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他们是国家未来的公民
他们是国家未来的公民
——学习《教师法律素养研修58问》心得体会
面对一些调皮的孩子,你是怎么处理的?
关于这个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有千万种答案。这是我们教学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以至于对于某些老教师而言,没有学生的调皮他就感觉没有了自己的教学——他们习惯了孩子们的“胡闹”,能够很智慧的处理学生的“瞎折腾”,通过与孩子们的接触能够很直接的感受到、看到孩子们在慢慢成长,等等。如今的教学需要这样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需要他们为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更希望他们把自己的良好教育经验传承给新的教师,以至于能够更好的从事教学,适应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发展要求。可是如今的发展变化实在是“日新月异”。面对如此高速的发展,我们的孩子在变,教育中的孩子问题也层出不穷,各方面都呼吁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如此才能够更好的从事教学。
纵观前三个课题的内容不难发现,各种典型案例都在向我们展示,教师的法律素养要提高,不提高就会违法,甚至犯法;在解决各类问题时,依法解决——用法律的精神、法律的思想处理问题,反而能够化发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甚至能够得出更好的解决效果。
要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对于拥有专业文化、丰富社会文化、授课育人经验、有的甚至从事多年教育的老师,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法律,法律的实质内容是什么。只有了解法律的精髓,懂得法律进步意义才能够更好地的学好相关的专业法律知识;就教育而言,专业的主要的就是《教育法》——教育的母法,《义务教育法》——保障我国青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教师法》——保障教师进行教育的法律。其次是活学活用,这也就是本次培训希望达到的目标,也是培训教材选编的亮点之一——典型案例。这些案例的选择,为我们教师能够在日常教学中运用所学的法律提供很好的“模板”,尤其是教材“用法拓展”这个栏目的设置,充分考虑到广大一线教师教育的预设性、不可知性、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让我们教师能够在学习教材时模拟案例的发生,同时给我们自由的发展空间,从思想上端正认识,从方法上训练自己用法律的精神教学,用法律的方法解决问题。
法律是个双音节词,只要习惯于看中国古代题材电视剧的,或则喜欢文言文的都知道,这样的词是很少出现的,因为我国古文几乎都是单音节词,即使有也只是个别,而且与今天的意义差别较大。对于法律,北大版《法理学》一书中有“‘法’与‘律’复合,作为独立合成词‘法律’,在古代文献中偶尔出现过,但主要是近现代的用法。”“据《尔雅·释诂》记载,在秦汉时期,‘法’与‘律’二字已同义,都是常规、均布、划一的意思。”另外,对于“法”,我国古代第一部字书——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如今社会生活中的法律,有对古代的进步意义的继承,同时也发展了相关的内容。北大版《法理学》“广义的‘法律’指法律的整体。就我国现在的法律而论,它包括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这些是对法律的常识认识,同时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期对法律也有不同的认识。综合这些认识能够跟深刻的认识法律的本质意义,认识法律的精神与教育之间的联系,更有利于教师对专业法律的的理解,及其应用。
如今在中国的大地上,经济社会突飞猛进,社会变革向纵深处发展,这同时提出了人才的需求,既有眼下的人才需要,也有未来的人才渴望,其实质是对未来社会公民的素质要求。如何才能实现这一要求,素质教育是必然。这就要求广大教师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建立法制化国家的要求,用法律武装自己,身体力行,在日常教学中贯穿法律的精神,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未来的的国家公民为己任,从事日常的教学活动。对此,作为教师从根本上必须明确一点,也是《教师法律素养研修58问》于第八十五页倒数第五行明确提及的“法律先规定了学生的权利,后规定里学生的义务”,和第八十八页第五行“严格管理的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学生的人格”。只有如此、或者雷同如此才能够更好的认识眼前的学生是一个有待发展的、充满发展希望的、具有远大前途的未来的社会劳动者。而今天他在学校里的某些举动,教师某些教育行为或后结果可能就是他明天从事劳动的前提(无论是已有的技能,或是思想)。
第二篇:青年是国家的未来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生活中富有创造性的群体,进入企业,青年更是不可被忽视的一支力量。在企业中,如何有效地发挥青年员工的先锋作用是推进企业发展的关键。
一、青年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青年是企业的新生力量,其良好的状态与面貌新生力量使企业一直充满生机和活力;青年人无所畏惧、不断超越的精神,能为企业不断赢得发展的新机会;青年是企业发展重要的有形和无形资源,更是企业中促进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一支生力军;从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行为观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企业总体价值取向及发展趋势。可以这样说,青年的成长决定企业的成长,青年的发展决定企业的发展,青年的未来决定企业的未来,谁赢得青年,谁就赢得企业的未来;谁把握青年,谁就把握企业的命运!
当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主流。在建筑施工行业中,当企业的规模、生产、技术、资金、产品都处于同一个竞争平台时,企业之间的竞争正逐步走向人才竞争、文化竞争的平台。无论从横向看其他先进的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经验,还是纵向看其他先进行业管理经验,都可以看到,“人才强企”已上升到企业发展的一项战略决策。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正面临大量人才流失的尴尬境地,外来人才引不进,企业内部人才留不住,以致形成企业技术型管理人才缺位、高中级人才难与企业资质相匹配,导致人才链断缺、人才阶梯难以形成。因解决不了人的制约,企业管理跟不上,加之建筑市场过渡竞争带来的恶性竞争,企业生存环境恶劣,举步维艰,从而限制了人才的成长与发展,陷入相互牵制的恶性循环圈中。
二、青年人才在企业中发展面临的窘境
对于青年人来说,不压重担难成才,少压重担晚成才。一旦让青年感到没有发展的机会,才华得不到施展,他们就会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进而失去工作的热情,有句话说:当你热爱你的工作时,你是工作的主人,当你憎恨你的工作时,工作是你的主人。青年人极富进取心,胸怀成就一番事业的热情、信心与力量,很容易满足;但同时由于青年的多变性与不稳定性,他们也极易受挫折、受环境的影响,从而远离自己的人生目标。
当前,传统的国有建筑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呈现出弱化的趋势,进入建筑施工行业的,多是大中专毕业生。生存是人的第一需要,这部分毕业生从踏进公司起,就进入生产第一线施工现场,面临工资低、积蓄少、购房、结婚、生子、提升学历等各项实际困难,面对现实生活巨大的利益反差,极易产生落差感和困惑感;同时,建筑行业流动性强,工作环境差,有的项目工地甚至荒无人烟,信息闭塞,青年与企业、青年与领导、青年与青年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很多青年对企业管理流程不熟悉,对企业远景发展目标不了解,对企业的热点难点问题不关注,欠缺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尊重,心境会感到压抑,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甚至失去工作的兴趣,更谈不上对企业的热爱与忠诚,对企业的认同感、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如何有效发挥青年在企业中的作用
如何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企业应结合拓展经营渠道的实际,研究青年的知识背景、工作优势和个人兴趣爱好,研究企业发展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以青年需求为依据,体现以服务求凝聚,以服务谋发展的思路,为青年的成长铺路,做青年成长的阶梯,做青年思想进步的朋友,做青年建功立业的后盾,做青年合法权益的代表,培育青年的思想、行为、习惯,成就青年的性格和命运,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
1、加强文化建设,塑造青年特质。加强青年文化建设是新时期企业共青团工作的必然选择,我们应强势推进,大力实施青春建功行动,并将其纳入企业文化创建发展战略之中,放到企业改革发展工作大局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划格局中去考虑和推动。青年文化建设要注重营造氛围,实施理念灌输教育,强化青年企业文化理念,赋予每一种思想、理念以具体的内容,强化青年企业主人翁意识,优化青年职工的职业道德和价值取向,培养自强的企业精神
和团队精神,在推动企业发展的共同目标中,增强自觉地服务企业改革发展建设的意识;要以提高青年职工业务素质、技能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团队素质作为主要内容,引导青年从各自的岗位要求出发,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要整合资源,整体推进,采取多种形式,开辟多种渠道,吸引各部门和各方人士参与青年文化建设,建立和形成开放的工作机制,以此保证企业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2、完善组织载体,突出青年地位。
中建三局股份钢结构公司注重以青年突击队为组织载体,充分发挥青年作用,使有为青年脱颖而出,在团队中乃至企业中赢得重要地位。青年突击队是围绕企业的急、难、新、险、重任务开展活动的,突击条件差环境艰苦,属重体力或强脑力劳动。青年突击队作为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先进的劳动性组织,是青年人成长的熔炉,既要出经济效益又要出人才效益。自创建以来,青年突击队以激发工作热情、调动积极性,促进突击任务高质量的圆满完成为中心开展活动,从而达到增效增益、建功育人、推动企业发展的目的,在施工企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施工企业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先锋队,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3、实施全面培训,引导青年成才。
企业对于青年的培训,一是要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改变重视学历教育为重视能力培养、技术培训,开展以能力教育为基础的培训,引导青年岗位成长,把青年的学习热情与企业的发展实际结合起来,注重培养青年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二是要鼓励青年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提升学历,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获取比较完全和比较广博的知识,不仅要精通本岗位的的工作,还要了解其它岗位的工作,以利于交流和协调,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整体工作的发展;三是引导青年树立终身学习、全面学习的观念,注重青年战略眼光的培养,使青年胸怀更加宽广,视野更加开阔,自觉努力学习掌握一切代表未来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方向的新事物,了解知名企业的管理方式及本企业的优势和劣势,进而推动青年努力学习,改进工作方法,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
在做好以上几点的同时,还要注意克服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不要只停留在单一的传统活动上,搞活动招数要多、花样要多、有创意。二是开展竞赛活动,不能雷声大雨点小、叫的响、做的少,更要克服“一阵风”作风,使活动有声有色,有始有终,取得良好效果。三是要克服形势主义、注重实际意义。只要我们多动脑子,多想法子、多出点子、多培养,积极创造性的开展行之有效的活动,就一定能使青年朝气蓬勃地活跃在一线,在企业发展中发挥青年的先锋作用。(作者单位:中建三局股份钢结构公司)
第三篇:青年是国家的未来
团课必学内容有:《总书记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的回信》《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回信》《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的回信》《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与中国科技大学师生代表交流座谈时的讲话》等关于高校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论述。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亲切关怀青年发展、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多次出席青年活动,与青年座谈交流,给青年回信演讲,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日前召开的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总书记对青年提出殷切期望,要求广大青年充分展现自己的抱负和激情,胸怀理想、锤炼品格,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断书写奉献青春的时代篇章。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系统、内涵丰富,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出发,站在战略高度和时代前沿,把握世界大势和历史经验,对如何认识青年、青年如何成长成才、如何教育引领青年、如何发挥青年作用等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统一、世界眼光和中国视角的协调并重,是引领当代青年发展的行动指南和推动青年事业进步的根本遵循。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于在新形势下把握青年脉搏,引领青年发展,做好青年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正反两方面经验表明,执政的最大优势是赢得青年,执政的最大风险是失去青年,赢得青年就能赢得未来。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把青年看作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从来都把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从来都支持青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人生理想。在我们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怀抱远大理想、充满蓬勃朝气、勇于创新创造的先进青年,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成立95年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着眼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深刻阐述了当代青年在时代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13年5月4日,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深刻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2014年5月4日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总书记指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在2015年7月24日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中,总书记指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2016年4月26日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大青年是生力军和突击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这些论述,是总书记对中国青年历史责任的新定位新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代青年的充分信任和殷切期望。
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基本观点,丰富和创新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指明了青年成长成才的前进方向和科学路径。总书记在与青年交心谈心中多次指出:“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从2013年至今,总书记先后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给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回信、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给“南京青奥会志愿者”回信,勉励他们在基层实践中增长才干。选择给志愿者、大学生村官、西部支教毕业生等基层青年代表回信,体现了总书记在基层实践中培养青年的思路和理念。总书记特别重视和关注青年在实践中成长、在基层成才,为当代青年成长成才道路标注了时代坐标和基层导向,打上了艰苦奋斗底色。正如总书记所言:“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
让青年成长成才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目标。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总书记对青年提出“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的“五点希望”。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总书记对青年提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真经”。在2015年7月24日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中,总书记对青年提出“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的“十六字诀”。从“五点希望”到“八字真经”再到“十六字诀”,是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中有关当代青年成长成才论述的集中体现,既体现了党对青年的一贯要求,又深刻揭示了青年成长成才的内在规律,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坚定理想信念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核心灵魂,练就过硬本领是青年成长成才的牢固根基,勇于创新创造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时代要求,矢志艰苦奋斗是青年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锤炼高尚品格是青年成长成才的立身之本。“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是实现“五点希望”的重要途径。“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的“十六字诀”是对“五点希望”的进一步拓展和升华。
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奋斗。党的十八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
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实现中国梦与中国青年运动、当代青年发展的关系作了清晰、深刻的阐述,强调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既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也是当代青年实现全面发展的最好舞台。青年是我国社会发展中一支最为活跃、最有生气、最具创造性的力量,蕴含着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强劲能量。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青年是不可或缺的社会群体,也是大有可为的中坚力量。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青年树立共同理想,中国梦的实现就会拥有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青年坚持共同奋斗,中国梦的实现就会获得更加广泛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实现中国梦,不仅需要青年,也成就青年,让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壮丽青春,实现人生价值。
作为一个承前启后、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群体,青年总是鲜明地表现出正在发育成长中的自然人与社会性正在形成中的社会人的两种特点。一方面,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朝气蓬勃,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接受新知识快,最少陈旧观念,最具创造活力。另一方面,青年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社会生活经验缺乏,分辨能力弱,表现出可塑性和未来性的特点。因此,青年要想实现社会融入、自我发展,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指引,需要强大的动力支撑,也需要坚实的现实根基。中国梦是承接历史、深入思考现实和未来提出来的,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之中,所蕴含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理论逻辑,为当代青年选择和树立人生理想提供了社会基础、现实规定;所坚持的中国道路、所弘扬的中国精神、所凝聚的中国力量,为面向青年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有说服力的内容;所具有的共同理想的感召力和向心力,为青年选择和树立个体理想指明了方向和参照,有利于激发当代青年勇担责任的群体自觉和个体意识。
总书记对如何用中国梦教育引领青年提出了明确要求。他强调,要用中国梦打牢广大青少年的共同思想基础,教育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跟着党走中国道路。要用中国梦激发广大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感,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光荣传统,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找准自身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组织动员广大青少年支持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
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青年肩负着共同的责任担当,是推进全球治理的可持续力量
对人类社会而言,青年是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共有12亿青年人,其中87%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更是数十亿青年的基本权利和共同诉求。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科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准确判断当今世界发展趋势,高度重视青年在全球治理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多次发表了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世界的未来”的重要论述,强调青年在国家沟通交流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勉励全球青年认识到他们在全球治理中肩负的共同的责任担当,为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总书记多次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而“民相亲”要从青年做起。青年是播种友谊的使者,是友好关系的建设者,是深化合作的推动者。拓宽青年发展的国际舞台,发挥青年在国际交往中的桥梁纽带作用,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青年,把国际互信基础从青年抓起是总书记对青年工作的重要贡献。2013年3月23日,总书记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中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世界的未来,也是中俄友好事业的未来。期待着越来越多的中俄青年接过中俄友谊的接力棒,积极投身两国人民友好事业。2013年9月7日,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中指出,青年是民族的未来。青年是人民友谊的生力军。青年人情趣相近、意气相投,最谈得来,最容易结下纯真的友谊。2013年11月26日,总书记在致第二届中越青年大联欢活动的贺信中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越两国人民长期友好的未来和希望寄托在两国青年身上。把中越友好的接力棒接过来、传下去,是中越两国青年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希望两国青年争当中越传统友谊的传承者、友好合作的生力军。2014年4月1日,总书记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演讲时指出,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中国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欧洲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希望中欧双方的同学们用平等、尊重、爱心来看待这个世界,用欣赏、包容、互鉴的态度来看待世界上的不同文明,促进中国和欧洲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促进中国、欧洲同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理解,用青春的活力和青春的奋斗,让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变得更加美好。2014年7月4日,总书记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演讲时指出,青年是中韩两国的未来,也是亚洲的未来。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人最富有朝气和梦想,也最容易相互沟通和理解。只有精彩的青春才能留下人生精彩的回忆。希望两国青年互学互鉴、增进友谊,共当中韩友谊的忠实继承者,争做亚洲振兴的积极参与者。
当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青年肩负起重任。到2030年,预计全球青年人数量将增长7%。“未来属于年轻一代”,不仅仅是代际更替上的必然,意味着青年人迟早要掌握话语权,成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在另一层面上,也意味着青年人身上所富含的拼搏意识、挑战精神、创新活力等特质,必将更为深刻地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与走势。2015年10月26日,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九届青年论坛开幕式贺词中指出,建立一个公平、包容、可持续的地球,是包括全球青年在内的每个人都要重视和担当的责任。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是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担当,人类就有希望,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既有世界观,又有方法论,是内在统一的整体。对青年本体时代特征、历史地位和共同责任的论述,是青年成长成才方法论的基础,而所揭示的青年成长成才方法论,指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积极投身实践,是引领青年实现发展、发挥作用、不辱使命的前提和保证。
伟大时代召唤着青年,辉煌事业期待着青年。广大青年要系统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切实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把青春激情和活力集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正能量,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上,锐意进取、争创一流,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之际参加共青团主题团日和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同各族少年儿童共度节日;出席团十七大开幕式、与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并分别致信北京大学同学和华中农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青少年一代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对共青团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热情关心。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思想深刻、情真意切,在全国广大青年和团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
习近平同志关于青年和共青团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围绕“中国梦与当代青年历史使命”这一主题,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青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指明了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成长道路,进一步指明了共青团工作的前进方向、基本原则、工作重点,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是当代青年成长进步的行动指南,是推动共青团事业新发展、开创青年工作新局面的纲领性文献。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一系列重要论述,既要深刻领会思想内涵,又要努力把握实践要求;既要掌握思想体系,又要理解内在逻辑;既要感受深厚情怀,又要学习务实作风,不断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工作的坚定信心和历史责任感,努力汇聚广大青年实现中国梦的青春力量。
第四篇:他们是祖国未来希望的新一代
他们是祖国未来希望的新一代,活力四射充满朝气,同时又是备受争议的新一代,个性张扬充满叛逆。一个多月前,他们告别了菁菁校园,离开了关爱的家人,穿上迷人的橄榄绿,在饱含期盼与祝福的注视中,踏上了戍边的征程。转眼间,新春佳节即将到来,这将是他们在部队大家庭度过的第一个春节,也是他们远离家人、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共同度过的第一个佳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车水马龙,在这年味十足的日子里,他们在忙些什么?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两个月时间里,他们是否想念远方的亲人?是否已经适应部队紧张有序的集体生活?是否吃得惯食堂大锅饭菜?冰天雪地、寒风凛冽,他们穿得暖和吗?摸爬滚打、擒拿格斗,高强度的训练中,他们会有临阵退缩的想法吗?部队的生活与想象中存在着差距,他们会因此而失落吗?
“亲爱的家人、朋友,我们在这里充实而又快乐!”浙江边防总队新兵团的新战友们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关键词一:虚功实做
新兵为什么会这么快发生转变?
反映新训生活的小品《趣味班务会》、哑剧《输液室的故事》,展现时代脉搏的现代舞《舞武组合》,时装表演《创意时装秀》,饱含深情的吉他弹唱《父亲》、歌曲串烧《警营嗨歌》„„1月31日,浙江边防总队新兵团“梦想启航、接力发展”迎新春警民联欢会上,新训骨干和新兵们同台表演,一展风采。时而掌声雷动,时而捧腹大笑,丝毫没有新训生活的枯燥感和紧迫感。
一张张灿烂的笑容,一次次勇敢的亮相,这与笔者以往采访时新兵表现出的青涩、迷茫和紧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仅仅两个月时间,是什么让他们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这个总队教导大队大队长、新兵团团长李为群揭开了其中奥秘:“这离不开‘快乐带兵’的理念。我们在服务保障全面跟上的前提下,坚持虚功实做,努力让每名战士训得有劲头,留下一个难忘的新训记忆。”
新兵入伍以来,新兵团主动顺应新时期新兵教育管理形势,坚持“严”字穿针、“情”字引线,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努力帮助新兵平稳度过第一适应期。
“微活动”于细微之处见真情。新兵入伍第一天,新兵团立即组织开展了“搞好一次欢迎仪式、倒一杯热茶、递一条热毛巾、参观一次营区、吃好第一餐饭、铺好第一次床铺、洗好第一次热水澡、打好第一次平安电话、谈好第一次心、睡好第一次觉”的“十个一”活动,让初入警营的新兵切实感受到部队大家庭的温暖,留下军旅生涯美好的第一回忆。回忆起入营时的情形,一连一班新兵张磊还是感动万分:“来部队前,都听大家说新训班长很凶,来了以后才发现,他们特别亲和热情,一点架子都没有。”同时,新训团开通了“就诊绿色通道”,设立了“亲情话吧 ”、“指导员直播间 ”,每月还举办一次集体生日会,为同一个月出生的新兵集体过在警营的第一个生日。长寿面、祝福语,把“官兵同乐”、“警营是我家”、“战友是兄弟”体现得淋漓尽致,把欢乐和幸福注入到每一位新兵的心中。1月8日,这个总队总队长蒋建卫在任职的第三天就来到新兵团,看望全体新兵,并对新训骨干提出了“像老师一样传授知识,像兄弟一样体贴关怀,像朋友一样沟通交流”的新训指示和工作要求。
90后新兵比较“自我”,与社会接触少,不善于沟通交流,上网是他们的主要业余活动,如何让他们打开遮掩的心扉,从虚拟的世界融入到部队大家庭中,成为每一名新训干部、骨干首先要面临的问题。
“兵情日记”成为新训秘笈。新兵团在连、排、班三级新训干部、骨干中广泛开展记“兵情日记”活动,把“知喜忧哀乐思、察吃喝拉撒睡、解疑难困惑事”作为日记的主题,在全面真实记录每名新兵的基本情况、家庭状况、入伍前主要资料等综合信息的基础上,以新训一日生活为脉络,以谈心了解为依据,采用“起床看情绪、整理看次序、集合看速度、训练看态度、竞技看拼劲、劳动看干劲、读信看表情、谈心看神情、吃饭看饭量、睡眠看质量、查寝看人数、起夜看次数”的“十二看”观察法细致观察,详细记录新兵各方面的变化,记载他们的需求困难,分析问题原因,研究应对措施。通过天天记录和经常翻阅,动态掌握新兵现实思想和实际困难,真正达到了“察兵情、知兵意、解兵难”的目标。
“亲情QQ群”架起连心桥。最爱天下父母心,新兵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都是父母们关注的重点。为了让远在他乡的父母放心,全面了解新兵的个人情况,新兵团以连为单位建立新训“亲情QQ群”,指定专人负责,及时以微视频、照片等形式,将新兵们的训练、生活情况反馈出去,受到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从刚开始的“孩子吃得饱吗?睡得着吗?”到现在“孩子在部队表现优秀吗?身体变得壮实了吗?”等话题,从最初的“组团探亲、寄生活费”的要求变成一句句感谢祝福的话语,“亲情QQ群”拉近了部队和战士家庭的距离。同时,家长们也通过在线交流、留言、邮件等形式,将一些新兵自己没有表现出来的信息传递给新训骨干,起到了良好的互动管理效果。“纸微博”敞开战士心扉。“今天你摇了吗?微博了吗?”面对网络时代,新兵团从“微博”中寻找新兵管理教育的灵感。他们在开设“团长、政委信箱”、“连部直通车”的基础上,积极借鉴网络“微博”的互动功能,在新兵中开展了“纸微博”活动。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或需要说的话,包括自己的梦想、追求,都可以在“纸微博”上用自己不曾公开的网名或无记名方式留言。其他同志可以对留言内容进行跟帖,发表自己的评论、想法或感受。留言者还可再对跟帖进行回复,进一步扩大了交流面,搭建一个表达自己意愿的平台。民主参与管理,方便相互沟通交流,受到广大新兵的热烈欢迎。
“网格化”谈心化解心结。新兵入伍后,这个总队及时组织进行档案审查、心理测查,第一时间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明确思想工作重点。同时,积极吸收思想稳定、带头作用好的新同志加入思想骨干网络,扩大思想工作的覆盖面。通过看脸色、听话音、察睡相、观走姿等细节,快速排查出疑似身体、心理和思想三大类异常新兵。以社会管理创新模式为借鉴,研究推出了“网格化”谈心化解法:以先期排查出的疑似异常人员作为网格的中心点深入谈心,在谈心过程中了解该同志周围主要接触的人员,并将该类人员确定为网格中心外围的延伸点,使之成为下一谈心教育工作的对象,从而编织好中心外围的网格,及时避免了某一“中心点”思想波动对周围“延伸点”的不良影响。这样一来,不仅通过周围“延伸点”对“中心点”人员进行了思想引导帮扶、传递了正能量,而且有效化解了新兵的思想疙瘩。关键词三:因材施教
他们离合格边防战士还有多远?
“我们为身边有罗家岙边防派出所、海警33012艇这样的先进典型感到无比自豪!”“我们要做一个像董顺发班长一样的边防忠诚卫士!” 1月下旬,在浙江边防总队文艺小分队“情系新战友”新年慰问演出活动中,被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执法为民模范边防派出所”的罗家岙边防派出所、“公安边防部队第一届带兵模范”董顺发等先进典型事迹,以小品、相声等形式搬上舞台,新兵们直观地了解了部队先进典型感人肺腑的故事,深受启迪,备受激励。
新兵初入警营,对部队只有模糊的认识,心思没有静下来,目标也不清晰,虽然他们有一股使不完的劲,但不知道该往哪里使。另外因为家庭和社会阅历等因素,新兵入伍动机多元,还有少数同志打着个人的“小算盘”。如果只盯着眼前的既定奖励,冲着实惠干,就容易因急功近利而迷失方向。针对这些问题,这个新兵团通过典型激励、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方式,摸清新兵底数,杜绝“一锅炒”的工作方法,一边手把手帮带“授人以鱼”,一边点对点指导“授人以渔”,不断激发训练积极性。
除了进行传统英雄模范典型教育外,这个新兵团还建立了以“记忆培训”和“从警心语”为主题的“青春励志笑脸墙”,将优秀新训骨干公示上墙。一个个迷人的笑脸,一句句温馨的从警感悟,有效缓解了部队管理训练的严肃气氛,为新兵减轻了压力、放松了心情。同时,新兵们还可以像在医院里挂“专家门诊”号一样在“笑脸墙”上找到自己需要预约的教练员,在课后得到“一对一”热情答疑和帮教,及时解决了训练中碰到的各种疑难问题。
“1+1+3+X”模式满足不同需求。针对90后新兵求知、求新、求趣的特点,这个新兵团利用警地教育资源共享的优势,边探索边实践,通过“一个专题一堂基础理论课、一堂拓展讲座课、三堂学习辅导课,跟进团、连X种配套实践活动”的“组合拳”方式,扎实开展教育,为新兵们送上了丰盛的“精神大餐”。在教育组织实施过程中,基础理论课由团政治理论教员担负,团长、政委分别讲授一堂拓展讲座课,同时邀请驻地十八大代表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宣讲双拥传统,邀请“公安边防部队第一届带兵模范”董顺发、“全国提高边检服务水平先进个人”郑丽等多位部队典型来队传经送宝,并在大课后开通“直通车”,由各连组织对大课中涉及的法律、法规、关键词和知识要点进行具体解读,配套开展学习体会交流、知识竞赛、军歌教唱等活动,进一步拓展了新兵们的知识面。
在一次新训骨干座谈会上,部分骨干认为90后新兵思想活跃、个性张扬不易管理,提出要多安排训练和集体活动,让新兵集中精力备训参训,这样才不会“无事生非”。也有部分骨干认为现在的新兵知识广、兴趣多,采取“填鸭式”管理会适得其反,不利于战士健康成长。双方各执一理,讨论非常激烈。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讨论,新兵团政委梁如良为大家总结出这样的结论:“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有个性并不是洪水猛兽,作为一名带兵人,要有‘天底下没有捂不热的石头’的执着精神,坚持依法带兵、以情带兵、因人施教,每名新兵都将是一块闪亮的金子。”
常搭才艺舞台助力成才。各新兵连根据官兵意愿,成立了书画、写作、文艺、棋牌、篮球等各类兴趣小组,并利用课余时间“量体裁衣”,为新兵提供施展才华、体现价值的舞台,让他们成为教育训练中的“小教员”、文化活动中的“领头雁”;“一周才艺秀”让有表演天赋的新兵亮出才艺、展示技巧,从而增添自信,调动训练热情;“红色影视赏析会”通过组织观看《士兵突击》、《人间正道是沧桑》、《冲出亚马逊》等励志影视作品,谈当兵感受,进一步激发新兵的训练激情和动力;每月一次的黑板报比赛和每月一期的《新训窗口》快报征稿,让书画和写作爱好者尽情挥笔、崭露头角;“迎新春联欢会”则给有编导、主持、才艺特长的新兵创造了大显身手的机会,文艺节目的创作和排练热火朝天地展开;“大学生新兵讲坛”则为高学历新兵锻炼口才、倾诉情感搭建了平台。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我曾经感到迷茫和彷徨,现在我慢慢地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并不是只有金钱、名车、豪宅,还有信仰、民族和国家。”不少新兵生活在富裕家庭,不愁吃穿和工作,参军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来部队历练一下,或者是来部队锻炼两年赚点“政治资本”,但经过两个月的新训生活,他们的军事本领逐步提高,身体素质不断增强,军人意识渐渐形成,思想也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他们,离合格边防战士的目标越来越近„„
关键词二:内外兼修
“温室花朵”怎样经受新训考验?
“谁英雄、谁好汉,练兵场上比比看;谁先锋、谁模范,标兵榜上亮亮相。”标兵榜上“群星”闪耀;“尖刀一连”、“狼牙二连”、“铁血三连”、“兵锋四连”,连队称号威武响亮;整齐的队列方阵、帅气的擒拿格斗、精准的实弹射击„„这里是属于英雄的战场。
“今年新兵来自2个直辖市和15个省份的46个市级地区,其中46%的新兵是独生子女,42%的新兵第一次离开家庭和父母,15%的新兵没有独立生活经验,没有洗过衣服、做过饭„„”一份新兵情况统计报告,让所有新训骨干感到吃惊诧异。这些来自温室的花朵,如何经受得起三个月新训生活的考验?如何能担当起维护沿边沿海地区安全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任?大家心里都犯起了嘀咕。
万事开头难。新兵团从基础工作做起,从基本动作抓起,全面提高组训能力和保障能力,逐步提升新训工作的质量,努力帮助每一名新兵实现完美的蜕变。
为有效提升新训质量,这个总队从源头抓起严起,结合部队实际,形成了教导大队保障和“各单位兵由各单位指定骨干承训”的工作机制,在教导大队、海警第一支队、海警第二支队、台州边防支队成立了4个新兵连。按照“新兵未到骨干先行”的原则,提前两个月就组织全体新训骨干进行集中培训,进一步统一动作、强化要领,并实施统一考评机制,考核合格的骨干才能上岗。据统计,85%的新训骨干有带兵经历,其中有3年以上带兵经验的骨干占25%,还有2名总队“十佳带兵模范”,从源头上确保了新训的质量。健全完备的机制,是确保新训工作高质量完成的保障。新兵团专门成立了军事教学组和理论教学组,建立完善《新训手册》、《带兵干部量化考核规定》、《新兵管理教育训练工作预告》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军事理论教学科目进行科学规划,明确授课教员,适时组织开展试讲试教,由教员边演示、边讲解、边纠正,新训工作领导小组现场打分评价,既激发了教员的工作主动性,又提升了教学水平,确保教得专业、学得到位。同时,先后投入20余万元,为各新兵连配发了计算机、照相机、打印机、对讲机等办公设备,修缮了室内外电话吧、晒衣场、开水房等生活设施,规范了经费预算、物资采购、伙食管理、营房设施、被装供应、车勤保障和卫勤保障等流程,开设了新训工作专题网页,全方位地提供良好的新训环境。
在新兵团,不得不提《新训生活指南》。俗话说,旅游有旅游攻略,产品有使用说明,新训生活当然也可以有指南。这个新兵团结合多年开展新训工作的实践经验,参阅各种资料,组织编印了100多册以“帮你度过适应期”为主题的《新训生活指南》,发到各班,供新兵们在操课之余自学。《新训生活指南》采用一问一答、条目列举等形式,介绍了新兵入伍后需了解掌握的内务设置、着装规定、一日生活制度等规章制度,以及心理健康、个人卫生和常见伤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成为帮助新兵平稳度过适应期,尽快实现由一名地方青年向合格边防战士转变的工具书。
打铁还需自身硬。“凡是要求新兵做到的,新训骨干一定要带头做到;凡是要求遵守的规章制度,新训骨干一定要带头遵守。”这个新兵团对全体新训骨干提出了“两个凡是”的要求。为了防止部分新训骨干“领导者”、“管理者”角色过度膨胀,全体新训骨干始终坚持与新兵同吃、同住、同训、同学习、同劳动,注重自身军事业务能力水平的提高,严格带头遵守部队管理规章制度,通过自身人格、军事魅力深深感染着每名新兵。同时,每名新训骨干还主动签订了《新训廉政责任书》,形成了良好的新训风气。
走进新兵团,荣誉激励的氛围会让你眼前一亮。一大块代表荣誉的“标兵榜”,被设置在宿舍楼的最醒目位置,每天看一看自己有没有上榜,成为每名新兵的一种习惯与激励。各连、排相互之间积极开展“联动教育、联办活动、联开会议,互相观摩、互相评议、互查不足”的“三联三互”活动。各连以各排之间相互评比结果为依据,产生内务、训练、纪律、进步四类标兵,并通过内务卫生集中检查,军事训练会操等方式,评比出“内务样板房”、“卫生示范班”、“军事优胜集体”等先进典型,颁发流动红旗,在全团全面叫响“向典型看齐、向模范学习”的口号,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相关链接
2013,浙江边防总队入伍新兵分别来自福建、江苏、江西、浙江、北京等省(市)的57个市(县区)。新兵平均年龄18.6周岁;高中以上文化占90.1%;党员(含预备党员)占1.2%,团员占60.9%;独生子女占46%;农业户口占65.6%。
入伍新兵绝大对数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具有思想活跃、民主开放、个性张扬等鲜明的90后特征。他们入伍动机明确,成才欲望强烈,对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机会特别关注,希望借助部队这个平台实现自我发展的目标;他们对部队认同感高,参训热情高,能较快适应新训生活,并表示想在部队建功立业;他们民主意识强烈,兴趣爱好广泛,多数具有驾驶、维修、厨师、电脑、文艺、体育等一技之长。
第五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提升公民素质
用行动装扮我们的家园
十堰历经数十载的风雨历程,从泥泞和坎坷中走来,群山在绵亘中诉说着它的伟岸,江河在奔腾中书写着它的恢宏,岁月就在悄然中见证着它的历史。在改革开放的号角下,十堰人民正沐浴着精神文明的春风,正经历着改革的巨变,十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还是荒芜贫瘠的土地,如今工业园区正勃然兴起;昔日还是泥泞满布的碎石路,现在已是平坦的柏油大道;昔日还是鱼塘菜地的河畔,今天一座现代化的文体广场已经崛起。清晨,鸟语花香,到处是晨练的人群;傍晚,万家灯火美不胜收,一派祥和安宁。
十堰的今天见证了改革开放的成效,为了十堰的明天更美好,市政府提出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标,以此来提升公民素质、提升城市形象和改善人居环境、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城市功能,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这是惠及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应该说,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我们看到,在城市空间不断拓展的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随着一系列重点市政工程项目的相继实施,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完善了城市功能,城市管理机制日臻完善,市容环境、公共秩序、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管理工作明显加强。同时,市民素质不断提高,市民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希望通过“创卫”改善市容环境卫生条件的要求也十分强烈,为我们实现创建目标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我们在硬件设施、日常管理、群众参与度等方面还有不少差距。从城市自身发展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城市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国家卫生城市的考核验收看,调研、暗访、评估和现场考核,一环扣一环,标准更高,要求更严,检查更细。
我们的实际情况还有一些差距,更增强了我们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及时查缺补漏,使创建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中学生也有维护城市卫生的义务和责任,城市是我家,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靠大家!其实,我们能做到的很多,可以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比如说,如果你每天都弯腰去拣地上的一张纸,那么你走过的路就会多一份清洁;如果你每天少用一个塑料袋,就会少一点白色污染;如果你在白天随手把家里的电灯熄灭,就会少浪费一点能源;如果你拒绝使用一次性的筷子,一次性纸杯,就会对绿色的森林多一点爱护。
从现在起,让我们来做一名创建卫生城市的参与者,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从我做起,树立新风。让我们把“创卫”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倡导文明,革除陋习,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倒垃圾,用实际行动为“创卫”增光添彩。让我们以优秀团员、模范市民的标准要求自己,遵守公德,保持市容环境整洁,爱护公共设施,不乱停乱放,不乱贴乱画,自觉提高环境卫生意识和公共交通意识。
从现在起,让我们来做一名创建卫生城市的传播者,积极宣传活动,让这次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每个市民都来遵守社会公德,保护城市环境,爱护公共设施,提高环境卫生意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从现在起,让我们来做一名创建卫生城市的监督者,积极参与社会监督,倡导正气,营造氛围。让我们弘扬时代新风,参与社会监督,主动劝阻和制止损害公共卫生的行为,积极举报脏、乱、差情况,从身边小事做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身边的人,努力营造人人参与“创卫”的良好氛围。
卫生是人类健康的基本需求,文明是人类进步的精神之花。创建一个整洁卫生的城市环境,营造一种文明祥和的社会风气,构建一座绿色环保的和谐城市,是每一个十堰人的共同心声。让我们携起手来,团结一心,齐抓共创,用我们的热情和真诚,用我们的辛勤和汗水,把家园装扮得更加亮丽,为实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三(11)班
施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