一册”中是名词临时活用为动词,不是兼类词。
十一、下列各句中“去”的词性是否相同,为什么。1.你去吧。
(动词)动词作谓语 2.别让他去了。(动词)作兼语词组中的第二个动词 3.他不同意去。(动词)作“同意”的宾语 4.去是对的。(动词)动词作主语
5.不去也好。(动词)动词性偏正短语作主语 6.去不去都行。(动词)动词性联合短语作主语
以上的“去”的词性是相同的,只是动词的功能可以多样,在句子中主要可以充当谓语,述语,还可以充当宾语、主语等其它成分,只是作用相当于名词,即动词的名词化。
十二、指出以下每组中的两个虚词在用法上的区别。
马上——眼看
从——自从
向——朝
哪怕——不管 或者--还是
只有--除非
极--极为
分外--格外 马上--眼看
“马上”是副词,可以用于书面语,也可以用于口语。“眼看”可以是副词,也可以是动词(动词:他眼看着火熄灭了才离开)。作为副词的时候,和“马上”的不同主要用于口语。两者都可以做状语。如:戏马上就要开演了/暴风雨眼看就要来临了。从--自从
“从”可以做介词(介词:他从学校回来了)也可以做副词(副词:他从不在学校住);“自从”则只能做介词。例如:自从水库开工,他就不在家住了。向--朝
“向”和“朝”都可以做介词。能用“朝”的都可以换用“向”。如“朝前看——向前看”。但是能用“向”的却不一定能换用“朝”。如“向人民负责”。这在“向”的后面跟的是抽象动词时尤为如此。“向”构成的介词结构能跟在动词后,“朝”构成的介词结构则不能。哪怕--不管 都是连词,“哪怕”表示假设兼让步,后面多用“也、都、还”呼应(哪怕他不答应也要去)。“不管”表示无条件,后面必须带有疑问代词或并列短语(不管他说什么,我们都不怕/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都是好猫)。或者--还是
“或者”作为副词,表示或许、也许(快走,或者还赶得上末班车)。作为连词,主要表示选择关系(我打算明天或者后天动身)。另外还表示各有选择,相当于“有的”;还表示无需选择,等等。“还是”作为副词,是指表示行为、动作或状态继续保持不变(今天还是在下雨),还表示经过比较和考虑,有所选择(还是看电影好);表示行为动作或状态出乎意外等。作为连词,可以连接可供选择的若干事项,用于疑问句(你到底去还是不去),或者无条件句(不管去还是不去,你都得出钱)。只有--除非
意义基本相同,但有差异。“只有”从正面提出某一个唯一的条件;“除非”从反面强调不能缺少某一个唯一的条件,语气更重,例如:“只有你去,我才会去”“除非你去,我才会去。”;“除非”可以用在“是……”前;“只有”不能。例如:“除非是你才这么干”,不能说成“只有是你才这么干”;“除非……才……”也可以说“除非……,不……”;“只有……,才……”不能说成“只有……,不……”。
极--极为 “极”,作为副词,表示最高的程度,口语常用做动词形容词的补语(好极了)。“极为”是书面语,语气庄重(这件事的影响极为深远)。分外--格外
表示程度超过一般。“分外”后面不能用否定式,后面不用否定式,也不修饰消极性词语。比如可以说“分外高兴”,不能说“分外不高兴”;可以说“分外明亮”,不能说“分外黑暗”。“格外”不受这种限制。“分外”不能修饰一般动词,“格外”可以。比如可以说“你亲自来我们格外欢迎”,不能说“你亲自来我们分外欢迎。”
十三、根据下面四个例句,比较副词“千万”和“万万”在意义和用法上有什么区别。1.你千万不可粗心大意!2.你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3.你千万要小心!/*你万万要小心!4.他万万想不到。/*他千万想不到。
“千万”和“万万”都有“务必、一定”的意思,否定式都成立,只是“万万”语气比“千万”重;“千万”还可以用于肯定句(千万要小心),但不能换用“万万”。“千万”和“万万”都可以用于祈使句。“万万”还可以用于陈述句,而“千万”则不可以。196页第四章第四节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短语的类型
1.住了一年(述补)
2.予以严厉批评(述宾)3.洗刷干净(述补/主谓?)
4.知道底细(述宾)5.阳光灿烂(主谓)
6.进来歇一下(连谓)7.文化教育(偏正/联合)
8.分析研究(联合)9.坚强无比(述补/主谓?)
10.他中等身材(主谓)11.凯歌阵阵(主谓)
12.他去比较合适(主谓)13.态度和蔼(主谓)
14.富裕起来(述补)15.硕果累累(主谓)
16.热爱家乡(述宾)17.十分壮丽(偏正)
18.喜欢清静(述宾)19.走了一个(述宾)
20.通知你所认识的(述宾)21.坚持下去(述补)
22.读了三遍(述补)23.吃得很饱(述补)
24.病虫害防治(偏正)25.我们大家(同位)
26.有人找你(兼语)27.你们几位(同位)
28.互相支援(偏正)29.船长老李(同位)
30.活跃学术气氛(述宾)31.独立思考(偏正)
32.禁止大声喧哗(述宾)33.体育运动(偏正)
34.春秋两季(同位)35.研究水平(偏正)
36.高兴得很(述补)37.“山”这个字(同位)
38.进京告状(连谓)39.写文章做演说(联合)
40.无比坚强(偏正)41.伟大事业(偏正)
42.鼓励他学好功课(兼语/双宾?)43.国庆节那天(同位)
44.战斗英雄黄继光(同位)45.叫河水让路(兼语)
46.迅速发展(偏正)47.痛快极了(述补)
48.非常谦虚(偏正)49.摔跤这种运动(同位)
50.称他为师姐(兼语)51.史密斯先生(同位)
52.打电话报警(连谓)53.请他做东(兼语)
54.有决心搞好工作(连谓)55.出去闲逛(连谓)
56.使人聪明(兼语)
二、请指出哪些是主谓词组。
1.今年虎年
2.今年实现
3.今天星期天
4.中国的首都北京 5.明年春节
6.明天春节
7.民歌四首
8.中国民歌演唱会 9.关心不够
10.关心得不够
三、指出下列哪些是述宾词组。
1.繁荣市场
2.繁荣景象
3.举手表决
4.给予处分
5.奖励先进 6 奖励基金
7.加强领导
8.正确领导
9.看了四本
10.看了高兴
四、指出下列哪些是定心词组,哪些是状心词组。
1.严肃态度(定心)
2.严肃纪律(述宾)
3.纪律教育(定心)4.教育市民(述宾)
5.市民情绪(定心)
6.情绪激动(主谓)7.激动高呼(状心)
8.高呼口号(述宾)
9.口号内容(定心)10.内容激烈(主谓)
11.激烈论辩(状心)
12.论辩口才(定心)13.口才一流(主谓)
14.一流水平(定心)
15.水平一般(主谓)16.联合阵线(定心)
五、指出下列哪些是述补词组。
1.考虑清楚(述补)
2.喜欢清静(述宾)3.朗读重要(主谓)
4.画得生动(述补)5.觉得难受(述宾)
6.泡得舒服(述补)7.泡着舒服(状心)
8.住了三人(述宾)9.住了三年(述补)
10.住了心烦(连谓/主谓?)
六、指出下列哪些是联合词组。
1.北京上海(联合)
2.首都北京(同位)
3.北京郊区(偏正)
4.描写解释(联合)
5.分析仔细(述补/主谓?)
6.分析对象(偏正)
7.积极热情(联合)
8.积极参加(偏正)
9.积极得很(述补)
10.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联合)
七、指出下列哪些是同位词组
1.明天清明(主谓)
2.清明那天(同位)
3.首都北京(同位)
4.山城重庆(同位)
5.深圳特区(同位/偏正)
6.首都地区(偏正)
7.“汉”字(同位)
8.方块汉字(偏正)
9.刘胡兰烈士(同位)
10.刘胡兰精神(偏正)
八、指出下列哪些是连谓词组。
1.来借书聊天(连谓)
2.坐下来谈生意(连谓)
3.坐汽车上山(连谓)
4.死而无憾(联合)
5.一卷起铺盖就回家(紧缩)
6.坐着汽车上山(偏正)
7.分解提取(联合)
8.有亲戚在国外(兼语)
9.有权利享受到(连谓)
10.调到司令部当作战参谋(连谓)
九、指出下列哪些是兼语词组 禁止闲人进入 开了门跑出去
嫌弃这个单位奖金不多 禁止嬉笑打闹 评出模范作榜样 要求全军上下步调一致 希望明天会更好 有个亲戚在国外
组织全市高校义务劳动 是上级领导机关的果断决策
十、指出下列量词结构的小类 1.几十遍(数量)
2.这册书(指量)3.开三枪(数量)
4.三棵树(数量)5.哪些人(疑量)
6.每五人(数量)7.八百块钱(数量)8.多少两(疑量)
十一、指出下列方位结构表示的语法意义。
1.三十上下(表示范围义)
2.五十左右(表示范围义)3.座位左右(表示处所义)
4.会场内外(表示处所义)5.三点左右(表示时间义)
6.同学中间(表示范围义)7.手术中(表示过程义)
8.书本上(表示范围义)
十二、指出下列哪些是介词结构
1.以民族英雄自居
2.在家里读书 3.被坏人袭击
4.朝东走去
5.自北京到上海
6.将会场内外封锁 7.走向自由民主
8.这样做是为了友谊
十三、把下列句子中的“的”字结构用“
”标示出来。1.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2.边防检查站的马上会派有关人员去监察的。3.先进的要帮助落后的。
4.这种稻草做成的工艺品是这些农民亲手扎的。5.这样做谁也不会觉得过分的。6.我们都是水性的。7.屋里静悄悄的。
8.这班车下来的旅客要过渭河的,就不得不在车站旅馆住宿了。
十四、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语
1. 希望 参加 去 欧洲 的 旅行团
述 宾
述 宾
偏 正
述 宾
2. 派 人 通知 老李 来 开会
述 宾
主 谓
述 宾
主 谓
连 谓
3. 高兴得 小王 跳了 起来
述 补
主 谓
述
补
4.弟弟的 自行车 撞了 一下
主
谓
偏
正
述
补
5.她 能 不 能 马上 报到 还 是 一个 问题
主
谓
主
谓
偏
正
偏
正
述
宾
偏
正
偏
正
偏
正
偏
正
6.从 海 上 吹 来 湿润而 新鲜的 风
偏
正
介
宾
述
宾
方
位
述
补
偏
正
联
合 205页第四章第五节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动词性谓语句的基本句型,并且用中心词分析法进行句子分析。1.春天 来了,花儿 开了。(动词谓语句)
====--
====--2.我们 学 英语。(述宾谓语句)
====--~~ 3.弟弟 送 我 两盒茶叶。[述宾谓语句(双宾语谓语句)]
====--~ ~~~~ 4.同学们 都 表示 同意。(述宾谓语句)
====== []----~~
5.我 不 知道 他已经回来了。(述宾谓语句)
== []----~~~~~ 6.马儿 跑得 飞快。(述补谓语句)
====--
〈
〉 7.他 找了 你 三次。(述补谓语句)
==--
~〈
〉
8.飞机 在空中 来回 盘旋。(状中谓语句)
==== [
] [ ]----9.我们
进
城
看
电影
去。(连谓谓语句)
====--~
--~~〈
〉 10.他
这
才
吃
饱了
肚子。(述宾谓语句)==----------------------
[] []--〈
〉
~~ 11.我们
选
他
当
班长。(兼语谓语句?)====--~
==--~~ 12.这把
刀
我切肉。(主谓谓语句)
()==------
二、根据下列句型要求,造出相应的句子。1.形补谓语句
这件衣服漂亮极了。2.名词性非主谓句 票!
3.兼语谓语句
老师让张民去北京。4.主谓谓语句 自行车他修好了。5.名词性谓语句
今天国庆节。
三、用名词性谓语句回答下面的问题。1.明天星期几? 明天星期一。2.你哪儿人? 我北京人。
3.今天天气怎么样? 今天晴天。
4.你朋友长得怎么样?
我朋友大眼睛。
四、指出下列非主谓句的类型,并说明他们的用途。1.“汽车!快上。”
名词性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 2.简直太棒了!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3.请勿折叠!动词性非主谓句
4.唉!这不能怪我呀。特殊非主谓句(叹词)5.“老张!你等等我啊!” 名词性非主谓句
6.1998年夏天,波涛汹涌的长江岸边。
名词性非主谓句
五、指出下面句子中的特殊成分,并指出属于哪一类特殊成分。1.桌子上放着两本杂志:《萌芽》、《家庭》。提示成分。总分式提示成分。
2.据说这个山洞里住过一个神仙。独立成分。表示消息的来源。
3.他的字,说老实话,实在太潦草了。独立成分。
4.黄河,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提示成分。称代式提示成分。
5.墙上的两幅画,一幅是国画,另一幅是油画。提示成分。总分式提示成分。
6.我看,今天的劳动,你就不必去了。独立成分。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7.啊!好厉害呀!
独立成分。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
8.我们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美,巧。
总分式提示成分。
六、指出下面哪几句有特殊成分: 1.你看,他们打架了吗?(你看)2.你看他们打架了吗? 3.小张,干得仔细点!(小张)4.小张干得仔细点。
212页第四章第六节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主谓谓语句的小类型
1、我们家乡经济很繁荣。
→我们家乡的经济很繁荣。(领属性)
2、这种矿石,开采的地方离我们老家不远。
→开采这种矿石的地方离我们老家不远。(受事性)
→关于这种矿石,开采的地方离我们老家不远。(关涉性)
3、热爱科学的中学生我们是非常感兴趣的。
→对热爱科学的中学生,我们是非常感兴趣的。(关涉性)
4、这种小说我认为不太健康。
→我认为这种小说不太健康。(受事性)
5、在这里,我们谁都不认识。
→在这里,谁我们都不认识。(周遍性)
6、针灸技术我们医院已经提供了一整套资料。
→我们医院已经提供了一整套针灸技术的资料。(受事性)
→对于针灸技术,我们医院已经提供了一整套资料。(关涉性)
7、这部电影艺术水平不高。
→这部电影的艺术水平不高。(领属性)
8、那次胜利我们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了。
→我们已经记不清那次胜利是第几次了。(受事性)
二、根据已学过的句式,判断下列句子分别属于什么句式。
1.发给他一件大衣。(双宾语句)2.拍了他一下。(动态存在句)(述补句)
3.叫黄蜂蜇了一下。(被动句、被字句)
4.将革命进行到底。(把字句)
5.西瓜一人一个。(主谓谓语句)
6.海上刮起了大风。(动态存在句)?(非位移隐现句)
7.问你一个问题。(双宾语句)
8.我心里不太痛快。(主谓谓语句)
9.把房间给整理一下。(把字句)
10.告诉我天安门广场怎么走。(双宾语句)
三、判断下列存现句的类型,并说说各句在结构上的特点。1、山下一片好风光。(静态存在句)2、大街上跑着一辆新车。(动态存在句)3、门外是一条小河。(静态存在句)4、村里死了一条狗。(非位移隐现句)5、小树长出了嫩芽。(位移隐现句)219页第四章第七节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陈述句所带的语气词的作用。1.别担心,问题不会太大的。(“的”表示确实如此)2.一年到头,不知为他操多少心呢。(“呢”带有夸张的意味把事情往大处说。)3.你看,老师来了。(“了”表示情况有了变化。)4.我不想去嘛。(“嘛”申明说话人的态度,强调事情显而易见。)5.不是大病,头疼脑热罢了。(“罢了”表示不过如此,把事情往小处说。)
二、在基本句义不变的前提下,把下列陈述句的肯定形式改为否定形式,否定形式改为肯定形式,并且说说语气上的区别。
1.听了企业发展的规划,大家都欢欣鼓舞。
-→听了企业发展的规划,大家无不欢欣鼓舞。2.作为教师,我们要关心每一个孩子。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不关心每一个孩子。3.有些钱不能不花,但也得省着点。
-→有些钱必须花,但也得省着点。4.这件事,他不会不知道。
-→这件事,他一定知道。
三、指出下列疑问句的结构类型: 1.那本书你买了没有?(正反问)2.明天会下雨吧?(是非问)
3.你的衣服呢?(特指问的简略格式)4.你到底去不去?(正反问)5.你到底打算怎么办?(特指问)
6.我们是看电影,看话剧,还是看球赛?(选择问)7.你们那儿还有谁要去吗?(特指问)8.你是说谁都可以去吗?(是非问)
四、请鉴别下列形容词(假设为A),看看它们进入三个不同句法框架的情况。
形容词:客气、公平、热心、自满、努力、谦虚、急躁、胆小、小气、难过、争气。框架:(1)A一点儿!
(2)别不A!
(3)别A!
客气一点儿!
别客气!
——
公平一点儿!
别不公平!
——
热心一点儿!
别不热心!
别热心!
————
————
别自满!
努力一点儿!
别不努力!
别努力!
谦虚一点儿!
别不谦虚!
别谦虚!————
————
别急躁!
————
————
别胆小!
————
————
别小气!
————
————
别难过!
争气一点儿!
别不争气!
——
五、下列疑问句有什么特殊的作用?
1.妈妈已经回来了,是吗?(附加问/反问句)2.我劝你别胡思乱想了,好不好?(附加问)3.为什么呢?就图多看几眼。(设问句)4.你是在说他为什么不去吗?(回声问)225页第四章第八节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语句中加“·”的名词性成分所担任的语义角色。1.售票处围满了人,大家都在挤火车票。人——施事
售票处——处所(地点)大家——施事 火车票——目的
2.昨天我买了一部词典。昨天——时间
一部词典——受事(结果)3.我家去年盖了一幢小楼。一幢小楼——结果
4.李老师退休时赠给学校图书馆一批书。学校图书馆——与事(对象)5.他是跳舞明星,他会跳探戈。他——系事 探戈——方式
6.这个小店方便了周围的群众。周围的群众——致使
7.食堂我吃不惯,我还是在家里吃。食堂、家里——处所
8.陈朗用红木打了一套家具。红木——材料 一套家具——结果
9.这件事他有他的想法。这件事——对象
10.他对我说了许多大道理。我——对象
许多大道理——受事(同源)
二、分析下列语句中加“·”的词语的语义指向。1.有一天,他在饭店里喝醉了酒。(他)2.你干得太快了。(你)
3.老师傅手把手教会了两个徒弟。(两个徒弟)4.他在院子里深深地挖了一个坑,栽了一棵树。(坑)5.他把各种书籍杂乱无章地放在书架上。(各种书籍)6.妈妈给儿子找了一件干净的内衣。(内衣)7.我走了一大段冤枉路。(走)8.我们忽然发现了老虎。(发现)9.这篇论文可把我写苦了。(我)
10.孙梅一听到这个消息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
三、同样一个动词“考”,可以说:考大学、考研究生、考数学、考笔试、考五分,请分析它们的语义关系。
考大学——目的
考研究生——1、目的;2、对象
考数学——方式(内容)考五分——结果
四、“老张有辆新车很得意”、“老张有条小狗很聪明”没有歧义,而“老张有个女儿很骄傲”则有歧义,请运用语义指向以及语义特征分析法作出解释。
老张[+人],新车[-人],得意[+人],得意只能有一个指向,所以本句没有歧义。
老张[+动物],小狗[+动物],聪明[+动物],但在老张的聪明与是否有小狗并无因果关系,所以聪明只有一个指向,本句没有歧义。
老张[+人],女儿[+人],骄傲[+人],骄傲可以有两个指向,所以本句有歧义。老张因女儿而感到骄傲。老张的女儿很骄傲。
老张因女儿而感到骄傲,老张的女儿也很骄傲。
五、我们可以说:“谦虚点儿”“老实点儿”“灵活点儿”,但是,不能说:“健康点儿”“伟大点儿”“高尚点儿”。为什么?试运用语义特征分析法做出解释。
“谦虚点儿”等可以说,因为这几个形容词都有[+自主]的语义特征,而“伟大点儿”等不能说,是因为“伟大点儿”等形容词不具备[+自主]的语义特征。
六、请举例说明带“得”的述补谓语句,补语的语义指向分别指向谓语、主语和宾语的情况。这个办法好得很。(补语指向谓语“好”)他长得很高。
(补语指向主语“他”)他写字写得好。(补语指向宾语“字”)
七、请运用语义指向的分析法分化下列歧义结构。1.他不吃面条
他不吃面条,其他人吃面条。(“不”指向“他”)他不吃面条,吃别的。(“不”指向“面条”)2.国王的脾气你也知道的。
国王的脾气我知道,你也知道。(“也”指向“你”)
国王的其他方面你知道,脾气你也知道。(“也”指向“脾气”)
别人的脾气你知道,国王的脾气你也知道(“也”指向“国王”)232页第四章第九节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语句产生歧义的原因。1. 学生 家长 ━━ ━━
A
偏 正(定中)B 联 合 结构关系不同。2. 保留 意见 ━━ ━━
A 偏 正(定中)B 述 宾 结构关系不同。
3. 研究 老舍的文章 ━━ ━━━━━ 研究老舍的 文章 ━━━━━ ━━ 结构层次不同
4. 部分 被侵占的国家
━━ ━━━━━━ 部分被侵占的 国家 ━━━━━━ ━━ 结构层次不同
5.厂里有三辆汽车 “有”表示拥有,这时候“厂里”是机构。
“有”表示存在,这时候“厂里”是处所。
词的多义性造成歧义。6.陈玲是前年生的孩子 “陈玲”是施事; “陈玲”是受事; 语义关系不同。
7. 我准备了 一年的粮食 ━━━━ ━━━━━ 我准备了一年的 粮食 ━━━━━━━ ━━ 结构层次不同
8. 他们 就 订了五份杂志。
↑ ┃┃
↑
多┗━┛┗━━━┛少 语义指向不同。9. 我们 小组讨论 ━━ ━━━━ 我们小组 讨论 ━━━━ ━━ 结构层次不同
10. 钱华到这里工作才一个月,好多人还不认识。
“钱华”施事——认识别人。“我”受事——被别人认识。语义关系不同。
11.追得我满头大汗。“我”施事——追别人。“我”受事——被别人追。(关键不在“谁满头大汗”)语义关系不同。
12.他让老婆狠骂了一顿。
“让”表示“被动”;
“让”表示“使动”。词的多义性造成歧义。
二、“在+名1+的+名2”,也是一个歧义格式,请分析产生歧义的原因和条件,并举两个有歧义的例子,两个没有歧义的例子。
1.有歧义的结构:
名词1一般是表示方位或处所的,名词2一般是表示事物的。例如: 在外边的座位(在房子外边的座位/靠外边的座位)在附近的山坡(某物或人在附近的山坡/山坡在这附近)
在周围的商店(某物或人在周围的商店/商店在这周围)
2.有歧义的结构:
名词1一般是表示事物的,名词2一般是表示方位或处所的。例如:
在桌子的上面
在电灯的旁边
三、下列语句有的有歧义,有的没有歧义。有歧义的,请利用变换手法改变语句的形式来分化歧义。1.通知学生的条子。
没有歧义
2.击溃了敌人的主力部队 结构层次不同。击溃了/敌人的主力部队 击溃了敌人的/主力部队(停顿的不同)
把敌人的主力部队击溃了(添加、移位)敌人的主力部队击溃了(移位)(变换的方法)
3.他借了我十块钱。
“借”的多义性。他借给了我十块钱。他向我借了十块钱。(变换)4.他哪儿都不去。
没有歧义。
5.做这种工作,老陈要考虑考虑。
“老陈”可能是施事也可能是受事。做这种工作,老陈要考虑考虑如何去。做这种工作,老陈要考虑考虑能否胜任。6.喜欢的是他的妹妹。
“他的妹妹”可能是施事,也可能是受事。
这种东西,喜欢的是他的妹妹。小王喜欢的是他的妹妹。7.他说那个没用。
结构层次不同。他说/那个没用。他说那个/没用。
8.中东石油价格上涨了。
结构层次不同。
中东/石油价格上涨了。(中东地区石油价格上涨了)中东石油/价格上涨了。(中东产的石油价格上涨了)9.小张不要了。
施受关系不同。不要小张了。(“小张”受事)小张不要这些东西了。(“小张”施事)10.我买了一本关于航海的书
没有歧义。
四、“不要打电话”可能有四种意思,分别由结构层次、结构关系的不同和词义的不同所引起,请予以分化。
一种有语义指向引起的歧义。
要听电话,不要打电话
要打电报,不要打电话
一种是“打”和“电话”的多义引起的歧义。
不要击打电话机
不要通话
五、下面的歧义是因为语义关系不同而引起的,请予以分化。1.相信的是傻瓜。
傻瓜才相信你。(“傻瓜”施事)
我只相信傻瓜。(“傻瓜”受事)2.扮演的是一名演员。
“演员”施事:
某某的扮演者是一名演员。
“演员”受事:
某某在剧中扮演的是一名演员。237页第四章第十节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移位句的移位类型,并将其还原为正常语序的句子。1.我鞠了个躬,给她。
——我给她鞠了个躬。(状语后置)2.下个月再试验一次,我提议。
——我提议下个月再试验一次。(宾语前置)3.你好好找一找,回到家。
——你回到家好好找一找。(状语后置)4.时间过得真快,十一点了,都。
——时间过得真快,都十一点了。(状语后置)5.都回去吧,你让他们。
——你让他们都回去吧。(兼语短语的谓语部分前置)6.我们昨天参观了大桥工地,跟着王老师。
——我们昨天跟着王老师参观了大桥工地。(状语后置)7.吃过了吗,你?
——你吃过了吗?(主语后置)8.转来转去,他急得。
——他急得转来转去。(补语前置)
二、下列句子中省略了哪些词语?这些词语属于什么句法成分? 1.看看人家那样辛苦地劳动,老通宝觉得身上更加热了。
(蒙后省略主语“老通宝”)2.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
(承前省略主语“老栓”)
3.他还说我表扬不得,一表扬,就翘尾巴,净给我吃辣的。
(第二句省略了主语“他”和宾语“我”,第三句省略了主语“我”,第四句省略了主语“他”)4.他看球比我打球的时候多。
(“他看球”蒙后省略了“的时候”)5.“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刘华。”
(答句应该是“(这篇文章是)刘华(写的)。”)
三、下列句子,有的有插入语,有的没有插入语。有插入语的,请找出来,并说明它们的作用。1.这一车货,少说也有五吨。(“少说”表示估测)2. 这件事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无)3.这些书总共八十本,你来验收一下吧。(无)4.树上的小鸟,你听叫得多好听。(“你听”表示提醒对方)5.说老实话,这次旅游我还真不想去。(“说老实话”表示自己的意见)6.据报道,大会开幕式将于明天下午3时举行。(“据报道”表示消息的来源)7.参加会议的人不是很多,大概也就三百人吧。(无)
四、请在文学作品中找出“插说”五种类型各两个句例,并指出它们跟“插入语”的区别。1说明型:他——瑞丰——没想到冠先生这么有眼光,有思想!
小崔也知道自己得罪了两个——冠先生和大赤包——照顾主儿。2补充型:东口是张家口,西口是归绥,现在叫呼和浩特。
你够那罪,比方说强奸杀人罪,再怎么检讨,也不行,非杀。
3逻辑型:他的思想——假若他有思想——趣味,生活习惯与本领,完全属于前 朝。
她可是得——无论爸爸是怎样的不要强——顾着两个弟弟。4评述型:他还说——这孩子!要娶四凤。
日本人没开枪,咱们的学生没扔炸弹——阿弥陀佛!——得啦,这总算买金的遇见了卖金的!5修正型:一年多以后,队伍被日本人打垮了——事实上是赶散了,轰得没地方猫,没地方躲。
追求其次,他希望,不!他主张我和油田的一个什么人对换工作,那个人的丈夫在北京。241页第四章第十一节练习题
一、男甲约会女乙,在中山公园左侧门见面,两个人都去了,乙却怎么也找不到甲;后来乙约会甲,搭乘地铁,在中山公园前一站见面,结果,两人还是没有相聚。这到底为什么?试从认知上进行解释。他们在原型范畴上没有取得一致,即如何为“左”,如何为“右”没有确定好。北方人通常用“东西南北”表示,这就不会出现这一类的错误。
二、他差一点摔倒了(没摔倒)
他差一点没摔倒(没摔倒)他差一点买着了(没买着)
他差一点没买着(买着了)他差一点结婚了(没结婚)
他差一点没结婚(歧义)
(杯子)差一点打破了(没打破)(杯子)差一点没打破(没打破)
(记录)差一点打破了(没打破)(记录)差一点没打破(打破了)请从认知上说明为什么“差一点没VP”格式会产生歧义。在“差一点没VP”中,“差一点”是表示量度的副词,其语义是表示距离某一情况VP尚有少许差距,但已经非常接近VP,也就是“接近VP可是没有VP”的意思,因此这个词的语义功能是有两面性的,一方面是说还没有VP,即非VP;另一方面是说很接近VP,与VP相差无几。由此,“差一点没”的意思也就同样有了两个,一个是没接近VP;一个是没非VP。“没接近VP”是否定性的;“没非VP”,双重否定,就变成肯定性的。所以“差一点没VP”会产生歧义。
正因为“差一点没”的意思有了两个(一个是没接近VP;一个是没非VP),人们在认知时可以接近或提取前一个,也可以接近或提取后一个,所以“差一点没VP”格式会产生歧义。另外,也可以从组合的层次方面考虑。“差一点没VP”的组合层次可以是“(差一点+没)+VP”,也可以是“差一点+(没+VP)”。“(差一点+没)+VP”所表达的语义是“接近VP可是没有VP”,也就是“离‘没有’差一点”。例如“差一点没死喽”是“接近死可是没有死”的意思,因为有“没”的存在,所以“差一点”主要突显“接近VP”的意思,其否定义主要由“没”承担,也就造成了整体句义是表示否定的。同理,“差一点没买着”如果是“差一点没+买着”,那就是没买着的意思。“差一点+(没+VP)”所表达的语义是“离‘没有VP’差一点”,那就是“VP了”。“差一点没死”如果是“差一点+没死”,那就是死了的意思。“差一点没买着”如果是“差一点+没买着”,那就是买着了的意思。
三、量词“根”和“条”都可以跟某些名词组合,例如“绳子”、“棍子”,但是有的却不行。粤语的“条”甚至于可以跟“村庄”组合,为什么?说说这两个量词在认知上有何不同。
作为量词,“根”和“条”都可以用于细长的东西。“根”是基于植物的根须而形成的量词,一般用于相对更细小的东西。“条”是基于植物的枝条而形成的,相对表达的就粗一些,所以“条”还可以用于以固定数量合成的某些长条形的东西。村庄是由若干房屋组合而成的,根据原型范畴,可以把村庄看成放大的条状的东西,所以可以用“条”作为量词。
四、有关战争的许多词语现在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例如梯队、战线、火力侦察、攻克堡垒、后勤、空降、主攻、制高点、游击战等。请从认知的角度说明它们是如何运用隐喻或转喻的。
认知上有象似性原则。该原则说的是:两个事物之间,具有外形、属性、特点等的相似点时,人们就会利用凸现的一方去认识隐蔽的一方,利用已知的事物去认识未知的事物。如果仅仅是利用具体、生动、常用、熟悉的概念来映射比较抽象、陌生、难以理解的概念,这就是“隐喻”。把有关军事的术语转述到一般的工作或日常生活,这是一种隐喻。
第四篇:谈考古学通论听课感想
谈《考古学通论》听课感想
老师:耿纪朋学生:黄舒蒽学号:20110101024
4历史是一场浩大的诗卷,带给我们当今和后代们大开眼界的机会;让我们了解到古代人们是如何生活作息,穿戴衣着等等;使我们对古代文化更加感兴趣,知道我们是什么发展过来的。历史的魅力是十分大,懂得历史的发展才更能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才能够更加知道她们国家的人文风俗,经济文化贸易发展。
而考古学就是让我们更深一步来接触古代传统文化,揭开深藏多年的历史面纱,走进古代的通道。考古学一词来源于:Archaeology:研究古代之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在17和18世纪一般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古迹的研究,到19世纪才广泛指对一切古物的研究。考古学是指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听老师这门课,让我更加能够了解到古代文化是多么博大精深,中国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拥有许许多多的时代,每个时代都能或多或少让我们的祖先们发展,正因为有了以前一直下来的传统文化,我们的历史越来越丰富多彩。考古学是一个十分专业的拥有一套知识系统的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学科。在课上,听到了初步了解如何去研究古物,怎么判断分出古物的年代,而每个古物古迹分不同的时代,接而知道古物是什么时候的产物等等。而且要分析朝代的背景,接而才能更加了解古物的历史由来。考古也分了不同的类别,例如:美术考古(艺术史)、宗教考古(佛教考古)等,按学派分:社会考古学、民族考古学、经济考古学等……而考古学里面考古的手法,方法都十分多,对待古物的研究是十分严谨认真仔细的,陶器青铜器等,古物也十分多。
我们知道考古学是一个有点复杂和乏味的课程但是感觉以后在接触得越多会越感觉历史是挺吸引人的,人不能忘记历史,历史也是构成当今生活的重要的一环,看着以前的古代人民在没有现今的高科技还能制作那么繁多的、精致的工具和器皿等等,真的不能不感叹以前的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劳动能力。有些时候我们也要学习一下古代人物那种坚强不屈和敢于创新的品格,我相信历史会越来越吸引更多的人们去关注和了解它,考古学也一样。
历史的魅力迟早会影响更多的目光,会影响更多人们的思想,会影响文化经济贸易等等诸多方面,考古也会如此的,学习历史考古也会获益良多的。
第五篇:现代汉语学习总结
现代汉语学习总结
当我们谈到这大半学期对《现代汉语》的学习,我有许多的感触。以前在我的意识里,《现代汉语》这门课程就等同于学了12年的语文,读读经典、背背诗词、写写文章,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然而经过本学期对其的进一步学习,更新了我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和了解。中学时期的语文所涉及的知识面极为广泛,是一个广义的词,它包括语言知识、现代文知识、文言文知识、文学知识、古代文化知识、百科知识和作文知识等等,然而我们大学的《现代汉语》是对中学语文在某些方面的深入学习和拓展。
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总结对《现代汉语》的学习:
一、对《现代汉语》的认识
目前我们对于《现代汉语》的学习在六个方面:上半期关于现代汉语常识、语音、文字的知识,以及这学期词汇、语法修辞。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让我们学习普通话、掌握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丰富词汇并提高自己运用词语的能力、学会组词造句、分析改造病句……这些系统的基础知识、理论,能够提高学生认识、理解、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然而,在我们看来,对这门课程的学习需要的是稳扎稳打的学习态度。因为《现代汉语》的学习是环环相扣的,例如:《现代汉语》上册第四章 词汇知识、与《现代汉语》下册 语法中的部分知识是相联系的,或者说前者是后者的铺垫作用。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的、踏实的学号每一课的知识。
二、在《现代汉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1.教材知识点密集,不知如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2.学习过程中,语言类学科枯燥无味;
3.对许多知识一知半解,构不成系统的知识面; 4.所学知识遗忘较快; 5.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强。
三、针对问题想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现代汉语》上下两册,共六章知识。鉴于教材知识点密集的问 题,我们思考出了将六章的内容列出主体框架的办法,这样可以对知识点一目了然,学习之后可以根据列出的大点进行回忆巩固,不熟悉的知识点及时翻书巩固,达到“亡羊补牢、及时修补、为时不晚”的效果;
2.语言类学科的枯燥性是正常的,专业性的学习就需要一定的耐心来学习,所以我们要自我提醒,提高我们的自觉性;
3.知识一知半解、不能系统的掌握以及遗忘快的问题。这主要源于我们学习态度的问题,要对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掌握细节,积少成多就会将知识系统化;
4.对于掌握的知识不能很好地运用,遇到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觉得是由于,对课本知识掌握的不熟,以及课后没有及时消化所导致的。因此我们的对策是,上课期间要集中注意力,分析老师给出的例题,学习方法。课后将练习题用作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工具,达到“以试带练”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们针对大一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对于这门课程 的认识、学习所遇见的问题、在学习中想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现代汉语》学习所作出的总结,我想我们会在这些问题和对策中找到更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来提高我们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掌握程度以及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