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让人成为人——培训心得体会
教育,让人成为人的艺术
这次很有幸参加了金华市教育局组织的“名师”培训活动,虽然中间有奔波劳顿之苦,但却有着很多教育教学方面的智慧,给我今后的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启发。现在我将做如下总结。
首先,不论是哪位老师,都应对当前教育进行重新审视。当下如何教育,和高考的指挥棒无关,而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关。毕竟教师才是课堂的实施者,要推进教学改革首当其冲的应该是教师自身,这点我尤为认同。思路决定出路,没有观念上的转变,就不可能有行为上的改变。
其实,当前很多教师不愿改变自身教学。原因不外乎有这三个,一个是不愿意冒着改革的风险,毕竟改革都有镇痛,也有风险和代价,何不按照传统,保险又省事呢。还有一个原因是,教学的功利心驱使。很多教师把教育当作赚钱谋生的手段,这样谁敢拿饭碗开玩笑,谁会以牺牲自己的利益而来考虑孩子的未来呢。其三是,很多老师在改革这条路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想改但不知路在何方,只能望“生”兴叹。而我认为我就是其中第三种,正徘徊不前,很是担心如果还不做些调整和突破,可能以后就定型,难以再改变。
而这次通过培训,我好像吃了颗定心丸,为我的教学改革指了条明路。如同马兰老师说的,改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的从哪来,到哪去?我将培训的心得总结为“从问题中来,到理想中去”,“从学生中来,到教学中去”,“从生活中来,到实践中去”。当前我们满心搞教育,却不知为谁搞教育?搞教育为谁?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有生命有思想的孩子,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我们应把“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做为教学的努力目标与方向。都说要寓教于乐,这点做到都不容易,何况是让学生幸福终身呢。说的永远比做到的容易,所以如何找到理想的教学模式,便成了让梦想照进现实的有效路径。
这几天老师不仅介绍了理论层面的知识,也讲了很多可操作的经验。例如还是马兰老师,就围绕如何设计有效教学讲了大量篇幅,都有很强的操作性。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我们的教学要围绕学生而设计,让学生有效的参与的课堂教学中,从学习由外向内打破,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学中体验,形成生活和知识的有效衔接,打通中间的命脉,那么教学也就事倍功半,提高成绩也只是水到渠成的事。
基于问题的解决,这是改革成功的必经之路。素质教育理论好比是花生的花,如果不能落地生根,就不能结出花生之果。我们要有玫瑰般的理想,也要有切实可行的实践。而且就是在这两者之间,真正寻求到了让素质教育落地生根的路径。
据此,这两天我通过思考确立了“让教育回归于本土,回归于生活,回归于儿童,回归于游戏”的教育教学思想,总结了“十大教学观念,即“大教育观、大教学观、大政治观、大教材观、大目标观、大课堂观、大学生观、大合作观、大评价观”。我们应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这样的收获:学习让他们学会了怎样做人,学会了怎样对待生活,学会了怎样和人相处,懂得了感恩。在这里,精神的价值远远超过了金钱的价值,净化了的心灵比拥有万贯资产更为可贵。
刘力老师还高瞻远瞩的提出一点,教师不仅要研究课内,更要关注课外。如果只读教育方面的书,就会如苏东坡所说的那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既读教育类书,又读教育之外的书,才能真正达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境界。成功的教学,应是涉及教育和教育之外的方方面面,改革的目标是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既然如此,老师的文化储备就不能单一而平面,而应当丰富而立体。
马兰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学习目标,在三维目标“过程、方法”这个维度,我感觉缺少了“习惯”这项内容。我们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维度的理解,也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原来我们把“态度”理解为文本中作者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态度,把情感理解为作者在文本中所倾注和体现的那些情愫。后来我认识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一个终极教育教学目标,不是课堂教学的当堂生成目标。比如,“态度”这一目标教学,除了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做事的态度、做人的态度,学习他人学习的态度、做事的态度和做人的态度等。张丰老师还提出了转变学习方式,我据此将学习方式定位于前置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并将在今后不断贯穿和改进,直至达到终极目的,形成模式。
培训已经结束,但思考没有停止,教学还在继续。我将在今后不懈的探索理想的教学模式,让理想的教育在我这生根发芽,长出硕果。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希望借助这次培训,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最后,谢谢教育局给的这次不可多得的培训机会,希望今后还有机会再次参与!谢谢!
第二篇:《教育让人成为人》读书体会
《教育让人成为人》读书体会
《教育:让人成为人》这本书,里面的内容确实是太深奥了,看起来挺费劲的。只有这题目让我还有所感悟。一看到题目我就想到我们现在的学生一个个在家被家人们的爱包围着,他们不懂得自己要有责任感、自己要自立、自己要乐于奉献、自己要胸怀大志…,怎样让这样一群小皇帝、小公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让他们成为大写的人。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应肩负起神圣的职责,引导、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那么,如何将这些大道理深入浅出地告诉学生、并不断地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言行素质呢?我认为,首先从“人”字的写法理解“大写的人”就是脊梁挺直、堂堂正正。然后是着重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成就大写之人。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教给孩子怎样做人?首先要做一个品德高尚,永驻爱心的人。那这种爱心如何培养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
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爱心
许多教师认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身上承载了太多的爱但又缺乏爱心,事实上,对于教师来说,重要的不是评价孩子的爱心,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的爱心,从而放大并培养孩子的爱心。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挖掘可以进行爱心教育的资源,并不失时机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如给生病在家的小朋友以打电话问候、亲自看望等方式对他们进行爱的教育等,使孩子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新生入学时,请学生帮助照顾安慰;扶起摔倒的小朋友,和新同学一起做游戏;在潜移默化的渗透中逐渐萌发爱心,体验奉献爱心带来的快乐,学会关心同伴。
2、在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爱心
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是有时我们老师仅仅注重了对孩子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却忽略了教学活动本身对培养孩子爱心的重要作用,失去了教育的良好契机。比如让孩子互相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交流和交往,在活动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唤起其具体的情绪情感,既能体验到游戏活动的乐趣,又能得到爱的教育。在语文课中,我引用儿童文学故事对孩子进行感化教育,通过教师的讲述、提问和师生共同参与讨论,让孩子理解和接受。如《孔融让梨》、《游子吟》等课文,让孩子以作品中的形象为榜样,从中也让孩子识别父母、长辈的爱心和抚养的艰难,工作的辛苦,教孩子要体谅并帮助父母作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对亲人、同伴给予关爱。
3、和家长一道培育孩子的爱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在他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影响。现在的家长普遍更重视知识技能教育,而忽视对孩子进行品德爱心的培养。有些家长怕孩子吃亏,受人欺,对孩子消极引导,如“他打你,你就打他”;有部分家长自身缺乏同情心,给孩子负面影响;又有部分家长只知道给孩子爱,而不教孩子如何去关爱和帮助别人。这些因素造成了大多数孩子在关爱方面表现较差。因此,我们是指导,要转变家长观念,引起家长高度重视,使他们认识到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同时要注意随时利用身边的小事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家长认识到,只重视知识教育和智力开发是不行的,要对孩子进行良好的社会性教育,使他们从小善良,对人关心、体贴。这样不仅能使孩子终身受益,而且有助于家庭生活幸福,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总之,让爱在孩子心田发 芽,茁壮成长,为写好大写的人的捺打下基础,这也为他们将来成为有爱心的品德高尚的社会成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读后感使人成为人
《使人成为人》读后感
放假时,学校为我们每位教师配发了一本教育经典,我有幸结识《使人成为人》,并与之成为形影不离的伙伴。
《使人成为人》是一本“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是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针对初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在一般意义的“活动课程”的基础上,吸引了现代人力资源培训机构广泛使用的“体验式培训课程”和“教练技术课程”的精髓,研发的一种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
虽然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主要是针对初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而研发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其中的很多理论对教育工作者了解和掌握被教育者的心理健康也是有用的。因此,它对于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这本书里介绍了新的时代对所需要的人才的要求:“具有可持续学习与发展的兴趣和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较高的的情感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具有参与国际竞争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这就是:“多元文化价值观、全球思维、信息素养、人文素养。”这就对人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如健康的心态,积极自我调整的能力,不怕苦难挫折和挑战,责任心,进取心,爱心,社会适应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基础教育永远是未来的事业,肩负着为祖国培养未来所需人
才的重任。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为此,心理健康教育必然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学校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就要不断加强对中小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能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做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做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本书里,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入活动教学,并将其作为这门课程的基本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通过主体活动、情境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形式,通过师生共同的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在活动中建立起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的规范和价值,并以其促进学生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成长。
读了这本书,我自身也收获颇丰:
我知道了幸福其实就是人内心的一种感觉,一种人生的态度。1978年,国际初级保健大会发表了著名的《阿拉木图宣言》,宣言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而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满状态。”也就是说,在身体处在健康状况下,人有没有幸福感,将取决于他的心理是否健康。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说,心理健康就是人生幸福的源泉。
读后,我知道了人生在世,需要不断地为自己的心灵除尘。拂净
心灵,让心灵在生活中优雅地驻足,平和的品味,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生活中蛰伏这惊人的美丽。只有完满以乐观、平和、健康的心态泰然处之,完满就能享受生活回馈给我们的快乐。幸福人生,从“心”开始。
这本书对我的震撼很大,让我从中看到了“拓展训练营”的影子;让我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同时,开阔了我的眼野。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关注所有的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人生幸福奠基。
第四篇:让每一个人成其为人
---中国宪政的精神出路这里试图叙述的,并非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理论,尽管我确信,的主题完全具有发展成为完整理论的可能性。这里也并非试图对弗里德里希的《超验正义》一书作出评价,因为一本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圣·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理查德·胡克、约翰内斯·阿尔色修斯、洛克、康德等历史巨人的超验正义思想予以概说并梳理其与西方近代宪政模式之间关系的书,显然只有那些作过同等细致研究的人,才具备撰写书评的资格。准确而言,这是在认真阅读此书之后,因为内心涌动着由此书所激发的绵绵思绪并希望将这些断想诉诸文字而完成的一篇小文。
毫无疑问,我们中国人拥有一部成文的宪法,也拥有按照这部宪法设计出来且处于稳定运作状态的一系列制度。就此意义而言,简单地抨击我们的宪法并未付诸现实,应该属于一种较为武断的言论。然而,来自于西方宪政文化的一个声音告诫我们,“一部宪法的政治意义既不是它被单独编纂在一份文件或法典中,也不在于它规定了政府的组织形式”,宪法和宪政的真正本质必然表现于其特殊的政治功用,即宪法的核心目标是“保护身为政治人的政治社会中的每个成员,保护他们享有的真正的自治。宪法旨在维护具有尊严和价值的自我,因为自我被视为首要的价值”。页14-15可见,从是否存在被公认为国家基本大法的法典、该法典是否得到普遍的遵循或具体的制度化、甚至该法典是否由法官加以实施的角度,来评判宪法的真实性,其实是对发端于西方的宪政模式的偏离。因为,真正的宪政并不是取决于种种形式上的相似,而在于一种特定的精神上的追求,一种尊重与维护每个个体人的存在和发展价值的目的论。也许,正是在认定我们的宪法匮缺此种精神内蕴的基础上,一个尖锐的批评成为许多有知之士的共识:中国只有宪法,没有宪政。
问题在于:如何才能使得一个长久以来自我封闭存在、不得已接触西方文化的民族和国度,逐步从形式上的模仿接近实质上同样或类似的宪政精神呢?这个设问其实已经内含于各种关于中国宪政之路的理论构想之中。而且,由于宪政的精神追求并不是仅仅依赖于庄严公布一个像《人权宣言》那样的宪法性文件就可以奠定的尽管类似的文件肯定具有极大的象征、启蒙、定位之功效,所以,各种具备人权保障内韵的制度包括私法和公法发展之设计,都可以在广泛的意义上被认为是对上述问题的回应。但是,这个设问本身现在正面临一种知识倾向的威胁与挑战。这种知识倾向认为,来自于不同文明或文化的价值观和信仰是有其局限性的,将生长于特定情境内的价值观和信仰移植到其他有着某种不同悠久传统的民族或国度内,可能会带来“南橘北枳”的效果,因而需要谨慎地对待。确实,由于其关注到各种文化传统的实际差异,揭示出当前中国正在大规模进行的制度重塑中因源于西方的价值理念与根深蒂固的传统价值理念之间的碰撞、冲突而带来的种种问题,这种知识倾向已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广大的市场。如果其结论尚停留于“谨慎对待”而不是进一步滑向“抵制或放弃”的态度上,这种知识倾向还是值得尊重的,是健全我们的理性思考所必需的。而且,在此意义上,它并没有真正使上述设问处于危险境地,而是提供了一种在回答问题时必须具备的警觉。不过,在实际的应用中,它并非静止地、乖觉地止于“谨慎”之态度,而是衍变出一个极端的形式。这个极端形式与“国情论”相结合,造成了对所有西方本源的价值观、信仰皆持怀疑甚至拒斥的相对主义立场,并在一定程度上暗合了某种政治上的需要,而阻碍了真正宪政进一步发展所需的精神氛围的形成。
与此相关联但又具有其独立意义的现象是,各种制度设计的努力,无论是公开宣称其人权保障宗旨的还是把这一宗旨隐含其中的,都呈现出零碎的、片断的、间歇的迹象。尽管这些在制度层面上的努力勿庸置疑已经极大地促进了国民权利意识的增长,然而,它们的上述迹象表明:一则,其难以摆脱主张集体利益或集体权利至上的主流话语的控制和影响,故而难以形成一致的对个体生命价值与意义的尊重,更难以促成一股不可逆转的、持续不断的流行信念作为宪政发展的精神支撑;二则,既然这些努力尚未动摇根深蒂固的集体利益或集体权利至上的主流精神言其根深蒂固,乃因中国文化历时两千年的将个体置于家、宗族、国君之下的传统,它们的权利促进效果也就极易受制于以集体利益或权利为名的政治权力的主张,进而,权力必须受到限制的宪政观念尽管已经日趋成为普遍共识,但由于没有寻觅到坚实的根基而无法得以彻底的落实;再则,也正因为如此,甚至这些努力本身都尚未充分意识到,尊重个体人之存在和发展的宪政主张与大多数人统治的民主主张之间的悖论,立法权被尊崇为神圣和至上的,种种忽视甚至剥夺个人价值与利益的立法形式无论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还是行政立法,甚至更为广义的政策性立法,都因为有主张民意的头衔而获得了不容质疑的正当性。
于是,在回应上述设问的同时,我们似乎必须首先解决两个彼此关联的问题:第一,处于一个特定文明传统的我们,是否应该接受来自西方的价值观和信念,以促进我们的宪政发展?第二,这样的接受应该以怎样的形式出现,从而可以使现今分布在各个领域的推动权利保障的努力获得大致统一的基础,使它们形成一种持续的合力?阅读《超验正义》的任何一位读者,都会强烈感受到西方近代宪政模式深厚的基督教文化基础。显然,在此毫无必要复制弗里德里希对中世纪以来阿奎那、胡克、阿尔色修斯、洛克、康德等不同时代代言人的诠释,这些诠释确已让我们相信他们及其所处时代的宪政观念是怎样深切地受到宗教影响的。也许,有很多人会因此质问:既然如此,我们这些缺乏基督教文明养育的人,我们这些历史地处于无神论精神状况的人,怎么可能会像一个虔诚的基督徒那样深信世间的统治者只有像上帝那样行事才是符合正义的、人定法必须符合上帝的理性、上帝的理性是可以为上帝平等赋予其理性能力的人所知晓的,怎么可能会像基督徒那样在此确信基础上坚定不移地维护个人自由权利是神圣的、任何政治秩序必须有分权、权力必须受到限制等主张呢?
我们必须首先成为基督徒,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拥有了基督徒执着、坚固的信仰,形成了一个崭新的民族精神,然后才可以真正走上宪政之路,这绝对是一个荒谬绝伦的构想。《超验正义》的作者在其细致阐明宪政论的基督教根基之前,早就驳斥了与此荒诞构想一脉相承的某种文化相对论:“在断言西方的宪政论是基督教文化的一部分时,我们所遵从的是一种现代的信念,即认为一切文化现象应被视为一整套相互关联的价值观、利益和信仰的体系的呈现。这一正确的主张很容易导致一种错误的相对论,这种相对论视该种价值观、制度和行为模式被限定在一套特定的体系内,并因此难以超越其樊篱。我不同意如此眼光狭隘的浅见,而承认在许多相互关联的情境中,基本相同的现象的再现,呈现出作为人的人类所具有的普遍的可能性。易言之,通过展示文化的和观念化的宪政论内涵,我不想排斥其普遍有效的可能性……”。
当然,毫无理由地去追随任何一个人的观念是不符合人之自然本性的,精神的自由要求——实际上通常也促使——我们以理性的眼光来检视和判断是否接受一种主张。弗里德里希的驳斥之所以具有说服力,因为他提出了“作为人的人类所具有的普遍可能性”这一值得重视的论据。我们可以承认自己和弗里德里希以及他所展示的思想巨匠来自于不同的文化传统,但我们绝对不可回避我们和他们一样是作为人而存在的;我们可以拒绝承认人乃上帝造物因而每个人都享有同等的尊严、自由和上帝赐予的理性能力,但我们绝对不能抹杀每一个具体的人与其他人一样的生命存在和发展之价值。在一个传统基督教社会日益世俗化、宗教基础渐趋削弱的时代,西方人得天独厚地、自然地继承了历史给予他们的人类个体具有最高价值的观念遗产;在一个非基督教的世界里,我们难道不能从人类的普遍可能性出发把这种遗产视为整个人类的,而不是特定民族、特定文化的?剥下阿奎那、胡克、阿尔色修斯、洛克、康德的宗教外衣也许这是一种无礼的举动,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无不确立了每一个个体的人在世俗秩序中的崇高地位,世俗秩序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制度化的体系努力确保这样的崇高地位。当康德“注意到宗教含有这样一种认知,即所有的义务都是神的命令,但这些神的命令并不是一种异己意志的任意规条,而是每个自由意志的基本法则”之时页67,发出了“每一个人都应被作为一种目的来对待,而决不应仅仅被作为一种手段”的跨越时空的呐喊。这就是有力的明证。
也正是在一个世俗化的背景之下,当代的弗里德里希在诠释宗教信仰权、选举权和工作权的时候,就不再是以上帝旨意为它们正名了,而是完全诉诸一个人的存在、实现与发展价值。“如果一个人获得这样三种权利:宗教信仰权、选举权和工作权——体现自主的自由、参与的自由以及创造、发明和革新的自由的三种权利,他会发现,就像相应的自由一样,这些权利都旨在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得以充分发展的人。不让人信其所信,不让人参与对其统治者的挑选和定期更换,不让人在其能够生产和创新的领域内积极主动地发挥作用——这里的任何一种剥夺都会被视为非人道的举措,就像致人以残废和妨碍其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权利具有一种客观存在,它们发自于人的真实本性,就像与之相应的自由也出自人类本性一样。因为这些自由是人类力量的展现。……每一项权利都可被表述为一种能力,一种人达致自我实现的能力,这一事实是一切权利的坚实的内核。”页97-98面对这样的主张和信念,我们无论如何没有理由再以狭隘的“文化相对论”、“国情论”、“民族优秀传统论”来拒斥之了,否则,我们这个民族还会像黑格尔所言的那样停滞不前,还会在有意无意地迷恋于传统中遏制人性解放的糟粕。其实,这似乎多少有点杞人忧天。因为,在一个家庭、社会结构以及与世界交往结构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巨大变革的中国,民众已经越来越多地以各种形式——如维护自己的隐私和名誉、反对家庭暴力、主张自己的消费权益、选举自己信任的村长、组织和参与自治组织等——提出个体尊严和价值的吁求。尽管还随处可见阻碍、压制这些吁求的力量,还随处可见对此类吁求尚不觉醒的人们,但这个趋势不是任何人或任何权势可以阻挡的。在此意义上,为什么要接受“让每一个人成其为人”的西方宪政之核心理念,已经不是一个理论上自我困扰地进行设问与回答的问题,而是一个身处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民众已经作出选择并有相对确定答案的问题。这也恰恰应证了构成西方宪政论基础的一个信仰:“正义,作为原生的、最高的自然法,因此便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掌握的。因为,植根于所有人心中的理性实际上是一项共同财富,而不是……智慧精英独有的或首要的特征。”页73这也再次让我们的耳边回响起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问题只是回答了一半,我们只是肯定了:发源于一种文化情境的价值观可以突破其原有的体系而在人类中间具有普遍有效的可能性,只要这种观念充分肯定了具有人格的人普遍内在的价值,这个可能性就完全可以转化为现实。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形式接受,从而使目前正在萌发和形成的各种反映个体尊严和价值的吁求脱离分散的状况,使全体民众在思想上能够达成某种一致性,最终使我们的政治秩序建立在这种一致性基础之上。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多个维度上予以回应,这里无意探讨在具体的制度构建层面如何应对的问题,而是要在精神领域确立这样一个主张:让每一个人成其为人,应该成为一种超验的信仰。
西方人是在基督教文化根基上确立对人的信念的。当一个基督徒深信自己践行上帝的诫命就可以获得神恩和拯救时,那么,世俗政治秩序发出的任何命令人定法只有符合上帝的诫命,才可以让其服从。页20而上帝的诫命是可以透过上帝植根于人类的理性为一切人所知的,人类普遍恒久的呼声就如同是上帝自己的意愿。页49上帝的法律,即理性的法和自然的法证明人享有自主的自由,因为除非人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自主,他们就不能自由地推理,而如果他们不能自由地推理,他们就成了奴隶。页73一切与宪政有关的对人的尊重的观念,就是在这样一种宗教信仰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们因为符合宇宙的根本法则而获得了神圣性和超验性。当这种信念已经深深扎入人心而难以撼动之后,即便宗教基础随着时代的转换而削弱了,它依然保持着强大的、永远鲜活的生命力。我们不能说,具备这种信念的西方人就一定是维护个体尊严和价值的,历史上发生在西方世界的黑奴、殖民、侵略、种族屠杀都证明此类断言是错误的。彼岸王国和此岸王国总是存在差距的。但是,不可否认,正因为具备这种信念,人们才坚定不移地、始终保持警觉地去追求其权利的实现,不断地去填补两个王国之间的沟壑、接近正义。美国最高法院的一位助理法官在60年代就曾经撰写到:“促使白人共同体承担起补救工作的,并非黑人的物质力量,而是其事业的道德力量。推动占据多数的白人去矫正难以忍受之情势的,正是基本的良知、正义和经过长期而全面合理化的国民利益观。”AbeFortas,ConcerningDissentAndCivilDisobedience弗里德里希也指出,尽管工作权是在工业化造成大规模失业以后才得到普遍认可的,但是,“因此而认定这种权利是因为这一点才产生则是错误的。毋宁说,对这一权利的主张植根于这样一种信念,即工作是人的本性的一部分,因此,剥夺其实现这一自然倾向的任何情形都应该加以纠正。”页10
1可见,一种内心深处颠扑不破的信仰,具有无穷的精神力量,甚至完全可以转化为巨大的外在物质的力量,尤其是当这种信仰成为普遍的、一个民族基本认同的东西。诚如上文所述,我们不可能也无需借助基督教来拥有“让每一个人成其为人”的信仰,因为对人的内在价值的情感确认和追求,是可以超越自我而为所有理性人共同享有的。当今,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发生着许许多多不正义的事情,个体人的尊严、自由、权利不仅受到来自公共权力的侵犯,而且也同样受到其他个人的、单位的恶意掳夺,这些似乎很难使我们确立起对人的信念。然而,与其说这些现象表明我们这个民族难以成就信仰的话,倒不如说,一个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失去特定信仰的民族,在逐渐培育其人本主义信仰的过程中,因为还未成熟而导致了人性丑恶肆意泛起。对人的信念,并非掩耳盗铃似的遮盖人性之丑陋。只有当我们确信每个人都是理性的、向善的,当我们由此信念进而树立起为每个人的存在、自我实现和发展提供保障的信念时,才会在手中握有坚实的藤条,去鞭笞和约束任何人无论是高官还是普通人侵害其他人自然权利的恶行,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制定符合理性的法律、创设维护人类尊严的权利,以抵抗任何扼杀和压制向善人性充分实现的恶行以及纵容这种恶行的制度。也只有如此,我们这个民族才可以获得走向宪政——一个以人类个体为最高价值的政治秩序——的精神底蕴、精神氛围和精神支撑。
在信仰重塑的过程中,让我们细细品味康德的一则著名喟叹吧:“有两样东西伴着永远新鲜且不断增长的好奇和敬畏注入我们心中……星光闪烁的苍穹和人心中的道德律。”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五篇:读《使人成为人》有感
读《使人成为人》有感
寒假中我抽空读了《使人成为人》一书,该书主要是讲述学校如何开展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该书从理论入手,阐述了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课程目标、内容及实施与评价;最后结合学校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设计了40多个相关课例,提供了一些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范例。
读完该书,我认识到了学校教育的缺失,懂得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知道了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我而言,比较感兴趣、感受最深刻的是该书对初中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的分析。对我有以下启发:
一、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自我意识、情绪、人际交往、意志品质正在不断发展之中,但还不完善,不成熟。学生对一些抽象的的概念有了一定理解,但还不精确。学生的形象和抽象记忆有了一定发展,但更多的是机械记忆。学生的注意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受外界影响较大,且容易转移目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开始优于形象思维能力,但还限于表面现象,受经验影响。学生开始掌握逻辑辩证思维,但水平不高。学生的想象力虽然迅速增强,但有一点虚构的特色。总的来说,初中生面临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他们既有成人感,又有幼稚性。他们既有一定的理智,但行动时常受情感控制。他们在交往时闭锁自我,又期待开放自我。他们对新鲜事物既好奇,又害怕结果。在情感上对父母有一定的反抗,在生活上却依赖父母。在对待异性方面,主动与被动并存。在他们的心里,高傲与自卑并存。随着
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自尊心与人格独立性也随之明显增强。他们不希望别人时时管教约束,否则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情和对抗情绪。尽管初中生的“成人感”日益增强,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对社会问题及个人问题认识较肤浅,这使得他们对自我评价、对他人评价常常又是不成熟的,顺利时沾沾自喜、狂妄自大;挫折时,妄自菲薄、自卑自弃。自我体验也是动荡而不稳定的。
二、不同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心理有一些细微差异。初一学生特点是,怀念往日的学校与班集体,面对新环境有一种陌生感和孤独感,很想尽快熟悉新环境和认识新朋友。大部分学生无法较快较好地适应中学的学习。部分同学感到在班中的地位(包括成绩和受重视程度)远远不如以前而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感。生理发育进入突飞猛进期,而心理发育却相对滞后。自控能力较差,有时做事不太考虑后果。初二学生的特点是,学生心理处于敏感、动态时期。丰富多采的中学生活,人际交往面的扩大,学习内容的增多加深,又使得许多学生面临着许多困惑和迷惘。一方面身体、心理逐步走向成熟,学生也常以大人自居;另一方面由于年龄、知识、阅历、独生环境的影响,他们看问题尚有很多局限,片面、偏激,容易冲动。男女生交往也会出现一些偏差。学生的“成人感”开始出现,渴望得到别人尊重。不大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父母的教育他们往往比较反感,认为多余。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会更进一步拉大,初一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到了初二可能继续落后,甚至出现自暴自弃的情况。学习上的落后又可能影响行为习惯,最后形成恶性循环。初三学生的特点是,年
龄告别童年,身心不断走向成熟,对初中生活已经适应,学生间的差距已基本定局,部分学生因此丧失信心,缺乏学习动力,个别的还会成为问题生。中考的来临使绝大部分学生面临其人生的巨大挑战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多数学生的学习动力被激发起来,部分学生在付出了努力却收不到学习成效后变得急躁、失望和傍惶。越临近中考学生的紧张焦虑心理就越加重,成绩较差的学生会考虑择业问题。
三、对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的思考。我们要在平时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应使学生能尽快适应中学学习生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引导学生认识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特点,使学生能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发育问题,学会正确处理异性交往和亲子交往问题。通过自我意识辅导使学生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形成自尊自爱自信的品质。进行情绪调控教育,增强学生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培养积极情感。进行智力训练,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耐受挫折能力,树立强烈的进取心,使学生能正确对待生活、学习中的各种考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升学观,掌握科学合理的应试技巧。
读完该书,合卷长思。我们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只是讲授书中知识,每个受过专业师范教育的人都会;但如果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不结合学生的实际去教书,就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从而使教学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