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管理方案
为持续加强全县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切实保护好地下水资源,维护好地下水生态环境,根据《X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定与保护方案》精神,结合我县地下水超采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维系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控制性因素。特别是在应对干旱、水污染等突发事件时,地下水作为地表水的补充,具有水量稳定、水质良好、取用方便的特点,在保证区域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和维系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X县地处渭北旱腰带地区,干旱缺水明显,是典型的灌溉依赖性农业县。目前,全县范围内规模以上机井有X眼。其中,灌溉井X眼,工业井X眼,乡村生活井X眼。
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大面积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引起地面沉降,塌陷使地下水水质恶化,水井枯竭。打井深度不断加大,目前县域内普通地层井深已达X余米,造成多处机井出水量下降,含沙量增加,机井维修费用增大。同时影响植被生长、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
《X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定与保护方案》划定我县X镇、X镇部分地区为一般超采区,超采区面积X.X平方公里,年均超采量X.X万立方米,超采区边界范围:XX。
该区域内规模以上机井有X眼。其中,灌溉井X眼,工业井X眼,乡村生活井X眼。X年普查资料调查结果显示,超采区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造成X眼井垮塌,X眼报废。X年X—X月,超采区地下水位总体平均下降X.X米;X年X—X月,超采区监测井西茹地下水位下降X.X米,张屯地下水位下降X.X米,西扫地下水位下降X.X米(数据来源于地下水简报)。
地下水位下降使环境地质灾害频发,地下水污染加剧,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粮食和生态安全问题随之加剧;人饮井报废群众吃水困难,危及区域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综上所述,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将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好循环,实施地下水综合治理刻不容缓。
二、基本要求
(一)指导思想
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以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治理目标为基础,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通过控采限量、高效节水、调整产业结构、增引地表水等措施,全面实施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有效恢复超采区水位,切实落实水位和水量双目标控制,维持良好地下水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X.坚持科学规划、高效利用。以农业用水为重点,全面推行节约用水,充分挖掘农业灌溉的节水潜力,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强化可持续发展思路,保证超采区治理目标的实现。
X.坚持统筹兼顾、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水资源优化配置。在用水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管理、定额管理。
X.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多措并举,加强管理与保护。以地下水取水工程集中区域为重点,综合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治理效果。加强治理成效管理,建立健全监管机制,防止恢复后的地下水超采区域再次超采。
X.坚持政府主导、制度保障、综合治理,全社会共同参与。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实行地方政府属地负责制,按照行政分区确定治理目标,明确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制度,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
X.责任单位在落实主体责任期间,发现违法乱纪行为,报请执法主体单位协助其查处违法乱纪案件,做到该地区水域环境、用水秩序良好。
(三)实施范围
本方案超采区治理实施范围为《X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定与保护方案》划定的我县X镇和X镇部分地区。
(四)治理目标
X—X年通过逐年调整产业结构和封闭地下水取水井及水源代替等措施,至X年实现压减水量X万立方米目标,超采区水位下降逐渐减缓,超采区面积不再扩大;
到X年超采区地下水位有所回升,超采区面积逐步缩小,超采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到X年消除地下水超采现象,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全面恢复超采区地下水位,改善超采区地下水生态环境。
三、治理措施
根据我县地下水超采区分布、超采水量、开发利用工程、农业节水、作物种植结构等基本情况,通过逐年调整产业结构、封闭地下水取水井和水源代替等措施,不断减少超采区地下水开采量;通过总量控制、经济调节、计量监控、监督检查等非工程措施,不断强化超采区管理,保障超采区治理效果。
(一)工程措施
X.置换地表水源。在X泉水能满足人畜饮水的地区,通过改造引用泾北供水水源、张家山泉水水源,压减地下水生活用水取用量;加大对当地灌区渠系配套建设投入,实施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引用地表水源置换地下水源,压减地下水用量。
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监管单位:县水利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扶贫开发局
配合单位:县发改局、财政局
X.调整产业结构。缩减蔬菜等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压减农业灌溉地下水取用水量,X年调减高耗水种植面积X.X万亩;X年调减高耗水种植面积X.X万亩。
责任单位:X镇、X镇
监管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县发改局、财政局、水利局、扶贫开发局
X.非常规水利用。各镇污水处理单位,处理达标后的再生水应用于当地农业、工业、环境、绿化等。在超采区范围内新建涝池X座,用于雨水的收集再利用。
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监管单位:县生态环境局、住建局、工信局
配合单位:县水利局
X.封存地下水取水井。对灌区内已经报废取水井开展清理登记,封井回填,注销取水许可证,拆除供电设施。
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监管单位:县水利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县供电公司
(二)非工程措施
X.规范打井市场秩序,制定出台《X县规范打井市场管理办法》。整顿规范打井市场,严肃查处各类违法打井行为。凿井施工单位施工前应当向凿井工程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经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审批的方可凿井取水。对未取得取水许可审批文件的取水项目:(X)凿井施工企业不得进场作业;(X)县财政局不予拨付项目资金;(X)县审计局不予进行项目审计;(X)县供电公司不予供电,包含临时用电。对违法施工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监管单位:县水利局
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审计局、住建局、市场监管局、工信局、行政审批服务局、供电公司
X.严控新增地下水取水项目审批。县级各部门凡涉及以下情况的地下水取水项目一律不予审批:不符合生态保护规定、新垦新开荒地等新增地下水取水的项目;在X一般超采区的新增地下水取水项目;在各级自然保护区的新增地下水取水项目;地下水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X镇、X镇一般超采区周边X公里范围内的新增地下水取水项目控制审批。
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监管单位:县发改局、水利局、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服务局
配合单位:县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工信局
X.加大对引用地表水灌溉的支持,实行用水精准补贴。由于当地的种植模式限制地下水引用量大,为了降低地下水的开采量,让农民自觉自愿调整种植结构,在X镇超采区建立引用地表水灌溉补偿机制,实行地表水灌溉补贴,由县财政每年列支X万元,鼓励农户引用地表水,加大地表水引用量,有效的补充地下水。
责任单位:监管单位:县水利局
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审计局
X.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总量。地下水开采在现状基础上,坚持只减不增的原则,有计划压减水量。对农业取用地下水,严格落实各项治理措施,在井渠双灌区鼓励要优先使用地表水,严格控制地下水用量。各镇(灌区)要逐步建立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体系,颁发水权证、落实地下水水量与水位双控管理指标,按照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和X—X年压采计划,核定各用水户年度用水计划。
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监管单位:县水利局
配合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
X.加大地下水供水水价管理、加大水资源税征收力度。严格按照《X省水资源税征收管理办法(试行)》(X年第X号)等规定,足额征收地下水水资源税,对不缴纳水资源税的单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X省水资源税征收管理办法(试行)》等进行严肃处理。加快推进地下水水井供水价格管理,实行区域水价监管,发挥价格杠杆作用。
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监管单位:县水利局、发改局
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市场监管局、审计局、税务局、行政审批服务局
X.推进工业企业节水。取用地下水的工业用水户,要积极开展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加强企业用水管理,组织水平衡测试,达到节水定额标准,增加再生水二次利用,减少地下水开采量。
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监管单位:县工信局、水利局
配合单位:县发改局、财政局、生态环境局、审计局
X.加快自备水源井、废弃井的关闭进程。要强化措施,即时开展工作,加快自备水源井和废弃井的关闭进程,做到应关尽关,对于主动关闭的予以奖励,每年县财政列支X万元奖励经费。
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监管单位:县水利局、住建局
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工信局、生态环境局
X.加大计量设施建设力度。积极采用多种投融资模式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地下水计量设施建设。新建、改扩建工程要同步设计建设计量设施,地下水机电井必须安装供水计量装置,配套完善“一井一表一卡一台账”管理。
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监管单位:县水利局、财政局、工信局、审计局
配合单位:县发改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扶贫开发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要加强地下水管理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培训,提高监管和执法能力。为保证治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前期工作中须加强科技支撑,加大科技投入,对影响压采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同时搞好试点示范,逐步积累经验,为建立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二)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涉及多个部门,县水利局牵头,县发改局、财政局、审计局、住建局、税务局、自然资源局、工信局、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行政审批服务局、扶贫开发局、供电公司和各镇人民政府参与,按照职责分工,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完成压采目标。
(三)重视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向全社会广泛宣传节约用水、保护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宣传依法用水管水的责任和义务,宣传超量开采地下水导致的严重后果,鼓励公众参与,充分理解和配合政府关井压采,提高关闭自备井、减少地下水开采的自觉性。
(四)采取多种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加大现有渠道投资力度,优先安排与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有关的项目投资。制定积极的财政改策,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用于地下水超采区压采工程建设资金补助。实行“以奖代补”等激励性财政政策,对完成压采计划的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弥补地下水压采给群众带来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