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问题集中教育整治工作方案
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问题集中教育整治工作方案
根据集团公司统一部署,为汲取刘志军案件的深刻教训,促进公司依法经营,公司党委研究决定从8月1日起,开展为期20天的集中教育整治工作。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成立公司集中教育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组长: 成员:
办公室设在党建工作部。主 任: 副主任: 成 员:
办公室全面负责集中教育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落实和汇总上报工作。
二、工作目标
1、企业经营中的错误思想和不正当做法得到纠正;
2、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长效机制得到建立和巩固;
3、企业管理和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工作重点
公司要以本部及各单位领导人员为重点,认真查找经营中存在的非正常市场竞争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主要查找、整改三个方面突出问题:一是以串通投标、围标、提供回扣或给予其他好处等不正当方式承揽工程项目;二是违规转包、分包工程项目;三是违规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名义承揽工程。
四、工作步骤
(一)宣传教育阶段(8月1日至8月7日)
1、公司召开党委会,学习上级文件精神,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
2、组织有关人员参加集团公司视频会议。
3、全面开展学习。公司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刘志军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查处情况的通报》(中办发电„2012‟9号 印发);认真学习中央纪委、监察部、国资委以及集团公司领导的有关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
通过广泛教育,使各级领导人员深刻认识到非正常市场竞争问题的危害,深刻认识依法经营对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克服片面强调外部原因,追求短期利益而容忍违法违纪行为等错误思想,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二)查找问题阶段(8月8日至14日)
1、查找问题。各单位要通过自查、互查、上下帮查等各种方式,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围绕“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集中查找企业经营中存在的支付或变相支付好处费、违规转分包工程、违规转让出借资质证书等非正常市场竞争问题。
2、分析原因。针对查找出的问题,要着重深入分析经营思想上存在的误区、管理环节存在的漏洞以及监管方面存在的缺陷。
(三)整改纠错阶段(8月15日至20日)
1、纠错改进。各单位要立足于公司的健康发展,坚持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原则,针对查找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纠错和改进措施,明确改进责任和时限,将整改措施落实到位,防止错误行为再次发生。
2、责任追究。对在集中教育整治工作中拒不查找问题纠正错误的,要严肃处理,追究责任。对在承揽工程中借机捞好处、贪污受贿的行为,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领导班子要把思想统一到集团公司和公司的要求上来,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各级领导人员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抓好分管范围内的集中教育整治工作。
2、坚持统筹兼顾。各单位要坚持集中教育整治工作于反腐倡廉工作相结合,与管理提升活动相结合,把纠正问题与完善制度健全机制相结合。要把教育贯彻集中教育整治的全过程,边教育边查找边整治,坚决防止形式主义、走过场,确保取得实效。
3、报告工作情况。各单位于8月22日下班前将集中教育整治工作总结报党建工作部。公司纪委将进行重点抽查和“回头看”,对不认真开展集中教育整治工作的单位,将给予批评教育。
第二篇: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问题的调查思考
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问题的调查思考
2011-05-31作者:海中洲来源:《中国监察》
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招标投标工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经历二十多年发展,科学的招标投标管理制度体系初步确立,规范招标投标活动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不断完善细化。当前,绝大多数工程建设项目都能依法进入统一的交易市场,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交易,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正逐步走向成熟和规范,但在建设工程招投标的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当前招投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招投标领域的不断扩大,参与招标投标实践活动的部门和人员也越来越多。某项工程招投标活动是否公开公正、规范透明,除了要看其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外,更要看招投标当事人、评标专家及中介代理机构等参与主体的行为是否合乎规范。当前在工程建设招投标活动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各行为主体主要存在以下“五个不规范”的突出问题:
一是招标人行为不规范。招标人将招标项目化整为零,规避招标现象屡禁不止;招标人在招标活动中设置不合理条件限制某些投标人;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协助投标人在招标投标活动中故意压低或抬高报价使特定人中标;招标人向评标专家发表倾向性意见,影响评标专家合理、公正的独立判断。招标人不依法履行招标合同,强迫中标人降低报价,垫资承包,签订“阴阳合同”,指定分包或肢解工程发包等。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首先是现有制度不完善。现行制度在赋予招标人自主选择招标代理机构、享有资格审查、制定招标文件等诸多权力的同时,却没有明确细化地规定其应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条款。其次是现行监督制度不配套。招标人在整个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运作程序不公开、不透明,一些招标人行政权力过大,背后又有“人为因素”作用,造成监督者“无计可施”;再次是招标监督部门目前的监督形式大多只重程序及招标过程的形式监督,而对招标人是否真正履行合同和落实招标合同的事中、事后监督,却没有足够的手段,招标监督部门仅能起到程序形式和表面合规的公证作用。
二是投标人行为不规范。投标人在自身资质上弄虚作假,采用挂靠方式以他人名义投标;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暗中进行约定,恶意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以期达到中标目的;投标人中标后转包或违法分包工程等。投标人行为不规范的原
因,尽管有因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的市场压力导致恶性竞争,但主要还是投标人缺乏法律观念和公平竞争理念,企图走捷径、蒙混过关。
三是招标代理机构行为不规范。鉴于工程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管方式已由审批管理改为过程监督,并依法登记备案,整个招标投标过程的具体实施由招标代理单位作为专业机构代替建设方来完成。在实践中,一些招标代理机构在招标投标过程中缺乏自律,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帮助相关工程参与方进行不正当竞争。招标代理机构行为不规范的原因,首先是我国招标投标代理业务起步晚,招标代理机构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实际运作中缺乏独立性,招标代理市场发育不完善,相当一部分招标代理机构是自收自支单位,靠“关系”承揽业务;其次是政策法规不完善,缺乏合乎市场经济规律的竞争规则,动态、透明的管理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和形成;此外,对招标代理机构的工作成果还没有一个可行、量化的评价标准,招标投标监管部门对其代理行为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
四是评标专家行为不规范。评标专家有的不遵守客观中立守则,受邀请方的意见左右;有的脱离量化评标标准随意抬高或压低投标人分值,徇私舞弊;有的不诚实守信、不遵守保密原则,寻求不正当经济回报等。评标专家行为不规范的原因:一些专家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把评标简单理解为既然受聘于人就要尽可能满足邀请人的“意愿”。专家不专,评标专家大多是兼职的,在招标人和投标人行为不规范的现实下,加之监管部门对其动态监督跟不上,内涵管理不深入,专家往往会抛弃其职业道德准则,把其“兼职”看作获利的一种方式,对评标专家的评定结果不公开,使专家避开了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
五是招投标监督者行为不规范。作为招投标活动的最后一道防线,招投标的监督行为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招投标活动的健康发展。当前的招投标监督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在监督过程中行政缺位,只重形式上公证合规、轻内涵上的监督,重事前监督、轻事中、事后监督。其次是在监督过程中行政越位。有的监督者直接介入招标投标活动,由行政监督变成行政主管,代替招标人行使招标权力;有的则受经济利益驱使,共同参与幕后的违法违规操作。另外,个别地方和部门还存在着政务不公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监督部门的形象。招投标监督者行为不规范的原因主要有,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科学、严密、完整的制度设计和行之有效的监督办法及手段,导致监督者在监督过程中行政缺位。上述五方面问题的存在,严重扰乱了工程建筑市场秩序,破坏了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社会诚信严重缺失,妨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规范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给工程建设质量埋下安全隐患,以致社会上不断发生“楼倒”、“桥塌”、“坝溃”等事故,导致干部前腐后继不断倒下,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
建立健全规范透明的招投标工作体系对策建议
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从建立一个公开统一、开放透明、竞争有序的招投标平台和完善的诚信体系入手,构建监督体制、约束机制、准入机制,从源头上遏制和净化招投标市场,促进工程招投标市场向科学严密、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方向发展。
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招投标制度体系。建议从国家层面组织制订招标投标法的具体实施条例,维护法制的统一和权威,改变目前有关配套规章存在效力层次不高、职能重复交叉等问题,适当调整依法强制招标范围及标准,完善资格审查程序、评标标准、评标专家管理等内容,细化招投标的法律责任条款,增强操作性和约束性。制定并推行通用的标准化招投标示范文本(商务标),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本行业或生产项目技术规范(技术标部分),并在国家投资项目的招投标中强制使用。
建立功能齐全、信息闭合的招投标信息技术平台。在工程招标投标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权力相对集中、信息相对封闭、交易相对分散的现象。因此,一定要依法按照“信息充分公开、竞争充分广泛、规则科学统一”的思路,依托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系统,突出管理创新,构建一个“统一计划管理、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交易规则、统一运作监管”的招标投标信息系统平台。即以规范管理为核心,以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以权力制衡为根本。要做到科学分解权力,对工程招投标规则制订、业务办理、监督考核实施全面分离,利用其“交易集中、权力分散”的特点,促使业务管理部门在内部管理上进行职能调整,流程再造,彻底改变以往工程管理部门既制定规则、又负责招投标,一个项目从受理到办结,往往由一个口子负责到底,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从根本上改变工程招投标中权力寻租问题。要做到统一发布信息,该公开的充分公开,将工程项目和招投标流程信息通过新闻媒体多渠道及时全面公开,对社会关注度和竞标参与度高的竞标活动用视频全程向大众开放;将竞标人之间的信息,采用分散隔离等方式给予屏蔽切断,以确保竞标人之间的信息对称和公平竞争,最大限度地压缩幕后交易空间。要做到统一竞标交易规则和运作监管,将全程业务分为竞标人、专家及主持人、业务工作、配套工作等四个模块,对业务流程实行分段管理,通过系统数据采集产生交易结果。这种“制度加科技”的“以机管人”约束机制能够使人不能单方面操纵竞标交易过程及结果,有效防止人为因素的干扰和竞标交易过程中的暗箱操作。目前,应在各地已有的有形建筑市场基础上,整合建立由当地政府管理、不隶属于任何行政部门的统一的招标投标有形市场,按照“统一进场、各自监督、规则统一、程序公开”的原则,着力建设一个以省为单位目标的信息网络技术为依托的招投标平台,努力使招投标权力运行真正实现“规范、效能、透明、责任
可究”的目标。县级一般只设立工程招投标业务受理、咨询工作站,不直接开展工程招投标业务。
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信用制度体系。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对招投标市场主体及从业人员加强信用管理,是建立规范的招投标市场秩序的重要举措,也是整顿和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应尽快在各行业、各地区企业信用档案的基础上,推进整合信用信息平台,对招标人、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评标专家分别建立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制度,做到信息公开、资源共享,并将运作规范、信誉良好的单位以及违法操作的单位纳入社会信用系统,以供社会公众查询。通过惩恶扬善,促进招投标行业自律。针对当前工程建设招投标市场中诚信缺失的现状,着力推进工程建设招投标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着重解决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信息公开不规范不透明,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以及工程建设领域信用缺失等突出问题,积极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公开透明,逐步建立互联互通的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体系。一是实行工程项目信息全公开制度。要将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投资、施工等环节相关信息全过程全方位公开。二是实行工程建设单位信用信息记录的披露和共享制度。建立工程建设领域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记录体系,建立健全从业单位和个人的电子诚信档案,启动个人执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项目考核、合同履约、黑名单等市场信用的信息记录,依法进行披露,要整合相关省和部门、行业的信用信息资源,实行互联互通,要将工程建设领域相关信用信息与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的信息实现无缝链接。三是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制度。建立和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在工程建设项目重要环节中加强信用监管,在评标、政府采购等领域探索建立使用信用产品的制度,建立和完善工程建设领域从业机构、从业人员和评标专家信用记录与准入、日常管理和退出相结合的机制,从制度上根除假标、围标、串标、陪标等问题。建立评标专家队伍执业行为规范体系。评标不仅要求执业者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要求具备较高的思想境界和优良的工作作风。一要建立健全评标专家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评标专家库。对现有分散在各行业、各部门的评标专家库进行整合,建立国家、省两级的跨行业和部门的统一评标专家库,分专业、分级、分区域设置,解决一些地市专家面窄、人数有限、易串通评标等现象。扩大专家入库范围,通过公开报名筛选,范围拓展要跨省市、跨地区,起码要把相邻地区的优秀专家吸收加入。探索建立特殊行业、资深专家和稀缺专业专家的全国联网共享机制。二要实行专家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实施统一的资格认定标准,根据实际需要和专家考核情况及时对评标专家进行更换或补充,加强对评标专家的培训、考核、评价和档案管理,实行评标专家的动态管理,切实保证评标专家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提高评标的公平性与客观性。三要深化专家后评估制度。将招标文件编制质量、回标分析质量以及业主评委评标行为等列入对专家的评估考核内容。四要对专家实行分类管理方式。根据项目的性质与规模,确定评标委员会组成人员数量,以及评审的时间等标准,为评标专家提供公正、独立的评标环境。五要实行专家奖惩和淘汰机制。在主管部门的监督下,每年要组织对相关专家进行一次考核,对那些不诚实守信、“专家不专”的要进行淘汰;对那些在招投标工作中违纪违规、以权谋私、泄漏标底、里应外合的机构及专家,不仅要取消招投标中介机构的资质和执业者的准入资格,而且还要将情节严重者移交执纪执法机关严肃处理。
建立责权利有机统一的招投标监管机制。针对我国招投标现行的管理体制实际,建议在保持目前各行业、各部门的责、权、利互相分离并分别实施监督的同时,成立统一、权威的各级招标投标督察机构,可由纪检监察机关牵头,涉及招投标监督的各行业及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下设常驻机构于纪检监察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力和手段,协调、督促、检查、考核本级各行业招标投标的监督工作,从而有效规范招标监督者的行为,推动整个招投标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三篇:浅谈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前后的违规问题
浅谈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前后的违规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招投标法》和《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和有形招投标市场的逐步建立,招标投标工作在发挥市场配置公共资源和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行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有关职能部门对招标程序监管越来越来,各个环节已受到严格制约。但是,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案件来看,在招投标前后环节依然存在一些违纪违规问题,值得注意。结合近几年镇巴招投标的实际情况,谈几点看法。
一是标书编制不规范。标书编制带有明显的倾向性。有些建设单位为使招标条件有利于某一投标人,故意设立一些其他企业难以跨越的门槛,甚至干脆让代理公司代为做标书,想砍掉哪个投标公司就砍掉那个投标公司,从而达到预计目的。
二是中介代理机构不“中”。有的招投标代理机构唯利是图,唯业主单位领导意见是从,与招标单位串通一气,暗中向某一投标单位泄露标底或其他应保密的情况。既为业主单位搞代理,又给某一投标单位服务,搞暗箱操作。且隐秘性很强,不易发现。
三是对招标单位资质审核不严。目前招投标工作对投标单位资质审核大多注重对投标书的审核,对企业发展状况和经营业绩等情况却很少实地调查。
四是围标、串标问题严重。某一投标企业为达到项目中标的目的,千方百计找一些与标书规定条件相当的公司来报名,所有花销全部承担,包括标书的制作,都由该公司全权负责。一旦入围,所有企业都为该企业服务。或者干脆实行串标,今天的项目,你给我陪标,明天的项目,我给你陪标。
五是对“后工程”监管不到位。中标单位确定后,各监管部门对招标的监管大大放松。对于建设方与施工方合同如何签订,建设工程是否转包,有无超出招投标建设项目规定等问题往往疏于监管。
加强对招投标的监管,除了注重对事中环节的监管外,还要加强事前监督和“后工程”审查力度,确保“阳光操作”。
一要严把招标文件编制关。对招标文件的编制进行监督,主要看是否坚持了集体研究、集体决策原则,是否提出了详尽、严格、明确、具体的文件编制要求和标准以及直接影响工程建设工期、质量的施工组织设计等内容是否合法、合理等。坚决禁止代理公司与工程建设单位和某一公司串通一气的违法行为。对标书的编制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切掉一切通讯网络,限定时间,规定地点,现场封存。
二要严把投标单位资质情况审查关。主要检查投标单位是否挂靠高资质企业、是否具有签订合同的资格、是否具有履行合同的财务能力和专业技术力量。在审核过程中,除了看投标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外,还可通过工商局了解其资质情况,通过检察院了解其是否有行贿记录,到施工现场考察,向已交付使用工程项目的业主了解情况。考察后应召集参加考察的全体人员讨论,形成集体研究决定的意见,并登记备案。同时实行投标人“黑名单”制度,建立投标人廉洁档案查询系统,对有“污点”的投标人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处理。
三要严把招标代理机构代理行为监督关。在实行“行业自律公约”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对代理机构工作质量的考核办法。严格监督招投标机构是否达到了规定,在指定的媒体上发布招标公告和中标单位公示;是否与投标单位来往过密,串通一气;是否存在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核准,擅自招投标等情况。对有违规情节严重的要依法降低和吊销代理公司资质。
四要严把“后工程”审查关。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各负其责。重点对合同文本的合法、完善、详尽和准确性进行严格的监督审查,并严禁中标人违规向他人分包、转包。建设工程完工后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检查。对违反招投标规定的,一经发现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五要严把财政投资评审关。针对工程建设规划不科学、项目盲目上马导致的重复建设、烂尾工程、半拉子工程等问题,2004年8月镇巴县在全市率先成立“镇巴县财政投资评审办公室”,其主要职能是为政府决策服务,提高政府决策的前瞻性、科学性,提高工程建设资金使用效益。主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从而为工程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一是项目准入。没有纳入中长期规划的;没有设计图纸、工程概算、预算的;项目资金没有着落的;没有领导审签交办的项目,不实施评审。二是预算评审。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预算方案,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在现场勘测的基础上,选取和使用合理定额,正确计算工程量,结合重要材料价格市场变化特点,调整价差,计算应提取费用、利润、税金,最后确定预算评审总造价。三是招投标。总造价在3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必须实行招投标。上起点的实行“先评审后招标”。四是合同制定监督。该县工程建设项目实行招商引资启动、财政资金撬动、部门筹资带动、全民参与联动“四动”方式运做。资金有纯财政投资的,有部门专项资金投资的,也有财政与部门资金拼盘投资的、还有纯个人投资的。项目的多样性、资金的多渠道性构成了建设工程的复杂性。为防止一些初涉项目的建设单位对工程监管经验不足,对工程合同制定不严密,造成施工方不按照预定的工序、材料、设备施工现象发生,我县要求评审人员主动参与到合同的制定和完善活动中,对工程质量要求、工期、重要材料验收、施工安全责任事故、工程变动签证、款项拨付办法、履约责任、违约责任、结算、决算做出具体规定,形成正式书面合同,维护了合同的严肃性,防止了工程中的扯皮事项发生,保证了工程质量,便于竣工决算、结算,使工程从前至后顺利进行、达标验收。五是工程质量监督。预算评审和合同制定这两个环节的把关是基础,施工质量是关键。要求评审人员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查看施工程序,验收重要材料、商品和设备的规格型号、质量要求,协助工程监管人员现场签证,做好工程变动记录,为工程决算奠定基础。六是验收决算。竣工决算的评审是财政投资评审的最后环节,也是重要环节。在评审过程中,主要审查施工单位编报的竣工决算中有无超出概预算文件中批复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对于擅自超规模越标准以及不属于财政性投资项目范围内的建设工程,一律予以剔除;审查决算中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计算是否正确,有无高估冒算或故意错算,虚报工程量;审查决算中各项定额单价的套用是否恰当,有无故意高套或错套,以多报工程价款;审查工程施工中所用的各种材料设备价格是否合理,确认手续是否完备,有无依据;审查投标时所作的各项承诺在编报的工程决算中是否如实履行;审查各种变更签证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合理,是否报经建设主管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手续是否完备;审查工程价款的变更与确定是否符合招投标文件和合同的约定,变更是否合理,手续是否完备,金额是否正确;审查建设项目的竣工决算造价有无超过批复的概算,并分析超概算或节约投资的具体形成原因等。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手续不完备的各种支出,在工程竣工结(决)算评审中,一律予以剔除。对于合理的超概算应提出调整概算的建议。通过核实工程合同、工程变动签证记录、工程增减内容和变动金额,最终确定工程决算总造价。
该县财政投资评审坚持公心,政府决策放心,建设单位省心,重点项目验收合格,没有出现半拉子工程、胡子工程、烂尾工程。目前一些部门自筹资金搞的修缮项目,也主动要求纳入财政投资评审范围,我县建设工程实施财政投资评审呈现出“我要评”为“要我评”的工作局面。
六是建立“三重一大”末位表态和工程建设预警提醒制度。为了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和市场交易行为,结合该县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重大社会活动和经济管理工作更加健康有序开展。2009年8月,纪委监察局牵头制定并以县委、县政府文件印发了《关于实行重大问题“一把手”末位表态制度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凡领导班子在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时,班子其他成员先表态发言,经集体讨论,“一把手”在议事决策中应最后一个表态发言,并对表态范围、程序、要求、责任追究等予以明确规定。针对我县在工程建设领域发生的案件,又制定了《关于在重大社会活动和经济管理工作中实行预警提醒制度的意见》,《意见》以预防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为目的,以党员领导干部和项目工程管理、资金管理、监理人员为重点,以工程建设领域的典型案例为反面教材,以自我教育、相互监督、整改提高、建立长效机制为主要方式,不定期地对涉及工程建设的单位负责人和参与工程建设的相关环节负责人进行预警提醒,自预警提醒制度建立以来,该县先后对农业、文教、卫生等3个系统7个工程建设单位的领导班子或负责人进行了预警提醒,最大限度地避免职务犯罪和违纪违规行为,收效良好。今年该县又制定了《镇巴县纪检监察机关增强服务保障能,推进项目建设的意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三二二”突破发展战略和“一园两业三线”规划,以中央投资的扩大内需项目和市、县确定的重大工业项目、自主创新重大项目、服务业重大项目、小城镇新农村建设项目、能源及重大交通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和环保项目、民心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为重点,实行县纪检监察机关、镇纪委、县直纪委、派驻部门纪检机构和项目单位监督检查层级负责制;建立健全项目建设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预防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加强效能监察,正确处理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为重大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七是建立“三查两议一提醒”工作机制,严肃查处工程建设领域特别是招投标内违纪违法案件。机制制度再完善、再全面,关键在于如何执行,尽管制度再健全,但仍会有极个别人顶风违纪,因此,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仍然是反腐败最重要、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镇巴建立了工程建设领域案件查办“三查、两议、一提醒”工作机制:即署名反映的必须查,上级批转要结果的违纪违法问题必须查,群体性事件背后的利益驱动因素必须查;没有署名的信访件和网络等媒体上反映的问题,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在一起碰碰头、议一议;认真执行并不断完善《镇巴县关于在重大社会和经济管理工作中实行预警提醒制度的意见》,对涉及工程建设和重大社会活动的领导班子及成员随时教育,警示提醒。近年来,该县纪检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共查处工程建设领域受贿案件6案7人,其中司法机关判处刑罚3人,开除党籍3人,纪律处分4人,办案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8.2万元。在坚决惩处受贿行为的同时,加大对行贿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有行贿记录的单位和个人,在市场准入、经营资质、投标资格等方面严格加以限制,不得再参与本县各类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地保护领导干部不犯错误,确保我县各类工程建设的廉洁性。
第四篇:交通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整改工作方案
交通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整改工作方案
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做好交通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xx省交通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际,我局对x年以来规模以上的投资项目进行全面排查,查找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原因,提出治理对策,完善法规制度。特制订本整改方案及措施:
一、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
着重解决未批先建、违规审批以及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等问题,促进项目规划和审批公开透明、依法实施。
1、加强项目建设程序的监管。严格执行投资审批、核准、备案管理程序,规范项目决策,科学合理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工程造价和标准,认真落实施工许可证制度、开工报告制度。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
2、健全重大项目决策制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规划交通建设项目,推行专家评议和论证、公示和责任追究等制度。
3、向社会公示建设信息。及时公布应该公示工程项目信息,并同时公布监督渠道。
二、规范招标投标活动
着重解决招标投标环节存在的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评标不公等突出问题,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工程建设有形市场,促进招标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
1、依据招标投标有关法律法规,以政府投资项目和使用国有资金项目为重点,严格核准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确保依法应该公开招标的项目实行公开招标。
2、以建立健全交通建设市场诚信体系为重点,进一步规范交通建设市场行为特别是招标投标活动;以提倡合理标价、保证合理工期、合理划分标段为重点,提升交通建设工程质量;以选择好项目法人、项目经理、项目总监“三个关键人”为重点,推进项目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3、继续严格执行《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4、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和工程量变更的管理。以提高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质量为重点,建立健全设计质量责任制,建立桥梁风险评估制度,完善设计质量责任追究办法,打牢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和安全基础。
5、改革和完善评标活动,积极推行异地远程评标和电子招标投标。逐步实现招标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的无纸化运作和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评标。
6、落实项目法人制、项目合同制、项目监理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项目经理负责制等制度。
7、建立招标投标工作联席会议制,健全招标投标行政监督机制和举报投诉处理机制,严格落实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制度。
三、加强工程建设实施和工程质量的管理
着重解决工程建设项目标后监管薄弱、转包和违法分包、偷工减料,施工监理不严格、建设质量低劣,资金管理使用混乱和安全责任不落实等问题,使工程建设规范、高效、廉洁运行。
1、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的过程监管。推行管理骨干基本固定、职责明确、规范运行的劳务管理模式。积极推进项目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和扁平化管理。
2、加强对工程监理机构的管理,制定完善监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和法定职责,以打造监理企业品牌、强化监理人员责任意识为重点,全面推动监理行业的职业化进程,促使工程监理机构切实发挥独立专业监督作用。
3、严格合同订立和履约管理,禁止转包和违法分包。
4、完善质量管理法规制度,明确质量标准和管理目标,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落实工程质量各方领导责任制。
5、以“不出假数据”为重点,严格规范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充分发挥试验检测数据对保障建设、指导施工、控制工程质量的基础性作用。
6、严格执行安全管理法规制度,落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严格执行新、改、扩建设项目的安全“三同时”制度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以权责一致为重点,创新和完善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大力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细化安全措施,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查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深挖工程质量安全事故背后的腐败问题,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四、加强物资采购和资金安排使用的管理
着重解决工程建设项目物资采购监管薄弱、资金管理使用混乱以及工程质量超概算等突出问题,规范物资采购活动,促进工程建设资金规范、高效、安全、廉洁使用。
1、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工程建设重要设备、材料采购的监管。
2、加强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监管,严格概、预算管理,控制建设成本,确保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等项目建设资金的安全。
3、以加强财务管理和对所有交通工程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对政府投资项目及严重超概算项目进行跟踪审计检查为重点,促进工程建设资金规范、高效、安全、廉洁使用。
五、推进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
着重解决工程建设信息公开不规范不透明、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以及工程建设领域信用缺失等问题,积极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公开透明,初步建立互联互通的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体系。
1、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项目主管部门公开工程建设审批、核准和监管信息;建设单位提供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信息、招标过程、施工工程管理、合同履约情况、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结果等情况。拓宽信息公开渠道,以政府门户网站和交通网站为主要平台,及时公布工程建设项目信息,逐步形成工程建设项目信息的共建共享。
2、完善工程建设领域信誉评价、项目考核、合同履约、黑名单等市场信用记录,整合有关部门和行业信用信息资源,建立健全全市统一的企业和个人诚信、信用系统。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和守信激励制度。
3、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对专项治理工作的宣传报道,强化对工程建设领域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
六、加大查办案件力度
着重解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职工利用职权违规干预招标投标、以谋取私利等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突出问题和失职渎职行为,坚决遏制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势头。
1、拓宽案源渠道。公布专项治理举报电话(x),受理群众举报和投诉,及时从中发现案件线索。
2、在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过程中,重点查处交通系统干部职工插手招投标活动,利用职权以权谋私和行贿受贿案件。
3、健全协调机制。局x科、x科、x科和x局、x处等有工程项目单位等科室、单位要及时向局纪检组进行情况通报、案件线索移送、案件协查、信息共享机制,形成查办案件的合力。
4、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剖析大案要案,开展警示教育。查找体制机制制度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提出加强管理的措施。
x市交通运输局
二○一x年x月x日
第五篇:建设局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实施方案
为规范工程建设领城市场交易行为和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反腐倡廉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扩内需、保增长、重民生、促和谐”等任务,紧密结合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建设和廉政风险评估工作,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为重点,坚持集中治理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着力解决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一批违法违规案件,完善统一规范的工程建设市场体系,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主要任务
用2年左右时间,对以来政府投资项目特别是中央扩大内需项目进行全面排查,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促进招标投标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推进决策和规划管理工作公开透明,确保规划和项目审批依法实施;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行政行为、市场行为更加规范;进一步完善我县建设工程招投标统一交易市场建设,深化有关体制机制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责任制,确保建设安全。
(三)工作目标
工程建设领域市场交易活动依法透明运行,统一规范的工程建设有形市场建立健全,互联互通的诚信体系初步建立,法律法规制度比较完善,工程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领导干部违法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的行为受到严肃查处,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势头得到进一步遏制。
二、组织机构
为切实推动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建设局决定成立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领导组:
组长:马灿(建设局局长)
副组长:杨方玉(建设局副局长)
胡思泉(建设局副局长)
成员:周庆容(建设局办公室主任)
李昕鸿(建设局建管股股长)
(建设局质监站站长)
徐超(建设局房管股股长)
陈芳(建设局规划股股长)
刘云(建设局城监大队大队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在质监站,由李昕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专项整治行动的日常工作。
三、任务分解、主要措施
(一)规范招标投标活动
目标要求:着重解决虚假招标、围标串标、评标不公、转包和违法分包等突出问题,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工程建设有形市场,促进招标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
主要任务措施:
1、认真执行招投标法律法规,以政府投资项目为重点,严格核准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
2、以《招标投标法》为基础,加强与县有关部门配合,改革完善评标办法。
3、严格合同签订和履约,禁止转包和违法分包。
4、加强对招标投标从业机构和人员的规范管理。
5、整合各类市场资源,逐步建立我县统一规范的招投标平台。
6、健全招标投标行政监督机制和举报投诉处理机制,严格落实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制度。
7、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的管理,规范设计变更。
(二)加强工程建设实施和工程质量的管理
目标要求:着重解决工程建设项目标后监管薄弱、不认真履行施工监理责任、建设质量低劣和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等突出问题,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
主要措施:
1、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的过程监管。
2、加强对工程监理机构的管理,规范工程监理行为。
3、完善质量管理法规制度,明确质量标准,落实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
4、完善安全管理法规制度,落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严格执(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细化安全措施,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三)推进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
目标要求:着重解决工程建设信息公开不规范、搞“暗箱操作”,以及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信用缺失、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积极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公开透明,逐步建立互联互通的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体系。
主要措施:
1、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进工程建设重要信息公开,及时公布项目招标过程、施工工程管理、合同履约情况、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结果等相关建设信息。
2、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利用各种媒体,建立全市统一的工程建设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全县建设领域信息共
建共享,并将相关信用信息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诚信系统。
3、完善工程建设领域信誉评价、项目考核、合同履约、黑名单等市场信用记录,整合全县各有关部门和行业信用信息资源,建立全县统一的综合性数据库。
4、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和守信激励制度,严格市场准入和退出。
四、工作步骤
(一)制定工作方案。局专项治
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和工作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所承担的工作职责贯彻落实具体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
(二)深入排查问题
各相关股室,要根据履行的工作职责,对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认真进行自查排查。查找勘察设计和工程招标投标、物资采购、资金拨付和使用、施工监理、工程质量、工程建设实施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治理对策。对以来的政府投资项目和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进行自查。根据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制定和完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及时进行纠正。自查排查有关情况于11月底前书面报告局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局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将对自查情况组织督查。
(三)案件调查和问责追究
局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将案件查处和问责追究贯穿专项治理工作的始终。要通过拓宽案源渠道、公布专项治理举报电话、认真受理群众举报和投诉等措施,发掘案件线索,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推动专项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四)认真进行整改
要根据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和完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及时进行纠正。要按照所承担的任务内容,积极推动,把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职责分工,切实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各环节的监管,创新监管方式,建立综合监管平台,健全各部门有效联动、密切监控的监督机制。要大力加强行政执法力度,认真查处违法违规案件。要针对制度上的漏洞和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创新体制、完善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机会。
(五)巩固治理成果
1、认真进行“回头看”检查。对专项治理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搞形式、走过场,达不到目标要求的,要责令“补课”;尚未完成的要督促加快进度。
2、加强长效机制建设。认真总结专项治理工作中创造的好经验,及时把成熟的措施和办法转化为规章制度;进一步提出需要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加强日常监管的工作措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根据工作步骤及时上报总结报告。要善于总结好的的经验和做法,及时向局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反馈,以利于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五、保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股室要认真组织学习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健全责任机制,落实任务分工。
(二)加强统筹协调。要把改革创新、惩防并举、统筹推进、重在建设的基本要求贯穿于专项治理工作的始终,把排查问题、进行整改、加强监管、完善制度有机衔接起来,统筹安排,协调推进。要把专项治理工作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风建设年活动、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及加强日常监管结合起来,处理好各项工作的关系,力争取得治理实效。
(三)加强督促检查。局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加大督查力度,督促工作落实,掌握工作进度。对治理工作迟缓的,要重点督查,促其整改;对拒不自查、掩盖问题或弄虚作假的要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
(四)加强政策指导。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组织力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分析研究专项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政策界限,实施分类指导。要抓住专项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找准症结,提出对策,攻坚克难。要拓宽视野,创新思路,认真总结专项治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更加有效地推动专项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