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的关系分析

时间:2019-05-14 16:3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道德与法的关系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道德与法的关系分析》。

第一篇:道德与法的关系分析

道德与法的关系

系 别:企业管理系 班 级:营销1103 小组成员:姚宏宇 指导教师:侯林娥

山西电力学院 二〇一二年五月

道德与法的关系分析

道德与法的关系分析

〖摘要〗道德与法律是社会规范最主要的两种存在形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范畴。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法律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决定于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道德与法律即是相互联系,又是相互区别的。我们既要遵循传统道德观念,更要维护法律的尊严,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我们的贡献。〖关键词〗道德

法律

社会

关系

道德是法律的重要渊源,法律为道德提供坚实的后盾和基础。法律与道德,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法律承担着维护社会善良风俗的责任,为道德提供坚实的后盾。而道德往往是一部分法律的直接渊源,在一定程度上,对法律起约束作用。但是,并不表示道德就高于法律,在同一问题上,道德和法律有着不同见解的时候,总是以法律规定为准。所谓“情、理、法”三者,以法为先。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最为优先的原则,只有在法律无法调整的领域,才考虑以社会善良风俗为原则。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现了“道德”这个词语——“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道”认识之后,按照它的规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从中国儒家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开始,千百年来。人们就一直重视道德问题。

大学生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全面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总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同时,也应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观念,只有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法律修养,才能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在道德和法律素养都得到提升之后,才能在生活中规范自己,我们才能在大学阶段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关于道德,它是一种人们认识和反映社会现实状况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培养正确的道德意识,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使我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明辨善恶的认识基础之上。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道德对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个人的道德高尚与否,直接影响着社会的高尚与否,道德与法的关系分析

体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社会上一些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把腐朽当神奇,把庸俗当高尚,把谬误当真理,不以为耻,反义为荣,与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格格不入,与现代文明风尚极不协调的这种现象,胡锦涛主席明确提出了“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抓住了当前人们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它贯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弘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是对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能够使社会成员自觉内化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强化道德自律意识,坚定道德意志和新年,明荣知耻,扬荣弃耻,提升人格,敦化风气,推动维系社会和谐的人及关系和道德风尚的形成。因此,我们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自身道德水平和素养,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现代国家,没有法律不行,没有政策也不行。在我国,党的领导是立国之本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领导。”现在,我国正在稳步推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因此,处理好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就显得特别重要。

柏拉图认为,对于有意志的公民来讲,法律的统治并不具有强迫性,而是体现了国家的良善愿望。他认为:“如果法律能完全导致至善或至少是能部分地达到这样的目的,这些法律我们都应该执行。”对公民的教育也是要引导他们执行和遵守法律;法律必须拥有权威,国家官员的权力必须受到约束,所谓良法必须由良吏来执行。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法律是政治上的正义,是世所公认的公正不偏的权衡标准,是理性的体现,又是一个合同式的契约。

谈到法律,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社会主义法制精神贯穿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始终。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树立法律信仰,宣传法律知识,敢于同违法犯罪的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当今社会是一个法制国家,任何人都不可能逾越法律这条鸿沟,否则必须要付出代价。

央视曾经有一期《道德观察》描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八旬夫妇四十年前由于传统观念作怪,虽然生育了两个女儿,却又领养了一个男孩,并且对这个男孩关爱有加,溺爱倍至,甚至两个亲生女儿也无法得到这样的待遇。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溺爱使这个孩子变得任性,粗暴,冷酷,动不动就对父母拳打脚踢,他带给这个家的就是一场噩梦。长期以来对父母的虐待,邻居和亲属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特别是两个已经结婚的女儿更是每天为父母担惊受怕。由于父母的忍让,被虐待后从不报警,助长了孩子的气焰。养子曾经对八旬的养父说:“你不是我爹,我才是你爹!”这样的话。在养子41岁的一个晚上,他又野兽般的虐待了八旬的老

道德与法的关系分析

发展。

总之,法律与道德是人类生存的两根支柱,是人类社会及其活动不可缺少的永恒的质素。二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法律与道德互助共生,才能真正形成和保持和谐稳定、错落有致的社会秩序,才能真正成为人类文明的基石。因此,我们即要树立崇高的道德观念,也要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奉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人民出版社; 2.《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二篇:浅析法与道德

前言

6月,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

用。”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他明确提出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

“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所谓法治是相对人治而言的,就是用法律制度来规范和管理国家事务的一种治国方略。它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障,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根本利益。不断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而生产的发展是以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前提的。因为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实行“依法治国”正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一项重要举措。

“以德治国”讲的是以社会主义道德治国。社会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道德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机结合的产物。所以“以德治国”既有五千年优秀传统道德的土壤为积淀,又充分体现了时代特征,是时代发展与历史继承相统一的道德。“以德治国”并不是对“依法治国”的否定,而是在强调加强法治的前提下实行德治。社会主义法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惩恶扬善,道德的本质是劝善,只有对违法犯罪以严厉打击,才能不断强化人们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提高人们扬善的自觉性。历史证明,离开法治的所谓德治或者离开德治的所谓法治,结果都必然会使整个社会失范,甚至变成人治或专治。

同时要看到,德治是实行法治的根本保证。法与德均属规范人们行为的社会上层建筑,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道德的实施不是凭借国家的强制力,而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传统力量以及人们的自觉来维护;法律则通过国家的强制力来强迫人们遵守。无论从立法还是司法实践中,都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的保证,再完备的法律都是靠人来执行的,特别是对执法者来说,如果道德水平低下,就会把法律作为谋私或滋生腐败的工具和土壤。法治与德治的实行,首先要做到依法治吏,以德治官,从而推进整个社会法治与德治的实行。通过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对合法行为的保护,既可以培养人们的守法意识,又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观念。法律规范必须有道德作为基础,同时道德状况制约着立法的发展,道德水准的提高,会为法的制定创造条件,对法的实施起促进作用。法治与德治的结合,才是完备的治国方略。

还要看到,德治既是治国的手段,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目标。从个人的角度看,人的自我发展很重要的内容是人格的自我完善,而人格的完善主要依赖于道德水准的提高,一个道德水准低下的人是不会有健康人格的。同时,道德与法治比,它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概念,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离不开道德的规范。而法治则是历史的范畴,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它就会自然消亡。从这个角度上讲,德治的意义更加广范、更加深远。

实现法治与德治的结合,需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体系。这种道德体系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基本内容。还要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等等。

一、法与道德词源

(一)法

法(fǎ),古写作“灋”(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又有记载“法”是一种与鹿和牛类似的神兽,在古代人们将它作为断案的工具,每当办案时出现多个嫌疑人的时候,人们通常把它放出来,它如果用犄角顶谁,谁就是罪犯。

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工具。

(二)道德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道德在阶级社会中是指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行为规范。它是统治阶级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创造的精神产物。目的是使被统治者自愿的放弃自己的利益,心甘情愿的接受统治阶级的奴役。因此阶级社会的道德往往是一种双重标准,对于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行为规范。

统治阶级往往把自己的利益等同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被统治者的个人利益无条件的服从虚幻的集体利益(即统治阶级的利益),甚至必须毫不犹豫的牺牲个人的生命。

二、道德与法律的学理含义

(一)道德的学理含义

1、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道德根源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

恩格斯讲:“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这表明道德的内容最终由经济条件决定,并伴随经济的发展而有相应的变化;基于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不同社会集团,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在阶级社会中的道德具有阶级性。因此,我们可以把道德简单的概括为:道德是生活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自然人关于善与恶、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见、野蛮与谦逊等观念、原则以及规范的总合,或者说是一个综合的矛盾统一体系。

2、道德的特征

(1)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把握现实世界的。马克思说过,在把握世界的过程中,我们通常从科学上把握、道德上把握以及从艺术上把握。在这三种方式中,道德上把握就是识别善恶。

(2)道德不依靠国家强制力来执行、实施,而是依靠人们的观念,社会的舆论和善良风俗来维持。强制力的不同,源于保证其实施的力量相差异。

(3)道德在调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时候,不象其它的社会规范那样强调人们的个人利益,而是强调他人的利益和社会集体的利益。

3、道德的功能

(1)道德的调节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具有通过评价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活动,以协调人民之间的能力。

(2)道德的教育功能:道德的教育功能是指道德能通过评价和鼓励等方式,造成社会舆论,形成社会风尚、树立道德观念、塑造理性人格,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

(3)道德的认识功能: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在自己的特殊对象—个人同他人、社会的利益关系,反映的结果表现为道德标准,道德理想等。

(二)与道德密切相关的法律的含义

没有亘古不变的永恒道德,也没有亘古不变的永恒法律。今天的社会,代表不同利益的统治集团仍然还存在,但是他们代表的阶级利益是根本不同或者是对立的。不同的统治集团各有各自的阶级利益,以及与其阶级利益相适应的道德。法律在本质上是统治集团的整体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既然法律是意志的具体化,而道德当然属于意志范畴,那么法律当然反映统治阶级的道德观。

从侧重道德的角度,我们可以将法律定义为:在主观方面,法是国家意志和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客观方面,法的内容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前者体现了法的国家意志性和统治阶级意志,后者体现了法的物质制约性。法就是这两个方面的矛盾统一体。

三、法与道德的关系

(一)法与道德相区别

1、法与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不同范畴。前者属于制度的范畴;而道德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

2、法与道德的规范内容不尽相同。法律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权益与义务,强调两者的衡态;道德强调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承担责任,即应当做什么或者不应当做什么,并不一定要求社会或者他人对其承担等量的义务。

3、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结构不同。法律规范的结构是假定、处理和制裁或者说是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而道德规范并没有具体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后果。

4、保证法与道德实施的力量不同。法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主要凭借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观念、宣传教育以及公共谴责等等诸手段。

5、法与道德的形成条件和表现形式不同。法是按照特定的程序制定的,主要表现为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或者是特殊判例;而道德通常是潜移默化的。

6、法与道德的调整范围不同。可以说大多数的社会关系即可以由法和道德共同调整,也可以由它们各自调整;但是也有少数的社会关系只能由道德来调整。

7、法与道德的发展前途不同。法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它最终将被道德所取代,人们将凭借自我道德观念来实施自我行为。

(二)法与道德相联系

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有自己的特殊国情,法与道德的关系也有特定含义和理解。结合中国国情,法与道德的联系分述如下:

1、一国范围内的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都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的体现。

2、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相互渗透。忠孝节义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维护其阶级统治的道德规范,在其立法中体现为“十恶”不赦的大罪。在司法实践中,甚至是将儒家思想的教义作为办案的根据,《春秋决狱》一书就是其中的典型。

3、法与道德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孟子《离楼上》中讲到“徒法不足以自行”,它需要其它手段的配合,其中法就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4、道德的状况制约立法的发展。

5、道德对法的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

6、道德有助于弥补法律调整的真空。

7、法必须以道德作为价值基础。

8、法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

四、法与道德的互动(矛盾的运动-冲突与亲合)

法律的出现暂时地缓和着冲突着的道德斗争,并把这种冲突限制在秩序允许的范围内。可是法律无论如何都不能消除整个社会的道德冲突,只要不同利益个体或群体的存在。相反的是,它在调整的过程中被这个冲突着的旋涡卷入其中,与道德发生着碰撞。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以及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都在不同程度的增强,它们的冲突也在不断地加强。脱胎于原始道德观念的初始法律,并没有跟道德划清分明的界限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实体。相反法律继承了道德固有的优越性,并克服了它固有的缺陷,它是对道德本身的扬弃。正是这种继承和发展才使法律与道德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暴露出不和谐的一面-冲突。

法律和道德的冲突实质上是价值冲突在现实社会中的反映。物质资料的极快增长,加剧了利益的分化,利益的分化必然导致分配的不公,由于人们对他们的合作所产生的更大利益如何分配问题不是漠不关心的,这就产生了利益冲突,因为为了追求自己的目标,他们每个人都想得到较大的一份,而不是较小的一份。从而最终的结果是利益冲突更加激烈。法律和道德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趋向,所以不可避免的发生着碰撞。

当然,我们还应看到:虽然冲突导致法律和道德都有不同程度的“内伤”,但是从总体而言,并未因此而削弱两者的力量。不同价值的斗争并未使多元化的价值体系趋于衰弱。恰恰相反,冲突本身有利于两者作用的发挥。就整个价值体系而言,这种斗争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的发展过程。强烈地体现着“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也是“适者生存”原则支配下的自我净化。

法律和道德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调整手段,在调整社会关系时的作用是不同的。一方面当某些法律规范的道德基础失去其赖以存在的物质条件时,它应就此消亡。所以此些法律规范就无存在之现实的必要性。但是道德规范的消亡是自发的,而法律规范的删除是人为的。“法律制度的特征是新法律规则的引入和旧法律规则的改变或废止能够通过有意识的立法进行。相反,道德规则或原则却不能以这样的方式引入、改变或撤消。”所以,如果这种失去道德基础的法律规范,仍旧在法典中并且被司法官员不断的援引时,危害结果将会毫不犹豫的出现在我们面前。从深层次讲,是因为失去了同一的法律价值评判标准和道德评判标准,而立法者和司法者的价值观念没有顺应这种情势变化。

另一方面当原本没有道德基础的某些法律规范,已被立法者规定在法典中,并且由司法者在个案中不断适用,而被广大的民众所接受时,这些法律规范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将扩展到道德领域,从而形成体现这些价值观念的道德规范,继而充实道德范畴。然而,法律规范是人为确定的,而道德规范的扩张难以把握。所以,如果司法者在个案处理中,依旧使用严格的法定主义,而全然不顾及道德性原则时,冲突就在所难免,混乱就会造成。在本质上是因为在短期内价值观念的延伸无法适从于它的客观基础、物质生活条件和利益关系。

再则,如果道德规则仍旧存在,但与此相适应的法律改变或者废止,那么这些道德规则在人类内心深处将会变的薄弱起来,甚至“堕落”到全无的地步。由于失去外在强制力的保护,人们可能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而经常地损害他人的、公共的利益,破坏着道德规范。倘若不能及时的阻止此等事情的发生、发展,那么道德规范将在人的不断破坏中逐渐地弱化、消失。即使刚出现时尚有民众指责此等破坏行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行为的重复出现,会麻木人的道德精神的感应力,从而不在关注这样司空见惯的事。可见,虽然道德规则或传统不能通过有意识的选择或制定而废止或改变,但法律的制定或废止却可能是某些道德标准或某些道德传统改变或衰败的原因之一。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规范的制度化实践。像诸如正义、公平、平等、诚实信用、遵守善良风俗等普遍的或个别的法律原则,其本身就是人类道德观念的有力组成部分。也因为有了道德的支持,才使法律原则能够发挥出人性的作用。倘若法律不承认或者否弃这样的道德因素,那么法律或法律制度是存有极大缺陷,它是否有生命力或者在多(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大程度拥有生命力都是疑问。所以法规可能仅是一个法律外壳,因其明确的术语而要求由道德原则加以填充。

当然这并非说法律即道德,道德就是法律。如前所述,法律产生于道德,是以道德冲突的协调者出现的。作为两个独立的实体,法律有赖于道德的存在,但又是独立自主的,不完全依附于道德规范;另一方面这也不是承认每一条法律规则都需有与之相对应的道德规范,不是所有的道德规范都可转变成为法律制度的范畴。之所以称为基础其实质是在总体上,道德支撑着法律制度的建立,维系着人们对法律制度的普遍认同感。一般情况下,与道德规范相一致的法律规则才更容易被人们接受而更具有生命力。那么这样的法律制度也将是比较稳定的。

法律规范之所以为广大的民众所遵守,不仅仅是因为在这些规范的背后隐藏着所谓的国家强制力,即人们由于害怕受到法律的惩罚而遵守法律。更主要的是这些法律规范本身合乎道德原则,并且民众相信它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正义性,即法律有内在的道德价值。即使所谓的“心理强制”的实现,也需通过人的内心感受和道德准则的衡量,“如果一个规则体系要用暴力强加于什么人,那就必须有足够的成员自愿接受它;没有他们的自愿合作,这种创制的权威,法律和政府的强制权力就不能建立起来。”因为并非所有的法律都具有强制力,法律也并不总是合理、正义的。

同时,法律建构和维持社会秩序这一重要的作用以及其他的功能也往往通过道德作用得以实现。而且法律作用的实现的最好途径是法律规范的价值通过长时期的社会实践使其内化为人类的道德信念,在人们普遍接受后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并且用这种思维定势支配各自的行为,由于这种思维定势既符合法律又符合道德,所以在其支配下的行为也将符合法律和道德。那么法律调整社会的最终目的就达到了,它的作用也就实现了。道理很简单,在这种情况下,遵守道德和法律双重规制的行为,其必定沿着社会关系发展的方向实行,而不是去破坏它。

愿望虽然美好,却过于理想化。期盼或要求人们沿着社会关系发展的方向前进而不去做相反的运动,是合理的。但人们的实际行为是否遵循于此,则是不确定的。唯一可确定的是没有道德和法律,这些期盼和要求的内容就不可能成为现实;只要道德和法律的现实存在,期盼和要求的内容就有实现的一天。因此,理想化的愿望需要实践。

五、运用法律传播道德

道德对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是考察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那么,如何来提高道德素质呢?我认为我们应该深刻领会法与道德的矛盾关系,采取“自相矛盾”方法,用一方制约另一方,以达到双方平衡发展的最终目的。

第一、法的肯定。在尊老爱幼、恋爱关系、诚实信用、见义勇为等不适宜运用法来调整的社会关系中,我们虽然不能为这些社会关系规定具体的法律规则,但是我们可以为它们规定具体的行为后果。譬如,规定见义勇为的行为,应当给予适当奖励,以鼓励这种行为,间接肯定该种道德现象的正确性。

第二、法的否定。就是要运用法来规定否定性法律后果,对违反道德的行为予以制裁,避免具体规定行为规范的复杂性。对一个事物反面的否定,就是对其对立面的肯定。否定性后果让人们知道,那些行为是非道德的,从而,深刻领会真正的道德。并且,它也符合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往往比“肯定”更深刻。

第三、依法治国避免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侵害。“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有利于避免对道德的侵害;有利于维持即存的社会道德观;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道德权威性;也有于法律的顺利实施,一切依法行事。

第四、适当的法律宣传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手段,有利于树立崇高的道德观念。

六、利用道德促进法治

第一、道德是立法内容的重要渊源,在立法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道德因素和道德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道德都要规定在法律中。应当看到,法律和道德的调整范围不完全相同,道德的调整范围几乎涉及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法律制定得再多,也难以包罗道德的一切规范。况且,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如人们的思想观念、亲情关系等,法律不仅无法确定一个统一的、可操作的模式,而且如果都以法律的形式来规定,也是不现实的。

第二、在考虑哪些道德规范要在法律中予以规定时,要看到由于法律的执行需要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所以,当某种行为不涉及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时,即使这些行为不符合人们的普遍信念,也不应当用法律去予以强制,而应当由道德去予以规范。由于道德的实现方式主要依靠舆论督促、内心修养和习惯驱使,所以,道德不仅可以规范人们的外在行为,而且可以评价,指引人们的思想和观念,这种舆论力量和内心的自觉,对不涉及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行为的规范,有可能更为有效。只有当一种行为侵犯特定的社会关系或社会秩序,仅靠道德约束和谴责已不足以制止时,才需要将该道德规范确认为法律规范,运用国家强制力来予以实施。

第三、在将道德规范规定为法律时,要考虑到应当将何种水平的道德规范规定为法律。因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认识水平等相比较而言,道德规范也有层次高低之分。作为运用国家强制力来实施的法律,应当根据社会基本的道德水准作出现实而明确的价值取舍,将现在大众所认同、践行的道德,体现在法律中。如果脱离现实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超越这个水准,就会因多数人达不到该标准而导致人们对法律的抵触和规避。这种没有人文基础的、脱离生活的法律,在制定出来以后,将会无法或难以执行,它在现实生活中也就变成了一纸空文,其权威和尊严也就无从谈起。

第四、在我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可否认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冲击和挑战。在社会巨变中,当新的道德观念尚未被人们普遍接受之时,人们往往在道德领域中会感到无所适从,于是出现了道德的暂时“滑坡”现象。这时,法律应当对社会主流道德的性质、内容和发展方向予以规定,在法律中体现国家对社会主流道德的提倡。这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要求一些有不道德行为的人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例如,婚姻法规定有配偶的人与他人同居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刑法规定了虐待罪、遗弃罪等;另一种是明确对社会主流道德的提倡,例如,宪法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等等。法律通过对一些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行为的禁止、惩处,和对社会主义道德的明确提倡,来促进社会主义道德的产生和发展。

第五、法律的执行,不仅要靠国家强制力,而且要靠说服力,这种说服力基于人们内心的信赖。如果人们认为法律规定符合其认同和信仰的道德规范,他们的心中就会信赖该法律规范,从而自觉地去遵守;如果通过社会舆论和教育,在人们的内心形成了守法的道德习惯,社会成员就有了对法律的自觉信仰与普遍认同,法律就能够得到一体的遵行。

结论

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都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的体现,相互渗透。并且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道德有助于弥补法律调整的真空。但在现实中,道德的状况制约立法的发展,对法的实施同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反之,法必须以道德作为价值基础,有效传播道德。要实现社会的繁荣、进步,必须做到运用法律传播道德,同时还要做到利用道德促进法治。

浅析法与道德

第三篇: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经济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指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旨在满足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需要。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的手段,是指社会用以调整个人与个人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从理论上讲,经济与道德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在实际生活中,它们都是互为表里,密不可分的。比如,在一个社会内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制定环境保护条例、缩小地区差别、男女同工同酬等,都涉及到了道德标准或道德价值的问题。

很多具体的实际问题也是如此。比如,某贫困地区得到的一笔贷款,是用来建一所小学或医院,还是建一家夜总会或大饭店?把电子游戏室建到小学校旁边,对不对?给失业人群发放补贴,多少才合适等等,即是经济问题,也是道德问题。而且,如果我们仅仅根据经济原则或所谓市场规律办事的话,就很难作出公正的选择,因为“公正”本身就是一个道德价值问题。

所以,任何只提倡道德而忽视经济或者只强调经济而放松道德的观念与主张都是片面的。许多事例证明,我国社会的经济与道德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即经济上去了,道德却下降了,对于两者的关系,可得出如下结论:

1、经济条件和地位是决定道德水平的物质基础。我们只有继续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个人生活水平,缩小三大差别,才能不断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

2、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的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是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包括家庭的经济利益应当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任何忽视甚至损害个人与家庭利益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不过,同时也必须补充的是,这种个人利益的前提是不损害“公利”或“公德”。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中的个人利益是一种具有利他因素和目的在内的个人主义。

3、在市场经济中,道德并不是无用之物,它是一种需要保护和积累的宝贵的“社会资本”。因此,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发达、是否强大的标准,固然离不开GDP、家电产品普及率或者人均住房面积等表示物质财富的指标,但是,它同样也离不开犯罪率、离婚率或者拾金不昧的件数与见义勇为的人数等表示社会状况的指标。如果一个社会仅仅在物质上发达,同时在道德上“不发达”,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就很值得人们深思和警惕了。

总之,虽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各国榜首,但遗憾的是社会道德水平并没有出现相应的提高,在某些方面或某种程度上(如政府官员的廉洁程度或劳动者的职业道德等等),甚至可能还不如从前。如果我们对这种状况视若无睹的话,不仅可能葬送中国经济改革的成果,而且,也势必会进一步加剧整个社会秩序的动荡和不安,那么中国的经济发展可能出现偏差,所以,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举的方针,依靠积极的政府行为和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解决市场经济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

第四篇:道德与经济发展关系-调查报告

道德与经济发展关系

---------对西塞山居民的问卷调查报告

撰稿人员:汤俊文梅杰李亚州(黄石实验高中211班)

指导老师:王丽

调查时间:2010年10月19日—2010年11月1日

调查地点:西塞山区

调查对象:西塞山区居民

调查方法:系统分层调查

调查人员:汤俊文梅杰李亚州

调查分工:本次调查总共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准备阶段,三人共同商议报告主题并作出问卷试题;其次是调查阶段,由汤俊文和梅杰负责,他们亲自到西塞山区发放并回收问卷;最后是写调查报告阶段,由三人共同负责,梅杰和李亚州整理数据,汤俊文分析数据并写报告。

调查情况:根据西塞山区居民的职业种类,共发出300份问卷,其中工人发出40份,收回30份。高中师生共发出90份,收回75份。大学生共发出70份,收回64份。社会人员共发出100份,收回78份。总计收回问卷247份,收回率达82.3%,属有效问卷。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愈加深入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稳步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国民的整体道德文明建设在某些方面并不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我们的身边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和谐的因素。生活水平越高人们的道德水平是否也高了,人们的生活是否越和谐越幸福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小组特以道德与经济问题做了该次问卷调查,探究道德建设与经济建设两者之间的关系,使道德与经济同步协调发展。

我们的调查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确定报告主题:我们通过实地考察,收集资料等方式确立了这个主题。我们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这个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确立调查对象:本人生活在西塞山区,故决定从西塞山区居民入手进行调查,这样调查起来方便而且更贴近实际。

(3)确定调查方式:经本调查小组成员商议决定以问卷的形式展开调查,调查题目有我们共同讨论精心挑选的富有代表性的题目。

(4)分工展开调查:深入工厂学校等各种公共场所进行调查。

以下为我小组成员调查时的情景:

该组图为现场调查情景

(5)整理调查数据:我们利用周末及假期对不同对象的调查问卷进行了分类处理,得出了各种答案的百分比。

该组图为本小组对数据的统计

(6)整理材料撰写报告

报告内容如下:

调查报告主体:

“道德建设和经济建设两者的关系如何?如何让道德建设和经济建设更好的协调发展?”这是我们本次问卷调查报告的最终目的。当初我们决定做这个调查报告的时候并没有预料到调查的难度。但当我们着手做问卷调查时困难就出来了(如何选择问卷题目才更具普遍性和代表性?什么样的题目能使被调查者不避讳的答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采用什么样的调查方式使本次调查的涵盖面广,说服力更强?„„)。

针对上述众多问题,我们小组总共设计了18道问卷题目,其中1—7题是有关经济方面的题目,8—13题是有关道德方面的问题,14—18题是经济与道德两者之间联系的题目。

<一>经济模块

首先我们对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如下表所示:

由数据可以看出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状况感觉良好,在数据上倾向于不满意。社会发展的关键,就是经济。而接下来的一道问题——对现在经济发展速度的看法也由衷地展现了人们的感受。38%的人认为经济发展的速度一般,15%的人认为经济发展缓慢,这两种态度加起来占了很大的比例。从此可以看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并没有实际感受到社会的发展,也没有确切感受到社会发展对自身生活的帮助。事实上中国的GDP即便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9年人保持着8.7%的高速增长。那为什么多数人并没有明显地体会到生活水平的提高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分析下第五题的结果,或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第五题的调查数据如下:

你觉得现在贫富差距大吗?

第五题给了我们非常明确的回答——贫富差距过大。从柱状表中我们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出人们的想法——贫富差距过大。这或许就是人们对生活现状不满意的原因。我国GDP增长得很快,说明经济发展的很快。但GDP增长的部分分配的不是很平均,多数人的生活质量并未得到同步的改善,反而在通货膨胀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生活质量下降了。而有的人越来越富,他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而这种差距引起心中的不平衡感,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就会大打折扣,幸福感就减退了。当然,这只是通过单纯的经济进行分析。下面进一步从道德方面来进行分析。

<二>道德模块

何谓道德?所谓道德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规范。它受许多方面的影响。如古代儒家文化,规章制度,现代法律,情感束缚,外来文化的影响。这方面的模块着实花了我们很大功夫。因为我们不可能直接问你有没有道德,我们只能通过一些暗示,慢慢推出我们所想了解的答案。正如第六题和第八题。他们就共同组合成了一个题目,第六题询问家庭是否因经济问题而发生不愉快,实际上是询问你的经济状况如何,进而猜想周边的环境与道德的好坏是否存在某些关系,以此纵向比较,比如越是经济条件差的地区,不文明现象发生的越是频繁。整体看来,西塞山区不文明的现象还是普遍发生的,所发比例各种人群都在50%以上,涵盖了各地区的各经济阶层。人们对此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呢?

该组图为不文明现象

你对上述不文明现象的态度是什么?

由上图我们可知人们认为这些不文明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也就应征了方才在经济模块中所提出的现象——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状况并不满意。这说明了人们对道德意识的淡薄,同时也说明道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并未发挥到它应该具有的作用。而人们对这些不文明现象的态度正映证了这一点---大多数人们都习惯了,他们适应了这种本可以更好的生活。但如果每个人们都乐衷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是可以提高得更快吗?我们建设国家的积极性不是可以更高吗?那么,我们的国家不是可以更加富强吗?

而接下来的问题只是进一步对被调查者道德水平的认定。比如面对乞丐,面对可能的虚假乞求,你是否为之动容。认为需要同情的社会人员多达56.2%,比第二位高中师生高1.6个百分点。所有被调查人员平均下来认为应该同情的占45%以上。这就说明尽管在贫富差距较大的不利条件下,人们的同情心或是基本的道德准则都得到了应有的保留,这是值得我们欣慰的。说明只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宣传和表彰社会道德模范人物,人们的道德水平是可以得到提高的。

同样值得我们欣慰的还有下面一题的调查结果,高过74%的人对赈灾活动拯救同胞表示乐意。第13题调查的是人们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哪一部分人应该支撑社会道德?大多数工人认为应由政府及一些机构承担起道德模范作用。因为他们的承担是有力的,号召性很强的。

而其他的人则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都是社会的改造者,每一个人都应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责任。

至于第14题和第15题,这是人们对社会的一种态度,工人阶级首先考虑的还是一个利益问题,他们坚守道德,同时他们承担很多责任,他们不愿去做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另一方面,利益会加强人们参与此类事情的积极性。而其他多数人群则表示他们愿意帮助,但要考虑具体情况。总的来看,当社会上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时,作为一个普通大众,大家在13题表示了自己对社会应承担的义务。一旦发生了具体事情,大家基于社会经验还是会多加考虑,这也就体现了自身利益与道德准则的冲突。在这一部分我们收过多份废卷,也恰恰体现了人们对这种假设的矛盾。而工人社会阅历较高,深刻体味其中酸苦,表示要在这种环境下索取回报的情况可以理解。而其他人群接触范围较少,虽然社会人群要求回报所占比例也不小,但整体趋势还是偏向不获取回报的一方。

<三>道德与经济模块

对于16题“你觉得现代经济建设在道德中能起什么作用?”走进社会的人的观点明显较学生现实得多。大多数走进社会的人认为现代经济建设的发展没有在道德建设中发挥作用,甚至会阻碍道德的发展。在他们看来道德的彰显不能在经济建设中起促进作用,现实生活中很多“不道德”的人反而越爬越高,而那些遵纪守法的“道德”的人反而得不到应有的荣誉。这种道德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使人们主要关注经济的发展,对于道德的淡薄也就无可厚非了。

其实,在进入社会前人们或多或少得都受过教育,也有一个自身的道德标准。但是当他们进入社会,面对经济的现实,美好的初衷也就自然会转变。

17题的调查数据显示社会人员27%的人认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受经济因素的影响最大,在所有影响因素中占很大比例。

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以上数据引起了我们深深地思考,一个人生活在社会的这个大家庭中,要生存必定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一个人要生活则不得不考虑经济等物质方面的原因。因此很多人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做一些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背道而驰的事。社会上偷盗行骗的事情时有发生,为什么人们愿意背负一个不道德的慢慢罪名呢?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不高,存在教育缺陷,而他们也适应了这种生活。但也有一部分人群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幸落败,只能过节衣缩食的日子,而别人却充实幸福。基于这种社会对比,迫于生活的种种压力,人们只好去做一些违背自己初衷的事去为自己谋求利益,痛苦地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

13题调查的是:你认为哪一部分人群起支撑社会道德的作用?

调查结果如下:

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人认为政府支撑着社会道德的作用,同时也说明政府是最有号召力的代表。这就给我们的政府部门提供了更高的要求——政府要进一步加强道德建设,为人们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最后一题的调查数据显示我们的政府做的还不够,或者所做的事在我们民众生活中表现的不够明显。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何况现在每个人都在社会这个海洋中遨游,无力组成一个强有力的集体,这就需要政府部门把这些力量凝聚起来,带动大家一起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虽然政府在一些方面正在努力,比如免了土地税,学杂费,在一定水平上提高了社会保障,但这些还有所欠缺。先富并未明显地带动其他人发家致富,这一现象与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的宗旨不相协调。

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并未得到协调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起步过低,而速度快。由此可见,我国从建国以来更加的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对道德文明建设有所忽略。一个名族整体的道德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身能力不够,道德水平不高,何以求经济发展的永恒?

结束语:

邓小平爷爷曾经说过“我们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看来我们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道德精神文明建设。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们要注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政府部门要完善与道德建设和经济建设相关的制度欠缺,教育部门应加强做好提高国民素质这方面的工作(如对好的道德行为表现给予支持与奖励,加大对社会上好人好事、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等等),其工作人员应发挥积极带头作用,提高自身素质,把人们团结起来共同建设我们的家园。让所有的人有饭可吃,有家可归,一起帮助那些社会上有困难的人,让他们不至于因为生计问题而再去做那些不道德的事,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和谐,更加美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有幸福感,为早日实现共产主义做一些努力。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我们的工作进行的十分艰难。特别是在路边请别人答问卷时,我们多次向他们耐心的说明了我们的身份和调查的目的,但仍遭到一遍又一遍的拒绝,也曾经极度失落,甚至想过放弃。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人们脸上有所顾虑的表情。但如果你不第一个吃螃蟹别人就不知道它的美味。因此,我们坚定了把这次调查做好的决心。如果说人们有个相同的目标,那就是希望

能过的幸福快乐,然而我们也确实希望有一个更好的环境。所以为了我们的目标我们一起努力吧,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每个人都尽自己的一份力。正如歌里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最后,愿我们的民族更加团结昌盛,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第五篇:道德与法制的关系

[题 名]: 道德与法制的关系

[责 任 者]:

[发表时间]: 2000-01-01

[原文出处]: 《思想、政治、教育》

[秘密等级]: 公开

[字 数]: 910

[主 题 词]: 道德/法制/关系

[正文]:

道德与法制的关系

1、道德与法律相互渗透、相互依赖。道德与法律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都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都可以成为指引、评价人们行为的尺度,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法律侧重对人们的外部行为进行调整,道德则更多的规范人们的内心世界,二者从不同角度作为人们社会行为的调节者,维持社会的公秩良序,使之和谐、文明、健康地发展。

2、道德与法律相互补充、相互作用。法律是人们共同生活下所必需的社会秩序保障系统,是调整当今社会经济、文化、道德、思想等各种社会关系的巨大整合器,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但是法律功能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完全覆盖所有生活空间,一般说,违反法律的行为也违反了社会道德,但违反道德的行为却不一定违反法律,法律作为一种成文的规范,有相对稳定性,不可能频繁变动,因此法律对于社会具有滞后性,单纯依靠法律是不充分的,道德在此时的作用就显而易见。道德调节主要诉诸舆论褒贬、教育感化、沟通疏导、规劝说服,不道德的行为会受到社会、他人和自我的谴责,法律是刚性的,道德则是柔性的,道德的柔性弥补了法律的共性,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评价引起的社会舆论对人们产生的影响,造成的压力甚至大于法律强制力。

3、道德与法律相互促进、同步发展。道德对于人们的约束机制,是它能够在不良行为发生前阻止其发生,具有前倾性,则重治本;而法律则适应实际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良行为,后发制人,侧重治标,二者紧密联系,相和益彰。法律离不开道德的支持、配合,道德也需要法制的保障和辅导,既要发挥教育的感化育人作用,又要同法制的强制功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一手抓道德,一手抓法制,才能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保证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健康快速有效地发展。

创建时间: 2001-08-01

修改时间: 2001-08-06

操 作 员: CN=lmf/O=notescert

下载道德与法的关系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道德与法的关系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道德与教师幸福关系

    教师道德与教师幸福关系 通过本次网上学习培训,我对老师教师道德与教师幸福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我认为,教师教师道德与教师幸福关系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1、幸福与德行的一致 从......

    道德与诚信的关系

    道德与诚信的关系道德与诚信是当今社会炙手可热的话题,也是传承几千年的文化,再此,我将继续探讨这个话题。 作为一个大学生,诚信道德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之一,中国的家庭和学校......

    技术支持的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学情分析

    技术支持的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学情分析一、学生学情分析1.个性差别大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相邻法的关系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相邻法的关系 反不正当竞争法有自己特殊的调整对象,即市场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然而,市场经 济体制下有很多其他的法律制度也可以调整市场竞争行为,因此,反不......

    浅论自然法与实在法的关系

    浅论自然法与实在法的关系 摘要:自然法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指定法制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而实在法,是与自然法相对的一个概念,它强调现实中实际存......

    论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论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的关系 ——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摘要】 经济伦理学关注的是宏观层面上对市场经济过程及其相关机构的基本论证,它探讨是理应普遍适用的游戏规则。市......

    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15

    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摘要:市场经济和道德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和伦理学界的一个热门话 题,各种观点层出不穷,从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的体制缺陷以及市场经济与道德的一致性出发,市场......

    道德的法——法律与道德的互动

    现代性社会的两大规范体系——法律和道德在不时的冲突和亲合。这种矛盾着的社会现象所产生的巨大后果是进一步加深了人们的迷惑以至于无法消除迷惑。即使是诸多的学者无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