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流程再造学习心得
学习感 受
首先感谢集团公司领导能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一次学习机会,通过学习林惠春老师的精细化管理、章义伍老师的流程再造的专题讲解感觉自己收获颇多。
借助老师讲解的内容,真真认识到精细化管理及流程再造对于理顺企业的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有比较直接的效果。企业运行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业务流程设计不当,很多员工的工作相对于企业价值和发展目标的实现毫无价值。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求更新企业管理观念和思路,由人治到法治再到心治的过度,并且运用科学的流程分析方法,设计改造企业的业务流程,以最大限度地消除企业的组织内部消耗,让企业的每项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服务于客户价值的满足,并通过提升客户的满意度来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结合法律事务工作特别是合同管理工作对照老师所讲的内容,也发现我们工作当中最为常见的一些问题。例如:流程管理与企业实际运作脱节;流程繁多;流程与流程之间的割裂等。在流程制定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制订完成的流程制度立即推广,没有反复进行流程的优化,而且还停留在制度层面,没有真真形成系统进行运行。
本次学习使我印象深刻。如果我们每位员工能够事事按流程执行,处处把工作做到位,就能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工作量,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执行力,未来我们也将不断的完善各项工作的管理,实现部门管理工作的组织严密、责权明晰、流程科学、系统协调、持续改善、不断创新的目的。
第二篇:流程再造情况汇报
“实行流程再造 加强制度建设”情况汇报
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发展环境,从加强机关制度建设,细化机关工作流程入手,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实行流程再造 加强制度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本局工作实际,对本单位实施流程再造,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领导重视
为全面贯彻落实区委第三次党代会和区四干会精神,紧紧围绕区 委“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我局结合开展“建五型机关、做五型干部”为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机关办事行为,提升机关服务水平,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行流程再造,加强制度建设”的实施方案。为加强对流程再造专项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局长 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此次专项活动,确保该项工作落实到实处,抓出成效。
二、明确要求,落实责任
坚持以“透明、制衡”为原则,为使工作流程更加规范、公开、严密。将工作进一步细化,分解到各科室。对工作决策类事项,明确办公室为牵头科室,以规范的制度和工作流程约束权力运行。坚持民主集中制,遇到重大问题,必须向上级请示报告。杜绝少数人锁了算和暗箱操作,结合党务、政务公开,达到权力阳光运行。用规范的流程,防止决策失误,特别是重大问题、敏感问题,一定要按规定处理,集思广益,科学应对。对全局的人财物管理有严格的制度和科学的流程;决策要公开透明,审批要严格规范,内容要严密健全。对行政审批服务类事项,以业务科室为牵头科室,通过流程再造,规范审批服务行为,提高审批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严格制定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规定,把审批服务流程细化再造,公开透明,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三、梳理再造,加强制度建设
1、工作决策类:完善了商务局工作制度,制定了重要工作及时调度会制度,主要是研究决定局党委、行政日常重要工作事项,加强党政工作沟通调度的会议。研究解决局党委、行政日常工作运行中的重要问题;对全局的重大工作。调度会 可根据工作需要临时召集。会议上决定的事项形成会议决定或决议。
2、行政审批类:设立了审批工作流程、首问负责制、AB角工作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
3、内部管理类:制定了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
第三篇:流程再造实施方案(一)
流程再造实施方案
(一)1、目的为进一步优化、简化业务流程,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目的,对以下流程进行改进。
2、工作组:
组长:厂长
副组长:副厂长、目标管理、质量管理
组员:分厂各工程技术人员、工会主席、会计
3、优化内容
3.1关于专项检查和专业检查流程的优化
根据日常检查流程图要求及日常检查工作实际情况,将专项检查和专业检查合并,合并后检查人、检查内容及基本流程不变,检查周期为每月两次,专项检查不再单独进行。
3.2关于开槽时间的优化
开槽时间由当天下午14时调整为早上10时,下膜时间由次日早上10点调整为当天晚上20时,减少耗电14小时。
第四篇:业务流程再造(流程管理)
业务流程再造
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也译为:业务流程重组、企业流程再造、是90年代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计算机教授迈克尔·哈默(Michael Hammer)和CSC管理顾问公司董事长钱皮(James Champy)提出的.BPR是近年国外管理界在TQM(全面质量管理)、JIT(准时生产)、WORKFLOW(工作流管理)、WORKTEAM(团队管理)、标杆管理等一系列管理理论与实践全面展开并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纪末,对已运行了100多年的专业分工细化及组织分层制的一次反思及大幅度改进。BPR是对企业僵化、官僚主义的彻底改革。
企业再造理论的产生有深刻的时代背景。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和运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西方国家经济的长期低增长又使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严峻挑战。
有些管理专家用3C理论阐述了这种全新的挑战:
(1)顾客(Customer)——买卖双方关系中的主导权转到了顾客一方。竞争使顾客对商品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顾客对各种产品和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2)竞争(Competition)——技术进步使竞争的方式和手段不断发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越出国界,在逐渐走向一体化的全球市场上展开各种形式的竞争,美国企业面临日本、欧洲企业的竞争威胁。
(3)变化(Change)——市场需求日趋多变,产品寿命周期的单位已由“年”趋于“月”,技术进步使企业的生产、服务系统经常变化,这种变化已经成为持续不断的事情。因此在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面对这些挑战,企业只有在更高水平上进行一场根本性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在低速增长时代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在这种背景下,结合美国企业为挑战来自日本、欧洲的威胁而展开的实际探索,1993年哈默和钱皮出版了《再造企业》(ReengineeringtheCorpration)一书,书中认为:“20年来,没有一个管理思潮能将美国的竞争力倒转过来,如目标管理、多样化、Z理论、零基预算,价值分析、分权、质量圈、追求卓越、结构重整、文件管理、走动式管理、矩阵管理、内部创新及一分钟决策等”。1995年,钱皮又出版了《再造管理》。哈默与钱皮提出应在新的企业运行空间条件下,改造原来的工作流程,以使企业更适应未来的生存发展空间。这一全新的思想震动了管理学界,一时间“企业再造”、“流程再造”成为大家谈论的热门话题,哈默和钱皮的著作以极快的速度被大量翻译、传播。与此有关的各种刊物、演讲会也盛行一时,在短短的时间里该理论便成为全世界企业以及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IBM信用公司通过流程改造,实行一个通才信贷员代替过去多位专才并减少了九成作业时间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
企业流程再造框架包括了再造过程中的各个部分,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一系列的指导原则;企业流程再造的过程(一系列的活动和它们的内部关系);一系列的方法和工具,以及这些方法和工具在支持企业流程再造过程中的作用。企业流程再造框架涵盖了再造的重要环节,企业自己可以按照框架的内容顺利地完成企业流程再造过程。
核心内容:在BPR定义中,根本性、彻底性、戏剧性、和业务流程成为备受关注的四个核心内容。
根本性:根本性再思考表明业务流程重组所关注的是企业核心问题,如“我们为什么要做现在这项工作”、“我们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式来完成这项工作”、“我们为什么必须由我们而不是别人来做这份工作”等等。通过对这些企业运营最根本性问题的思考,企业将会发现自己赖以生存或运营的商业假设是过时的,甚至是错误的。
彻底性:彻底性再设计表明业务流程重组应对事物进行最根溯源。对自己已经存在的事物不是进行肤浅的改变或调整性修补完善,而是抛弃所有的陈规陋习,并且不需要考虑一切已规定好的结构与过程,创新完成工作的方法,重新构建企业业务流程,而不是改良、增强或调整。
实施BPR的战略因素:
业务流程重组只有在企业强化战略地位时才真正有可能实施。因此在业务流程重组之前,明确企业的经营战略就变得异常重要。需要实施业务流程重组的一些战略因素有:
1、认识到竞争对手将在成本、速度、灵活性、质量及服务等方面产生优势。
2、增加运营能力所需的战略。
3、重新评估战略选择的需要:进入新市场或重新定位产品与服务。
4、核心运营流程基于过时的商业假设或技术建立。
5、企业的战略目标似乎无法实现。
6、市场上有了新变化。如市场份额需要扩大,出现新的竞争对手等。当企业出现以上因素时,业务流程重组会更加有效地得以实施。
BPR与BPM的区别
业务流程管理(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是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来的一种理念,是对这个企业的流程进行持续不断地规范管理的过程。而BPR 相对来讲是对企业做一个很极端的变化,一般企业在做BPR 的时候总是希望进行深度性变革,也就是创造一个新的组织结构。BPM 不一样,它作为一个管理的方法,对于企业的流程进行管理,主要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做一个全面的分析,以明确哪些流程对企业很重要,哪些流程对企业不太重要,然后对这些流程进行设计、描述,最后通过IT 技术对这些流程实时地进行支持。因此BPM 是基于不断的变化的。相对来说,BPR是再造,是对企业的整体,甚至包括基础组织结构方面,都做出很大改动,所以进行BPR 项目的风险很高。
BPM是一个持续性的活动,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管理机制。这个管理机制就是在 BPR 的一次性转换以后,有人继续不断地完善这个功能。可以这么形容:企业的流程管理是一条漫漫长路,其中有上坡、转弯、下坡等不断的变化,而 BPR 则是其中的大拐弯。整个的过程不管大小都是BPM,都是流程管理,那么中间这些大的变化被称为BPR。
——对朝柴来说,BPR那种急风暴雨式的变革肯定不适宜,因此,BPM工作部应当按照BPM的思路,通过分析和识别,做好对业务流程的管理。
第五篇:关于流程再造的几点体会
关于“流程再造”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流程管理对于公司企业变革具有哪些现实意义
重要提示:
公司企业变革的三个里程碑:
第一个里程碑:选择关键流程的优化、再造和管理;
第二个里程碑:基于流程的扁平化组织架构的优化调整;
第三个里程碑:建立以KPI为核心的绩效管理体系。
l 流程管理是企业变革的基础。
公司产品和服务提供的过程具有很强的流程性,流程设计的正确与否,是决定企业运行质量的优劣先决条件。直接为客户服务的流程设置的不合理,必然使决定流程的组织以及相配套的机制也不能与市场相适应,企业发展遇到一个根本性的障碍。
另外,在公司与供应商、合作伙伴的合作上,只有充分发挥业务流程纽带的作用,使基于同一通信网络的不同部门或公司,以面向市场的流程作为纽带,才可以把不同的部门和公司捆绑在共同致力于服务顾客的同一目标,形成企业整体的竞争优势和实力。
公司要突破重重困扰发展的各种问题,只有对企业流程进行重新设计,抛开以前流程设计中的障碍,建立以市场为出发点,以顾客为中心的新流程;根据流程再造,按照流程管理的需要把相关岗位组合起来形成组织机构,组织机构的设置应服务于流程运行和管理的需要,因此,必须按照流程管理的要求重组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流程和组织和高效运行,必须要有相配套的绩效考核,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潜能,企业才能不断地创新进步。因此,流程管理是根本,组织架构是保证,绩效考核是动力,实现流程、组织、绩效三者与市场的高度统一,是提升铁通公司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只有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有效运行的体系,任何孤立的、单方面的改革都可能是顾此失彼,难以奏效的。
二、流程管理在公司实施该如何策划
重要提示:
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以产品分类为基础建立流程管理体系;
流程设计必须将流程规定到组织的微观结构岗位;
以流程关键环节为流程考核点。
经过思考、讨论和探索,公司企业变革(包括流程管理和配套管理)的总体思路是:
l 以市场为出发点,以顾客为中心来制定流程;
l 根据流程控制的需要确定控制节点,控制节点形成工作岗位;
l 相关或相近的工作岗位形成组织;
l 按照工作岗位和流程设计内部激励方案,建立可持续性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做到流程、组织、考核的协调统一。
在具体的变革上,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l 企业的运作模式必须从以部门职能为中心转变为以流程为中心的运作模式,形成以产品和市场为导向的流程,依据流程重新设计工作岗位和组织机构,在流程和组织架构上突出对市场变化、对用户需求的高度灵敏反应。
l 纵向压缩组织,使组织扁平化。
l 横向集成活动,实行团队工作方式,坚持以流程为中心,流程的运作采用实体与虚拟团队相结合的运作模式,以流程和利益机制构成各部门的交互、动态的关系,通过实施产品量分配考核形式与内部客户制形成相结合,建立流程责任链,实现对流程节点间的整体协调和组织,最终实现流程的工作目标。
l 变顺序工作为并行工作。
l 减少审核、检查、控制等工作。
l 决策权利下放,授权下级作决定。
三、开展流程管理对公司的具体要求都有哪些?
重要提示:
所有流程的制定均应遵循有利于产品向市场的推广和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的原则;
应用80-20原则选择关键流程;
流程检查应严格按照流程发生的逻辑顺序。
1、流程管理体系的搭建
流程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一个完整的流程,应体现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主要包括科学的程序、明晰的工作要求、可衡量的考核标准、相关文件的指引等方面。
而更为重要的是公司流程体系结构的策划,根据公司前端、后端、支撑的划分和服务提供的特殊性,可以将流程体系结构设计为3+1的模式,即前端产品经营管理;后端网络资源管理:支撑综合管理;服务服务评价管理;其中,产品经营管理包括营销策划、产品销售、营销支撑管理;网络资源管理包括新增资源的规划和建设、已有资源的使用、维护和保障;综合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安全保卫、党团工会审计监察等。
按照产品来确立主要业务流程,确定主要的工作环节形成主流程,主流程务必使流程简洁高效运转,责任划分明确,考核奖惩到位;
主流程确定以后,各个作业部门按照主流程的要求,组织本部门的工作流程,作为对主流程的支撑、补充,服务于主流程,保证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所有主流程和辅助流程的制定均应遵循有利于产品向市场的推广和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的原则。
2、关键流程的选择原则
关键流程的选择应少而精,具体选择原则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l 根据公司战略目标;
l 根据公司目前实际难题;
l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能为营销带来的市场机会;
1、根据诊断结果必须而且可以通过流程解决的问题。
关键流程需要不断的动态调整,因为不同阶段需要解决的流程问题不一样,关键流程动态调整之前需要对原有关键流程进行评估,哪些关键流程解决了实际问题,哪些关键流程目前欠缺解决问题的条件,哪些关键流程需要在技术方法上得以再设计。
2、流程检查:
流程检查是流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监督流程执行和流程考核的有效手段。对于流程检查应注意以下问题:
必须按照流程发生的逻辑顺序进行检查,可以按照流程起点到终点的顺序,也可以按照流程终点到起点的顺序,还可以按照从中间往两头检查的顺序。
按照流程寻找案例是检查流程与实际符合性的最好办法。
流程检查后的工作十分重要,如果是执行问题,应该采取措施要求员工执行,如果是流程问题,应该对流程进行修改和优化。
3、流程优化或再造的过程
流程优化或再造可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设计阶段及实施阶段。
首先是项目的准备阶段。这时应明确项目的内涵及意义,并组成项目团队。将需要改进的流程与企业的经营结果如提高利润率、降低成本等直接联系起来,使企业认识到改进流程的意义。
然后,正式进入流程的分析及设计阶段。先对现有流程进行分析,可采用头脑风暴法,列出现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输入/输出环节出错、步骤多余等局部问题,或是将串行的流程定义为并行,进行的时间错误等结构性问题。然后通过鱼骨图等问题分析工具找出产出问题的原因。其次找出现状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并在其中架设桥梁。然后据此设计出流程的各个步骤及衡量的标准。最后,提出从现状转化到理想状态的实施计划。
流程的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要先定义实施的组织结构,与相关部门及员工沟通,并提供培训。同时还要做好计划,包括怎样做、由谁做、何时做等,还要做好风险分析,即失败的可能性及对策等。然后要取得领导层对组织结构、计划以及资源分配的认可,才可真正开始实施。
四、与流程有关的绩效管理该如何考虑
重要提示:
企业的运营的跨职能日益深化,单个节点(或部门)的成功必须依赖于其它节点(或部门)的成功;
基于流程的考核,应重视对价值链业务流程的动态评价,而不仅仅是对静态经营结果的考核衡量;
基于流程的考核能反映价值链各节点(部门)之间的关系,注重相互间的利益相关性。
绩效考核的本质是管理,是通过这一过程识别员工们的差距,所以考核的导向和关键指标显得尤为重要。不坚持战略导向,就很难保证绩效考核能有效支持公司战略。绩效考核的导向性是透过绩效指标来实现的,绩效考核能否实现导向战略,实际上就是透过战略导向和绩效指标的设计来实现。绩效指标应分出评价层次,确定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关键业绩指标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每位员工都可能会承担很多的工作目标与任务,有的重要,有的非重要,如果我们对员工所有的方面都来进行评价考核,面面俱到,抓不信重要与关键,势必造成员工把握不工作的重点与关键,从而也就无法实现将自己工作行为导向。绩效考核必须是从员工的绩效特征中定性出关键成功因素(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CRF),然后再去发现那些指标能有效监测这些定性因素,从而确立有效量化的关键绩效指标。
考核要能反映各个价值链的运营情况,而不仅仅反映单个节点(或部门)的运营情况。绩效考核一定要从企业整个运营的角度去考虑,一定要从整个企业运营的角度去评价一位员工或某个部门的作用。现代企业组织的扁平化与网络化发展,企业的运营的跨职能日益深化,单个节点(或部门)的成功必须依赖于其它节点(或部门)的成功。考核中应重视对价值链业务流程的动态评价,而不仅仅是对静态经营结果的考核衡量。资讯时代企业的成功,依赖于对知识资产的持续投资和管理,依赖于从职能专业化向基于顾客的流程运作的转变。市场环境与客户需求的飞速变化与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战略发展要求企业具有非常高的响应速度,绩效考核就应重视对业务流程的动态与平时评价,保证企业的反应。要能反映价值链各节点(部门)之间的关系,注重相互间的利益相关性。
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和改进将日益取决于员工职业化技能的提高,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组织内部关键流程的协同作用。企业战略是企业使命的具体化和对企业长运目标发展的一种规则,如果只重视对短期经营结果的评价,势必助长被考核者的短期效应与近视眼光,这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