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服务中心取得2013年项目融资推介会工作显著成效
金融服务中心窗口工作总结与2013年
工作计划
金融服务中心积极推动银企合作,不断深化服务内涵,切实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优质环境。2012年是金融窗口工作开局之年,金融服务中心金融窗口对接各家金融机构、园区企业达500次以上,园区50家企业实现融资10.7亿元,有效保障了园区企业稳步发展。
一、是加强档案管理。建立详细档案,形成企业融资需求项目数据库;落实金融窗口档案管理工作,实时跟踪企业融资信息,定期更新数据库,实现融资信息一表清。
二、是推动银企沟通。加强银行机构窗口轮班服务工作,提供金融业务咨询与洽谈;实时向银行反馈企业最新融资动态;组织银行提供上门服务,增进彼此了解,为会议召开打下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信贷基础。
三、是定期与不定期组织金融机构深入工厂、召开各类对接会等,推动银企沟通合作。
四、是强化会议保障。召开工作会议,强调工作重点,明确企业参会人、会议联系人;强与联系企业参会人沟通对接,做足会议迎接、签到、指引工作,确保企业顺利参会。
第二篇:我市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我市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我市把培育建设创新型企业作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带动区域科技进步的重要抓手,不断探索发展模式,落实工作措施,完善推进机制,促进试点企业加快科学发展,提升科技实力,增强示范效应,创新型企业培育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至目前,全市共创建郑州市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11家,其中省级创新型企业1家(郑州安耐克实业有限公司),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郑州豫兴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郑州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9家,分别是郑州东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安耐克实业有限公司,河南省前卫实业有限公司,郑州豫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华威齿轮有限公司,河南省华昌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新密市青屏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郑州豫兴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郑州金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引导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突破了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大幅度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培育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具有示范性的创新型企业。
高新科
2011年9月19日
第三篇:吉首市农民工再就业取得显著成效
吉首市农民工再就业取得显著成效
吉首市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围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和生活环境,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受国际金融危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影响,农民工再就业问题显现。
一、农民工就业现状
1、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吉首市现有乡村总人口13.3万人,乡村劳动力为8万人。据市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提供,截止10月底止,吉首市已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3.45万人,其中转移广东地区就业人数1.03万人,省外其它地区就业人数1万人,省内地区就业人数1.42万人,其中,本地就业0.7万人;农民工返乡人数0.34万人,其中,从省外返乡的人数占60.4%,省内返乡的人数占34.6%,返乡创业的人数占5%。转移的农民工大多受教育程度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8.5%,初中(含中专)文化程度占9%,大专学历仅占
2.5%。
2、农民工就业大多从事体力劳动,从事脑力劳动的相对较少。由于大多数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不高,起点低,目前从事的主要职业大多集中在宾馆、餐饮、超市、茶座、建筑、产品加工、制造业等行业。
3、农民工的求职主要靠亲朋好友。许多农民工在外出务工前并没有联系好工作,进城后,一般经城里的亲戚、朋友或已在城里定居的老乡介绍找到工作。通过劳务市场,招聘会,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找到工作的只是少部分。
二、主要问题
1、农民工权益维护问题。一是职业安全感问题。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下,用工单位随意裁员,特别是民营中小型企业,随意解除农民工的劳动关系,农民工就业处于“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尴尬境地。二是社会保障问题。大多数单位基本不为农民工购买社会保险或者只购买一种养老保险。再者因农民工自身的法律意识淡薄导致绝大多数农民工在务工时未签订劳动合同,甚至有些农民工认为签订劳动合同会对他们起到束缚作用。三是自身利益维权问题。进城务工农民工一般都是求职心切,只要有用人单位愿意招工,便会不顾一切的盲目答应,即使自身利益受到侵害,为保住得来不易的工作,也不会、不愿意与老板发生冲突。据吉首市劳动监察大队反映,农民工自身利益受到侵害后大多是在不准备在原工作地点做事后,才来报案,报案后常常是缺乏劳动合同、欠条等有力证据,造成“空口无凭”的尴尬局面。
2、农民工普遍存在自我发展意识不强。农民工文化素质普遍较底,思想落后,行为保守,很容易满足,特别是务工经商的理念不强,缺乏远见和开拓意识。“多得不如现得,现得不如就得”的观念深入人心,致使大多数农民工只注重眼前利益,对自身发展缺乏长远考虑。很多农民工推荐就业时最关心的是企业的底薪,对企业管理、知名度、发展规划漠不关心,更没有考虑自己今后的发展。他们只关心工作强度,不注重工种的技术含量,尽管反复对其宣传培训的意义、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等等,但仍然激不起他们参加培训的热情。
3、农民工创业缺乏技术、资金。部分农民工返乡创业主要从事畜牧养殖,其积蓄也只能进行先期投入,若要发展壮大,面临资金困难。同时在选择创业项目时,没有进行有效地可行性分析,往往仅凭个人感觉,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创业成功率偏低。有的创业起步后,因缺乏科学的管理、经营经验,抵御市场和自然风险能力弱,企业难以做大做强。
三、对策与建议
吉首市应紧紧围绕保发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一主线,继续落实农民工各项就业政策,充分发挥农民工就业专项资金效益,充分利用失业保险基金节余,稳定就业岗位,提升农民工就业及再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1、统一认识,科学制定长效解决办法。随时准备好解决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继续制定并出台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各项扶持和优惠政策。根据返乡农民工的实际情况,预测今后几年吉首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制定出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施方案。
2、广泛宣传,加强农民工对机关法律的认知,增强农民工自我权益保护意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力量到农民工人流、信息流比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如职业介绍机构、劳务市场、车站、超市、广场等,经常性开展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3、强化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由劳动保障部门会同财政、农业、扶贫等部门,按照统一制定培训计划、统一认定培训机构、统一出台培训标准、统一培训补贴标准、统一开展技能鉴定、统一检查考核验收“六统一”的原则,统筹安排并组织实施涉及农民工的培训项目。同时组织企业开展“订单式”培训,解决返乡人员无技术就业难、企业用工难的“两难”问题。同时,劳动保障部门将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大力开展在岗农民工技能培训。
4、完善制度,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一方面要让外出务工人员“出得去、稳得住、有收入”,另一方面又让他们“回得来、创得开、干得好”。依托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搞好就业职业指导,强化对辖区内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指导和跟踪服务,引导和鼓励返乡人员就业创业。在国家统一部署下,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开展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将在吉首市转移就业的未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纳入医疗保险范围,积极抓好农民工创业环境建设与建立合理的银行贷款机制,鼓励和扶持返乡农民工就近就地创业,同时将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与输入地劳动保障部门相互协调,保障农民工工伤保险权益。
[供稿:吉首市统计局 罗凯]
第四篇:全市家电下乡推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宜宾商务简讯
第61期
宜宾市商务局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四日
全市家电下乡推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自全市家电下乡推广工作开展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各区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区县商务、财政和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支持下,通过各家电下乡中标流通企业和销售网点的共同努力,全市家电下乡推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据家电下乡信息系统显示,截止今年9月底,全市已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802909台/件,实现销售总额172013万元,已补贴家电下乡产品759310台/件,兑付补贴总额19991万元,补贴兑付率达95.26%。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市不断加大了对家电下乡的政策宣传、产品促销、市场检查和网点监管工作,使家电下乡销售成效显著,全市1-9月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303754 台/件,实现销售总额75853.18万元;共补贴家电下乡产品276370台/件,兑付补贴总额8217万元;全市1-9 1
月销售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92982 台/件,增长44.11 %,销售总额比去年同期增加31354.72 万元,增长70.46 %;全市1-9月销售总额已完成全年销售目标任务额的252.84%。
为确保全市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深入有效的开展,全市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和办法,一是加强了对全市家电下乡推广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及时制定和下发了有关开展家电下乡推广工作的一系列通知,成立了宜宾市家电下乡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并把家电下乡推广工作纳入了政府惠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了目标任务考核,确保了全市家电下乡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狠抓了全市家电下乡推广工作的贯彻落实。各区县政府先后多次召开了家电下乡推广工作会议,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了国家、省、市有关家电下乡的通知精神和要求,认真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和措施、落实了责任、明确了任务,确保了全市家电下乡推广工作的有序开展;三是强化了对家电下乡政策的宣传。各区县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中标流通销售企业不断强化了对家电下乡的政策宣传,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采取牵挂横幅标语、制作墙体广告、印发宣传单(册)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家电下乡政策的宣传,确保了家电下乡政策家喻户晓;四是实施了严格的备案审查和管理,对符合条件的家电下乡销售网点及时进行了备案登记,并不断加强了对备案销售网点的监管工作,确保了全市家电下乡销售工作的及时开展;五是组织开展了对全市中标流通企业和销售网点的培训工作。为确保家电下乡销售工作的规范操作,市区县商务部
门先后多次组织开展了对中标流通企业和销售网点的政策和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了中标流通企业和销售网点的政策和业务水平,确保了全市家电下乡销售工作的规范操作;六是认真组织开展了全市家电下乡销售“示范单位”的评选活动。为有力促进全市家电下乡产品销售,进一步规范家电下乡销售网点的经营行为,不断提升家电下乡工作的服务质量,充分发挥示范网点的引导带动作用,市商务局和市财政局共同组织开展了全市“家电下乡服务三农示范单位”的推荐和评选工作,通过开展销售“示范单位”的评选,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家电下乡销售网点的规范经营;七是积极开展了全市家电下乡产品的促销活动。为努力扩大家电下乡产品的销售,各区县商务(经商信)局积极引导和组织中标流通企业和销售网点在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节假日期间不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家电下乡产品现场促销和售后服务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家电下乡产品销售;八是加强了对全市家电下乡市场和产品的检查和监督工作。为确保全市家电下乡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市区县有关部门不断加强了对家电下乡市场和产品质量的检查监督,不定期地对家电下乡产品和销售网点开展了认真的检查,有效防止了假、冒家电产品和翻新家电产品冒充家电下乡产品销售行为的发生,确保了全市家电下乡销售产品质量;九是认真开展了对全市家电下乡补贴兑付情况的检查。为确保全市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的及时兑付,不断提高全市的补贴兑付进度,各区县和乡镇财政部门不断提高了工作效率,强化了监督检查机制,并对区县和乡
镇补贴兑付情况开展了拉网式的检查,不断提高了全市的补贴兑付率,并有效防止了骗补行为的发生,确保了全市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的及时兑付。
通过家电下乡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极大地促进了全市农村市场的家电销售,有力地拉动了全市农村市场消费,促进了生产,扩大了内需,改善和提高了全市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进一步丰富了全市农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内容,使广大农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惠,体现和发挥了家电下乡的政策效应。
送:省商务厅:谢开华厅长,市建处,综信处;市委:杨冬生书记;
市 政 府:徐进常务副市长,景世刚副市长,黄洪浪
秘书长,范学平副秘书长;
部门: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办公室,市政府办公
室,市政协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市委政
研室,市人大财经工委,市政府研究室,市委市政府督查目标办,市效能办,市委
农工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经信委,市工商局,市监察局,市质监局,市供销
社,市农业局,市环保局,市国税局,市
地税局;
区县:人民政府,商务(经商信)局。
第五篇:市财政在十五期间取得显著成效
“十五”期间,我市财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市人大的监督指导和上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四个河源”,创建“五个城市”,促进“五大发展”目标要求,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工业立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组织财政收入,积极优化财政支出,全面推进财政改革,切实抓好机关作风,基本建立起了“管理规范、运转协调、监管有力、注重效益”的财政管理新机制。“十五”期间财政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效,突出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财政收入高增长,财政实力大增强。2001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通过狠抓财源建设、坚持依法治税、加强财税监管和落实抓收入工作责任,实行局领导班子“分工分片”抓收入机制,保证了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呈现出“遍地开花,全面增长”的喜人态势。2001—2004年,全市共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8322万元,年均增长23.1;其中2004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8629万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提前一年完成十五期间的财政收入任务,增幅达到38.2,在全省地级市中排第一名;各县收入综合增长率全部在30以上,其中连平(85.39)、龙川(59.87)、东源(54.37)、和平(51.96)和紫金(42.20)的综合增长率在全省67个县(市)中分别排在第1、3、4、5、8位。今年前3季度,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8343万元,同比增长45.78,各县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继续全面增长,收入增速全部在23以上,其中龙川、紫金两县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已经突破亿元大关,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各县收入综合增长率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其中连平(74.35)、和平(65.18)、龙川(64.55)、东源(61.59)和紫金(31.28)的综合增长率在全省67个县(市)中分别排在第1、2、3、4和16位。财政实力明显得到增强,人均财力(即人均占有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2001年的97元/人增加到2004年的177元/人,年均增长22.2。
(二)财政支出保重点,群众利益大发展。2001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理财原则,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不断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一般、保重点,财政支出达到了“四保一发展”的目标,即财政支出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保重点和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001—2004年,全市共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45392万元,年均增长17.79。“十五”期间,我市的各项基础设施得到很大发展,一些重点工程项目相续建成投产,如“一区六园”工业园区、河龙、粤赣高速公路,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市体育馆,市文化广场,河源市技工学校,临江东江大桥,胜利大桥和“两江四岸”城市防洪堤等城市基础设施,改善了投资发展环境,提升了群众生活质量。干部群众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从2002—2004年,全市各县区和市直均连续大幅度提高财政供养人员的津贴补助,并将工资补助实行统一发放直接支付到个人工资账户,使得干部群众工资收入比2000年翻了一番,切实分享到经济发展、财政增收的成果。农业、教育、科技和卫生等重点支出领域得到有效保障:如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主题增加对“三农”的投入,修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落实种粮大户补贴政策。2001—2004年,全市“三农”支出145003万元,年均增长23.4;坚持科教兴市战略,加大对科技教育投入,积极减轻农村义务教育负债,改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建设新教学大楼,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扶持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和使用。2001—2004年,全市科教支出227946万元,年均增长23.1。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卫生防疫问题和困难群众生活问题,如扩大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范围,保障面从困难居民逐步扩大到在职、失业、下岗待岗、离退休困难人员以及农村困难人员,保障标准市直从九五期间的120元/人提高到现在的172元/人,各县区城镇和农村的保障标准也得到了提高。截止2004年底,全市共有50979人享受“低保”救济,其中城镇居民19375人,农村村民31604人。今年“6.20”特大洪灾造成灾民流离失所,全市各级财政多渠道筹集社保救灾救济资金6962万元,帮助灾民克服困难,度过难关;其中已安排全市受灾全倒户(含重危房户)重建家园资金3346万元,帮助灾民重建住房。2001—2004年,全市社会保障支出23566万元,年均增长12.7,救济抚恤支出28472万元,年均增长28.8。积极筹集资金增加对公共卫生防疫的投入,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如安排3200万元加强河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在2003年“非典”期间全市各级财政投入1666万元购买医疗用品和设备,筹集资金150万元支持乡镇卫生院改造,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建设,解决农民“因病返贫”和就医难问题。截止2004年,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875006人,覆盖率为34;今年农村合作医疗人数可达1102456人,覆盖率为42.8。2001—2004年,全市医疗卫生支出32761万元,年均增长34。
(三)财政改革更深入,管理水平大提高。2001年以来,全市财政部门围绕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体系,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积极推进各项财政改革,财政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财政管理效率和水平大提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预算编制更科学,预算约束更得力。我市财政从2001年开始实行部门预算改革试点,到2004年全面在所有市直182个预算单位铺开部门预算改革,各县区也逐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使预算编制由过去财政一家“闭门预算”改变为预算单位和财政共同编制的“开门预算”,变过去财政预算“一张表”为每个部门单位的“一本账”。部门预算编制的程序、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支出标准、审核原则等全部实现了公开和透明;改变过去预算编制“基数加增长”的老办法,科学分析测算部门单位的各项收支,实行因素分析法和零基预算法,统筹单位预算内外财力,细化部门单位收支预算,将每一项收支列到具体项目,部门单位有多少钱,用在什么地方,办了什么事都清楚反映出来,预算编制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准确性进一步提高,预算约束力明显增强。第二,财政支出更规范,资金支付更及时。2001年以来,进一步理顺了政府采购管理和执行关系,加强了对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扩大政府采购的规模和范围,采购资金从预算内扩大到了预算外,采购项目从一般办公用品设备扩大到特殊办公设备、公共基建项目、服务项目。2001年—2004年,全市政府采购金额完成11076万元,年均增长200.4,对比市场价节约11.42。2003年开始启动国库改革试点,在设立机构、充实人员、健全制度和完善网络基础上,从2004年正式将市直20个部门单位纳入国库改革试点范围,到今年国库改革试点单位已经有151个,改革覆盖面达到90。国库改革后,单位和部门的所有资金都纳入到财政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管理,取消了各种收入过渡户,预算内、外财政性资金收入全部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财政性资金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集中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者用款单位,账户设置改多头开户为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资金支付改“资金流”为“指标流”,资金管理改“以拨列支”为“以支列支”等,大大减少了财政资金被截留、挪用和挤占的机会,提高了资金的拨付效率,方便了单位用款,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截止9月底,通过财政国库支付资金21670万元,其中财政直接支付16827万元(含个人工资部分15013),授权支付4843万元。第三,非税收入管理更规范,政府调控更到位。全市各级财政扎实推进综合财政预算,取消预算外收支挂钩的老办法,实行统收统支,由政府统一安排使用预算外收入。对罚没收入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实行“两代两控”的管理方式。所谓“两代”,即对收入相对集中、数额较大的单位和项目委托银行统一代收;对收入比较零星、数额较小、不适合银行统一代收的单位和项目,实行部门代收、财政监管。所谓“两控”,即以票控收,收费单位一律使用财政部门印制的收费票据;以户控支,财政部门对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设立、撤销和变更进行审批和监管,规范财务收支行为,控制规范单位财务开支。创新了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将政府垄断经营收入、公共资源站用收入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对土地收入实行“一个口子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土地储备管理机制,壮大了财政实力,增强了政府调控能力。2001—2004年,全市预算外收入完成135994万元,年均增长28.5。第四,资产管理更健全、更完善。从2004年10月开始,市直财政牵头组织在市直单位全面开展资产清理工作,经过自查自报、重点核查、资产处置和规范管理四个阶段,已经摸清了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家底”,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
《关于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及处置的意见》和《河源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资产管理,从制度和源头上杜绝私设小金库、乱发滥发钱物现象发生。截至今年9月底止,已收缴单位应上缴财政资金5446万元,移交房地产产权面积887082m2,其中房产面积227472m2,地产面积659治理发愣功m2,已移交市国资委经营性房地产面积22,430.56m2,合同年租金1,785,720元。第五收入分配更透明、更规范。从2004年开始,市直财政联合有关部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市直各单位收集掌握奖金津贴发放数据资料,制定财政统一岗位津贴发放工作方案,确定发放标准和发放范围,报市委市政府批准后从今年1月1日起实行财政统一发放岗位津贴,取消各部门单位自行设立的津贴奖金项目,改“暗补”为“明补”,解决了干部职工“同岗不同酬”问题,收入分配更规范和透明。
(四)监管制度更健全,资金安全有效益。2001年以来,全市财政结合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针对财政管理的新任务和新特点,先后修改完善了大量的规章制度,涵盖了财政收支、财政改革、财政监督、理财行为和财政队伍管理等各个环节。如制定执行《河源市财政局财务管理制度》、《河源市财政局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河源市财政局关于实行谈话制度的暂行办法》、《河源市财政局公开承诺制度》、《河源市省属水电厂水库移民资金管理办法》、《河源市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河源市市级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会计核算暂行办法》、《关于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及处置的意见》、《河源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办法》、《河源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和《河源市财政局党组议事规则》等,确保了财政监督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监督管理的方式从事后变为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监督,监督方法从定期的突击检查变为定期、不定期的经常检查,监督内容从注重对外监督变为对外、对内监督并重。2001—2004年,全市财政受理工程评审项目873个,送审金额102040万元,审定金额87693万元,核减资金14346万元,核减率为14.06。
(五)队伍结构更优化,干部素质有提升。2001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全面贯彻落实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紧紧抓住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扎实抓好队伍建设。坚持分层次、有重点和多方位培训办法,不断加大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2001—2004年,全市财政系统干部参加各类培训班3512人次,参加学历教育615人,举办各种业务培训班58期,参训人员2325人次;加大人才选拔力度,对中层领导干部实行公开竞争上岗;对缺额工作人员实行公开招考,公平竞争、择优录取,严把公务员“入口关”;加大干部内部轮岗交流力度,从各个侧面锻炼干部职工。20012004年,全市财政系统公开选拔中层领导干部103人次,公开招考20多人,干部内部轮岗98人次。同时,扎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增强了干部职工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做到了“常才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截止2004年底,全市财政系统共有1226人,其中大专学历以上501人,占总人数40.87,中专学历462人,占总人数37.68,高中以下学历263人,占总人数21.45。大专学历以上人员增加较快,高中以下学历人员逐步减少,队伍总体素质有较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