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文学语言中感受美(罗合英)
在文学语言中感受美
巫溪县大同中心小学校 罗合英
内容摘要:文学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语言艺术。它是音乐美,结构美、画面美得完美结合。在阅读过程中,优秀文学作品给人以情绪的激动和感觉的快适,给人以精神的满足和愉悦,提高读者的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塑造完美的人格,更给读者一个心灵和谐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音乐美 结构美 画面美
马克思曾指出,艺术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这种方式的独特性就在于它以形象为手段,对社会生活进行整体的审美把握.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对象.艺术作为一种物态化了的审美意识,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艺术形象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才能创造出来,必须依附于一定的形式.同时,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艺术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艺术比现实更集中、更强烈、更具有普遍意义,是一般与个别的统一。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具有审美价值。文学以语言作为物质媒介,构成一种表象和想象的艺术形象,来再现社会生活传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文学用语言来塑造形象,表情达意。文学即语言的艺术。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①韦勒克也说:“语言是文学的材料,就像石头和铜墙铁壁是雕刻的材料,颜色是绘画的材料或是声音是音乐的材料一样。”从这一个层面上,语言是文学的形式。语言的最外层是语音,文学语言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节奏感和旋律感,产生音乐美感。文学语言作为艺术,必须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文学语言由字、词、句、段到篇,文章的样式和内部结构一起,往往和和谐统一,构成了可惜读者直接感知的感性形式,引起记者欣赏其形式美。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用来传达感情和交流思想,文学语言是作者创作理想的形象化,其具有表现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广泛的可能性,文学语言的形象十分生动,逼真、传神。同时,塑造形象时,还管住了作家的情感。并打上了性特征的洛印,具有深邃的思想性。审美主体通过形式领悟到内容,感受到生动、感人的形象和深邃的情思美。
文学语言以其音、形、义三位一体。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欣赏文学作品时,给人以情绪的激动和感觉的快适,给人以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同时,还使主体向着美生成,提高人的感受力,影响人的思想。
一、音乐美
文学语言的最外层是语音,这里显露出文学语言的一个重要审美特征------音乐美。文学语言具有音乐性,其音乐性指的 是它的音响、韵律以及节奏的和谐,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和感受力。
美国文艺理论家韦勒克•夭伦认为,对文学来说:“声音表面„„构成了作品审美效果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朱光潜描绘自己在读文学欣赏中感受时说:“我读音调坚偕、节奏流畅的文章,周身的筋骨仿佛同样有节奏的运动:紧张或是舒缓都产生出极愉快的感觉。” ④日本现代作家川端康成回忆说,他少年时代读《源氏物语》和《枕草子》时,“仅仅是念念读句的声调。”“读读文章的韵律,这样的朗读使少年的我沉浸于淡淡的多愁感之中。”“意思是读不懂的”。“我是在唱一支不大懂意思的歌曲„„不过现在看来它对我的文章产生的影响极大。少年时代唱的歌的韵律,直到今天,每当我提笔写作时,便心中摇荡。” ⑤这就是语音引起的感应。
文学与音乐有着密切关联。诗歌的节奏性、韵律性与音乐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譬如臧克家写的《有的人》。第一诗节﹝第一自然段﹞每一行两拍,四行共八拍,重音在各句末。每二诗节至第四诗节单行各一拍,双行基本各三拍,共25个节拍,重音多在各句句末。最后三个诗节,每节的前两行各八拍,后两行共六拍左右,重音在各句句末。全诗节奏(用斜线表示)和重音(用着重号表示)如下: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付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大多数人/更好的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当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的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举得很高,/很高。....以上各诗节分行均等,节拍匀称,轻重有致与回环、往复、对比、排比、重叠等手段一起,把全诗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体系。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刚劲中见婉转,节奏十分鲜明。同时,全诗可分为三个乐段,第一诗节为第一乐段,每二至四节为第二乐段,末三节为一段。第一段节奏划一,朗读要求深沉缓慢,第二段各节先仰后他杨,第三段各节前一句语调快有力,后一句要求读得深情缓慢,而最末一行要求力度饱满,音调高坑。朗读全诗时语速由缓到快,语调由深沉到高亢。读来撼人心魄,并满足其感官要求。此外,这首诗的音乐美还表现在押韵上,第一诗节用韵低沉,第二诗节开始,韵脚多用开口乎,音响键邹洪亮,又与反复、排比套用,情感并发,有一唱三叹之妙,至诗篇末句复用高平调叠音结束全诗。又如戴望舒的《雨巷》,则便是一曲回旋,悠扬,略显忧伤歌。它以舒畅柔顺,变化流畅的节奏,应和着低回婉转的诗绪,构成错综仰扬的音乐美。另外,它吸取了我国古典词中进究的双声叠韵的特点。如“丁香”,“仿徨芬芳”,“一样”,等词语,建立在轻快的语调上,也增加了雨巷的韵味悠长,自然悦耳的乐感。
汉语言文学作品,尤其是古典文学作品,大部分与音乐有关。便于歌咏,便于流传,它特别讲究诗歌的音乐性,唐诗中的格律,要求押韵,对仗,要求平相间。宋词句式的长短参差,韵律的和谐,是诗歌语言的完美体现。文学语言的音乐性,在诗歌中表现得最为集中。在其他体裁的文学式样中,文学语言也具有音乐性美感。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暝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在流畅的行文中形成了意义的对仗,声韵有规律起伏变化与重复,从而产生了不同于诗歌的另一种自然的音乐性,使作者的感受与情趣为有韵味的语言形式露出水。
如李清照的声声慢,词中采用了大量的叠词和一系列巧妙的乐音组合。文学语言和音乐语言的水乳交融,形成了一种回肠荡气,出咽难宣的词境。
在小说中也表现语言的音乐性。如巴金的《家》的结尾:“这水”这可祝福的水啊,它把他从住了十八年的家带到未知的城市和未知的人群中间去。”如行云流水,天然混成,包含了着强烈的感情。
总之,好的文学作品,读起来总是流畅、顺口,使人觉得和谐动听,产生愉悦感。
二、结构美
诗不是一个建筑,可以是一个亭子或高台。四面来风,八方招摇,自由进入小说,则犹如有体块,有容积,也有线条。我想文学作品正如建筑一样具有建筑结构美。俄国18世纪美学家席勒把艺术的美分为两种,即“选择或素材的美”和“表现或形式的美。”他指出“形式或美表现的美仅是艺术所有的。” ⑥
和其他事物一样,文学语言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形式为表现内容服务,但凡是没有美的形式表达的内容,就不能成其为美的内容。形式也具有美,形式一旦形式,就有其独特的审美因素。
作家在创造过程中,运用语言塑造形象,传达艺术情思时,对语言进行选择、组合、提炼后形式的由字、词、句、段到篇,其结构的安排、体裁的选用、表现手法的使用都经过作家的精心组织,对语言材料的高度、驾驭,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它既要求外貌风貌和特定内容的适宜 和谐,又要求其内部结构成各个部分之间平衡统一。其具有整体性和持续性,这样的形式就可以产生几分愉悦和快感。
文学作品的结构必须完整统一,像刘勰所说的那样,“首位周密,表现一体。”才能给人以美。作家运用语言为文时,不仅善于剪裁,还善于“缝纫”,“勿令一人无着落,勿令一折不照应”。⑦如《水浒传》在记写人物事件时,各部分自成体系,但又前后联系紧密,整个情节在安排上环环相扣,有张有弛,有冷有热,疏密相间,引起读者兴趣,紧紧被故事吸引住了,对于予情性文学则注重“意境”创造。“借景于情”、“情景交融‘就成为主要表现方式。在结构上,主要做到虚实结合即将有形的景同无形的心理情感结合起来,通过情感将景物串联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构成色彩、声音和动态画面,给人以联想、回味,产生巨大的审美效应。如马致远的《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将十一个意象无不关联的联合在一起,使普遍的字、句染上了悲凉的情调。此曲被原为“秋思之祖”。
又如《西游记》是神美,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使曲文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那是曲文的最高品位。神美往往只能会不能言传古往今来的词家甚少得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伟大的文学家都是“语言的巨匠”。其使用的文学语言是规范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具有主观性和私有性,实际上也就成了“一次性”使用的语言。美具有新音形。优美的文学语言总是不断的、地换规,字词的选择和置换,句段的拼接和组合的灵活性、生动性使得文学语言具有新奇和独特性,使之达到审美创造的境界。如杜铺诗中的“香稻啄余鹦鹉料,碧梧栖凤凰枝”。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又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宋诗的”红线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马雅克夫写下了”穿裤子的云“。这些都被称为运用语言的典范。”语或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⑨”谁都能懂,谁又都感到惊奇,拍案叫绝“。⑩这里的关键在于,平常的语言以不平常的方式组合往往获得异常新奇的效果。
文章的体裁作为文学的外形式,往往与内容密切相关,或诗歌、或散文、或小说、或戏剧。我国古典诗词历来读者所喜爱,就与其外形式,美的直感作用分不开的。其形象高度凝炼,在结构上的跳跃大,所遵循的是情感与想象与想象的逻辑,常常省略语言中的过渡、转折和联系交待,甚至打破语法规则,以满足情感和想象的的需要。由于诗的感情强烈,依次难以挥发净尽,往往采用重章、反复、叠韵的表现手法。
语言的选用和组合,形成的结构、体裁、以及塑造形象的表现手法等等,构建一个有机体之时,它们就成了作品的形式。这些形式,一方面发挥着为内容服务的功能,同时,也成为相对独立的成分存在着。《大卫•科波菲尔》的语言平实、谐趣、洋溢着童雅的天真和娓娓晤谈的亲切温厚的气氛。《穷人的专利权》,则适应着老工人约翰讲述的特定需要,通篇语言显得质朴、浅显,遭词造句,语气腔调充分口语化。这两篇作品语言的某些共同特征,即体现了狄更新的语言,更显示着成功的语言形式的巨大艺术表现力,这就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
席勒说过:“只有通过美的形式才能获得真正的审美自由”。⑪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首先感受到的是来自形式的感性魅力,具有美的感性形式的文学,使得读者展卷急读,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读完后仍然手不释卷,浮想联翩,充满遐想„„
三、画面美
前面说过,文学具有音乐美,结构美。此外,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其特质在于形象性----其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的的深广性和画面的广阔性。其形象要求具有生动、形象,是一般与个别的统一。同时,其形象蕴含着作家深厚的艺术情思,文学形象以形示人,以情喊人,深深地影响着读者的思想。
美具有形象性。美的形象,是一个因为表征和肯定了人的本质而显得生气灌注的感性世界,一个“以去性传神,形神兼备”的世界。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它是一切东西的媒介,可以与世界上的一切发生广阔的联系,一切人物、事件、事物,一切色彩、声音,一切知觉、感觉,一切情绪、心态„„无一不可以用语言表示出来。“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⑫文学语言的形象可以天生人间、地府仙境,现实历史都可以得到生动的体现。文学语言还可以绘声绘影、普彩设色。
高尔基说:“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塑造形象、典性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物和思维过程”。⑬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就是形象性。文学的形象来源于生活的形象,但又不是生活的翻版,是对现实生活的积累,经过概括,具有代表性。是经过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的形象。即人们常说的“如历其境、方面,”车琌炩,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杜铺《兵车行》﹞使人仿佛看到了兵车隆隆、战马嘶鸣的出征场面。”大炫遭遭如急雨,小炫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新奇的比喻和语言的韵律把琵琶女的琴声写得可视可触。在表现色彩方面,”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则表现了一条飞动的彩虹的颜色,绚丽而又多姿,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把现实生活的平凡事、物描绘的有神有色。
文学形象必须是生动感人,情状生动的,才可能是审美的。才能在读者头脑中唤起审美意象。《祝福》里惨死之前的祥林嫂的形象就很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的。只有那眼睛间或一转,还可以表示出她是一个活物。„„她分明已经纯料是一个乞丐了。
在这里,鲁迅抓住祥林嫂的面部精神情和眼睛来写,短短几句勾勒出了祥林嫂生活的艰辛,对生活已经完全绝望了,让读者如见其人。其笔墨之经济、勾勒之形象,让人为之叹服!
“诗中有画”。有时文学形象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像“星垂平野阔,月圆大江流”。“澄江静如练,余霞散成绮”。“解药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些壮丽的自然景色直接呈现在读者眼前。为之痴心,为之着迷,甚而归隐山林,与清风、日月为伴。
文学语言的形象还在于传神,能化无形为有形。运用“比兴”手法,把各愁绪描摹得万般韵致可视可触,同是写愁的:
“忧端如上来,硕洞不可攒“ “夕阳楼上山重叠,未低闲愁一半多” “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文学形象时社会生活形象的概括。写“一个人”,即可以在这一个人身上找到影子,又可以在其他人身上找到痕迹,但又不全属于某一个人。文学形象是典型的,是特殊的个别,但又表现一般。语言作为“符号系统”,其塑造的形象具有间接性,必须通过思维、想象、联想等中介,文学语言的形象有时具有主体的色彩,文学语言的有些东西属于“心领神会”的。⑭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无奈,“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失望。“七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美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执着等等,都给读者以想象的空白,无法用色彩线条表示出来。读者可以进行再创造。
文学语言的形象是一般与个别的统一,具有形象的概括性和丰富的表现力。可使读者“窥一般而见全貌”。读书而晓天下“。用刘禹锡的话说就是”平言明白意,坐驰可以役万景“
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中形象思维也含着深刻的理性认识,艺术创作中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因素。“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他在自然界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的果实”。⒂
语言是人人伞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工具。用语言塑造文学形象,和其他艺术相比,文学形象的思想性和情感性就更为强烈。文学形象是充满着作家情感和思想力度的形象。这些形象充满着作家的同情或反感,赞美或鞭挞,充满着艺术情思。能动人之情,曾人感。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在《艺术论》中强调了文学的这种美感作用,他说:“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语词所表达的形象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⑯
文学形象充满艺术情思,成为了审美客体。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同人物命运一道在人生道路上跋涉,体味着生活的甘苦,共同认识理性人生。产生“感情共鸣”、“理性共鸣”。作家的情思作用于读者,相应的引起或优美、或丑恶,或崇高、或卑劣,或悲痛、或可笑的感觉。
如读杜铺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秋风怒号、秋雨林莉、屋漏床湿、辗转难眠的情景,诗人苦楚焦虑,忧思渴盼的心情,都通过读者调动生活经验和情绪记忆,在想象中去感受,去体味。对诗人那“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超越个人苦难的博大胸襟,也有了强烈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并由衷地产生了敬仰之情。
再如李白的《静夜思》,其之所以流传千古,会就人口,就在于诗人以朴实的语言,巧妙的构思,写出了清寒的月光中默默思乡的情怀。这种情景,触动了无数读者思乡的情怀。因而杜诗的“月是故乡明”就不能难理解了。
有些作品概括了一些人生共同的带规律性的东西,它以艺术方式式展现出来,引起不同读者的欣赏和思考。以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为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运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广泛传俑的哲理诗,借观庐山的感受,深刻而生动的掸示了人生哲学上的一个道理:人们往往凭着自己特定的“观点”观察世界特别是当自己置身其中时,很难客观地看待自己好、周围发生的一切。这一人生哲理,历来都深深地打动着各式各样的读者。
屈原作品中那竭智尽忠、付清白以死直虽九死尤未悔的爱国精神,文天祥的铮铮铁骨、鲁迅作品中“狂人”形象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号„„五步一起真善美的统一,强烈地感染着读者。
总结语
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创造的艺术作品。作家头脑中的审美意象是借助于语言而定形,清晰化并最终通过语言的物理形式﹝字音与字形﹞完成传达的。文学语言塑造的形象具有情思美。文学语言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文学语言是美的。在阅读欣赏过程中,可以使主体引起相应的情感,使人逸兴飞扬,兴味无穷。同时,欣赏主体可以发展感受力,提高审美趣味,培养道德。即文学可“兴感愉悦”,又可以“涵人之神思”。伟大的作家正是通过对语言的高度驾驭,使得文学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感人至深,化人也速,完成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①、高尔基《文学论文选》,第294页 ②、韦勒克等《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页 ③、韦勒克•夭伦《文学理论》第221页
④、朱光潜《朱光潜美学论文集》⑵第303页 ⑤、见《诺贝尔文学获奖作家谈创作》第366页 ⑥、《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77页 ⑦、转自《文学原理》,电子科技大学1993年8月出版,第87页 ⑧、范温《潜溪诗眼》
⑨、老舍《小花朵集》第177页 ⑩、老舍《小花朵集》第177页 ⑾、席勒《美育书简》第144页
第二篇:在朗读中感受语文美
在朗读中感受语文美
金东区孝顺镇中心小学
张莹悦
语文是美丽的,教材中的语文则是文质兼美的典范。她汇聚了古今中外语言文字的精华,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也符合语文能力形成的规律;她肩负着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提升母语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并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的重任。然而这些蕴涵种种审美因素的文字,并不都能为学生所理解识别,就像煤一样,需要教师悉心引导,促使学生去用心挖掘和体会,只有当煤和学生的心火相遇时,灿烂的艺术光泽才会发出夺目的光彩。
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课本中的语文美?朗读无疑是一种最有效的途径。这里的朗读,不是一个简单的见字读声的过程,而是指导学生沿着课文言语的阶梯去攀登课文作者的精神境界的高峰的过程。攀登的过程就是作品的思想感情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感情的过程,同时也是作品的言语积淀为学生语感能力的过程。显然,这样的朗读过程是一个“美读”的过程,即“把自己的感情读进去,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充分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悟的过程。如何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朗读进行审美感受?下面我们从三方面进行阐释:
一、感受音韵美
中国古来即为一个诗的国度。自先秦以后,代代都有诗歌杰作,其中唐代杰作最多,名家也最多,而构成唐诗的重要部分就是格律诗。最能代表唐诗的是绝句与律诗,可以说,没有五律就没有王维,没有七律就没有杜甫,没有绝句也不会有李白。
格律诗自唐朝逐渐定型之后,历经宋、元、明、清,至今传承不衰,受人青睐,这是因为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平仄交错、起伏有变,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传统的语文教育非常重视朗读,朗读几乎是感受诗歌音韵,走进诗歌意境的唯一途径。《红楼梦》中香菱学诗,学了半天,找不到门径。那林黛玉就教导她了:“先读一百首王维的五言律诗,再读一两百首杜甫的七言律诗,再读一两百首李白的七言绝句”,“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瑒、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不用一年功夫,成了”,“不愁不是诗翁了”。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古典诗歌,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感受其间的音韵
美,从而由音及情,由情及意,由意及人,充分感受语文的美丽,从中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首先我们可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平仄。在格律诗中,平仄的交错出现体现了诗词的音韵美。如五绝: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其格律为:(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观其格律,平仄交错结合。吟之诗文,音韵抑扬顿挫,高低跌宕起伏,产生了一种音韵回环美。如此,产生音韵的旋律线:根据旋律线产生了音韵的旋律美,而这种旋律美非朗读不足以体现,不足以感受。
除诗歌外,其他的体裁的优秀作品同样也有优美的音节、音律潜在其中,我们同样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细细品味。以《烈日暴雨下的祥子》为例,这篇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历来为人们称道,其语言朗朗有声,如深山潺潺流水,似长空阵阵行云,抑扬顿挫有序,轻重缓急合节。文中长句平稳舒缓如千里月下之碧野,短句急促有力似西楚霸王舞刀枪。长短句交错,则缓中有急、急中有缓,真是倾海为墨难详其妙!请看:“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又如:“又一阵风,比以前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我们读到这些句子,情不自禁手之足之舞之蹈之,仿佛不是在读小说,而是在欣赏贝多芬的交响乐!这样,我们便在朗读中获得愉悦,在愉悦中吮吸知识的甘露,体会语言文字的美丽。
二、感受形象美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没有形象性,就没有叙述和描写,也就没有什么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感可谈了。高尔基说:“作家的作品要能够相当强烈的打动读者的心胸,只有作家所描写的一切——情景、形象、状貌、性格等等,能浮现在读者眼前,使读者也能够各式各样地去‘想象’它们,而以读者自己的经验、印象及知识积蓄去补充和增补„„”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可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内心视象,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文字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或者知道时间的发展、空间的移动、事物的运动等等,这就是形象感受。感受形象的过
程是记忆联想和再造想象的过程,也是深入挖掘、引发情感、产生审美体验的过程。下面就以《国殇》为例说说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形象。
⑴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体验
“战争”一词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来说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虽然如此,他们从电视影像、语言文字或者他人的讲述中,自己的思考想象中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认识和积累,借助这些我们可以帮助他们丰富自己的内心视象:
教师:透过这些描写战争的文字,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学生:战鼓声、兵器的撞击声、战马的嘶叫声、将士们的冲杀声、射箭的嗖嗖声、你死我活的拼杀声、受伤时的惨叫声„„
教师:你们嗅到了什么味道?
学生:尘土味、血腥味、烧焦味、浓烟味„„
教师:看到了什么颜色?
学生:敌军黑鸦鸦的、兵器白刃刃的、满面尘灰色、受伤的鲜血色„„
教师:这样的战斗场面给你们什么感受?
学生:悲壮、惨烈。
教师:生活中或者书本中、影视里有没有看过类似的场景?
学生1:有。甲午海战中“致远号”带着浓烟烈火向日军舰艇冲击而不幸被敌人鱼雷击中沉没的情景。
学生2:我想起了抗日战争中的狼牙山五壮士。
学生3:还有《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松骨峰战斗时,志愿军战士与侵略者同归于尽的场面。
教师:中华民族这种不怕牺牲、英勇献身的爱国精神真是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啊!好,让我们怀着对所有爱国烈士的崇敬把课文齐读一遍。
通过这样的引导,激活学生的联想想象,丰富了对战争的认识,战争成了具体的、立体的富有情感的形象,惊心动魄、惨烈无比,这时候,学生清楚的看到了内心形象,对这一形象产生无比的崇敬之情,朗读时语言自然会生动活泼,丰富有趣。
⑵注意呈现丰富的景别变化
《国殇》描述了一场战斗的全过程,用语凝练,总共才十句话,但其中景别 的变化却十分丰富。这里有近景的描绘“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有远景的展示“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有中景的刻画“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挚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有全景的统揽:“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生动地展现出战士由威武出征到英勇杀敌再到壮烈牺牲的全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去感受不同景别的丰富内涵以及运动变化,把握住诗人情感转换的脉络,对战士的英勇精神和爱国情操自然会有形象的感受、深刻的认识。
学生原本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面对文字,教师不妨将学生的一切感官调动起来,让他们的眼睛去看,让他们的耳朵去听,让他们的鼻子去嗅,把他们的生活储备调动起来,让他们的联想想象活跃起来,让他们用心灵去感受、去丰富作者用情塑造的形象,当他们看到了、听到了、嗅到了、感受到了,学生与作者之间生命的交流碰撞也便自然产生了,文字也便生动鲜活起来了,这时,让学生去朗读课文,想无动于衷也很难了。
三、感受逻辑美
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内容的理论文字能否成为学生感受的对象呢?回答是肯定的。下面我们看看王尚文在《语感论》中的一段话:
人们一般总是怀着求知识、求真理的愿望去读这类文章的,而优秀的议论文字能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满足感甚至是惊奇感,特别是如果解答了读者长期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其惊喜之情决不亚于文学作品的效应。此外,优秀的议论文字都并不只是简单地向读者告知某一道理,而表现为一个探索、论证的过程,通过破与立、开与合、正与反、擒与纵、进与退、藏与露、虚与实、疏与密、扬与抑之间的对立统一,形成一个立体的动态平衡结构,如同建筑艺术那样千姿百态,新奇迭出,但都显得匀称、均衡,体现了适用和美观的统一。这种探索、论证的过程自然而然形成一种特殊的“旋律”、特殊的“形象”,时时叩击着读者的心弦,牵动着读者的感情。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这就是一种“逻辑美”
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文章的逻辑美?
感受文章的逻辑美,必须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作品的逻辑关系,主要指全篇各层次、各段落、各语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犹如文气,顺畅地贯穿全篇;犹如经络,紧密地布满全身。朗读这类文章时,不论是时间顺序、空间
顺序,还是情节、矛盾、问题的连绵起伏,都应在头脑中形成强烈的感受,而不应仅仅是清楚明白。
由此可见,优秀的议论文字的语言,往往富有气势情韵,这同样能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发强烈的审美体验。
以上分析可见,朗读,是让学生感受音韵、品味形象、领会逻辑的充满情致的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美读引领学生登上一座座文本作者思想境界的高峰,“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里,学生必然得到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受到一次彻底的审美熏陶,从而产生更为强烈的美感追求,于是能力得以提高,情操得以陶冶,人格得以提升。
第三篇:在地理教学中感受美
在地理教学中感受美
摘要:地理是一门与人类生活联系最密切的科学,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人文美。学习地理也就是学习与我们生活联系最密切的知识,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认识美、感受美、享受美、并创造美、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并萌发保护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关键词:地理教学;自然美;人文美;生活美
地理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变化规律及人地关系的学科。地理学科虽然比一般学科更重于理性,以说理为主,但一味追求理性的东西,会把课堂变成死气沉沉、枯燥乏味的一潭死水,要让地理教学过程变成一弘活水,必须注入美的情感,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在接受理性观念的同时,能感受美,享受美,获得丰富的美感,使地理教学成为一种生动活泼的、引人入胜的活动。下面我就几方面谈谈地理教学过程中怎样感受生活美。
一、努力发掘地理教材中的自然美
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自然美能陶冶学生的性情,并在潜移默化中启迪和教育学生,激发学生振兴祖国的热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地理教材中千姿百态的自然美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一为“雄伟”:即壮美,阳刚之美。如劈地摩天,气冠群仑的东岳泰山;“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的瞿塘峡等;二为“秀丽”:清新、柔和、阴柔之美。如苍秀涵幽的江西庐山;秀美多姿的桂林山水等;三为“奇美”:大自然中有许多奇特的景象,曲折离奇,变幻莫测,令人感到怪异。如山东的“蓬莱仙境”,四川峨嵋的“金顶宝光”等等,不胜枚举。
这部分内容主要集中在高二地理选修一册,第三单元文化景观和第四单元旅游活动,这是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体验美的好机会。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我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精心选择一些高清晰的风景图片,制作课件,带领学生游览祖国大好河山,让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并萌发保护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二、努力创设地理教学过程的行程美
地理教学过程决不应归结为讲、抄、背、考枯燥死板的模式,而应是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美的行程。为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感到上地理课,就像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山道上,令人感到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1、创设友爱、融洽的学习环境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要使学生乐学关键在于教师乐教。对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感情在于:对教育事业的爱,对所教专业的爱,对学生诚挚的爱。以这种美的情感来潜移默化地感化学生,使学生乐于受教,乐于学习。我时常告诉我的学生,地理是一门最简单的科学,因为它所讲述的都是与我们生活密切联系的知识。
比如;我们对自己生活的地球非常好奇,第一单元就讲述宇宙中的地球,使大家对自己生活的地球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接着第二单元回到地球上了解一下引起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大气,在就是陆地和海洋。以后我们的地理更关注我们自己,如我们关注吃、穿、住、用、行等,吃的我们学习了农业,穿的学习了工业,住的学习城市和村落,行的学习交通运输等。始终让学生感到地理是一门简单、适用的科学,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学习地理。
2、创设愉快、优美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上要努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惊奇、刺激、疑惑、悬念,产生“ 逼人期待”的教学魅力,从而打动学生的感情,诱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上高中第一堂地理课时,我利用一节课带领学生观看《人类与宇宙》这部影片,展示了宇宙太?系中的太阳、九大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各个成员,那浩瀚空荡的宇宙、千姿百态的星球,在诡谲变幻的音乐背景衬托下,使学生感到神奇、刺激、有趣,同时也获得了强烈的美感。接着,我设计了一系列悬念,引发学生思考。
三、充分准备好每一堂课,追求知识内容美
地理本身是一门非常有趣的科学,所以每一节课我都会告诉学生一个他们感兴趣的、最新的和地理有联系的东西,比如上第一单元时我就介绍宇宙最新探索发现,中国以及国外探索太空的进展,他们感兴趣的火箭、航天飞机、卫星、航天站等等;第二单元时呢我就介绍天气预报,一些城市发生的沙尘天气,那时正好一则消息报道中国一座城市夏季白天突降暴雨,白天一下变成了黑夜,街道上亮起了路灯,这些都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要想每节课都有亮点,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就对地理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面,获取更多的,最新发生的和地理有关的事情。敏锐的洞察力洞悉发生的事情是不是和地理有关,所以我的课余时间绝大部分花在上网查阅新闻资料上。只有这样,才能紧紧抓住学生学习的心。
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造美
地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活动中,除了要扩大和加深地理学习的内容,还要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训练,同时又可以在活动中进行形象生动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具有感受美、鉴 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天文兴趣小组的活动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些美的活动形式:①组织观看《飞碟之迷》、《地球奥秘》、《月球探索》等等录像资料,使学生对宇宙的浩渺、宏大产生一种强烈的兴趣和美感。②组织学生翻拍天文照片,并形成“天文奇观”、“九大行星”、等几个天文知识系列,让学生在选择、整理、翻拍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天文知识,并且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另外,开展气象小组活动、设立地理橱窗、制作“神州风采”的地理资料卡、组织用黑板报的形式探索地理新知。这些多彩、自主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使学生直接、间接地去领略自然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发掘,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充分发挥想象力,细细品味其中固有的美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中认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能感受美,享受美并最终创造美,我想这就是地理教学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美学基础知识》曹利华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美学四讲》李泽厚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3]《美学基本原理》刘叔成等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4]《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5]《中学地理教育中的美育》西南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编著(黄京鸿主编)等。
第四篇:在古诗教学中感受美
在古诗教学中感受美
单 位:栾川县陶湾镇初级中学
姓 名:常 莹
2010.3.25.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有美,古诗教学中也有美。需要我们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用一颗心灵去感受。古诗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在古诗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美,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的一个切入点,尤其是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古诗词,都是历代名篇,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体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古诗的教学,对于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基本上是一个路子教学:老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来试图改变这一局面:如创设情境教学古诗,利用音乐欣赏古诗,进行美的古诗教学研究,利用网络进行古诗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等,但总觉得这些教学模式内容丰富,且只留于形式,这样的模式教学,也只能是强硬地灌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不到培养,更何况中国的古诗诗情画意充满了美感,这种模式教学却又让学生失去了那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古诗的教学就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在这里,我总结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创设情境,获得体验 语文古诗教学训练重点在朗读指导上,而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应引导学生感受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古诗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 “ 境 ”,要求教师范读,学生领读,教师学生讲读,指名朗读和熟读成诵,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受到美的教育。例如:在教《江南逢李龟年》一诗时,首先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然后前两句可以通过老师讲故事、讲背景,让学生进入角色来创设情景;后两句通过体会杜甫和李龟年二人的感情获得自己的感情体验,从而深入诗中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根据诗情,描绘画意
在古诗教学中,激发学生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景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诗句的描写,充分发挥想象,用笔在纸上画出诗的内容。古诗把诗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熔铸在短短的几十字中,以少胜多,以小见大,给古诗教学鉴赏者留下充分的再创造的余地。所以,老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通过“以诗作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诗中的美。例如:在教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时,先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诗的意境,老师再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这首诗“诗中有画,景中寓情”的写法。然后根据诗中描绘的景物和自己的理解,在纸上作画,以此来感受诗情画意和古诗文化的美,从而培养他们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三、表演古诗,探究诗意
古诗意境深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想象的空间。形成了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又深了一层,在教学中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结合自己的理解,对照诗句说说或演演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例如:在教《过故人庄》一诗时,通过学生朗读,体会诗中的意境,再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农家的劳动生活和回归自然的生活情趣。然后让学生交流讨论,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表演诗的内容,体会其中人物的劳动生活和恬淡的情趣,从而感受诗的艺术美。四、体悟情理,品味语言
在古诗教学中,进一步启示和激发学生深入地体验和审美感受,领悟诗句中蕴涵的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事理。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悟法用法,引导学生放宽思维,说自己想说的,不要盲从于书本。例如:李商隐《夜雨寄北》一诗中,通过让学生朗读体会诗中的意境:明明是写今日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的离情,足见这离情是何等深沉。在语言上,有景入情,实景虚景相结合,再现了诗人的绵绵愁思。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理解、体会,品味诗句的意蕴,感受其中的妙处。
五、运用网络,体会美感
随着多媒体走进课堂,在古诗词教学中,也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感受古诗中的美,获得艺术享受,让学生明白“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道理,从而培养他们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如:在教李清照《如梦令》一词时,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女词人,并欣赏一些有关她的图片。再欣赏画家描绘词中意境的一些作品,来加深对这首词的理解。通过诗情画意的艺术享受,让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六、学唱歌曲,感觉艺术
很多古诗词,现在已经被谱写成优美动听的歌曲进行传唱。可以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对于已经被谱写成歌曲的内容,让学生学唱,以此来体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等现在已被谱写成优美动听的歌曲。在学习这些诗词时,可以通过学唱歌曲的方式,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动听的音乐中感受诗词的意蕴美,从而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
七、改写古诗,体验创新
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美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可以把古诗编成一个故事,进行续写,或者写成一篇散文,或者写一篇读后感,或者根据诗的写法和形式,再创造一首。例如:杜甫的《石壕吏》,在学习本诗后,可以根据故事情节把它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或一幕短剧;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在学习后,让学生根据内容画一幅画,或者根据这首元曲的形式,再创造一首《天净沙。春思》或《天净沙。冬思》,以此来感受古诗词的意蕴美和形式美。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古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是一次自主体验的过程。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自己的引导给学生一双慧眼,让他们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享受美;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从而以热爱古诗词为切入点,培养他们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第五篇:在学习中感受数学美
在学习中感受数学美
著名哲学家罗素曾说:“数学,如果正确看待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无上的美。”的确,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充分领略到数学美的魅力,它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奇异的美的世界。数学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学美具有简洁性
数学理论的迷人之处就在于能用最简洁的方式揭示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规律,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美在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 例如:公式S=Vt揭示了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内在规律,简洁、清晰,使人一目了然,又能领悟它所揭示的深刻内涵,C=2πRS=πR2把几何图形和数量之间的深刻联系,用公式来表示,体现了数学美的简洁性。
二、数学美具有趣味性
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益智游戏—七巧板,运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拼出的图案生动有趣,在许多国家广为流传,还有幻方游戏、推二十四点游戏等等,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
三、数学美具有和谐性
自古希腊以来,黄金分割备受人们关注,它被视为最美丽和谐的几何比例。雅典的帕德嫰神庙因为采用了黄金分割的原理设计而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建筑之一;在拍照时常把主要景物摄在接近于画面的黄金分割处,会显得更加协调悦目;主持人站在舞台的黄金分割处,视觉和音响效果最好。黄金分割及其有关应用已经成为数学中和谐美的典范。
四、数学美具有感官性
感官性的美是指事物的美直接作用到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一种美好的感觉,是具体的,能够被人的感官直接把握的。例如中学数学几何中的垂线给人以稳定感和均衡感;直线给人以平静安宁感;斜线具有明显的运动感和不稳定感;曲线则因改变了直线的呆板、单调而又变化均匀被人们喜爱,反映给人的是柔和、轻盈、流畅、优雅的感觉;三角形给人的稳定感和四边形给人的不稳定感。
五、数学美具有对称性
数学的对称美分为两种,一种是体现在数(式)的结构上的对称性美,例如加法的交换律a+b=b+a 乘法的交换律ab=baa与b的位置具有对称关系,但又是可以变化,整个式子简洁明快,一目了然。另一种是图形的对称性美,图形的对称是指组成图形的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整体之间的一种统一和谐关系。例如,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这些图形匀称美观,在日常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许多建筑师和美术工作者采用这个原理,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六、数学美具有创造性
数学虽然只有简单的几个数字(0—9),但是通过一些数学符号的作用,则创造了能够表达世界几乎所有的数量关系,例如由于小数点和分数线的作用,使数的范围由自然数扩展到有理数,引入“√”后,数的范围又由有理数扩展到无理数。数的不断创新,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解决了实践活动中存在的许多数量问题,推动了边缘学科的发展,这种创造性是非常伟大而又现实的。千姿百态的几何图形,如许多国家的国旗,公司的标志,布料的花纹是由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通过平移、旋转、拼凑、延伸等方法得到的。
法国数学家庞加莱说过“能够作出数学发现的,是具有感觉数学中的秩序、和谐、对称、整齐和神秘美等能力的人,而且只限于这种人。”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不懈的努力,不仅能感受到数学美,还要成为发现数学美、认识数学美、研究数学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