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部门统计管理工作思考建议
部门统计作为政府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客观准确反映行业发展情况和为行业管理服务的重要职责。随着经济多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社会对部门统计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工作,建立完善与当前乃至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的部门统计管理体制,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统计服务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省**市
针对部门统计存在的问题,在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下面就全市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作进一步探讨分析。
一、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管理工作的意义
(一)部门统计是政府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部门统计作为政府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各部门进行行业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来源,在政府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部门统计范围涵盖了各个领域。从行业分类看,除政府综合统计部门负责的农业、工业、建筑业、贸易业、房地产业和部分无管理部门的服务行业外,其余绝大部分服务业统计由部门承担。同时,在各项大型普查中,部门的作用也十分突出,整个经济普查有27个部门参与了普查活动,武警、铁路、金融、保险等行业的调查由部门直接承担。可以说部门统计涉及了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部门统计数据质量、时效性和完备性如何,直接影响各级党委政府的管理和决策。另一方面部门统计数据应用到统计工作各各方面,在“反映发展、评价发展、宣传发展、促进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反映发展中,积极提供行业发展数据。如及时为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报表和社会公报提供部门统计数据。在评价发展中,部门统计数据成为各种评价体系的重要参考。如文明城市创建评价、区域经济考核和服务业经济考核体系中,有1/3的指标来源于部门统计。在宣传发展中,积极编制各种反映行业发展的统计信息资料。如人民银行、税务、银监局、工商局、法院等部门定期编制了月报、月度分析资料,满足了各级领导决策和行业管理的需要。在促进发展上,积极发挥部门的统计分析职能。如税务局在编制月报统计资料的基础上,每年开展宏观税务分析,加强对企业税收的监督监测;工商局利用各项统计资料,献言献策,加强对市场和企业的管理,促进了各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管理工作的环境趋好。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统计调查范围越来越广,业务内涵越来越丰富,工作量越来越大,对统计的需求日益增加,对统计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并向实体经济持续渗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形势下,更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部门统计作为政府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国家、省局高度重视部门统计管理工作,将部门统计管理工作纳入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国家统计局制定了《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在整个统计系统中开展了部门统计报表清查工作,加强对部门统计调查的管理和监督,规范了部门统计的调查行为。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改进和加强部门统计工作的通知》,省统计局相应建立了《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办法》、《省级部门统计数据报告制度》、《**省部门统计考核评比制度》等。市政府高度重视部门统计管理工作,专门下发了《改进和加强部门统计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部门分工,理顺了部门职责,进一步加强对部门统计的管理,为全市开展部门统计管理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管理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大作出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战略部署,主要是通过学习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把思想、意识、观念进一步转变到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来。统计是重要的经济发展服务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科学的统计,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统计服务于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构建科学的统计体制机制,从而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随着职能不断弱化、改革相对滞后的部门统计与日益增长统计需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统计服务于科学发展和统计工作的科学发展。因此,加强和完善部门统计工作显得较为迫切,它是解决部门统计工作突出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
二、现行部门统计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部门统计改革步伐缓慢,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多数部门仍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统计方法制度,统计指标不科学,反映生产性、总量和数量的指标多,反映民生、社会、财务和可持续发展的统计指标少;统计调查方
第二篇:统计部门关于经济平稳增长发展思考建议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特别是下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骤然加大,省委、省政府及时把科学应对经济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全省各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这一要求,我局积极响应,积极主动地发挥统计部门的参谋助手作用,及时组织各专业处室开展调查研究,密切跟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变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化,深入调查分析全省经济发展情况,准确研判经济发展走势,及时向省委、省政府建议献策。我本人和有关处室的负责同志一道,在11月份,先后走访了株洲、湘潭、**三市,开展“问计基层群众,共谋科学发展”的调研活动,重点加强对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的调研。在省委经济工作务虚会议召开前一个多月时间里,又组织各处室认真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把握全球金融危机的动态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相关信息,并系统搜集、整理和比较分析了全国和兄弟省市区今年以来逐月逐季的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态势,特撰写出了以下调研分析报告,上省委经济工作务虚会和省人大财经委汇报,并获得好评。
一、客观分析,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良好
各地同志普遍认为:今年以来,面对年初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外经济增长下行的不利影响,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见事早、行动快,对形势研判准确,部署比较超前,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效超过预期。
(一)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1—11月,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0000亿元大关,达到10228.38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8%,第二产业增长14.8%,第三产业增长14%。经济增速位次前移。在全国的排位由一季度的第30位上升到前三季度的第16位;中部六省排位由一季度的第6位上升到前三季度的第5位。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在全国的排位由一季度的第23位上升到前三季度的第18位。粮食总产实现连续五年增产,刷新历史纪录,总产达2971万吨。工业经济回升趋稳。1—11月,全省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3196.85亿元,增长18.4%,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加快6.9个、1.6个和0.4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的排位由一季度的第27位上升到前三季度的第15位。生产性服务业支撑力增强。1—11月,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434.12亿元,增长14.6%;贡献率为17.7%,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财政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1—11月,全省财政总收入1186.41亿元,增长16.0%;财政支出1289.03亿元,增长29.9%,其中,支持企业节能降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新农村建设和民生等方面的支出增长较快,如科学技术支出增长41.0%,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37.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36.1%。11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820.18亿元,比年初增加782.67亿元,增长18%。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前三季度,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5%,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39.3%上升到41.2%;“3+5”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7%;大湘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0%。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1—11月,非国有经济投资3153.85亿元,增长30.5%,比国有投资快3.7个百分点,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5.0%。私营企业出口额36.22亿美元,增长51.0%,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6.6%。前三季度,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362.73亿元,占gdp比重为56.7%,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
(二)新型工业化取得新进展。今年以来,我省着力在深化、加速、带动上下功夫,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工业结构升级,增强了工业的主导和带动作用。一是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提高。1—11月,全省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137.9亿元,增长16.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5%,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7.3%,比上年同期提高 0.4个百分点。二是节能降耗取得积极进展。前三季度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同期下降9.7%;1—11月,电力等6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40.2%,比上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9.6个百分点。三是优势产业稳步发展。1—11月,优势产业实现增加值2452.55亿元,增长18.8%;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31.4%,生物医药业增长26.2%,电子信息业增长25.2%,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四是高新技术产业和高加工度、高技术行业发展迅速。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738.52亿元,增长36.4%;1—11月,规模工业中的高加工度和高技术行业分别实现增加值827.65亿、127.51亿
从小就是天才 我的异界特种部队 宋末商贾第二部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强化统计巡查工作分析建议
统计巡查是新形势下统计系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加大统计监管力度,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重大举措;是提升统计工作地位,提高各级政府、部门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视支持程度,促进统计工作顺利完成的有效途径。**省的统计巡查工作自2004年启动,经过三年的努力,至2006年完成了第一轮的统计巡查任务。2007年为监督检查巡查中所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而开展了统计巡查“回头看”工作。2008年在总结第一轮巡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省统计工作巡查办法》,并开始了第二轮的统计巡查工作。
一、统计巡查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通过这几年的统计巡查,**省统计局全面了解了各地统计工作的开展情况,强化了省统计局对各地的统计监督和指导,加强了统计系统的上下联系与沟通,对全省的统计数据质量、方法制度、统计法制、基层基础、统计队伍、统计信息化、领导班子和机关文明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促进,真正达到了“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双向交流,促进工作”的巡查目的。
(一)统计巡查扩大了统计工作的影响。伴随着统计巡查工作的开展,各地新闻媒体、各种舆论传媒纷纷倾力报道,使社会各界更加了解统计工作,更加关心统计数据,更加主动地履行统计义务,更加积极地配合统计工作,使统计工作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度逐步增大。
(二)统计巡查提升了统计工作的地位。通过巡查组与各级政府领导的接触交流,进一步提高了统计工作在各级领导心目中的地位,使各级领导更加重视关心统计工作,更加支持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独立行使职权,更加重视发挥统计部门在党委、政府决策中的参谋咨询作用,给予统计部门在领导干部配备、统计改革与建设、财力物力保障等方面更多的支持。
(三)统计巡查加强了统计系统的沟通与联系。通过统计巡查,加强了省统计局与各级统计机构的联系与沟通,提高了统计系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统计法律法规制度的自觉性,保障了统计系统的政令畅通。同时,省统计局也听到了来自基层的意见和建议,发现了问题,明确了统计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四)统计巡查促进了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统计巡查对基层统计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监督作用,促使各级统计机构向“统计工作法制化、统计手段现代化、统计管理制度化、统计资料档案化、统计基础规范化、统计机构网络化、统计人员专业化”发展。全省140个县(区)全部建立了独立的统计局,各高新区和开发区等也都建立了相应的统计机构。在乡镇统计站建设中创出了“嘉祥模式”和“新湖经验”。全省乡镇统计站达到1877个,其中派出型525个、实体型1004个、联合型277个,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五)统计巡查提高了统计数据质量。统计巡查督导各级统计机构坚持把提高和控制统计数据质量作为统计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实行主要数据下管一级和数据联审、数据评估制度,强化数据间比例关系的审核,开展数据质量定期抽查,严把新增企业的入口关,积极推进联网直报,使规模以上工业、批零住餐重点企业、房地产企业联网直报率均达到100%,使全省主要统计数据的匹配性得到进一步增强,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六)统计巡查促使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统计巡查中,巡查组紧密结合当时的统计中心工作,特别是对农业普查、经济普查等全国性的重要工作,认真加强督导,并将巡查情况以正式文件反馈给相关的市人民政府,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各项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七)统计巡查推动了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统计巡查推动了各级统计局深入打造以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规范型、高效型为主要内容的“五型机关”,全省建成了统计文明系统,17个市统计局全部成为“省级文明机关”;140个县(市、区)统计局中有126个获得“文明机关(单位)”称号,其中,98个为“市级文明机关”,23个为“省级文明机关”。省统计局和临沂市统计局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八)统计巡查帮助基层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统计巡查帮助一些基层单位完善了机构、补充了人员、增加了经费、改善了办公条件,使统计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全省17个市全部设置了能源统计机构,14个市设置了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一半以上的市设置了服务业统计科,明确了职责,充实了力量,济南市成立了专职的统计执法队伍。同时,部分县(市、区)也增设了统计机构,增加了统计人员。
二、加强统计巡查工作的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经济结构日益复杂,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统计数据的重要性和敏感性也愈加突出,统计工作也受到各方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社会各界对统计数据的质量和公信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统计基层基础薄弱,统计管理滞后,由此带来的统计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作为有效改变以上问题的统计巡查工作,有必要继续加强,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对统计巡查工作的认识,完善巡查方
式,把握巡查重点,增加巡查对象,提高巡查规格。
(一)统计巡查应体现政府行为。统计巡查应定位为人民政府对所辖地区统计工作情况的一次督查和检阅。为此,要充分借鉴吸收外省市的成功经验,首先提请人民政府向所辖地区各部门、各级政府印发《统计巡查办法》,以政府名义成立统计巡查协调组,以政府法制办、统计、司法、监察等为成员单位,与统计部门各有关处室组成巡查小组,由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带队进行巡查。巡查情况以政府文件反馈,巡查结果以政府文件通报。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提高各级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才能最有效地提高统计巡查的力度,才能更好地形成统计巡查工作的良性循环。
(二)统计巡查应针对全社会统计。要充分提高统计工作的水平,发挥好统计的整体功能,就必须全面提高各级政府统计、部门统计、企事业单位统计、个体工商户等统计工作的整体水平。因此统计巡查的领域范围要不断拓展,逐步延伸到全社会统计,不能仅局限于各市(县)政府统计部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统计局代表人民政府协调和管理统计工作的职能,督促全社会重视支持统计工作,严格执行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保障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统计巡查应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统计巡查要紧密结合巡查对象的具体情况,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灵活运用巡查方法,努力拓宽了解情况的范围和渠道。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耐心细致地开展工作,耐心听取基层人员的真话、实话、心里话,通过认真听、深入看、细琢磨,力求全面掌握被巡查地区和单位的主要情况,切实找准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进行梳理,有的要及时反馈给被巡查单位进行整改,有的要交给相关责任部门去研究解决。巡查中要科学掌握时间,既要保证巡查工作内容、程序的必要到位,又要防止纯粹为完成程序而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时间过短,可能无法有效地把一个地方的情况摸清,无法把一些问题看准,使巡查工作失去作用,而时间过长,则可能让巡查组的工作陷入一种错位,从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同时增加不必要的财政开支。
(四)统计巡查要把握工作重点。统计巡查要始终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监督检查作为重点内容,推动统计工作的科学发展。要努力增强巡查工作的针对性,要在把握国家确定的巡查工作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紧紧围绕统计工作的中心任务确定巡查工作的重点。巡查时既要防止影响巡查对象的正常工作,又要善于从中寻找问题,通过客观分析梳理,找出问题的关键。同时要加强跟踪督查,通过回访、函询等多种方式,督促被巡查地区和单位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促进问题尽快解决。
(五)统计巡查要重视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要认真总结巡查工作的实践经验,加强巡查工作研究,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要把加强和改进巡查工作作为重大课题,研究巡查工作如何找准切入点,更好地推动统计科学发展的问题;研究巡查工作如何提高统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问题。要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对巡查工作中形成的一些成熟的做法和经验,要及时进行总结,在实践中加以推广,促进巡查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第四篇:统计管理工作
一、统计管理工作
负责经营计划的编制管理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所属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负责公司生产经营计划的制订。对生产计划的落实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
负责公司经济技术指标的统计管理工作。
负责公司基础资料填报的组织管理工作
二、合同管理工作
负责建设项目施工合同的签订工作。
负责生产项目分包合同的签订工作。
负责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负责公司签订合同的谈判、起草、签订、修订、传递和存档管理工作,组织公司内部项目的合同评审。监督合同的执行情况,及时与业主沟通,并负责向业主提出支付合同款项和结算的申请。
三、建设项目经营管理工作
负责组织、协调建设项目工程招标工作
负责起草招标文件,编制标底或工程量清单,办理有关中标手续
四、生产项目经营管理工作
组织公司资质的年检管理工作。
1、负责向有关政府管理职能部门申报公司的监理资质,在公司其他部门的配合下办理各项资质的年检。
2、负责组织实施公司的资信登记工作。
3、负责公司的资质文件(包括企业资质证书、企业的业绩等材料)使用情况的登记和审查工作。
2、负责公司项目的分配工作。组织下达工程建设监理项目任务单,协助总工办控制项目进度计划的落实与调整。
4、负责核算并制订各各项目预算计划。
5、负责检查企业投资项目计划、概算、预算;负责检查企业经营目标的可行性、效益性。
2、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结合今后市场发展的方向,公司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进行可行性研究,供公司领导决策参考。
第六条 与其他部门配合的工作。
1、协助财务处做好计划统计及分析研究工作。
2、协助财务处做好“主要经济指标月报”和“生产经营情况月报”的工作,按时上报。
3、负责各类经营情况报等。
4、与财务处共同审查各项目的报表,并做好管理、汇总工作。
5、定期统计公司生产经营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编制公司统计工作报告。
第五篇:畅通服务业统计渠道 强化部门统计职能
畅通服务业统计渠道 强化部门统计职能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服务业的发展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业统计工作愈来愈受到各级党政部门重视。然而服务业统计作为一个全新的统计领域,起步较晚,统计基础工作薄弱,部门统计不容乐观,建立和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体系是我市统计部门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服务业统计存在的问题
根据前段工作情况看,我市服务业统计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服务业单位杂、变化快、资料收集难度大 1、统计调查对象杂而广。服务业统计涉及国民经济行业中的15个行业门类和1个行业大类,共48个大类、184个中类、336个小类。据调查落实,目前我市服务业行业涉及到的部门49个,形成了以城市为主,辐射面涵盖乡镇和村组的广大区域。调查单位分布面广,在调查方案的设计与具体实施上都有相当大的难度。
2、采集数据资料难度大。统计调查对象基础工作差,经营管理不规范,给准确填报数据带来困难。服务业调查单位大部分是小、散、杂的单位,尤其是民营企业。大部分民营企业没有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更没有设置统计机构和配备统计人员,统计报表绝大部分由财务人员附带上报,加之财务人员变动频繁,法律意识比较淡薄,配合程度低,迟报、拒报现象比较普遍,即使按时上报,其报表数据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
3、统计调查对象变化快。多数服务业企业经营情况复杂,有些企业经营内容变化不定,经营内容和场地发生变化后,往往不到工商部门进行变更登记。同时,由于企业差异性大,生存周期短,开业歇业频繁。上述原因导致服务业
统计信息变动大,统计部门对企业的发展规模很难有准确的了解,法人单位漏统、错统的现象难以控制。
4、名录库更新难度大。众所周知,统计部门对全市单位情况了解程度是不如职能部门的,并且统计调查对象变化快,名录库更新难度较大。因此,全市掌握的限额以上服务业单位1603家,与实际数据仍有较大差距,数量众多的小型服务业单位未纳入统计范围。此外,还有部分服务业单位与工业、商贸等行业交叉而未列入服务业统计范围。
(二)部门统计职能不断弱化
1、部分主管部门提供的统计资料不全面。随着行政机构的改革和国有企业的改制,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发生了转变,行政主管部门对其管理范围内的企业基本没有行政隶属关系,不再对其进行直接管理,因而容易造成统计渠道不畅,数据搜集难度加大。大多数部门只能提供本部门及其下属单位的统计报表,对属于其职能管辖范围内的个体、私营经济的资料却没有布置、收集、上报,无法提供全社会口径统计资料。
2、实行报帐制单位无法提供统计资料。目前,不少上管单位实行报帐制,由于单位自己没有财务帐,导致无法填报报表,可以提供报表的单位,有些指标(如营业利润等)却又无法填写。如市人民银行、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
3、部门统计网络断层。部门统计是服务业统计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市在服务业部门统计上重视程度不一,有的部门十分重视其服务业统计工作,有专人有网络,而绝大多数部门在服务业统计上网络处于断裂状态,基层单位不上报报表,部门只是根据其掌握的汇总财务报表进行估算填报。
4、部门统计力量薄弱。近年来,统计工作的任务、难度逐年加大,但统计力量却呈相对减弱趋势。部门服
务业统计工作,一部分由部门财务科人员兼任,一部分由有关的业务科室兼任,一部分由其他统计人员兼任,真正专职的服务业统计人员极少,出现了工作中相互推诿、互相扯皮的现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后,市场细分程度将会越来越高,服务个性化以及知识性、专业性高的现代服务业单位将会逐步增加,传统服务业单位也会随着技术的进步得到提升,反映服务业发展状况的服务业统计工作责任将会更大,困难也将会更多。
二、加强服务业部门管理工作的建议
目前服务业统计,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大多没有具体主管服务业统计工作的主要领导,服务业统计工作开展相当困难,服务业统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因此,服务业统计必须强化牵头部门的领导责任,明确主抓领导,强化部门统计工作职责,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充分利用部门统计的成果,高效的开展全社会的服务业统计工作。
(一)要理顺关系,明确部门单位划分
1、对隶属关系明确的单位本部及其下级机构,由职能主管部门的统一负责管理。如学校由教育局、医院由卫生局、银行由人民银行负责管理等。
2、对隶属关系不够明确的单位,按照行业划分加强部门的归口管理。如网吧和休闲会所由文化局、会计事务所由财政局、律师事务所由司法局、旅行社由旅游局、证券公司及保险公司由金融证券办负责管理等。
(二)要加强管理,明确部门职责
要加强管理,明确部门职责,确保部门统计畅通。一是部门要定期向政府统计主管部门提供行政区域内本行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名录,从源头上确保一个真实全面的服务业名录库。二是部门要负责组织(协调)所属行业范围内服务业单位报表的布置、收集、评估、报送工作,确保通畅的报送工作渠道。三是部门要向统计主管部门抄报其上报其上级
有关主管部门的属于服务业的统计报表资料,避免数出多门,确保数据质量。四是部门要负责政府统计主管部门布置的其他工作。
(三)落实编制,加强队伍建设
理顺统计业务、适应对口管理、加强宏观掌握,稳定的队伍是关键。各部门要落实编制,加强队伍建设,在机构、人员、经费方面给予充分保障,确保一支稳定的统计队伍,并由一名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单位统计人员应积极贯彻执行政府统计部门有关服务业统计的精神和方案要求,经常主动向分管领导进行汇报,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建立会议沟通制度,畅通统计渠道
政府统计部门在认真执行《统计法》的同时,要加强部门统计人员培训、检查、指导,每季或者每半年定期组织召开服务业部门统计工作会议,认真总结服务业统计工作情况,分析行业发展形势。通过建立会议沟通制度,畅通服务业统计渠道,促进服务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