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备课资料

2021-05-01 10:2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备课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备课资料》。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人教版)》备课资料

课程标准: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秦朝以后,中国政治制度基本上是沿着三条线索发展。中央集权的问题在北宋以后即基本解决了,宋以后除了民族关系因素外,再未出现过全国性的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君主专制的问题在元代仍然没有解决,即相权较大,威胁皇权,明清需要继续解决。官僚制仍然沿袭科举制,只是发展为八股取士了。

本课重点介绍君主专制这条线索。

一、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

1、废除宰相制度:

背景:

(1)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元朝教训)

明初沿袭元朝的行政体制,中央设立中书省,下设六部,由左、右丞相主持工作。

(2)废行省、设三司,地方权力集中中央,中书省和相权的权限扩大,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更加突出

(3)宰相胡惟庸挑战皇权

胡惟庸为相七年,擅权乱政,使得朱元璋感得大权旁落,除了剪除别无选择。

措施:

(1)以谋反罪诛杀丞相胡惟庸(诛其人)(洪武十三年)

有明一代任丞相的只有四人,李善长、徐达、汪广洋、胡惟庸,有三人被杀。有人认为,所谓的胡惟庸案只是一个契机和借口,目的就在于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胡案前后延续十几年,诛杀了3万多人,成为明初惊天大案,对明初政治产生重大影响。

(2)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废其制)(洪武十三年)

影响:

①六部成为明朝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②相权与皇权合二为一,皇权空前加强

六部各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直接统领六部具体行政机构,皇帝不仅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

③皇帝的工作量变得空前巨大

(3)朱元璋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下令:“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处以极刑。”载入《皇明祖训》。

影响:

(1)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导致宦官专权(代帝批红;影响皇帝态度;口传圣旨夹私意),见17页《学思之窗》。

2、确立内阁制度:

原因:

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政务繁多。明太祖可能是历史上最忙、最勤奋的皇帝。

过程:

(1)奠基——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洪武十五——十八年)

明太祖深感力不从心,建立三殿(武英殿、华盖殿、文华殿)、两阁(文渊阁、东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侍左右,备顾问,协助理政,但很少能参与决策,一切大事仍由皇帝亲自主持。明太祖尝试三年,发现大学士辅政能力有限,遂废不立。

殿阁大学士皆因在宫内,又称内阁大学士。

(2)确立——明成祖确立内阁制

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相当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图书馆、中央文史馆等)官员,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由于明成祖有乃父之风,善独断,内阁权力有限。

来源:翰林院官员

办公地点:宫内的文渊阁

职责:顾问

(3)发展——明宣宗内阁地位日益提高

明宣宗时,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

表现:

①明宣宗时,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建议权)

票拟权的获得是内阁制度的一个里程碑,此前内阁不过随事以备顾问而已,政务与闻与否全随皇帝喜好。票拟制的实行,使内阁从制度上获得了普遍与闻朝政的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左右皇帝的决策。(票拟权三个阶段:辅臣协议——首辅专票——辅臣分票)如果票拟不合帝意,内阁再议,为“改票”。

②明神宗阁权一度压倒部权

阁臣多人,皇帝择才高、听命者为首辅,余为次辅,始设于建文四年。神宗首辅张居正当权时,“部权尽归内阁”,权力空前膨胀,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

特点:

(1)内阁不是法定的、制度上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六部。法定的决策者:皇帝。由于宰相必须具有参与决策和监督百官执行两个基本条件,内阁只有建议权,所以内阁制不是宰相制。

内阁只是法定的内侍机构、秘书咨询机构,辅助天子进行决策,不参与政务的执行。

(2)阁权完全受皇权控制

①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

②阁权的大小由皇帝意旨而定

③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最后决定权、否决权在皇帝

(3)内阁无权对六部发号施令

综上,明朝一破一立强君权。

二、清初君主专制的加强

1、背景:

(1)中央政权机构的“一国两制”

清初采用明制,设内阁、置六部。同时保留祖制——议政王大臣会议。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

(2)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军国大事,皇权受到限制

议政王大臣会议:创立于皇太极时期,撤于乾隆57年(1792),存在150年。主要参加人员有八旗旗主、议政五大臣等,是当时国家的议政和决策中心。满洲贵族集体决策,皇权受到限制。

2、措施:

(1)康熙:在宫内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起草谕旨。

中枢权力遂一分为三。内阁、议政处(当时在内廷还专设“议政处”,作为议政王大臣的办公处所)、南书房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在宫内设南书房的思路,与汉武帝中朝决策相近,含有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之意,同时含有将外朝内阁的部分权力归于内廷之意。

(2)雍正:在宫内设军机处(内廷秘书机构)

目的:

①办理西北军务

②保守机密

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

组成:亲信的满、汉官员(兼职)

(官员包括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军机大臣主持军机处工作,由皇帝指定大学士、尚书、侍郎等高官兼任,人数、任期均不固定。军机章京承办具体事务,于中级官员中选文才敏捷者充任。)

职责:

①跪受笔录(承上)

②负责传达给中央六部和地方官执行(启下)

变化:临时机构到常设机构(或者世界上时间最长的临时机构)

宣统三年(1911年)责任内阁成立后撤销,存在180多年。

特点:

①简:

简就是机构简单、人员简练。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人员不像内阁人员庞杂。军机处全部办事人员至多不过三四十人(军机大臣人数一般3、4人到7、8人,章京30来人),皆干练之人,不称职即随时“罢值”回原任。

②速:

速就是办事效率高。军机处一切由大臣、章京办理,皇帝有旨得随时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一日一清”。又有“廷寄”制度,由军机处交兵部直接发出,或采取日行三百里的“马上飞递”,或注明行四、五、六百里,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加快了办事速度。

③密:

保密,一在于“廷寄”制度,廷寄一为快捷,一为保密;二在于军机处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外官不得擅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都不得在侧。

影响:

①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皇帝决策,六部、地方官分别去执行,内阁、议政处形存虚设,南书房地位下降,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命于皇帝。皇帝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了全国的军政大权,实现了“乾纲独揽”的绝对君权。

(3)乾隆: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彻底消除了满洲贵族干政的隐患(存在150年)

乾隆五十六年(1791)﹐乾隆帝取消了议政王大臣职名,自此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也随之消失。

小结:

1、秦汉以来,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1)秦汉:丞相总揽——三公九卿制

(2)隋唐:三省分工——三省六部制

(3)宋元:三省制向一省制过渡

(4)明清:内阁制和军机处的出现

2、君主制度的演变

是皇权分割、削弱、剥夺相权的过程。

(1)贵族君主制

夏到春秋战国,君主的权力受到贵族的限制,受制于方国制、封国制和世卿世禄制等。但君主的权力,总体上的发展趋势是逐步加强。

(2)专制君主制

又分为三个阶段,中国的君主专制是渐进式的①君主丞相制度

秦汉魏晋南北朝,至高无上的皇帝之下,有一个总执朝政的丞相或者相国(独相),权力仅次于皇帝。

②君主宰辅制度

隋唐宋元,君主之下,有一个辅政的宰相群体,宰相由一人发展为一群人(群相)。元代一省制,丞相人数不定,多时5人。

③绝对君主制度

废除丞相制度(无相),皇帝亲自处理朝政,明内阁、清军机处成为皇帝处理政务的参谋与助手。

3、帝制时代政治制度发展的三条线索、两个斗争

三条线索:君主专制的发展,中央集权的发展,官僚制的发展

两个斗争:中央与地方的斗争,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三、学术争鸣

《历史学文摘》2010年第1期“中国古代专制说”的争鸣。19世纪末以来,秦至清的帝制时代的中国政体为专制政体、皇帝为专制皇帝的论断影响广泛、流行不衰,并成为大陆中国史理论概括的基本观点之一。但钱穆、侯旭东等先生认为,此一论断并非科学研究的结果,而是亚里斯多德以来的西方人对东方的偏见。18世纪时个别西方思想家开始以此来描述中国,19世纪末以后经由日本广为不同立场的中国知识分子所接受,并通过辞书与历史教科书渗透到大众中,罕有质疑者。这一说法实际未经充分的事实论证,不加反思地用它来认识帝制时代中国的统治机制只会妨碍研究的深入。

钱穆的依据:1、中国古代有民众参政的民主机制,如察举制、科举制;2、相权制约皇权;3、皇权受到监察制、封驳制的制约;4、民众有权反抗暴君等。

下载《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备课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备课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程标准】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设计理念】 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背景(原因) 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⑴适应着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加,国内各民族交往愈益密切,封建社会和地主阶......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说课稿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说教材 1、 教材地位 本课承接前两节课秦汉至宋元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内容,深化学生对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脉络的认识,为学生以后学习第四单元《近......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立等史实,掌握明清加强君主专制措施。 分析明清两朝在政治制度上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认识明清君......

    第4课_《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

    第4课 《明清皇权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内容】 专制主义......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九)

    利辛高级中学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学案( 九)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学习目标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重......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讲义提纲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讲义提纲本课重点介绍君主专制这条线索。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官僚制无重大变化,仍然在行省制、科举制轨道上滑行,而君主专制在元代出现了弱化,明......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考一本答案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考一本答案 1-5:C BACA6-7:DD8:A9、【解析】(1)注意设问是材料一中的“图示一”、 “图示二”、 “图示三”,而不是材料 一、二、三。(2)注意材料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