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归纳与训练: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2021-05-25 11:2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归纳与训练: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归纳与训练: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7.2

探索平行的性质

一、知识点归纳

这节内容跟上节内容一样,只是条件和结论互换了位置。本节为高考的重点,但是题目一般都不难,是给分的。

本节知识点归纳为三句话: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例1:如图,a∥b,∠1=121°,求∠3的度数。

解析:∵a∥b,∴∠1、∠2是同旁内角,∴∠1+∠2=180°

∵∠1=121°,∴∠2=180°-∠1=59°

∵∠3是∠2的对顶角,∴∠3=∠2=59°。

例2:如图,BD平分∠ABC,ED∥BC,∠1=25°,求∠2、∠3的度数。

解析:∵BD平分∠ABC,∴∠CBD=∠1=25°,∵ED∥BC,∴∠2=∠CBD=25°(内错角)

∵BD平分∠ABC,∴∠EBC=2∠1=50°

∵ED∥BC,∴∠3=∠EBC

=50°(内错角)

二、练习与提高

1、如图,AB∥CD,则根据图中标注的角,下列关系中成立的是【

A.∠1=∠3

B.∠2+∠3=180°

C.∠2+∠4<180°

D.∠3+∠5=180°

2、如图,∠1=40°,如果CD∥BE,那么∠B的度数为【

A.160°

B.140°

C.60°

D.50°

3、如图,直解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直尺边上,若∠1=56°,则∠2的度数为【

A.56°

B.44°

C.34°

D.28°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相等

B.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互补

C.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D.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5、如图,直线a∥b,∠1=120°,∠2=40°,则∠3等于【

A.600

B.700

C.800

D.9006、下列图形中,由AB∥CD,能得到∠1=∠2的是【

7、一只因损坏而倾斜的椅子,从背后看到的形状如图,其中两组对边的平行关系没有发生变化,若º,则的大小是【

A.75º

B.115º

C.65º

D.105º

8、如图,点D、E分别在AB、BC上,DE∥AC,AF∥BC,∠1=70°,则∠2=

°.

9、如图,直线a、b与直线c相交,且a∥b,∠α=55°,则∠β=

10、如图,AB∥CD,∠1=62°,FG平分∠EFD,则∠2=

.参考答案:

1、D.

解析:

A、∵OC与OD不平行,∴∠1与∠3不相等(内错角)。

B、∵OC与OD不平行,∴∠2+∠3=180°不正确(同旁内角)。

C、∵AB∥CD,∴∠2+∠4=180°(同旁内角)

D、∵AB∥CD,∴∠3+∠5=180°

2、B.

解法一:如下图所示,∠1+∠2=180°,∴∠2=180°-∠1=140°

∵CD∥BE,∴∠B=∠2=140°(同位角)

解法二:如下图所示,∵∠1=40°,∴∠2=∠1=40°(对顶角)

∵CD∥BE,∴∠B+∠2=180°(同旁内角)

∴∠B=180°-∠2=140°

本题给出了两种解法,在平时的练习中一定要培养这种习惯,因为初中的题目比较灵活,一般都会有多种解法,只有各种解法都熟练了,在考场上才能做到灵活运用。

3、C.

解法一:如下图,∵直尺的两边平行,∴∠2+∠ABC=180°(同旁内角)

∠ABC=∠1+∠3=56°+90°=146°

∴∠2=180°-∠ABC=34°

解法二:如下图,试着用内错角解一下该题。

提示:见下图

4、D.

解析:A、B漏掉了关键词“平行”,应该是“两条平行直线”。

C,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的平分线应该互相平行,故C错。

证明略,请自己证明一下。

D正确,证明见下图:

∵a∥b,∴∠CAB+∠DBA=180°(同旁内角)

∵AG、BG分别是∠CAB、∠DBA的角平分线,∴∠GAB+∠GBA=90°

又∵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AGB=180°-(∠GAB+∠GBA)=90°

∴AG⊥BG。

本题看似简单,实际上是由两道简单的证明题组成。所以对待平时的考试一定要彻底弄懂,尤其是选择题,没准有些选择题下次就变身为填空题或者证明题出现了。

5、C

解法一:∵a∥b,∠1=120°,∴∠1=∠4=120°(同位角)

∵∠4=∠2+∠3(三角形性质),∠2=40°,∴∠3=120°-∠2=80°

这种解法学了三角形才会做。

解法二:这种解法学了本节的能看懂

∵∠1=∠2+∠4(对顶角)

∠1=120°,∴∠2+∠4=120°

∵∠2=40°,∴∠4=120°-40°=80°

∵a∥b,∴∠3=∠4=80°(内错角)

6、B

解析:A、∵AB∥CD,∴∠1+∠2=180°(同旁内角)。

B、∵AB∥CD,∴∠1=∠3(同位角)

∵∠2=∠3(对顶角),∴∠1=∠2

C、AC∥BD才能得出∠1=∠2。这种错误很容易犯。

D、虽然AB∥CD,但是∠1和∠2没关系。只有当该梯形是等腰梯形时才∠1=∠2。

7、D。

解析:先根据AD∥BC求出∠3的度数,再根据AB∥CD即可得出结论:

∵AD∥BC,∠1=75°,∴∠3=∠1=75°,∵AB∥CD,∴∠2=180°-∠3=180°-75°=105°。故选D。

8、70°

解析:∵DE∥AC,∠1=70°,∴∠C=∠1=70°.∵AF∥BC,∴∠2=∠C=70°.

9、125°

解析:∵a∥b,∴∠1=∠α=55°,∵∠β+∠1=180°,∴∠β=180°-∠1=125°10、31°

解析:∵AB∥CD,∴∠EFD=∠1=62°

∵FG平分∠EFD,∴×62°=31°

下载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归纳与训练: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归纳与训练: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同步测试题

    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同步测试题(满分12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计9小题,每题3分,共计27分,)1.如图,已知a // b,∠1=68∘,则∠2=A.22∘B.68∘C.102∘D.112∘2.如图,∠1=72∘......

    苏科课标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教学目标 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2.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方法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 1.三条性质的推导. 2.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方法解决问题. 难点: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性质教案好

    课题:10.3《平行线的性质》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并能运用它们作简单的推理. 2.使学生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 重点难点 1.平行的三个性质,是本节......

    七年级下册《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号选手,很高兴能有这次机会与大家交流。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

    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学习目标1.掌握平行线的三个特征(即性质定理),并能解决一些问题.2.理解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区别与应用学习难点平行线性质的运用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引入......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4.3《平行线的性质》教案

    平行线的性质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性质,能初步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有关计算。 2、学会平行线性质的简单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

    数学七年级下册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练习题

    数学七年级下册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练习题一、填空1.如图1,若A=3,则∥;若2=E,则∥;若+= 180°,则∥.c A d a E 5 a2 2B 3 b b C A B图4 图1 图2 图32.若a⊥c,b⊥c,则ab.3.如图2,写出一个能判定直......

    七年级数学下册《5.3平行线的性质》的教学反思

    第五章平行线的性质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习近平行线的条件之后来进行学习的。因此,在引入环节,就充分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的这一知识基础,从回忆平行线的判定入手,创设一个疑问来激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