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展览模式的探索[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22:15: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有关展览模式的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有关展览模式的探索》。

第一篇:有关展览模式的探索

有关展览模式的探索

时间和空间的重新搭配往往会创造出全新的艺术效果,当代艺术家们都在探寻新的创作路线,博物馆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要创新展览模式。陈旧的展陈方式已经影响了博物馆的发展。想吸引观众,就要不停地创新,不仅要在体制上创新,内容上创新,还要以新形式新思维拓展观众视线,以达到思无止境、意犹未尽的效果。首都博物馆在新馆建设初期就进行了大胆创新,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开馆几年来,也成为首都博物馆举办展览的永恒追求。2009年4月,首都博物馆推出了“青花的记忆——元代青花瓷文化展”,展览由首都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北京青花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精心打造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内外元青花瓷盛会。展品中包括首都博物馆元代青花瓷标准器青花凤首扁壶等73件国内外博物馆珍品。为了筹备这个展览,筹办方北京艺术博物馆进行了两年的准备,在展览将要举办的同时,许多难题摆在我们面前,使得展览几乎不能举办。青花的记忆作为2009年度首博的一次重要展览,将与其他两项展览相继推出,这是首博精心策划的展览大戏,如果主要角色元青花不出场,这场大戏几乎失去台柱。因为元青花并非独立出现,它是与西方现代瓷器、近现代中国瓷器新秀联袂出场的,所以不管有多大困难,系列展览计划也要如期实现。这是一次新的展览模式的探索。

在“青花的记忆”登陆首都博物馆不久,首博相继推出了“源自宋代瓷片的瑞典现代艺术——邬拉·克雷茨及古斯塔夫·克雷茨雕塑作品展”“历史的釉光——湖南醴陵釉下五彩瓷珍品展”两个展览。通过安排以上三个展览,给观众提供了一次熔古铸今、中西交汇的瓷器艺术盛宴。首先“青花的记忆”展览呈现了73件精美的元代青花瓷,件件稀世珍品,它们穿越时空,相聚在首都博物馆。而源自宋代瓷片的瑞典现代艺术则推出了现代瓷器艺术精品99件。其作者邬拉·克雷茨及古斯塔夫·克雷茨夫妇于20世纪60年代,从《宋代瓷片》一书上第一次接触到了中国青瓷。一片带有鱼形图案的青瓷碎片吸引了他们的目光。自此,克雷茨夫妇便开始了对中国古代瓷器烧制技术近半个世纪的试验和创新,最终形成了他们独特的现代艺术。而“历史的釉光——湖南醴陵釉下五彩瓷珍品展”展出了97件套精美绝伦的湖南醴陵瓷。醴陵瓷出产于湖南省东部的醴陵市,它有着“中国陶瓷花炮历史名城”的美誉。清末时为了降低釉上彩瓷中的铅毒,该瓷窑特别创烧了清雅、素洁的釉下五彩瓷,其成品耐磨损,耐酸碱,不褪色,不含铅、镉等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成为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环保意识的一次独创,因此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新中国成立后,醴陵釉下五彩瓷成为国家领导人和国宴的特供瓷器,多次作为国礼馈赠给各国元首和政务要员,因此获得“国瓷”的美誉,醴陵也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官窑”。选择湖南醴陵瓷,是看重醴陵瓷的美观,釉下五彩瓷的烧造也是中国陶瓷技术史上的一次进步,中国陶瓷文化也再次展现出它的不朽生命力。在“青花的记忆——元代青花瓷文化展”展出的同时,又引进了有国际风格的瑞典现代艺术和有时代特色的醴陵瓷,在形式上实现了大胆的突破。

三个展览同时推出,曾引起很多人的怀疑。一下子推出三个瓷器展几乎占据所有临时展厅,这些瓷器有可比性吗?观众能理解策展人的创意吗?三个展览同时开展的工作量和对展览形式的既有相同又有差异的要求,博物馆人自己能吃得消吗?

一、唐宋时期的流光碎影

元青花就是在吸收唐宋文化精髓后绽放的一朵奇葩,唐宋文化的流光碎影依旧光耀后世,这三个展览的理念和灵感均是受到唐宋代陶瓷文化的影响。随着元青花在首都博物馆的亮相,有关元青花研究的国际研讨会在首都博物馆召开,全面的青花瓷文化盛宴开始了,而且引发了一场持续的陶瓷热。几乎同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龙泉市博物馆联合主办,北京大学中国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承办的“琢瓷作鼎碧于水——大窑龙泉窑发掘成果暨元明时期龙泉窑精品展”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隆重开幕,并且引发了新一轮的研究热潮。2009年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在故宫博物院举行,一系列的青花瓷研讨会和其他小型展览的举办将影响扩展到博物馆之外的高校及相关研究机构。

元代青花瓷文化展,邬拉·克雷茨及古斯塔夫·克雷茨雕塑作品展,湖南醴陵釉下五彩瓷珍品展,三个大展同时登陆首都博物馆,体现出一个共同的主题——唐宋文化的影响、传播和延续。这三个展览的成功举办,目的在于探索一种新的展陈形式,使展览内容更深入、展览角度更新颖、展览形式更丰富多彩。

二、形式设计与内容的统一

元代青花瓷展是此次三个展览的最重要部分,也是核心的部分。展览通过73件精美的元青花瓷器,再现了元朝创造出的独特瓷器文化,并引领了一种新的审美风尚。近些年社会上出现元青花瓷热,首都博物馆推出元青花瓷展,必然吸引各界元青花瓷爱好者和收藏者的极大关注。设计时需考虑展厅开敞明亮,以容纳更多参观者。整体采用青花为主题的设计风格,简约优雅。通过白、蓝两色反映出青花瓷的优美色调,并和整个展厅水乳交融,纹饰也采用元青花典型的缠枝莲纹样,清新典雅。

展出的元青花瓷都是难得一见的文物。目前存世的元青花瓷器总量极少,而且部分藏于日本、美国、土耳其、伊朗等国。其中,伊朗是除中国外保存元代青花瓷器最多的国家之一。展品中包括青花蓝地白花杂宝双风纹菱花口大盘等6件文物来自伊朗国家博物馆。

而作为世界知名的艺术家邬拉·克雷茨及古斯塔夫·克雷茨,他们以独特的审美思维模式创造出了现代陶瓷的精品。从整个展览中,人们体会的不仅仅是一些精美的展品,感受深的还是艺术家对大自然、对手中的泥土、对每件作品的深深的爱。由于特有的艺术造型和材质,那些原本无生命的静物仿佛通过艺术家的双手获得了鲜活的生命,我曾经想将本次展览的主题拟为“爱入泥土”,从这些人性的作品中,观众能体会到感人至深的情怀无处不在。

古斯塔夫最吸引人的部分不仅仅是栩栩如生的大苹果,还有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所有这些作品的主题都是用中国文化精神来解析生命。穿梭于这些精美的现代艺术品之中,我们看到展览说明牌上“这世上唯一的‘常道’就在于万物都有其起源”,“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儒家更关注人际与社会的和谐”,“未知生,焉知死”,“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的解释。从这些深刻而富有哲理的字句上,我们不禁感慨,作为瑞典的现代艺术大师,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是何其深刻。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世界级的现代艺术,还从中体会到了更深一层的中国哲学精神,也就是“儒、释、道”融合的身影,对此我们加深了对生命的理解,也更加体会到艺术家热爱生命的情愫,体会到作者的“冥想是艺术家或诗人不可或缺的经历”。展厅更是采用了大胆的、开放式的设计,以白色为基调,宁静神圣,可以让观众徜徉其中,自由地体验这种现代的艺术理念,为爱所包容,观众可以伸手触摸那鲜艳欲滴的红苹果,感受艺术中人与自然融合的境界。

源自宋代瓷片的瑞典现代艺术是他们第一次在中国进行作品展示。克雷茨夫妇在瑞典南部的大自然中扎下了根,那里的风景在展览中通过影像方式展示出来,令人神往。此次展览可以说是宁静的瑞典乡村与北京喧嚣的城市生活的美丽相遇。他们展出的99件作品中,不乏现代艺术的珍品,作品“碎片”,通过细腻的淡绿色釉面,反映了对希望和生命的崇拜。展出的作品主题多是豆子、胚胎、种子、躯干等,它们预示着生命的不断膨胀和生命的力量。不仅如此,克雷茨夫妇的作品还体现着一种不完美的几何学,作品往往打破常规,反映一种岁月感,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对自由的向往和不拘一格。作品灵感来自中国宋代的青瓷,通过他们丰富的创造力,在技术上秉承了中国传统的瓷器烧制方法,但艺术作品本身又深刻地反映了文化的底蕴,反映生命与自然的和谐。醴陵瓷作为中国近代成熟的新陶瓷品种,自烧造一刻起就体现了人性的特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在很早以前就有的环保意识。现今仍然有很多国内外美术及陶瓷业的专家被请到醴陵进行创作,这也赋予了醴陵瓷新的生命力。本次展览对国宴专用瓷、中南海用瓷、人民大会堂用瓷的展示,呈现出醴陵釉下五彩瓷成熟而高雅的艺术形态。步入展厅,不仅会为多彩的陶瓷艺术所感动,更会被其深厚的湘文化所陶醉。20世纪50~70年代用来献给外宾的“外交瓷”也首次公开亮相,同时向观众展示了2008年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湖南醴陵釉下五彩手工技艺。通过清末至现代出产的97件套精美瓷器,展示了醴陵釉下五彩瓷从起源到升为国瓷的成长历程。

和其他两个展厅相比,醴陵瓷展厅更加别具一格。展厅的中央陈列着精美的礼宾瓷,在礼宾瓷的周围,陈放着从清末开始研制推出的各种样式的醴陵瓷精品,展厅的设计也融入了相应的地域特色,曲水流觞,茂林修竹,一派江南风景,就是在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诞生了醴陵瓷。

不同形式、不同风格反映着不同的主题,但又和谐统一遵循着总体主旨,从蓝白两色的青花瓷展厅,到以生命为主题的瑞典现代艺术,再回到茂林修竹的醴陵瓷展,观众在三个世界中徜徉,欣赏不同的瓷器艺术,体会中华瓷器艺术的连绵发展及影响。

12月28日,在黑龙江省博物馆二楼最新开辟的 “每月一星”中央临时展厅推出了馆藏精品“每月一星”系列展览之十六——大师勤奋的见证:邓散木的磨墨机。为了让广大观众有充足时间参观展览,博物馆决定元月1~3日取消原有的闭馆日,坚持免费开放。

本次展览是继举办伴随邓散木一生的印章和邓散木著钢笔字范特展后第三次推出邓散木专题展。邓散木三十年代的作品皆出自本次展览所展出的这台磨墨机研磨出来的墨汁,单以机械磨墨代替手工研磨来供绘画书写上,便不难看出大师是实至名归的高产圣手。

此磨墨机为铁制,是三十年代由邓散木自行设计并请友人加工制作而成的一台手动磨墨机。该机长

45、宽

25、高37厘米,由三部分组成,上部是一手摇支架和夹墨器,中部为一墨盘,下部则是一个木制的底座,底座又与支架相连。

当年,邓先生每天清晨就起身磨墨,总要用磨墨机磨一大墨海,以备一天书写之

用。杰出的天分同样也离不开勤奋,故而他终成中国现代书刻艺术的一代巨人。(岳中彬)

第二篇:李建毛:博物馆展览宣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李建毛:博物馆展览宣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博物馆既是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也是文化遗产的传播主体。2007年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在维也纳召开的全体大会通过了经修改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章程对博物馆定义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定义是:“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定义中,对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播中的责任写得非常明确。

一、陈列展览是传播的主要媒介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传播文化遗产的主要手段,相信绝大多数人会认同这一观点。但是不同的理念举办的展览其效果也会大不相同。目前“闭门造车”自我欣赏但门庭冷落的展览不乏存在,这种展览达不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难以起到传播文化遗产的作用。湖南省博物馆除了利用本馆的核心收藏打造精品基本陈列外,同时每年组织高水准、高档次的特展,如2006年举办了“„走向盛唐‟归国汇报展”展,观众达18万余人次;2007年“国家宝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展”,观众超过23万人次;2008年推出的“古典与唯美”展,观众16.7万人次,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对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了良好的积极作用。其中国家宝藏展还进入当年的长沙市的中考历史试题,影响深远。2008年我馆获由湖南媒体及读者评选的 “2008风尚特别贡献奖”,获奖赠言说湖南省博物馆“是2008年长沙审美趣味的引领者和提升者,以开放的姿态让普通市民近距离感受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切。在一座城市的记忆里,她永远是关于风尚的指南针,指向过去,也指向未来。”今年刚对外开放的大型文物展“凤舞九天——楚文物特展”,来势也非常好。

这些特展之所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是我馆办展理念的变化。近年来我馆在开放管理工作中秉着“让观众愉悦”的理念,赢得了观众。但是,仅停留于此,则不会长期留住观众,于是我们在展览的策划、设计制作中,开始尝试融入“以观众为本”的理念。只有向观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展览,才是对观众提供真正本质的、到位的服务。每个展览的选题,内容设计、形式设计等方面为观众进行量身定做,其服务则更为人性化。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首先了解观众,研究观众。为此我馆对这几年举办的每一个大展,都请专业的城吊队做了观众调查,对来馆观众和城市居民分别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同时对历次展览的观众留言做了仔细研究,将他们的需求与意见融入到展览策划之中。此外,我们组织在一线工作的安全员、验票员、讲解员、教育推广等有关人员进行讨论,通过们反映观众的心声,根据观众的要求和愿望组织来策划展览。正因为如此,这几个大展的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与以往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变,以浅白易懂的语言,重点导引观众解读文物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并中提炼出富有教育启迪意义的东西上升到主题,展览便有了灵魂。从主题的破解,到展品的组合、文字说明展厅色调都做了精心的安排,故而受到观众的喜爱。这几个大展中,我们发现一种趋势,就是展厅的秩序越来越好,越来越安静,说明观众看“懂”了展览,他们在用心“品味”展品。据调查,观众中有近30%是通过口口相传前来观看的,说明观众对展览的满意度较高。

二、宣传是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法

展览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首先应将展览的信息传递给社会,要广而告之,宣传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我馆上述展览之所以取得成功,湖南媒体的支持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每次展览的报道采访都不低于100次。没有他们的振臂高呼,展览不可能有很高的社会知晓率。每个展览从展品运抵长沙,直至展览结束,三个多月湖南各家媒体作了不间断的报道。在长期的合作中,我馆与媒体建立了良好的互信机制,展览内容、展品也成为媒体追逐的新闻资源。我们也学会了对这种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和分配,使媒体有序地配合展览宣传的需要与节奏,形成博物馆与媒体共舞的局面。

三、教育是传播的核心

2007年国际博协的定义中,将“教育”调整到博物馆业务目的首位,取代了多年来将“研究”置于首位的认识。如宋向光先生所说:定义在表述时,是将“教育”作为 “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展出”等项博物馆基本业务的共同目的,也就是说,博物馆各项业务活动都应贯彻“教育”的目的,不应将本职业务的内容作为自己的工作目的。配合展览进行相应的教育推广是文化遗产传播的核心所在,这方面西方博物馆都做得比较多,湖南省博物馆近几年在这方面也做了诸多努力。以“古典与唯美”展为例,展览中为观众提共免费讲解1220批次,使用导览器5276人次,开展教育活动101次,参与的人数达25155人次。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开展博物馆教育人员的培训。与大多数博物馆一样,我们从事博物馆教育的人员缺乏专业的培训。为保证博物馆教育质量,我们针对展览教育工作的需求,组织教育部门的员工开展了多次培训,有相互研讨、专家授课、考察学习、与老师座谈等多种方式。与此同时,我们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建立起与老师的密切联系,并为老师提供培训。如举办教师观赏专场,开展“现实之真 艺术之魅——欧洲风俗画”美术讲座,并为老师提供了在博物馆上课的美术教育学习册。最近受美中博物馆教育委员会的资助,我馆又派了三名从事博馆教育管理和具体工作的领导、骨干到美国学习。

2、把青少年教育作为博物馆教育的核心。展览期间与各区教育局合作、向全市所有在校的小学生赠送了免费参观券,共计12万张;与长沙市教育局合作开展了“走进美、感受美、体验美” ——博物馆教育与学校美术教育合作课题研究;我们与湖南著名的儿童美术教育专家谢丽芳老师合作设计了儿童美术教育学习册;并精心设计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的参观兴趣,将展品蕴涵的知识有效地传递,在教育活动中让他们自由、自主、自觉地体验美、感知美、表达美。要把这项工作最好的最佳办法就是将博物馆教育项目与学校需求有机整合。如何为学校教育服务、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如何有效切合,是我们一直在寻找、在探索的。在这次展览中我们与以开展美术特色教育的学校合作,有效地整合博物馆教育项目和与学校的需求,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如与长沙市芙蓉区教育局合作开展了“接过大师的画笔”——东晖小学、刘正街小学儿童画特色教育项目主题活动;还与雨花区砂子塘小学、国防科大附中高中两所学校合作,开设了美术鉴赏课。如“彩点点”等美术课程,讲解员将印象派和古典派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印象派的作画技法和特点,学生再以选择展品为蓝本,创作自己的点彩画。活动中,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创作了大量以《古典与唯美》展品为灵感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用色大胆,笔触清新,充满想象。据统计,参与画展中小学专题教育合作活动的学生达 5000余人次,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为推进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深度合作,我们挑选60(件)学生作品,与长沙市教育局共同举办“与大师对„画‟”——《古典与唯美》画展中小学教育活动成果汇报展,得到了学校、老师、家长、学生、社会的一致赞誉。博物馆教育与学校需求的有效整合,达到了资源共享、多方共赢效果。

3、面向普通大众开展社会教育活动 针对不同的观众,我们组织了专题导赏、专场、讲座、讨论会、家庭活动、创意画等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古典与唯美”系列讲座,共有26场次,其中馆内14场、高校9场、社区和企业各1场,主讲老师分别来自北京、长沙的高校知名专家,推出了艺术流派、作品赏析、油画技巧、儿童绘画等不同主题的讲座,无论在馆内还是在馆外,讲座受到了观众的热捧,平均每场讲座人数都超过了300人,累计参与人数达8000余人。我们还首次将讲座送到了企业、送进了社区,不仅拉近了博物馆与社区的关系,也拓展了博物馆的馆外教育活动,让展览更加充满活力。

4、志愿者是博物馆教育团队的潜力。在展览中、在教育活动中志愿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展览我们共招募了120位志愿者和10位实习生,志愿者讲解服务达786批次共计548 天。展览中定时的讲解任务是由讲解员与志愿者共同承担的;其次在周末或节假日观众较多时,我们每隔5到10分钟会安排一批机动讲解,这是由较优秀的志愿者承担;此外,展厅内的活动角工作,大多是有志愿者承担的,他们主动为观众答疑解惑或悉心指导;各项教育活动中,也是由志愿者协助完成的。还要报告的是,今年刚对外开放的“凤舞九天——楚文物特展”虽然是收取门票的临展,但我们的工作重心仍放在公益性的社会教育上,投入了20余万的资金。

四、双线传承是传播的最佳结局

文化遗产的传播,是一种手段,教育人们才是目的,使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的、非物质的重要性成为社会广泛共识,文化遗产的保护由少数人的努力成为大多数甚至是全民的共同行为。由政策、法律等外力强制变为人们自觉的、自主的行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会更有效,投入会更多。使这些遗产成为一种客观的存在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是客观传承。同时,通过教育,使人们不断吸取文化遗产的有益成分,将其印入我们的心灵之中,并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并推陈出新。这是一种意识传承。

客观的外在传承,只有结合主观的意识传承才会长久,而这些传播是必无可少的手段。只有我们始终怀着公益性的理念来经营这份事业,故能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又为今后的工作作了辅垫。一个大展虽已结束,另一个又会开始,我们的事业却无止境。

第三篇:区县档案馆档案展览形式探索

区县档案馆档案展览形式探索

档案展览是档案收藏部门按照一定的主题,以展出档案原件或其复制品的方式,系统地揭示和介绍档案馆(室)藏中有关档案的内容与成分的一种具体服务方式。它涉及到策划、选题、编排、制作、宣传以及组织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档案馆的一项综合性研究开发利用工作,是提升档案馆自身形象和地位的一种有效途径,尤其是在一些经济状况相对较好、工作先进的档案馆,档案展览几乎成为和档案查阅利用、编研出版成鼎足之势的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主渠道之一。但对区县档案馆而言,由于馆藏档案的数量有限,档案时间跨度短,不容易提取出能支撑一个大展览的内容;再加上资金短缺、场地狭小等原因,要举办一场上档次、有品味的档案展览难度相当大,存在先天不足的弊端。但档案展览既然是一种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区县档案馆就不可能置之不用,只是应该努力去探索一种适合其自身发展条件的展览形式。笔者以为,区县档案馆只要在选题、制作、展览场地等方面多下功夫,仍然可以克服困难办出独具特色、魅力,吸引观众的档案展览来。

首先,选题要紧贴现实,创意策划

要想所办展览吸引观众、打动观众、具有魅力,必须要有“档案”味,具有历史厚重感,而这首先取决于它是否有好的选题、好的创意。就区县档案馆而言,务必根据馆藏档案数量有限、时间跨度短等实际情况,匠心独运,力争选取那些具有高度敏感性、可读性的单一而精

练的题材,切忌贪大求全,面面俱到;并且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紧扣转瞬即逝的民众需求和社会热点,对展览的主题思想进行创意性的策划。如此这般,档案展览即可做到特色鲜明,具有份量和看点,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如可配合今年抗战胜利60周年,选定馆藏档案中有关本地抗战内容的材料进行策划,这将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

其次,选材以馆藏为主,征集为辅

档案展览是以场地为平台、以展品为依托,首先从视觉上感染、打动观众的艺术,个性鲜明、丰富多彩是对参展材料的基本要求。由于区县一级档案馆成立时间普遍不长(多数不足40年),馆藏档案起始时期不远(解放前档案甚少),加上严肃的党政文书档案占多数,这都给档案馆举办精品档案展览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在选材时,不能仅仅局限于馆藏档案,还需放宽眼光,辅之以对外征集。众所周知,在通常情况下,区县档案馆开展征集工作有相当大的难度,但借举办展览之东风,特别是承办党委、政府下达的重大档案展览任务时,由于有“尚方宝剑”在手,开展征集工作则比平时顺利得多。更何况经过整合后的参展材料不仅能使一时的展览受益,而且能转化为自己的馆藏而使档案馆今后的工作长期受益,这实在是一件双赢的事情。第三,展板宜小型轻便,制作精美

区县档案馆举办展览,由于受经费、场地的限制,无力也不宜制作大型而固定的展板,只宜制作有固定支撑结构、可独立立放于地面的小型展架,展架上再固定可随时更换内容的展板,这样既可以节约

经费又方便移动且可随时更换展出内容。在制作展板内容时,为确保档案安全及便于展览过程的管理,既不需展出档案原件,也不需展出档案复制件,只需对所选用的档案原件进行扫描,再结合相关文字说明进行编排后,即可送到广告公司进行“喷绘”或“写真”,再固定于展架表面即可。整个展板设计、制作可与广告公司的专业设计人员协作,力求简洁明快,重点突出,色彩鲜艳,精美大方,以增强视觉效果,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第四,展览形式宜灵活,不宜固定

一般说来,档案馆可根据任务和场地以及观众对象确定展览形式。既可作固定形式的传统展览,也可作流动形式的巡回展览;既可在档案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场所展出,也可到各单位办公地点、工厂、学校、车站、商场、会场、居民小区等人流集中的公共场所展出;还可以利用报刊、杂志、电视媒体等广为转载。在经济条件较好、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区县档案馆,还可在因特网上开辟网站,让网民足不出户就可浏览档案展览。如此灵活多样的档案展览形式已经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展览的功效。

第五,管理可精简粗放,以节约成本

区县档案局、馆合一的体制使得人手历来偏少,多则十几人,少则几人。要保证局(馆)所有工作的正常运转,一般是一人身兼数职,不到万不得已,工作人员不能轻易离岗。在举办档案展览的前期准备环节(如选题、选材、制作展板等),可就在馆内进行(除派人外出征集材料之外),工作人员可兼顾本职工作;而展板外出展览期间,在人手严重紧缺的情况下,又如何确保本职工作和展览业务两不误?笔者以为,由于展板内容无档案原件或复制件,不涉及档案安全问题,这就大大降低了展览过程的管理难度,平时展览最多派两人布置和收放展板,展览中最多留一人值守管理,甚至无人值守,托付展场附近人员代为照看一下也不会有什么大碍,这就最大限度地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以保证局(馆)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转,达到了精简高效的目的。

按上述思路举办展览,所花费用应该在区县档案馆可承受范围内。由于档案展览属公益事业和文化性质,与商业展览不同,可与场地所有单位协商,无须花钱租展区,其直接费用就只有展板的设计和制作费用。一般而言,一个1米宽、1.5米高的不锈钢展架的费用在300至400元之间,4个展架只需1500元左右,而且以后还可重复使用;一平方米的“喷绘”或“写真”的单价为20元左右,一个1×1.5米的展板只需30元,4个板只需120元;加上外出征集档案资料的交通、差旅、复制、收购等费用,平均一次展览的费用可控制在500至1000元以内。用最多1000元的有价展板去换取无价的档案馆知名度和档案透明度,应该是物有所值的。况且档案馆还可与展览内容相关单位进行协商,共同承担一定的费用,还可进一步减少成本。

总之,举办小而精的档案展览是新形势下区县档案馆的最佳选择,是档案馆社会功能的进一步延伸。档案本是来自于“民”,档案展览面向社会公众,是档案用之于民、回报社会的一种积极做法,是档案馆工作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它在为中心工作服务,为现实服务产生积

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增强了档案工作的透明度,激活了档案馆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档案事业健康发展。因此,档案展览方兴未艾,将会越办越好。作者简介:余涛,重庆市涪陵区档案局干部,馆员。

王小兰,重庆市涪陵区档案局干部,馆员。

第四篇:西丰县探索四种模式

西丰县找准后进村突出问题

走活“四步棋”

在后进整顿工作中,西丰县为了加快后进村整顿转化步伐,坚持因村施策,分类指导,对症下药的原则,走活“促、带、攻、帮”四步棋,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加强思想引导——促。对村班子视野不够宽、思路不够清、观念不够新而又不需组织调整的后进村,着重在帮助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强化发展意识上下功夫。先后带着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等题目,组织后进村班子到安徽小岗村、江苏江阴市、成都三圣花乡等地以及区内日照街道、石臼街道、涛雒镇的一些先进村居参观考察。在“走出去”的同时,依托“南湖讲坛”,先后邀请清华大学于长青博士、市委党校李业翠教授以及奎山街道孔家湖子村、涛雒镇下元一村、大草坡村等优秀村支部书记来南湖现身讲座,使后进村党员干部在学习借鉴中开阔眼界,在解放思想中理清思路。此外,镇党委组织开展了“科学发展擂台赛”活动,7个先进村支部书记上台交流经验,11个后进村支部书记上台表态发言,并结合冬季农田水利现场会,组织后进村干部到镇内先进村进行观摩学习,在对比中找差距,在交流中明方向,增强加快发展的压力感和紧迫感。活动开展以来,镇村共外出考察学习8次,举办“南湖讲坛”5期,培训后进村

党员群众1000余人次。南湖镇大成子村离镇驻地很近,区位优势明显,但由于村干部思想不解放、工作思路不清晰,村里长年得不到发展。为此,镇党委书记宋煜桦带领该村党员干部积极走出去,先后到涛雒镇下元一村、郭家庄子村等先进村居学习,极大开阔了党员干部眼界,激活了发展动力。目前该村已着手组织上自来水、清街、发展蔬菜大棚等多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

二是回请能人“带”。针对个别班子不健全或者村支部书记工作能力差、碌碌无为、群众威信低的村,实施能人带动战略,积极聘请本村籍民营企业家、在外致富“能人”回村任职,为后进村班子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活力。南湖镇徐家坪村原支部书记组织能力差,发展没路子,村办公室常年进不去人,群众意见很大。镇党委经过多次做工作,邀请该村籍在外经济能人——省人大代表、日照百盛集团董事长徐立峰回村担任支部书记。4个月的时间,村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活动场所焕然一新,村内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30万元陈欠在3天内全部清理完毕,全村新发展优质绿茶300亩、核桃150亩、小龙柏棚100亩,新打塘坝2个,加固塘坝1个,村前河道得到疏浚治理、绿化亮化,并提出了三年内打造西部山区全市一流生态观光旅游村的目标。该镇大宅科村原支部书记责任心不强、无所作为。镇党委邀请该村籍企业家——日照双圆肥业总经理王合宾回村担任支

部书记。短短10余天时间,困扰该村几代人的通往殷家坪的道路就开工建设,并成立了苗木专业合作社和有机梨园专业合作社,目前该村的风力提水配套工程、通往水库的6000米水渠也即将动工。

三是干部驻村“攻”。对历史遗留问题多、矛盾纠纷多的后进村,按照“一个后进村、一名镇党委班子成员、一名镇包村干部、一个镇帮扶单位”的包保方式,成立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就群众关心的土地分配不均、违法生育、村级财务不公开等热点难点问题,集中分类梳理,建立整改台帐,明确整改责任人和责任时限,进行集中攻坚。对于宗族势力影响或干涉村务的,依法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对财务不公开、不透明的,由经管站牵头清理,及时向群众公布结果,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计划生育薄弱的,由镇计生委牵头进行集中整顿;对治安状况不好的,由调解办、信访办等进行综合治理。战家村计划生育问题原是全镇的“老大难”,违法生育多、普查尾子多。今年,镇里成立了由计生委和管区总支组成的驻村工作队,实行党员干部包保责任制,对存在的问题建立台帐逐一销号,不仅计划生育工作得到明显好转,其它工作,例如土地均田、产业结构调整等也得到有效推进。罗川崖村由于土地多年未均田,群众意见很大,为此镇上派驻了以土管所为主的工作组,多次召开党员会、老干部会,统一思想认识,讨论分配方案。目前该村土地调整正

有条不紊地进行。

四是城乡联动“帮”。针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级活动场所破旧、基础设施较差的穷村,借助市“一联双包”、区“双带双联” 和计划生育薄弱村帮扶等活动,积极争取各方在资金、项目、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同时确定一个镇直单位和一名机关干部参与帮联工作,加快后进村发展。该镇大宅科村借助市里组织的第五轮包联工作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包联单位日照港的支持,新建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并对梨园进行新品种补植,发展小龙柏1000余亩,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邵家沟村在包村干部的协调下,积极争取区水利局、财政局和镇地税分局的帮扶,重新修葺了村级活动场所,新建塘坝一座,调整茶园80亩。战家村也在区交通局的帮扶下,新上茶园100亩,并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了重新装修,赢得了群众一致好评。

第五篇:教学模式与探索

教学模式与探索

——理想课堂与课堂理想境界之五

傅东缨

时下,追求高效课堂、魅力课堂、理想课堂已成为全体教师同仁追求的高点。在诸种践行的举措中,教学模式的变革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必须面临的课题。许多名优特学校,许多名师都致力于教学模式的探索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他们变革课堂,关注生本,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革新模式,解放自我,为教师职业幸福铺路。

新旧世纪之交,进入全面探索期的中国教育出现了几百种教育(教学)理念大展示的情势,很有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味道。

然而,理念和行为之间,需搭就如桥似梯一类的精神链条来连通。它将理念化解成行动纲领,为践行运筹出操作举措,从而,使理念有了着陆点,让行动进入程控化。这种承知接行的精神链条即为模式,在建构模式中寻找高效低耗的教育发展之路。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正如教育家乔伊斯所说:‚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长时的学习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不缺渡船人。各地的教改实践证明,哪里有名家高师探索出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模式,哪里的教学就上了档次,显现了高格高效,取得了高质量、大面积丰收的重大突破。

下面,就二三十年我国一些名校创造的教学模式简述如下: 江苏省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校长蔡林森就开始探索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他带领全校师生在跌入低谷的学校里率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他们建立起以学生自学为中心,以教师的启发点拨为导向,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所有学生都能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致使学校教育迅速地摆脱窘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教学模式主要有6个环节:(1)提示课堂教学目标(约1分钟);(2)指导学生自学(约2分钟);(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约5-8分钟);(4)检查学生自学效果(约5-8分钟);(5)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约8-10分钟);(6)当堂训练(不少于15分钟)。洋思中学教学模式体现了三个核心要点: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当堂训练完成作业;让学生自学和当堂训练制度化。

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三三六‛自主学习。

继洋思中学之后,杜郎口中学又旋风般的来了个‚三三六‛教学模式大突进。前一个‚三‛为其模式的三大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后一个‚三‛为自学的三大板块:预习——展示——反馈。预习指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展示指交流、预习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反馈指对学生的认知、体验、感受予以反思和总结,对预测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验。‚六‛指展示模块的六大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而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贯穿一体,则构成了杜郎口中学自学学习模式的主体。湖北省宜昌一中的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

其主要环节是:一为情境导入,即以多媒体画面、音响、实物、实验等手段引学生入情入境入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与探索兴趣;二为过程探索,即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实验和自由讨论等途径,探究课题的起因、过程、意义和真谛,以求领悟与发现;三为整体建构,即在建构课堂知识体系后再建构态度、情感、精神等方面的素质结构。这种探究式教学模式要求师生入境入情,求真求理,增知增智。

四川东辰国际学校的教学模式:三环四步导学教学。

‚三环‛指‚自学→展示→提升‛层次递进的三个学习环节。‚四步‛指课堂 ‚学、交、导、练‛的四步流程。‚三环‛的‚自学‛指实现A级学习目标,感知理解、初步掌握,知识建构;‚展示‛指实现B级学习目标,对话、活学、迁移、应用、练习;‚提升‛指实现C级学习目标,拓展延伸、夯实记忆,综合应用。‚四步‛的学,指学生预习、自学教材,完成学案,再按展示案完成做题;交,指同桌、组内、班上的生生互动交流;导,指老师引而不发的点拨,画龙点睛的精讲,纠偏矫正的引领,方法规律的提升;练,消化记忆,预习训练,达标检测,清理过关。

河南濮阳市还发明了四步探究教学模式。其四步环节是:(1)阅读质疑,自主探究(2)多元互动,合作探究(3)训练检测,目标探究(4)迁移应用,拓展探究。这四步探究教学法源于广大教师一线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根植于濮阳市广大教师的课堂,是濮阳市广大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近十年新课改成果的提升,是源于课程回归课堂的成功经验。

上述所举的教学模式无疑取得了极佳的成果,受到了国之教坛广泛的重视,得到了广大教育同仁热烈的反响。可以说,由于弄潮儿的先我着鞭,教学模式的坚冰已经打破,航线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

像农民收获斑斓的秋色,总要总结春种秋收的经验,这里的教学模式何以成为了精粹的科学的模式呢?原来,贯穿模式之中的是科学的教学规律。

如果说,模式像运动的肢体所显现出来的标准样式,那么,规律则是模式的神经中枢构建起‚肢体‛的内在联系。大自然有四季更迭的变化规律,潮起潮落、月盈月亏、花开花谢——世间万物也各有其内在规律,人的成长有从少小到老大的成长规律,课堂教学模式也贯穿了一种科学的教学规律。

这里的教学规律主要包括哪些呢?笔者经反复思考,提出如下六大核心规律:

其一是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认知又浅入深,由低向高,由少到多,这就要求教学一定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教师的想当然出发。

其二是由现象到本质的提升规律。中国的情境教育家李吉林告诉我们,打造形真、情切、意远、理深的教学情景,能够加强学生感知教材的亲切感,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有效地发展想象力,激活他们的思维力,迅速地提高认识力。因此,课堂上创设情境,极有利于提高效率。

其三是事物变化起主要作用的内因规律。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著名教育家段力佩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初就说过:‚教学的侧重点摆在‘学’字上‛。这就是说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不能成为教与学的主宰,只有把课堂的时空主要地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主人,主动地、生动地、活泼地学习才能造就出一个个睿智的大脑。

其四是学生的发展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通过师生共同活动,使学生在智力、体力、审美能力、劳动能力以及情感、态度、意志、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都得到健康地发展。

其五是因材施教的规律。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一个学生的精力、基础、兴趣、特长、能力、心理都是各不一样的,因此,不能用同一种方法同一种模式去教育不尽相同的学生,正如《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教育家杰斐逊所言,‚再没有比以前相同的态度去对待不相同的人更不平等的了。‛而我国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就倡导并践行过教育教学要‚因材施教‛,即因地、因时、因势、因事、因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表明,因材施教是搞好教育的总原则,是教书育人的一条制胜的总策略。

其六是少而精的教学规律。老子的《道德经》云:‚少则得,多则惑‛。这个真理用到课堂上,要求老师讲解和点拨要少而精,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正如俗话说:少吃多得胃,多吃活受罪。只有老师讲的少而精了,才能给学生学习留下了必要的时空,让学生去自学,去思考,去发现。山东的杜郎口中学等学校课上实行了‚10+35‛即教师的讲,不超过十分钟,而把三十五分钟留给学生。现在的情况是,绝大多数老师很热衷于‚单出头‛式的讲,往往把简单的讲得很复杂,把复杂的讲得很糊涂,直到学生完全生厌而止。

在对教学模式及其规律的探索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其一是寻找、发现、打造教学模式一定从实际出发,万万不可为模式而模式,更不得模式化,因为模式化只能使教学走向僵化。

其二要允许教学模式的百花齐放,即使一所学校主推某一种模式,也应该允许教师们进行多种教学模式的寻找和尝试,即使同一名教师也应该在上不同类型的课时采取不尽相同的教学模式。

其三经实验业已比较成功的教学模式,也应该不断地在多方吸纳之中,求得改进、修补、完善和提升,使模式处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发展变化之中扬长避短,立于不败之地。

下载有关展览模式的探索[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有关展览模式的探索[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探索和推行“六种模式”

    探索和推行“六种模式” 全力为互助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服务 互助县组织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地委组织部的关怀指导下,坚持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深入推进第二个“基层......

    语文教学模式探索

    语文教学模式探索 [关键词]语文 教学模式时代在变,教材在变,教学理念与方法也在发生着变化。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新课标与过......

    浅议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模式探索

    浅议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模式探索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用地被纳入城市建设用地。传统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模糊、产权主体缺位等,农村经济在城市化的快速......

    车削加工教学模式探索

    摘 要:车削加工是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学习数控车床加工技术的基础,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车床的基本操作,能够将理论用于实践,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

    “大学物理”在线教学模式探索

    “大学物理”在线教学模式探索摘要:为保障疫情期间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物理教研室采纳QQ群视频进行在线授课.本文将讲解并描述QQ群视频直播授课方法与相关技......

    浙江绩效审计模式探索

    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社会经济秩序的好转,审计工作的重心必然要从真实、合法性审计转移到绩效审计上来,绩效审计是......

    社会管理创新模式探索

    在转型时期的中国, 社会管理面临着新的形式和新的任务。在新的形势和任务下,政府必须积极地以整体性政府的理念进行协同思考, 创新社会管理路径,应对各种转型问题,更好地提供公共......

    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探索

    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探索 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创设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不断地自我反思,最终能灵活解决数......