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以德治国强根基[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3 21:1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大代表:以德治国强根基[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大代表:以德治国强根基[小编推荐]》。

第一篇:人大代表:以德治国强根基[小编推荐]

人大代表:以德治国强根基

http://.cn 2001年03月15日13:31 光明日报

特邀嘉宾:孟富林代表(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傅贵武代表(河北省承德市委书记)

尚秀云代表(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刑二庭副庭长)主持人:本报记者 孙献涛 吴春燕

主持人语:江泽民同志提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到治国方略的高度,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孟富林:用法治手段推进道德建设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以来,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加快,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社会主义法治是建立、维护、实行社会主义道德的有力保障;同时,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治。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既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又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实行德治,使法治和德治相互配合,统一发挥作用。

我们要密切把握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现状和进程,在条件成熟时,适时通过法定程序,把某些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城市社区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规范、为民服务,农村村民委员会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这些都可形成一些地方性法规。同时在立法中增加一些强调思想教育的内容,用法治手段推动德治进程。

傅贵武:把握住“德”的内涵

在现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治建设还不完善、国民素质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加强以德治国显得特别重要。那么,我们拿什么 “德”来治国呢?道德规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道德规范。时代在发展,也必然要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许多旧的道德观念已经为人们所摈弃,许多新的道德观念为人们所崇尚。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价值体系尤为重要。

我们提倡以德治国,首先要搞清“德”的内涵。这个德,我认为包括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包括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信仰,有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等等。具体到各级领导来说,“德” 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里有了为人民服务这根弦,才能把本职工作做好。

尚秀云:法与德好比“双翼”

法和德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法律是外在的规范,是强制性的;道德是内在的约束力,更多的依靠自觉和社会舆论的监督。道德是自律,法律是他律;法律的主要功能是惩恶,道德的主要功能是扬善,在治理现代国家中,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二者好比鸟的双翼。江总书记讲“以德治国”,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德”有一个底线,就是绝不做危害他人的事情,超过底线就是违法犯罪。在守住道德底线的前提下,如果一个人做了一些利于他人的事,社会就会肯定他、鼓励他。再进一步,如果一个人能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那么他就是一位高尚的人。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高尚,但每个人都必须守住道德底线。

我搞了13年少年刑事审判工作。一些孩子之所以犯法,大多是因为道德水平低下。这不能全怪孩子,因为未成年人对社会不良风气的抵御能力本来就比较差。转变社会风气,首先要从成年人做起,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为政以德,廉洁自律。“官德毁、民德降”,这样的教训太深刻了。

对于个人来说,法律意识需要不断增强,同时道德修养也要不断提高。我们在享受法律所赋予权利的同时,还应该尽到相应的义务,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负责。这既是法的外在要求,也是德的内在约束。

第二篇:以德治校工作总结

胜利小学

“以德治校”工作总结

教育之道,德育为首。我校特别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尤其是近年来,学校以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为指导,特别是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根本,始终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以德治校,严管厚爱,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拓宽德育渠道,更新德育手段,丰富德育内容,走出了一条全方位、多层次的德育工作新路子。从而提高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校风、学风得到了根本性好转。良好的校风、学风不仅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一、超前认识,更新育人理念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关系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我们认为作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以德治校,充分发挥德育在育人中的灵魂作用。基于这种认识,我校确立了“树人先树德;育人先育心;立身先立行”的德育工作理念。为此,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我们注重将德育渗透到智育、体育、美育及日常生活之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学会运动”、“学会休息”、“学会睡觉”、“学会做事”、“学会吃饭”等为口号。学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学生的养成教育为基础,以法制教育为手段,以学生的自我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爱己、爱校、爱家乡、爱祖国”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明确在学校“学做人、学知识、学本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学校的领导、教师每学期都要向社会、家长、学生做出承诺,每周一的升旗仪式都有教师代表结合近期工作向学生做出郑重承诺。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强调“低下头来和学生谈话,蹲下身来和学生交流”,建立和谐、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真正体现了“学校以人为本”,“领导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的先进育人思想。

二、落实德育优先发展战略,需要建立一支素质较好的德育工作队伍,确保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决策和实施.学校在健全德育领导机构完善德育工作制度的同时,强调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师生在校时间穿校服,发现没按学校要求做按制度处理。大型活动、集会每个人都要准备一个小塑料袋,班级准备一个大编织袋,确保活动结束后无一杂物。各班的卫生承包区利用课间全天候有人管理,发现个别人乱扔杂物按制度办事。

三、学科渗透,拓宽育人渠道

1、结合课堂教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各学科教师结合本学科特点,都恰如其分地渗透了爱祖国、爱家乡教育,保护环境教育,理想前途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做到了智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2、结合依法治校,开展“五自”、“四主”的思想教育活动。

“五自”即自学工程、自理工程、自护工程、自强工程、自律工程。自学工程是指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自理工程就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班级与学校的管理,让学生成为班级、学校的主人。自护工程指结合学校开展的法制教育课,培养学生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意识及防病、禁毒掌握自救本领。自强工程是指通过运动会等活动,磨练学生的意志品格。自律工程就是通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校一日常规三字经》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学习,对照学习的内容找差距,规范自己的行为。“四主”是指形成“礼貌为主”的行为规范;倡导“诚信为主”的交友准则;强化“勤俭为主”的生活习惯;弘扬“进取为主”的创新精神。

3、结合新课改,开展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实现。”这就告诉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我们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的同时,积极鼓励学生走出校门,投身社会,开展丰富多采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活动更具实践性,实现学生言与行的统一。在活动中,同学们以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实地调查,解决问题。比如,我们开展了“学生零用钱的调查与反思”、“学校周围环境垃圾的调查处理”、“不良生活习惯与健康”、“走近家乡名人”、“以礼待人”等课题的研究。增强了学生对自我、社会、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体验,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开展对家乡的名人的调查过程中,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大量的家乡名人,采访家乡名人并和家乡名人对话,更激发了同学们努力学习的热情,人人争做未来的家乡名人。

四、营造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它暗示着良好的道德规范,高尚的精神境界。因此,学校创设积极的具有正面效应的校园环境,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1、注重校园设施建设,创设优美整洁的育人环境。几年来,我校在教育局及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多方筹措资金,栽种了花草、树木、修建了花池,达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园林式的校园。这样的环境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人格,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我校在整治校园环境,营造德育氛围的同时,充分利用广播、板报、画廊等工具进行德育工作宣传。让板报说话,让墙壁育人。每学期初,教务处都组织班主任、美术老师、大队辅导员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专题研讨,整体构思,想方设法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性、时代性和育人功能。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既丰富了业余生活又陶冶了情操。

五、寓教于乐,丰富育人活动

1、重大节日、纪念日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有利契机。每年的3月5日,结合“学雷锋、树新风”开展送温暖活动。清明节,开展“踏烈士足迹、实现远大理想”活动;“七一”开展《幸福在哪里》主题团会、《知党、爱党、跟党走》少队活动。其次坚持办好每周一升国旗活动,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具有实效性。再次还通过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队会,深挖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增添富有时代气息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让学生在自我设计、自我教育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学校、家庭、社会是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强大阵营。为了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每学期,我们都定期召开家长会,一方面由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给家长讲解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教学理念,给家长观看《未成年人犯罪警示录》光盘,使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子女的方法,提高教育子女的效率。另一方面,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和自己的子女在学校的表现,共同研讨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为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学校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学校通过定期聘请法制辅导员做法制知识、交通安全知识、防火知识的专题报告,提高学生的遵纪守法、交通安全、防火防盗意识。此外,学校还组织全校学生观看《未成年人犯罪警示录》等光盘。校长亲自为全校学生做安全教育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方面的知识讲座。通过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杜绝违法犯罪在学校滋生蔓延。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坚持“以德立校,育人为本。”的工作思路,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德育工作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纠正不足,克服缺点,努力把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推向更高水平。

第三篇:以德治馆 成绩斐然

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事迹材料

以德治馆 成绩斐然

金水区档案馆

金水区档案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档案局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各业务处室的指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活动为主线,大力倡导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良好风气,重点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养成,多项业务工作始终在全省档案系统中处于领先地位,受到省、市档案局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赞杨。

一、加强道德建设 提高队伍素质

近年来,金水区档案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线,不断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组织、作风、业务建设。创建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全馆的作风转变,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业务等综合素质得到持续提高,争创一流业绩的信心进一步

增强,整个档案队伍的精神风貌有了明显好转,安心清贫岗位、勤奋扎实工作、创新优质服务蔚然成风。档案馆领导借文明创建东风,在全馆上下广泛开展职业道德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认真分析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深入查找影响和制约档案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摒弃影响档案工作快速发展的陈旧观念,紧密结合档案工作实际,积极破解档案事业科学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务求促进档案工作科学发展取得实效。通过职业道德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提升了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增强了档案管理人员干事创业的责任意识,改善了档案部门的工作作风,形成了风气正、促发展的良好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2008年8月以88.9分的高分通过了国家档案局测评验收,在全省区(县)级档案馆中首家晋升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同年10月28日,省档案局在职领导、离退休领导和各处室领导一行70余人来到金水区档案馆参观考察,对金水区档案馆的硬件设施和建设成果给予了高度赞扬。近几年,先后有三门峡、洛阳、新乡、焦作等20多个市、县、区档案部门到金水区档案馆参观学习。

二、健全法规体系 严格依法治档

金水区档案馆不断加强档案法制建设,加大《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和《河南省档案管理条例》的宣传力度,为档案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近年来,将档案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结合档案工作实际,采取档

案法制宣传与档案业务工作相结合,档案法制宣传与档案法制实践相结合,档案法制宣传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档案法制宣传与档案利用相结合,档案法制宣传与档案管理相结合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措施,使全区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档案馆每年抽调精干人员组成档案执法检查小组对全区各单位进行档案执法检查。通过督导检查,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单位的档案法制意识,从而保证了全区基层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档案馆每年都要组织新档案员参加市档案局举办的法制培训班,增强档案管理人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档案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实现了档案行政执法程序化。近几年,多次组织局、馆工作人员制作宣传展版、条幅、传单,到绿城广场等公共场所举办《档案法》集中宣传活动,并在活动中挑选档案法律知识丰富的馆员向前来参观、咨询的市民进行讲解。通过广泛深入的档案法宣传活动,社会各界及广大市民进一步了解了档案法律法规,从而促进了依法治档工作的开展。

三、运用信息技术 深化利用资源

金水区档案馆早在2004年初就开始探索区(县)级档案馆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模式,在河南省率先建立了档案信息门户网站--金水区档案信息网。档案信息网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的作用,对宣传档案工作,增强全民的档案意识,提升金水区的对外形象起到了积极作

用。2007年,为了贯彻落实区政府“数字金水”的奋斗目标,加速全区政务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强全区电子文件归档和接收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软件的技术和应用水平,金水区档案馆根据《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要求,结合全区实际,制定了《金水区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并向区政府申请专项经费筹建电子文档管理中心。

电子文档管理中心按照条块结合、互联可控、统一维护、分级管理的原则同步共建,形成档案馆与区直部门、镇、办二级数字档案馆室集群,以统一的数据库标准、软硬件平台和安全控制手段为基础,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向档案利用者提供一站式的、无缝集成的、个性化的档案查询服务,实现整个档案业务流程的全面自动化。同时,通过区政府内部局域网与全区各单位之间进行信息共享、交流,提高信息利用率。“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后,档案馆对全区的档案员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培训。随后,请示区委办公室下发文件在全区推行实施“金档工程”,利用电子文档管理中心推进网络信息环境下的档案信息集约化、专业化管理,全面提高了全区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服务水平。各镇、办和区直部门主管领导高度重视,为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了与区政府局域网和因特网连接、性能较好的专用电脑,并亲自抓电子文档室的建设工作。全区各单位纷纷行动起来,对以前传统立卷的文书档案进行扫描挂接。截止目前,文档管理中心共录入机读目录485874条,其中案卷级25687条,文件级

460187条,全文扫描档案200多万页,数字化处理档案照片16万余张。全区文书档案实现全文计算机检索,充分提高了查询效率,为有关部门和群众查阅利用档案大开了方便之门。

“金档工程”的实施,实现了全区档案全程计算机网络管理,进一步推进了档案现代化、信息化发展。如今,全区70多个部门处理档案,只需打开客户端在线归档,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2009年12月8日,省档案局组织全省18个省辖市档案局局长、副局长在金水区档案馆召开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现场观摩会。会上,省委副秘书长、省档案局局长王国振对金水区档案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率先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全省起到带头示范作用的做法给予了肯定。王国振局长说:“金水区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全省第一,全国领先,值得全省其他县、市学习。”

2011年12月5日,省档案局邀请全省档案信息化专家组成测评组,按照《河南省各级综合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示范单位标准》对金水区档案馆的档案信息化工作进行了综合测评。测评小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材料、现场咨询、实地查验等步骤,对金水区的档案信息化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检测评判,最终以94.5分评定金水区档案馆为目前全省唯一一个“档案信息化建设示范单位”。2011年年底被河南省档案局评为“全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

四、整合档案资源 拓展业务领域

在档案资源建设方面,金水区档案馆按照国家档案局提出的档案资源体系新战略,树立“人的档案最重要”的观念,更加重视与普通百姓、与民生相关的各种专业档案的价值,努力把涉及人的档案收集齐全,认真管好。他们一方面着手制定档案资源建设规划,继续依法开展档案接收和征集,拓展档案资源的来源多元化和接收方式多元化,以民生需要为标准,及时调整进馆单位和进馆年限,加强对本地区重大活动、重要事件和地方特色档案的征集工作,扩大社会档案征集面,探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征集,丰富馆藏的种类,优化馆藏结构。另一方面继续探索关于档案资源整合的科学方式,扩大档案资源覆盖面。一是档案资源集结化。坚持因地制宜,实行一个单位一种对策,全区档案在归属和流向上一改以往条块分割的现象,实现了档案资源集约化管理。二是档案资源统筹化。在档案的归属和流向上,变“整合”前的条块分割为“整合”后的集中统一管理。三是档案资源信息化。加快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进程,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努力把档案馆建设成为公众获取政府公开信息的便利场所,满足信息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使档案工作更有效的服务于政务信息公开,服务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四是档案资源制度化。通过狠抓制度落实,促进各项工作开展。五是档案资源延伸化。着眼于在社会需求上下功夫,不断扩大接收征集范围,大力加强社区档案和“三农”档案工作,逐步改善档案收藏结构和

开发档案资源采集渠道。上述工作的有效开展,使管理机关向社会基层组织延伸,馆藏档案也由单一的纸质形式向多种类型多种载体形式延伸,为国家档案资源注入了新成分和新要素。

目前,金水区档案馆已收集整理婚姻、土地、司法、公证等民生档案288571件;纪检、信访、审计、土地等案件档案4687卷;建筑许可证、会计、名人、人口普查、工业普查、人才调查、死亡干部、干部转递、地名、房屋普查、房屋租赁等专门档案2512卷。

2010年6月28日,金水区档案馆作为唯一一个区(县)级档案馆参加了全省档案资源整合现场会,并在会上向省档案局和18个省辖市介绍了档案资源整合工作的先进经验。

五、利用馆藏优势 创新服务功能

新时期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大力拓展档案社会服务功能。近年来,金水区档案馆在服务社会中不断完善、提高,不断深化、拓展。档案工作在服务中进一步壮大,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继续加强。综合档案馆充分利用馆藏100个全宗,档案资料41万卷(件、册)的资源优势,通过举办综合展览、开设网上展厅、设立宣传橱窗等形式,配合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了作用。档案管理人员创新服务形式,扩展服务范围、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开展档案利用工作。同时,充分发挥档案馆成为党委、政府指定的政务信息公开场

所的有利条件,把现行文件利用工作纳入当地政务信息公开体系,努力把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办成为社会各界服务的窗口,提高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水平,围绕推行政务公开,便利群众生活和参与经济社会活动,进一步深化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服务。十一五期间,全馆共计接待来函来电查档130人次,接待来馆查阅档案8215人次、利用档案2870卷,接待来馆查阅资料320人次、利用资料5630册。档案为社会各界解决各种问题提供了重要凭证。

目前,金水区档案馆已成为金水区的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公开现行文件集中向社会提供利用中心和档案资料信息服务中心。档案馆的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多项工作受到省、市档案局的表彰。2010年12月8日,以100分通过郑州市档案局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验收,被评为全市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先进单位。

关山初度尘未洗 策马扬鞭再奋蹄。金水区档案馆在今后的工作中,仍将一如既往地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以档案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加快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进程,促进档案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金水档案工作续写新精彩,再创新辉煌。

第四篇:喻国强:切实履行人大代表职责

喻国强:切实履行人大代表职责

为更好的畅通人民和人大代表之间的联系通道,近日,长沙市人大代表喻国强律师开设了个人网站()征集民意。喻国强表示,社会热点问题中人大代表缺位、群众有事找不到代表的问题时有发生,人大代表与民众脱节,在社会生活中缺位,致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没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喻国强代表在网站公告说:“为更好的履行一名人大代表职责,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反映群众的心声,畅通人民和人大代表之间的联系通道,特开设此网站,欢迎您对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事业和我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喻国强心系民生,多次就重大民生问题积极提案,取得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作为一名律师,喻国强执业十八年来,所有委托基本上都约定实现当事人的委托目的才收费(即风险代理),四百余件业务,基本都实现了委托人的委托目的,帮委托人挽回或避免经济损失20余亿元,获得“优秀律师”等多项荣誉。

同时,喻国强还是一名慈善家。喻国强系宁乡县资福乡敬老院名誉院长,为该敬老院个人捐款、筹措资金物资40余万元;2009年捐资并筹措十多万元修缮宁乡峡山村小学;长期资助宁乡龙田乡白花村两位贫困学子,资助孤寡、贫困人员,出资修桥修路等等。他运用法律的武器扶贫助弱,为社会弱势群体和困难人群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多年来,他为四十多位当事人免费提供法律援助,通过仲裁、诉讼或律师调解的方式维护了农民工100多万元的合法权益。在义务维权过程中,为特别困难的农民工兄弟提供经济援助四万余元,免收代理费、咨询费、顾问费等各项合计二十余万元。由于其在慈善领域的突出贡献,喻国强荣获湖南省人民政府首届“湖南慈善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心系民生的市人大代表、业务精湛工作繁忙的律师、扶贫助弱的慈善家,喻国强在自己不同的人生角色里游刃有余。作为一名七零后,他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善良生动的刻画了新时代的律师形象。

对于此次开设个人网站,喻国强表示,代表与群众的联系应该是互相的,希望通过开设个人网站多一个沟通渠道,让群众能找到代表并反映诉求,切实履行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

长沙市民刘先生说:“期待人大代表不搞花架子,真正代表老百姓,为群众多做实事。”

第五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

弘扬中国优秀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

悠久的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的动力。要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文化是民族的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只有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尊

重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西方国家认识和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使我们的传统文化获得一种尊重。这将是我们每一个 国人应该所尽的责任和义务。摒弃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认真学习和汲取我们传统文化的营养,同时尊重西方文化,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兼容并包,那么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会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文化之颠。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更加重视,如国家将中秋、端午等列为法定节日。可尽管有上述措施和手段,在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节日备受青年冷落,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在圣诞节、情人节互赠礼物,在当劳、肯德基庆祝生日,很多人不知道大阿福,没划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识艾草、菖蒲为何物。

为什么传统节日渐渐被忽视,而“洋节受宠”?这是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问题。有人从生活方式的角度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青年生活方式趋同;有人从文化的角度认为,西方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而我国传统文化缺少适合年青人的文化内涵;还有的人则把它归结为商家和媒体的炒作的错误方式,认为现在过节只注重形而上,形艷下的精神全被空了,缺少传统文化产业去丰富、发展传统节日的内涵、外延,这样变味的节日过起来只能是空虚无无聊。

这些观点都有道理,但根本问题是目前传统节日中形而上的精神内容被掏空了。传统节日里,月饼、元宵、粽子等都是商家绝不肯放过的利润点。然而,过分地强调饮食使传统节日变成了“饮食节”。春节吃一顿年夜饭、元宵节煮一锅汤圆、中秋节送几盒月饼、端午节吃几个粽子,节便过完了。传统节日给现代人留下的似乎只剩了饮食,节日中大量美好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意境,则变得

越来越淡了。没有繁琐仪式要求的洋节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圣诞节的彻夜狂欢、情人节的互赠礼物、万圣节的魔鬼面具,洋节的随意简单让都市人很容易找到情感的发泄渠道,于是它们在中国大地方传播开来。

我国不缺乏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缺乏的是传统文化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的方式。要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只有不断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节日的文化渊源,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如在传统节专门给出专门时间,组织大型、健康、寓教于乐的活动,不断倡导、继承、创新节日。

从商家的角度,应该把眼光放得再远一些、更宽一些。挖掘传统节日的情感价值,不仅仅是扩展销售规模,更重要的是建立起消费者与企业、品牌间的情感联系,这是企业的最大利益所在。节庆消费要深刻挖掘消费者的情感价值,消费者最深层需求便是情感消费,这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价值挖掘得不够是厂家和商家的一种短视行为,传统节日其实有很多独特的价值,从目前来看,反倒是一些跨国企业独具慧眼,将中国传统节日的营销做得非常到位。

分析称我国建设文化强国战略顺应时代潮流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1年11月15日10:01 新华网

(新华社信箱〃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解读)

为什么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新华网北京11月15日电 进一步明确文化发展方向、发展目标,是关系文化根本性质、基本路径和发展前景的重大问题。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明确行动方

向,才能激发奋斗力量。推进文化改革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建设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决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这一战略目标,既顺应时代潮流又体现人民愿望、既符合实际又催人奋进,必须将其作为主题,贯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是立足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提出的。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独特贡献。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文化日益繁荣,取得历史性的重大成就,体制改革取得决定性进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实现了大跨越,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是着眼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的。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正在向世界经济强国迈进,迫切需要增强我们的文化力量,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建设文化强国。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文化建设日益繁荣发展,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迫切需要进一步指明前进方向,凝聚各方智慧,激发奋进力量,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是基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提出的。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围绕综合国力的全方位竞争更加激烈,谁占领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就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文化安全在整个国家安全工作中占据着基础性和战略性的重要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充分运用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我国传统文化深刻而久远,而传统节日则正是传统文化中

首先,传统文化可以安顿中国人的个体生命。因此人类生命的安顿古今中外都是通过特定的文化来实现的,文化的重要功能就是通过文化中所体现的超越神圣的信仰与价值来提供生活的意义与安顿生命的无常,离开了特定的文化就不可能存在抽象挂空的超越神圣的信仰与价值。

第二,传统文化可以重建中国的人的社会道德。当今中国的社会道德面临着全面崩溃,中国处在“一切向钱看”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所谓全民经商、全民炒股、全民言利、全民发财,全民造假就是这一社会的写照。孟子说“上下交征利则国危矣”,现在中国的道德崩溃、人心败坏的状态是无法维持下去的。

第三,重拾传统文化可以重塑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传统的断裂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中华民族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精神,学到西方的法律制度、科学技术却不能转化为自己的民族精神,结果中国灵魂四处飘荡,无所归依,中华民族成了一个没有民族精神的民族、一个不知道自己民族文化自性特质的民族。在这种情形下,中华民族就成一个不知道“我是谁”的民族,一个“精神分裂无怕适从”的民族,一个精神上处于“游魂”状态的民族,一个民族内聚力日益弱化的民族。

第四,传统文化可以重建中国乃至世界的信仰与希望。从儒学的历史来看,儒学在本质上是希望,儒学为中国人提供了信仰与希望,使中国人的生命存在与历史现实具有了意义,获得了动力。它也必将在二十一世纪为人类寻求后工业时代的出路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方向。《礼记礼运》开篇便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孤独废疾者皆有所。”这正是人类可共同期待的一种大同境界。

在半个世纪以前,当中国处于深重的内忧外患之际,奢谈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麻木不仁,而且是对时代的背叛。

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标准,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也为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让我们为拥有这样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而自豪,让我们的慷心灵永远在这里。

下载人大代表:以德治国强根基[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大代表:以德治国强根基[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德治家家庭事迹材料(5篇)

    主要事迹:裴秀云,女,现年50岁,家住新威附路66号楼202室,夫妻二人以打零工来维持一家九口人的生计,尽管工作不固定,但是她也和别人一样,兢兢业业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裴秀云的婆婆......

    以德治企是依法治国的基石

    以德治企是依法治国的基石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总目标,同时提出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作为重要原则必须坚持的要求,强调了发挥法律的规......

    依法行政和以德治政的关系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共识。政府依法行政是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和核心所在,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行政的实行......

    以夯实文化根基,提炼文化精髓

    夯实根基 聚力进位 ——2011年xxxxx部企业文化示范点复核报告 2011年.Xxxxx部以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实施纲要(2010-2011)》为指导,以夯实文化根基,提炼文化精髓,推进文化进位为目......

    以德治官为构建和谐社会之本(推荐五篇)

    构建和谐社会提倡以德治国,德治仁政是兴国安邦之本,以德治国首先要以德治官,官风正则民风纯,官风腐则民风败。官风、官德是一个执政党的基础,是一个国家兴荣衰落的关键所在,是当前......

    浅谈依法治运与以德治运[优秀范文5篇]

    提要:近年来,我国道路客货运输、搬运装卸、车辆维修、运输服务等市场发展很快,作为对道路运输市场实施监督管理的运政执法人员,必须坚持依法治运和以德治运,本文从加强法制建设,坚......

    论江泽民的德治思想:以德治国

    论江泽民的德治思想:以德治国内容提要:“以德治国”的提出,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邓小平理论与我国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

    以国为家 富国强家 演讲稿

    以国为家 富国强家 ——希望小学 杨瀚逸 吟唱成龙的《国家》: 一心装满国 一手撑起家 ,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 国与家的命运风雨同舟、血肉相连,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我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