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可园历史建筑群调研报告(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21:13: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东莞可园历史建筑群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东莞可园历史建筑群调研报告》。

第一篇:东莞可园历史建筑群调研报告

东莞可园历史建筑群调研报告

一、概述

广东省东莞市晋朝时属于东官郡,唐代分置为县,因县内盛产莞草,改名东莞。东莞地处珠江三角洲,物产丰富,经济繁荣。东莞河网纵横,沙岗错落,气候“三冬无雪,四季常花”,一派秀丽的水乡景色。

东莞可园,坐落于莞城西的博厦村,面积较小,约2200平方米,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之一,与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合称广东近代四大名园。前人赞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

可园布局灵巧,构图清新,园景幽致。园内古建筑高低错落,层楼叠阁,廊庑萦回,亭台点缀,叠山曲水,极尽园趣。可湖与可园,碧水丹亭,秀美可人。可园又是岭南画派重要策源地,文化内涵丰富。可园蕴秀,寓意了可园秀丽的景观和丰富的历史人文气息。今天,可园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园蕴秀”是东莞八景之一,成为各地游客向往的旅游景点。

二、历史沿革

可园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三年后竣工,此后经历多次扩建和改建,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全部建成。

可园原址为冒氏宅园,昔日园主友人居巢曾写诗赞曰:“水流云自在,适意偶成筑。拼偿百万钱,买邻依水竹。”园主病逝后,后人逐渐崩败,收藏的书画古物变卖无几,园内建筑也多荒废。1961年后两经修复,使得大部分楼阁保存如旧。近年来,可园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受到大力保护。1997年,在东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对原有建筑进行了保护和修缮,新建了博物馆、展览馆等建筑,可园景区从原来的5.5亩(3630平方米)扩大到30亩(20000平方米)。

2001年6月,可园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园作为东莞地方文化展示的平台,不断完善,更加可人。

三、建造背景

1.园主其人

张敬修(1823-1864年),字德甫,东莞市莞城区博厦人,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青年时投笔从戎,一生三起三落,宠辱不惊,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历十余年心血建起一座岭南名园—可园,同时,也是一介文人,广涉金石书画、琴棋诗赋;一位雅士,广邀文人墨客雅集于可园,抚琴吟诗;一位伯乐,延请岭南画派鼻祖居巢和居廉在可园长年作画,奠定岭南画风。

道光末年,剧盗萌起。此时,年轻的张敬修放下圣贤书,投笔从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他援例捐官,因为在家乡修筑炮台有功,任官于广西,其后屡次立功,仕途平坦。但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张敬修请朝廷剿灭广西盗贼的建议未被采纳,遂请辞回东莞,次年开始建造可园,此为“一起一落”;道光三十一年(1851年),张敬修被朝廷起用剿匪,屡立战功,升任广西按察使。但该年9月,张敬修因为失守浔州,被撤职返莞,此为“二起二落”; 1856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派舰进犯珠江内河,直逼广州,张敬修临危受命,再被重用,但不久因病回家乡休养,以可园为休憩之所。清政府欲再次重用张敬修,但因其身患重病无法再为国效力,此

为“三起三落”。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卒,享年42岁。

张敬修虽出身行伍,却是一位文化修养很高的雅士,可谓能文能武。根据史料,张敬修“嗜翰墨、工诗词、善画梅、长写兰、好金石、爱名琴、喜搜石。” 张敬修作为可园的主人,其言行修养在可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张敬修的画秀逸天成、笔墨超绝、清雅秀逸、笔力雄健。张敬修不仅修筑了可园,而且以诗吟园,以文咏志,留下不少佳作。可园虽小,却占尽风情。在张敬修的诗文中,也记载了可园内的秀美景色、高雅情调。如他的《题蕙》:“芳草似畸士,空山养孤洁。唯有石丈人,同岑意相悦。”张敬修酷爱书法,可园门口的“可园”二字即是其亲笔书写,二字均一笔写成,雄浑有力。张敬修素喜花草,尤其是兰花。他不惜花重金购买,遍植可园。张敬修爱好名琴,不惜在可园中斥资修建绿绮楼,用以珍藏岭南四大名琴之一——绿绮台琴。张敬修与“居派”宗师居巢、居廉相交匪浅,可园孕育出岭南“居派”艺术,而“居派”艺术也对可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社会背景

3.名字由来

可园初名“意园”,取其“满意”、“合意”之义。后来,园子修好以后,张敬修

邀请各方名士前来观赏。宴席过后,张敬修陪同客人参观家宅,评点一番。客人不知如何应答,又生怕惹恼张敬修,只是点头称许:“可以、可以”。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张敬修觉得“可”有“合适”、“称心如意”的意思,而“以”与“意”发音相近,很合自己的心意,于是将意园改名为可园,一直沿用至今。

四、建筑分析

1.建筑风格

2.建筑群组成3.建筑环境的营造

(1)独具匠心的平立面设计

可园占地面积不大,仅三亩三约2200平方米。大门入口设在东南角,朝东,正对

东莞夏季主导风向。门前有一约20平方米的荷花池,园外北面有宽阔的可湖,西北面有后花园。园内主要建筑物:“可堂”、“雏月池馆”、“绿绮楼”位于北部,“双清室”、“可轩”、“邀山阁”位于西部,这些建筑物大都是南北向。中部为露天庭院,环绕庭院布置了半边廊一一“碧环廊”。全园立面为东部、南部低,北部、西部高,全园最高的邀山阁就位于西部。围墙也是东部矮且通透,西部、南部高而厚实。

这种平、立面设计的目的正是利于引夏季清凉的主导风入园,并且阻挡冬季寒冷的西北风。西面、西南面围墙高而密实,且贴墙分布不少天井、冷巷,正是为了隔绝西晒,造成较多阴影区,利于园内空气冷却。园内水体面积少有利于防止园内空气过于潮湿并利于园内游览路线的安排。

(2)防太阳辐射的设计

可园防太阳辐射的主要手法是“遮”。可园门前、园内虽有大片露天硬质铺地,然而设计者巧妙地设计了不少人腰高的长条形花基,花基上摆满盆栽植物,花基立面与盆栽植物正好遮挡了对地面的日晒,在地面形成了大片阴影区,减弱了太阳对地面的热辐射。而且,这些花基对园内观赏路线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园内水面少、露地多,设计者就在大面积的中部庭院建造了“拜月亭”、“兰花台”、“狮子山”三大件品字形摆开,对遮挡太阳对地面的热辐射起很大作用。“ 碧环廊” 的卷棚顶及沿廊边种上的树木翠竹,也遮挡了园内交通路线免受日晒。“ 花之径” 小路虽为露天独辟, 但昔日有沿径而架的凉棚, 棚顶有攀悬植物, 被称为“ 藤罗架” , 这也是一种遮阳手法。由此可见, 虽然中部庭院占全园面积近一半, 但真正受晒面积并不多, 因而地面长波辐射的热效应就不强。这就创造了内庭院不用大面积水体也一能得到清凉效果的设计手法。

园内还有一个紧靠“ 绿绮楼” 的小庭院, 这里种满了各种亚热带植物, 给“ 绿

绮楼” 造成了非常宜人的小气候图四。值得注意是园内建筑物屋顶大部分采用轻巧的卷棚歇山屋顶, 深挑的飞檐也是遮挡日晒的设施, 它在外墙表面造成阴影区,使之保持较低的温度。

(3)通风散热的役计

广东沿海一带陆地夏季盛吹东风、东南风, 风质凉爽, 热环境设计上可以利于夏

季主导风对室内散热降温。但因风速不大, 就一须创造各种引风入室、组织通风的手法。可园的通风散热设计正是注意了这一点。

首先, 当地主导风—清凉的东风进入朝东的大门之前, 先经门前荷花池及其周边的绿化盆栽形成的宜人小气候的冷却, 然后经门斗聚集进入门厅, 风进入门厅后分三路, 左路进入“ 草草草堂” , 再经南面的窗进入三角形平面的天井出外右路经“ 过厅” 进入客厅前的小天井, 部分折向客厅,部分上升离开小天井, 部分穿过小天井西边小门进入内院中路直经半边亭“ 掌红小榭” 进入内院, 与上部越过入口屋脊的东风汇合后, 一部分进入“ 环碧廊” , 大部分经曲池水面和曲池前花基盆栽再冷却后

进入“ 双清室” 和“ 可轩”。这就是建筑所造成的自然通风之一的“ 风压通风”。

可园在自然通风设计中还有一个特点, 就是沿西边、西南边外墙设置多个三角形

或方形平面的小天井, 还有露天“ 冷巷” , 在静风时, 因天井下部入口的空气温度较低, 上部出口空气温度较高, 出入口的空气温度差、高度差就形成“ 热压通风”。温度差、高度差越大, 热压通风效果就越好。这就是天井的“ 抽风效应” 也称“ 烟囱效应”。可园的这些小天井的抽风效应对到了“ 环碧廊”、“ 可轩” 和“ 双清室” 前而风压已减弱的自然风再起加压作用。于是, 风压通风与热压通风共同作用, 使可园形成了完善的自然通风系统。

其次, 紧靠“ 邀山阁” 北面的一个深天井, 上部风口与下部风口高差超过, 为

热压通风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天井开口不大, 约。下部终日不受烈日照射除夏至前、后某天中午, 成了通风系统中的“ 冷源”。设计者巧妙地利用这个冷源设计了人工通风, 在接待贵客的“ 可轩” 地面正中装有铜管, 连通隔壁小房。小房设有一风柜, 仆人转动风页, 从冷源抽冷风向铜管鼓风。于是, 可轩内, 凉风从铜管口徐徐冒出, 客人在盛夏到此饮宴, 凉风阵阵, 沁人心腑。宾主不管高谈阔论或细语密斟, 也不会受仆人干扰。离地面越高, 风速越大。米高的“ 邀山阁, 位于“ 可楼” 顶层。这里是园内风速最大的地方。阁内四边开窗, 不管哪个方向的风吹过, 都劝翅向此阁的楼梯口形成负压, 于是楼梯也成了通风的风道, 天井下部阴凉的空气就沿夭井经楼梯被抽吸向各层室内, 这也是一种独特的设计手法图五。

再次, 可园大部分建筑物的屋顶都采用卷棚歇山顶, 室内吊平顶。平顶留有约’的方形格栅口,平顶上部两边东、西山墙开圆洞以利通风。东西向有风时, 这两洞口

就是风压通风的进出风口。静风时,平顶格栅口就是热压通风的进风口, 两边山墙圆洞口就是出风口。这种设计对加快屋顶散热非常有利图六。值得注意的是在“ 可轩” 邻室外、围墙内有一条儿米长的冷巷, 其两端各有一个小室。这两室在通风过程中有“ 藏风” 作用, 相当于现代通风工程中的“ 静压室” 作用。它使冷巷内空气压力稳定, 以利“ 可轩” 邻室内的人工通风图七。

4.植物配植

5.建筑材料

五、结语

第二篇:东莞可园实习报告

实 验 报

实验项目名称:参观东莞广场、可园、东莞大道、松山湖公园 实

验 性 质:验证性实验 所属课程名称:《景观规划设计》

学生姓名:

号: 指导老师:

成绩: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花卉与景观设计系

2008.11.31 《景观规划与设计》课程实验四

东莞广场、可园、东莞大道、松山湖公园参观实验

指导书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花卉与景观设计系

2008.11.30 l 实习目的

通过参观现代城市公园、城市广场和古典园林等不同类型的园林景观实例,观察、认识体验并掌握景观规划设计的构成要素。实习原理

从景观规划设计的物质构成着眼,景观的要素可以分成地形地貌、水、建筑、植物、道路广场五大物质要素。

从景观艺术的欣赏内容着眼,景观的构成可以分成自然景观、历史人文景观和园林工程景观三个方面的内容要素。

本次参观实验主要观察、认识、体验园林实例中的各种景观内容以及相应的物质载体和物质形式。

2.1 自然景观景观要素

2.1.1 山岳景观,如山峰、岩峰、洞府、溪涧与峡谷、火山口景观、高山景观、古化石及地质奇观……

2.1.2 水域景观,如泉水、瀑布、溪涧、峡谷、河川、湖池、滨海、岛屿;

2.1.3 抽象的山水景观,山水景观在长期的造园历史进程中,演化出各种人造的、象征的或抽象的形式,如雕塑股的陈列与塑造的假山景石、泉池及泉钵……成为丰富园林景观的重要手段。(特别值得关注。)2.1.4 生物景观,植物景观

1、自然植物群落景观,森林(如单纯林、混交林)、草原;

2、农业栽培植物景观(如江南早春田野的油菜花,紫云英花,夏日的稻田,秋天的麦田,大空俯瞰图案般的菜畦地……);

3、经园林设计的植物景观,形式上可以分成树木种植形式和草花种植形式。树木种植形式包括:孤景树、对植、树列、树丛、树群、树林、植篱……草花种植形式主要有:花坛、花境、花台、花池、花箱、花丛、花群、花地、模纹花坛花带、花柱、花钵、吊盆……(特别值得关注。)

动物类景观如鱼、鸟、兽、虫……

2.2人文景观

2.2.1 名胜古迹景观,如古建筑遗址遗迹,如古城、古镇、古街、古桥、占建筑、古工程、古战场……特别是古建筑景观。世界多数国家都保留着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古建筑,都是景观设计、景观游览的重要资源。我国古建筑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宫殿、府衙建筑,民居建筑,寺庙、塔、教堂、神道等宗教与祭祀建筑建筑,亭台、楼阁等园林建筑以及古墓等。

2.2.2 文物艺术景观文物,指石窟、壁画、碑刻、摩崖石刻、石雕、雕塑、假山与峰石、名人字画、文物、特殊工艺品以及工具、武器、生活器皿等各种文化、艺术、生活、工具各种古代人工制品与古人类文化遗址、化石。

2.2.3 民间习俗与节庆活动、民俗风情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种精神和物质现象,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风情土要包括民居村寨、民族歌舞、地方节庆、宗教活动、封禅礼仪、生活习俗、民间技艺、特色服饰、神话传说、庙会、集市、逸闻等。

各种民俗风情和民俗活动,都有特定的场所与环境。

2.2.4 民间技艺如壮锦、苗锦、蜀锦、傣锦、苏绣、高绣、鲁绣等。2.2.5地方工艺、工业、生产观光及地方风味风情

我国的风景园林历来和社会经济生产及人民生活活动紧密相关,因此。众多的生产性观光项目以及各地的十特名优产品及风味食品也成为风景园林林中不可缺少的人文景观要素。如果木园艺,名贵动物,水产养殖及捕捞;和民间传统技艺(染布坊、织布坊、制陶坊、铁艺铺)。

2.3工程设施

山水工程主要指园林中(特别是人工山水园中)改造地形、模山范水、创造优美环境和园林意境的工程。如人工地形处理,假山工程(石山、土山、土石山),水景工程的水池、驳岸、闸坝、落水、跌水、喷泉,道路、桥梁工程和建筑工程(园林景观空间内的各种园林建筑)。实验地点

广东东莞 实验时间 2011、11、5 实验内容

东莞广场、可园、东莞大道、松山湖公园等 工具材料与方法步骤 6.1工具材料

铅笔或钢笔、速写本或A4白纸、照相机

6.2方法步骤

6.2.1资料查阅

参观之前,先从书籍或网上查找实习地点的背景资料。包括顺德德胜广场公园和番禺宝墨园的基本情况介绍,它们的设计思想,风格特点,以及效果介绍与评价。6.2.2参观体验记录分析

入园前先仔细观看导游牌,了解公园的总平面布局和游览内容;

观察公园入口布局,以及入口与周围道路及建筑的关系;

重点观察两处景观实例中,地形、假山、水景、雕塑、园林建筑、地表铺装、树木、花卉等各种构成要素的外观形式和视觉效果:

用照相机拍摄或速写记录园内上述各中景观要素的重点局部效果及各种景观要素的具体运用形式:

观察广场游人的活动内容与方式: 6.2.3撰写参观实习报告

以铅笔或钢笔、速写本或A4向纸、照相机等简易测量工具,绘速写图,作现场测绘及照片记录,辅以简要文字说明。

回校后.整理照片、速写草图和文字记录,撰写参观实习报告。实验报告要求 7.1 分类整理

参观结束后,对本次实习的全部内容,(主要以景观的物质构成要素为主,结合景观的欣赏内容),按下面方式进行分类整理。

7.1.1 山石景观,包括地形处理如平地、台地、坡地、自然起伏地形、假山及置石;

7.1.2 水景景观,包括水池、溪流、瀑布、跌水、喷泉以及驳岸、闸坝、桥、亭桥等与水密切相关的工程和建筑景观;

7.1.3 建筑景观,包括入口门楼、门房、牌坊、亭台、楼阁、长廊、展室、景门、景墙…… 7.1.4 道路广场景观,特别注意道路广场的铺装材料与铺装形式;以及道路体系之结构框架对于景观空间序列及景观视觉的影响;

7.1.5 人文景观,主要以雕塑、壁画、浮雕或者园内展出的古代生产生活或艺术品。

7.1.6 植物景观,包括孤景树、对植、树列、树丛、树群、树林、植篱以及花坛、花境、花台、花池、花箱、花丛、花群、花地、模纹花坛花带、花柱、花钵、盆景……各种植物种植形式。

7.2 撰写报告

7.2.1 运用参观所画速成图或所拍照片,系统地归纳总结上述六类景观构成要素的具体形式、特点。

7.2.2 每班分六组,每组一个负责其中一个景观元素,最大限度地观察收集该类景观要素的实例形式。

7.2.3 其余每类列举实例不少于5种。说明文字不少于2000字。

7.2.4 个人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可以相互讨论,互用照片,但不得相互抄袭。7.2.5 报告文字以A4纸打印。实习三周后上交。

第三篇:广州小洲村历史建筑群调研报告

广州小洲村历史建筑群调研报告

调研人员--

调研时间 2009年10月8日

小洲村概况

小洲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的东南部,是广州“万亩果园”保护区内的村庄,面积4.5平方公里。始建于元末明初,是目前为止广州城区内发现的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寨。它有独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风貌、极具代表性的宗祠建筑蚝壳屋等民居和龙舟文化、北帝庙文化。

【figure0.小洲村规划底图1】

小洲村村落格局演变大致经历了起源-发展-成熟-拓展四个主要阶段,最终成为现在我们看到的格局。小洲村因水而生,由水而名。故村民的生活方式与其息息相关。村民的房屋大多依水而建;最初交通方式也以水为路,以舟为车。村中道路大都与水垂直,沿涌有大街贯通。过珠江水道,村民可以乘船到广州、番禺等地,甚至出海。小洲村传统的生存方式是农耕,种植一些粮食作物和果树等。其中种植果树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小洲村河网纵横,绿树成荫。村民农闲时刻最喜欢的就是在河边树下聊天嬉戏,现在仍然保留这一传统.【figure1.小洲村环水而建,绿树成荫,村民多在树下乘凉休憩】

小洲村建筑历史分析

一,小洲村村落历史演变

小洲村村落格局演变大致经历了起源-发展-成熟-拓展四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开村到明初-以华台山为中心的村落起源期

小洲村东约有一座低丘,名为华台山,高 16.31 米,山上原有一座小亭,在文革中被毁。据村民介绍小洲村最早的房屋就建于山的周边,这一说法可以在有关的历史记载中得到验证。华台山当时为水中小岛,小洲村的先人只能选择地势较高处定居,这是符合村落选址一般原则的。后来由于不断的冲积和淤积,河道变窄,村域面积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今天的格局。

【figure2.小洲村前期格局发展图】

第二阶段:明初到清初-村落缓慢发展期

现存历史建筑中的天后宫、北帝庙、西溪简公祠、简氏大宗祠等大都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形成的,这些建筑集中分布在拱北大街沿线,因此拱北大街应是当时最重要的街道,说明明末清初的小洲村发展已经相对比较成熟。据史料记载,村中现存最大的宗族简氏宗族的发展是从明代开始的。简氏主要分为两支迁入小洲村。一支为东源公,是在明初迁入,这一支的祠堂东源公位于东源大街附近,为“其慎堂”,但现在已经被损毁,原址另建了民居;另一支是西溪公,是在明成化年间迁入,这一支的祠堂为西溪简公祠,又称“受经堂”,位于西江涌东岸的西约大街。

第三阶段:清初到建国前——村落成熟时期

据《广州市志》记载,宋末元初到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小洲人口仅增加了37 万。明末清初,由于战乱,人口大损。小洲村也不例外。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政府在广州设置粤海关,并在距离小洲村 2 公里左右的黄埔村酱园码头设立黄埔挂号口,是全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康熙五十年(1711),清政府推行“摊丁入亩”政策,下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两个因素促进了小洲村人口的迅速增长。简氏一族在这一时期发展壮大,逐步成为村落的主要力量,居住地域也发展到了村中心区域。小洲村商业贸易在黄埔村的带动下开始繁荣,在最靠近珠江口的华台山西北侧形成了登瀛码头和登瀛大街。据《小洲村史》,清初登瀛大街已经是小洲村最繁华的街道,街道两侧商贾林立,热闹非凡。村民住宅也向登瀛大街两侧集聚。原西溪简氏和简氏大宗祠附近区域也得到了较大发展,村落日趋成熟。天后宫、玉虚宫等庙宇也是当时小洲村的繁华所在,香火十分旺盛,北帝诞大约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流传下来。同时,明末清初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盗贼和匪患严重,简氏族人不得不在古码头边上修建城墙,以保卫家园。古城墙上的洞眼至今犹存。

1【figure3.小洲村中期格局演变图1】

第四阶段:建国后至今——村落拓展时期

这段时期又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是改革开放前的缓慢发展时期,二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大拓展时期。解放以后,小洲村分田到户,原地主和资本家的房子都分给了佃农和长工,每户都有了固定的宅基地。大部分旧村居得到更新,西区靠近西江涌的部分和东区在这一时期发展较快,东源公就在这个时期的更新中遭到破坏。世纪 80 年代以后是小洲村历史上发展最快、拓展幅度最大的时期。村民纷纷

改建旧宅,并向西、南、北三面拓展居住区。现存的大量楼房都是在这一时期建设起来的,约占旧区的一半以上。尤其是90 年代以后,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村区内的宅基地建设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需求,于是跨过瀛洲路开辟了新的住宅区,村南北两端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村落规模得到空前地拓展。同时,小洲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引起了众多艺术家的居住兴致,在瀛洲路以西的西江涌边建设了“艺术村”。但这个时期也是对旧区更新较快的时期,村内部分历史建筑遭到破坏,村落的保护也开始提上议事日程。

【figure4.小洲村后期格局演变图1】 小洲村目前的建设呈现为两种风貌。(1)旧村风貌

小洲村旧村主要指形成于以华台山为中心、西江涌以东、河涌环绕的区域。村的建设呈现出圈层式蔓延的历史痕迹。旧村内部建设密度大,街巷狭窄,建筑质量较差,以 1~2 层住宅为主,部分建筑已空置或坍塌。

【figure5.已部分坍塌的房屋】

(2)新村风貌

新村是指八十年代以后小洲村民在瀛洲路西侧及村南、北端建设的新住区。新村建筑密度比旧区稍小,户均建筑面积较大,路网格局整齐,建筑质量较好,基本为 4~6 层住宅,其中艺术村为代表。

【figure6.小洲村新区】

二,小洲村建筑空间分析

街巷空间特色

小洲村的临水街巷呈现出岭南水乡的特色,充分体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场景。百年老树与树荫下休憩娱乐的老人、在水中玩耍嬉戏的小孩、老人旁边忠实等待的狗,呈现了一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在广州这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小洲村特有的临水空间保留了古朴、安逸、回归自然的古村落特色。河涌绕村,小桥到处可见。小洲村临水的街巷大致体现出三种形态。第一种是最能体现水乡特色的“街—河—街”【figure1】的临水空间形态,以细桥大街一河两岸最具有代表性。第二种是“街—河—屋”的临水空间形态【figure1】,两边的街巷有一边是临水的石板路,另一边是建在水边的房屋,体现了典型的岭南水乡水上人家的特色。如新路大街一带。第三种是“屋—河—屋”形式的临水街道,这种街道临水的一面是完全封闭的,只有零散的门前小巷通到水边,完全体现了水上人家的传统风貌特色。如细桥直街和低洲大街。而上述三种临水街巷的空间形态又是相互交叉的,灵活多变的。

建筑平立面特点

小洲村的建筑类型按照年代可据以下分类:(1)明代建筑

主要为村中遗留下来的旧祠堂及庙宇,有简氏大宗祠、东池祖、西溪简公祠、粤梅祖、慕南祖、天后宫及北帝庙等七幢。

(2)清代建筑

主要为部分祠堂、庙宇与民居。属于清代的祠堂有瀛山简公祠、泗海公祠、穗侨简公祠、新厅、吕山祖等 5 处;庙宇有简公佛、三帝庙等2 处。属于清代的民居有司马府第等71 处。

(3)民国时期建筑

主要以民居为主。多为体量较小的、砖木石结构、坡屋顶、青砖材料的传统民居建筑。

(4)解放后~80 年代建筑

从现状调研来看,解放后到八十年代这段时期小洲旧村有部分的更新和建设,这个时期的建筑多为平屋顶、砖混结构建筑。

(5)80 年代以后建筑

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的平屋顶建筑。

(6)其他建筑

这类建筑主要是村中的一些临时搭建用房、牲畜用房等,其年代不可考。建筑风貌

小洲村重点规划范围内主要建筑类型有两大类:公共建筑和民居。公共建筑主要为村民公用的祠堂、庙宇、会堂等;民居主要为纯住宅及商住结合的住宅。

小洲村内历史建筑体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筑风格和样式,主要特点为:①小面宽,大进深;②空间高敞,通透;③墙体薄,屋面薄。

(1)空间形式

小洲村内历史建筑的空间形式主要有四种:一种为大型祠堂,如简氏大宗祠、西溪简公祠,平面形式为三进三开间两侧廊,中轴线布局,三进依次是头门、享堂和寝堂;第二种由祖先故居演变而来的祠堂及民居大宅,其平面形式为三间两廊一天井,如慕南公祠、四海公祠、瀛山简公祠、司马府第等;第三种为普通村民住宅,平面形式多为一间一天井和两间两廊一天井;第四种为商住结合的住宅,平面形式多为一间或两间,采用前铺后居或下铺上居的形式,面街立面为大面积拼木板的铺头装,主要分布于登瀛大街和拱北大街。

(2)结构形式

一般而言,大型祠堂均为砖木石结构,由民居演变的祠堂多为砖木结构。一般为“大木小作”构架,不施斗拱,仅少量建筑檐下用插拱,以瓜柱承檩。普通传统民居多为砖木结构,采用山墙直接承檩的结构形式。

【figure7简氏宗祠砖木石结构】

【figure8.普通民居砖木结构】

立面分析:富有特点的建筑类型——蚝壳屋与锅耳屋

(1)

蚝壳屋

在小洲村,最有特色的一道风景就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蚝壳屋”。小洲的祖辈村民就地取材,从海岸沙堤中掘出大量蚝壳,建造房子。据说,用这种方式构建的屋子,冬暖夏凉,而且不积雨水,不怕虫蛀,很适合岭南的气候。

蚝壳屋的建筑材料主要是蚝壳,是从沙堤里就地取材的,以两两并排的组合方式,再拌上黄泥而砌成的,是岭南曾经“苍海桑田”的见证物。蚝壳屋至少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

【figure9.蚝壳屋1】

(2)锅耳屋

锅耳屋因其山墙形似锅耳而得名,有些起翘,有些不起翘,通常锅耳山墙伴有精美的灰雕和灰塑,部分宗祠也有锅耳山墙。

平面分析:祠堂与普通古民居

(1)简氏宗祠:简氏宗祠规模宏大,共有99道门,从前这里是供奉祖先,族人议事和集会的地方。前堂后殿式,廊院式的布局,为岭南风格的古建,梁柱尺寸纤细,无繁复的装饰雕刻,可用端庄秀丽来形容。前面厅堂为三开间,四进深,且加设卷棚式前廊,后大殿为三开间,九架前后廊结构。屋架为木结构,方形石柱,山墙,马头,屋脊上均饰有砖雕,纹样造型处理手法简洁,大气古朴。整个祠堂装修不见一般商贾宅院祠堂的华丽世俗,透出一种闲静儒雅,淡泊宁静的气韵。

【figure10简氏宗祠】

(2)民居:民居平面并不复杂,有些被租为艺术家工作室,有些成为具有商业功能的建筑。

【figure11.普通民居平面】

【figure12.改成艺术家工作室的民居】

【figure13改作商业用途的民居】

民居基本沿袭旧时功能形式,改装成艺术家工作室的民居在内部功能区划分上进行了较大改动,作为商业用途的民居在内部平面结构上进行了改动。

小洲村建筑评价

小洲村的明清古建筑在旧村区保留很完整,大的祠堂、宗祠后来又进行了整修,结构没有明显缺失,富有岭南地区的特色,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结论

小洲村的作为广州重要的历史文化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保存完整的古建,沿袭至今的人文形态,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同时需要加强保护,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防止因旅客进入而造成破坏。

通过对小洲村历史建筑群的调研,对广州历史街区的历史发展、建筑形态、风俗人文、保护状况有了初步了解,也有了调研的经验,对这种研究方式有深入了解。

参考文献

【1】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06,广州市海珠区小洲村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第四篇:学校宿舍楼建筑群场地设计调研报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龙子湖校区宿舍楼建筑群场地设计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2014.12.20

调研对象: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龙子湖校区宿舍楼建筑群(第一生活区)

调研目的:通过对宿舍楼建筑群场地设计的调研,来学习规范中场地设计的基本内容及要求,为以后的场地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使设计更加规范。

正文:

一、宿舍楼建筑群所在地与周围建筑关系

华北水院呈梯形状,南北最长约为1400m,东西最长约为1500m,整个校园地势平坦,非常适合建筑的建设。整个校区建筑成组团布置,宿舍楼建筑群(第一生活区)位于基地的东北侧,毗邻活动区、娱乐区、教工生活区。且靠近学校北门,有较好的出行便利。

二、场地内的建筑布局

第一生活区的宿舍楼大致分为五个块,分为12-15号宿舍楼、1-3号宿舍楼、4-5号宿舍楼、6-9号宿舍楼、10-11号宿舍楼,每一块的楼与楼之间有连廊相连接,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休闲空间,同时也方便学生的行走。宿舍楼夹在五条步行道路中,块与块之间的建筑整体呈错落布置,每一块中的建筑呈凹形或s形布置,整个布局保证建筑之间的日照间距,使每个宿舍楼都有良好的自然采光。

三、场地内的道路

宿舍楼建筑群中夹杂的横竖交错的五条道路是进入宿舍区的主要入口,道路3米多宽。路面装饰有块状石材铺地和现浇混凝土路面。宿舍区内主要步行道路西可到达教学区,向南则是商业区,学生的日常生活需求都可以很方便、快捷的得到满足。宿舍楼通向餐厅及文体中心的道路为宽6米的规则式道路,路面为现浇的混凝土路面。宿舍区内的道路与主环道交界处用圆柱形石墩分隔,充分保证人行道的安全。

四、场地内的绿化 宿舍楼建筑群中有四大块绿地,分别采用不同的形式,内穿插有形状不规则的景观步道,景观步道不以捷径为准则,而是“莫妙于迁”,路线多以曲线为主,道路宽度也各不相同,有较窄的林荫小道,路面的装饰为条阶石或鹅卵石;也有有中心花坛呈发散式布置的宽阔路面,路面装饰为块状的石材铺地。景观步道的美感在于铺地材质的选择与基地环境的融合。六号宿舍楼南面的绿地高低起伏,中景观步道有两三条,曲折蜿蜒,在搭配上集中树木,花草,使得绿地显得十分生动,铺地个不相同,鹅卵石、条阶石等相互映照、相互对比,很具美感。很受学生的喜欢。

五、场地中的排水组织

宿舍楼建筑群中的路面积水是以顺路面坡度排水的组织排水,但很显然,这方面做得不好,路面的坡度不一,凸凹不平,一到下雨天,路面在不同的位置总是有很深的积水,给学生的生活造成不便,有待改善。

六、调研感悟

宿舍楼建筑群内的步行道路规划合理,合理恰当的划分开了五大块的宿舍楼,使整个建筑布局结构清晰。场地设计运用点线面结合的原理,融合了动与静、密与疏、快与慢等多层次的行为心理感受,为学生创造了多功能的信息联系和情感交流的场所。但宿舍区内的道路有些地方不便于自行车的骑行,绿地内的功能性小品较少,且没有设置休闲座椅,不能让学生驻足观赏。

第五篇:东莞经济调研

从依存度看东莞转型 作为一个高依存度的,兼具外向型、粗放型、劳动密集型于一体的区域性经济发展模式,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推动下,东莞因其廉价的劳动力、毗邻广州、深圳、香港等一线大都市,加之廉价的地价、丰富的资源等。东莞占尽人缘和地缘的优势,成为全球化背景下迅速崛起的一颗闪耀的明珠。

据统计,东莞21世纪初,其对外依存度之高、吸引外资能力之强,一度占据全国外资总额的60%以上。这源于改革初期,东莞大力发展“三来一补”加工业,东莞曾诞生我国首家对外来料加工企业,并创新出“三来一补”的发展模式。众多外资企业的进驻,成就东莞的经济繁荣,外资企业占了本地的80%,逐步推动东莞形成了外源型经济的发展模式。

外资企业的大量进驻吸引了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大批外来人员流入东莞,积聚了一批雄厚的廉价劳动力,为东莞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提供了充足的人力保障。

随着各地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崭露头角,各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人力资源的制度维护力度也逐渐加强,各地的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越来越接近,东莞的人力资源竞争优势逐渐下滑,外来人员逐渐回流或者北上。人力资本的提高,使得“民工潮”逐渐降温,东莞的外来务工人员人数降幅逐年攀升。加之东莞人对于土地、资源的依赖程度之深,且土地的利用率低下,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等长期积弊越发显现,成为东莞转型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金融危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愈演愈烈,逐渐向东莞蔓延而来,以“制造业”著称的东莞,普遍出现了产能过剩,订单量不断下降的现象,进而企业倒闭,产房空臵率走高。东莞外资经济比重虽高,但层次较低,东莞外资企业销售网络大多在外国,对国内市场的重视程度和开发力度都不足。随着国际产业分工发生根本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加工贸易利润空间急剧萎缩,使得东莞经济的疲软之景越发明显。

转型成为挽救东莞颓势的不二法门。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因东莞的对外严重的技术依赖和资本依赖,经济结构的不平衡,转型之说已被提上议程,无奈当时社会和时局问题局限,转型效果甚微。到了21世纪,转型之说再度被提上议程,此次因东莞经济发展问题逐渐显现,推动东莞转型甚嚣尘上,而且由于位处东南沿海,珠三角经济区中心地带,东莞转型的成败对于同属高对外依存度的相邻城市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成为广东省双转型的主要关注的焦点之一。针对东莞发展中出现的技术、土地、资源、环境的高依存度,城镇化推进中各地区生产专业性、技术性不强、各类型的生产企业分布较零散、劳动力素质较低等问题,东莞双转型、“腾笼换鸟”已然成为莞邑大地的热门话题。一个对外依存度如此高的城市,在经过多年的努力,其双转型成效如何,成为笔者非常感兴趣的问题。东莞作为“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试点城市,以搭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服务平台等九大举措,通过5至10年的努力,东莞加工贸易企业组织形态由部分非法人机构、中小外资企业为主向有法人资格的外资企业和国内企业为主转型;技术形态由贴牌生产为主向自

主研发设计和自主品牌为主转型;市场形态由国际市场为主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举转型;实现产品结构、企业结构、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四个升级”。

东莞的转型升级,“转型”是第一步,据网上数据显示,目前自2008年以来,我市已有1600多家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来料加工企业转为法人企业,约占总数的三成,ODM(原始设计制造商)生产制造产品出口占全市加工贸易出口超过60%,有988家加工贸易企业拥有自主品牌,内销总额增长了34.4%。与此同时,还涌现出生益科技、多宝针织、品质电子等一批傲立潮头的标杆企业。

——2007 年到 2010 年,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 37.4%提高到 4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从 27.4%提高到 30%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占 GDP 比重从 31.9%提高到 36.2%。先进制造业的支柱地位更加巩固。

——与 2007 年相比,2010 年全市单位 GDP 能耗降低 12%,每万元生产总值耗电下降 17.6%,每亿元生产总值消耗土地下降 25.5%,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生产总值增长 34.4%,东莞城市环境质量考核排名从全省第九位上升到第二位。

据以上数据显示,在历经几年努力,东莞企业的组织形态正走向规范化,合理化路径,逐步向法人企业和国内企业转变,有从外源型经济向内外源并举之势。在东莞整体经济结构中,不断降低对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比重,逐步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过渡。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对土地的规划力度和利用效率。

同时,针对东莞缺乏自主品牌,积极推动本土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并推出一系列激励和催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税收优惠政策,齐抓教育和科学研究,加大对引进高新技术人才的投入力度,实现人才结构的优化配臵,致力于实现向技术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此,以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为代表,在东莞大地上,增加了许多科学研究中心。

据调查显示,全市外资企业新增研发中心(机构)239 家、地区总部 3 个,新增拥有自主品牌的加工贸易企业 521 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从 10 家增加到 43 家。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4 件、中国名牌产品 18 个。

由此可见,东莞的自主品牌建设已步上“征途”,同时吸引国内大型知名品牌落户东莞,成立研发中心和产品制造中心,以期在孵化自主品牌和培养大中型企业的过程中,提高整体的技术整合能力,优化利用资源。在东莞,转型之景已不再是“零落的几朵小花”,而是“花开满园”的争奇斗艳,在市内发展环境相对自由,鼓励发展、鼓励创新之景下,亦有“东莞转型”逐渐步入“深水区”这一说法,在“转型”的风帆一路高歌,如何“升级”,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真正实现东莞经济腾飞,建成多个国内国际知名品牌,经济模式更加精益,这是东莞现在所要考虑的问题,转型相较于升级而言,犹如母鸡生蛋,而如何孵化,培养出更加优良的品种,使得东莞更加平稳快速地再建东莞新奇迹的关键还在于升级!

下载东莞可园历史建筑群调研报告(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东莞可园历史建筑群调研报告(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东莞金威企业调研报告(推荐)

    金威啤酒厂调研报告调研目的: 为了对课本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且更好地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生活中。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展开了一次企业调研报告,而我......

    东莞调研报告:中国制造的转型样本5篇

    东莞调研报告:中国制造的转型样本 大企业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引进高端设备,更新工艺流程;中小企业不断被兼并收购,成为大企业的代工厂,没有被吸纳到大企业产业链条上的则大批搬迁或......

    赴东莞实践调研心得体会

    东莞是一个新型的城市,无数打工者怀揣这对她的向往来到这座新城,开始在这里一步一步地走向他们的发迹。 但是对于东莞来说,2009年的情况实在不妙。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其经......

    《室内历史风格研究》调研报告

    室内历史风格研究调研报告《室内历史风格研究》调研报告——海南现代室内设计风格调查研究调研人:贺权、高文丰调研时间:2013年5月调研目的:了解海南卖场设计的风格现状及前景......

    湘潭历史文化名城申请调研报告

    湘潭历史文化名城申请调研报告 文化是城市的精髓和灵魂,保护和发掘城市文化资源优势,推进文化建设,使城市“形态”、文化“神态”、市民“心态”内外和谐,经济实力、城市活力、......

    重温党的历史调研报告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眨眼之间中国共产党已经经历了90年的风风雨雨,回首这曲折而又漫长的90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条条艰苦的道路,正是因为党的不抛弃、不放弃、敢于挑战、不怕牺......

    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调研报告

    当前,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一直是影响和阻碍众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处理和解好决历史遗留问题,已是当今有些企业不得不面对现实问题。本文通过介绍企业历史遗留......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及使用《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情况的调研报告宋华明2003年9月,左权县各初级中学校全部进入了新课程实验。参加全省组织的中考已有三次。新课改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