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税三“举措”强化重大项目税收管理服务[精选]
**地税三“举措”强化重大项目税收管理服务
2012年,**县地税局认真贯彻落实地区局提出“抓作风,促服务”的工作思路,明确“打造服务型地税机关,转变作风促服务”的责任目标,采取三项“举措”强化税收管理,为我县重大项目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
一是零距离服务。让重大项目企业了解和理解税收政策,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服务制、预约服务制,通过换位思考进行税法宣传、纳税辅导。
二是个性化服务。对超过亿元的重大项目企业开展重点辅导,实行人性化管理,开通办税“绿色通道,做到特事特办,随到随办”。精简涉税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办税手续,优化办税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使办税服务运行有序。
三是监督常态化。向重大项目企业发送意见函,征询纳税人对地税部门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强化社会监督,从制度上为优化纳税服务提供保障,实行考核评价机制和责任制,细化岗位职责,分工到岗,责任到人,深入推进办税公开,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1---
---2---
第二篇:强化税收管理服务经济发展思考探讨
税务部门既承担着为国聚财和国家宏观调控的职能,又肩负组织地方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其地位和作用不容低估,不可或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国税部门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发挥税收管理职能,服务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想作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供参考:
一、根植地方经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映经济。经济发
展程度决定税收的规模和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决定税收增长的潜力;税收既反映经济发展的广度又体现经济运行的深度,衡量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服务经济持续发展。随着县委县政府“三化、三集中”战略实施,**县域经济近几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工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城镇化步伐日益加快,财政收入日益增长,国税组织收入也一年上一个台阶,从完成各项税收收入总量看:2005年完成各项税收4322万元,2006年完成5584万元,2007年完成7204万元,2008年完成8608万元;从税收增幅看:2006年同比增长29%,2007年增长29%,2008年增长18%;从财政构成看,2007年起,国税收入首次超过地税,表明县域经济结构开始趋向合理,社会经济开始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税收收入的大幅增长,得益于工业强县、“三化三集中”战略的实施和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鼎力支持和全体国税干部的共同努力。2009年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全县经济下行明显,尤其对纺织、服装等严重依赖出口接单的外向型行业影响甚大,一季度入库各项税款1818.36万元,同比下降0.8%,组织收入形势严竣,国税部门必须冷静应对,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堵漏清欠,挖潜增收,强化管理,力争完成县委县政府年初下达任务,服务好地方经济发展。
二、立足科学管理,全面提高管理质量
(一)扎实做好税收基础工作。加强户籍管理,积极推动与工商、地税、统计部门的信息比对;加强发票管理,细化发票管理办法,以票管税,严格增值税专用发票限额审批管理和红字专用发票的开具管理,尤其加强对农副产品收购发票及异常发票的审核检查,拓展税控覆盖范围。
(二)实施税源科学管理。实施税源分类管理,对重点税源实行重点监控,对零星税源实行源泉控管综合管理,对非常规税源实行跟踪监控定期清理。一是加强对重点税源管理;二是加强对“五小企业”、专卖店、总代理商、药店、大型超市、摩托车、建材等进行专项检查,继续摸索棉花加工销售、服装生产加工、摩托车销售、石料等行业管理经验办法并逐步推广;三是加强对个体双定户管理,提高个体工商户达点率。
(三)强化税收分析,加大纳税评估力度。深化税收宏观分析,改进税收预测方式,增强组织收入的预见性,认真抓好月度、季度和收入分析工作,把握税源管理重点和潜力;注重税收微观分析,利用微观经济和税收数据开展针对企业层面的微观税负分析。税收分析的重点应放在重点税源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上,分析其税负率以及各项指标的变动状况,通过时间上的纵向比较,行业上的横向比较发现问题;做好税负综合分析,宏观税负分析与微观税负分析相结合,将税负明显偏低的企业提交管理部门进行纳税评估。要将税收分析环节前移,将经济税基纳入到税收分析中来。
(四)提高信息化程度,实行科学兴税。强化信息数据的应用意识,提高数据的分析应用效果;整合现有的各类应用系统,强化数据查询功能,尽可能满足国税机关和国税人员的工作需求,促进机关上下和系统内外的互动交流;做好金税三期的准备工作,优化税收管理流程,逐步实现认证、报税、申报比对、缴税、入库等办税事项网上办理;充分利用好“四位一体”互动机制平台,加强征收、管理、稽查、综合业务指导和信息安全维护等部门之间的联系,形成管理合力,使税收分析发布、税源监控反馈、纳税评估监督、税务稽查追究四个环节形成一个有机的管理链条。
(五)加强执法监督和责任考核。按照“以事定岗、以岗定责、权责相当”的原则,科学划分岗位职责,重组办税流程,细化、量化服务内容,形成清晰的岗责体系,将每一个细小的服务事项都落实到具体岗位上;实行严厉的问责问效制,按照“违规即追究、失职即问责”的原则,出台问责问效管理办法,解决税务人员责任意识淡薄、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的行为;实施严明的业绩激励机制,每季度实施一次“季度之星”评比,评比结果与评先评优挂钩,以此激发干部提高服务质量的主观能动性。
(六)建立节约型机关,体现节俭办税。节俭做好公务接待,出台节约用电用水、节约办公耗材、节约使用车辆和电话费用的规章制度,要在全局形成“节约资源,人人有责”的良好道德风尚;加强财务监督,严格支出管理,跟踪核查经费支出情况,实行财务指标限额制;增强节约理财意识,提高科学理财水平。
三、以完善纳税服务为核心,构建和谐征纳关系
(一)创新服务手段。突出抓
好“窗口”建设,提高办税窗口服务质量,全面推行“一窗式”受理、“一户式”储存、“一站式”服务;加强税收政策宣传,深化纳税咨询辅导,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深入了解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搜集纳税服务需求,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和办税中的困难和问题,提升纳税服务水平;落实办税公开,大力推行办税“阳光作业”。以纳税人满意为第一标准,在办税程序
上求一个“简”字,在办税时间上求一个“快”字,在服务质量上求一个“优”字,在纳税服务上求一个“好”字。
(二)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督查力度,促进政策落实到位;重视税收政策的调研,加强税收政策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和信息反馈。当前要认真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继续落实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税收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过程,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在此同时,坚持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确保税收收入持续平稳增长,为地方政府有效地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提供财力保证。
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提高领导班子的科学发展能力实践能力和民主决策能力;二是要增强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与整体活力,加强技能培训,开展岗位练兵和系列能手竞赛活动。三是要抓好干部提拔和交流,让年青的、想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走上重要岗位。四是把税务文化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来抓,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促进干部之间的友爱、合作、互助,坚定干部的信念,磨练干部的意志,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对组织的归属感,使全局干部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完成组织收入任务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五是坚持不懈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活动,完善反腐倡廉的惩防体系与工作机制。从五个方面切实加强党风建设:一是把关键点选择在思想建设上强化进取、责任、大局、纪律、节俭、协调六种意识;二是把切入点立足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切实整改;三是把突破点锁定在狠抓工作落实上,把心思用在事业上,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中;四是把落脚点定位到服务科学发展上,加强征管保收入,发挥职能促发展;五是把着力点建立在加强廉政自律上,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正确看待利益得失。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打造一支清正廉明的干部队伍。
第三篇:完善保障制度 强化服务举措
完善保障制度
强化服务举措 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跨越式发展
——天祝藏族自治县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天祝藏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11年10月 17 日)
天祝县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新一轮国扶贫困县,总人口23万人,其中残疾人1.7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4%。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作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重要任务来抓,加强领导,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取得了显著成绩。今年8月,天祝县被省政府残工委评为“十一五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我县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加快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合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了县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按照县政府与省残联签订的全省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县协议书目标要求和全省重点联系县工作评估方案,及时制定了我县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推进方案和考核评估办法。县政府将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纳入 “十二五”规划和全县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范围,与各乡镇、各相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建立了会议、督查、通报和奖惩制度,适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各级残疾人组织和专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形成了全县上下合力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工作格局。
二、制定落实扶助政策,切实提高残疾人生活保障水平。一是及时出台扶助政策。根据省、市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实施意见》、《扶助残疾人规定》、《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建立完善了针对贫困残疾人突出困难和特殊需求的生活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以及残疾人康复、就业、托养服务等社会保障和服务方面的优惠政策制度,初步形成了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政策体系和基本框架。二是预算拨付残疾人专项经费。为履行好协议书承诺,落实全省重点联系县工作任务,及时兑现对残疾人特困群体的优惠规定,今年县政府预算拨付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专项补助经费45万元。其中:对重度残疾人家庭的水电费按半价收取,年补助20万元;减半收缴城镇重度残疾人家庭取暖费,年补助6万元;对327名70岁以上重度残疾人每人每年发放240元生活补助,共计8万元;按全县总人口每人0.5元标准预算安排了残疾人康复经费,共计11万元。同时,财政代扣、地税代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46万元。今年是县财政预算专项资金和征收保障金最多的一年,有力的保证了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的落实和
手术316例,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和大病救助后县残联又对每例手术补助200元,白内障复明手术基本达到零付费,晶体植入率达95%,脱盲率达98%;通过筛查实施0-6岁儿童抢救性康复,有4名聋儿享受了彩票公益金资助;免费发放轮椅178辆,安装假肢16例,配发助听器等其它辅助用具223件。二是做大做强托养中心。在阳光家园计划和彩票公益金项目的资助下,整合社会各类救助资金,投资75万元,创建了天祝县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对65名残疾人集中开展全日制托养服务,为180名居家托养的重度残疾人每人发放了500元托养补助。通过组织开展简单劳动、各类文体活动和康复训练,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服务,使广大托养残疾人真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以及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和快乐,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三是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去年以来,县上举办残疾人技能技术培训班8期,培训城乡残疾人856人,并选送40人次参加省、市培训。目前,县上通过按比例、集中、公益性岗位和扶持创业等渠道解决城乡残疾人就业852名,全县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到90%。四是积极开展残疾人维权服务。建立了县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中心,在19个乡镇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开展残疾人政策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挽回经济损失65万元。2010年,我县被评为全省残疾人维权先进单位。五是全面开展残疾人文体服务。县上每两年举办一届残疾人运动会和残疾人文化艺术展览、5-
第四篇:三举措强化便民服务
三举措强化便民服务
为进一步维护我场辖区居民利益,提高为民办事效率,由场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等相关科室工作人员成立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小组,制订三举措强化便民服务。
一、抓考勤,促人员在岗。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值班人员自觉遵守作息时间,实行签到制度,不得代签,不得擅离职守,严格履行请假制度。
二、抓作风,促工作落实。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服务承诺制”,推行“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服务理念,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抓制度,促规范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八家户农场便民服务大厅办事流程》、《八家户农场便民服务管理办法》等,促进工作规范,群众满意。截至目前,我场财税惠农、民政救助、司法援助、合作医疗等科室累计为老百姓提供服务600多人次,出台便民措施10余条。
第五篇:三举措强化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三举措强化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江西省金溪县检察院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将防范关口前移,变被动预防为主动预防,案后防范为事前防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辖区职务犯罪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一是建立防范网络,实现早期预警。该院先后与税务、工商、教育、金融等部门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网络,签定了《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协作责任书》,坚持每年与相关单位召开座谈会,交流工作经验,将防范工作做好做足。
二是抓住关键环节,帮助发案单位建章立制。该院坚持每查办一件案件,依法提出一份检察建议,协助制定一套整改措施,开展一次回访考察,主动帮助发案单位总结经验教训,健全管理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并以案说法,教育和警示发案单位工作人员,督促其加强自我约束,从源头上加强预防,减少犯罪的发生,切实筑牢预防犯罪第二道防线。
三是当好党委参谋,推进依法治区。该院针对多发、易发职务犯罪行业、领域,在认真分析研究行业犯罪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办案工作中接触到的情况,积极向党委、政府提出预防建议,铲除犯罪滋生场所,净化社会风气。去年,该院查处辖区内的一家机电厂厂长王某借国企改制挪用公款50万元炒股的特大案件后,及时向该单位提出了检察建议,相关部门根据建议制定了措施,进行了整改,清查、撤销了小金库,财务混乱状况得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