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经济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指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旨在满足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需要。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的手段,是指社会用以调整个人与个人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从理论上讲,经济与道德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在实际生活中,它们都是互为表里,密不可分的。比如,在一个社会内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制定环境保护条例、缩小地区差别、男女同工同酬等,都涉及到了道德标准或道德价值的问题。
很多具体的实际问题也是如此。比如,某贫困地区得到的一笔贷款,是用来建一所小学或医院,还是建一家夜总会或大饭店?把电子游戏室建到小学校旁边,对不对?给失业人群发放补贴,多少才合适等等,即是经济问题,也是道德问题。而且,如果我们仅仅根据经济原则或所谓市场规律办事的话,就很难作出公正的选择,因为“公正”本身就是一个道德价值问题。
所以,任何只提倡道德而忽视经济或者只强调经济而放松道德的观念与主张都是片面的。许多事例证明,我国社会的经济与道德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即经济上去了,道德却下降了,对于两者的关系,可得出如下结论:
1、经济条件和地位是决定道德水平的物质基础。我们只有继续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个人生活水平,缩小三大差别,才能不断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
2、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的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是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包括家庭的经济利益应当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任何忽视甚至损害个人与家庭利益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不过,同时也必须补充的是,这种个人利益的前提是不损害“公利”或“公德”。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中的个人利益是一种具有利他因素和目的在内的个人主义。
3、在市场经济中,道德并不是无用之物,它是一种需要保护和积累的宝贵的“社会资本”。因此,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发达、是否强大的标准,固然离不开GDP、家电产品普及率或者人均住房面积等表示物质财富的指标,但是,它同样也离不开犯罪率、离婚率或者拾金不昧的件数与见义勇为的人数等表示社会状况的指标。如果一个社会仅仅在物质上发达,同时在道德上“不发达”,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就很值得人们深思和警惕了。
总之,虽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各国榜首,但遗憾的是社会道德水平并没有出现相应的提高,在某些方面或某种程度上(如政府官员的廉洁程度或劳动者的职业道德等等),甚至可能还不如从前。如果我们对这种状况视若无睹的话,不仅可能葬送中国经济改革的成果,而且,也势必会进一步加剧整个社会秩序的动荡和不安,那么中国的经济发展可能出现偏差,所以,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举的方针,依靠积极的政府行为和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解决市场经济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
第二篇:经济与文化建设关系
“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目标,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缺一不可,不能偏废。
首先,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是其他方面发展的物质保障。
其次,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政治保证。没有政治建设,就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没有一个以健全法制为保障的发展环境,其他三方面的建设就不能顺利进行。
第三:文化建设,就是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先进的文化建设,符合“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可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精神支柱。
最后,社会建设,主要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为其他三个方面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为其他三个方面建设的顺利推进起到了良好的润滑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四个建设”的中的经济建设仍然是第一位的,这与我国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是相一致的。
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要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四位一体”发展目标,就是其具体的体现。强调“四个建设”全面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概念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之后的相对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类改造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发展成果的总和。狭义的生态文明着眼于人类同自然的和解,而广义的生态文明还要求实现人类本身的和解。
(二)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不是一个概念。经济增长只是一种物质的吸收和累积所表现出来的数量性增加,而发展是一种质量性的改进和潜力的实现。通过从有限的环境中吸取和积累物质而达到的经济规模的数量性增加是不可持续的,而质量性改进和潜力的实现则可永远持续。
(三)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前提和生命线。党的十七大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这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基本国情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得出来的马克思主义论断。
结论:科学发展是以绿色、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时政
(一)生态文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三、消极的现状
四、追溯原因
(一)发展观的非生态性
(二)环保意识的薄弱
(三)制度建设的缺陷
五、解决方案
(一)树立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观 1 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积极建设的关系
(二)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1企业自觉接受社会责任的内在约束 2公众构建新的幸福观
3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导向作用
(三)加强制度建设
六、展望
论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人们的思想认识、价值趋向发生了剧烈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文化与经济发展联系的重要。笔者认为文化一旦渗透到经营活动中。文化将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一、文化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文化与经济发展构成了文化经济一体化。一方面文化具有创造性功能。可以把文化规律用于生产,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把文化功能幅射经济活动.把文化价值转化为有形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又给文化水平提高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形成文化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第一。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外部包装。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文化的,更离不开文化的外部包装。作为一定形式的生 产经营活动,如果借助文化的优势和力量进行外部包装、无疑对企业自身形象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第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因素的外力,这种文化因素的外力主要靠的是宣传。每一种产品在成为商品之前.有一个转化或运行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由两种因素构成.一种是通过宣传形成的直接动力。另一种是政府指导形成的潜在动力。宣传形成的直接动力,本身就体现了纯文化的特征。事实说明,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的产品一刻也离不开运用多种传媒进行知名度的宣传。如近年来齐齐哈尔市举办观鹤节、龙沙冰展,哈尔滨的冰雪节等等,都为地方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大型经济活动与大型文化活动同步举行,杜绝了枯燥乏味的产品宣传,使供销交易与经济洽谈置身于万花筒般的艺术世界,富于人情味,吸引力强。文物资源、人文景观及民间艺术的开发,对游客万里跋涉而来。有着非同小可的魔力。因此,宣传这种外力对经济的推动力就显而易见了。
第三,经济发展渴求文化渗透的升温加热。尽管我国各地生产力水平很不平衡,但总的来说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相互依存关系更充分地凸现出来,经济成果越来越高。劳动者由体力型变成机械型.再向科技型演变;劳动手段由单性能工具变成机器体系再向电脑调控的智力机器体系演变。所以说经济发展不再只是经济部门的事了,它从深层呼吸到文化的渗透,文化的渗透同样顺应了这种呼吸,使一切生产和经济活动与特定的文化背景产生交融,生产者的文化素质、生产单位及社会的文化活动更紧密地融和在一起。
二、文化、经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经济发展离不开文化.说明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忽视文化建设。但从当前的实际状况来看,现有的文化格局、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传统观念等,还不能适应经 济的发展,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就是认识问题。一是一些人认为文化属于文化事业,是单纯意识形态的,无非是看、玩、乐等纯消费,它同经济建设无关系。二是一些人认为我国当前仍然是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应先发展经济.然后再搞文化建设。三是一些人把文化当作“软指标”,很少投入。四是文化管理水平不高。五是文化经济政策不够完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文化建设。
1.树立科学的文化观念。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论段,指出了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江泽民同志也发出了“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号召。科学技术是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栽体,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以及辉煌的现代文化都说明了科学与艺术的发展是相互依存、兴衰与共的。因此,文化观念是人们行为的先导。没有现代科学的文化观念,在高科技的今天也不会产生高效益的经济行为。
2.加强对文化经济一体化的研究。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结合我国国情加强对跨世纪文化的预测.研究。根据“奔小康”“三步走”的战略方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文化发展战略目标,以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3.发挥文化为经济服务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展示当地文化特色。以此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4.加强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要发展健全的文化市场.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为广大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娱乐市场、音响市场、书刊市场,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只有这样才体现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5.加大对文化建设的“硬投入”。各级政府应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对文化建设给予财力、物力以及人力上的投入。以保证文化建设不断地向前发展。完善各项文化政策,包括电影、文化馆、图书馆等各个文化领域的有关政策,更好地开办好相关事业。增强文化事业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提高文化工作者的思想素质,强化文化队伍的自身建设,使文化工作者适应快速发展的文化事业,高质量的完成好各项文化工作,把文化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峰。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文化快速发展.而文化的快速发展,反过来义能促进经济更快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早日赶上和超过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第三篇:金融与经济的关系
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摘要:金融已逐步由最初中介商品交换的辅助工具发展成为经济活动中一个相对独立因素。一方面,金融通过促进储蓄和投资增长、优化资源配置、便利交换等活动,推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金融风险的存在以及不合理的金融发展又令经济增长受阻。因此,合理发展金融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更能抑制其副作用。这对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
金融是货币与信用的融合,它是商品交换与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打破了直接的物物交换中买卖双方在时空上的限制。随后信用的发展又令货币与商品的交换在时空上的限制进一步放开,以至即使在交换双方商品所有权转移后市场仍继续存在,货币也逐渐作为一种可有偿转让的特殊商品成为市场交易对象之一。于是,从商品流通中独立出了一种特殊商品——资本,金融也开始具有真正意义。此后,金融工具逐步由单一的货币形式发展为货币、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多种形式并存,出现了专门经营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以及从事金融活动的金融市场,金融开始由最初中介商品交换的辅助地位逐渐发展成为经济活动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因素,通过其自身的货币发行、信用创造、资源配置等功能影响着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l 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当金融得到健康有效的发展时,它积极促进着经济发展。
1.1 货币的运用降低了交易成本、便利交换斯密认为。劳动分工即专业化是提高生产力的首要因素。专业化程度越高,工人越可能发明更先进的机器或生产方法。而金融的作用在于货币的产生大大降低了物物交换中因需求和时间的双重巧合的困难而存在的用于评估商品品质、掌握商品信息的单位交易成本,便利了交换,从而实现市场范围扩大专业化程度提高。随着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单位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仍会下降。这一作用更为加强。
1.2 金融能促进储蓄和投资的增长,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推进。而储蓄是提供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特别是在经济从不发达走向发达的过程,储蓄率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几乎所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伴随着储蓄率的上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日本。日本在50至70年代的高速发展时期,储蓄率曾达到40%的水平。在促进储蓄率上升的因素中,金融是最重要的一个。金融的特点在于资金融通,而利息率使当前消费转化为未来消费、实物储蓄转化为货币储蓄揩蓄增值并转化为投资成为可能,这就决定了它有条件吸收社会中的闲散资金转化为储蓄,从而为生产提供资金采源。此外,金融的特点又使它成为动员储蓄和投资的最佳途径:一方面,把分散的储蓄者用于投资或存储的资金集中起来需要大量信息和投资渠道,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而流动性金融市场能增强金融工具的多样性和流动性、满足持有多样化证券组合的需要;另一方面,动员储蓄牵涉大量筹资企业与拥有剩余资金的诸多投资者,金融中介能以最低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最大量地动员储蓄,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的弊端。
1.3 金融发展实现了资金的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本效率首先,金融能降低长期投资的流动性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需要长期的资金占用,为此储蓄者必须承担因资金长期被占用而产生的资金流动性风险,以致不愿长期投资。而资本市场交易、各种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中介的往来存款业务以及针对外部冲击对流动性投资和非流动性投资进行的动态均衡组合部位金融具有降低和分散流动性风险的能力,向力图回避流动性风险的储蓄者提供最大眼度的保险。这使更多资金会流向周期较长的项目。正是基于这一作用,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才能拥有充足的资本支持它最终完成。其次。金融的存在能大大节约信息成本。金融中介具有较个体储蓄投资者更强的获取和处理众多企业、管理者和经济环境方面信息的能力和专业评估技术。这使它为其成员提供投资信息服务的成本比个体储蓄投资者通过个人努力获取信息的成本要低得多。
再者,金融体系能降低监督成本,改进对资金使用者销监督。资金所有者在投资时需要
核实项目质量和项目回报,这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提高投资成本。同时资金使用者夸大投资收益、掩盖经营问题的内在倾向又会使这种监督成本加大。为此。金融能借助其专业技能和中介地位来代理资金所有者对资金使用者的监督。提高监督的有效性。
此外,金融业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并促进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这些都不同程度地为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金融对经济发展的阻滞作用金融在经济运行中所处的重要地垃不仅体现在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整个经济体系正常运转的冲击也显示出它对经济的负面效应。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更使人们认识到金融的稳健发展对于全球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2.1 金融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令金融风险客观存在在经济生活中,只要存在不确定性,风险就存在。金融业是高负债经营的产业,自有资金所占比重小,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将其对零散储户的流动性负债转化为对借款人的非流动性债权来实现。但这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储蓄者对金融机构有信心;二是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高效FB确。由于不能确定这两个条件能否满足,金融风险就客观存在:一方面,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性和市场经济主体对客观认识的有限性,即使银行经营稳健,储户能认识到全体不挤兑更利于集体利益,但在面临“囚徒困境”时仍可能为降低预期风险而参与挤兑;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主体存在机会主义倾向,金融机构管理者趋于采用高风险、高收益的投机策略,以致金融资产质量下降。同时贷款者也可能采用不正当手段,如欺骗、违背合约以及钻制度的空子来不合理占用资金。致使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监督有限。
2.2 金融对经济运行的广泛渗透性、扩散性使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首先,金融机构作为储蓄和投资的信用中介组织,它的经营失策必将连锁造成众多储蓄者和投资者蒙受损失。其次,银行创造存款货币扩张信用的功能也令金融风险具有数倍扩散的效应。再者,银行同业支付清算系统把所有银行联在一起,任一银行的支付困难都可能酿成全系统的流动性风险。最后,信息不对称会使某一金融机构的困难被误认为全金融业的危机,从而引发恐慌。金融的这些特殊性令其风险相对其它行业而言具有快速、面广的特点。使局部性金融困难能快速演变成全局性金融动荡甚至经济危机。
2.3 金融资产的高度流动性金融风险的隐蔽性以及金融危机的突发性令金融风险易于剧变成金融危机并严重危害经济
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国际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以及科技进步令各地区金融资源融合和互动的规模加大、速度加快,一国或一地区的金融风险能很快传染到别国或别的地区。与此同时,信用存在的有借有还、借新还旧、贷款还息等特点以及银行垄断或政府干预等外在因素又很容易将其掩盖,使其得不到及时解决并日益严重。待到这种金融风险渐进累积到一定程度才爆发时,就已演变成金融危机,并加剧对经济和社会的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来势之猛,使马来西亚的人均国民财富水平倒退10年,使泰国的国民财富损失近一半。这场危机还使1998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降低1个百分点,意味着比前一年下降1/3.而危机的成因就在于长期累积的金融风险的最终爆发。
因此,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它既能极大支持经济发展,又使客观存在的金融风险演变成金融危机破坏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加大。合理地发展金融能促进经济发展,更利于化解金融风险,预防和抑制其对经济发展的阻滞作用。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要赶超发达国家,充分正确地用好“金融”这一杠杆、稳健发展金融尤为重要。
第四篇: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关于文化和经济的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对文化和经济之间关系的理解停留在表层,常常把文化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热衷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把文化视为花钱的事业,甚至于认为文化建设是宣传文化部门的事情,对文化发展采取漠不关心以至于规避的态度。
2003年,国家统计局会同宣传文化部门开展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课题研究,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研究提出了我国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2005年课题组依据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进行了统计验证,获得了较为完整、翔实的文化产业统计数据。2009年,国家统计局根据2008年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统计分析。从2010年起,文化产业统计已纳入统计部门的经常性工作。
据统计,2004~2008年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现价)为22%,其中法人单位的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现价)为23.3%,高于同期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现价,18.4%)近5个百分点,高于同期服务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现价,19.4%)近4个百分点。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文化体制改革奉献给全社会及宏观管理部门的一份“厚礼”。
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传承和传播文化的载体,早已跨越了单一的纸张时代,文化载体的多元化、多样性,把多业态的文化产业与制造业、旅游业、建筑装饰业、信息业、包装业等门类较多的相关产业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在文化资源的挖掘、保存、开发和利用以及文化产品和服务从生产到传播再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前端链接各类装备制造业(如广播电视、电影、演艺、考古、印刷等设备生产),后端对接各类电子设备制造业(如电视机、计算机、手机、阅读器等终端设备生产),文化内容(如新闻、资讯、影视、动漫、游戏、演艺)已成为信息业、旅游业的“血液”,以设计为核心的文化创意正在改造提升建筑、装饰、包装等传统产业,如果将民族文化元素或符号,经过创意设计植入建筑、装饰和包装材料及旅游纪念品,将会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随着立体视觉产业的兴起,立体视频的采集、制作、播映、显示所需的摄像机、电视机、计算机、手机、银幕等设备必然面临更新换代,对制造业的拉动作用将是巨大的。一旦立体摄像机进入家庭,市场前景更为广阔。
文化是无形的,它具有极强的渗透力。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它必将渗透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不再单纯搭台,它要在推动经济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
第五篇:道德与经济发展关系-调查报告
道德与经济发展关系
---------对西塞山居民的问卷调查报告
撰稿人员:汤俊文梅杰李亚州(黄石实验高中211班)
指导老师:王丽
调查时间:2010年10月19日—2010年11月1日
调查地点:西塞山区
调查对象:西塞山区居民
调查方法:系统分层调查
调查人员:汤俊文梅杰李亚州
调查分工:本次调查总共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准备阶段,三人共同商议报告主题并作出问卷试题;其次是调查阶段,由汤俊文和梅杰负责,他们亲自到西塞山区发放并回收问卷;最后是写调查报告阶段,由三人共同负责,梅杰和李亚州整理数据,汤俊文分析数据并写报告。
调查情况:根据西塞山区居民的职业种类,共发出300份问卷,其中工人发出40份,收回30份。高中师生共发出90份,收回75份。大学生共发出70份,收回64份。社会人员共发出100份,收回78份。总计收回问卷247份,收回率达82.3%,属有效问卷。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愈加深入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稳步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国民的整体道德文明建设在某些方面并不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我们的身边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和谐的因素。生活水平越高人们的道德水平是否也高了,人们的生活是否越和谐越幸福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小组特以道德与经济问题做了该次问卷调查,探究道德建设与经济建设两者之间的关系,使道德与经济同步协调发展。
我们的调查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确定报告主题:我们通过实地考察,收集资料等方式确立了这个主题。我们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这个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确立调查对象:本人生活在西塞山区,故决定从西塞山区居民入手进行调查,这样调查起来方便而且更贴近实际。
(3)确定调查方式:经本调查小组成员商议决定以问卷的形式展开调查,调查题目有我们共同讨论精心挑选的富有代表性的题目。
(4)分工展开调查:深入工厂学校等各种公共场所进行调查。
以下为我小组成员调查时的情景:
该组图为现场调查情景
(5)整理调查数据:我们利用周末及假期对不同对象的调查问卷进行了分类处理,得出了各种答案的百分比。
该组图为本小组对数据的统计
(6)整理材料撰写报告
报告内容如下:
调查报告主体:
“道德建设和经济建设两者的关系如何?如何让道德建设和经济建设更好的协调发展?”这是我们本次问卷调查报告的最终目的。当初我们决定做这个调查报告的时候并没有预料到调查的难度。但当我们着手做问卷调查时困难就出来了(如何选择问卷题目才更具普遍性和代表性?什么样的题目能使被调查者不避讳的答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采用什么样的调查方式使本次调查的涵盖面广,说服力更强?„„)。
针对上述众多问题,我们小组总共设计了18道问卷题目,其中1—7题是有关经济方面的题目,8—13题是有关道德方面的问题,14—18题是经济与道德两者之间联系的题目。
<一>经济模块
首先我们对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如下表所示:
由数据可以看出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状况感觉良好,在数据上倾向于不满意。社会发展的关键,就是经济。而接下来的一道问题——对现在经济发展速度的看法也由衷地展现了人们的感受。38%的人认为经济发展的速度一般,15%的人认为经济发展缓慢,这两种态度加起来占了很大的比例。从此可以看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并没有实际感受到社会的发展,也没有确切感受到社会发展对自身生活的帮助。事实上中国的GDP即便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9年人保持着8.7%的高速增长。那为什么多数人并没有明显地体会到生活水平的提高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分析下第五题的结果,或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第五题的调查数据如下:
你觉得现在贫富差距大吗?
第五题给了我们非常明确的回答——贫富差距过大。从柱状表中我们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出人们的想法——贫富差距过大。这或许就是人们对生活现状不满意的原因。我国GDP增长得很快,说明经济发展的很快。但GDP增长的部分分配的不是很平均,多数人的生活质量并未得到同步的改善,反而在通货膨胀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生活质量下降了。而有的人越来越富,他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而这种差距引起心中的不平衡感,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就会大打折扣,幸福感就减退了。当然,这只是通过单纯的经济进行分析。下面进一步从道德方面来进行分析。
<二>道德模块
何谓道德?所谓道德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规范。它受许多方面的影响。如古代儒家文化,规章制度,现代法律,情感束缚,外来文化的影响。这方面的模块着实花了我们很大功夫。因为我们不可能直接问你有没有道德,我们只能通过一些暗示,慢慢推出我们所想了解的答案。正如第六题和第八题。他们就共同组合成了一个题目,第六题询问家庭是否因经济问题而发生不愉快,实际上是询问你的经济状况如何,进而猜想周边的环境与道德的好坏是否存在某些关系,以此纵向比较,比如越是经济条件差的地区,不文明现象发生的越是频繁。整体看来,西塞山区不文明的现象还是普遍发生的,所发比例各种人群都在50%以上,涵盖了各地区的各经济阶层。人们对此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呢?
该组图为不文明现象
你对上述不文明现象的态度是什么?
由上图我们可知人们认为这些不文明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也就应征了方才在经济模块中所提出的现象——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状况并不满意。这说明了人们对道德意识的淡薄,同时也说明道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并未发挥到它应该具有的作用。而人们对这些不文明现象的态度正映证了这一点---大多数人们都习惯了,他们适应了这种本可以更好的生活。但如果每个人们都乐衷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是可以提高得更快吗?我们建设国家的积极性不是可以更高吗?那么,我们的国家不是可以更加富强吗?
而接下来的问题只是进一步对被调查者道德水平的认定。比如面对乞丐,面对可能的虚假乞求,你是否为之动容。认为需要同情的社会人员多达56.2%,比第二位高中师生高1.6个百分点。所有被调查人员平均下来认为应该同情的占45%以上。这就说明尽管在贫富差距较大的不利条件下,人们的同情心或是基本的道德准则都得到了应有的保留,这是值得我们欣慰的。说明只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宣传和表彰社会道德模范人物,人们的道德水平是可以得到提高的。
同样值得我们欣慰的还有下面一题的调查结果,高过74%的人对赈灾活动拯救同胞表示乐意。第13题调查的是人们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哪一部分人应该支撑社会道德?大多数工人认为应由政府及一些机构承担起道德模范作用。因为他们的承担是有力的,号召性很强的。
而其他的人则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都是社会的改造者,每一个人都应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责任。
至于第14题和第15题,这是人们对社会的一种态度,工人阶级首先考虑的还是一个利益问题,他们坚守道德,同时他们承担很多责任,他们不愿去做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另一方面,利益会加强人们参与此类事情的积极性。而其他多数人群则表示他们愿意帮助,但要考虑具体情况。总的来看,当社会上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时,作为一个普通大众,大家在13题表示了自己对社会应承担的义务。一旦发生了具体事情,大家基于社会经验还是会多加考虑,这也就体现了自身利益与道德准则的冲突。在这一部分我们收过多份废卷,也恰恰体现了人们对这种假设的矛盾。而工人社会阅历较高,深刻体味其中酸苦,表示要在这种环境下索取回报的情况可以理解。而其他人群接触范围较少,虽然社会人群要求回报所占比例也不小,但整体趋势还是偏向不获取回报的一方。
<三>道德与经济模块
对于16题“你觉得现代经济建设在道德中能起什么作用?”走进社会的人的观点明显较学生现实得多。大多数走进社会的人认为现代经济建设的发展没有在道德建设中发挥作用,甚至会阻碍道德的发展。在他们看来道德的彰显不能在经济建设中起促进作用,现实生活中很多“不道德”的人反而越爬越高,而那些遵纪守法的“道德”的人反而得不到应有的荣誉。这种道德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使人们主要关注经济的发展,对于道德的淡薄也就无可厚非了。
其实,在进入社会前人们或多或少得都受过教育,也有一个自身的道德标准。但是当他们进入社会,面对经济的现实,美好的初衷也就自然会转变。
17题的调查数据显示社会人员27%的人认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受经济因素的影响最大,在所有影响因素中占很大比例。
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以上数据引起了我们深深地思考,一个人生活在社会的这个大家庭中,要生存必定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一个人要生活则不得不考虑经济等物质方面的原因。因此很多人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做一些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背道而驰的事。社会上偷盗行骗的事情时有发生,为什么人们愿意背负一个不道德的慢慢罪名呢?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不高,存在教育缺陷,而他们也适应了这种生活。但也有一部分人群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幸落败,只能过节衣缩食的日子,而别人却充实幸福。基于这种社会对比,迫于生活的种种压力,人们只好去做一些违背自己初衷的事去为自己谋求利益,痛苦地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
13题调查的是:你认为哪一部分人群起支撑社会道德的作用?
调查结果如下:
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人认为政府支撑着社会道德的作用,同时也说明政府是最有号召力的代表。这就给我们的政府部门提供了更高的要求——政府要进一步加强道德建设,为人们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最后一题的调查数据显示我们的政府做的还不够,或者所做的事在我们民众生活中表现的不够明显。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何况现在每个人都在社会这个海洋中遨游,无力组成一个强有力的集体,这就需要政府部门把这些力量凝聚起来,带动大家一起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虽然政府在一些方面正在努力,比如免了土地税,学杂费,在一定水平上提高了社会保障,但这些还有所欠缺。先富并未明显地带动其他人发家致富,这一现象与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的宗旨不相协调。
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并未得到协调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起步过低,而速度快。由此可见,我国从建国以来更加的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对道德文明建设有所忽略。一个名族整体的道德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身能力不够,道德水平不高,何以求经济发展的永恒?
结束语:
邓小平爷爷曾经说过“我们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看来我们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道德精神文明建设。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们要注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政府部门要完善与道德建设和经济建设相关的制度欠缺,教育部门应加强做好提高国民素质这方面的工作(如对好的道德行为表现给予支持与奖励,加大对社会上好人好事、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等等),其工作人员应发挥积极带头作用,提高自身素质,把人们团结起来共同建设我们的家园。让所有的人有饭可吃,有家可归,一起帮助那些社会上有困难的人,让他们不至于因为生计问题而再去做那些不道德的事,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和谐,更加美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有幸福感,为早日实现共产主义做一些努力。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我们的工作进行的十分艰难。特别是在路边请别人答问卷时,我们多次向他们耐心的说明了我们的身份和调查的目的,但仍遭到一遍又一遍的拒绝,也曾经极度失落,甚至想过放弃。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人们脸上有所顾虑的表情。但如果你不第一个吃螃蟹别人就不知道它的美味。因此,我们坚定了把这次调查做好的决心。如果说人们有个相同的目标,那就是希望
能过的幸福快乐,然而我们也确实希望有一个更好的环境。所以为了我们的目标我们一起努力吧,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每个人都尽自己的一份力。正如歌里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最后,愿我们的民族更加团结昌盛,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