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问题专项整治方案实施后评估报告
现将XX市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问题专项整治方案实施后工作开展情况评估如下:
一、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摸清问题底数,深挖彻查线索。
建立线索发现、核查、移交、反馈机制,重点针对中央督导组反馈招标投标领域涉黑涉恶问题清单,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对项目交易文件条款设置、评标专家抽取、开评标现场监管、质疑投诉处理、标后履约等招标投标环节的线索进行收集与分析,集中排查涉黑涉恶线索,精准发现滋生涉黑涉恶的土壤。截止2019年8月31日,市本级排查上报问题线索X条,各辖县(市)排查上报问题线索XX条。(二)加大跟踪力度,线索逐条清零
全市合计排查上报问题线索X条。其中:
1.行政处理的X条,被处罚企业(单位)X家。
2.被信用处理的X条,被处理企业(单位)X家。
3.移交公安机关线索X条。
4.无线索移交纪检检察机关。
5.查无事实撤销X条。
(三)强化行业治乱,提升打击质效
1.制度清理工作。今年以来,共对XX件实施3年以上的招标投标管理规范性文件进行规范性清理,保留0件,废止XX件,修改XX件。
2.强化信用监管。今年以来,对失信的企业进行联合惩戒企业X家,被信用处理的企业XX家。
3.加强在线监管。进一步完善“省市共建、市县一体”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电子招投标系统平台,工程建设、政府采购项目的受理、报名、保证金缴退、开评标、合同备案等环节全部进行网上操作;逐步拓展土地、产权交易类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依托电子交易平台,开发建成XX市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先后实施开展了20余个异地远程评标项目。探索实施智能监管,运用平台大数据进行预警分析,联合纪检部门开展远程开评标现场监管等。
4.严格专家管理。今年以来,专家被扣分人数共计XX人次,被暂停抽取资格X人次,清退专家X人。
5.深化信息公开。今年以来,共计公开监管信息条数XXX条,履约信息条数XXX条,信用信息条数XXX条。
(四)注重标本兼治,力求常态长效
1.今年以来,我市新制定出台强化招投标管理的规范性文件2件。
2.今年以来,印发了《XX市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关于印发开展市政房建项目表后履约行为专项检查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处理及违法违规行为联合惩戒的通知》。
3.运用大数据开展预警分析情况。对电子交易系统内进行交易项目的海量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分析和加工,初步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大数据分析研判,达到对市场主体异常行为进行预判和预警,提升了监管效能。实施电子化交易后,交易项目网上在线全程留痕、可溯可查,逐步推动实现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从传统现场监管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变。
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运用大数据开展预警分析技术手段有限,锁定问题较难。
目前,我市仅依托“省市共建、市县一体”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电子招投标系统进行预警分析和研判。主要是在同一个项目中,不同单位投标文件机器码一致、不同单位投标报名信息中联系方式一致等信息简单的研判分析,还不能和公安等部门系统形成联动,运用大数据开展预警分析手段单一,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力度有限。(二)恶意举报屡禁不止,影响交易效率。
假借“热心市民”名义对正常招标活动进行投诉举报,对已经处理的投诉案件,仍以相同理由向纪委、信访等部门进行恶意的重复投诉举报,而招标投标综合监管部门对转办案件必须再次办理,不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招标投标工作效率。(三)联合惩戒力度不够,合力需要加强。
由于与公安机关、行业监管部门联防联控机制建设不完善,对违法行为的调查、处罚的相关信息共享不够及时,在联合办案上协同性还不够,没有形成有效的联合惩戒机制。(四)诚信体系建设滞后,影响打击深度。
诚信体系建设不完善,各行各业信用信息不能及时共享应用,不能有效实现“一地失信、处处受制”的震慑效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打击效果。意见建议:
一是建议省发改委牵头省直行业主管部门加快建立全省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诚信体系,统一信用信息的应用标准。
二是建议省发改委牵头,依托“省市共建、市县一体”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系统,扩充大数据预警分析研判功能。三是希望省发改委向国家发改委呼吁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标准统一的诚信体系,从根本上铲除招投标乱象滋生土壤。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线索摸排再深入。
主要从3个方面发力:从正在实施的交易项目中排查线索,主要是紧盯中小型项目和投标人超过100人以上的项目,查找恶意竞标、串通投标、虚假投标、挂靠投标、出让资质等违法违规线索。从投诉举报、质疑异议案件中排查线索,重点对近几年的投诉举报、质疑异议案件进行“回头看”,追溯涉黑涉恶线索,特别是深入关注同一项目、同一主体、同一事由多次向信访、纪检部门进行恶意投诉举报现象,以及一些“职业投诉举报人”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多次进行的投诉举报活动。从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或施工现场出现纠纷以及相关责任人受到行政处罚案件中排查线索,特别是从标后出现纠纷的案件中深挖背后隐情。(二)打击力度再加大。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持续保持对串通投标、弄虚作假、挂靠投标、出让资质、恶意竞标、恶意投诉等违法行为高压打击态势。(三)协调联动再加强。
邀请市扫黑办相关专家到招投标市场开展专项指导。强化对移交的问题线索进行跟踪,加强与纪检监察、公安、财政、住建、水利、交通等部门协调配合、信息共享,共同研究解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形成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及时提请公安机关侦办案件。变“被动等”为“主动办”,特别是在调查恶意投诉举报、围标串标等问题时,对发现有涉嫌违法犯罪行为的,及时报案处理,将掌握的线索移交经侦支队调查核实。对一时难以准确锁定的问题线索,邀请公安机关提前介入侦查。三是加大与信访纪检机关的对接。建全完善与信访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派驻纪检监察组的线索排查对接机制,对转办的投诉举报案件调查处理,主动邀请派驻纪检监察组全程参与外地实地调查。(四)交易环境再净化。
持续纵横推深招投标领域问题整治,有效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改革工作等,做到既“治标”又“治本”,全面提高公共资源交易效率效益,不断巩固扩大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