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泡菜活动展评课》 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及立意分析:本节课是《生物技术实践》模块,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第三课题《泡菜制作和亚硝酸盐的测定》中泡菜制作部分内容;
考纲要求泡菜制作部分为重点,与前两节相比只有本节把制作部分列为重点,我想主要是此部分更容易动手实践,更容易操作,所以主要针对泡菜制作设计成活动课的形式体现,由于亚硝酸盐检测不是重点也很难操作安排课后学生做了解内容。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果酒果醋制作,以及腐乳制作,对微生物发酵基本原理和实验流程,有了一定认识和了解,另外必修一已经学习生物结构和细胞呼吸内容,对乳酸菌有了一定认识,所以设计教学形式为教师制作导学案课前布置任务,都由学生独立完成相关内容包括资料收集,社会调查,制作泡菜,理论研究,并进行讲授,然后安排各组任务课堂展评并共同讨论疑问和解决问题。
三、课时安排:课前一周准备,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分组完成任务,课堂展评一节,课后练习训练随机。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发酵的原理(2)泡菜制作(3)泡菜制作注意问题(4)设计资料分析整理能力培养,观察思考并提出问题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演讲能力培养;
(5)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包括上网查阅资料,制作课件,视频拍摄制作剪辑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课前布置基础知识自学,任务分组,学生能够完成搜集资料,社会调查;动手实践;理论研究任务学习;
(2)进行动手实践泡菜制作并有所创新;自学理论研究并制作课件等准备完成任务,课堂进行讲授。
(3)课堂展评,引导学生听讲解过程进行观察思考并能够提出针对性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解决问题。
(4)合理评价分享收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泡菜制作基本技术,培养设计试验、动手操作、分析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通过社会调查参与动手实践,培养客观认知世界,合作能力。
(2)
应用发酵原理来解释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有关现象,科学来源于生活高于是经验总结智慧结晶并形成独立体系。体验领悟科学探究的一般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3)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资料搜集,整理等活动培养参与意识,学会与人交流、尊重他人;通过参与讨论活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在展示小组研究成果过程中取得收获愉快情感体验。
(4)了解中国人文文化并能够传承,关注食品安全,维护身体健康。
4、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分组进行集料搜集,社会调查,制作泡菜,理论研究,并进行交流评价。
(2)难点:分组进行集料搜集,社会调查,制作泡菜,理论研究,合作交流过程,实验创新过程,讲解分享过程。
各组是否能够提出好的问题,相应组进行解答是否到位深入。
多媒体信息应用:课件制作;视频拍摄制作剪辑;课堂讲授。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1、整节课设计思路主要在受科学体系构建的模式启发,科学来自生产实践,自古以来人们可以进行生产实践,只有遇到问题才会有思考并总结经验,能够撰书立著才成为学术。而后人先学习前人经验,是耳听,自己调查问询是眼见,动手实践是摸索,继续研究挖掘才成为理论论述,整节课学生任务就是按照这个理念逐一展开的,从而完成展示过程,在这个展示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并发现问题或者质疑,继而进行讨论和交流,完成课程的学习体验并分享收获。
2、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教学策略是以小组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通过小组内成员分工协作去达成小组共同目标,并以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的教学策略。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分组完成活动。从课前预习开始,到课堂展示和课后,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
3、对教材内容作调整,联系生活实际,主要对泡菜制作内容重点研究,改变授课顺序,由资料收集→社会调查→泡菜制作→发酵理论讲解,符合科学发展的认知程序。
4、新课改强调学生学习方式改进,教师应尽可能创造一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本节课制定导学案,引导学生课前完成泡菜制作原理,制作流程相关内容学习;分组完成泡菜制作来源资料搜集,社会调查泡菜在生活中的存在情况,并动手制作泡菜,完成理论研究。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学会收集,归纳,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理论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高效课堂理念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就本节课理论内容,能力实践,完成任务等方面,针对各组讲评展示思考问题质疑,并提出问题,同时引导各组能够用自己经验理论等知识解决问题。
6、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本节教学内容主要采取任务展示活动形式,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尤其是课件,视频多媒体资源利用,丰富课堂内容扩大容量。
7、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二、教学程序目标
直接导入
展评开始
课件展示,教师讲授
期待
认真听讲
激发学生参与表现意识
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完成那些任务及了解基本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三、展评内容:
1、资料收集组
2、社会调查组
3、制作泡菜组
4、理论研究组
“穿越”去寻源
耳听不如眼见
眼见不如手练
实践出真知,升华是科学,著书成论著,传承待发扬。
资料收集组代表发言介绍泡菜来源、历史背景,我国泡菜类型实例。
[课件展示]
社会调查组代表展示视频,泡菜深入群众生活,很受欢迎,体验生活。
[视频播放]
制作泡菜组展示制作过程及其成果,分享实践动手收货。
[课件展示]
理论研究组代表讲授泡菜制作理论,针对前几组学生展示,进一步挖掘泡菜制作原理;制作流程;乳酸发酵相关知识,发酵过程应注意问题;发酵条件;并激发学生认真思考,敢于质疑。[课件展示]
引导学生认识泡菜源于生活,历史悠久,以“听”的感官认知泡菜相关知识。
引导学生“眼”见为实感受泡菜源自生活,了解认识泡菜种类繁多,制作保存等多方信息。
引导学生认知观察思考制作流程,注意问题,发现问题,对泡菜制作有了更深入认识,学生“动手”实践获得知识体验。
在多方感官认识泡菜制作知识后上升学习层次,发现问题,积极思考,从而深入认识泡菜制作理论,理解科学发展过程,生活实践→总结
经验→理论传承。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四、各组讨论提出问题,相应小组作答,共同探讨
五、教师根据讨论情况补充问题或概况
六、展评评价及体验分享
七、课题延伸
乳酸发酵制作酸奶
八、作业布置
导学案课后
习题
组织各组全员思考,分析,质疑,提出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进行提问答辩,全员讨论活动
根据情况
课件补充,(如右上)
高度赞扬各组成员,仰取俯拾,只要参与就有收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预想问题范围:
1、泡菜制作:
2、发酵原理:乳酸菌数量变化;乳酸含量变化;3发酵坛选择;
4蔬菜处理;
5盐水比例;
6发酵时间;
7发酵条件:氧气有无;是否密封;
8香辛料作用如何加入;9食品安全:食用时间,亚硝酸盐含量多少安全;
10保存条件;保质期
11成功失败原因:为什么腐败;白膜是什么;有没有气泡,参与菌种;
12遇到问题;调查,搜集,制作,理论
[课件展示]
学生自由发言
合作学习小组内成员分工协作去达成小组共同目标,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同时引导各组能够用自己经验理论等知识解决问题。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入认识;全员参与,使得课堂活动的的高潮,和更更生层次体验。
有些知识点学生现有水平可能不会想到,所以教师有备无患,为了更好完成教学内容加以准备。
对活动有了更高层收获;感受体验愉悦,分享成功快乐。
触类旁通,学生有收获继续更进一层楼。
教学内容及时巩固
七、板书:
泡菜制作活动展评
一、课前任务展评
资料搜集
社会调查
泡菜制作
理论研究
二、讨论问题:
三、分享体验感受
四、作业:导学案练习
八、教学反思:
(1)每次教学设计前都要认真思考琢磨合适的教学方法,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才会收效最好,只有实践后才会更成熟,我是老师也是学生,不断的在教学之路上一路前行,一路探索,知而无涯,学无止境。
(2)
本节课课时安排设计为一课时,由于师生展示动场合较多,在教学时间上可能略为紧迫,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前一定要精心设计好各个环节,有效地进行调控,做好知识储备和准备,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在课前课后导学弥补,制定导学案引导学生预习,并自主完成一部分学习内容,课堂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让更多学生参与,让学生认识学习不止在课堂,课后有延伸。
(3)备课时不光备教材备知识,更要备学生。时刻做到心中有学生,所以培养小组长并发挥起引领作用,至关重要;了解学生认知特点,学生的理解能力及接受能力都要顾及,即心中有数。
(4)由于本节学生任务不仅仅是知识理论,需要上网收集资料,动手实践,社会调查,制作课件,制作视频剪辑,讲授等环节,对于学生是有难度的,要多给予鼓励并指导,同时发现学生学习之外的特长和优点,多角度展示学生作为个体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5)学生反馈形式这里主要体现课前任务和课堂展示和思考讨论,练习巩固只有安排课后完成,还需要及时检查。
(6)课堂实录,由于上传视频要求,在讨论环节做了压缩,实际时间要长一些。但总体来说是完整的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