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期末考试语文答案20146254766356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
2014年小学一年级语文(下)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一、正确连接一个字和相应的读音得 1分,共 9分。
二、写对一字得1分,共18分。
亮 味 苗 红 放 空 身 黑 听
事 始 典 现 家 起 看 松 农
三、每空1分,共9分。
“字”:(上下)(宀)(6)
“外”:(左右)(夕)(5)
“过”:(包围)(辶)(6)
四、组对一个新字得1分,共6分。
样 种 背 间 新 鸡
五、组对一词得1分,共8分。
六、正确连接一组词语得1分,共7分。
七、每小题1分,共4分。
1、马上(立刻、立即、连忙)
2、很多(许多)
3、经常(常常)
4、非常(十分、特别、格外)
八、每小题2分,共12分。要求句子通顺、完整。
九、每个标点占2分,共4分。
1?2!3。
十、本题共9分。
1、本小题2分。
4(1分)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1分)
2、本小题3分,每空1分。
(红)(粉)(白)
3、本小题2分。
蜜蜂 蝴蝶
4、本小题2分。
(1)春季(√)(1分)(2)花开得很多(√)(1分)
十一、本题14分。
一等(13—14分):图意理解正确,按顺序、清楚地表述图意,语句通顺。二等(10—12分):图意理解正确,表述基本清楚,语句基本通顺。三等(9分以下):图意理解不正确,或表述不清楚,或语句不通顺。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
2014年小学二年级语文(下)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一、正确连接两个字组成一个词语得1分,共8分。
二、写对一字得0.5分,共 8分。
惊醒 赤脚 拔掉 创造 帮忙 坚持 顺心 理解
三、每空 1分,共 10分。答案略。
四、正确填写一词得2分,共12分。答案略。
五、每空2分,共8分。要求用词准确,句子通顺、完整。
六、每句 4分,共8分。要求用词准确,句子通顺、完整。
七、每小题3分,共9分。
1、院子里长着一棵高大的苹果树。
2、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
3、河水从我家门前慢慢地流过。
八、每空 1分,共10分。
1、暖 亮
2、惜 柔
3、伟大 光荣
4、深蓝 淡青 浅绿 杏黄
九、每个标点占0.5分,共4分。
1。2,!
3:“,?”
十、本题 8分。
(5)1、本小题1分。
2、每空 1分,共4分。
小姑娘的眉毛 弯弯的镰刀 弯弯的小船 一只圆盘
3、本小题3分。
(2)(√)。
十一、本题15分。
一等(13—15分):图意理解正确,事情表述清楚,对话描写合理,语句通顺。
二等(10—12分):图意理解正确,事情表述基本清楚,有人物对话,语句基本通顺。三等(9分以下):图意理解不正确,或图意表述不清楚,或语句不通顺。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
201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一、写对一字得0.5分,共8分。
(迅速)(醉意)(年龄)(委屈)(轻盈)(恢复)(冠军)(羡慕)
二、选对一个正确的读音得1分,共6分。
挑(tiǎo)恶(wù)强(jiànɡ)得(děi)漂(piāo)晕(yūn)
三、组对一个词语得1分,共10分。答案略。
四、写一个词语得1分,共5分。
1、(斩钉截铁)2、(不以为然)3、(兴高采烈)4、(小心翼翼)5、(七嘴八舌)
五、正确选择一种解释得1分,共4分。
1④2①3②4 ③
六、正确选择一个词语得1分,共4分。
1、连续2、陆续1、执意2、故意
七、每小题2分,共4分。
1、笨重的沙发被他用力搬开。
2、铁牛被他们用绳子的一头牢牢地拴住。
八、本空2分,共10分。
1、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3刻舟求剑。4守信用。
九、本题共5分。
1、本小题2分。
它们彬彬有礼,站在远处向我们点头,像欢迎我们似的。
2、每空1分,共3分。
金企鹅 帽带儿企鹅 阿德雷企鹅
十、本题共14分。
1、每个标点占0.5分,共4分。标点符号依次为:“。。。”
2、每句2分,共4分。要求用词准确,句子通顺完整。
3、初升的红日拥抱着他们。本小题2分。
4、两层意思:一是孩子们上学起得很早;二是孩子们上学要翻过几座山,路远。每层
意思1分,共2分。
5、第五自然段最后一句。
6、孩子们放学后结伴摸黑回家。
十一、作文。30分。
一类(27—30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二类(22—26分):内容较具体,能表达情感,语句较通顺。
三类(21分以下):内容空洞,语句不通顺。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
2014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下)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一、写对一字得0.5分,共6分。要求把字写正确、端正、美观。
额 览 烁 藏 智慧 缸 籍 魅 敞 厌倦
二、组对一个词语得1分,共8分。
(蓝)天(漆)黑(错)误病(魔)
(篮)球(欺)侮(措)施(模)仿
三、正确填写一词得1分,共6分。
四、正确选择一个词语得1分,共6分。
1、凝视2、注视3、扫视
1、爱戴2、爱护3、爱惜
五、连对一组句子得1分,共6分。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家家溪水绕户转,户户垂柳赛江南。
南沙诸海岛,撒开珍珠串。
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
六、每小题占2分,共6分。
1、我体会到花很多。
2、我体会到榕树茂盛(生命力强)。
3、我体会到祖母很善良(祖母乐于助人)。
七、每小题占2分,共6分。造句要求用词恰当,句子通顺、完整。
八、本小题共10分。
1、填一个词语得1分,共4分。蓝天白云 绿树红花 莺歌燕舞 流水人家
2、每空 1分,共3分。万紫千红(是美好的);一片漆黑;心酸(产生同情之心)。
3、写出一个描写美好春天的词语得1分,共3分。
九、本题共16分。
1、每空3分,共6分。
短文的2、3自然段主要写老牛拦路索水。第4自然段主要写老牛把水让给小牛喝。
2、摘抄一个表现老牛倔强的句子得2分,共4分。
3、本小题 3分。我体会到老牛爱小牛,小牛也爱老牛。
4、本小题 3分。要求补写的句子意思连贯,表述顺畅。
十、作文。30分。
一类(27—30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清楚。过程讲述具体,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二类(22—26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基本清楚。过程讲述较具体,语句较通顺,书
写较工整。
三类(21分以下):内容空洞,语句不通顺。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
2014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下)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一、写一字得0.5分,共8分。要求把字写正确、端正、美观。
携带 陶瓷 抑扬顿挫 虐待 撕毁 慷慨激昂
二、组一个词语得1分,共6分。如:屏息凝视、屏幕。效率、率领。差错、出差。
三、正确选择一种解释得0.5分,共5分。
1、(②)(①)(④)(⑥)
2、(③)(④)(①)(②)(⑥)(⑤)
四、正确选择一个词语得1分,共6分。
1、(毅然)2、(断然)3、(居然);1、(迷惑不解)2、(惊魂不定)
3、(喜出望外)
五、修改一句得1分,共5分。
1、句首加上主语即可。2、“约莫”和“差不多”去掉其中之一。3、把 “元初宋末”改为 “宋末元初”。4、把 “深刻”改为 “深厚”。
5、“全部”和“其中的”去掉其中之一。
六、每句2分,共4分。要求用词恰当,使句子描写得更加具体。
七、每空 1分,共6分。
1、有声有色的乐谱2、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3、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
4、孔明神机妙算5、秦时明月汉时关6、暖风熏得游人醉
八、本题10分。
1、本小题2分。第一自然段讲左宗棠率领部队植树造林。
2、本小题2分。答:不行,因为这段话是写左宗棠率领部队植树造林,不是讲战斗。
“既……又……”这个关联词,后半部分是连接下文的。
3、正确画出一个词语得1分,共4分。
茂密、铁筋般、挺拔的身躯、生死较量(或顽强)
4、本小题2分。答:这里的柳树象征着爱国将士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
九、本题 20分。
1、正确选择一个词语得1分,共5分。隔绝 暴躁 前所未有 增强 描绘
2、正确填写一个句子得1分,共3分。应填入的句子依次是:(3)(2)(1)
3、本小题2分。第3、4自然段主要讲海伦刻苦学习(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 会了用手指“说话”)。
4、每句占2分,共4分。(1)我体会到海伦学习非常刻苦。(2)我体会到海伦有了生 活的勇气和信心(海伦感觉到生活很美好)。
5、本小题2分。答:这里的“说话”和“看”具有特殊的含义,所以要加上引号(或者 答:这里的“说话”不是海伦用口讲话,而是她通过盲文与人交流;这里的“看”不是
用眼睛看,而是用大脑想象,所以“说话”和“看”要加上引号)。
6、每句占2分,共4分。学生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只要恰当就行。下面答案仅供参考。(1)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枫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火(或“霞”)。
(2)老师的一席话,就像一束阳光,温暖着、抚慰着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
十、作文。30分。
一类(27—30分):文章用实例讲述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比如,以前是怎样的,又是 怎样产生变化的,结果怎样),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二类(22—26分):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讲述较清楚、具体,语句较通顺,书写较工整。三类(21分以下):内容空洞,语句不通顺。
第二篇: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略。
2、juān
颀
yùn
虔 3、盛-胜 燥-躁 脚-角
障-嶂
4、B 5、B 6、略。7、C 8、吴承恩 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童年》 阿廖(辽)沙 9、略。10、(1)万里赴戎机(2)天涯若比邻(3)不畏浮云遮望眼(4)回清倒影
(5)随风直到夜郎西(6)山光悦鸟性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9)日月之行、星汉灿烂
二、阅读。(50分)(一)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11—13题。(12分)11、(1)夸耀(2)打发
(3)――的原因(为什么)
(4)畏惧(害怕)12、(1)(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点了点头。(2)(南方人)天天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
13、(3分,每空1分)甲文: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乙文:生不识水。(不学而务求其道)14、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操练。(要想学好一门技艺,就要做到孰能生巧)(结合实际来谈且表述完整得3分,否则得2分。)
(二)阅读《心声》选文,回答问题。(15分)
15、泪珠涌出:感情投入,联想到自己想爷爷和玩伴的感情;叹口气,坐下:心情轻松,完成心愿,表达心声之后的满足。
16、、无奈,不放心;(1分)感动,内疚(1分)17、埋在心底的亲情、(想爷爷)(1分)友情(想小朋友妮儿)(1分)18、同学们被京京的真情朗读感动,沉浸在故事情节中。(答出“环境描写,衬托出京京读得真切感人”也给分2分)
19、第三段的“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1分)动作和神态(2分)
20、启发:做事要认真,要有真情实感,要勇敢。(1分)
老师对学生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应深入理解学生内心。(1分)分别联系实际2分(表达清楚,意思相近即可)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3分)
21、.点明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1分)触景生情,自然引起下文对童年的回忆。(1分)22.制作骨架(1分)系缠放线(1分)
23、第⑦段写放风筝失败的体验,与前两段写放风筝成功的快乐,都是童年生活的真实反映,使童年的生活更有趣;(1分)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1分)
24、放风筝承载着童年的快乐,常常引起“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1分)已经逝去的童年,在记忆中有时清晰,有时模糊,却是永难忘怀,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深深的眷念之情。(1分)
25、仲春时节大地泛出的“淡淡的鹅黄的绿意”,显出生机和活力,而“我”的童年生活也充满着生机和快乐。这样说含有对童年生活的赞美之意。
26、略。(颜色特点和童年特点相应)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0分)
27、享受春雨”或“喜爱春雨”等。(答春雨得1分)
28.第③语段让我们感受到春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与舒畅;第④语段让我们感受到春雨的宝贵,对乡间万物的滋润,生命的律动。
29.不设统一答案,示例1:我更喜欢选文的这个句子,它不仅形象地说出了春雨的轻柔细,并给人朦胧的梦幻感,有诗一般的意趣;示例2:我更喜欢《春》的这个句子,因为它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春雨的“细、密、多、闪亮”等特点。
30.略,强调符合题意,语句通顺。示例1: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奋斗的畅快;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胜利的喜悦;示例2:瑟瑟的秋雨中,我回味那春雨的轻盈,夏雨的激越,冬雨的冷冽。
三、写作。(40分)评分标准参照中考评分标准。【译文】
南方有很多能潜水的人,天天和水打交道,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五岁就能够潜水了。那些潜水者难道是偶然学会潜水的吗?一定是长期和水接触而悟出的方法。每天和水打交道,那么十五岁就能学会潜水。生下来就没见过水,那么就算到了壮年,见到船也会感到畏惧。所以很多北方的勇士,向潜水者寻问他们的潜水技术,然后按照他们教的方法去河里试着潜水,但是没有不被淹死的。所以不愿意自己去学习体会而只是寻求方法的人,其下场也都像那些北方学潜水的人一样。
第三篇:高一期末考试模拟考试语文及答案
2013级高一交班考试语文模拟热身训练
一、选择题(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A.不可估量(liáng)烙(lào)印倾轧(zhá)后嗣(sì)....
B.悄(qiǎo)无声息菲(fěi)薄列观(guàn)门框(kuàng)....
C.应(yìng)运而生斧削(xiāo)哄(hōng)笑濒(bīn)临....
D.冠(guān)冕堂皇躯壳(kã)恫吓(hâ)抽搐(chù)....
2.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有错的一项是(C)
A.记得在我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就是安妮·莎利文老师来到我身边的那一天——1987年3月3日。
B.他意识到,必须马上找个地方隐蔽起来。
C.“给点喝的!”我说:“再来支烟,在左上方口袋里。” D.“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3.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仗句?选出最恰当的一个。(A)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蕖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4.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是(D)
A.残羹冷炙金壁辉煌富丽堂皇振耳欲聋
B.一蹴而就义愤填赝翠锦斑斓祟山峻岭
C.心荡神弛斑驳陆离一泄千里玲珑剔透
D.变幻莫测豁然开朗完璧归赵亭亭玉立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你的这席话,不啻为空谷足音,令人警醒。....
B.尽管这些传说都是空穴来风,但三人成虎,我们也不得不有所防备。....
C.用人做事要注意防微杜渐,今天的纵容可能造成明日尾大不掉的窘境。....
D.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下里巴人,谈吐、举止总是让城里人看不起。....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A.我市成为地级市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很好,市委希望画家和文艺工作者深入工 厂企业为全市人民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B.外来民工人数众多,在如厕时,偶而不讲卫生、弄脏厕所,也不是不可否认的实情,但这也并不能成为公厕拒绝他们入内的理由。
C.方舟子强调了学术的规范和程序的严谨公正:如果钟南山院士有相关的研究成果,应当首先以发表学术论文的方式接受学术界的检验,然后才可以向社会公布成果。
D.到现在为止,雨果也是我特别看重的作家,我对他的《悲惨世界》和《九三年》影响很大,译制片中对我最有影响力的也是《悲惨世界》。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
A.欲厚遗之遗:赠送侯生摄敝衣冠敝:破旧 ..
遍赞宾客赞:介绍夷门抱关者关:门闩 ..
B.如姬资之三年资:蓄积屏人间语间:中间 ..
争宠而心害其能害:妒忌五霸之伐也 伐:征伐 ..
C.众辱之曰众:当众樵苏后爨苏:割草 ..
深沟高垒垒:营垒其文约,其辞微微:含蓄精深 ..
D.传飧飧:晚饭诸将效首虏效:献出,呈献 ..
天下已集集:和睦秦失其鹿鹿:政权 ..
8.下列选项中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C)
例句:辞于淮阴侯
A.何功之有哉B.大丈夫不能自食
C.遍赞宾客D.莫不求忠以自为
9.下列选项中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C)
例句:盖聂怒而目之 .
A.臣海内之王B.箕踞以骂 ..
C.留军壁邺D.邪曲之害公也 ...
10.下列有关作品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A.柳永的《八声甘州》上片描绘了雨后清秋的傍晚,关河冷落夕阳斜照的凄凉之景;下片抒写词人久客他乡急切思念归家之情。全词语浅而情深,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
B.《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是北宋大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此词描写闺中少妇的伤春之情。上片写少妇深闺寂寞,阻隔重重,想见意中人而不得;下片写美人迟暮,盼意中人回归而不得,幽恨怨愤之情自现。
C.《破阵子 春景》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
D.《菩萨蛮》写女子起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以及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全词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11.对《三国演义》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D)
A.第九十七回,孔明二出祁山,领兵三十万进兵陈仓,遭到了守将郝昭的顽强抵抗。
B.第一百零四回,建兴十二年八月,诸葛亮死于五丈原,死时五十四岁。刘禅将诸葛亮厚葬在定军山。
C.第一百零六回,魏景初三年春,曹睿病死。临终前,效法刘备托孤,把幼年的儿子曹芳托付给司马懿,并封曹真的儿子曹爽为大将军,总摄朝政。
D.第一百十七回,邓艾攻打剑阁,钟会则领兵取道阴平岭,从险峻之地度过,攻取江油、涪城,军民俱降。
1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D)“开卷有益”是说打开书就一定会有收获。,。如果你勤读书、读好书,你就一定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①使人们不断完善,走向进步
②当然,有的书是有缺点的,要善于选择
③确实,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
④书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⑤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⑥读书能帮助人们看清世间的美与丑
A、②⑥⑤④①③B、③⑥②⑤①④C、④③①⑥②⑤D、⑤③④⑥①②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10分)
题元十八①溪居
白居易
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
晚叶尚开红踯躅②,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
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香饭细酒香浓。
注:①元十八:白居易在江州时结识的朋友,隐于庐山五老峰下。②踯躅:杜鹃花的别称。
(1)白居易晚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并称刘白,他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2分)
(2)诗的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在写景上有什么特色?(5分)
(3)“影落杯中五老峰”中的“落”字用得极具特色,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案:(2)溪水潺潺,岚气弥漫,森林茂密,水槛山窗,杜鹃绽放,芙蓉初开,(1分)描绘出了静谧清幽的夏末初秋图景。(1分)(停留与图景描述只给1分,在此基础上有意境特征的概括,给2分)
景物描写的特点:①远近结合,写景富有层次感;②红白两色,色彩鲜明,对比强烈;③叠词,“漠漠”“重重”分别写出溪岚的迷蒙和树木的茂盛,;④拟人,写出水槛山窗一个接一个的扑面而来,展现了友人溪居的幽美。(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给3分,最高3分)
(3)“落”字写出五老峰倒映杯中的景象,(1分)化静为动,想象奇特,(1分,两点任答其一即可)写出了溪居环境的明净,突出主人恬淡自适。(1分)
三、名句默写(10分)
(1)斜阳草树,人道寄奴曾住。
(2),一时多少豪杰。
(3)复道行空。
(4),多于机上之宫女。
(5)有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6)报君黄金台上意。
(7)君子之至于道也。
(8)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9)是处红衰翠减。
(10),空戴南冠学楚囚。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8分)
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
顺宗继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即罹容逐,涉履蛮障,骑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朗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章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仍出私钱贱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22.下列四项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D)(2分)
A.宗元少聪警绝众警:机警B.与之图事图:商议
C.禹锡终易连州易:改任D.归其父母归:赠送
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C)(2分)
A.蕴骚人之郁悼/比诸侯之列 ..
B.下笔构思,与古为侔/微斯人,吾谁与归 ..
C.请以柳州授禹锡/欲以客往赴秦军 ..
D.宗元谓所亲曰/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 ..
24.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2分)
A.柳宗元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又被推荐为宏辞科,因此被授予校书郎、永州司马等职务。
B.王叔文想重用柳宗元,但正赶上皇帝居位不久,王叔文的想法没有实现。
C.长江至岭南之间,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来跟着柳宗元学习,结果那些人都出了名。
D.柳宗元在文学上的才华得到世人称赞,但政治上的才能却没有显示出来,表现在还没被重用就遭贬了。
24、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
(2)观察吏裴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3)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
25.文章用简练的语言叙写了柳宗元的一生,它写出了柳宗元哪些方面的特点,试析之。(3分)答案:(1)我和刘禹锡是亲密的朋友,怎么忍心看他们母子这样(落到这个地步)呢?(2)观察吏裴立为柳宗元料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儿女返回京师。
25、(在为文上有诗、骚之风,关注现实,切中时弊; 在为人上重视友情,体贴朋友;在为官上体贴百姓,革除陋习。)
五、现代文阅读
(一)应试林语堂(8分)
①殿试的日子到了。皇帝任命欧阳修为主试官,另外若干饱学宿儒为判官。在读书人一生这个紧要关头到来之际,大家心中都是紧张激动,患得患失。过去多年来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读力学,都是为了这一时刻。考生必须半夜起身,天甫黎明就要来到皇宫之外,身上带着凉的饭食,因为没考完是不许出考场的。在考试时,考生要各自关闭在斗室之中,有皇宫的侍卫看守。朝廷有极严厉的规定,借以防止纳贿或徇私。考生的试卷在交到考试官之前,先要由书记重抄一遍,以免认出试卷的笔迹。在重抄的试卷上,略去考生的名字,另存在档册里。考生在考完放出之时,考试官则关入宫中闱场,严禁与外界有任何接触,通常是从正月底到三月初,直到试卷阅毕呈送给皇上为止。考生首先考历史或政论。次考经典古籍,最后,在录取者的试卷已阅毕,再在皇帝陛下亲自监察之下考诗赋,然后再考策论。宋仁宗特别重视为国求才,对这种考试极为关注。他派贴身臣仆把题目送去,甚至有时为避免泄露,他还在最后一刹那改变题目。
②苏氏兄弟都以优等得中。苏东坡的文章,后来欧阳修传给同辈观看,激赏数日。那篇文章论的是为政的宽与简,这正是苏东坡基本的政治哲学。不过,不幸有一个误会。欧阳修对此文章的内容与风格之美十分激赏,以为必然是他的朋友曾巩写的。为了避免招人批评,他把本来列为首卷的这篇文章,改列为二卷,结果苏东坡那次考试是名列第二。在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四月八日,苏东坡考中,在四月十四日,他那时才二十岁,成为进士,在三百八十八人之中几乎名列榜首。得到此项荣誉,于是以全国第一流的学者知名于天下。
③苏东坡这个才气纵横的青年,这次引用历史事例,却失之疏忽,而且在试卷上杜撰了几句对话。他发挥文意时说,在赏忠之时,宁失之宽厚,在罚罪之时,当恻然有哀怜之心,以免无辜而受戮。他写道:“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这几句对白读来满好,显示贤君亦肯用不肖,使之有一展长才之日,这种史实颇可证实明主贤君用人之道。判官梅圣俞阅卷至此,对尧与皋陶有关此事之对白,不敢公然提出查问,因为一经提出,即表示自己对年久湮没的古籍未曾读过。
苏东坡因此,才得以混过。考试过去之后,梅圣俞一天问苏东坡:
“可是,尧和皋陶这段话见于何书?我一时想不起在何处读过。”
苏东坡这位年轻学者承认说:“是我所杜撰。”
梅圣俞这位前辈宿儒大惊:“你所杜撰!”
东坡回答说:“帝尧之圣德,此言亦意料中事耳。”
④主考官录取一学生,即表示自己克尽其职发现了真才,二人彼此之间即形成了“老师”与“门生”终身不渝的关系。考中的门生要去拜谒主考老师致敬,并修函感谢恩德。欧阳修为当时文学权威,一字之褒,一字之贬,即足以关乎一学人之荣辱成败。当年一个作家曾说,当时学者不知刑罚之可畏,不知晋升之可喜,生不足欢,死不足惧,但怕欧阳修的意见。试想一想,欧阳修一天向同僚说的话,那该有何等的力量啊!他说:“读苏东坡来信,不知为何,我竟喜极汗下。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这种话由欧阳修口中说出,全京都人人都知道了。据说欧阳修一天对儿子说:“记着我的话。三十年后,无人再谈论老夫。”他的话果然应验,因为苏东坡死后的十年之内,果然无人再谈论欧阳修,大家都谈论苏东坡。他的著作在遭朝廷禁阅之时,有人还暗中偷读呢。
(选自林语堂著《苏东坡传》第四章)26.请分别概括全文四个部分的大意。(4分)
27.本文结尾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技巧?它对刻画苏轼形象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4分)
26.(4分)(1)朝廷准备殿试。(2)苏轼名列前茅。(3)苏轼杜撰论据。(4)苏轼受到推崇。(一个要点得1分。学生答案与参考答案意思大致相同即可。)
27.(5分)(1)结尾一段主要运用的是侧面描写(或衬托)的表现手法。(2分)
(2)作用是:通过文坛领袖欧阳修对苏轼的激赏来突出苏轼横溢的才华。(2分)
如:(1)欧阳修说:“读苏东坡来信,不知为何,我竟喜极汗下。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2)欧阳修一天对儿子说:“记着我的话。三十年后,无人再谈论老夫。”(3)读苏东坡来信,我竟喜极汗下。(4)苏东坡死后的十年之内,大家都谈论苏东坡。
(结合其中一处分析即可,1分。)
(二)在树的年轮中生长的乐器(20分)
王芸
①在许多乐器的身体中,总能找得到一棵树的魂魄。只是不同的乐器,往往渗透着树在不同生命时段或不同部位的某种特质,彰显出各异的面目。
②二胡绝对是紧紧抓握着泥土的大树的根部。二胡奏出的声音,悲怆也好,苍劲也罢,哪怕偶尔欢娱一阕,都带有泥土的颜色与气息,都透着一丝苍凉。二胡的弓只一拉,戛然一声,人们的心便不由自主地往内收紧,收成一枚致密的核,被二胡的气场浑然包裹、束缚,却又仿佛随时会胀裂开来,一腔情绪迸泻而出,澎湃成汪洋。
③笛子是一尾游动在树腔中的气,有时蹿上梢头,只轻灵地一点;有时从树根直贯云霄,荡气回肠。琵琶如茎,精血充沛,刚健有力,是累世风雨也弹拨不断的结实与铿锵。纤指急弦,狂风骤雨仍稳伫如故,不输金石。小提琴是枝干,铺蔓回环,细可撑天,密可载云。繁花点点,叶稠如幕,阳光在每一处可照耀到的地方,朝着不同的方向闪闪发光。
④筝是一片春天新发的叶子,是叶子上恰好滚动的露珠,露珠上闪烁的光芒;是叶子在温润春日里时常承接的下场密雨,雨线上不小心拆散的月光。钢琴是春夏之交满树的花蕾次第绽放,干净、明澈而又激情的天籁彼此衔缀。箫是深秋落霜的树,遍体薄透清越的白,凌凌如月下剑光的寒,满身清肃之气。箫,离一株树的冬天,大概只有咫尺。
⑤独弦的马头琴,是一株躺下来说话的老树。一株缄默了千年的参天大树,就藏在马头琴里对我们开口说话。一个个颤音,喑哑,低回,连绵,苍茫,悠长。每一个音符是那历历在目、无边无际的沧海桑田,是那潮起潮落、风起云涌的苦难与欢欣,是那生命无处不在的脆弱与坚强、隐忍与抗争……除了缄口,聆听,我不知自己还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⑥由陶土、兽骨制成的埙,也许不曾掺杂一丝木质,但绝对找得到有着无数年轮的树的一缕精魂。埙是从远古吹来的一阵风,脚不停步,吹过无数棵树的叶子、花朵和果实,搏动树的枝、粗朴的躯干和隐藏在泥土中的根,挟带走漫漫黄沙、树的精魂和时间的碎砾,从远古呼啸而至。
⑦埙一路走来的历程太漫长了,风中汇聚起太多种声音——如七彩光谱会合成透明的光线——以至我们只听见纯净单调、起起伏伏、无休无止的呜呜。在这质朴无华的声音里,我们情不自禁静敛心神,像盲人那样伸出心灵的双手,摸索着试图将碎砾缝合,将残缺还原,让精魂回到每一棵树的身体之中,将每一粒黄沙归还给早巳消失的土壤……可我们知道,永远回不去的,是和埙一道呼啸而来的时间。
⑧埙,听着听着就像一场大梦了。不知何时,泪已浸热双眼。
(选于《中国艺术报》2011年3月30日,有改动)
28.文章第①节在全文中有哪些作用?(4分)
▲▲
29.文章第③节画线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分析。(6分)
▲▲
30.文章第⑤节是从哪几个方面写马头琴的?请简要概括。(4分)
▲▲
31.本文题为“在树的年轮中生长的乐器”,可作者浓墨重彩描写的埙却不是木制的,这样写是否离题?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6分)▲▲
28.(4分)照应文章题目(1分),总领全文内容(1分);概括说明众多乐器与树的关系(2分)。
29.(6分)运用比喻、比拟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笛声抑扬顿挫的特点,语言富有动感和韵味。评分建议:修辞,2分;表达效果,4分,意思对即可。
30.(4分)①外形的特征;②乐音的特点;⑧音乐的内涵;④听者的感受。
评分建议:每点1分。
31.(6分)不离题。①埙历史悠久,正如大树一样有着无数的年轮;②埙的乐音纯净单调、质朴无华,体现了树的本质特征;③埙由陶土、兽骨制成,大树最终回归泥土,野兽生活离不开树木,埙蕴含着树的精魂。
六.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70分)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标题自拟;不能脱离材料蕴含的意义范围作文,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第四篇:期末考试答案
练习题
1. 计算复数3+4i与5−6i的乘积。
a=complex(3,4);b=complex(5,-6);s=a*b s =
39.0000 + 2.0000i
2.构建结构体Students,属性包含Name、Age和Email,数据包括{'Zhang',18,[‘zhang@163.com’, ‘zhang@263.com’]}、{‘Wang’,21, []}和{‘Li’,[], []},构建后读取
所有Name属性值,并且修改‘Zhang’的Age属性值为19。
Student.Name='zhang';Student.Age=18;Student.Email='zhang@163.com,zhang@263.com';Student
Student =
name: 'zhang'
Name: 'zhang'
Age: 18
Email: 'zhang@163.com,zhang@263.com' Student.Age=19
Student =
Name: 'zhang'
Age: 19
Email: 'zhang@163.com,zhang@263.com'
2. 采用向量构造符得到向量[1,5,9,…,41]
A=1:4:41
4.利用列向量1,2,3,,6建立一个范得蒙矩阵A,并利用位于矩阵A的奇数行
T偶数列的元素建立一个新的矩阵B,须保持这些元素的相对位置不变。
(范得蒙(Vandermonde)矩阵最后一列全为1,倒数第二列为一个指定的向量,其他各列是其后列与倒数第二列的点乘积。可以用一个指定向量生成一个范得蒙矩阵。在MATLAB中,函数vander(V)生成以向量V为基础向量的范得蒙矩阵。例如,A=vander([1;2;3;5])即可得到上述范得蒙矩阵。)
V=[1,2,3,4,5,6];A=vander(V);
A A =
243
1024
256
3125
625
125
7776
1296
216
5.按水平和竖直方向分别合并下述两个矩阵:
A=[1 0 0;1 1 0;0 0 1];B=[2 3 4;5 6 7;8 9 10];H=vertcat(A,B)H =
0
0
0
0
0
S=horzcat(A,B)S =
0
0
0
0
0
6.分别删除第5题两个结果的第2行。
>> H(2,:)=[]
H =
0
0
0
0
S(2,:)=[] S =
0
0
0
0
7.分别将第5题两个结果的第2行最后3列的数值改为[11 12 13]。
H(2,1)=11;
H(2,2)=12;H(2,3)=13 H =
0
0
0
0
S(2,4)=11;S(2,5)=12;S(2,6)=13 S =
0
0
0
0
0
8.分别查看第5题两个结果的各方向长度。
a=size(H)
a = b=size(S)b =
9.分别计算第5题矩阵A和B的A+B、A.*B和AB。A=[1 0 0;1 1 0;0 0 1];B=[2 3 4;5 6 7;8 9 10];S1=A+B S1 =
S2=A.*B S2 =
0
0
0
0
0
S3=AB S3 =
10.写出执行以下代码后,MATLAB命令窗口上显示的x矩阵的值 x=[0,1,0,2,0,3,0,4];for k=1:8 if x(k)==0 x(k)=k;else x(k)=2*k+1;end end disp(x);
3 9 5 13 7 17
11.写出执行以下代码后C,D,E的值
A=[1,2,3;4:6;7:9];C=[A;[10,11,12]] D=C(1:3,[2 3])E=C(2,[1 2])C =
4 5 6 7 8 9 10 11 12
D =
5 6 8 9
E =
>>
12、输入x,y的值,并将它们的值互换后输出。x=input('Input x please:');y=input('Input y please:');z=x;x=y;y=z;disp(x);disp(y);13.当n=100时,求yni112i1的值。
y=0;n=100;for i=1:n y=y+1/(2*i-1);end y
14.某商场对顾客所购买的商品实行打折销售,标准如下(商品价格用price来表示):
price<200 没有折扣 200≤price<500 3%折扣 500≤price<1000 5%折扣 1000≤price<2500 8%折扣 2500≤price<5000 10%折扣 5000≤price 14%折扣 输入所售商品的价格,求其实际销售价格。function function2()p=input('请输入商品价格');if p<200
rate=0;
elseif p>=200&p<500
rate=3/100;
elseif p>=500&p<1000
rate=5/100;
elseif p>=1000&p<2500
rate=8/100;
elseif p>=2500&p<5000
rate=10/100;
else
rate=14/100;end p=p*(1-rate)
15.一个三位整数各位数字的立方和等于该数本身则称该数为水仙花数。输出全部水仙花数。
function function3()x=[];for i=100:999 n1=fix(i/100);n2=fix((i-n1*100)/10);n3=i-n1*100-n2*10;if(n1^3+n2^3+n3^3)==i x=[x i];end end
16.用if语句实现下列程序:输入一个百分制成绩,要求输出成绩等级为A、B、C、D、E,其中90-100分为A,80-90分为B,70-79分为C,60-69分为D,60分以下为E。function function4()p=input('请输入分数:');if p>=90
disp('A');elseif p>=80
disp('B');
elseif p>=70
disp('C');elseif p>=60
disp('D');else disp('E');end
17.若一个数等于它的各个真因子之和,则称该数为完数,如6=1+2+3,所以6是完数。求[1,10000]之间的全部完数.function function5()result = [];for n = 1:10000 divisors = 1:(n/2);remainder = mod(n, divisors);sumDivisors = sum(divisors(remainder == 0));if n == sumDivisors result = [result, n];end end result
18.求[1000,2000]之间第一个能被17整除的整数。function function7()for n = 1000:2000 a=mod(n,17);if a==0 num=n break;end end
19.绘制函数ysinxcosx在2,2上的曲线,其中曲线为红实线。
x=-2:0.1:2;
y=sin(x).*cos(x);
plot(x,y,'-r')0.50.40.30.20.10-0.1-0.2-0.3-0.4-0.5-2-1.5-1-0.500.511.52
20.编制MATLAB7.0程序,该程序绘制两条曲线,x的取值在[0,2pi],以pi/10为步长,一条是正弦曲线,一条是余弦曲线,线宽为6个象素,正弦曲线为绿色,余弦曲线为红色,线型分别为实线和虚线。给所绘的两条曲线增添图例,分别为“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
x1=0:pi/10:2.*pi;x2=0:pi/10:2.*pi;y1=sin(x1);y2=cos(x2);plot(y1,'-g','linewidth',6);hold on plot(y2,'--r','linewidth',6);10.80.60.40.20-0.2-0.4-0.6-0.8-10510152025正弦曲线余弦曲线
legend('正弦曲线','余弦曲线','Location','North')
x和,21.在同一坐标内,分别用不同线型和颜色绘制曲线y10.2e0.5xcos4y22e0.5xcosxx0,2,并标记两曲线交叉点。
x=linspace(0,2*pi,1000);y1=0.2*exp(-0.5*x).*cos(4*pi*x);y2=2*exp(-0.5*x).*cos(pi*x);k=find(abs(y1-y2)<1e-2);x1=x(k);y3=0.2*exp(-0.5*x1).*cos(4*pi*x1);plot(x,y1,x,y2,'k:',x1,y3,'bp')21.510.50-0.5-1-1.501234567
22.在同一窗口分别用红色实线和绿色虚线绘制y1sinx和y2cosx在区间0,4上的曲线,并用星号*标出两条曲线的交点以及建立图例;
x=linspace(0,4*pi,1000);y1=sin(x);y2=cos(x);k=find(abs(y1-y2)<1e-2);x1=x(k);y3= sin(x1);plot(x,y1, '-r',x,y2, '--g',x1,y3,'*')
23.分别在同一图形窗口的不同子图绘制y1sint,y2cost,y3sin2t,y4sint在区间0,2上的图像。
t=0:pi/10:2*pi;subplot(2,2,1)plot(t,sin(t))subplot(2,2,2)plot(t,cos(t))subplot(2,2,3)plot(t,sin(2*t))subplot(2,2,4)plot(t,abs(sin(t)))
24.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画出yxsinx和yxsin1x在区间0.005,10的图形,添加x轴和y轴的简单注解,对图形进行文本标注,并尝试不同的线形、颜色;
x=linspace(0.005,10,1000);y1=x.*sin(x);y2=x.*sin(1./x);plot(x,y1, '-r',x,y2, '--g')xlabel('x');ylabel('y=xsinx,y=xsin(1/x)');
25.求函数ycosx的5次拟合多项式px,并绘制出cosx和px在区间0,2上的图形。
x=0:pi/10:2*pi;y=cos(x);p=polyfit(x,y,5);y1=polyval(p,x);plot(x,y,'-r');hold on plot(x,y1, '--g')
26.在0≤x≤2区间内,绘制曲线y1=2e-0.5x和y2=cos(4πx),并给图形添加图形标注。
x=0:0.01:2*pi;
y1=2*exp(-0.5*x);
y2=cos(4*pi*x);
plot(x,y1,x,y2);xlabel('x(0,2pi)');
text(0.5,2*exp(-0.5*0.5)+0.1,'y1=2e^{-0.5x}');text(3,cos(4*pi*3)+0.1,'y2=cos(4pi*x)');legend('y1','y2')2y1=2e-0.5x1.5y2=cos(4*x)y1y210.50-0.5-10123x(0,2)4567
27.随机产生一向量x,求向量x的最大值。
x=rand();m=max(x)
28.某观测站测得某日6:00时至18:00时之间每隔2小时的室内外温度(℃),用3次样条插值分别求得该日室内外6:30至17:30时之间每隔2小时各点的近似温度(℃)。h=6:2:18;t=[18,20,22,25,30,28,24,15,19,24,28,34,32,30]';X1=6.5:2:17.5 Y1=interp1(h,t,X1,'spline')
29.某实验对一根长10米的钢轨进行热源的温度传播测试。用x表示测量点0:2.5:10(米),用h表示测量时间0:30:60(秒),用T表示测试所得各点的温度(℃)。试用线性插值求出在一分钟内每隔20秒、钢轨每隔1米处的温度TI。30.说明函数polyfit()的用法,并讨论采用不同多项式阶数(至少3种)对函数y=0.25*x+20*sin(x)拟合结果的影响。x=0:2.5:10;h=[0:30:60]';T=[95,14,0,0,0;88,48,32,12,6;67,64,54,48,41];xi=[0:10];hi=[0:20:60]';T1=interp2(x,h,T,xi,hi)
31.求多项式x48x310与多项式2x2x3的乘积。32.求多项式x48x310除以多项式2x2x3的结果。31和32答案
>> P1=[1,8,0,0,-10];>> P2=[2,-1,3];>> w=conv(P1,P2);>> [q,r]=deconv(P1,P2);>> sq=poly2str(q,'x');>> sq=poly2str(r,'x');>> P1=[1,8,0,0,-10];>> P2=[2,-1,3];>> w=conv(P1,P2)w =
15-5 24-20 10-30
>> [q,r]=deconv(P1,P2);>> sq=poly2str(q,'x')
sq =
0.5 x^2 + 4.25 x + 1.375
>> sr=poly2str(r,'x')
sr =
-11.375 x7 x – 8 >> p=polyder(b);>> sp=poly2str(p,'x')
sp =
x^2 + 14 x + 3
34.x521637,求
(1)x各元素的和
(2)x各元素的积
(3)x的累乘积向量
(4)向量x的算术平均值和中值
(5)对x中的元素按降序排列的新向量。>> x=[5 2 1 6 3 7];>> s=sum(x)s =
>> p=prod(x)p = 1260
>> c=cumprod(x)c =
10 60 180 1260
>> m=mean(x)m =
>> md=median(x)
md =
>> [sortx,dim]=sort(x,'descend')
sortx =
6 5 3 2 1
dim =
4 1 5 2 3
35.求fxx10x20在x00.5附近的根。>> p=@(x)x-10.^x+2;>> x=fzero(p,0.5)x =
0.3758 >> 36.针对函数yxsinx1x12,x0,10,(1)绘制其图象;
(2)并计算最大值、最小值和零点;(3)计算yx在0,10上的积分。y=@(x)sin((x+1)./(x.^2+1));fplot(y,[0,10])
[xmin,yval] = fminbnd(y,0,10)
xmin =
yval =
0.1087 f=@(x)(-sin((x+1)./(x.^2+1)));[xmax,fmax]=fminbnd(f,0,10)
xmax = 0.4142
fmax =
-0.9346
ymax=-ymax fmax =
0.9346 [x,yva]=fzero(y)x =
yva =
0 q=quad(y,0,10)q =
3.4354 37.计算微分方程y21y'yt0,2且初始值为0的解。
38.求fxx32x5在0,5内的最小值点。f=@(x)(x.^3-2*x-5);[xmin,fval]=fminbnd(f,0,5)xmin =
0.8165
fval =
-6.0887
39.设x为符号变量,fxx2x1,gxx6x3x5,试进行如下运算。
4232(1)fxgx,(2)fxgx,(3)对fx进行因式分解,(4)求gx的反函数。>> syms x;>> f=x^4+2*x^2+1 f =
x^4+2*x^2+1
>> g=x^3+6*x^2+3*x+5 g =
x^3+6*x^2+3*x+5
.>> el=sym(f+g)el =
x^4+8*x^2+6+x^3+3*x
>> e2=sym(f*g)
e2 =
(x^4+2*x^2+1)*(x^3+6*x^2+3*x+5)
>> R=factor(f)R =
(x^2+1)^2 >> finverse(g)Warning: finverse(x^3+6*x^2+3*x+5)is not unique.> In sym.finverse at 43
ans =
1/2*(-60+4*x+4*(117-30*x+x^2)^(1/2))^(1/3)+6/(-60+4*x+4*(117-30*x+x^2)^(1/2))^(1/3)-2
>> 40.求sin(x)x在0,8上的定积分;
求定积分ex2dx,;
>> syms x >> R1=int(sin(x)+x,0,8)
R1 =
-cos(8)+33
>> R2=int(exp(-x^2),-inf,inf)
R2 = pi^(1/2)
41.求符号表达式sin(x)x的5次微分; >> syms x >> f=sin(x)+x^5;>> df=diff(f,5)
df =
cos(x)+120
>> 42.求解非线性方程组x0.7sin(x)0.2cos(y)0y0.7cos(x)0.2sin(y)05
3x12x25x312求线性方程组2x1x2x34的解;
4xx2x8231>> s=solve('x-0.7*sin(x)-0.2*cos(y)=0','y-0.7*cos(x)+0.2*sin(y)=0','x','y');>> disp('s.x')s.x >> disp(s.x).5265226219***69280519209
>> disp('s.y')s.y >> disp(s.y).***24497***8
>> S=solve('3*x1-2*x2-5*x3=12','2*x1-x2+x3=4','4*x1+x2-2*x3=8','x1','x2','x3')
S =
x1: [1x1 sym]
x2: [1x1 sym]
x3: [1x1 sym]
>> disp('S.x1')S.x1 >> disp(S.x1)80/43
>> disp('S.x2')S.x2 >> disp(S.x2)-48/43
>> disp('S.x3')S.x3 >> disp(S.x3)-36/43 >>
44.已知y''2y'2y0,y(0)1,y'(0)1,求该方程的解。
>> y=dsolve('D2y+2*Dy+2*y=0','Dy(0)=1','y(0)=1','x')y =
2*exp(-x)*sin(x)+exp(-x)*cos(x)
>> Sy=simple(y)Sy =
exp(-x)*(2*sin(x)+cos(x))
>>
45.简化fx31x36x212x8 >> syms x >> f=(1/x^3+6/x^2+12/x+8)^(1/3)f =
(1/x^3+6/x^2+12/x+8)^(1/3)
>> simple(f)
simplify:
((2*x+1)^3/x^3)^(1/3)
radsimp:
(2*x+1)/x
combine(trig):
((1+6*x+12*x^2+8*x^3)/x^3)^(1/3)
factor:
((2*x+1)^3/x^3)^(1/3)
expand:
(1/x^3+6/x^2+12/x+8)^(1/3)
combine:
(1/x^3+6/x^2+12/x+8)^(1/3)
convert(exp):
(1/x^3+6/x^2+12/x+8)^(1/3)
convert(sincos):
(1/x^3+6/x^2+12/x+8)^(1/3)
convert(tan):
(1/x^3+6/x^2+12/x+8)^(1/3)
collect(x):
(1/x^3+6/x^2+12/x+8)^(1/3)
mwcos2sin:
(1/x^3+6/x^2+12/x+8)^(1/3)ans =
(2*x+1)/x
46.计算Llim>> syms x h lnxhlnxhh0x和 Mlim1
nnn>> l=limit((log(x+h)-log(x))/h,h,0)l = 1/x
>> syms x n >> m=limit((1-x/n)^n,n,inf)m = exp(-x)
>>
47.计算级数Sn11n2 及其前100项的部分和
计算函数级数Sn1xn2
>> syms n >> s1=symsum(1/n^2,n,1,100);>> S1=vpa(s1,10)S1 =
1.634983900
>> s2=symsum(1/n^2,n,1,inf);>> S2=vpa(s2,10)S2 = 1.644934068
>> >> syms n x >> s2=symsum(x/n^2,n,0,inf)s2 =
sum(x/n^2,n = 0..Inf)49.设f(x)syms x u y t z f=x^2/(1+u);g=cos(y+2*t);fz=ztrans(f,x,z)fz =
1/(1+u)*z*(z+1)/(z-1)^3
>>
50.计算zyx3yx2y的223x21u, g(y)cos(y2t),求复合函数 f(g(z))。
zy和
z2yx。
syms x y z=y*x^2+3*y^2*x+2*y^3;dfy=diff(z,'y')dfy =
x^2+6*y*x+6*y^2
>> df=diff(dfy,'x')df = 2*x+6*y
第五篇:南开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高二语文试卷答案
1.D(A薜bì B醴lǐ C渌lù)
2.D(A寂寥 B皓腕 C坐落)
3.B(A裔,水边 C殷,声震 D合,应该)
4.C(《梦游天姥吟》中由东鲁至吴越的游历乃是梦境,并未发生过。)
5.A(《菩萨蛮》真正要抒发的是有家难回的苦闷无奈之情。)
6D托物言志
7D借景抒情
8D分别指曹操孙权和诸葛亮
9C无比较
10B后一首为日光下
11D非高旷超俗
12B少为缺少的意思
13C首联未明确表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14C非江风吹打
15C
16.D矜,夸耀
17.C(C助词,表示对我如何。A句末语气词。代词,之。B表转折。表递进。D他们。那个。)D.将自己比作青萍宝剑、结绿美玉,将韩荆州比作薛烛、卞和。
三.
1.比喻手法。把年轻时的黑头发比喻成青丝,把年老时的白头发比喻成一堆乱雪。这样比说明阔别时间之长,同时前后对比,也让人产生一种沧桑之感。语言形象。
2.开头三节主要写几十年来一直渴望重访秦淮河,感受秦淮画舫纸醉金迷的梦影,表达对李香君等秦淮女子的钦敬。这样写是对下文的有力铺垫。下文写重到秦淮,没有了浆声灯影,见不到古代的风雅,非常失望,从而表达了对商品经济背景下文化失落和匮乏的惋惜之情。
3.原句是假设关系,退一步说的意思。删去加点的关联词语,意思完全不同。作者反对和抨击的,是重新修整的秦淮河边商业味过浓、历史文化气息消隐的现象。没有了假设关系,就变成作者赞成从商业角度包装旅游景点的意思了。这显然有悖作者的原意。
4.“桨声灯影”在文中的具体内容:《桃花扇》里秦淮河的历史文化氛围;朱自清和俞平伯笔下秦淮河的典丽画舫、清幽歌声、优美情调。这些内容消隐的原因:匮乏的历史文化氛围,过度的现代电光声色,急功近利的商业目的,缺少和古城相和谐的富有个性的人文景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